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报)

时间:2019-05-12 12:2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报)》。

第一篇: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报)

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

一体化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政府推进城镇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结合我镇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努力建设文明、整洁、富裕的新农村,以加快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镇村文明、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镇村环境整治三个重点,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白驼镇距清水县城22公里,全镇行政总面积12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108亩,辖19村79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镇农业总人口17398人,人均纯收入2460元,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业生态建设等工程,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农民增收上,镇政府坚持因地制宜,走“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培育和壮大适合我镇发展的洋芋种植、核桃种植、生猪养殖、劳务、经作等产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较大的增加。2007年编制完成了白驼、永安、童堡3村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完成了刘坪、永安2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完成了姚黄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

二、2011年前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2011年全镇上下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进农民增收,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不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切实把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任务落到实处。一是抓组织到位。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落实。二是抓规划到位。结合“十一五”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等。三是抓责任到位。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建设重点明确,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到村、到人,努力构建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实力。

1、抓好优质服务和科技投入,努力培育和壮大农业支柱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镇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亩,开展科技示范 2000亩,在白驼河流域落实1200亩全膜玉米种植点,在山湾、玉屏两个村落实1000亩全膜玉米种植点,落实示范点3200亩,其余各村均办100亩以上示范点1个,分散种植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玉米面积8000 亩,办申堡梁核桃园套种马铃薯1000亩点,引进新品种马铃薯共20 吨,投资60000 元。充分利用作物的不同特性,多层次种植,种植露天蔬菜40亩,新建日光温室6座,投资32万元,加强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力度,在全镇适宜果树建园的黄泥湾、高峰梁、申堡梁等湾场大力实施干鲜果基地建设,涉及高峰、申川、鲁家、永安、路山5村,通过统一规划、组织发动,于春季一次性完成核桃栽植任务5200亩,栽植苗木11万余株,建设资金88000元,有力地推进了我镇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2、狠抓招商引资。2011年前半年我镇通过招商引资,白驼镇综合交易市场全面启动,总投资 950万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

1、抓基础设设施建设打造精品集镇。半年来,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清除桥头垃圾100方,为集镇商户配备了垃圾桶,进行垃圾清洁收取,雇专人统一清运,集镇清洁度大幅度提升。白驼镇镇区道路硬化及排水工程建设项目已由市公路设计部门经行了专门勘察设计,即将开工建设。

2、大力实施小巷道硬化工程,方便人民群众。按照“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的要求,对芦花、高峰、姚黄、鲁家四村的小巷道实施硬化,由各村召开群众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发动群众,多方筹集资金,积极组织实施了小巷道硬化工程。今年芦花村共硬化1050米,宽2.5米,面积2625平方米,共投资157500元,高峰村共硬化1200米,宽2.5米,面积3000平方米,共投资180000元,姚黄村共3060米,宽2.5米,面积 7650平方米,共投资1264100元,鲁家村共硬化2300米,宽2.5米,面积5750平方米,共投资 902120元,同时,依托新农村建设项目,完成了童堡二寨的巷道硬化19 条60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五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局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3、抓文化促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全镇实际,攻艰破难,抓好文化建设,完成童堡二寨文化长廊建设 480米,绿化2800平方米,完成了19个村委会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建设工作,于今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白驼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组建民间秦腔自乐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4、加大教育投入,协调城乡发展。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协调教育部门校舍工程项目投入268万余元的建设资金,开工新建清水四中宿舍楼1栋 1680平方米,彻底解决学生住宿拥挤的问题。

(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建设和谐文明新村。

1、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建设优良的农村环境,镇党委、政府成立以副科级领导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督查组,深入19村,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清除村内垃圾,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专门设立了1处垃圾堆放点,组建3支垃圾清理队伍,采取轮流、定时清理的办法,定点堆放,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镇政府雇人专门打扫白驼镇的卫生,使城乡环境卫生有大大改观。

2、以创建“生态城镇”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一是抓好城乡绿化工作。巩固三年城镇绿化成果,强势推进村庄绿化工作,2011年巩固白驼镇新街风景树及交通沿线面山绿化200亩,完成率100%,村庄绿化率为60%,义务植树3万株,完成率115%,抓好了退耕和德援造林补植补造工作,共补植745亩。二是严格对林地进行管护。配有专职管护人员17人退耕还林区管理,对破坏林木、乱砍滥伐、乱开乱垦及沿街乱扔乱倒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病死牲畜的行为进行严肃的查处。三是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和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新建农村沼气80眼,新建卫生厕所20个,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五)、培育新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培训懂科技、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是关键。半年来,镇政府积极培训项目,对申川村群众进行了整村推进项目培训,依托两级迎“国检”,对白驼村文盲群众进行了脱盲培训,结合今年开展的果树建园工作,配合县果业局对核桃种植户进行了核桃栽植和后续管理工作的培训,培训农民410人次;各村也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对农村党员群众开展了党的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培训新任职村干部12人,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180人。组织农民开展引导性培训100人,技能培训30人,完成劳动力转移输出2000人,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了全镇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不够。我镇农村群众贫困面很大,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不够明确,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思想。

2、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资金短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短缺,镇、村两级财政困难,群众普遍贫困,给新农村建设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3、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不高。由于受财力,群众认识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标准不够高,与全县发展大局有一定的差距。

五、下半年的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狠抓各项农业农村工作,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努力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将我镇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抓好支柱产业建设。认真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着力抓好刘坪湾1000亩地膜小麦种植示范点建设,加大对春季建园的管理与管护工作,印发《预留地通知书》,组织群众整理明年核桃建园点工程,为明年的核桃园建设打下基础;加快白驼村日光温室建设,选农户承包种植,发挥日光温室的效益;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白驼镇旧街硬化基础堑层1600方土方整理,新修排水渠800米,启动白驼至刘坪(石沟)的道路硬化路基工程,继续实施小巷道硬化工程,抓好高峰村二期 “一事一议”小巷道900米,2250平方米;三是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继续抓好各村环境卫生的同时,抓好林屲村文化长廊建设,大力抓好环境卫生整治,特别抓好白驼镇的死角环境卫生,提供良 好的交易环境。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

关于慈城镇城南片新农村及城乡

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科学、健康地发展, 科学的规划是前提和基础。如何围绕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对策措施,更好地发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全镇乃至全区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基本成效

近年来,各村围绕建设“村美、户富、班子强”的现代化新农村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整体面貌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部分示范村根据“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委托城建规划部门或高等院校,精心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组织实施。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各村按照工作要求,加大力度,狠抓村庄绿化、改水改电等重点实事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村庄形象,提升了村庄品味。各村还结合环境整治系列活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以此次国庆村的住房制度改革试点为例:

国庆新村建设探索宁波市、江北区在近城新农村建设中撤村建居、社区化管理趋势下,建设工贸型新农村中居民点和基础设

施相对集中配臵、建设与传统农村居住合理继承的新模式,把新村建设成现代于传统和谐共生的农村集中居住区。新村项目选址于慈城镇大宝山地块的77亩土地,东至大宝山,南至绞头自然村,西至江北大道,北至中华路延伸段。项目总投资为3.9亿元(其中土地等费用为315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为46400平方米,建造多层公寓,总建筑面积110176平方米,建筑密度为 22%,容积率为1.72,绿地率为30%,总套数为720套。本次的试点工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优化农村村庄和城乡用地布局的重要一步。

二、主要问题

1、规划频繁变更,发展后劲不足。在编制规划中, 有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是领导换一任规划方案换一个,主管领导拍脑袋决策,无长远规划,无经典之作, 这样势必会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 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 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村庄规划不到位、不全面,缺乏地域特色。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庄规划已得到各界的重视,并把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实际工作中,村庄规划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不全面。目前在村庄规划上存在重村庄建设而忽视其它建设内容的以偏概全倾向。实践证明,一些小康明星村和示范村在规划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产业、文化社会事业一并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将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融到一起,规划全面,凸显出整体效应。因而,这些村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充分显现出来。反之,新农村建设就会缺乏发展潜力和后劲。二是村庄规划地域特色不突出。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原有村庄的传统空间,导致村庄规划缺乏特色。有的村庄规划设计周期短,规划和住宅设计缺乏特色,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色,造成千村一面,城乡一貌。这不仅从空间上破坏了原有的村庄特色,也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产生误导。

3、规划的落实和刚性执行不适应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要求。违法违章建设和随意改变土地功能性质、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现象时有发生。规划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与土地、城管和相关监管部门缺乏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影响了规划的刚性和权威,规划管理工作难以向下延伸。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 加强管理。新农村建设规划,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编制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立足高起点、高标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 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 加强规划的管理十分必要。一是既要统筹城乡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 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 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

展趋势, 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 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 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2、重视农村发展,实现强村富民。发展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 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将其放在首要位臵。规划内容要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 突出产业规划, 以富民为主要目标, 同时兼顾全面发展。在规划中要特别重视农民居住与生产发展互相适应、互相协调、和谐发展。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农村10%村级留用地的问题。目前,部分农村涉及大量的征地拆迁,甚至已完成撤村建居,村级留用地已成为他们继续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支柱载体,如何科学规划利用村级留用地也已成为关系到村级经济兴衰的大事。慈城高新开发区已正在规划,政府是否能考虑将村级留用地部分集中规划分拨利用,建造标准厂房;部分通过现金支付方式兑现,从而令村级留用地真正得以落实,使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特色和个性是村庄规划建设的生命力。特色主要在三个方面,即自然地理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建筑风貌特色。要根据村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结合民风民俗,合理利用特殊地形,体现乡土气息,确定建筑风格及建筑群组合方式,村庄建筑风格应整体协调统一,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为此,要注重技术研究,推进村庄建设规范化、特色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反对套用城市规划的方式去指导村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拒绝采用城市规划的技术和手段。所以,政府应从统筹城乡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引导一些城市规划机构和专业人员,立足农村实际,改善知识结构,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制定村庄规划的技术规范,指导具体的规划工作。

4、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筑城乡统筹融合发展。规划控制归根到底关键是农村宅基地问题,特别市涉及规划拆迁的村庄,目前,政府对将拆迁村庄的宅基地还是采用先审批后拆迁的政策模式,但该模式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政府行政和财政造成重大负担。为解决以上矛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重点领域,一方面严格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另一方面尽快调整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相关政策,取消拆迁村庄的宅基地审批,按人口分配面积(参考萧山模式),推进拆迁农民公寓式住房建设,对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允许其异地臵换城镇房产或给予适当的购房补助。另外,要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村委会(社区)的积极作用,层层把关,切实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对城乡规划实施的影响,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城南片党代表小组

2011年8月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水阜乡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11月23日)

三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农业稳乡、项目立乡、生态优乡、和谐建乡、产业化富民、区域性对接”六大战略和“111155”强乡富民工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完成了砂岗、涝池、燕儿坪、老鹳等4个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建成省级试点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3个。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水阜乡位于皋兰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全乡共辖7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3915户15488人,其中农户3721户,农业人口15255人。农村劳动力8216人,其中男劳力4271人,女劳力3945人。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5869亩,其中水地23639亩,人均水地1.59亩。全乡共有私营企业5家。共有独立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4所,在校师生1804人。共有卫生院所8家,卫生技术人员35人。信用社、供销社、电管站、邮政 所、移动营业厅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我乡文化底蕴深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的发源地。2010年全乡实现农业增加值5242万元,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47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7元,完成地区性财政收入391.6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都市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服务城市、发展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要求,充分发挥我乡邻近县城的优势,始终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进一步优化布局,培育特色产业,着力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抓龙头、育产业、强基础、拓市场、促增收”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砂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涝池、砂岗、老鹳村西甜瓜产业,共种植西甜瓜11420亩,其中优质无公害富硒白兰瓜3000亩。充分发挥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激励作用,精心培育和打造“皋兰金枣”特色品牌,在涝池、砂岗等村巩固发展枣树间套金银花产业,新栽植1200亩,总面积巩固在12000亩以上。实施设施农业新建改建项目,投资80万元,在燕儿坪村新建高架大棚200亩;积极争取资金172万元,在老鹳村改良高架大棚180亩,项目建成后,全乡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2600多亩,初步形成了以长川200亩日光温室为中心的“千亩设施农业园区”。依托同泰、禾丰种业有限公司,争取核桃苗木1.4万株,在砂岗村栽植核 桃树200亩。

二是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加强科技培训工作,针对全乡各村农牧业发展特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定向式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累计共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达1200多人(次)。

(二)统筹各项事业,发展乡域经济,新农村建设成果得到巩固。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特色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呈现交通一体化建设,完成涝池大拐子至永登平岘村、长川至文山桥、109线至燕儿坪村,砂岗、涝池等8条46.4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基本实现了全乡道路硬化村村通的目标。组织实施了砂岗、涝池等村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共衬砌渠道97公里,新建蓄水塘坝5座,维修机井6眼,倒虹吸1处,完成人畜安全饮水一期、二期管道铺设工程,人畜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5%。投资9.8万元,在全乡新建垃圾台35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臵率已达85%,实现集中收运处理全覆盖。砂岗、涝池、燕儿坪、老鹳四个新农村供水、供电、排洪、通讯、环卫、文体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二是城乡充分就业不断促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加强城乡新型社区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整合乡村(社区)、企业及社会力量,加强就业培训,抓好岗位推介,重点抓好失地农民充分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三 年来举办劳动技能培训12期,有效输转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农村参合率达到98%以上。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参保率达到92.7%。建立健全帮困助学、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就业再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等扶贫济困机制,广泛开展智力扶贫、产业扶贫,搞好城乡弱势群体的帮扶,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三是文教卫生和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发展和名师帮教工作深入开展,“两免一补”范围持续扩大。在4个试点新农村中开展传唱兰州鼓子、秦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艺团体活动,不断促进“文明镇村”、“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乡村(社区)卫生、计生站所建设如期建成,我乡计划生育工作连续5年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综合考评连年名列全县第一。

四是多元化服务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立足农民参与型、农户需求型,重点抓好农村经济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兽医管理体制、农业技术推广、全程代理服务等体系建设,面向市场需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经营大户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探索承包型、互助型的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农村社会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探索建设新机制。围绕土地整理、拆迁安臵工程等,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载体,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项目策划、包装、遴选、储备和上报、推介工作,大力引进和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

二是探索经营新机制。积极探索“村企合一”、股份农业等新型农业组织形式,在发展壮大产业支撑、延伸产业链条中,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实现农民收入的最大化。建设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和持续农民增收。

三是探索领导新机制。进一步总结借鉴兄弟乡镇的成功经验,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靠实责任,严格目标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部署,加快充实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专门机构,增强了工作合力,有力促进了各项重大工作有序开展。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乡上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政府乡长、乡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它领导和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水阜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产业办、基础设施建设办、社会事业发展办等办公室,各分管领导兼任办公 室主任,按照分工负责、统筹兼顾的原则开展工作。村上也相应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抽调村社干部负责各项目建设工作的落实。村支部、村委会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对工作任务进行再分解,再细化,量化了目标,做到了乡村社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深入宣传发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一是多种形式宣传。三年来,4个新农村试点村累计出黑板报60期,广播宣传累积30小时,张贴标语2000多张,悬挂横幅7条,入户宣讲400多户,召开各类座谈会15次,征订100份《兰州晚报》,发放学习资料3500份以及文化部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等多种措施,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和根本目的,消除了部分群众认为新农村就是由国家出资修建新房的简单、片面和狭隘的认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二是实地考察学习。在乡包村领导的带领下,村社干部、党员代表、户代表赴榆中定远、冯家湾、青城等地参观考察,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增长了才智,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三是资金扶持引导。在县乡指导下,村上出台了发展设施农业、主导产业补助标准,住宅、沼气池建设补助标准等,把国家专项资金和部门整合资金落实到了农户手里,落实到了具体项目上,群众需求得到了有力的支 持,建设各类项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形成了政府推动、村民主体、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加强督促指导,狠抓工作落实。一是督查落实工作。县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及成员多次亲临项目建设现场,督促指导工作,协助村上定方案、解难题、促进度,有力地推动了各个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村级两委班子分工负责,坚持每天都到项目建设现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检查、抓落实,保证了各个建设项目保质保量的按时完工。二是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对道路、广场建设等工程量较大的基础建设项目,从签约、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有村民代表参与、监督,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又给了群众一个明白。三是培训指导村民。县乡村技术人员多次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教授栽培、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把手地教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提高了农民科技兴农意识,推动了农村主体产业的发展。

四、主要成效

1、农民增收得到了较快发展。建成高架大棚900座,亩均收入达5000元,日光温室30座,发展高原夏菜1000亩,亩均收入2000元,栽植红枣间套金银花1200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巩固发展汽车运输车辆143辆,每辆年收入3万元。年劳务输转人员2750人(次),年人均纯收 入12000元。培育了高原夏菜、皋兰金枣、汽车运输、劳务经济等四大支柱产业。从事三大产业的农户已达90%以上,三大产业占全村收入的90%以上。

2、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初步改善。新建砖木和钢混结构房屋531院,使农村住房条件有了大的改善;铺设自来水主干管网7.1公里,新建村卫生所一处,配备了医疗设施,医务人员都是经过正规培训,持有医师资格证书,使全村小病基本不出村,大病医务人员也都能给病人指明就医医院;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村农户参合率达98%以上;维修配套建设了村小学,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3、文明村风初步形成。新建7间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配套书架、书籍、桌椅等设施齐全。新建330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体育广场一处,组织开展社火表演、秦腔演出、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充分利用鼓子、秦腔艺术,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编成鼓词,广泛传唱,形成了邻里和谐相处,家庭尊老爱幼的纯朴民风。认真组织村民学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各率达标。积极培训提高农民,全村参加各类科技文化培训的人数达到总劳力的70% 以上。充分发挥民调、治保组织的作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各种隐性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加强“三户联防”工作,全村近几年未发生羊只、农用车被盗事件,全体村民遵纪守法,村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群体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下降为零,群众安居乐业。

4、村容整洁基本形成。充分发动群众,新建垃圾台10个,集中整治了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的现象,脏、乱、差环境得到改变,达到了无饮水污染,卫生整洁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示范村的要求和村庄绿化实施方案,积极发动乡村干部和党员、户代表参加义务植树、绿化美化家园活动。严格执行《砂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建了符合本村规划的新农宅。在村委会外墙上开设了党务、村务公开栏,在广场上新建橱窗12个,开设了新农村二十字方针、二十项具体要求、廉政文化等宣传栏,同时悬挂了村庄规划效果图、村门景观效果图、产业发展规划图等。全村初步达到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5、民主管理初见成效。制定完善了《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委会工作职责》、《村财务管理制度》、《村级事务议事制度》等16项体现民主管理,规范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行为的规章制度。村党支部带头模范执行各项制度,遇事多和群众商量,群众赞成就办,不赞成就不办,近三年召开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等会议24次,讨论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村委会、卫生所、文化科技广场、道路、管网建设等重大问题。同时对村务收支、重大项目建设等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定期不定期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增强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积极筹建了高原夏菜协会、科技示范推广协会等10个群众自治组织,并召开会议,选举了各协会组成人员,讨论制定了协会章程,协会组织运转正常。村级阵地建设的达标,党务、村务活动的经常开展,两委班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思路明确、部署周密、检查落实到位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赞同和认可。村民对村务公开满意率达85%以上,对村级班子满意率达85%以上,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率达90%以上。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尽管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乡村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 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四是新产业发展方面,设施农业受水的条件制约,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五是新村庄建设方面,易地搬迁项目经统一规划,统一安臵形成整齐划一的村容但部分村庄整齐划一的难度很大,因为其砖木结构房屋占80%以上,重新整改,成本很大,浪费也很大。六是新农民、新风貌方面,农村从业人员、富裕劳动力急需培训,但因资金等因素制约,一时难以满足需要,改变老百姓早已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也需要一段时间。七是班子建设方面,主要是村干部报酬低且养老保险无法落实,导致其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其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八是部门整合资金到位滞后,对各项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不断发展新产业。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将三大产业做大做强。第一,以改善环境、发展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五年内使红枣产业达到5000亩;第二实施好整村推进项目,重点发展设施农业高架大棚200亩。争取红墙公司特种食用油品种植基地项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五年内高原夏菜巩固在2000亩左右;第三,加大劳务输转力度,使村民的工资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培育三大 支柱产业,五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5%,达到6460元。

(二)加快建设新村庄。按照新村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把新村建设与旧村整治有机统一起来,下大力气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和住宅建设,同时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村庄建设治理“七个三”工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五年内把砂岗村建设成为全县样板村。

(三)继续培育新农民。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每年分批分类确定培训重点,加快培育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实现全村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同时充分发挥“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科技状元”的作用,组织他们开展自我服务,促使信息互通,技术互补,市场互动,加快“四有”农民的培育步伐。

(四)着力塑造新风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乡村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实施“文明和谐村”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 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文明村风。

(五)努力建立新机制。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使用权的规范有序流动,做到土地无乱占,住宅无乱建。加大对全村“四荒”地的开发利用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从事农业开发性投资。不断健全和完善科技推广协会等10类农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新机制激发新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六)力争创建好班子。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五个好”标兵村党支部,结合“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争双强、解双困”等活动的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大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年吸收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为新农村建设输入新鲜血液,努力培养一支有本事、靠得住、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党员队伍。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成效显著

***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阶段七里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根本出路。2006年至2009年,***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启动实施了第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后在***、***、***等乡镇实施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以来,按照市上部署,又组织实施了新一轮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此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

近年来,***在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出形象、出亮点、出经验‛的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统一规划、组团发展,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原则,在*********和***五个乡镇试点实施了一批包括道路硬化、新型农宅、河道综合治理、仿古商铺、民生工程、教育基础设施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项目,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农村面貌发生巨变,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工作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

一、规划编制全覆盖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确定突出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保障,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 农民增收为目标,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村面貌,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互通融合,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

目前,完成了所有规划编制。一是按照市上‚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在部门专项规划上,完成了全区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十二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农村扶贫开发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等‚一大六小‛7个规划。二是完成了***、***、******3个小城镇建设规划,***已纳入***高新区控祥性控制范围。三是除沉陷区搬迁、高新区开发以及城中村改造以外,全区50个行政村均已完成规划编制,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

二、亮点工程进度快

自2009年以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达17.7亿元,共建成1个省级、10个市级、5个区级新农村试点村,完成了包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安全康居工程、环境整治、社会事业等五大类46个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初步形成,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在项目的强劲带动下,建设成果亮点纷呈——

(一)农村安全康居工程。先后在***完成5100多户、近50万平方米的农村安全康居工程建设,农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 善,在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农民集中居住的同时,也加快了全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古镇商贸一条街。***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仿古商贸一条街,目前100多间商铺已全部分配到位,商户已经营业。该项目建成后大大带动了周边乡镇商贸业发展,并为群众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

(三)新农村住宅小区。在***投资3750万元建设的79套二层农民新型住宅及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项目,已全部完工。该项目小区内住宅整齐划一,设施配套齐全,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的样板工程。

(四)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先后投资5300万元,在***建成3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以种植精细特蔬菜为主,示范带动了后山群众脱贫致富。

(五)民生社会事业。实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改善民生,投资1.04亿元完成40条农村道路建设,解决了24个行政村、5.4万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投资8481.9万元建成55项水利工程,解决了5.29万人饮水难的问题。投资180万元提前两年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1.2万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投资418万元建成36个村委会办公用房。投资1055.5万元完成了5个整村推进项目,减少绝对贫困人口5100人。

三、体制机制创新多

***通过多种形式,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围绕‚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体制机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财政扶持三农、户籍改革、土地流转、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制订出了一些符合区情的办法和措施,为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探索运用BT开发模式初步成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在八里镇先行先试,探索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融资运作机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BT开发模式。通过此模式,共引进开发企业5家,引进资金3.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29项。

(二)探索建立了以土地入股的流转模式。做足做活有限的土地资源文章,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由村集体出资,按照城市建设用地补偿标准,将土地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再包装成大地块的项目,引进发展休闲农业、三产物流等项目,建设产业园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保障了村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最终形成循环推动的良性发展机制。目前,该乡镇流转土地达到660多亩。

(三)探索建立了农村公司化运营模式。***,按照‚企业化‛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实行土地‚股权制‛管理,将村民变为股民,将村民土地承包权以‚股权制‛流转到合作社后,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按《公司法》规定成立建设总公司,由建设总公司根据本村自然资源,实行以项目招商引资发展 产业化大农业,形成公司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总之,***将紧紧围绕‚123356‛发展思路,不断改革创新,着力打造‘两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新的增长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社会和谐化进程,力争将水磨沟、西果园沟、黄峪沟打造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白驼镇2011年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白驼镇2011年小城镇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县委、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以努力构建文明、整洁、富裕的新城镇为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三个重点,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白驼镇位于清水县北部,距县城22公里,清秦公路穿境而过,东接黄门乡,北靠松树乡,西接王河乡,南临红堡镇,镇域总面积129.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1108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666户1783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97人。截止目前,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2500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843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942元,人均产粮达631.72公斤。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坚持以“抓服务、强功能、活商贸、促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 利。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党代会精神及 “两会”,狠抓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是一个集贸老镇,也是毗邻乡镇的交通枢纽,集镇人口多,过往人员多,环境卫生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今年,为了切实解决街道“脏、乱、差”的这道难题,建设优良的发展环境,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包片领导任组长、以驻村干部、村干部和党员及个体户为成员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段,个体包门前的三包责任制,靠实责任,同时雇一人常年打扫,清除白驼街桥头垃圾100方,为集镇商户配备了垃圾桶,进行垃圾清洁收取,雇专人统一清运,集镇清洁度大幅度提升。

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小城镇服务功能。为了提升城镇品位,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城镇的服务功能,镇党委、政府着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抓招商为突破口,以开发商铺为重点,成功与天水天泉房地产成功签约,投资950万元的白驼镇综合交易市场全面实施,建设三层商铺共100多间,现已完成三层建设主体工程,同时,积极协调农户在新街新建二层商铺8间,极大的扩大了城镇规模。安装路灯70多盏,方便了群众,增强了城镇功能。

三是充分发挥市场辐射带动功能,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始终坚持“走商、亲商、爱商、扶商”的路子,招来本镇周边乡 镇及外省市的80户客商入住经营,融全社会资金1300多万元,使我镇一、二、三产业日趋合理,尤其是生猪市场辐射省外,使我镇市场功能较为齐全,市场景象更为繁荣。

四是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文化建设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体现,为了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投资10余万元维修文化大舞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积极组建了白驼镇民间文化自乐班,丰富了群众的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计划

一年来,镇党委、政府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及市场发展等方面,但是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还不够规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很强,功能还不够齐全,尤其是对镇域经济点培植力度小,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建设的标准还不高,速度还不快。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剖析,不断创新思路,加快步伐,加大工作力度,着力破解难题。明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一是加快环境改善,创建文明城镇。坚持改善环境,创建文明城镇的宗旨,继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计划新建白驼镇公共厕所2间,新建垃圾池6处。二是加大市场建设,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坚持项目带 动、项目支撑的发展理念,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发展,计划在白驼粮管所处新开发市场一处。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旧街改造,改善城镇面貌。今年,白驼镇道路硬化及供排水工程建设已由市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了设计,计划明年4月份启动实施,新修镇区排水管1000米;铺设彩砖2000平方米;绿化带面积100平方米,安装路灯30盏。

下载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驼镇2011年前半年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引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同时,出台城市支持农村、......

    白庙城乡一体化建设市府申请报告

    汉中市白庙 高效生态农业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申请报告 陕西 顺 国 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日 陕西顺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关于汉中市白庙高效生态......

    XX镇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XX镇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XX共辖13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3199户12148人,总耕地面积5.8万亩,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19元。为切实抓好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将2015年......

    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正宁县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中共正宁县委 正宁县人民政府 (2010年8月15日) 正宁县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立足县情实际,我们确定试点工......

    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本文是在对xx乡xx村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我们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xx村基本情况进行了系统的、逻辑的分析与梳理,最后......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终定稿]

    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于对余庆、三圣两地新农村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察报告 县委、县政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由县农办牵头,建设局等部门8位同志组......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

    白驼镇二O一O年工作总结

    白驼镇二Ο一Ο年工作总结 中共白驼镇委员会 白驼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2日) 二O一O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直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