第一篇: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分类支招:考场写作
2010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分类支招:考场写作
(一)题型备战篇
题型备考训练1:全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近年来,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但无论怎样改变,全命题作文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像《在学海中游泳》(上海)、《我很幸运》(江西省)、《一步,一步,再一步》(湖南长沙)、《你我走过的日子》(浙江绍兴)、《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省)、《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甘肃兰州)、《我们一起走过》(江苏南通)、《师生之间》(安徽省),便是2009年中考出现的典型试题。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全命题作文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在笔者收集到的120道中考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便占到了47题。专家预测,这种命题格局在2010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内容上看,全命题作文命题范围也相对集中,它们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考题虽然没有出现“我”和“我们”,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把握了这些规律,中考作文复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难点攻坚
考场上,要想让自己的全命题作文脱颖而出,审题与构思是不可缺少的步骤。此外,我们可以在内容上下工夫,寻找新颖独特的材料;可以在情节上做文章,构思出人意料的情节;可以在形式上巧布局,妆扮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掌握了下面四种方法,相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与众不同。
一、细审命题,关注限制。全命题作文中,开放式、独词式命题并不多,大部分考题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种限制,也正是命题者考查考生文章是否准确扣题的重要依据。像“从那一刻开始”“又是一年风起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等便是代表。看来,攻克带限制性的命题,极为关键。如写“我们一起走过”,就应该写出自己与他人一起同行的情景,如果只是写自己或写他人,那就偏题了;如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全命题作文“今天真好”,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今天”,如果忽视这个限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跨越古今,自然就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
二、添加语素,寻找角度。写作开放式、独词式全命题作文时,若采用添加语素的方法构思,视野会豁然开阔。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多,筛选的余地就越大;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巧妙,写作的内容就越新颖。如200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全命题作文“分享”,你可以写与同学一起分享丰盛的饭菜,也可以写与老师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相比之下,前者平平淡淡,后者情趣盎然;你可以分享家庭的温暖,也可以分享自然的美景,前者大同小异,后者新颖脱俗。毫不夸张地说,全命题作文的切入角度,像天空一样宽广,关键看你是否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三、匠心独运,情节求新。同题作文要避免千篇一律,唯有构思选材时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当你看到命题后,首先想到的内容尽量不用,继而想到的要细细想一想后再用,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的内容也许就会有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如写全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一次幸福经历,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向切入,从痛苦的感受下笔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波澜迭起,情感动人。又如写全命题作文“我的一片蓝天”,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一个个的成长故事,我们能不能独辟蹊径,站在某位历史名人的角度,或是某一动物或植物的角度来写作呢?如此独特的构思,相信定会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四、与众不同,文体求新。恰当的文体,好比闪亮的时装,会令人耳目一新。写作全命题作文,我们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适合的文体来写作。如写作2009年江西省中考全命题作文“我很幸运”时,95%的考生采用记叙文写作,我们能不能将文章写成日记体、书信体,或者童话、寓言体呢?文体出新已经成为了中考优秀作文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里,笔者也提醒同学们,你选用了一种文体,就要充分体现该文体的特征,并在构思与语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你的文章才会真正闪现出创新的光彩。
新题演练
1.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关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此题展示的便是这种特色。此题开口较大,所以我们首先得选择好要写的具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自然的景观,也可以是美丽的心灵。然后对之精描细绘,语言的生动优美和情景的自然交融,是写作这类文题应当着力关注的。
2.请以“一路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此题既关注自我生活的美好经历,也倡导大家保留一份感恩之心,符合当前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细细想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家庭会如此温馨吗?如果没有师生的交流,校园会如此精彩吗?如果没有书籍的陶冶,智慧会如此美丽吗?选择前两种构思,写作时容易下笔;选择后一种构思,语言宜文采动人。
题型备考训练2:半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2009年浙江金华的“
,让生活更美好”;有命后半题式的,如2009年福建莆田的“给我快乐的 ”;也有命首尾题式,如2009年广东省“我和 一起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2009年湖北襄樊的“一路与同行”。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 ”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 谢谢你”,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我生活在之中”,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学校”“社会”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集体”“亲人”“友谊”——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感悟 ”,有考生拟成“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 龙门阵”,以“四川龙门阵”“重庆龙门阵”补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爷爷的龙门阵”,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我,因为我 ”,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我”,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覆辙。
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彩线串珠”法构思。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
新题演练
1.,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600字以上。
写作导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是如此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臵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题型备考训练3:材料作文
题型盘点
材料作文,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的优势,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题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中的难点。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材料作文所占比重,2007年约6%,2008年约8%,显然其处于相对弱势。材料作文曾火爆一时,但随着命题作文的出现,它几乎淡出了命题人的视线。然而,中考作文题每一年又都少不了材料作文。随机抽查2009年全国6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有4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2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其中的备选项,约占总数的10%,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如湖北武汉2008年以“简单的一句话”为材料,2009年以“跳高+石缝小松树”为材料,连续两年都是材料作文;2009年黑龙江哈尔滨以“两粒种子”“盲人小时候为了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为材料;2009年广西柳州、北海以“铅笔”为材料;2009年湖北黄冈以“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为材料„„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材中有不少写作任务都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的,这给今后中考打破以往命题格局带来了可能。而一些地方中考近三年来都是命题作文,今后说不定会突然杀出个材料作文,其概率还是较高的。因此,建议同学们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当下的热点话题,还有课文拓展阅读里面的一些材料,以备将来考场上遇到材料作文时能够胸有成竹。
难点攻坚
现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话题作文的优点,它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达的单一性,给考生适度的写作自由,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写作话题即可展开行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歌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把握材料寓义。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很多考生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从小姑娘和橘子、苹果的对话中,我们看到都与“奉献”二字有关。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让我们拿这两种对奉献的看法作比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们可以从分享的角度,也可以从奉献的角度,还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来立意构思,像苹果那样完全地奉献,像橘子那样让每一个人分享你的奉献。也可以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立意构思:当东西多时与人分享,当东西少时全让给别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同学们要切记,准确把握主题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2009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
有人说,爱你的人,常常用你不喜欢的方式关心你。比如:躺在床上看书——‚你还要不要眼睛?‛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写出深刻反思!‛邀好友上网——‚网吧不是好地方,别去。‛你可能真的不喜欢这些方式,可是你能说这些不是爱吗?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这则材料要求我们写的是生活中体验到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爱”。主题表达的是“爱”,但这种“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同学们眼里显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爱,是一种存在心理反差的爱,但最终又是一种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的爱。如果把亲人的爱完全写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极致,这样的立意必将会出现严重偏差。
3.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发散思维,思路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易于下笔了。下面以2009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为例: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则材料在收尾时,借老师之口两次点明故事的主旨,然后在提示语中再强化一遍,我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作文的主题。两个镜头取材不同,但其寓含的意义却有共通之处:尽管环境恶劣,或自身客观条件不足,但主观的积极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尽力”就可为改变不利的现状带来希望。为什么“尽力而为就好”?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能否讲清“为什么”,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分析“为什么”时,既分析主观原因,又分析客观原因的文章,是最切题的文章。但如果把“尽力而为就好”中的“好”理解成“成功”,便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了。考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的。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有不同的思维,如果以“尽力而为就好”作为中心,肯定是对的,切题的;从反面切入,写“不尽力而为就不好”,也是可以的;对“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质疑反思同样可以:我们奋斗拼搏时,真的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吗?不讲方式,不看对象,不顾现实,只是埋头“尽力而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适当的放弃、重新选择是不是更明智一点呢?
新题演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天真的预言》: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航: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用心捕捉的这份感动是“永恒”的,是含而不露的,是内敛的。这是写作的切入点。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珍藏”的蕴意,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是符合要求的。内容上,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的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值得你将其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写法上,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文章中的材料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生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几分钟后,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其主旨,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故事意味深长,我们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必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能力,更要有方法,要抓住事情的关键。
3.做事要有头脑,对不同人不同事要具体对待,用最恰当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题型备考训练4:话题作文
题型盘点
由于文体不明、内容空洞的中考作文越来越多,评分标准难以制定和把握,2009年话题作文所占比例已由2007年的28.8%、2008年的13%降至8%,即使在选题作文中,话题作文的匹配率也在降低。笔者认为,中考作文命题的园圃应该百花争艳,不应该一花独放。在2009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否定和放弃,而是“退中求变”,执著地进行探讨,让命题形式经历实践的考验,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有:适当缩小开放范围,例如山东临沂题“走出自我小天地”;制作能激发考生兴趣的个性化提示语,例如福建厦门题“初生牛犊”,提供的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抒情短诗;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降低审题难度,例如辽宁沈阳题“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命题者把提示语设计得很有文学味,使抽象概念化虚为实,形象可感,且覆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打破三分法或四分法的命题模式,探求新路,例如山东济宁题“难忘的经历”,要求中出现“以„„为题或为话题”字样,标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的界限在此显得模糊,这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的有益尝试。
难点攻坚
失误一:误解话题。例如“承诺”话题,你却在文中大谈“诚信”的重要,列举许多“诚信”的事例,那你就把“承诺”与“诚信”混为一谈了。须知,“承诺”是指“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它只是“诚信”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其范围要比“诚信”小得多。2009年辽宁本溪题为“请以‘惊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考生写成了一般的“欢喜”“愉快”“感动”,如《令人感动的一瞬》《令人愉快的回忆》,看不到使人“惊喜”之事所具有的“突然来到”“意料之外”的特点,导致偏离题意。
怎样在考场上不误解话题?根本的方法是平时养成准确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因为话题作文的命题以单独概念居多,有的甚至没有提示语,平时若能精准地界定相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考场上就不会偏题跑题。
失误二:不明关系。审读关系型话题,不仅要审概念,更要明关系。2009年山东聊城题为“请以‘知道与做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先是把“做到”等同于“实践”,又置“知道”和“做到”的关系于不顾,大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列举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的事例,把本应论述“知”“行”关系的论题误解为“说实践”。
同学们在遇到两个有联系的概念时,避免此类失误的对策是先来个“三问”:是什么关系(因果,条件,层递,对立„„)?有没有交叉、包含现象?有没有相互促进转化等辩证关系?
失误三:转移话题。在文章中,所谈的话题必须一以贯之,不能中途随意变换。2009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帮助自己”,这是一个颇有哲理意味的好题。有考生记叙了两件事,前一件事表现“我”在帮助别人做难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耐心,说明“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后一件事写自己遇到难题时知难而进,终于成功,并说这是“自力更生”“帮助自己”。很明显,前一件事符合哲理性话题“帮助自己”的内涵,后一件事却转换了话题,变成了“成功靠毅力”一类的话题。
写作中防止转移话题的诀窍是:动笔前列简要提纲,写至中途“瞻前思后”,自始至终有醒目的扣题语言。
失误四:立意不准。在2009年山东临沂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有考生这样写:父母管教太严,无法承受,星期天“我”不辞而别躲到小叔家,读书,看电视,打游戏,好不自在快乐!这位考生既误解了“小天地”的含义,又把消极平庸当作新奇,文章的立意完全偏离了“走出自我小天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营造和谐生活环境”这样的题旨。
防止立意不准有“三招”:一是动笔前我们必须明确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平庸,有趣与无聊的区别,这些对立的双方怎样进入考场作文,必须审慎思之;二是必须对“真事”进行提炼,不能把“反映真实生活”变成照相式的拍摄;三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失误五:内容失真。话题作文自主开放性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胡编乱造,不符合生活的真实。2009年新疆题为“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些考生平时缺少观察和感受的积累,临场只能“编”故事。写妈妈为“我”上学缴费三次卖血终于昏倒,爸爸急送妈妈上医院又遇车祸,千钧一发之际一位民警赶来救人„„为了追求“惊心动魄”,为了增强“感动”的分量,这位考生不惜编造“生命的谎言”。却不知,这类“假”文章只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同学们要切记,只有平时深入生活,观察思考,勤于积累,考试时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失误六:体裁两可。考场作文的体裁特征必须明显,切忌模棱两可。2009年湖南邵阳中考作文为“跨越”的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飞吧,中国龙!》,描写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热烈场面,300多字,后面以议论为主,阐述刘翔夺冠的意义和启示,也是300多字。文章立意准确且有新意,语言也好,但体裁却是“两不像”,因此得不到高分,很是可惜。如果文章压缩议论,充实记叙描写;或是压缩记叙描写,加强议论分量,就能进入一类卷。
同学们平常训练时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并以字数进行“自我约束”,例如记叙文,议论抒情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议论文,记叙描写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
新题演练
1.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回味,回顾和品味。既要有对往事(最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的回忆,又要有对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情感的品味。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一件事,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等都可以,关键是要从具体材料中挖掘出其内在意蕴。需要注意的是,“回”“味”必须贯穿全文始终,不能前文全是回忆,到结尾才勉强点到“品味”,造成文章“味道”不足。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收藏着什么,收藏岁月,收藏财富,收藏学问,收藏感情„„那些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都值得你收藏。
请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写作导航:收藏,是“收集并保藏”的意思,表达的是两个连贯的动作,构思行文时必须体现这种动作性,它不同于“拥有”(这是静态的)和“铭记”(少了“收集”的过程)”。“收藏”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觉得很有价值、十分值得珍惜的东西,可以是实物——一本书、一张照片、一支笔等,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如一份心情、一种感情、一种感觉等。如能把对实有之物的收藏上升为对抽象之物的收藏,文意就能出新。
(二)技巧备战篇
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1)
版主开言:
作文是语文中考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本报最为关注的内容。为了更加突出这一内容,自2006年以来,每一年我们都会集中11、12月的全部版面编写一本关于中考作文的专号。在2009年的专号中,除了常规的考场作文展示以外,我们还特意邀请了专业作家、教研专家、一线教师、中考考生以及备考同学一起对2009年的中考写作予以回顾总结,并且从各自的视角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文题进行了诠释和演绎,尽力从多个方面对同学们的写作给予帮助。
在专号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审读并分析了大量考场原作,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历年考场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仅出现在二、三类作文中,也出现在一类甚至满分作文中。可以这样说,它们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成为了考场作文的局限。因此,我们不再以零散的点评和提示来关注这些问题,而是对它们进行梳理归纳,集中予以展示,希望能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进而突破这些局限,将写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素材篇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素材的积累尤其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在现实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许多同学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项内容,总想依靠短时间的突击和一些所谓的“典型材料”来完成这一学习过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同学们的作文素材选取越来越单调雷同,运用也越来越肤浅片面,不管文章主题如何,把背诵好的人物或者事例往上一套即可。谈到生活磨炼、努力奋斗,就写一条毛虫如何历尽艰辛最后破茧成蝶,或者一粒种子在贫瘠的土壤中如何努力发芽生长,最后开出鲜艳芬芳的花朵;谈到人的品格风骨,就写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傲视权贵;谈到人生理想与胸怀,就写杜甫忧国忧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然,考虑到同学们课业繁重,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都还有限,阅卷教师对这类作文都是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来评判的,只要与主题相符合或者沾边,都不会过分苛求。但无可否认的是,素材的单一难免使阅卷教师疲劳,从而影响对文章的观感。而从整体来看,作文素材的狭窄单调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常见的写作问题,它使得相当一部分作文“先天不足”,难以真正称得上文质俱佳。
那么,如何突破素材的局限,将素材用新、用活?答案其实很简单,一是多看一看,二是多想一想,尤其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关于生活磨炼和努力奋斗的素材:毛虫破茧成蝶和种子努力生长,都是一个弱小生命在历尽艰辛之后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这种成长变化的过程蕴涵了一种生命之美。那么,这种美仅仅体现在这二者身上吗?你除了从弱小的生命身上去寻找生活的磨炼和奋斗的意义,是否还想过强大的生命个体也可能印证同样的主题呢?比如说狮子和老虎这样的自然界食物链终端,一向被认为是强大的象征,它们是不是就不需要接受生活的磨炼,不需要努力奋斗?事实上这些食肉猛兽的捕猎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成功率并不高,在追逐猎物的过程中甚至还有可能受伤。而海中霸主鲨鱼,体内没有鱼鳔,它必须时刻不停地游动,否则就会沉到海底。也就是说,生活给予这些强大的生命以另一种磨炼,它们为此也要付出相应的艰苦努力,这些同样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
在以历史名人为素材时,同学们要注意,人是有多个侧面的,当大多数人都关注某个侧面时,笔下的历史人物就有可能化作某个空洞的符号,而写作也可能因此成为一种人云亦云的附和。以李白为例,傲视权贵、超凡脱俗的确是他的一个主要侧面,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步入仕途为国效力是所有读书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理想途径,李白同样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唐朝,通过权贵名流举荐而获得仕宦机会是一种普遍现象,李白也曾为此付出诸般努力,著名的《与韩荆州书》便是他写给当朝政要以求赏识的作品,一味说他傲视权贵,未免过于简单。假如多翻阅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你会发现,他丰富多彩也崎岖坎坷的一生有着少年豪侠的气概纵横,也有仕途求进的种种波折,还有求仙访道的浪漫追寻,当然,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傲骨铮铮„„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绝佳素材。当你歌颂友情的时候,不妨写一写李白与杜甫的交往——那是最璀璨的星辰在相互照耀、相互温暖,是历史上最伟大最令人神往的友谊;当你在描写李白如何傲视权贵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面对平民时的温情与谦抑(参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诗),写一写他对劳苦大众的真切关心(参见《丁都护歌》《秋浦歌》等诗);当你在写李白傲视权贵淡泊名利的时候,不妨也写一写他潇洒飘逸纵酒狂歌背后的难言苦闷„„
具有丰富侧面的人物并非只有诗仙一人,你可以把积累的名人素材回顾整理一番,看看有哪些内涵可供发掘。当你对人物的多角度了解与开发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常见的名人与事例就会在你笔下焕发出崭新的光彩,你的作文不一定篇篇都与众不同,但至少可以保持一种基于理性思考之上的独立性。这就好比自己做的饭菜和快餐之间的区别:前者有可能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可能味道不佳,甚至难以下咽,但这个味道是属于你自己的,是有个性的,有着无限的上升空间。而后者只需要简单加工,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不排除有人极为反感),可是永远都是一个味,谁做出来都一样,没有可供开发的空间。究竟两者之间该怎么选择,全看你对写作有着怎样的标准和要求。
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2)
语言篇
一、语言的华美要以主旨和内容为前提
例:从故乡人端庄秀丽的字体和活泼轻快的语调,我看见人们如何面对历史。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流年只在暗中偷换,只有那暗无天日的夜里,才有这座小城的沧桑感。就像秋千上的小姑娘,和风迎面,衣襟飘飞,唯有这里风光无限好。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这里风光无限好”的中考作文,是一个完整的自然段。这位同学选取了自己的故乡作为主体素材,以美好的故乡风光来扣文题,这样的行文思路完全可行。从选段来看,小作者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遣词造句流畅自如,而且很有文采。按理说这样的文章应该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可是细细一读我们就会发现问题:选段的三句话美则美矣,读来却不知所云,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语句也缺乏逻辑性。既然说从故乡人的字体和语调中能品味出他们如何面对历史,那么后文应当对此有所解释,或者至少补充一些足以说明问题的描写,比如秀丽飘逸的字体有着多么深厚的历史渊源,故乡出过哪些擅长书法的名人,故乡的方言有着多么悠久的历史,等等。小作者却接了一句“历史似乎永远都是过去的„„”,与前一句全无照应,而且内容颇多疑问:难道历史不是“过去”的而是“未来”的?用得着“似乎”吗?为什么小城的沧桑感只有在“暗无天日的夜里”才能存在?我们形容黑夜应该用“暗无天日”吗?黑夜能有太阳吗?也就是说,语句经不起哪怕一点点推敲,空洞而脆弱。
接下来的第三句单独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一个坐在秋千上玩耍的小姑娘的确可以说是很美的风光,但是与前面一连起来就不是味儿了:前两句虽然明显脱节,但至少都在说小城的历史感,这些历史沧桑怎么突然又化作了一个小姑娘的衣袂飘飘?同学们不妨自行想象一下,你能把这样的一组意象与历史感、沧桑感联系在一起吗?从段末的“这里风光无限好”我们不难看出,小作者对写作技巧还是有所掌握的,加这么一句很明显是要照应主题,只不过欠缺了必要的合理内容与内在逻辑,这句话怎么看都属于生拉硬扯,完全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考作文大多在500-800字之间,本段占用了100多字的篇幅,却对表达主题没有任何实际效用,难怪本文被阅卷教师评为“华而不实”,最终归入了三类。这样一个例子足以说明,文章的语言应以紧扣主旨为前提,以内容充实为前提,如果一味追求语言华美而忽视这两个前提,写作就会步入歧途,文章自然也就难以成为上佳之作。
二、语句与主体情境、描写对象的一致
例1: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世界愈发美好,只因,我们一起走过;曦光灿灿,晨暮漫漫,生活更加多彩,只因,我们一起走过;风声回落,雨丝轻溅,心灵更显澄澈,只因,我们一起走过„„
选段来自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是文章的起始部分。利用一组排比句为全文营造特定氛围,获得先声夺人的效果,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这一组排比属于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且“看上去很美”。然而,同学们要注意,既然排比句能增强文章气势和表达效果,那所写的语句与文章的情境就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不仅难以获得预期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原本出自禅宗法语,说的是认知事物的禅理,后来大多用于表述男女之间一方有意,一方无情,对应的是无奈、落寞、失意的情绪,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世界愈发美好”,与所要描绘渲染的情境可谓背道而驰,其效果当然不佳。
那么,这一句如何表述就与情境吻合了呢?其实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现成的佳句可用——《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初见桃花林时看到“落英缤纷”,这景色不就很美吗?“流水无情”也可改为“流水潺湲”,将其中的冷漠去掉。这样一来,落花与流水都成了美好景色的一部分,不再蕴涵那些消极的情绪,与“世界愈发美好”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
第二个分句其实是一个用优美词语掩盖了的病句:“曦光”就是“晨光”,后面再加“晨暮”就属于语意重复,所以“晨暮”应改为“暮色”,与“曦光”对应。而从考场写作的角度来讲,用曦光与暮色来体现生活的多彩也不够直观,不如选取一些色彩感更强的意象,比如蓝天白云红花碧草,能够更为直观地体现“生活多彩”的意思。
排比句是同学们在写作时较为喜爱也经常运用的,优美的词语和整饬的句式为文章增添了亮色,极易增加阅卷老师的“印象分”。然而,同学们要注意,一切优美都要以正确为前提,修辞手法如果用到词不达意的地步,那可就误入歧途了。除了上面的例句之外,同学们还可以参看本报2009年作文专号中的《说墙》《舞动新春》《师生之间》等文章及相关点评,相信大家对此类问题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例2:我粗略地打量了他一下:满脸风霜,长发飞扬。而最令我吃惊的是,这个男子竟身穿汉朝的官服。只见他轻启朱唇,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不必多加猜想,我是张骞。”
选段来自一篇题为“我和张骞一起梦回楼兰”的中考满分作文。小作者编织了一个奇妙的梦,和曾经出使西域的张骞一起回到了早已湮没在风沙中的神秘古国楼兰,在追寻楼兰衰亡原因的过程中凸显了保护环境的主题,其想象力和知识积累都令人称道。可惜的是,这段张骞出场时的描写有着严重的瑕疵。我们知道,一切对人物的描写刻画都应当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及其性格特点。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着重大贡献,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磨难与危险,这样的经历一定使他“满脸风霜”,这一描写符合张骞这一历史人物的特征,说明小作者对于张骞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可能小作者对汉朝官服还欠缺了解,所以接下来的描写就有些失真:张骞既然身着官服,就不可能“长发飞扬”,因为冠帽是官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普通官员也不会只穿官服而不束发戴冠,张骞这样一个担任过使节的人就更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如果说服装与长发飞扬的不和谐属于“高级错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轻启朱唇”就是一个笑话了。只要对文学作品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男性会做“轻启朱唇”这一动作(少数极具阴柔之美的人物例外),那应该是美女的专利。对于张骞这样一个“满脸风霜”的历史人物来说,“轻启朱唇”这个动作也太柔媚了,简直可以把人“雷”得“外焦里嫩”。这一描写大大损害了张骞的形象,让读者无法感受到人物那厚重的历史感,进而也损害了“环境保护任务艰巨”这一主题的严肃性。其实一看后面张骞的话语我们就知道,完全没有必要花费笔墨去描写张骞如何开口,这句话直接写成“只听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即可。“轻启朱唇”这一本来极具美感的描写用在这里,效果要比画蛇添足还糟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追求语言美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当描写与描写对象背离时,再美的语句读起来也不是味。
上面所谈的是2009年作文专号中数量最多、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绝非作文语言问题的全部。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作文的语言问题还包括忽视语体色彩和含义乱用词语,过多不必要的描写削弱文章主题表达,为求富有哲理而使语句拗口晦涩,等等。限于篇幅,我们不再一一列举分析,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报2009年的作文专号来搜寻相关素材并自行探究这些问题。
要使笔下的文章具备真正的语言美绝非一日之功。同学们要在日常学习时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学习结合上下文推敲词句,并且将其与人物的身份、性格、心理等因素结合起来。在掌握修辞的基本特性之后,同学们要注重修辞与文章主题的结合,要学会利用修辞突出你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此外,同学们要积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文章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努力将每一篇文章写得严密、流畅、完整、条理,并将之内化为一种写作习惯,这样才能在考场时间紧张、无暇修改的条件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突破考场写作的局限(3)
布局篇
一、通盘考虑,合理安排笔墨
经过反复的写作训练之后,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明白写作前列提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同学在列提纲时只顾思考文章的主题内容,没有对字数安排予以足够重视。这样就很可能导致在写作中凭感觉发挥,枝节部分写得太多,甚至比主干还要突出,轻重失衡。比如有一篇文章题为“与青春结缘”,按照正常推断,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与青春结缘”上,但是小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描绘青春的美好,“结缘”却一带而过,因此文章虽然立意昂扬,文笔优美,也只能归入二类之列,殊为可惜。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问题并非仅仅发生在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身上,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多有此类失误。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语文积累较为丰厚,所以下笔时大多有充足的素材,写些优美词句为文章增色也毫不为难。然而考场时间有限,如果在行文之前对全篇没有一个大致的安排,丰富的素材和细腻的描写都有可能成为影响主题表达的“累赘”,上面所举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此可见,同学们在为作文设计提纲时,一定要大致勾勒出主体部分的基本轮廓,尽可能在行文时集中笔墨突出主题,避免过多的铺垫和不必要的描写。
顺便再谈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注意一下本报2009年作文专号中的作家作文和教师作文,就会发现他们的文章普遍较长,多在千字以上,比中考规定的基本作文字数要超出不少。那么同学们在学习借鉴这些作品时就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比如在考场的规定写作时间内,你大概能完成的文章字数是多少,那些让你拍案赞叹的精彩情节或者细腻描写一共花费了多少笔墨,是否符合考场的写作需要,等等,这些都需要你仔细考虑。
二、文气贯通,注意联系性与一致性
缺乏通篇考虑,可能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前后脱节或者前后矛盾。先看一个例子: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千古英雄;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容颜。自古以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笑迎风雨,最终大展宏图。诗圣杜甫经历安史之乱,看尽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尝遍官场的明争暗斗和冷眼嘲讽,沉重的坎坷和艰难,使他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慨;爱国将领文天祥抗元被捕,当他漂泊在零丁洋上时,看着国土越来越远,不禁触景生情,悲上心头,感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破之痛,家亡之悲,在千千万万的诗人笔下化作悲怆强劲的诗篇,让我们不禁叹息风雨中的国仇家恨。
选段来自一篇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为标题的文章,这一段文字与文章主题脱节比较严重,且有很大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段首句的第二个分句“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容颜”,与后面一句完全没有联系,在后文中也没有一点内容与之照应。推想其中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小作者完全没有考虑这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只是因为这样写显得对仗工整,比较美观;二是小作者最初是想在后文写英雄与佳人两组事例,结果写着写着发现“仁人志士”已经占了很长的篇幅,再写下去就影响后面的内容了,所以就把这部分内容给省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本句都因为没有相关的照应而显得多余。
其二,选段的第二句话说“仁人志士笑迎风雨,最终大展宏图”,后面写的历史人物却是杜甫和文天祥。杜甫一生坎坷,说他历经风雨是不错的,但他从未得志,更谈不上“大展宏图”。可能有同学会说,杜甫的诗歌造诣那么高,被后人尊为“诗圣”,这样的成就还不能说是“大展宏图”吗?老编的回答是,诗歌并不是杜甫心目中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所以不能列入“宏图”,治国安邦才是他的“宏图大志”。再看文天祥,这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历尽坎坷,为抗元倾尽家财、耗尽心血,奈何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最后英勇就义。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角度来说,文天祥是求仁得仁,不过要说“大展宏图”就不妥当了。
其三,这篇文章的标题“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很有名的诗句,说的是曲折道路之后突然出现的新的大好形势。以此为题写作,就应该侧重于光明美好的“又一村”才对,杜甫和文天祥过于悲情,用来诠释这一主题就未免有些不是滋味,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句与句之间的脱节,段落与全文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作者对全文缺少整体考虑造成的。同学们在考场动笔前一定要明确写作主题,以此为基础合理选取素材,写作时要尽力使每一句话都与主题密切结合,避免废话闲话,这样才能写出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考场佳作。
编后语:作文是一个人内心情感、语文积累、语言表达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所以写作水平的提高本应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惜考试的重压和一些阅卷教师对作文的偏见让许多同学对作文形成了错误的认识,以为记诵一些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优美语段,再套用一些写作技巧,就可以快速提高写作水平,导致了学习写作的重心偏离。希望我们的读者朋友不再重复这样的错误,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写作,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在来年的中考考场上写出真正精彩的满分作文!
(三)题目备战篇
同题作文展(1)
那是最美的风景
范莎莎
戈壁滩上的日落,很少有人去欣赏它,可我时常陶醉在它那独特的神韵和壮美之中。
你看,清虚的空间无遮无掩,长天变幻出一堵蓝褐色的巨墙,将太阳这个血红的火球牢牢吸住。我站在高丘包上,犹如置身于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之中,四面八方,山呼海啸,似千军万马,飞奔而来,飞驰而去。我一会儿被吞进浪谷,一会儿被抛向浪尖。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我渺小得如一粒沙石,原本丰富的想象力也顿时变得凝滞。
当你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你眼前的戈壁,沙石无垠,沙石叠就一条公路,弯曲而深长,凹凸又平坦,像纱巾,像草绳,像一支永远也演奏不完的荒凉曲,逶迤起伏,潇洒坦荡。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处身立世的那个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宇宙的本来面目,刹那间令你涌起十二万分的骄傲和荣光。于是,你疯狂地向落霞跑去。
也许你一眨眼,一切都不复存在,青天和戈壁复作穹庐将你囊括其中。你眺望四野八荒,那星星点点、陆陆续续的叫不出名的小花,姑且叫它戈壁花吧!粉红色的小花,匍匐
在沙石上,它们开得玲珑剔透,如醉如痴。此时你再不会感到郁闷和憋气,你已与芸芸众生融为一体,你凤凰般自由飞翔的神思,终于觅着了栖息的梧桐树。
慢慢地,红色逐渐淡去,化作了一团温柔的灰白。当宁静以无比的广漠、深沉、阔远和玄奥笼罩着我,我觉得,在我的生命中这一瞬间是多么的美丽,我的灵魂和肉体仿佛飘飘欲仙,渐渐融入那无声的光带里。太阳落下去了,可那最美丽的风景却永远停留在了心中。
亮点评析:
当大多数同学将目光放在身边山水上的时候,作者却放眼于千里之外的戈壁滩,虽是同题作文,但由于切入角度新颖,文章内容也就与众不同了。戈壁滩上的日落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文章抓住了景物的三大特点:它是雄壮的,‚汹涌澎湃‛‚气势逼人‛等词语,将它的这一特点渲染得极为逼真;它是美丽的,‚像纱巾,像草绳,像一支永远也演奏不完的荒凉曲‛等一连串的比喻,将它的气质揭示得一览无余;它是宁静的,‚无比的广漠‛‚融入那无声的光带里‛等句子,情景交融,将这‚最美的风景‛展示得如在眼前。
那是最美的风景
张雅礼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但在我看来,男人不是泥,而是山,是高大的山——因为我的父亲就有着山一样坚实宽阔的肩膀。
说起父亲,我的心头便会涌起一股暖流。小时候,我常常骑在父亲的肩头上嬉戏,自己好像就是从大山上长出来的一株小苗。那时,也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他举着我,面露微笑,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由于母亲常年多病,到了要上学的时候,我却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蹦蹦跳跳去学校。面对家徒四壁的窘境,面对吵闹着要读书的我,父亲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到临开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忽然对我说:“明天你也上学去吧!”接着他像变戏法一样,从衣服的破兜里拿出了学费,脸上虽有笑容,却感觉那么勉强。泪水模糊中,我发现父亲的肩膀已不再平直,不知何时有些弯曲了。虽然并不知道钱的来历,但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些钱包含着父亲对我的期望,我知道只有考出优秀的成绩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回报。
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对我的学费做了适当减免,但对于全家唯一劳力的父亲来说,要保证日常费用,仍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有时拿到钱,我都忍不住要问问父亲的工作情况。他总是看我一眼,憨直地说一句:“别问了,好好念书吧!”说完便转身又去干活了。看着门外单薄的背影,我发现,父亲的肩膀已显得不再那么有力了。
中考前,学校放假让我们回家自由复习。回到家里,却看不到父亲的影子。久卧病榻的母亲说话了:“娃啊,你爹瞒着你,他一直在石场干活呢。”我奔向村外很远的石场。我永远记住了那一幕:上衣湿得几乎滴出水来,肩膀也被扁担磨破了,巨大的石块把扁担都压弯了,父亲全然不顾,用他的肩膀挑着,一趟接着一趟„„如今忆起,心头总会涌起一股股暖流。
现在,父亲的肩膀早已不再坚实,不再平直,甚至已随着腰的弯曲成“弓”字形了,可在我眼里,父亲的肩膀仍然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亮点评析:
当大家将目光放在自然景物上的时候,本文却将笔墨落到了父亲身上。为了让父亲的形象有血有肉,作者从细处着笔,紧扣肩膀切入,从开篇时的‚坚实宽阔‛,到文中的‚不知何时有些弯曲‛,再到结尾时的‚弯曲成‘弓’字形了‛,用三个细节将父亲为了孩子无私奉献,从生气勃勃到苍老憔悴的过程展示得淋漓尽致。结尾时详细描写父亲劳动的情景,更是情景交融,催人泪下。一篇文章,角度不落窠臼,语言细腻含情,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那是最美的风景
常艳
我的前额有一块黑色的疤痕,呈月牙状,有点像电视剧中包拯额前的“月亮”。妈妈的右肩上,也有一块类似的疤痕,妈妈说我那“月亮”是遗传,是我与生俱来的记号。
小时候,那道疤痕并不明显,镶在眉心处,倒也显得与众不同。大人们开玩笑,叫我“小包拯”——“小包拯,过来吃糖”,“小包拯,到阿姨这边来玩”——我会摇摇摆摆地跑过去,享受着大家的宠爱。童年生活因这道疤痕而变得丰富多彩。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经不是那个屁颠儿屁颠儿的小娃娃了,我不喜欢自己雪白的皮肤上有这样一块胎记。我厌恶别人喊我“包拯”,觉得那是一种嘲讽。每次梳头,我都想拼命地用头发遮盖住它,生怕被人发现;每次理发,额头的刘海即使再长,也不肯剪短。我经常怪妈妈,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胎记,害得我也有。妈妈总是欲言又止,然后一阵苦笑。
最近发生的事情,更增添了我的苦恼。英语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询问是谁的,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高声喊道:“包黑炭的。”全班哄堂大笑。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真恨不得钻进地缝里不再出来。回到家后,我向妈妈哭诉委屈,然后,我将收集的整容医院资料拿了出来,要她带我去除掉这该死的“胎记”。妈妈要我别在意这些,我大哭大闹,妈妈忍无可忍,训斥了我一顿后,离开了家。
晚上,我一个人躺在被子里流泪。妈妈回来后,我故意不理她。这时,她翻出相册,拿给我看。原来我小时候额上并没有胎记,而妈妈肩膀上也是光滑细腻的!
妈妈说:“你小的时候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发烧。有一天夜里,外面下着大雨,你发高烧一直不退,家里又没人,我只好背你去医院。走到半路上,路太滑,摔了一跤,你的额头被石子划破,我的肩膀也受了伤,还缝了两针。我怕你难过,骗你说是胎记。”
听了妈妈的话,我十分震撼:原来这“月亮”是我和妈妈共有的,它凝聚了妈妈对我的爱!如今,每每触到它,我总觉得那是自己生命中最美的风景。
亮点评析:
风景应该是美好的事物,可作者描写的却是丑陋的疤痕,真是下笔惊人啊!额前有一块疤痕,对一位女孩来说自然会多出许多伤感,甚至生出不少埋怨;可就在作者伤心之时,妈妈讲出的那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撼了她的心灵,让‚月亮‛闪现出了情感的光芒。文章构思跌宕起伏,让原本寻常的内容变得美不胜收。由此可知,反向切入、正面收束的构思方法,不失为突破全命题作文的成功法宝。
那是最美的风景
阎帅星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觉得,书中自有我的一片蓝天,它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我曾与杜甫同行,登上巍峨的泰山,在云雾缭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曾与王维散步,来到茂密的丛林,在皎洁的月光下,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我也曾与陶潜同行,来到清幽的南山,在怡人的菊香中,体验“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秋窗日午,抱膝独坐,我与庄子一起品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气势;大雪漫天,炉灯小坐,我与林冲一起在漫天的风雪中一腔豪气地奔向梁山;银汉灿烂,画阁春温,我的心虔诚地祝福着张生与崔莺莺的天长地久;蔷薇架下,蜂蝶乱飞,我偕同金陵城里如水的女子在大观园里尽情漫游;繁重的学习之余,手捧《史记》,我与项羽并肩在战场上挥洒豪情。
当鳞次栉比的楼房拔地而起,当天空变得不再清澈,不再深邃,我心中依然拥有独属于我的一片蓝天。心中自有凡尔登湖,远离尘嚣,荡漾着自然的宁静,将自然凝聚成一首诗歌;心中自有桃花源,滤尽市声,聆听着自然的回响,将美好谱写成一曲怀恋„„
我也曾跟随雨果,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我也曾跟随高尔基,体验他那凄苦的童年;我也曾跟随托尔斯泰,让灵魂复活;我也曾跟随莎士比亚,同哈姆雷特一起思考“生存还是死亡”的困惑„„
书中自有报国志、济世怀、忠义魂、英雄血、胭脂泪„„书中自有一片风景,让我的思想天马行空,同古人对话,与今人畅谈;书中自有一片风景,任我的心灵驰骋,放飞梦想,放飞青春的激情。
亮点评析:
放飞思绪,作者与杜甫同行,与王维漫步,与庄子闲谈,与项羽同战。能够在一篇文章中自然地串起如此多的文化名人,实属难得。文章以人物为线,以诗词为点,或直接引用佳句,或自然化用诗篇,将精彩的历史文化化作了一幅幅诗意的画面,意蕴深远,散发出清幽的文化芳香。
同题作文展(2)
文题展现
泪水是人类情感的重要外在表现。它不仅与人的伤感、悲痛有关,也和人的喜悦、欢乐有关。伤心落泪,喜极而泣,人在经历巨大的悲痛或幸福之时,总是难以找到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泪水往往会先一步到来。诸多复杂难言的情感一时之间就全部凝聚在这夺眶而出的液体之中了。
上述文字,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调动了你怎样的情感和思绪?请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构思导写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我们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话题“泪水”写作即可。部分构思示例如下:
1.思亲之泪,牵肠挂肚。“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亲人是当你失去所有的时候依然不离不弃地留在你身边的人;亲人是流着一样的血,从小陪着我们长大的人;亲人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最先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亲人在我们心里有着太重太重的分量,我们时常因思念他们而泪流满面。
2.感动之泪,情真意切。生活中处处有精彩,时时有关爱,我们常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所有的感动都缘于心灵深处的震撼,所有的感动都来自灵魂深处,没有真情哪来的感动?不要说我们太爱流泪,因为,每一个感动都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恩。
3.后悔之泪,促人反省。生活中我们时常做错事,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我们极度后悔,有人甚至还会因此而流泪。后悔之泪是明白事理的泪,是促人反省的泪,是重新踏上征程的泪,是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泪。
4.喜极之泪,酣畅淋漓。喜极之泪,是最动情的泪;喜极之泪,是最难忘的泪;喜极之泪,也是最感人的泪。
美文赏析
温暖的小吃摊
陈洪娟
那天上完夜班回家,天出奇的冷。我下意识地裹紧了大衣,将头尽可能地缩进衣领里,低着头往家里赶。
在小区门口,远远看到有一盏昏黄的灯在北风中若隐若现。走近了才知道,这是一对中年夫妇摆的小吃摊。看见我走过来,那女的忙站起身,轻声问:“姑娘,来点什么?”我根本没有在小吃摊吃东西的打算,所以懒得搭理她,低着头继续赶路。身后,传来那女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的心猛地一震,犹豫了一下,折了回来。
“来两根鸡肉串!”我递过去两枚硬币。“好嘞!”那男的忙不迭地站起来,开始忙活。不一会儿,喷香的鸡肉串端了上来。我一边吃,一边和他们闲聊。那女的很健谈,刚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们来自农村,有两个孩子,女儿初中毕业后去了外地打工,儿子正在上高中,隔三岔五就向父母伸手要钱,光靠地里刨的那点东西哪够呀?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出来摆了这个小吃摊,挣点辛苦钱。那女的干净利索,负责招待顾客,那男的总是在忙着煮、炸、炒。他们每天晚上6点钟出来摆摊,一直到凌晨3点才收摊,所以他们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此后,夜班回家,我经常光顾这个小吃摊,每次花上两块钱,买些鸡肉串、鱿鱼卷之类的。时间长了,那女的说,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不好,不如改吃面条吧,也算你两块钱一碗。我答应了,其实吃什么都无所谓,我并不是因为肚子饿才来小吃摊的,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小吃摊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我依然去光顾他们的小吃摊,一边吃着热腾腾、盖着厚厚一层肉丝的面条,一边看着他们在烟雾袅绕的小吃摊前忙碌,心里有种别样的幸福。
有一天,朋友拉着我去另一家小吃摊吃夜宵,我照例点了面条。面条端上来,味道却没有那么好,连肉丝也少得可怜。结账的时候,摊主收了我三块钱。我有些不悦,说:“别的摊只要两元钱,你这里怎么这么贵?”摊主不信,说:“谁会这么傻呀,一碗面两块钱?不倒贴才怪呢!你让我喝西北风去?”
第二天再去小吃摊的时候,我问那女的:“一碗面条两块钱,是不是真的赚不了钱?”那女的点点头。“那你为什么卖给我只要两块钱?”我很疑惑。“因为看到你,我就想到了我女儿。”那女人微笑着说,“我女儿也上夜班,当她拖着一身疲惫回家的时候,如果能为她煮上一碗面条,该有多好!”
天啊!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施舍着善心,却不曾想到,是那对中年夫妇一直在默默关爱着我。在这温暖的小吃摊前,我一下子泪眼婆娑„„
(选自《江门日报》)
【点评】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作者‚为了照顾‛小吃摊夫妇的生意,每晚去吃一碗两元钱的面条,但后来得知却是小吃摊夫妇在‚照顾‛自己。这简单的小事,体现出了小吃摊夫妇的善良心地。全文氤氲着温馨的气氛,读来非常感人。作者对人物言行描写不多,但很到位,尤其是对女摊主的描写,寥寥几笔,便写出其精神面貌。
佳作一:
噢,我的鸽子
刘修龙
一只鸽子从我头上掠过,向不远的地方跌落下去。我朝它跌落的地方飞奔过去。它见我过来,不但不飞,连跳跃的力气似乎都没有。我小心地把它托在手上,原来是只年幼的病鸽,我轻轻抚弄着它的羽毛:“让我来帮你吧,小伙计。”“不许你养它!”妈妈说。我失望地看看手中微微发抖的小生命,它太瘦弱了,简直是皮包骨头,羽毛也没长齐。让我把它往哪儿送?而且,它八成还得了肠炎。可我知道,妈妈的话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儿讨价还价,谁让我学习不好呢!我只好怀着一线希望,晚上把鸽子藏到教室的课桌里。
鸽子放在课桌里,自然是躲不过班主任王老师的眼晴的。幸好王老师了解了情况后,只是建议我设法尽快换个地方。我看着王老师那同情的目光,像是得到了安慰,不,简直就是得到了支持。同学们都很喜欢它,经常来看它。“刘修龙,我这儿有四环素,能治肠炎吗?”马乐把一包四环素递给我。我点点头。“你把这些大米喂它吧!”谢珊也来热心帮助。我一定要养活它,为了同学们的热心也要养活它。鸽子也真听话,静静地伏在课桌里一声也不叫。下课了,我把它放在地上,给它喂米、水和药。它用圆圆的眼晴望着我和同学们,大家开心极了。
鸽子的病情有了好转。可不幸的事发生了。那是一个晚上,我在学校做作业,教室里就我一个人。妈妈为了查看我的学习情况,到学校来了——我有时考的不好,是不把考卷交给妈妈的。这次,妈妈亲自动手在课桌里找考卷,却找出了我的鸽子。“好呀!”妈妈生气了,“你把鸽子养在书桌里,还学不学习了?”说着,拿起桌布,把鸽子一包就往外走。我拦住了妈妈:“妈妈,你把鸽子还给我。”我知道妈妈会把它扔了。这可怜的小生命!妈妈拿着鸽子,对我说:“你躲开,不然我就把它摔死。”我没有让开,妈妈狠狠地把鸽子摔在了地上„„
第二天,鸽子死了,我是看着它死的。鸽子临死前猛烈地扇动着翅膀,从我的书桌里摔了下去。它落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躺在那儿静静地一动也不动了。它如果不死,可能会成为一只优秀的信鸽,在空中飞翔,供人们观赏;也许会让别人领去,成为他们亲密的伙伴。
可怜的小鸽子!看着它,我不禁流下泪来。妈妈的做法真让我难过,这一切,我都不愿再想。也许,我不该全怪妈妈,那鸽子本来就是有病的;如果我的学习成绩好些,它可能就不会遭此厄运!噢,我的小鸽子!噢,我的妈妈!
【点评】
本文由‚我‛收养病鸽的一次经历写起,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鲜明地表现了主题。文中人物心理描写贴切、真实,如最后几段内心独白的句子,既生动地再现了‚我‛的真实想法,也体现了‚我‛当时万般无奈的失落之情。这里的心理描写,不造作,不夸张,只是把自己当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展示了出来,由于抒的是真情,很容易便打动了读者的心。
佳作二:
泪 严胜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周围的人哭着。在这不变的轮回中,到处有溅起的 泪。——题记
小时候,泪像一根刺,流在我的眼里,痛在母亲的心里。
还记得,那双天真的眼晴,只要一流出泪,准能换来母亲手中高举的糖果,也可享受她那温暖的怀抱。一次次哭泣,一次次感受母爱,没有悲哀,只有满心的欢喜。那时候,眼泪是个调皮的孩子,是一种贪恋——对爱的贪恋。
离开家的时候,泪是游子枕下的一封家书。青笺小字,在不经意间增添了莫名的心事。犹记得村前那口枯井,藏着儿时的笑脸;犹记得门前树上挂着的许过愿的银月;犹记得深夜回家,一路疲惫的我看到林间露出的缕缕暗黄的灯光。每每仰望天空,征鸿过尽,难寄万千心事,一夜夜泪水湿了枕头,一夜夜梦回故乡。乡里人说:“娃儿真有福,可以去看都市的风景。”所以我也真的以为自己很幸运,可是为什么当我看到关于家乡的文字时,就会突然地沉默?为什么当我手持电话时又那么贪恋以前听得发厌的母亲的唠叨,然后无声地落泪?为什么一封家书会让我泪如泉涌„„
当爱走远,泪水再也无法抑制。泪眼蒙眬,轻轻唤醒沉睡的旧梦,心事凝滞于心口。多情自古空余恨,只待残月融化心事,晓风吹干泪眼„„
都说人老泪浊,不知老泪纵横中饱含了多少人世沧桑,泪痕刻在心里,再大的风沙也不会将其掩埋。经历了一次次眼泪的冲刷,心也变得更加明亮了,不再勾心斗角,不再患得患失。想一想,能在年迈之时,仍有心动的感觉,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我们相信,纵然我们再也记不清那些流泪的画面,但当我们回首,仍会感到那些模糊的美好,对往昔的深深怀念。
人的一生被情感包围,也注定要饱尝眼泪的苦涩与甜美。因为心动,所以流泪;因为疼痛,所以流泪。珍藏生命中美的记忆,不管是伤痛还是幸福。
【点评】
本文是一篇极有特色的文章,作者紧扣标题,以时间为序,展现了被情感包围的人一生的流泪历程,线索清晰,脉络分明。文章语言凝练优美,作者将流泪的人生娓娓道来,抒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展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文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指手画脚的议论,反而好像在与人促膝谈心,因而读来引人共鸣,更能打动人心。同题作文展(3)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浙江 张晓峰
陌上赏花。我在梦的路上写意成长,阳光从指缝间漏出。暖风是几缕飞扬的发丝,在岁月的湖面上泛起微微涟漪。
少年的足印,隐藏在青苔下的石板上,在时光的纠结下,逐渐深刻。记忆是一缕淡淡的青烟,与拉长了的思念,一起镶嵌成青春的背景。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忙忙碌碌的过程里,被遗忘了。
喜欢郭敬明早期的文章,几纸稀疏的愁绪,在近年的追逐中,早已零落成渺远的梦。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他的那些文章,只为了过去的几页感动。
云是宣纸上走笔至此的一抹痕迹,在新燕的呢喃中,渐渐苏醒。蓦然回首,安徒生停留在想象中的某条街道,白雪公主迷失在似曾相识的某个拐角,哈里·波特也在两年前的夏天化为记忆中的一个黑点。那些曾经相依相偎的伙伴,现在都去了哪里?那些原本在心里疯长的情愫,也在岁月中慢慢燃尽了吗?我没有丢下你们,你们也未曾抛弃我,只是我一如既往地奔跑,而你们却停留在了过去,失落地看着我渐渐远去的身影。
那个陪我度过一段懵懂岁月的人,你还好吗?两年不见,我用阳光书写你的名字,高挂在月亮微笑的嘴角上,每晚入睡前道声晚安。我不知道你的思念现在有多长,你也看不到我种的那些花儿的盛开。我们都一样,被青春的游戏规则限制着,在成长的路上四处碰壁。我想起《夏至未至》的结尾: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那个男孩、那个女孩同样也在我的生命里长成了一圈圈的年轮,见证着青春中最热烈的曾经和过往。
一袭凭栏独立的青衫,心中几线温暖明亮的阳光,纸上半打清秀的文字,窗外繁密地斜织着的雨丝。青春是什么?成长是什么?
我前进的脚步在时光的牵绊下步步坚定,我叩门的手指在青春的沉默中节节成熟。
陌上赏花,看雨丝如缕如烟„„
(指导老师 徐斌)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安徽 周圆
雨,淅淅沥沥地落下,一滴又一滴,落在路面上,洒在湖泊里,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随即便溶入其中,泛起圈圈涟漪。
雨一直下着。我独自走在路旁,抬头望着天,天空是灰色的。风狂吹着脸颊,雨在发间飞舞,我只感觉眼中热热的,有一种液体流下,滑过脸庞,随着雨一起落入大地的怀抱。
我一个人走在路上,没有尽头,没有方向。
心中有些后悔,我后悔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些话,其实当时自己也不想,但是看着母亲愤怒的面容,耳旁的吼声不停地在头脑里盘旋,嘴巴莫名其妙地就说出了不该说的话。于是发生了在我记忆里从没经历过的一幕:母亲愣了一下,随后声嘶力竭地喊出一个“滚”字,而我则毫不犹豫地转身、摔门,只留她一个人呆愣在那儿„„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雨丝儿飘舞着,坠落到人间深处„„
静下心来回想整件事,也许是我错了,其实母亲也是为我好,才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劝诫。我其实也知道,也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但不知怎的,一些话还是忍不住发泄了出来。而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来,虽然现在心里后悔万分,但却是于事无补。真不知道母亲现在怎样了„„
雨有些小了,风儿也似乎温顺多了。走着走着,我看见不远处有一座房子,在雨中。的确是我错了,也许我该对母亲说一声对不起,我真不该说一些让她生气的话。母亲把我养育至今,什么也不图,而我却不知回报,让她生气„„
雨过天晴,一道绚丽的彩虹架于长空,在彩虹的那一头,有一座房子。我知道,房子里有个人一直在等我。我向前走,加快步伐,向一个叫做“家”的地方走去。
(指导老师 金星闪)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浙江肖子凡
谁用幼稚的笔迹写下我们的青春,谁一边伤感一边又体味着温暖。
——题记
凝眸
倚在窗户旁,回忆着刚刚落下的雨,纷纷扬扬,一如那飘扬的愁丝,似乎永远落不尽、剪不断。苍白色的天空,被三两条黑色的线缆肆意分割着,有些残酷,有些美丽。
青春,一个多么动人的词。我愿意将它想象成四季中的春,充满阳光,充满诗意。但它也是一个有雨的季节,少不了暗沉、阴霾„„
我想起一位教授的话:“人生有很多问题,但不要消极地去看待。要知道问题就是人生,没有问题就不叫人生。”
我理解了。何为人生?就是不要把问题当成问题。或许,也可解释为“顺其自然”。
雨季,我们都该凝眸,看清远处的风景。
微笑
几天前,我曾悄悄种下一粒籽。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它是我在窗台上偶然发现的。经过长途跋涉,风将它带到了这里,那么它就栖息在这里,繁衍在这里。只是没想到才短短几天,泥土里就钻出来一颗绿色的小脑袋。我很欣喜,也更有信心要将它养大。
还是那位教授,他说:“我不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相反,我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准确地说,小成功是中成功之母,中成功是大成功之母,大成功是奇迹之母。成长中需要不断的成功,那么一个人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雨季,我们需要撑起一把伞,将雨点统统挡在外面;我们要微笑,要相信云散开后会有彩虹。
同行
“对着这块千百年来始终沉默的天空,我们不回答,只生活。”这是海子说的。这句话高度浓缩,越读,越觉得有诗意,有韵味。
我们不是缺少爱,而是不懂爱。
生活中,我见过好多人总是不爱讲话,不怎么笑,更没有多少表情,他们总是酷酷地把手插在裤兜里,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读到一篇很感人的关于爱的文章时,我将它拿给一位同学。他懒散地瞥了我一眼,很不情愿地拿过去。他拿着那篇文章看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就坐在他的对面,却看不见他的表情。过了会儿,我按捺不住,问他感觉如何。他瞥了我一眼,淡淡地说:“没感觉。”接着把那篇文章又丢了过来„„
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爱是多么重要,而有了爱,却不懂得爱与被爱又是多么悲哀。
雨季,我们如果结伴同行,你会感觉途中的野菊花更美了,树荫下的蝉鸣更悦耳了。
向前
“淅沥沥——”雨又下了起来。
我撑起一把伞走出家门,身后隐约传来一声:“小心点儿。”
雨季,我们前行的路上并不孤单。
(指导老师 徐斌)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
安徽 文婷
行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们有着五光十色的梦想,等着我们去探索,去追求;行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们有着细微琐碎的愁思,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化解„„
青春中有雨季,只有经历雨季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青春的雨季,给他们带来了一次考验。
细雨连绵。女孩甲看到这片阴沉的天,玉琢的小脸上染了一层“黑云”。带着几许不快,她的脚步缓了下来。这个鬼天气里,只有她一个人在这儿,无人依靠,她愈想愈伤感,终于忍不住坐在地上啜泣起来。命运老人叹了口气。
男孩乙的脸色随着天气变得铁青,渐下渐大的雨打在他冰冷的脸上。天色渐渐变暗,他变得多疑,并且开始胡思乱想,哪怕只有一点风吹草动也会让他心神不宁。命运老人看不下去了,扭过了头。
可他不知道,女孩后来擦去泪痕站了起来,男孩也不再猜忌,他们都继续地朝着前方走去。青春的细雨,终究难不倒这群勇敢的少年啊!跌倒了再爬起来,他们的资本那么丰厚,足以使他们在一次次跌倒后又一次次站立起来。
在命运老人的游戏中,少年们终将突破难关,找到出口。有人说过: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下去。他们的意志竟可以如此坚定,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他们有着各自的梦想。他们希望能去太空探索奥秘,能在海底寻找龙宫,能拯救人类栖居的家园。多么狂妄的少年!有人评论。但少年并不在乎,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又怎么会在意他人的眼光?
细雨中,他们开始学着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责任的担子,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手温暖他人的心,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双脚去开拓一条人生的路„„
少年们在雨季也不乏欢乐,他们懂得了怎样去欣赏这场雨。虽然雨斜斜地打在脸上,他们却依旧昂首挺胸,想象着不久后的阳光„„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他们也许哭过,也许迷茫过,也许放弃过,也许„„但之所以他们能被称作少年,他们一定是直面着这场雨,在雨中懂得了许多许多!
(指导老师 金星闪)
第二篇: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语文
记叙文阅读要品味语言
记叙文阅读关键在于品味语言,赏析句子。
1.找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
(5)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成“”,(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谈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找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
人物描写——— 为了刻画人物形象。
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品德、心理等等)。
自然环境描写———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3.找使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再分析作用
格式:先明确挑选出这些词,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赏析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记叙文标题
标题好处:
共同: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个别:文章线索,一语双关,艺术性(修辞手法等)
拟标题:可在文章中搜寻(找开头,找结尾,找线索,找感情)。句子段落作用
从两个角度分析:1.内容上:段落大意,句子大意;2.结构上:A、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B、对下文:引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C、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含义
一般两种情况:说出言外之意;还原比喻义的本意。
概括归纳包括概括人物形象和概括记叙内容。
概括人物形象,方法:不要离开原文,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概括。注意规范表达。如:具有××××的性格,××是一个××××的人。
概括记叙内容,方法:人+事+结果,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
体验人物情感,揣摩心理活动,方法:A、必须用第一人称;B、言之有物,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C、特别注意“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
联系实际,表达阅读感悟,方法:我认为……因为……所以……有一次……结合中心,表达规范,事例具体。
数学
重视选择填空和容易题
在数学上,我们很熟悉一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如把“路程”看成大家所能提升的分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就可看成我们学习数学的“效率”。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怎么提高效率?
首先要了解数学中考卷是啥样的,做到有的放矢。中考数学卷总题量是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填空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就等于甚至超过后面一道大题的分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平时选择填空题作答粗心的同学,此时要特别重视选择填空题,尽量不要丢分。
对于选择填空题的这61分,只要在平常作业中稍加重视,正确率就能得到提高。各校在一模后的复习中,不少会根据学生情况,出一个选择、填空专题训练,此时要特别重视。除了专题外,还可以通过重视每天数学作业中的选择填空题,尽量做到一次性全对,而不是会就行,这样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整份试卷的难易情况:整份中考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为:7∶2∶1,即容易题约占105分,中等题约占30分,难题约占15分。
从试卷的难易情况可以看出,其实整份试卷的重点在容易题上。容易题,都是一些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在考试中虽易做,但要保证全对还是有一些困难。
对于容易题,建议考生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入手。在最后近40天中,一旦发现自己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模糊或生疏,就要立马搞清楚,才能消灭所谓的 “粗心”。在最后复习中,可把6本数学课本都带来学校,放于抽屉中,平常在上课和写作业中一有概念模糊的地方,就可以立马翻开瞧瞧。
对于中等题,要学会条件反射。在最后阶段,不要无谓地拼命写题,要注意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每一类中等题而言,大都有它固定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尽量自己总结出每一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把中等题变简单,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而难题和中等题在最后的训练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也是要多总结每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对于课本知识还不够熟练的同学,有空还是要继续放在课后练习、习题和课本中例题的掌握上,必定事半功倍。
今年数学中考时间是:6月25日(星期六)15:00—17:00,这与过往数学中考时间放在早上有较大改变。建议各位同学在周末写数学时,尽可能把时间安排在下午,特别是下午3点到5点之间,用这段时间来写些综合类的数学题目更好,如真题等,以使自己在下午3英语
梳理归纳语言语法知识
冲刺策略
最后这一阶段要做两件事:
一、梳理和归纳语言知识
1.要根据教材的单元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建议:整理标题句和语法聚焦里的句子,并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特别重视课本目录里 TargetLan-guage,Vocabulary,Recy-cling这三栏内容;整理词汇表中的词组并进行归类辨析。
2.梳理语法知识
特别关注历届中考试卷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名词、形容词、冠词、代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词组、从句、特殊疑问词、倒装语序以及常用的交际用语等。建议:用好笔记本,课堂认真记,课后要回顾;特别重视五本书后面的语法总结。
二、提升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1.每天听一套15分钟的听力练习。重点听最后一道大题即听一篇对话和一篇短文,用恰当的单词填空。
2.每天保证15分钟大声朗读课文,每天一个单元。一是增强语感,二是积累写作素材。
3.每天完成一篇完形填空和一篇阅读理解。阅读包含幽默趣味故事,天文、科技知识,社会热点话题,跨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4.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段落编写和作文。建议:建立一本作文集。平时看到好的文章或好词好句也可以摘抄在作文集上以备写作之用。答题技巧
一、段落编写
使用所给的词语,编写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语段。提示词:5个单词。
要求:1.使用全部提示词,并在语段中用“下划波浪线”标出提示词;2.语段具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主题意义;3.词数为50词左右,最多不超过80词。
行文思路:确定中心,找中心词;注意事项:可以改变5个单词的词形,但不能改变它的词性。
二、作文
1.细审题目,切中题意。要审格式、体裁、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拟定提纲,提炼要点。把主要句型、关键词记下,以免答题时间不够;3.尽量使用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短语表达;4.多用简单句;5.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切忌汉语式英语;6.行文连贯,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学会使用过渡词;7.不会表达,另辟蹊径。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方法;8.通读文章,检查改错;9.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三、根据语篇情景,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填空
1.通读全文,特别关注段首和段尾,明确大意;2.根据上下文意思,找到解题的提示;
3.用合理的短语或句子填空保证文章的意思连贯;4.注意所填短语或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四、阅读理解
1.先看文章后面设置的问题再阅读;2.抓住中心句;3.提高阅读速度。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尽量不要回视。不要逐词地看,正确的做法是:一边阅读一边记下或标出那些与文后所设问题有关的信息;4.判断要有依据,推理要顺乎作者的意图;5.猜测词义也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物理
完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冲刺策略
中考冲刺阶段怎样有效复习?接下来,我主要从完善知识体系和积累考试技巧两大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是完善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分为几大块?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量以及物理规律?这些,考生心中都要有数。
初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
重要物理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力、惯性、合力、分力、能。
重要物理量:速度、质量、密度、压强、功、功率、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机械效率。
重要物理规律:力学公式:v=S/t、G=mg、ρ=m/v、P=F/S、W=FS、P=W/t;电学公式:I=U/R、W=UIt、P=W/t、P=UI。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怎么做到有效复习,谈谈我的四点思考。
思考1
怎样复习物理量?如下图,可以表格的形式,把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物理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弄清楚,清晰明了。
思考2
怎样描述物理规律?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文字;
2.物理公式;
3.物理图像:速度图像、U-I图像、m-V图像等;表格:凸透镜成像规律。
思考3
怎样分析物理过程?
力学:受力分析、平衡状态。
电学:画出等效电路图、电阻。
思考4
怎样复习实验探究?
1.熟练地应用各种测量仪器:刻度尺、量筒、弹簧测力计、天平、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
2.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法。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复习实验: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法;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及处理;6.误差分析。考试技巧
1.怎样审题?在审题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8个字:眼看、嘴(默)读、手画、脑思。认真审题,圈点勾画抓住重要字眼,画草图,分析物理过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题,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2.怎样打草稿?整齐、竖式。做题时,如果出现因为 “我不小心”“我计算错误”而出现的错误,对这类错误不能做简单处理。
打草稿时,不能随意书写,打草稿要整齐,数学计算用竖式,可减少错误,也方便考完回过头来检查,一目了然。
3.怎样反思?做完一份试卷,停下来回头看时,要反思一下自己用了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方法。
有时在解题时,解出一些题目具有偶然性,考完试,当试卷发下来时,要反思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
化学
立足课堂,用好“套餐”
今年的中考化学,在难度方面,和去年相比,从要求来看,总体难度会略低,但个别拉分的空格难度会比去年高,这也意味着想考99分、100分可能会比去年难一些。在试题方面,大题数由原来的五题改为四题,小题数由25题减少到18题。
在考试时间方面,由90分钟缩短为60分钟。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这意味着留给你考完检查试卷的时间不会很多,因此保证正确率很重要。此外,由于小题数的减少,一些空格的分值提高,写对了,所得的分就高,但写错了,扣的分也高。因此,在平时的习题书写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写要规范,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千万别丢三落四。在复习时,建议同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归纳整理夯实基础。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理清概念、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同学们要对重要性、关键性词语整体把握,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梳理、织成网络、反复运用。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4种单质、4种氧化物、2种酸和2种碱、4种盐,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体系,紧扣“三点”,即考点、重点、热点,编织知识的网络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可利用图表,也可用文字归纳等,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是中考中占分比例较重的一块知识,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对于书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可利用分类记忆法,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特殊反应。对于信息方程式,一定要按照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来写,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写对。像容易出错的氯气、氨气、铵盐等要注意。
2.注重探究、培养能力。每年实验探究题中,最后的实验方案设计是最难的,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试卷资源,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的实验方案,你只要稍做修改,能模仿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答案。在文字描述时,语言要严谨、规范,这对获取高分十分有利。
3.把握热点、关注社会,学会迁移、灵活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科学新发现等,这类题目往往信息知识新颖,但落脚点低,只要仔细读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特别是对应用到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最后这40天可分为两阶段:接下去的五个星期和考前五天。接下去的五个星期,要注重的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认真作业,用好“套餐”。
课堂,是主阵地。提高上课效率,要做到 “三个多”:多看老师、多看黑板、多跟老师说。此外,听复习讲评课是一个查缺补漏、不断巩固的重要环节,在讲评时除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外,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听好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提高解题技巧。题目做得不在于多,而在于透。做过的讲过的题目基本能保证会,并注意思考和总结,有意识地把题目归类,并从中寻找规律,不断地提高审题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考前五天,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写题,而要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把书本浏览一遍,把“套餐”及做过的试卷多看看,曾经的错题多想想。在看题的过程中,想想知识、想想方法。该过关的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再去过一遍。
政治
做好知识排查、题型归类
知识排查:包括必考内容、时事归类、易混易错盘点。
题型归类:涉及案例类、活动类、评析型、意义型、对策型、认识型。必考内容
1.珍爱生命: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可贵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独特性);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等性、有限性、可塑性),善待其他生命。
2.孝敬父母:包括两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情)。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德)。是法定义务(法)。二是如何孝敬父母?少年时期:体谅、关心、分担;长大成人:赡养义务。具体做法:用心/谈心/商量/承诺/检讨/体谅/学习/原则。
3.诚实守信:内涵包括实、表、说、做、三个不。意义:原则、核心、基础、他人、自己、社会。地位、作用。思想上:牢记原则;行动上:内涵+对自己、对他人、拒谎言、增光彩。
4.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需要尊重、善意、沟通(理解);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创造、成就事业。同时,宽容也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宽容)。要⑴培养宽容精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⑵正确认识自己;⑶不断求知;⑷换位思考。
理解不等于宽容,理解=超越+开放;宽容=宽恕+包容;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
5.避免违法犯罪:掌握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分为: 和。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
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求助、巧妙周旋、取证报案等。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劝其报案、保护现场、保留证物等。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主动协助、实事求是、勇于指证。
7.自我保护:包括哪些权利(人身权、人格权、消费权),包括什么内容,法律依据、侵权表现等。
8.科学发展:1)科学发展观:内涵;2)科学发展道路:内涵;3)环境问题:形势、国策、现实意义;4)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要求、依据。时事归类
规划类、经济类、主题类、法律类、科技类、环保类、国际外交类、文教类。易混易错盘点
1.消费权:安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3.有关部门≠行政部门;4.国家做法≠个人做法;5.保护环境≠节约资源;6.现实意义:why≠how;7.环境特点:分别反映≠共同反映;8.收集材料的途径≠活动形式;9.珍爱生命:道德≠法律;10.财富源泉:劳动≠科技≠知识;11.国民经济:主体≠主导(公有≠国有);12.人大≠人大制;13.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制度≠民族精神;14.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发展;1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16.工作中心: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17.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基本方针≠基本方略;18.最终目标≠最关键目标;19.根本任务:初级阶段≠精神文明;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勤俭节约;21.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2.四个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3.司法保护:方针≠原则;24.基本权利:宪法≠法律;25.权利主人:人民≠公民,间接行使≠直接行使;26.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第三篇:2013中考语文冲刺复习材料
2013中考语文冲刺复习材料
2013年中考作文预测:中国梦
预测的“风向标”以XX省为主。XX省的作文题向来比较朴实,不会出那些“升起心中的太阳”之类的“坑爹”题目,孩子们一般不会写跑题。有的地方,如京津地区的中考作文,沾染着议论文的色彩,这两个地区的家长,要适当地叮嘱孩子稍微倾向一下议论文。《我的中国梦》、《梦中的XXXX》
推荐理由: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点名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梦想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考生写中国梦,不要写得大而广,抓住自己梦想的一个内容,就行了。例如:住房、诚信、环保、平安、医疗等,围绕一个主题,写记叙文,感悟中国梦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写这类东西,尽量不要做愤青,不要骂政府和国家,不要写“遍地贪官”,以免走
2013中考优秀作文写作八大要点
中考时要想在语文学科拿高分,把握作文很关键。虽然中考已经临近,但有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还是束手无策,写好一篇作文考生到底需要把握哪些方面。
作文题目要审清
“看到作文题目后,首先要审题,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审题要审清题目的内容和范围及中心和人称,领会题目中的象征义和比喻义,并要明确题目对文体有的要求等。”
在作文题目中,决定作文中心立意点的词语称为主题词,研读题目,找出主题词,进而挖掘主题词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尤为关键。“如题目《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思想内容要深刻
在作文的思想内容上,不外乎“真、细、活”三个字。具体来说,“真”,就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细”,就是把主要的情节一定要写得细致:“活”,就是要在节骨眼上用一两句话传
冲刺2013年中考所用资料 1
神。
如何做到这三点要求呢?“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人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这些都是写好大题目的好方法。”而“小中见大”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编写之前要提纲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连贯全文。“不需要细写,只需要画个层次即可,比如:一。(1-2段)……二。(3-7段),最后一点是在提纲上标志文章的详略安排。”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编写提纲没有固定格式。
文章标题要漂亮
“题好一半文”,标题应在作文之初就开始认真考虑,并且下工夫琢磨,好标题的首要条件是:切旨,标题要吃透材料精神,反映其主旨。切体,拟题要合乎体裁。在此基础上,标题还要炼新求美求趣。可巧引流行歌曲,可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可套用流行语,可引用电影名、名句或成语,还可采用散文化或诗化语言。
附2013中考语文冲刺资料
一.词语积累
1、眼花缭乱
2、备界人士
3、不胫而走
4、既往不咎
5、前倨后恭
6、工程竣工
7、众目睽睽
8、可做蓝本
9、字迹潦草
10、再接再厉
11、励精图治
12、轻歌曼舞
13、漫不经心
14、满山漫野
15、行将没落
16、碑帖临摹
17、牟取暴利
18、开源节流
19、直截了当
20、流连忘返
21、伶牙俐齿
22、弱不禁风
23、跌落陷阱
24、事过境迁
25、笑容可掬
26、老奸巨猾
27、声色俱厉
28、同仇敌忾
29、功亏一篑 30、陈词滥调
【中考链接】
2011年四川省德阳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赏读这篇美文,犹如聆听舒缓、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心旷神怡。
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适房的低价位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C.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D.今年“六一”儿童节,初一年级的同学在学校举行的“告别童年”歌咏比赛中,个个龙腾虎跃。
3.A(A、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B、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D、龙腾虎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二.名句积累
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子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司马迁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肖凌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诸葛亮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杜甫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世,青莲居士滴仙人。——李白
酌花间酒,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白居易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载文章四大家。(——上联指“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下联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李清照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青照古今。——文天祥
写鬼写人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三.吟诗诵词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鉴赏关键点】感时伤春,忧国思家;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表现了诗人感时忧国、眷恋家人的情怀。
【名句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对偶,拟人,诗人睹物伤怀,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落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以乐景写哀情,衬托自己对国都沦陷和思念亲人的忧伤愁苦之情八上
【中考链接】
2010年江苏省宿迁市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6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2分)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4分)
7、(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2分,每点1分。)(2)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2分)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2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2010年云南省昭通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首联,写人望到的景象是: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1分)
(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答: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2分)
2011年湖北省黄冈市、随州市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1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14.破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15.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2011年湖北省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一)古诗赏析(4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一词,透过这个词,我 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一)(4分)11.国破或:破(2分)12.C(2分)
2011年辽宁省本溪市
9.请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9.A计2分。
2011年湖南省长沙市
(一)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
13.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2分)
答:
12.忧国思家之情(2分)
13.“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分)
四.写作素材
寂寞·孤独
1.闷热的天,蝉儿耐不住寂寞地不停在鸣叫,我孤单一人,寂静的身旁没有一个知音,想疯狂地听摇滚乐,听歇斯底里的歌声,那只为逃避无人的世界里那浓烈的孤单气息。一个人
是清冷,两个人便是精彩,于是,莫名的冲动让我格外想念旧日的好友,怀念过去的日子,尽管不够现实的遐想追回不了曾经一切,但却希望思绪可以飞扬于闭上双目后的世界中,印有微笑,印有舞动的身姿,翩翩起舞„„
2.有些冷,有些凉,心中有些无奈,我一个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颤抖,身体瑟缩着,新也在抖动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从,感觉迷茫,胸口有些闷,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脚步彷徨之间,泪早已滴下„„
3.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有些空虚,有些凄凉。坐在星空下,抬头仰望美丽天空,感觉真实却由虚幻,闪闪烁烁,似乎看来还有些跳动。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当天空变得明亮,而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
4.听,是谁的琴声,如此凄凉,低调的音,缓慢的节奏,仿佛正诉说着什么。音低调得略微有些抖动,听起来似乎心也有些抖动,我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沉闷气息,是否已凝结在这空气中„„
第四篇:名师点拨:2011中考各科冲刺复习及考场技巧
语文
记叙文阅读要品味语言
徐璐(双十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
记叙文阅读关键在于品味语言,赏析句子。
1.找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
(5)反复:突出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成“”,(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谈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找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
人物描写——— 为了刻画人物形象。
格式: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品德、心理等等)。自然环境描写———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3.找使用精妙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再分析作用
格式:先明确挑选出这些词,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赏析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记叙文标题标题好处:
共同: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个别:文章线索,一语双关,艺术性(修辞手法等)
拟标题:可在文章中搜寻(找开头,找结尾,找线索,找感情)。句子段落作用
从两个角度分析:1.内容上:段落大意,句子大意;2.结构上:A、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B、对下文:引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C、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句子含义
一般两种情况:说出言外之意;还原比喻义的本意。
概括归纳包括概括人物形象和概括记叙内容。
概括人物形象,方法:不要离开原文,尽量用原文的语句概括。注意规范表达。如:具有××××的性格,××是一个××××的人。
概括记叙内容,方法:人+事+结果,其他内容可作为定状补。
体验人物情感,揣摩心理活动,方法:A、必须用第一人称;B、言之有物,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C、特别注意“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
联系实际,表达阅读感悟,方法:我认为„„因为„„所以„„有一次„„结合中心,表达规范,事例具体。
数学
许少斌(厦门十一中初三年段长)
重视选择填空和容易题
在数学上,我们很熟悉一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如把“路程”看成大家所能提升的分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就可看成我们学习数学的“效率”。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怎么提高效率?
首先要了解数学中考卷是啥样的,做到有的放矢。中考数学卷总题量是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填空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就等于甚至超过后面一道大题的分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平时选择填空题作答粗心的同学,此时要特别重视选择填空题,尽量不要丢分。
对于选择填空题的这61分,只要在平常作业中稍加重视,正确率就能得到提高。各校在一模后的复习中,不少会根据学生情况,出一个选择、填空专题训练,此时要特别重视。除了专题外,还可以通过重视每天数学作业中的选择填空题,尽量做到一次性全对,而不是会就行,这样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整份试卷的难易情况:整份中考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为:7∶2∶1,即容易题约占105分,中等题约占30分,难题约占15分。
从试卷的难易情况可以看出,其实整份试卷的重点在容易题上。容易题,都是一些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在考试中虽易做,但要保证全对还是有一些困难。
对于容易题,建议考生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入手。在最后近40天中,一旦发现自己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模糊或生疏,就要立马搞清楚,才能消灭所谓的 “粗心”。在最后复习中,可把6本数学课本都带来学校,放于抽屉中,平常在上课和写作业中一有概念模糊的地方,就可以立马翻开瞧瞧。
对于中等题,要学会条件反射。在最后阶段,不要无谓地拼命写题,要注意总结每类题目的解题规律。每一类中等题而言,大都有它固定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尽量自己总结出每一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把中等题变简单,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而难题和中等题在最后的训练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也是要多总结每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对于课本知识还不够熟练的同学,有空还是要继续放在课后练习、习题和课本中例题的掌握上,必定事半功倍。
今年数学中考时间是:6月25日(星期六)15:00—17:00,这与过往数学中考时间放在早上有较大改变。建议各位同学在周末写数学时,尽可能把时间安排在下午,特别是下午3点到5点之间,用这段时间来写些综合类的数学题目更好,如真题等,以使自己在下午3点到5点间达到一种书写数学的最佳点。
英语
林晓阳(厦门科技中学英语备课组组长)
梳理归纳语言语法知识
冲刺策略
最后这一阶段要做两件事:
一、梳理和归纳语言知识
1.要根据教材的单元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建议:整理标题句和语法聚焦里的句子,并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特别重视课本目录里 TargetLan-guage,Vocabulary,Recy-cling这三栏内容;整理词汇表中的词组并进行归类辨析。
2.梳理语法知识
特别关注历届中考试卷中出现率较高的语法项目:名词、形容词、冠词、代词、副词、连词、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词组、从句、特殊疑问词、倒装语序以及常用的交际用语等。建议:用好笔记本,课堂认真记,课后要回顾;特别重视五本书后面的语法总结。
二、提升能力(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1.每天听一套15分钟的听力练习。重点听最后一道大题即听一篇对话和一篇短文,用恰当的单词填空。
2.每天保证15分钟大声朗读课文,每天一个单元。一是增强语感,二是积累写作素材。
3.每天完成一篇完形填空和一篇阅读理解。阅读包含幽默趣味故事,天文、科技知识,社会热点话题,跨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4.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段落编写和作文。建议:建立一本作文集。平时看到好的文章或好词好句也可以摘抄在作文集上以备写作之用。答题技巧
一、段落编写
使用所给的词语,编写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语段。提示词:5个单词。
要求:1.使用全部提示词,并在语段中用“下划波浪线”标出提示词;2.语段具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主题意义;3.词数为50词左右,最多不超过80词。
行文思路:确定中心,找中心词;注意事项:可以改变5个单词的词形,但不能改变它的词性。
二、作文
1.细审题目,切中题意。要审格式、体裁、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2.拟定提纲,提炼要点。把主要句型、关键词记下,以免答题时间不够;3.尽量使用最有把握的句型和短语表达;4.多用简单句;5.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切忌汉语式英语;6.行文连贯,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学会使用过渡词;7.不会表达,另辟蹊径。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方法;8.通读文章,检查改错;9.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三、根据语篇情景,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填空
1.通读全文,特别关注段首和段尾,明确大意;2.根据上下文意思,找到解题的提示;
3.用合理的短语或句子填空保证文章的意思连贯;4.注意所填短语或句子语法是否正确。
四、阅读理解
1.先看文章后面设置的问题再阅读;2.抓住中心句;3.提高阅读速度。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尽量不要回视。不要逐词地看,正确的做法是:一边阅读一边记下或标出那些与文后所设问题有关的信息;4.判断要有依据,推理要顺乎作者的意图;5.猜测词义也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物理
完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郭佩芳(厦门一中初三物理备课组组长)
冲刺策略
中考冲刺阶段怎样有效复习?接下来,我主要从完善知识体系和积累考试技巧两大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是完善知识体系。初中物理分为几大块?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概念、物理量以及物理规律?这些,考生心中都要有数。
初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
重要物理概念:机械运动、参照物、力、惯性、合力、分力、能。
重要物理量:速度、质量、密度、压强、功、功率、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机械效率。
重要物理规律:力学公式:v=S/t、G=mg、ρ=m/v、P=F/S、W=FS、P=W/t;电学公式:I=U/R、W=UIt、P=W/t、P=UI。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怎么做到有效复习,谈谈我的四点思考。
思考1
怎样复习物理量?如下图,可以表格的形式,把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物理定义、符号、公式和单位弄清楚,清晰明了。
思考2
怎样描述物理规律?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文字;
2.物理公式;
3.物理图像:速度图像、U-I图像、m-V图像等;表格:凸透镜成像规律。
思考3
怎样分析物理过程?
力学:受力分析、平衡状态。
电学:画出等效电路图、电阻。
思考4
怎样复习实验探究?
1.熟练地应用各种测量仪器:刻度尺、量筒、弹簧测力计、天平、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
2.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理想实验法、等效法。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复习实验: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原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等效法;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及处理;6.误差分析。考试技巧
1.怎样审题?在审题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8个字:眼看、嘴(默)读、手画、脑思。认真审题,圈点勾画抓住重要字眼,画草图,分析物理过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题,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2.怎样打草稿?整齐、竖式。做题时,如果出现因为 “我不小心”“我计算错误”而出现的错误,对这类错误不能做简单处理。
打草稿时,不能随意书写,打草稿要整齐,数学计算用竖式,可减少错误,也方便考完回过头来检查,一目了然。
3.怎样反思?做完一份试卷,停下来回头看时,要反思一下自己用了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方法。
有时在解题时,解出一些题目具有偶然性,考完试,当试卷发下来时,要反思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试技巧,有哪些是无谓的丢分,可从这两方面去突破。
化学
立足课堂,用好“套餐”
钱新(厦门六中初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今年的中考化学,在难度方面,和去年相比,从要求来看,总体难度会略低,但个别拉分的空格难度会比去年高,这也意味着想考99分、100分可能会比去年难一些。在试题方面,大题数由原来的五题改为四题,小题数由25题减少到18题。
在考试时间方面,由90分钟缩短为60分钟。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讲,这意味着留给你考完检查试卷的时间不会很多,因此保证正确率很重要。此外,由于小题数的减少,一些空格的分值提高,写对了,所得的分就高,但写错了,扣的分也高。因此,在平时的习题书写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书写要规范,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千万别丢三落四。在复习时,建议同学要做到以下三点:
1.归纳整理夯实基础。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理清概念、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同学们要对重要性、关键性词语整体把握,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梳理、织成网络、反复运用。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4种单质、4种氧化物、2种酸和2种碱、4种盐,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体系,紧扣“三点”,即考点、重点、热点,编织知识的网络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可利用图表,也可用文字归纳等,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化学用语,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是中考中占分比例较重的一块知识,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对于书本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可利用分类记忆法,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特殊反应。对于信息方程式,一定要按照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来写,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要保证写对。像容易出错的氯气、氨气、铵盐等要注意。
2.注重探究、培养能力。每年实验探究题中,最后的实验方案设计是最难的,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试卷资源,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的实验方案,你只要稍做修改,能模仿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答案。在文字描述时,语言要严谨、规范,这对获取高分十分有利。
3.把握热点、关注社会,学会迁移、灵活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科学新发现等,这类题目往往信息知识新颖,但落脚点低,只要仔细读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特别是对应用到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最后这40天可分为两阶段:接下去的五个星期和考前五天。接下去的五个星期,要注重的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认真作业,用好“套餐”。
课堂,是主阵地。提高上课效率,要做到 “三个多”:多看老师、多看黑板、多跟老师说。此外,听复习讲评课是一个查缺补漏、不断巩固的重要环节,在讲评时除了进一步巩固知识外,还可以训练自己的审题能力。
在听好课的基础上,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提高解题技巧。题目做得不在于多,而在于透。做过的讲过的题目基本能保证会,并注意思考和总结,有意识地把题目归类,并从中寻找规律,不断地提高审题能力,加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获得高分的保障。
考前五天,不再是没完没了的写题,而要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把书本浏览一遍,把“套餐”及做过的试卷多看看,曾经的错题多想想。在看题的过程中,想想知识、想想方法。该过关的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再去过一遍。
政治
做好知识排查、题型归类
刘育程(厦门华侨中学初三年段长)
知识排查:包括必考内容、时事归类、易混易错盘点。
题型归类:涉及案例类、活动类、评析型、意义型、对策型、认识型。必考内容
1.珍爱生命: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可贵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独特性);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平等性、有限性、可塑性),善待其他生命。
2.孝敬父母:包括两方面,一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情)。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德)。是法定义务(法)。二是如何孝敬父母?少年时期:体谅、关心、分担;长大成人:赡养义务。具体做法:用心/谈心/商量/承诺/检讨/体谅/学习/原则。
3.诚实守信:内涵包括实、表、说、做、三个不。意义:原则、核心、基础、他人、自己、社会。地位、作用。思想上:牢记原则;行动上:内涵+对自己、对他人、拒谎言、增光彩。
4.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需要尊重、善意、沟通(理解);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有宽容才能共处、创造、成就事业。同时,宽容也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宽容)。要⑴培养宽容精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⑵正确认识自己;⑶不断求知;⑷换位思考。
理解不等于宽容,理解=超越+开放;宽容=宽恕+包容;理解+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
5.避免违法犯罪:掌握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可分为:和。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明确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明确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6.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①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求助、巧妙周旋、取证报案等。②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劝其报案、保护现场、保留证物等。③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主动协助、实事求是、勇于指证。
7.自我保护:包括哪些权利(人身权、人格权、消费权),包括什么内容,法律依据、侵权表现等。
8.科学发展:1)科学发展观:内涵;2)科学发展道路:内涵;3)环境问题:形势、国策、现实意义;4)可持续发展战略:内涵、要求、依据。时事归类
规划类、经济类、主题类、法律类、科技类、环保类、国际外交类、文教类。易混易错盘点
1.消费权:安全保障权≠生命健康权;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3.有关部门≠行政部门;4.国家做法≠个人做法;5.保护环境≠节约资源;6.现实意义:why≠how;7.环境特点:分别反映≠共同反映;8.收集材料的途径≠活动形式;9.珍爱生命:道德≠法律;
10.财富源泉:劳动≠科技≠知识;11.国民经济:主体≠主导(公有≠国有);12.人大≠人大制;13.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制度≠民族精神;14.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1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道路;16.工作中心:经济建设≠环境保护≠节约资源;17.国家战略≠基本国策,基本方针≠基本方略;18.最终目标≠最关键目标;19.根本任务:初级阶段≠精神文明;20.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勤俭自强≠勤俭节约;21.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2.四个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23.司法保护:方针≠原则;24.基本权利:宪法≠法律;25.权利主人:人民≠公民,间接行使≠直接行使;26.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第五篇:中考语文考场必备之一
中考语文考场必备之一
----判别句子正误
1、看到判断动词“是”,要考虑前后内容是否有属种关系,注意区分属种关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看见介词打头的句子,或前一个分句没有主语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句子是否缺少主语。
3、对于一些长句子特别是修饰限制语较多的句子,看到动词,一定要分清是主干中的及物动词还是枝叶中的及物动词,并找出与它们各自对应的宾语,以免错漏成分或张冠李戴。高考经常出现这类题型,主要是缺少谓语动词或者宾语中心语。
4、看两个以上的词语并列,要考虑到如下一些错误情形:意义上有交叉或包含关系;分类标准不一;排列顺序不当(时间上先后相承或程度上逐步加深);搭配上顾此失彼(即一动带双宾或双动带一宾,一个搭配得当,另一个则不得当; 还有双动带双宾的,拆开来搭配得当,合在一起就是病句了。
5、出现多个修饰限制语,要考虑它们的一般次序:表所属的放在最前面,其次是数量词短语,形容词及其短语跟中心词贴得最近。
6、出现关联词语,要考虑到:(1)是否滥用关联词语,“如强加因果”等。
(2)关联词语是否用错或搭配不当,如“不是---而是---”与“不是---就是---”、“既然---就---”与“即使---也---”、“不管---都---”与“尽管---但是---”之类,都是极易混淆的。(3)关联词语位置是否合理。如果前后两个分句说的是同一事物,即主语一致,那么前一个分句的主语就要放在关联词语的前面,否则放在后面。(4)如果是递进关系的,要考虑前后是否构成递进关系,或者前后内容的位置是否颠倒。(5)注意避免赘余现象。如“否则”就是“不这样,那么”的意思,后面不要跟具体内容;“原因是---”,“是”字后面不要加“因为”。(6)记住有关特定用法。如“无论---还是---”不能说成“无论---和---”;否定的递进关系复句,后一个分句用“反而”而不用“而且”等等。
7、出现“防止”、“避免”、“以免”等词语,注意句子是否不合逻辑(也就是把意思弄反了)。
8、看到数词,要想到“减少”、“降低”等词后面不能跟表倍数的的数量词 短语,“至少”、“最多”等词语后只能跟确数,而不能跟概数。
9、看到多个代词,要考虑到是否指代不明;看到多个否定副词(特别是反问句)要考虑是否把意思弄反了。
10、如果句子的宾语只应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果跟的是一个主谓句,就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后面又带上了谓语,那这个句子便杂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