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促进语文教学(吕雪群)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凸显语文课的魅力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效应
广宁县南街镇中心小学:吕雪群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它将会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化解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师生营造了最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增添阅读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多媒体 语文课
魅力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科学,它与生活俱在,充满人性之美。然而,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使语文教学索然无味。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教学资源缺乏的窘境,因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全面,便于交流。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件十分费神费时的事,如果让每个语文教师每上一课都去制作一系列的语文CAI课件,那是不现实的。所以被迫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资源的寻找上,这一现象严重困扰着教师,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校迅通--同步课堂资源库推出。让我们广大教师对资源库一些好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的时间,又可以通过观看在线教学视频和专家讲座,接触一些先进地区教师的崭新理念和成功教法,为我们的教学方式转变提供借鉴。还可以在备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放在校迅通网站论坛上,得到了许多教坛高人有价值的建议,找到最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把“课堂案例分析”、“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心得”„„发送到资源库,共同分享,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热情。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信息与课程整合将会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而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集成功能、丰富的图像及声感信息,对创设教学情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我在教《月光曲》一课时,从同步课堂资源库里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资料图片、视频制作成适合学生实际的课件,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先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我赶紧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来优化教材,为学生的营造学习语文愉悦氛围的健康课堂,让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化解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仅靠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学生能否品尝到“乐”的甘甜,则取决于在学的过程中是否学懂、学会、会学。而能否学懂、学会、会学又取决于教师如何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詹天佑》是一篇对学生爱国教育的好课例。课文内容丰富,叙事较为简炼。虽文章开篇点题,中心思想一读便知,但由于文中所写的事件距今天已将近一百年,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十分陌生的。上课时,我们可以先上网查询资料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接着借助相关资料、图片让学生对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附近的地势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兴趣盎然地探索课文的其他内容。当有学生质疑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进法”,他认为:既然中部打竖井可以增加工作面,那就应该多打几口竖井,工作面越多,工期越短。可其他学生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打竖井也需要时间,不是竖井打得越多工期就越短。究竟打几口井?点应该定在哪儿?我就演示“中部凿井法”电脑课件,直至突破“中部凿井法”这一教学难点。火车是怎样爬过“人字形”线路的片段时。这段话如果让学生“读”,再让学生“悟”,或者老师连比带划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因此使用FLASH制作,演示火车怎样推怎样拉,化静为动,学生就轻而易举地理解和掌握。最后让学生画示意图,将课文上的语言表达在示意图上,又将图示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为学习课文作好了情感铺垫,再联系当时国内科学技术很不发达,工程操作需要很多创造,经历许多艰难,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詹天佑不愧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课文理解和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阅读和作文,而在阅读教学非常注重词句汇和句子的理解以及文章的赏析训练,而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多彩、声形并茂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执教《山雨》时,设计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在同步课堂资源库下载相关资料、图片,使用FLASH动画制成雨景及实景拍摄的山雨图,让学生看着,听着,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使学生陶醉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山雨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
学习是真情实境的体验,同学们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的更加有效,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如:在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之后,要学生仿例文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体现小动物的情感。先根据学生从小喜欢动画片的特点,借助多媒体让同学们观看《跑进家来的松鼠》生动的影片,从影片的语言、色彩、空间、时间等内容的形象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接着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抓住哪几个事例来写小松鼠的。最后运用同步课堂资源库下载的课件:笨拙可爱的小鸭,美丽轻盈的小鸟,蹦来跳去的小松鼠,鲜活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学生的思维之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他们纷纷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将课内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提高写作水平。如果说阅读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在课堂中用多媒体教学就是锦上添花的绿叶。阅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使语文文化的内蕴融入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之中,将传统的学习环境重新构建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增添阅读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意义》
《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
土门岭中心校:李英华
《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语文的实践》
第二篇: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要求
附件1
吉首大学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要求
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是指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教学媒体、信息资源,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线,通过几门密切相关的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建设,提高教师团队整体的信息化素养,来丰富与完善课程群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现代教学表现形态。开展信息化教学课程群数字资源建设试点工作,是为了加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强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了保障试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如下要求:
一、建设目的
1.推动全校更加重视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与水平。
3.探索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标准,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浓厚氛围,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二、建设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课程群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的顶层设计、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汇聚、实施教学过程中与资源相适宜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教师团队建设等几个方面。整体建设将采用信息化、系统化、层次化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多元化的交互渠道及持续化的前沿知识跟踪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为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共享作出探索和实践。
1、信息化教学课程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理念强调从实际需求出发,运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自高端开始进行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的顶层设计,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复杂关系:①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对以往课程教学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②信息化教学课程与相关学科领域信息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架起联系、沟通外部的桥梁,学习借鉴学科领域相关信息化进程的成功经验,整合、利用各种资源。③信息化教学顶层设计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顶层设计应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过程。
2、课程群数字资源的开发与汇聚
教学资源由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教学理念先进,技术应用合理,较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教学资源能够完整覆盖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效破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交互性能和教学效果较好;
①资源要求。要求明确指向一线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源应涵盖教学全过程。根据《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9类,分别是: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类型的资源,如: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单、微课、教学设计、电子图书、工具软件和影片等等内容。
②教学要求。正确运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新要求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资源和实施教学过程;准确把握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等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内容处理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及工具改革课堂教学,破解教学难题,增强教学效果,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好,教学效果好。
③技术要求。教学视频类资源应遵循统一技术标准(编码格式:wmvflvmp4;码率:500-1024kbps;分辨率:720×576-1280×720或640×480-1024×576)。教学软件类资源应能够合理选用图形图像、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界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播放顺畅稳定,导航链接准确,用户体验良好。教学软件需附必要的使用说明。
3、实施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促进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的环境、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提供信息化的认知工具支持,从而创新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的过程。
4、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团队基于课程群进行建设,是数字资源建设主体。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基础性和规模化的课程可单独组建建设团队,而一些课程由于其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可整合成课程群进行一揽子建设。学校计划用3~5 年时间,选拔、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团队。通过团队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建设标准
试点建设的重点在于引导教师正确运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新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并按照规范的格式及要求撰写教案;准确把握所授课程和使用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并及时将相关学科专业的最新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按照既定教学目标和大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科学选用教学策略、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应用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有效调控课堂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等。
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标准可以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群改革等方面加以考量。
1、在教学条件方面:(1)是否具有与本课程群密切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其他院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 及详细的课程群介绍。(2)教学仪器设备、教具是否先进齐全,教学资源是否能满足教学需要。(3)课程管理是否制度健全, 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是否完整、规范。
2、在师资队伍方面:(1)是否能按照信息化教学的新思想,构建教师团队;(2)团队成员是否能结合教学实际, 探讨教学问题, 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3)团队是否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实训。
3、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1)教学内容安排是否体现课程体系统筹规划,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2)是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是否有显著成效。(3)是否能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在课程群改革方面:(1)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是否整体思路清晰, 能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2)课程群是否重组整合力度大, 且科学合理, 综合性强。(3)教学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效果明显, 各门课程体系定位准确、课程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通过开展信息化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凸显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加强教育技术的应用,倡导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着力完善全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平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验收要求
建设期满后项目申请验收,要求项目组报送材料包括:
1、项目申请书;
2、项目总结报告(对照建设标准);
3、具体成果(课程群的整体系统教学设计与具体课程教学设计、公共平台上的课程群团队教学空间、汇聚和自主开发的课程群教学资源、课程群资源建设相关研究文章);
4、信息化教学相关竞赛获奖证书等。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 2015年9月26日
第三篇: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模版]
信息化促进教学变革与创新
摘 要:目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来说,智慧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势,其主要是通过利用互联网促使教学系统能够进一步走向网络化以及广泛化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相关的技术和整个教育发展相互结合,能够进一步对其教学的改革进行目标的达到。其不仅能够对相关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还能够进一步对整个教育的模式和学生们感知能力以及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因此,在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目前我国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信息化手段的教学变革创新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创新;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05-2 目前我国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其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只是对于其自身教学的方式以及相关的方法等等进行了一定的转变,在其转变的过程中利用了相对比较多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这就在某些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创新的速度,但是对于其根本模式的创新没有进行相应的重视。
对于教学的模式来说,其主要说的是在相关的理论基础条件下,利用课堂的教育教学为主要的基础,对各个能够保证其教学过程达到相应的目标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融合,进而促使其能够融合成相对比较稳定并且操作相对简单的教学结构。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其主体都是老师,老师通过相应的知识解答并且进行相应的教学等等向学生们传输一定的知识结构。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被动,而对于各种教学器材来说都是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提高老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能力,但是会促使学生们失去主动的感知能力,进而对学生们自由发挥的能力进行了限制,这种教学模式长时间的发展下去,就会促使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机械化,没有创新能力,进而阻碍了人才的建设。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的主要要求
首先就需要相关的学校和老师对教学的主要性质进行相应的了解,并且还要将相对创新的理论作为主要的基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促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将学生以及老师进行相应的融合,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够保证其课堂的学习气氛。其次就是要对其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促使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为学生们引导的作用,并且组织学生们能够积极的融入进学习的气氛中去,学生们并不只是被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个信息技术与其创新的方式相互融合。信息化教学变革与创新的途径
智慧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内在需求。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其中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是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校园发展的过程中,要以网络建设为主要基础,能够给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更加促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进而对各个教学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以及高效化。对于智慧教育的发展来说,其主要就是利用互联网作为主要基础,进一步促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相关的资料源进行相应的开放式提供,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应的转变。
3.1 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理念创新
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教育价值观体现在教学理念上,主要表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式,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代表的互联网,其“精神内核”是“民主、协作、交互、共享、探究和创新”,完全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并随着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教学理念朝着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等深化,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的培养。
3.2 对相应的资料源进行建设,并且完善相应的平台
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要积极引用相应的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并且还要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全面的教育,不仅要保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网络资料,还要对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配置和研发。而且还要进一步对老师们的资料源开发能力进行相应的提升,促进整个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实现电子教学化的发展,保证资料源能够被所有的学生和教师所享用。
3.3 建立网络管理平台,促进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
网络管理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整个网络管理平台,将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对教育和教学的管理与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网络管理的短平快效应,以促进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工作、学习的快捷高效交流,加快学校、家庭、社会各层面的信息传递速度和效度,使校园与社会、校园与家庭更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综合的教育整体。
3.4 构建运维管理体系,注重人才队伍培养
建立与信息校园建设相适应的、开放的、动态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是“信息化校园管理”建设的长效保障。同时,系统监控、系统管理、项目管理、维护服务等,是保障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最后,提高体育特色信息化管理水平。香雪小学作为体育项目特色学校,通过信息化管理,做好体校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开设体育项目特色网页,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以求体育特色效益获得最大化。
3.5 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3.5.1 建设标准化多媒体教室
在目前我国信息化形式教学的模式下,多媒体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条件,对于整个教学质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其多媒体教室都产生了数量相对较少,供应不足的现象,还会产生大多数老师不会使用多媒体的问题,对于课件的制作效率以及制作的水准都相对比较低下,因此,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所以,相关的学校在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要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断的加大,并且还能够对其曾经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完善,对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断增多,进一步促使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相应的教学。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统一的标准对多媒体教室进行相应的建设,提升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创新。
3.5.2 提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化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料
目前我国网络化发展相对比较发达,进而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这不仅对教育事业做出了相应的发展,而且也为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式进行了相应的丰富。不过,网络的发展不单单只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也为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懒惰性的影响。对于相对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说,不建立相应的学习以及教学的目标,就会产生选择过程中的迷茫性,这不仅会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质量,而且还会进一步耽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因此,相关的老师在对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对相关的目标以及对象和其自身教学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网络资源选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大部分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还要多方面掌握更重要媒体设备的使用,促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其自身教学的特点,保证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相应的知识。
3.5.3 加强老师对于课件的制作水准
对于老师的教学过程来说,一个品质相对优秀的教学课件是其保证教学水平提升的最重要的基础,所以,相关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其自身的条件,对其课件制作的水准不断提升。对于学校来说,还可以开展相应的讲座对老师们进行课件制作方面的教育教学,培养每一个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的方法,进一步为老师们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收集。在老师们进行课件选择的过程中要明确所讲解的内容,并且还要对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提升,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多使用相应的图片以及表格等等,促使其教学过程中的丰富程度,进而提升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在乐趣中进行其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而且,对于老师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不能对学生们学习的中心思想进行偏离,要利用相应的课件对难题进行相应的简化,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3.5.4 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
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促使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新型的教学方式过程中,老师们不仅要发挥其主要的引导作用,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相应的中心教学方法,对教学的方式以及结构进行相应的创新,对其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应的丰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体工具。不同的媒体工具起到的教学作用不同,因此,其相应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如果同样的教学资源同样的媒体设备,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相关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对其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并且总结相应的经验,进行教学效率的提升。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背景下,对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以及规律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相关的媒体以及网络进行相应的创新应用,还要对其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创新,进而促使教学的创新,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走向智慧化的发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1-9.[2] 陈耀华,陈琳.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公平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70-74.[3] 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9:4-8.[4] 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王伟.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5] 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6] 陈琳,陈耀华,张虹,赵苗苗.教育信息化走向智慧教育论[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12-18.[7] 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信息化教育变革与创新[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01:4-7.
第四篇: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初探
安乡职业中专学校
侯锦红
【内容摘要】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行十多年了,其中利弊,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一次冲击,新事物的出现一定会有它的优势,并最终必将取代旧事物。多媒体由最初的幻灯屏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的革新,越来越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对中职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学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增强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语文素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普及,信息化的教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信息化教学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今天,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就中职语文教学中推行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学生的脑袋里充满了很多时髦的东西,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的文字更乏味,对于本就厌学的中职学生更难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所以教师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学习基础模块下册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文言文的写作,大量的描写,人物的肖像及服饰描写很多学生读不懂,也没兴趣读下去,我利用多媒体,通过网络搜索《红楼梦》电视剧的第一二集,放映给学生看,一个个人物的出场,一个个细节的展示,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分
/ 3
析文章也轻松多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学习效率不高,而信息化教学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信息化教学直观明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赤壁的景只用了13个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老师用了很多词来形容,学生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我利用网络搜索有关赤壁的图片,一张张的展示,一阵阵的惊呼声,课堂不再沉闷,一下子活跃起来。在讲授周瑜的形象时,我把电视剧里那个帅气的周瑜插入课件,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赤壁之战的那一段,学生看过之后,对周瑜敬佩有加,也更能理解苏轼怀周瑜的原因了。
其次,信息化教学能扩大知识容量,拓展学生知识面。信息环境下学习的空间是开放的和博大的,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网上资源丰富,信息容量大。比如,介绍苏轼这一作家时,传统的教学依靠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的积累,只能讲一些重要的,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枯燥乏味。而有了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上网百度一下,关于苏轼人生路上一个个故事完整的展现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苏轼,更好的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及词里抒发的感情。
再次,信息化教学能有效优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让我们的教学从传统走向创新,从单一走向多元!网上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资料,这些直观的知识,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校要求建立试题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把相关题目整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题目,建立适合学生的试题库,这样还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信息化教学能放开对学生的束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说教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信息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3
网上资源更新很快,贴近生活,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信息化资源还能让我们的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爱好,使得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当今社会离不开信息化,教育也是如此。现在,电子白板与多媒体结合的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越来越适应新的形势,对中职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论教育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庄会荣
《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第09期
;
2.《恰当运用电教媒体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关于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电教媒体的思考与建议》
广东番禺中学
戴瑞虹
中国教育网 3.《浅谈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 德庆县香山中学
阳继伟(2003年7月9日)4.《多媒体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顾青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年第6期
5.《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的研究》
余迅
广西师范大学
2001年
/ 3
第五篇:“大语文”教学离不开信息化
“大语文”教学离不开信息化
语文教育落实在人文教育上最基本的两项任务是“:给学生的生命一种亮色,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底子”,“让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就必须走大语文学习之路:一是课堂上针对课本的语文学习;二是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中的语文学习;三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语言实践中的语文学习。信息化为实施“大语文教学”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 信息化为课堂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
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资源走进课堂,这些都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进入知识探求的情境。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接触有益的信息资源,开阔视野,拓宽思维。语文教学信息化能将抽象、遥远的事物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帮助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形成对事物全面深入的把握。
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时,我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片断、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国庆的天安门广场照片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热情,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钻研新问题,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参与性更强,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成份更大。在信息化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教师事先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则在协作学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 信息化为课外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应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世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达到知识的迁移。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要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加强教学的横向联系,突出语文的特性。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使越来越多的人受益。而这些又无疑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在教《虎门销烟》一课时,需要学生对为什么要销烟的历史有一番认识,因此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信息技术课和课余时间上网查询有关林则徐禁烟的知识。课上导入时,当我一问“有谁知道禁烟的历史”时,学生们有的讲了吸食鸦片的危害,有的讲了林则徐到民间寻找禁烟的方法,有的讲了那次销烟的宏大场面… …学生小手如林,争先恐后,原需要三课时的课文,只用了两课时就结束了。这样的课,教师轻松,学生发挥了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 信息化为社会语文学习链接了无限精彩
语文教学向生活(包括现实生活、历史生活、科技生活和大自然)拓展延伸,可以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联系起来,不仅能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和乐趣,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能养成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达到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目的。
在课堂里,学生是学习者,同时还是实践者。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构建生活情境,让他们学得新鲜有趣,兴致盎然。学习《雾凇》,教师可以制作雾凇形成过程、阳光下美景图、月色下的雾凇图,配上音乐,在滚动播放之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雾凇,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美不胜收的生活图景。巧妙地把学生的角色转化成电视台编辑或撰稿人之类,这就不露痕迹地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甚至文本作者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自觉、主动、投入地学习。有了这样的生活构建,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瞬间的感动,更是真切的生命体验。语文课还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社会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切身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如组织学生收看每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视频;观“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和回收,组织学生讨论、写感想、出墙报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是把语文课堂的外延极大地延伸,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为祖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付之于刻苦学习、掌握本领的实际行动。
语文教学信息化,不仅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天地。语文教学信息化使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发掘了学生的创造力,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信息化具有无比的生动性、交互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指导学生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这样每一个学生就有一个积极表达、展现丰富生活的平台,信息技术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语文实践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