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中学教育考点解析: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理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
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第二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中学教育考点解析: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制度;2.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4.义务教育制度。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一)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
2.单轨制
3.分支制
(二)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了我国学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1995年颁布《教育法》
1995年《教育法》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3.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对学制的规定
2006年再次修订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我国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小学六年,中学三年)、“五四制”(中学五年,中学四年)两种,其中还有少数地区实行八年制的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制、中学三年制。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到 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学制方面,《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主要有: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四、义务教育制度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二)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等特点。
(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第三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中学教育考点解析: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的功能;2.教育与人口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二、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2.辨析题: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答案要点】此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五、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四篇: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九)
2016年河南特岗教师《教育心理学》第二章重要考点
(九)【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及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一、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无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但是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较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学习。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而强调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2.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只是在同一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记忆占优势。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抽象记忆已占优势地位,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
二、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忆的效果,目的不同,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既可对学习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精细加工,即理解材料的意义。研究表明,理解越深,保持就越好。为了理解记忆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第五篇:河南特岗考试教育写作题
教育写作题(16分)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