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发展2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

时间:2019-05-12 12:5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教师发展2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教师发展2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

第一篇:二、教师发展2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

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帮助A校、B校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A校是所农村中心小学,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止步不前,除了能勉强管好自家‚责任田‛外,老师们很少有教学反思意识,是典型的‚教师无特长,学校无特色,研究‘集体无意识’‛的‚三无学校‛。于是,校长想借助科研‚东风‛,走出教学困境,特地请来市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座谈会上,老师们对专家的提问‚一问三不知‛,既不知教学上存在问题的‚症结‛,又不知教学新理念,更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问题,发不出研究‚声音‛。

B校也是一所与A校同类型的农村中心小学,年轻校长上任后,也想以科研为平台,办出学校特色。他们‚借鸡生蛋‛,借助专家智慧,请专家拟定了一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尽管方案详尽务实,可在具体实施时,教师们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不知研究该从何处入手。

答:首先应该肯定,这两个校长都是有远见、有智慧的好校长。他们善于发现学校的“困惑”,试图依靠教育科研,寻找发展“良策”。可教师们进入研究“高地”后,遭遇了困惑,产生了研究“失语症”,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老师们患有科研“恐高症”。老师们认为教科研“高不可攀”,搞科研是专家的“专利”。中小学老师只能本本分分做“教书匠”,不是搞科研的“料”。如果教师搞科研,会“走错路”、“摸错门”。自信心的缺失,导致教师行为上的迷茫。

其次,是老师们缺乏研究底气。教科研是一门学科综合素质要求高、能力要求强的“学问”,若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科研底子,一下子的确难跨入研究“门槛”。有些老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养成了“读书学习无习惯,反思研究无意识”的惰性,知识底蕴匮乏,导致研究能力低下。

再次,研究常常与日常工作相冲突。校长和老师希望专家帮他们搭好研究“架子”,让老师们干一些具体事务。最好专家能把要做的任务具体化,至于在“看似无问题”的缄默、隐性的教学实践中反思、提炼、总结,改造“已有教学经验”,把实践经验提升为真正有价值的“自己的理论”,他们没兴趣、不习惯,也没精力去思考这些“最没意思”的问题。对策:

一是要引导老师多读书,先夯实理论底蕴,积淀功力,为研究“加油”。学校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老师们要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有计划、有选择、有智慧地读书,既读经典之作,读教育理论;又读他人的经验,更要读懂实践、读懂学生、读懂社会生活中的“百科全书”;还要“恶补”教育科研知识。通过读书,读出做教师的“智慧”,读懂科研方法,学会“知识管理”。通过与理论对话、大师“引领”、同伴“互助”、实践体验、行为跟进、自我反思,内化为“自己的、管用的教学理论”,为研究添加“燃料”。

二是要引导老师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也不会行动,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解决实践问题。课堂是老师的生命舞台,也是教师生成体验与困惑的地方。老师们应该学做有心人,从实践中去反思理念、言论与行为,去研究和聚焦自己的课堂,在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三是要引导老师通过模仿把自己领进研究大门。《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有句名言:“从爬行到行走到奔跑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样看似缓慢,但能保证最后跑得飞快。”老师们开始搞研究,也要从“爬行”开始,这里的“爬行”就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老师们要虚心学习他人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善于把别人的经验、理论“移植”到自己的实践中来,为我所用。

四是要引导老师不断打磨自己的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研究人人可为,但每个人的研究能力又各有不同。老师们做研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先研究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五是要引导老师重视资料积累。在实践中,老师应该用研究者的心态,多做有心人。要学会搜集研究信息,学会信息筛选,学会情报综述。随着研究的深入,还要设法扩充研究资源库,使资源和研究能力可持续发展;要勤做读书笔记,把信息消化吸收,及时内化为自己的“理论”。

最后,要引导老师超越保守心态,大胆“尝试”,积极践行。老师们更要注重“做”,在“行动中研究”。要“说自己的话”,“说有用的话”,“说有趣的话”,用教例、案例、手记、随笔、日记等得心应手的“武器”把研究成果“亮”出来。

第二篇:适合中小学教师科研方法与模式

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帮助A校、B校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A校是所农村中心小学,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止步不前,除了能勉强管好自家‚责任田‛外,老师们很少有教学反思意识,是典型的‚教师无特长,学校无特色,研究‘集体无意识’‛的‚三无学校‛。于是,校长想借助科研‚东风‛,走出教学困境,特地请来市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座谈会上,老师们对专家的提问‚一问三不知‛,既不知教学上存在问题的‚症结‛,又不知教学新理念,更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问题,发不出研究‚声音‛。

B校也是一所与A校同类型的农村中心小学,年轻校长上任后,也想以科研为平台,办出学校特色。他们‚借鸡生蛋‛,借助专家智慧,请专家拟定了一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尽管方案详尽务实,可在具体实施时,教师们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不知研究该从何处入手。

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使中小学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转变,这已成为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以有利教育科研的发展,教育质量提高。

作为学校领导,必须要通过思考与研究,提出明确的办学思想,把这些思想作为教改教研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校的实际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把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实践,首先应该肯定,这两个校长都是有远见、有智慧的好校长。他们善于发现学校的“困惑”,试图依靠教育科研,寻找发展“良策”。可教师们进入研究“高地”后,遭遇了困惑,产生了研究“失语症”,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是老师们患有科研“恐高症”。老师们认为教科研“高不可攀”,搞科研是专家的“专利”。中小学老师只能本本分分做“教书匠”,不是搞科研的“料”。如果教师搞科研,会“走错路”、“摸错门”。自信心的缺失,导致教师行为上的迷茫。

其次,是老师们缺乏研究底气。教科研是一门学科综合素质要求高、能力要求强的“学问”,若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科研底子,一下子的确难跨入研究“门槛”。有些老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养成了“读书学习无习惯,反思研究无意识”的惰性,知识底蕴匮乏,导致研究能力低下。

再次,研究常常与日常工作相冲突。校长和老师希望专家帮他们搭好研究“架子”,让老师们干一些具体事务。最好专家能把要做的任务具体化,至于在“看似无问题”的缄默、隐性的教学实践中反思、提炼、总结,改造“已有教学经验”,把实践经验提升为真正有价值的“自己的理论”,他们没兴趣、不习惯,也没精力去思考这些“最没意思”的问题。对策:

(1)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的重视,才有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才有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学校才形成科研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教育科研才会真真正正地取得实效。因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中小学教师在科研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反思、积累,这样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没有这种大环境和氛围,学校也就无所谓谈教育科研了,当然,教师们也就没有什么科研实践,能力何从谈起。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科研氛围浓不浓厚,与领导的重视程度紧密关联。

(2)是树立科研意识。中小学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充分地认识了,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才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育研究。否则,利用强压的手段是难达效果的。因为在中小学教师中间,现在普遍存在着这样两种认识:第一、有些教师把教育科研“神秘化”。他们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而自己是一个只管教学的“教书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们不去思考、不去调查、也不去研究,只凭自已曾经的经验办事,处理变化着的事情。第二、有些中小学教师将教育科研“简单化”。他们做科研只停留在口头上,真的是“纸上谈兵”。他们一不深入实际做调查研究,二不花费力气去做实验,仅凭一些表面现象或想当然,就轻而易举地得出了结论。这样得来的“东西”针对性不强,不便于操作,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解决思想问题是首要,只有教师们改变了观念,充分认识了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肯花大力气去探索、去研究。

(3)是发挥团队的作用。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应打破自我封闭的科研状态,主动参与到学科团队中来,只有团队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要知道,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一切传递快,更新快,稍不留神就落后了,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单干时代已经过去,只有知识共享才能达成共进的状态。在一个团队里,成员相互间不断取长补短,共长共进,才会有新的突破。

(4)是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其基本的方法。同样,教育科研也有它的一套方法,只有懂得了方法,研究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一般来说要掌握六种基本方法:一是学会选题,二是学会如何进行课题论证,三是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四是学会制定研究计划,五是要勤归纳总结(5)是学会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只有掌握了这些研究的基本方法,那么,一切研究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第三篇: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帮助A校、B校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A校是所农村中心小学,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止步不前,除了能勉强管好自家‚责任田‛外,老师们很少有教学反思意识,是典型的‚教师无特长,学校无特色,研究‘集体无意识’‛的‚三无学校‛。于是,校长想借助科研‚东风‛,走出教学困境,特地请来市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座谈会上,老师们对专家的提问‚一问三不知‛,既不知教学上存在问题的‚症结‛,又不知教学新理念,更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问题,发不出研究‚声音‛。

B校也是一所与A校同类型的农村中心小学,年轻校长上任后,也想以科研为平台,办出学校特色。他们‚借鸡生蛋‛,借助专家智慧,请专家拟定了一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尽管方案详尽务实,可在具体实施时,教师们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不知研究该从何处入手。

答:帮助A校、B校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首先要明确两间学校所存在的问题,才能进行有所针对的行动。原因分析:

首先应该肯定,这两个校长都是有远见、有智慧的好校长。他们善于发现学校的“困惑”,试图依靠教育科研,寻找发展“良策”。可教师们进入研究“高地”后,遭遇了困惑,产生了研究“失语症”,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老师们患有科研“恐高症”。老师们认为教科研“高不可攀”,搞科研是专家的“专利”。中小学老师只能本本分分做“教书匠”,不是搞科研的“料”。如果教师搞科研,会“走错路”、“摸错门”。自信心的缺失,导致教师行为上的迷茫。

其次,是老师们缺乏研究底气。教科研是一门学科综合素质要求高、能力要求强的“学问”,若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科研底子,一下子的确难跨入研究“门槛”。有些老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养成了“读书学习无习惯,反思研究无意识”的惰性,知识底蕴匮乏,导致研究能力低下。

再次,研究常常与日常工作相冲突。校长和老师希望专家帮他们搭好研究“架子”,让老师们干一些具体事务。最好专家能把要做的任务具体化,至于在“看似无问题”的缄默、隐性的教学实践中反思、提炼、总结,改造“已有教学经验”,把实践经验提升为真正有价值的“自己的理论”,他们没兴趣、不习惯,也没精力去思考这些“最没意思”的问题。

对策:

一是要引导老师多读书,先夯实理论底蕴,积淀功力,为研究“加油”。学校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老师们要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有计划、有选择、有智慧地读书,既读经典之作,读教育理论;又读他人的经验,更要读懂实践、读懂学生、读懂社会生活中的“百科全书”;还要“恶补”教育科研知识。通过读书,读出做教师的“智慧”,读懂科研方法,学会“知识管理”。通过与理论对话、大师“引领”、同伴“互助”、实践体验、行为跟进、自我反思,内化为“自己的、管用的教学理论”,为研究添加“燃料”。

二是要引导老师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也不会行动,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解决实践问题。课堂是老师的生命舞台,也是教师生成体验与困惑的地方。老师们应该学做有心人,从实践中去反思理念、言论与行为,去研究和聚焦自己的课堂,在实践中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三是要引导老师通过模仿把自己领进研究大门。《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有句名言:“从爬行到行走到奔跑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样看似缓慢,但能保证最后跑得飞快。”老师们开始搞研究,也要从“爬行”开始,这里的“爬行”就是从模仿别人开始。老师们要虚心学习他人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善于把别人的经验、理论“移植”到自己的实践中来,为我所用。

四是要引导老师不断打磨自己的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研究人人可为,但每个人的研究能力又各有不同。老师们做研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先研究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五是要引导老师重视资料积累。在实践中,老师应该用研究者的心态,多做有心人。要学会搜集研究信息,学会信息筛选,学会情报综述。随着研究的深入,还要设法扩充研究资源库,使资源和研究能力可持续发展;要勤做读书笔记,把信息消化吸收,及时内化为自己的“理论”。

最后,要引导老师超越保守心态,大胆“尝试”,积极践行。老师们更要注重“做”,在“行动中研究”。要“说自己的话”,“说有用的话”,“说有趣的话”,用教例、案例、手记、随笔、日记等得心应手的“武器”把研究成果“亮”出来。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读后感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提高育人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有了教育科学,才会有科学的教育,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

中小学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题目不合适。主要表现为:(1)题目涵盖的范围过于宽泛,论题不集中,(2)题目过小,致使文章只能讨论教育活动中的某个细节问题,就事论事,价值不大。(3)题目的理论性过强。理论性很强的课题是中小学教师难以胜任的,这类文章常常泛泛而谈,没有多少意义。(4)题目缺乏新意,不仅增加研究与写作的难度,而且影响论文的价值。(5)题目的表述不清楚或不明确。(6)题目着重于对教学内容本身进行学术性的深入探讨,而不是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出发来研究教学内容,脱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二)语言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学术论文的语言应该准确、清楚、精练,但一些中小学教师混淆了学术论文与常见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要求上的区别,违背学术论文的用语要求,语言不准确,词不达意。

(三)文章结构散乱,逻辑性不强。

(四)纯粹的经验总结。

(五)理论的运用不恰当。其一是对教育原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准确,导致不能科学地运用原理。其二,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运用教育原理时,不能把原理与教育现象有机结合起来,二者处于分裂状态,教育原理的运用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六)不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

中小学需要的教育科研,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规划课题,要将工作难题转化为教科研课题,而不是单纯地按照上级的课题指南选题,要以建构性试验为中心来展开课题研究的过程。具体地说,要按照问题、设想、尝试、总结与反思的顺序来展开,要提高问题意识反对无问题或假问题提出真问题,确定问题的边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当前教育科研的重点转移,从探索普适性规律到研究自然情境中的教育问题,从宏大主题的研究到个人经验的研究,从注重理论思辨到关注生活世界的现象解释,从自上而下的逻辑推演到自下而上的案例研究,从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科学性到关系研究、反思研究,从强调实效结果研究到过程参与发展研究

中小学教师如何确定科研课题

1科研课题不宜用肯定的语句表述,课题表述不是论文题目的表述。

2科研课题应是个有确定涵义的具体问题。科研课题不能太大,太笼统,否则研究就无法下手。3科研课题的表述要完整。科研课题的表述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即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

4科研课题表述时要用语严谨,科研课题在表述时要用语严谨,要用学术性的语句,不应用“大白话”,不应用比喻句。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重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科研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研究想去解决教育教学的哪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把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教育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二、常积累,积极撰写教育日志、教学案例等。

教育日志展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记录的是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所反思的内容。案例是事件,是对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案例的写作也使我意识到脱离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研究是苍白的研究。所以,为了能够写出好的案例,我们要常写作、常积累,更多的记录教育教学事件。

三、勤反思,把教育反思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行为。

教育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教师应该是感性的实践者,还应该是理性的研究者,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将反思的结果用于实践之中,不断改进实践状态,提升教育智慧。

四、积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及时记录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事件,持续不断地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水平。这样教师将会在教育研究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

教育科研不仅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途径,而且会成为其强大的动力,推动教师深入思考,不断发展自己的智慧。科研是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发展、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大批优秀教师成长、成功的必经之路。

总之,教育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同时教育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因此,教育研究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要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探索,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

所谓教育科研,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外部规律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这个概念的界定需要明确四个问题:

1、明确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2、明确教育科研是大教育科研。

3、明确教育科研方法是一个科学方法体系。

4、明确教育科研是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二、教育科研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

2、有利于教育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3、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有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5、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建设与发展。

三、教研科研和教研的关系

总的来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

1、在研究目的上;

2、在研究内容上;

3、在研究方法上;

4、在研究类型上;

5、在研究关系上;

6、在研究过程上;

7、在研究成果上;

8、在研究评价上。

四、教育实验

(一)教育实验的特点及类型

特点:

1、控制性;

2、因果性;

3、变革性;

4、教育性;

5、可重复性。

类型:

1、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探索性实验;

3、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和整体实验。

(二)教育实验的功能

1、教育实验能准确地揭示教育的必然规律,通过教育实验推进教育科学化进程。

2、教育实验是教育改革的先行官。

3、教育实验是教育理论的源泉。

4、教育实验是培养学者型教育工作者的有效途径。

(三)教育实验方法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机械抽样法、类型取样、整体取样法)。

2、分组方法(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

3、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实验因素或因子、控制非实验因素)

4、验证实验结果的方法。

四、教育实验的基本程序

1、提出课题(或选择课题)

(1)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既要考虑必要性又要考虑可行性;

(2)课题反映国内外教改发展进程与趋势,实验课题应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3)课题要具有科学性、方向性和超前性;

(4)选题角度要恰当,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2、建立假说

3、设计方案

(1)课题(问题)的提出(或研究的背景);

(2)指导思想和原则;

(3)理论依据;

(4)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5)实验内容;

(6)实验目标;

(7)实验因子的选择与确定;

(8)实验的周期与步骤;

(9)成果形式。

4、操作实施

(1)实验的前测;

(2)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3)调控实验过程;

(4)培训实验人员;

(5)记录实验资料与管理实验档案。

5、实验结果的处理

6、理论升华

教育科研成果的形成一、教育科研成果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成果?

所谓教育科研成果,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脑力劳动――智力加工,而产生出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效益的,并经过同行专家认定的增值知识。

教育科研成果是潜在的生产力。

就其内容来说,分为:

理论成果:其表现形式以文字表述为主,如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撰写报告、资料汇编等。

实验成果:多是对教育实验的过程、条件、因素、成败作出表述。其表现形式除文字外,还包括原始资料存档、声像记录、被试者(或群体)的表现水平、社会舆论评价等等。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类型

中小学常见的有: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科研论文、综述与评述、专著、编著等。

中学教师最常用的有:

1、调查研究报告:是针对教育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存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后整理成的文字材料。

一般包括:总体、主体、结论三段基本格式,由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举参考资料等部分组成。

2、实验研究报告:是指对某种教育现象经过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的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应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

它由三部分组成:前言、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及结论。

实验报告一般由题目、单位、作者、课题部分、实验方法、案例、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十个部分构成。

3、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使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是在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出可供他人借鉴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活动。

其基本框架:题目、引言、正文、结尾四个部分。

4、教育科研论文:学术论文的一种,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一般包括:题目、内容提要、论绪(引论、引言、前言、序言)、本论(正文)、结论、参考资料等。

二、教育科研成果的写作程序

(-)拟定题目

1、什么是拟定题目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拟题,通俗地讲,就是给要写的成果(文章)先起个名字。

拟题是文章的主题和眼睛。

2、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要求:新、奇、特,有角度、有深度、有力度。

(二)搜集信息

1、搜集信息的重要性

2、搜集信息的方法

有采购、交换、现场搜集、索取、复制、自订报刊、运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等。

(三)拟写作提纲

1、写提纲的作用(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2、拟写提纲的方法(粗纲、细纲)

(四)写初稿

注意的问题:

1、必须严格按照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写作格式行文;

2、要一气呵成;

3、写好主体部分;

4、要注意借鉴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

5、要写好初稿的结论。

修改:

1、检查观点;

2、增删材料;

3、调整结构;

4、修订文字;

5、修改的标准(以最后一稿自己满意为准)

三、教育科研成果的写作格式

1、题目;

2、作者和单位;

3、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

5、正文;

6、结论;

7、附录和参考文献。

作业:结合本职工作,选择一个课题,并写出实验方案。

下载二、教师发展2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教师发展2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方法与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专题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靖州县太阳坪中学校长 黄俊文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内涵及意义 1、教育科研的内涵 教育科研方法是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地说......

    中小学教师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xiexiebang推荐)

    中小学教师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这部著作是由王德胜主编,天津出版社出版的,是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教材,全书共十五个章节,系统地阐述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中小学教育科......

    《中小学教师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学习总结

    《中小学教师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学习总结 我从教23年,写过一些论文,也有一些论文获奖并发表。近几年,我有幸参加过市镇论文评审,阅读过大量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感到中小学教师在......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暑期我有幸参......

    读《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之心得体会

    读《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之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一听到别人提及“搞科研”这三个字,总感觉它离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很远。总觉得自己业......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冯家屯小学教师学习资料之三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一、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科研认识:搞科研太虚,听评课太滥,写论文太假(工作太痛苦) (1)科研的价值:能......

    二、教师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帮助A校、B校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 A校是所农村中心小学,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工作一直止步不前,除了能勉强管好自家‚责任田‛外,老师们很少有教......

    二、教师发展

    根据教师生涯规划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一份教师生涯规划初稿。答:我的教师职业规划书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我要以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