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教师生活
农村教师生活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农村教师占的比重非常大。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农村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的条件和机会。农村学校公用仅给严重不足,因此学校根本无暇顾及教师进修和知识更新,使得教师培训基本上处于无计划状态,也无能力的发展处于自发状态。而教师自身工资很低,影响了他们主动承担继续教育费用的积极性。农村教师原本就身处知识贫瘠、信息闭塞的山区,身边学习资源严重缺乏,又没有城市教师那么多的进修学习机会,教室只能保持知识的贫困,专业发展成了空谈。
这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少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完善,而且影响了对现代教育信息的了解和对新课程的把握,教室的教学和时代社会的发展日渐脱节,学生学得的知识跟不上实际需要,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农村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地方谈均衡,主要考虑的是农村学校的校舍要和城里一样,教师水平要和城里一样,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要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现在实行绩效工资后,在收入上城乡教师没有差别了,住房就成为主要问题。
很多农村教师教书育人,是靠良心在坚持这个神圣的职业。但是仅靠爱心,靠奉献不足以支撑中国农村广泛的教育事业,只有在体制上得到根本保障,才能让更多的教师安心在讲坛上耕耘。领导的呼吁是好的,更要把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落到实处,比如将“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能否改为“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与公务员工资实行统一保障”,或者采取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津补贴制度,将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直接列入财政预算等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打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农村教师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历史上,特殊时期上岗的农村教师,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得到应有的发展,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以及展业发展的机会都是不公平的。由于这种社会分配不均,受利益驱动、物质诱惑或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农村一些骨干教师和能力较强的教师外流到沿海地区或大、中城市从教,有的干脆弃教从商,还有一些县级政府单位在补充人员时多从教师中选用,一些高素质的中青年教师被政府机关录用。这些现象给在岗教师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他们身在农村,心在城市,不能安心工作,部分教师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和对工作消极应付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抗拒心理。这种认识偏差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把教学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应付了事,缺乏进取精神,危机感和紧迫感,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调查问卷显示:认为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对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口头讲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实质上是采取各种各样手段,拼命追求升学率。事实上,当前农村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加班加点,争抢时间,而且都是教师学生在学校应该休息的时间。学生一进入毕业班就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爸爸、妈妈、五大舅、六大姨开始向他们敲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警钟:孩子,你要好好学习,什么“饱读诗书终有益”,什么“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什么“少年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们还很年轻,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你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凡是好听,凡是劝学的都用上了。听得你们耳朵都磨出茧子了,还得一幅认认真真,诚诚恳恳的态度听着。学生很少有节假日,甚至对节假日和周末等不很敏感,反正每一天几乎都是前一天的重复,天蒙蒙亮就起来读书,一直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才就寝,就是中午一点点时间也被老师们充分利用起来,你们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被挤压到以分钟计算,这些都已经是宝贵经验,并命名为“精细化管理”,被许多学校作为经典管理方法。平时如此,周六周日如此,节假日也是如此。偶尔有
一、两天的假日你们更忙,离开教室前语文老师、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历史、生物等所有学科的老师都会给你留下一份礼物——试题,或许还不够,再加上某某书某某页至某某页某某某某题。然而这些也要老师付出一定的汗水。考试排队,家常便饭。从上到下,周考、月考、大考,统一出题、互调监考、密封流水阅卷、统一排名次论高低,实行末位淘汰,好像考试排名就是济世金箴。面对这狰狞可怕的分数排名,哪个教师敢掉以轻心﹖于是乎,研究之风日少,保守嫉妒之风日增。“题海战术”有增无减。各科都在争学生的有限时间,你不占用,别人还会客气吗﹖于是乎,各科的练习、讲义大量印制,限期完成,学生则互相“帮助”,抄袭成风,造成老师之间互相埋怨;师生关系趋于紧张。非应试学科靠边站。非升学考试科目有名无实,师生室外活动很少,诸如音、体、美、劳技、健康、课外活动,课程表上都有,但常常是为主科让路。很多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乡村老教师教学方式单调,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乡村专业教师奇缺,导致应该开设的课程不能开设,学生应该学的东西根本学不到。有的学校没有几个专门的生物、地理、历史等小科的老师,当里孩子周末赶场子上各种兴趣提高班的时候,农村学生连起码应该被教授的知识都不曾接触。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已变得越来越窄,这种教育现状已严重影响农村孩子的全面成长。”农村学校教师工作量大,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这些工作占据了教师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村教师外出考察、学习以及培训和搞学术研究的机会极其稀少。长此以往,造成教师视野狭小、思想保守僵化,跟不上时代步伐。加之农村教师缺少可供阅读的书报,文化生活匮乏,信息闭塞,对当前教育科研的动态知之甚少,久而久之,教育研究离他们的生活也就越来越远。“农村教师进不了城,城市教师下不了乡村”的现象近年在农村很普遍。与县城的同事相比,他的经济压力更大。县城的学校老师福利好,创收的机会也多,而他仅有的工资还不够还房贷,不得已做起了兼职。“为了将来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也只能这么做。”他有点无奈地说。
农村教师因心理压力较大,由此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烦燥、抑郁偏执等。面对压力不能进行自我调节的也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农村教师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目前城市学校基本上做到了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体检;而被调查的农村教师中,多年没有体检的有,从来没有体检的也有。农村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即工作负荷重,内容繁杂,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等;二是来自环境。教育质量竞争激烈,工作业绩难以得到公正评价;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子女求学受阻,婚恋不尽人意等;四是来自社会。社会、家长期望值高,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同步配合,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等。
农村教师虽然没有了历史原因出现的拖欠工资,至今不仅依然不能与县城教师同工同酬,更无法与其他单位职工的工资相比,导致他们生活无法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身处我国经济困难的农村地区,由于地方经济问题以及国家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非常糟糕。二十年前一个中专毕业有十年教龄的农村初中老师在社会上地位不仅仅得到人们的尊重,工资绝对比一个初中毕业有十年工作年龄的工匠的要高,现在一个大学毕业有十年教龄的农村初中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反而比一个初中毕业有十年工作年龄的工匠的要低几百元。(我知道农村的工匠是很吃苦的,并不是说教师的工资一定要比工匠的要高,我只是想说说,农村教师真的很难,他们的收入与社会上相比真的真的差很大一节)。我身边就有一位有十二年教龄的中学老师,每月工资只有八百多元,加上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总共也只有一千四百元,只有他父亲(打工)的三分之一还不足。教师基本工资尚不能兑现的情况下,福利一直是为零的,很多贫困的地区,农村教师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退休金和养老金,以及其他福利都无法提供。因而,农村教师几乎是没有任何福利的。因为一些农村教师收入过低,反而成为了当地新兴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对“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被写入《教师法》最大的反讽。教育厅长呼吁要逐步实现教师收入与当地公务员收入相当,实际上也反证了教育法律有令不行的悲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未兑现承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已不仅仅是失信的问题,而是失职和违法行为,这也说明《教师法》执行缺乏强制性,在这样的法律保障下,教师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随波逐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善数百万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是确保我国广大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关系到千百万农村孩子的前途命运所在。专家指出,要改变乡村教师精神上富足,物质上匮乏的局面,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的标准,改善教学条件。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和倾斜政策吸引具有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而大力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只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教师,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我国农村教育必将实现新的跨越。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我写本文并不是我不热爱教育,我不认真教学。恰恰相反,我是一个不断认真学习的人。虽然即将退休,仍然坚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适应新的形势下的教学要求。终身从事教育,一生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教学的人。虽然是一个偏僻的社山区中学,也有不少学生进入我国的名牌大学学习,出国学习的都有好多个。我一生的座右铭是:老老实实作人,勤勤恳恳干事。我所说的给现在的教师涨工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当教师,让教育后寄有更多、更优秀的热爱教育工作的教育者来从事教育工作。
第二篇: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姓名:何梦 学号:2015213011 班级:应用生物科学
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市人大代表商海英在全国人大代表与部分人大代表座谈现场说到:“乡村学校需要花费五六年时间才能培养出一名骨干教师,结果却流向城镇了。”这一句话说明了现在农村教师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多农村教师都不愿意留在农村任教,都倾向于在城镇任教,骨干教师大多都调任到城镇去了,留在农村的教师大多都没经验,导致农村教育十分落后,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
农村教师是偏远贫穷地区的教育主力,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骑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贫富差距也逐渐增大,农村人口都逐渐到城市去发展,大多都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一些面临的难题,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因此,我利用假期时间,对我家乡的一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思想状况等方面作了调查。
通过对这所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周围一些农村教师的面对面交谈,整理了几个主要面临的问题:
(1)交通方面。农村学校位置相对较为分散,学校到县里比较远到镇上也较远,如我们村到镇上便有几十公里,且交通十分不便,没有高速路,只有公路,公路窄且又不平,路上坑坑洼洼的,来回的车费都要花费70元。有些学校比较偏远,在一些大山里,路不好,没有通公共汽车,交通很不便利,老师们回一次家或去城里采购只能骑摩托车去,但这又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住房方面。这些农村教师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学校集体宿舍,或在外面租房,住房条件十分差,很多老师无力购买房子,只能居住在又小又差的学校宿舍或租房里面。但大多都愿意居住在学校宿舍,因为在外面租房又增加了一笔经济负担,因此大多乡村教师都居住在小小的学校宿舍里面。
(3)饮食方面。农村生活条件差,购买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质也较差,没有经过科学的净化,都是直接饮用。大多数教师都是周六到镇上采买好一周的蔬菜和生活生活用品,周日再带去学校,但这样他们食用的蔬菜便很不新鲜,很不健康。有老师为了避免麻烦和省钱,向老乡们租一块土地或在学校的周
围种菜,补贴一下家用,但这样就使它们分心了,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工作中。这两种方式都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使他们无法安心工作,都想调离农村,或者至少调到离城镇近的学校。
(4)农村教师心里压力过大。根据对农村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感到心理压力较大的占65%,感到心里压力较小的占35%。经过与农村教师的面对面交谈,我了解到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农村教师工作负荷重,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学生基础素质较低,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学生不会普通话,教学工作很难顺利进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二是来自环境。农村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自我发展空间不大,农村地区较落后,跟不上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在都市里很便捷地上网在农村也成了难以解决的难题,因此教师得到的信息也较少,导致教育也相应落后;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物价高,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较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家庭照顾不上,婚恋不尽人意,大多数老师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学校里教师较少,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找当地的农村妇女又觉得思想不在一个层面上,没有共同语言,不是自己的理想对象,婚恋不尽如人意;四是来自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教师的付出和成绩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便更低,不受社会的认可,因此农村教师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5)部分农村教师思想消极。调查反映,农村教师从整体上看思想状况是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困难,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也使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态度。据问卷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教师职业的有30%,不喜欢的35%,认为说不清的占35%绝大部分教师觉得在农村当教师太没意思。问卷调查显示,30%以上的农村教师会想办法往城镇学校调,10%的教师表示想调其它单位,一半的教师表示如果有调离的机会,会选择离开农村学校。还有一些中年教师认为自己调城里学校已经没有可能了,在当地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思想比较消极,缺乏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农村教师的这些不稳定的思想因素,是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和农村教育的一部分阻力因素。
(6)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月工资1800左右,扣除养老保险等后剩下的就更少了,农村虽然贫穷,发展不好,但因为交通不便等关系,导致物价一点也不便宜,有的东西甚至比县城里的物价还要贵上许多,因此在房价及其他各类物资价格飞涨的社会来说,这点工资只能解决个人温饱问题,买房成了一种幻想,想要养活一家老小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一些教师寄希望于涨工资,可物价也同时在涨,物价总比工资涨得快。
(7)男女比例失调。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阳盛阴衰”现象特别突出,有的地方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9。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多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农村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现在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去农村支教,可在农村支教是一份需要坚持的工作,到农村支教没多久,他们当初的满腔热血便被磨得精光,当初的理想也纷纷被农村艰苦环境的现实打败。人们都 不愿意去农村任教,农村学校教师稀缺,一些农村学校出现“全能教师”,一个教师带好几门课,任教专业性薄弱,教师队伍数量质量比例失衡,乡村教师队伍“失血严重”,教学观念的落后和教学质量的急剧下滑,让本薄弱的乡村教育更加“雪上加霜”。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之中的重中之重,要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必须解决农村教师所面临的这些难题,针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思想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加强对农村的培训工作。要制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做到统筹安排。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应该是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等问题。在原有传统授课培训的基础上,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2.关心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气氛,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3.发挥政策优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县级学校教师到农村去工作的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鼓励引导县级学校的名教师,骨干教师
定期到农村学校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用工会的臂膀搭起关爱农村教师的桥梁,关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争取从体制,政策层面得到解决。4.政府要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切实为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快改善边远乡镇的办学条件,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农村学校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出现分布不合理,减员严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素质偏低,待遇偏低等现象。因此,要提高全社会对农村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
第三篇: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曹坪区域教师工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曹坪区域位于柞水县北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 所,学校都在农村,曹坪区域教师在全县教师中是最苦的农村教师。作为北线基础教育的主力,在此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准确全面地了解该区域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该区域农村教师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5 年9 月,我对通过对该区域11 所学校的部分进行专项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01份),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专业发展、身心健康、思想状况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情况
(一)该区域农村教育发展快,势头好,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本次调查从教师层面和校长层面一致反映,近几年我县农村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时发放,保证到位。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四是在该区域小范围内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师严重缺乏。
该区域学校都存在教师缺乏的现状,尤其初小学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一名教师要代三四门功课,有些学校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造成学生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和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小学教师周平均课时22 节左右;初中教师为25节左右;在校工作时间平均达10 个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教师备课、批改、查阅资料、参加会议、课外辅导、培训学习、家庭访问、兴趣小组、少年宫、部室建设等所需时间。在调查到教师本人对工作量的感觉时,101 人中感觉很重的是31人(占30%),较重的是50 人(占50%),合适的是20人(占20%),较轻的是0人(占0%)。
3、教师日常生活存在诸多困难。
(1)交通方面。该区域学校相对分散,到县城的距离比较远,曹坪距离和柞水县城就有55公里且要翻越两座大山。如遇雨雪便与外界失联。大部分教师住在学校,家在县城的往往只能一周甚至数周回家一次。距县城最近曹坪镇到柞水县的路费是22 元,往返一次要花44元。有些学校分校比较偏远,也没通公共汽车,交通更不便利,老师回一次家只能步行或包黑车到乡镇上再换乘汽车,既给农村教师造成经济上的负担,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住房方面。经对101位农村教师调查:没有1人享受单位分房,没有1人拿到一次性住房补贴,这些教师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学校集体宿舍,或在外面租房。由于柞水房价这几年涨幅较大,很多老师无力购买房子。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边远乡镇学校都建了教师周转房或廉租房,极大地缓解了住校教师的住宿问题。但大多数生活设施简单且不符合职工周转房或廉租房的要求。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较为舒适的住房,这也造成他们不安心工作。
(3)饮食方面。农村生活条件差,购买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质也差,尤其是分配到此的汉族教师在生活上非常不习惯,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周五从学校回到和田,买足一周所需的物资后,周日再带去学校。这样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使他们无法安心工作,都想调离农村,或者至少调到离城近的学校。
4、农村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据对486 位教师的调查,感到经常身心疲惫的有177 人(占36%);感到心理压力较大,有时身心疲惫的262 人(占54%);很少感到身心疲惫的只有47 人(占10%)。经与农村教师座谈,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即工作负荷重,内容繁杂,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得不到回报等;二是来自环境。农村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自我发展空间不大;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物价高,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家庭照顾不上,婚恋不尽人意等;四是来自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教师的付出和成绩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等。
农村教师因心理压力较大,由此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烦燥、抑郁偏执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部分农村教师思想消极。调查反映,农村教师从整体上看思想状况是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困难,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也使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态度。据对486 位教师调查,表示喜欢教师职业的有252人(占52%),不喜欢的是73 人(占15%),认为说不清的是161 人(占33%)。绝大部分农村教师觉得在农村当教师太没意思。调查显示,30%以上的农村教师积极想办法往城镇学校调,10%的教师表示想调其他单位,50%以上的教师表示如果有调城镇学校的机会,会选择离开农村学校。还有一些老师,尤其中老年教师,认为自己调城里学校不可能,在当地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思想比较消极,缺乏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农村教师这些不稳定的思想因素,势必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后劲。
6、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月工资1800 元左右,扣除养老保险等项后,剩下的就1400 元左右,训、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应该是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等等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原有传统授课培训的基础上,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关心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岗位不仅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业平台,而且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四)发挥政策优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鼓励和引导县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鼓励引导县直学校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讲课指导,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县直学校的部分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若干年,并以此作为评职评优的先决条件;农村学校也轮流选派部分教师到县直学校从教若干年,在互相交流中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都与原单位教师相同,即“人走关系留”。
(五)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用工会的臂膀搭起关爱农村教师的桥梁。农村学校工会首先要突出工会维权职能,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村教师的实际困难,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关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争取从体制、政策层面得到解决。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代会制度,让教师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其次工会组织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素质。一方面通过“三育人”等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再次工会组织要增强服务意识,多为农村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要关注困难教职工群体,通过送温暖、结对帮扶、爱心互助等形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此外,工会组织还应关注农村教师的思想心理状况,通过谈心、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随时了解教师真实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扰,使教师消极的负面情绪向积极乐观的情绪转化,真正能彰显工会组织在提高农村教师全面素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中的独特作用。
第四篇: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和田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7 所,95%的学校都在农村,农村教师占全县教师的82%。农村教师作为我县基础教育的主力,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农村教师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2011 年9 月,和田县教育工会通过对全县11 个乡的部分学校进行专项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486份),对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工作环境、专业发展、身心健康、思想状况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情况
(一)和田县农村教育发展快,势头好,农村教师待遇逐步提高。
本次调查从教师层面和校长层面一致反映,近几年我县农村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是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工资都能按时发放,保证到位。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三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关注和重视。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1、边远乡镇学校教师严重缺乏。
全县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存在教师缺乏的现状,尤其以喀什塔什乡、塔瓦库勒乡、斯玛瓦提乡、朗如乡等边远乡镇的学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一名教师要代三四门功课,有些学校因没有教师,一些本应开设的课程无法开设,直接造成学生无法接受正常的教学和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小学教师周平均课时22 节左右;初中教师为19.2 节左右;在校工作时间平均达10 个小时以上,还不包括教师备课、批改、查阅资料、参加会议、课外辅导、培训学习、家庭访问、兴趣小组等所需时间。在调查到教师本人对工作量的感觉时,486 人中感觉很重的是145人(占30%),较重的是196 人(占40%),合适的是136 人(占28%),较轻的是9人(占2%)。
3、农村教师日常生活存在诸多困难。
(1)交通方面。农村学校相对分散,比如喀什塔什、斯玛瓦提、塔瓦库勒、朗如等乡到县城的距离比较远,喀什塔什乡距离和田市就有170 公里。大部分农村教师住在学校,家在和田市区的往往只能一周甚至数周回家一次。喀什塔什乡到和田市的路费是40 元,往返一次要花80 元。有些学校分校比较偏远,也没通公共汽车,交通更不便利,老师回一次家只能坐老乡的摩的(俗称“板板车”)到乡镇上再换乘汽车,既给农村教师造成经济上的负担,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住房方面。经对486 位农村教师调查:享受单位分房的有69 人占14%,已拿到一次性住房补贴的63 人占13%,没有享受过单位分房和没有得到任何住房补贴的354 人占72%,这些教师或住在父母家,或住学校集体宿舍,或在外面租房。由于和田房价这几年涨幅较大,很多老师无力购买房子。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边远乡镇学校都建了教师周转房,极大地缓解了住校教师的住宿问题。同时在全县内开展集资建房,解决了部分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住房,这也造成他们不安心工作。
(3)饮食方面。农村生活条件差,购买生活用品、蔬菜等均不方便,水质也差,尤其是分配到此的汉族教师在生活上非常不习惯,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周五从学校回到和田,买足一周所需的物资后,周日再带去学校。这样无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使他们无法安心工作,都想调离农村,或者至少调到离城近的学校。
4、农村教师心理压力过大。据对486 位教师的调查,感到经常身心疲惫的有177 人(占36%);感到心理压力较大,有时身心疲惫的262 人(占54%);很少感到身心疲惫的只有47 人(占10%)。经与农村教师座谈,他们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工作。即工作负荷重,内容繁杂,工作时间长,问题学生难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得不到回报等;二是来自环境。农村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自我发展空间不大;三是来自生活。收入低,物价高,家庭负担重,业余文化生活枯燥,交友空间狭窄,家庭照顾不上,婚恋不尽人意等;四是来自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教师的付出和成绩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等。
农村教师因心理压力较大,由此产生了一些躯体化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烦燥、抑郁偏执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部分农村教师思想消极。调查反映,农村教师从整体上看思想状况是健康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困难,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也使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态度。据对486 位教师调查,表示喜欢教师职业的有252人(占52%),不喜欢的是73 人(占15%),认为说不清的是161 人(占33%)。绝大部分农村教师觉得在农村当教师太没意思。调查显示,30%以上的农村教师积极想办法往城镇学校调,10%的教师表示想调其他单位,50%以上的教师表示如果有调城镇学校的机会,会选择离开农村学校。还有一些老师,尤其中老年教师,认为自己调城里学校不可能,在当地也搞不出什么名堂,因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思想比较消极,缺乏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农村教师这些不稳定的思想因素,势必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后劲。
6、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月工资1800 元左右,扣除养老保险等项后,剩下的就1400 元左右,加上物价补贴也才2300 元,工作了十年的教师拿到手的也就3000 元左右,这在房价及其它各类物资价格飞涨的和田来说,这点工资只够解决温饱,买房只能成为一种幻想。因此,一些教师对未来心灰意冷,一些教师寄希望于涨工资,可“物价总是比工资涨得快”仍是很多教师的无奈心声。
二、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要加大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切实为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快改善边远乡镇的办学条件,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稳定性。一是要积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目标,加快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促进乡镇联合办学,扩大办学规模,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规模效应;二是要确保教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及教师的办公条件;三是要对农村教师适度倾斜政策,实行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制度,分级确定补贴额度。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注入专项资金来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使他们享受到与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差不多的待遇;四是要特别关注农村困难教师群体,及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统筹规划,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
要制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做到统筹安排。对于新课程的培训,除了学习其观念之外,还应该采取各种观摩课、教材培训、集体备课,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应该是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等等问题。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在原有传统授课培训的基础上,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的更新及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三)进一步关心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以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氛围,从而使中小学教师岗位不仅仅是有志青年施展才智的事业平台,而且是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四)发挥政策优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县直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鼓励和引导县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鼓励引导县直学校的名教师、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讲课指导,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县直学校的部分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若干年,并以此作为评职评优的先决条件;农村学校也轮流选派部分教师到县直学校从教若干年,在互相交流中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都与原单位教师相同,即“人走关系留”。
(五)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用工会的臂膀搭起关爱农村教师的桥梁。农村学校工会首先要突出工会维权职能,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村教师的实际困难,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关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争取从体制、政策层面得到解决。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代会制度,让教师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在精神层面获得满足。其次工会组织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素质。一方面通过“三育人”等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再次工会组织要增强服务意识,多为农村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特别要关注困难教职工群体,通过送温暖、结对帮扶、爱心互助等形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此外,工会组织还应关注农村教师的思想心理状况,通过谈心、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随时了解教师真实的内心世界,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困扰,使教师消极的负面情绪向积极乐观的情绪转化,真正能彰显工会组织在提高农村教师全面素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中的独特作用。
第五篇:农村教师生活工作状况调查参考问卷
农村教师生活工作状况调查参考问卷
一、当地教师基本情况(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工会、学校填写):
1、全县(校)教职工总数,教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及最低工资;本县(校)对教师住房、医疗实施的政策
二、本人基本情况:
2、本人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或职务、在编或非在编、所教学科、是否兼班主任,婚否,家庭人口数,供养人口数;
三、住房情况:
3、住学校宿舍:面积、结构、设施(水、电、卫生间、厨房)及安全状况(是否危房)等;
4、自己购买商品房:是否享受到优惠政策?每月还贷额度;
5、住父母房:原因;
6、租房:每月房租多少?是否享有住房补贴;
7、是否享有住房公积金?其标准多少;
8、对解决住房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
四、医疗保障情况:
9、本人身体健康状况;
10、是否享有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险?能否与当地公务员同等待遇?个人缴费比例;
11、门诊和住院报销额度;
12、患病后能否及时得到治疗;
13、医药费报销是否及时方便;
14、是否享受定期免费体检,多长时间一次;
15、对医疗保障状况是否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16、教师队伍中存在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如何解决;
17、对解决医疗保障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
五、收入情况:
18、是否享受到绩效工资,对绩效工资分配公平程度的评价;
19、本人年收入水平(1万元以下,1.1万元至2万元之间,2万元至3万元,3万元以上);
20、本人收入在单位处于什么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比较如何;
21、所供养人口;
22、支出负担最重的项目是哪些;
23、认为自己的劳动付出与工资收入是否相称;
24、是否遇到工资拖欠、克扣,劳动报酬难以兑现的问题;
25、当地是否存在对教师摊派、集资等现象;
26、造成一些教师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7、对解决收入分配和生活困难问题有何意见与建议
六、工作状况:
28、本人周课时量;
29、教几门课、是否跨年级授课;
30、每天平均在校工作时间;
31、每天用于备课及批改作业的时间;
32、休息日及节假日是否能正常休息;
33、办学条件如何(如教学器材、设施和校舍的状况等);
34、是否存在编制问题,是否因缺编而造成工作负担过重;
35、影响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原因分析;
36、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负担的评价;
37、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
38、对业务进修及个人发展的满意度;
39、对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机会的满意度;
40、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41、对改善工作状况有哪些意见与建议;
七、工会工作状况:
42、是否认识学校工会主席、知道姓名和联系方式;
43、学校工会是否经常组织活动,近期您参加过几次,对工会工作有哪些意见与建议;
44、如自身权益受损,是否会求助工会,对工会维护权益工作的满意度如何;
45、是否教代会代表,对教代会的实际效果有何看法,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事项是否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
八、思想状况:
46、业余生活怎样度过;
47、平时关心哪些问题、对哪些问题意见较大;
48、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如何,是否能感受到职业体面与尊严;如果再次选择职业,是否愿意从教;
49、影响您本人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0、当前师德师风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您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