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组2011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政治组2011-2012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周二的教研活动与上学期有所变化,一个学期开展下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周二有效教研课上,本学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对教研室提供的教研用题进行讲评和研讨。二是外出学习教师交流学习经验与体会,焦硕兰对赴太原学习情况进行了传达与交流。三是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听了郭连珍、刘银环二位教师的课,并进行了点评。教研室一共提供了14套题,基本上是每周一套,客观地讲,每一套题质量都非常高,绝大多数是2011年各地高考题的组合,这一点,老师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做题对老师的好处不言自明,老师们做了以后,由孟进先、常红梅、闫进光、焦硕兰四位老师轮流对难度较大的题进行讲评,通过讲评者的理解和其他老师的争论,加强了学术交流,也弄清了问题。本学期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研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做题虽能提高,但也存在着有的教师不想做的问题,原因是高二理科停了政治课后有的老师无课可上,还有有的老师在高一代理科班,觉得做题至少目前用处不大,有应付差事感觉。而单一做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这样好的题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老师们觉得题很不错,但仅是老师自己做做而已,不能让学生同时参与,转化不成学生需要的东西,很是可惜。实事求是地讲,这些教研用题比平时学生训练用题质量要高。还有,我们觉得周二的教研活动应该把对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解读和近年来各省考试的情况加进来,这样可以使老师们明确课标的要求是什么,常考知识点有哪些,哪些省考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注意些什么。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有了针对性。
谁都知道教研很重要,也一再探讨教研的方式方法,可我们至今也没有找到一条现成的路子。实际上教研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答案,实实在在的教研就存在不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即教研。没有不要把教研搞得很神秘,不要认为只有少数人才有教研的能力。只要你参与课堂教学,你就在参与教研。问题在于一般人的教研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缺少系统化的概括和总结,形不成一整套经验,从而显得我们没有教研成果。我们老师缺少的不是教研机会,我们每天进行课堂教学,完全具备教研的各种条件。我们老师缺少的是教研的意识和从事教研的方法,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把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思考以及好做法、好经验积累下来,及时地记录下来,就一定会有我们自己的教研特色。因此我们认为,教研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一些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永远不能简单照搬。目前我们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部分老师上进心不强,缺少做好工作的动力,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2、利用每周的公共教研课进行教研,一是进行课前研课。如每节课该怎么上,重点是什么,课标如何要求,课上如何处理,学生应做哪些练习等。提前备课,相互交流,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使新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公共教研课探讨的问题非常实用,但由于有时组织的不到位,效果并不是很好。
3、本学期各备课组具体做的工作:
高一年级到期末完成了《经济生活》教学任务;高二年级提前完成了《文化生活》的教学任务,到期末完成了《生活与哲学》部分教学内容;高三9月20日前完成了《经济生活》的复习,10底完成了《政治生活》的复习,12月10左右完成了《文化生活》的复习,2011年1月上旬完成了《生活与哲学》的复习,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高三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知识储备和巩固基础,复习时能够把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与习题练习结合起来,注重实效,引导学生掌握做题技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由于教学进度较快,我们的学生又很不平衡,每一模考试都显得非常匆忙,4、本学期着重加强了组风建设,本组教师基本做到了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讲评作业,上课、上自习不迟到早退,遵守学校的工作纪律。
5、本学期组内的学科资源库基本建成,每节课所需要的教学案、课件、同步练习等教学资料基本健全,基本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6、郭连珍老师参加了与陵川的片际交流,她的课受到好评;刘银环老师参加了晋城市的校际交流,所授之课同样受到好评。目前年轻教师赛课的积极性不高,相互推托,上进心不强。
7、强调科学训练、有效训练,高一、二强化了对《全程设计》的使用,高三精选高考习题让学生训练,提高了训练的质量。
8、坚持了教研组活动签到制度,每周都有清楚记录。
9、组织了高
一、高二的期中期末考试和高三四次模拟考试的评巻工作。
10、探讨优生的拔高方法。
按照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基本上完成了各项任务。
2012年1月5日
第二篇:15中政治组学期工作总结
乘人文新风 塑创新灵魂
——2014年学青岛十五中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4年新年伊始,人文教育的新风便吹进了十五中的校门,学校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全体学生谋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提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突破口”的教学方针,“人文特色”教育飞速发展。乘着这股教育新风,青岛十五中政治教研组全体老师,秉承学无止境、勤则可达的组训,发扬认真工作、快乐生活的组风,贯彻创新、人文、和谐的组精神,在温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勤奋进取,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收获了丰硕的教学成果。现将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小组合作凸显小班化优势 主体参与打造人文课堂
在建设人文教育特色学校目标的引领下,政治组老师不断完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倡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开创全新教育模式,打造高效人文课堂。
小班化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为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打开了思路,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政治教研组各集备组全面推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实施如下:
高一年级讲授必修一《经济生活》时,利用中秋节假期,布置学生对信用卡和支票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由学习小组共同制作PPT,并选取制作较好的两个小组课堂展示,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在国庆期间布置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市场调查报告,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初步的经济意识和融入经济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快的形成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
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时,设置课前演讲《时政点击》活动,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开拓了学生视野;课上注重学生作为主
体的参与情况,通过模拟“青岛市汽车限购政策”社会听证会讲授《民主决策》,在讲授新课《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政府、人大、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等,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外,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旁听市南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将课堂搬入人大会场,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独具特色,别具一格。2014年5月6日《青岛晚报》教育版刊登了“十五中学生跟着人大学政治”的文章。张德老师的课程整合展示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和丁金妹老师的徒弟汇报课《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令人印象深刻。张德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全校教学研讨会上从《主体参与和课程整合》的角度向全校老师介绍了政治组对小组合作探究与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高三复习课中,老师们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结合课堂学习整理学习笔记,并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讲题能力,为学生提供课上给其他同学讲题的机会,在帮助他人解疑答惑的同时,加深自己对做题思路和知识运用的理解。冯学平老师的城乡交流课《怎样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刘晓燕老师的徒弟汇报课《高三试题讲评课》,凸显了高三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方孟宁老师代表我校在青岛市政治学科小班化教学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得到全市老师的高度评价。
本学期各个集备组将全面深化课程整合,充分挖掘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和学科素养,立足思想政治学科三年的整体教学目标,打破教材具体章节,构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和考试要求的全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实施课程整合过程中注重总结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课程整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逻辑关系,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认知观念。如高一讲完外汇之后,介绍经济全球化;讲完企业经营后立足国际竞争,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政治组老师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刘晓燕老师先行开展信息化教学校级展示课
和市级公开课,从教学方式上看,第一个使用PD上课,采用了微视频的模式,由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授课过程中利用智能终端现场搜集资料并进行交流合作,较好的运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既运用现代科技又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学校课程独特新颖 学科周活动异彩纷呈
本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原则,政治组特别设计《青岛十五中政治学校课程开发学生需求调查问卷》,提供基础型和涵养型共9门学校课程供学生选择。最后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先后开设《青岛著名景点赏析》和《趣味哲学》两门学校课程。
《青岛著名景点赏析》一课,组织部分学生走进青岛著名景点和教育基地,比如炮台山、康有为故居、小青岛、天后宫等等,在实地考察中感受青岛的独特文化。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岛城著名建筑和历史名人的了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岛城发展,于我有责”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考察学习的过程中,班上32名学生共同发出《关于重建青岛市抗战胜利纪念碑的倡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充分体现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该调查报告在青岛市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趣味哲学》这门课程以“趣”字为线索,融哲人天趣、哲学奇趣、哲理谐趣、哲思妙趣为一体,相互渗透,使一门高深莫测、铭言晦涩的哲学趣味化,把艰深的哲学术语通过典故、寓言、诗词、故事等形式使其通俗易懂,在体会和感悟中领悟哲学,从而启迪思维,开拓视野,提升辩证思维能力,用哲学的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趣味哲学》被学生评为“十大优秀学校课程”之一)
“以学生为本,继承与创新并举,普及与提高并重,学科交融与学科优势并进”是2014年我校学术节的活动原则,秉承着这个原则,政治教研组于本学期第十六周成功举办了以 “体验商品经营,体味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政治学科周
活动。
此次政治学科周活动包括经济篇和文化篇两大篇章,活动的主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全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体会课本中的知识,学以致用。经济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首届爱心跳蚤大集火热开卖,拉开了政治学科周活动的序幕,跳蚤大集中同学们拿出了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义卖,将一部分资金捐给我校的“8023-十五爱行动”公益基金,让闲置的物品再次发挥价值的同时,也奉献了爱心。充分发挥学校自营书店的优势,让学生走进书店,体验商品经营。走进青岛啤酒厂,感受百年青岛文化,体验企业经营,活动中学生们参与积极,实现了经济知识与现实经济活动的有机结合。文化篇活动形式异彩纷呈,婉转悠扬的古筝声中,同学们拿着手中的“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积分卡,奔走于蕴知楼五楼阅览室的各个活动展区,下象棋、猜灯谜、做手工、学剪纸、欣赏茶艺、写毛笔字,在一系列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学生们深深的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本次政治学科周在师生的一致好评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有感而发,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有部分同学的文章已被学校的校刊选中,近期即将发表。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了政治学科素养,提高了对政治的学习热情!丁金妹老师及时做了简报。
青年教师锐意进取 全组动员干劲十足
我们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教师之间关系相当融洽,老教师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年轻教师虚心好学、努力进取。一人有困难,大家争着帮;有人获荣誉,全组共分享。
慕春婵老师是我们组年龄最大的老师,外校有困难需要我们学校援助,领导找到她,慕老师克服身体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毫不犹豫地欣然接受,本学期,承担着我校高一和外校高三的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方孟宁老师休产假需要代课,身体多病的余卫青老师第一个主动请缨。刘晓燕老师感动地说,余老师您身体不好,还是我来吧。现在刘晓燕老师自己承担了高一6个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同时担任着班主任工作。薛皓老师带病工作,课后坚持辅导学生,工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组的老教师总是能挺身而出,敢于承担,他们的行动感染着年轻教师。正是我们组多年来建设形成的和谐发展、合力发展的教研文化,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使每个人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形成一个大家共同学习、认真工作、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周欣老师被评为青岛市三八红旗手;慕春婵老师荣获青岛市“十佳兵妈妈”的光荣称号,其家庭也被评为青岛市十大最美家庭、青岛市十大幸福家庭。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师徒结对”、听课评课、说课讲课和徒弟汇报课等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本学期我们组的周欣与刘晓燕,余卫青与丁金妹两对师徒被评为优秀师徒,周欣、刘晓燕老师分别代表优秀师徒在学校表彰会上做典型发言。
教研组教学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教研室老师的引领,市教研室孙俊香老师十分关心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本学期,五次莅临我校指导,听课、评课,提供开设市公开课的机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014年9月30日,新学期的第五周,孙俊香老师对学校本学期的政治教学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指导,本次教研活动中,冯学平老师代表高三集备组汇报了一轮复习计划,讨论确定了刘晓燕老师青岛市公开课思路,并对高二集备组丁金妹老师进行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听评课活动。
2014年11月5日上午,青岛市高中政治第十周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孙俊香老师亲临指导,这次活动主要内容是高三复习课教学观摩交流,冯学平老师展示给参加活动的老师一节精彩的高三复习课——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主观题讲评,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研讨中,各校互相交流了各自学校的一轮复习经验,为老师们解决了很多复习过程中的困惑。
2015年的第一、二周孙俊香老师三次带领市高中政治中心组教师走进青岛十五中,为我校政治教研组提供课堂教学教研订单服务,指导青年教师。在行知楼的录播教室观摩青年教师刘晓燕老师一堂独特新颖的信息化课堂。观摩课结束后,参加听课的老师在行知楼二楼会议室进行了评课交流和研讨活动。每一次教
研活动,都是老师们经验的交流和智慧的分享,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解决很多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期待更多这样活动的开展!
我们组的青年教师正在健康成长,已成为我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冯学平、张德、刘晓燕三位老师日益成熟,本学期已分别承担了三个年级集备长的工作;张德、刘晓燕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刘晓燕老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兢兢业业,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班级学习成绩突出,在期中级部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教育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青岛市首次微课程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张德、冯学平老师多次在市教研活动中发言,凭借自己优异的表现,委以主持人的重任,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青岛市政治学科广大教师的认可。冯学平老师承担着高三3个班的繁重教学任务;丁金妹老师是我们组最年轻、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她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虚心好学,坚持听课,业务进步很快,在青岛市首次微课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本学期,丁金妹老师为青大师院研究生班开设示范课,现兼任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的政治课教学任务,与刘晓燕老师一起完成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同时取得硕士学位,一起向党组织又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小丁大学时代已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与余卫青老师共同指导我校学生在青岛市高中生辩论赛中荣获二等奖;在青岛十五中“立德树人,做学生喜爱的教师”教育活动之“中国梦、教育梦、教师梦”演讲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我校参加了青岛市教育局“中国梦、教育梦、教师梦”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一年来我们组的总结及活动的所有简报全出自她的笔下(大约十多个),为我们组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终身学习全面发展 参与社团快乐生活
我们政治教研组的老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定期举办组内读书沙龙,进行读书交流活动,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氛围,争创有内涵、有特色、有个性的优美处室!
在工会组长薛皓老师的带领下,全组老师在参与组内读书活动的同时,还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读书活动。上学期,全组老师参与语文教研组的读书推
介会,认真学习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育学院杰出的语言和文化教授索尼娅•尼托编著的《我们为什么做教师》,受益匪浅。本学期,语文组承办的星雅读书社举行了政治教研组活动专场,政治组全体老师齐装上阵、惊艳亮相,用精彩绝伦的表演数次引爆全场,活动场面气氛热烈,笑声连连。开篇之作是全组老师带来的诗文诵读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由逄增金主任、张德老师和冯学平老师组成的“老虎队”组合,给大家展示了反串版的《守财奴》;七位女老师突破自我,倾情演绎,为大家送上了方言版《红楼梦节选》,分别用胶南、即墨、河南、威海等各地方言完成了分角色对话,不同的方言韵味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效果;最后,刘晓燕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龙应台的文章《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再次坚定了老师们致力于人文教学的思想和目标。
这次活动在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我们组老师的文学素养,也激发了其他教研组参与读书沙龙的热情,活动的成功离不开政治组老师们齐心协力的付出,也离不开语文组的支持,特别是星雅读书沙龙的社长王赟老师的指导。
由薛皓老师改编的胶州大秧歌,在我校本学期休业典礼暨艺术节上,博得满堂彩。本学期我们政治教研组两次被评为优美处室。
一年来,政治教研组着重以实现人文教育为目标,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积极实施课程改革。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足,只要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面对新课程,我们任重道远;面对新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面对新机遇,我们要全面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未来,在发展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2015年1月
第三篇:信息技术组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组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组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局领导、校领导的关心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师生,服务教育”为宗旨,结合学校实际,营造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电教组老师立足实际、扎实常规教学,做好教研组工作、网络维护等工作。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现将本学期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工作
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本学期本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修养,认真读了教育名著,并做了摘记,写了读后感。并参加省、市、县多次培训活动,认真听课,做听课笔记,写反思,使自己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了解最新教学动态。杨仟洋参加了县KPL培训、县创客空间推进会、温州市创客指导师培训等;杨献洁老师参加县Arduino机器人培训活动;杨献洁老师参加了温州市的虚拟机器人培训,拍摄录像数学录像课;本学期在市、县信息中心大力推进“创客空间建设”方面,我校信息技术组各成员也认真、努力的推进本校的“创客空间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在教导处和教研室的要求与指导下,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正常,每周都有教研活动,每个月都有教研组工作小结,集中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落实,并有记载,每月至少有一次专题性理论学习,内容针对强,积极参加教研组的课堂教学专题性研究。每月组内进行一次组级备课活动及听课活动,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杨仟洋、杨献洁老师分别参加学校的赛课活动上公开课《完美机器人》、《大小写字母巧输入》;杨仟洋老师上县级公开课《键盘触发》;同时,我组还担当了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设备管理与支持工作如校“三独”比赛活动等,市、县进修学校及教研室在我们举行的各项活动等。
加强校园网络的维护与管理:通过定期对网络设备的维护,保障校园网络的畅通。本学期举行了学校教师《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站应用》同时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让教师定期更新病毒库。本学期信息组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如:浙江省资源建设平台的空间培训、IPTV应用能力培训。本学期信息组还开通本校的微信公众号平台,让学校的宣传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经常性的推送学校相关的信息,包括学校活动、学生荣誉、教师荣誉、学科活动等,使学校在家长、社会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的关注与提升。
二、本学期信息技术主要活动及取得成绩
本学期,经过一学期的辛勤劳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取得一点成绩:其中我组杨仟洋老师的课题《微课在Scratch教学中的应用》在获温州市课题立项;在县备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培训的学生在温州市电脑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获县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学期,由于忙于各项培训工作及整理,有许多的学校工作、电教工作还做得不到位,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及时更新、修理,造成教师教学的延误,学校网站更新不及时,教师培训工作没有长期坚持下来,开展教研活动没有定时定项目,对学校的多项活动没有及时进行录制、报道等。对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工作中将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第四篇:高中政治组第二学期工作总结精品
高中政治组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二学期我组结合本校实际,贯彻上级教育精神,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总结如下: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法。
教师的价值最主要还是体现在三尺讲台,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是衡量教师的主要标准。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那么什么样的“法”才是好法呢?我们学校曾经带领老师们观摩学习过其他学校的课堂教学经验,如杨思经验、杜郎口经验、胶东经验、潍坊经验等等。学一个我们模仿一个,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为此学校设立科研课题:高校课堂实践研究、学案设计研究、试卷讲评探索。号召老师们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教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实效,落实素质教育。结合政治课的特点,作为教研组长我带领组内成员设计学案,每一个学案都要几易其稿,反复修改,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每个年级的导学案经过四次设计——运用——再设计——再运用的修改得以定型,对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被作为典型在全校推广。我们的情境分析、“问题串”教学法成为学校的子课题,正在实践探究中。
二、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协作。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集体备课有效凝聚集体智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效地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我组的集体备课搞得扎实有效,与我们长期落实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有关,也与我们的深刻认识有关,而且我们还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按规律办事,与时俱进。平时研讨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组内研讨与跨学科、年级、学校相结合,口头、文字、电子网络多种手段并用。集体备课使我们组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校的前列。
三、加强学习培训,促进自身素质。鲁迅先生曾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工作实践越多,越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思想匮乏,常有力不从心之感,有话说不出来,有理不知怎样讲得更加科学,制约着教学实践的深化。读书学习成为我们组的首选。我们学习了《陶行知文集》、《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当代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建议》《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教育中的建构主义》等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从中为探究新课改找寻理论指导。
四、加强校本研究,提升教学质量。政治组从以下三方面开展校本教研。(1)教研组通过事先设定的共同主题,围绕主题学习理论,形成理念高地。我们首先学习了相关的教育理论,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对教与学进行科学定位,特别是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性?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怎样提高讲评的针对性?积累了很多理论依据。但课到底该怎样上呢?我们先让一位老师上示范课,全组共同听课,探讨与理论设计的差距,改进教学设计,然后进入
(2)按照改进的计划上课,有针对性地观察课堂反映,引发对困惑的分析和思考。我们曾经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要求教师少讲,结果导致一些疑难点得不到解决;也曾经在《导学案》中取消情景材料的设计、讨论环节,结果使政治课的特色——价值观教育弱化,课上的干干巴巴,引起学生不满。这时进入第三个环节
(3)课后一起反思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求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上课检验,再讨论整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两次反思,首先反思已有行为与现今理念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随后反思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行动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更新理念,调整行为的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行动过程中获得了较大得收益。现在组内每个成员均能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导学案,上高质量的讲评课,教学成绩稳步攀升。
五、取得的荣誉:
第五篇:信息技术组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领导班子,学校领导关怀下,坚持以信息为导向的教育现代化为指导思想,服务教师和学生,服务教育为宗旨,结合实际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环境,加强信息技术和教育管理,有机整合课题教学。教学团队教师基于实际,扎实的定期教学,良好的教学和研究团队工作,网络维护等。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现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和研究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定期工作
加强培训,提高个人素质:本课程的这批老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成就,仔细阅读教育杰作,并做了笔记,写了一种阅读感。并参加省,市,县培训活动,认真讲课,做讲义笔记,写作反思,让他们学习最新的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教学趋势。杨千阳参加了县域机器人培训活动;杨先杰老师参加了温州市虚拟机器人训练,拍摄视频数学录音课;杨先杰老师参加了县arduino机器人训练活动;;本学期在市县信息中心大力推进客运空间建设方面 面对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小组成员也认真对待,努力推动学校先锋空间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与教学研究室的指导和指导下,对教学和研究小组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每周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每个月都有教学和研究小组的工作总结,重点学习时间,地点,还有记录,至少每月一次的主题学习理论,内容强烈,并积极参与教学和研究小组的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每组内一组班的准备活动和讲座,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杨千阳,杨先杰教师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开放式完美机器人,案例信函和智能输入;杨倩杨老师对县级开放式键盘触发器;同时,我也作为一个集团学校开展设备管理和支持工作,如学校三个独立竞争活动,城市,县级培训学校和教学研究部门在我们的活动等。
二,本学期信息技术与成果的主要活动
本学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校的信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我的一组杨千阳老师的科目微型课堂在温州市的教学应用 在县里准备一等奖;培训学生在温州市电脑工程一等奖一等奖,三等奖2名;荣获县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这个学期,由于忙于训练和整理,有很多学校工作,视听工作没有到位,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更新,修复,导致教师教学延误,学校网站更新不及时,老师培训工作没有举行很长时间,开展教学和研究活动都没有安排项目,学校的活动没有及时记录,报告等。今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工作将继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