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雪2016-2017学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番禺区同心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603、604班语文课教学总结
科任教师:房雪
光阴荏苒,秋去冬来,转眼间一学期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虽觉辛苦,却甚感欣慰。因为在本学期他们语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是工作的根本
新课程实验搞得红红火火,为了保证新课程实验能健康顺利开展,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的新课程理念,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新理念.为此,我非常重视学习,平时认真阅读教学杂志上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学习教科研专著,认真听讲座,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二、重视预习指导,培养自学习惯
学习新课之前,我都要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以往的预习作业对学习不自觉的学生来说,是可完成可不完成的,因为那时我没有进行检测,使得许多学生钻了空子。本学期我改变了做法,在第一课时,我重在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上课后,我首先出示要求认识的字,开火车轮读,谁读不出来,就说明回家没有好好预习,就要受到“批评”。此外,我还检测学生对多音字、近反义词的记忆情况,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对于要求会写的字,我让学生交流完组词情况后,一般做一个两分钟记字游戏,就是让学生快速记忆字形,然后马上听写,学生挺喜欢这种小游戏的,记字效果也很好。再者,对于内容简单的课文,我主要利用早读检查,采用指名读的方式,有时读一个自然段,有时读几句话。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学生有话可说,且乐于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从此,学生爱上预习,主动预习。
三、强化阅读教学,提高理解能力
教材的编排有它的特点,每个单元中之首篇课文属精读课文。我都反复研读教材,寻找阅读训练点。有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有味儿,我不仅要学生背下来,还要他们进行仿写,尤其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来。还有文中出现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饰句,我都要精心设计出作业进行训练。这样积累丰富的词汇、句子,为学生作文奠基础。
四、加大训练数量,提高作文水平
本学期,我一直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要求学生能把句子写得完整、通顺。尽可能用上学过的好词,以及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比较形象生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学期我安排学生每大周练笔两次,练笔形式多样,有时是仿写一个开头或结尾,有时仿写几句话,有时补写课文,对于教材中要求写的作文,每一篇我都用心去指导,在学生写好后,我又认真去批改。对孩子们文章中比较好的句段我都要画上波浪线。批改完作文后,我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重点进行讲评。让学生站起来念自己作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感受成功之喜悦;对于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认真地进行讲解,让孩子们能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进行再修改,竭力让他们自己改出好文章来。为此,学生在大量的训练中获得了不少经验,不仅有了写作的兴趣,而且作文写得真实、生动起来。
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欣赏收集诗歌,品析同类型诗歌,学写诗歌等等,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并在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上加强引导,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手抄报、班报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使用语文。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获。
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掉不足之处,真正和孩子融为一体共同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学习的意义,树立远大的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2017.01.5
第二篇:教学工作总结房
2016—1017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城南中心小学
房立群
一学期就这样的匆忙的过去了,在繁忙中,在幸福中,不断的进步着,不断的努力着.在本学期中,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一、在备课方面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在教学方面
我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材中出现的难点,共同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在教学中,每一节课,我都应用PP制作课件或利用学校的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我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针对部分学生作业懒散,我通过同桌和小组之间的作业完成情况,让他们形成竞争,不做学习的懒人,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后进生辅导方面
在对后进生的辅导中,我每天辅导两人,实行轮流制,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让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并在学生中,开展互相帮助,组长带头负责的方法,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看哪个组进步快,不但组长得到奖励,其他组员也得到“星”的奖励。
五、提高自身学习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喜欢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成长问题,品位着工作中的苦与乐,用自己笨拙的笔法抒写下每一天的感受,用心去体验生活与工作,感悟着其中的快乐。每一次的进步,都像给了我注射了兴奋剂,使我有了向前冲的劲头。我知道,我要用心去品味。
每一学期的结束,其实也就是每一学期的起点,在这之间,我不断的思考,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更有艺术的去教育学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知识无止境,因此,我要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们的那双清澈的眼睛,只为自己的那跳动的心。
第三篇:语文教案-雪猴-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雪猴与边防战土友好相处的描述,展示了雪猴的聪明、可爱,反映了边防战士热爱大自然、热爱野生动物的高尚情操。
具体、细致描写雪猴的特点和它与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故事,并在字里行间表达边防战士对大自然、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根据课文特点,从对聪明、可爱的雪猴以及它与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述的方法,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建议
1.这篇课文应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自己体会和在合作学习中交流体会,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借助“阅读提示”学习课文,也可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的方式学习课文。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检查学生是否抓住了重点语句,是否理解了思想内容。
2.在自读和讨论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还舍不得那些雪猴”的原因时,老师应提示学生既要从课文描述的具体事实中找原因,也要展开想象,从其他方面找原因。雪猴聪明、可爱,和边防军人友好相处,课文描写了下面的事实。
(1)热情、好客、有礼貌。每当边防哨所来了客人,雪猴当天就送来了小礼物。
(2)模仿性强。模仿边防战士出操、洗脸刷牙、上课。“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攀枝欢跳,飞身跃林,开始做‘早操’”。“猴儿也一齐拥到水边,用爪手捧水抹抹脸,把脚趾伸到嘴里掏掏”。“战士们上课,它们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而坐,凝神听讲”。
(3)懂得体贴。“一次,一个新战士从单杠上摔下来,首先奔上去的竟是猴儿。它们把那个战士围得严严实实,又蹦又跳,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同情。”
(4)有灵性,能预报天气。一次,我们采访归来在途中休息,猴王带领它的部下把我们团团围住,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催我们快”。
在比较充分地感知雪猴对边防战士友好的基础上,想想、议议边防战士对雪猴的态度:假如边防战士厌烦它们,驱赶它们,甚至捕杀它们,雪猴仍然会那么友好吗?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边防战士爱护雪猴的情景,让同学们认识到,雪猴的友好,源于边防战士对它们友好,从而认识到要热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3.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开拓思路:(1)你想对雪猴说什么?(2)你想对边防战士说什么?(3)在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你受到什么启发?
4.课文写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朗读的基调应是轻松的、活泼的,朗读雪猴预报天气的部分,语气上要有变化,让人感受到暴雨前的紧张气氛。
5.课后,可布置学生找一些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书或图片读一读,看一看。
教学设计示例 11.雪猴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还舍不得那些雪猴”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述:在我国云南边境,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动物——雪猴,它是边防战士的好朋友。
2.板书 雪猴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1.雪猴有哪些特点?
2.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还舍不得那些雪猴?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借助工具书,自己读通课文,针对“自学提示”,边读边想边勾画,为小组合作研讨作准备。)
三、合作研讨
1.组内交换看法,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组长加以归纳、整理。2.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意见
(1)短文写了雪猴哪些特点:
①文中二、三自然段中“桌子上多了一小把香蕉”,“回头看了我一眼”,“点点头”,“闪进”,“蹿到”等词句,写出了雪猴通人性,行动灵活、迅速的特点。“身体较为高大,鼻孔高傲地翻向天空”形象地描绘出了雪猴的外形特点。
②文中四、五自然段中,通过“早操”,“捧水抹脸”,用脚趾在“嘴里掏掏”学军人洗脸刷牙,操练时“蹲在枝头观赏”,“咧嘴龇牙”地为军人鼓劲叫好,“在一旁摹仿”以及学着战士“席地而坐,凝神听讲”,只有身上不舒服时才“搔一搔”等特有的动作,生动地描绘了雪猴善于摹仿,通人性,有感情。
(2)为什么边防战士服役期满,还舍不得那些雪猴呢?
(重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进行归纳,然后完成表格的填写,体会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的友好感情。)
(3)点拨:除了这些描写,课文的哪些地方还能看出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文第六自然段中写我在草地上聊天,雪猴在暴雨、冰雹到来之前向我报警这一事例,也反映了雪猴对边防军人的真挚情感。)
军人雪猴出操 洗脸刷牙 操练 从单杠上摔下来 上课
(4)感情朗读全文,体会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深厚感情。
(5)结合课文内容谈收获。
(引导学生从思想教育、表达方法等方面畅所欲言。)
四、延伸拓展
课余时间,找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书或图片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雪教学设计
《雪》教学设计
执教人:刘新颜
[教学理念] ① 以学生为本 ② 以语言为本 ③ 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设想] “吾行太远矣,孑然失其侣„„吾见放于父母之邦矣!”作为一位超前的觉醒者,鲁迅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尖锐与深刻,但他并不屈服,明知前方是坟是死亡依然奋力前行。体现他全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野草》被称作“反抗绝望之歌”,因其幽深性、象征性与神秘性而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学生在解读上仍存在较大的难度。
该如何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与可接受程度去实施教学呢?我想,在教学程序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深文浅教,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自然内化作者的写作情感。
首先从文字入手,在作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绘中去感受江南雪的热闹美好与朔方雪的孤独奋飞。然后,在两幅雪景的比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朔方雪的赞美之情。再进而走近鲁迅的生命,去感受他那在孤独中仍奋然前行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坚强面对今后的人生。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
2、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3、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句,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是我精神的支柱/遇上困难与挫折/他给我浑身奋力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 —— 江天
不仅仅是诗人江天,很多人都将鲁迅当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学了《雪》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会有所领悟。
二、把握内容,概括特征
1、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文章描绘了哪几幅雪景?是怎样描绘的?
2、解答第一个小问题:描绘了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
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江南和朔方的雪的特征。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①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②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探讨问题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点赏析语句:
A、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B、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C、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江南的雪是这样的滋润美艳,充满生机,那朔方的雪又是怎样的呢?探讨解答问题②,同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点赏析几个语句: A、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C、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三次写“旋转而且升腾”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有没有内在的区别?有什么作用?)
三、比较探究,体验情感
1、作者用充满激情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富有反抗力量的朔方的雪和充满生机的江南的雪,那么,作者仅仅是在雪吗?如果不是,你认为是为了写什么呢?
(对儿时快乐生活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不屈的反抗精神的赞美„„)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背景,结合课文,体验鲁迅当时的孤独感。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的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自选集>自序》
四、感悟精神,激励人生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那个雪花奋飞的日子,身处寂寞彷徨的鲁迅触景生情,笔尖倾泻下了内心最深的感受,即使孤独,即使死掉,但不屈的精魂会不息地旋转而且升腾。
阅读鲁迅散文的特殊价值,就是帮助我们走近鲁迅的生命个体。这旋转而升腾着的,也是鲁迅的精魂…… ——钱理群 也许这正是鲁迅之所以成为那么多人的精神支柱的原因吧。(齐读诗歌结束本课)有一个人/是我精神的支柱/遇上困难与挫折/他给我浑身奋力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 —— 江天
第五篇:看雪语文教学设计
篇一:看雪教案(精心制作)课件激趣天涯化咫尺
师生互动两岸盼统一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教学设计
吴桥县新华小学 周丽霞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看雪》教学设计
吴桥县新华小学 周丽霞
【教材分析】
【设计理念】
以“激发兴趣,倾情美读,训练表达,升华情感” 为主线,训练学生“以读为本,由本逐末”,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拓展文本信息,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识字方法的积累。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划出生字。
2.课件准备:北国雪景风光、雪趣及音乐片段、生字词、中国地图等
【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谜面:
生猜出谜底(雪)
3、出示句子:
师:在冬天,赏雪、玩雪是一件多美的事情啊!可是,在我国台湾省却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也特别想看雪。
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同学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
2.课件出示“我会读”,检查自渎情况: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打雪仗
3.师:你们瞧!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
(2)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谜语认记:
借助偏旁认记:“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形近字:讲——进、铺——辅等;
[设计意图:巩固识字是教学的难点。
指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品读雪景,体验文字美:
——飘着雪花,那是“雪花飘飘”;铺着雪毯,那是“白雪皑皑”;披着银装,那是“玉树琼枝”“粉妆玉砌”;一片洁白,那是“洁白无暇”。
(3)第二句写的是雪中的活动,除了堆雪人,打雪仗,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还会在雪地上干什么?(自由发言:滑雪、吃雪、玩雪球、拍雪景、坐雪橇?)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吧!
师: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那里的小朋友们只能看看商店橱窗里的雪,那美丽的雪景并不是真的,而是“用洁白的棉花”做的。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试探语气)
“你是在哪儿见过的?”(惊喜、羡慕)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盼望)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台湾看看真的雪呢?”(急迫)
师:咱们分角色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出孩子们当时发问的心情?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呢!”
【设计意图: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时的心情。在引导的时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将心情的变化,有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渗透,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微笑着点点头”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课文中是回答问题,表示看过真的雪;在课堂上是表示肯定与赞许。
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就能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那时候小朋友们就能和来自台湾的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
一只船,扬白帆,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篇二: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2.师:雪景美不美?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雪吗?下雪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师:是啊,在冬天看到下雪是一件很美的事,我们可以欣赏美丽的雪景,可以到雪的世界里尽情玩耍,体验下雪的快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雪》,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三、生字学习
1.师:我们来看看这课的生字。
5.师:这节课的生字比较难,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更快地记住它们吗?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师:老师把生字单独拿出来,同时还拿掉了生字宝宝的帽子,你们还能认出它吗? 8.生字游戏: ?送信(2次)
初读课文
2.师:标好了吗?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11段)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3.师:其余的小朋友当专家、评委,评委可是很厉害的人才能当的,仔细听,呆会儿请你评价。
9、写字(指导“候”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初读感知
1、师: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我国的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台湾小朋友只能在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假雪,他们想到北京去看真的雪。
二、交流1.2自然段
1.师:课文中提到了一南一北两个地方,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这两个地方吗?(北京和台湾)
2、师:哪个小朋友能在地图上把北京和台湾指给大家看,它们分别在哪啊?(ppt
1.师: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在中国的南方,所以那里几乎不下雪。2.如果你就是橱窗外的小朋友,看着这用洁白棉花做成的美丽雪景,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段话吗?(对雪的渴望;雪景真美啊,要是能看到真的雪景就好了。)【师点评:是啊,雪景太美啊,台湾小朋友是如此渴望看到真的雪,他们的眼里充满了期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渴望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三、交流第9自然段
1.师:同样是过春节,台湾小朋友只能在橱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而北京的小朋友却是这样度过的。(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带着你看到的画面,你能不能读一读这一段。(生充分说。之后出示第9自然段。ps:如果学生说到天上飘着雪花,地上。。树上。
【师点评:老师还没感觉到到处一片洁白,谁能超过他?谁能读得和他一样好?他将一片洁白读得慢一些,带给人想象,让人感觉眼前的洁白世界一眼望不到边。
2.师:是啊,冬天的北京银装素裹,简直就是一个雪白的童话世界。谁愿意来读一读第9自然段,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进这雪白的童话世界。3.理解“到处”(ppt中用用色标出)
师总结:噢,天上,地上,树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放眼望去就是一个雪白的世界,这就是“到处一片洁白”,谁能将“到处一片洁白”的感觉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生个别读),” 【师点评:老师还没感觉到到处一片洁白,谁能超过他?谁能读得和他一样好?他将一片洁白读得慢一些,带给人想象,让人感觉眼前的洁白世界一眼望不到边。让我们像他一样把到处一片洁白的景象读出来。4.师:下雪后,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北京的孩子们会在雪地里做些什么呢?(堆雪人,打雪仗,孩子们在雪地里玩得可真开心啊,你能将孩子们玩雪时那种开心的心情读出来吗?谁能将孩子们玩雪时开心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6.师点评回答:老师好像看到了雪地里你们那开心的笑脸呢。
?谁能来照着样子说一说?(下着小雨,弹着钢琴,裹着被子,打电话,做作业,提问题,叠衣服等。
8.师:第9自然段是这篇课文里最美的一段。老师把这一段的关键词找出来了(天上,地上,树上,到处一片洁白,堆雪人,打雪仗。
四、指导朗读台湾小朋友的话
2.师:是啊,台湾小朋友多么想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啊,带着对下雪的向往,他们就跑去问老师了。
4.师:其他小朋友是不是也找到了这四句?好,老师想请1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四句话,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这四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问号,都表示疑问。那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从疑问到惊奇地问再到争着问,语气应该越来越激动。
朗读指导:
?争着问。有谁知道争着问是怎么问吗?(对了,就是大家都抢着问,你一言我一语就是争着问。
湾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去北京看雪了】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停顿)。5.师生合作读,颜老师读老师的话,你们就读台湾小朋友的话。
11师:小朋友们读得太好了,北京的小朋友盼着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去玩,咱们金华的小朋友也盼着台湾小朋友来金华玩呢,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小朋友永远是咱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和台湾小朋友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个痛快。
篇三: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_12___看雪__教学设计
12、看雪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省吗?你们对这个地方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出示:词语】读词语:
台湾省 商店 洁白 惊奇情景打雪仗银装堆雪人
堆:左右结构,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难”去掉又字旁换上土字旁就是新字。
仗: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个“丈”,笔顺是:横、撇、捺。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2.【出示:做找朋友】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
店:商店、店长、店铺、店规、饭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2、看雪
台湾北京
盼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写过春节的时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小朋友只能通过橱窗看见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讲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见雪的情景,课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绍了老师和同学们玩雪的情景。
3)【出示:图片】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过春节”这个时候,说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节,而台湾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学习方法:
二、想一想每段话都讲了些什么?
这几段写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一段对话。
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语气。
4)再读这段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指一指,谁在堆雪人,谁在打雪仗?
4.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学习前三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参加班级展示 4)教师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