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

时间:2019-05-14 17:0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

第一篇: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

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

内容提要:如何才能教好语文?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那么,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呢?本文从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带到生活、课堂作业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与生活更加亲近。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 生活

如何才能教好语文?我想面对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答案,也多的是权威人士给出的专业性意见。作为非语文专业毕业生的我,在从教近三年后,深深意识到:生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那么,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不可否认,我们的教材都是经过诸多专家精心编辑而成,但它是面向大众的,即便最新的版本,所选用的题材也不一定完全切合我们所教的学生个体,尤其是被条件所限的农村孩童。所以我们的教学应突破以本为纲的局限,要求我们不能像传统的应试教育那样,把教材当成教学的“圣经”。而应该不拘一格,选取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题材,比如熟悉的人或事或景或物,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其实我们所学的知识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从而让学生经历生活到课堂再到生活的过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一派春意盎然。刚开学不久,我们便学到了这首诗,此时正春回大地,窗外阳光明媚、油菜花渐开。课前让孩子们先观察窗外,待到理解诗句时,我便问孩子们,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大家都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早已通过眼睛在窗外看到了答案。此后,再让学生结合插图,将我们眼睛看到的景色与诗句联系到一起,加以朗读吟诵,从而加深对诗句的领会。

又如,开学初期,我在四年级教学作文时,问到学生:春天来了,你看到了吗?大家立马摇头晃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小草从地下探出了脑袋„„”“远远望去,油菜地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小和尚念经似的说出了一堆好词好句。我指着窗外,问,“我们窗外的这片油菜地真的像金色的海洋?”学生扭头看了两眼,速度快的学生立马抢着说:“不像,油菜花还没全开!”“是啊,才初春,花开有先有后,哪些花开了,哪些花含苞待放,得用你们的眼睛去看!将你们看到的写进文字里,这才是最真实的文章,而不是一堆好词好句堆砌起来的‘好文’!”然后学生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真实看到的春天,课堂里充斥着学生们真实的生活经历。

让生活走进课堂,不仅让课堂更加丰富,让课堂更加有趣,也让学生们意识到其实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是宝贵的知识财富。

二、将课堂带到生活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时间和空间在于课堂,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也在课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正因为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所以我们一直以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为目标,向40分钟要质量。也有很多同仁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表了诸多专业意见,看完让人受益匪浅。而我想说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偶尔、适时地将课堂带到生活、带到室外?

我的一位同学也是语文教师,我经常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她讨教语文教学。有次我们在讨论到如何教孩子们写作的问题时,她告诉我她带着她的二年级学生到教室外校园里去寻找秋天。我不禁质疑:将一群孩子放到教室外,这不就好像一群脱缰了的野马,还管得住吗?还怎么上课?她说其他老师也在质疑,但她就这么做了。而结果是,这个孩子看见地上的枯草,大叫这是秋天;那个孩子拿着一片落叶,嚷嚷这也是秋天;大家一起躺在草坪上,看着天空万里无云,感受着耳边的微风,原来这就是秋高气爽。等回到了教室,大家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看到的、触摸到的秋天写进了作业本里,不需要长篇大论,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都是最真实的感受。现在她的孩子们三年级了,她告诉我她的孩子们十分喜欢写作,哪怕她因病请假没有布置作业,孩子们的日记永远不会偷懒。我不禁反思自己,我是如何教学写作的?告诉学生们不同类型文章要注意的写作点,欣赏别人的好段好文,好像没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这样教学以后的结果呢?在批改作文时总是埋怨孩子们不会写作,要么空洞无物要么满是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拼凑文”。

将学生带到室外,将课堂带到生活,释放了学生的天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感受最真切的知识,而不是老师嘴里的、别人笔下的生硬的文字。

三、课堂作业伸向生活的每个角落

每次布置作业都会发现学生多是无可奈何状,他们常常把课堂及课后的作业视为负担,究其原因,无非因为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还要兼顾形式上的丰富多样,操作上的简单易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出学校、走向校外、走进生活,这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比如说,上完《中彩那天》,我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们回去将这个故事告诉家长,并问问他们有没有面临过道德难题,他们又是怎么面对和处理的。你看,这样一来,我们的文字从课本来到了我们的生活,孩子们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能更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诚信,怎么样才能做一个守信用的人。又例如,二年级《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文中,无论是开始的想要小猫还是后来的要送走小猫,都是通过登广告来完成的。那么广告是什么?课前我便让孩子们去搜集身边的广告,无论是街道上的,还是电视里看到的,都可以。由此引申出来:你觉得广告有什么作用?从而加深孩子们对广告的了解,也让孩子们知道了其实课文离我们并不远,课堂与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正是对此最好的体现,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带到生活,以及贴近生活的课堂作业的布置,都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以致用学习如何做人,这对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袁金华 《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杜威

第二篇: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句话准确地指出了语文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文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实践,对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探讨就不能离开生活实际。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生活,失去了她应有的魅力。

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现实生活的注入,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曲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将一个人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语文以它的独特性成为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植入。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可以这样说,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环境中,在课文学习中,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正反典型,明辨是非曲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此乃寓思想教育于现实生活的恰当联系中。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有些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足,受认识水平的局限,一时还难以有比较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时候讲思想教育自然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如果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理解教材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一旦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这样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浅显了,易于接受了。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人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人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二、在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由此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让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我们太偏重形式,忽略了文章的“情”和“理”)。

文章即艺术。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文章的源头,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去表现,才能够写出“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文章,才能达到“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四、将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带进课堂

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与形成,才能逐渐积累、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那么,该怎样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

源呢?

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网络资源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既可丰富视听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拓展学生对生活接触、了解的狭小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

2.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电视资源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和沟通。这就有必要利用好生活中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令人叹服。诸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就大容量、高规格地给我们的学生注入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3.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街头资源

一个具备远见卓识的教师,就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语文的田园。看街头招牌,看广告语。各大型考试卷中不就常常出现广告题吗?让学生放宽视野,体会到语文的丰富性,领略到语文的魅力。

课堂上的语文是有限的,生活中的语文是无限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奋力撑开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语文。将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有助于语文课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强烈欲望,有助于提高?W生的思考能力,提升他们内心情志的境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养成良好的人格、人品和人性,从而点燃生命的熊熊火炬。

第三篇:引入生活情境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

引入生活情境促进语文教学生活化

秦都区马庄镇天阁小学史荣辉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而形成个人的“心理世界”。要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教师就必须改变观念和教学方式,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改变,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成为有责任感的人。要使学生将来能够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就应该最早的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以便于让学生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因此,结合自己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语文课堂生活化:

一、寻找弊端,激情导入

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然而几乎没有一位老师告诉学生,总是说学习要吃苦,是苦差事。特别是语文教学,整天教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不断的重复。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兴高采烈而是冷漠呆滞;不是其乐融融而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生对语文的态度不是越来越积极,信心不是越来越强;这是教师的失误,教育的失败。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营造一种生活氛围,创设一种生活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别开生面的开端必然会先声明夺人,激发起学生强烈地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导课可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采取故事、笑话、歌曲、影片等,用短短的时间缩短师生的距离和学生与教材 的距离。例如:在学习《燕子》这一课时,可以播放春天的赞歌,让学生想象奇妙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又如在学习《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地道战》这部电影,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

二、提高认识,联系生活

新课程关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指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明白道理、掌握规律”。那么,只有联系生活,让学生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自己感受熟悉的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周围的人、事、理。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道理,从中感悟生活,从中吸收精神营养。

例如:在学习《我爱家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家乡又有哪些特产?谈谈你对它们的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热爱家乡之情;学习《养花》这课时,让身每位学生亲手种植一盆花,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养花的技巧和经验与同学一起交流,从中体会养花的乐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重视德育、学以致用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道德生活和人生体验,这样,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过程。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充

分认识生活的本来面目,并产生爱恨之心,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信心,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例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学生知道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为了胜利,宁愿牺牲生命,而我们有个别同学,为了自己“快乐”,扰乱课堂纪律,打扰他人学习,这是多么不应该呀!又如学习《丰碑》一课,学生从中知道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一位军需处长(为部队提供军队和生活物资),在冰天雪地里,将自己的棉衣给了战士,而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受到强大的感染和震憾,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总之,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本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现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融合,把课堂当作演播厅、实验室、操作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语文课堂接近生活,反映生活,可以使语文教学别开生面,锦上添花,如果与生活走的太远,就会如同鱼儿离开了水,花儿离开了阳光,没有生机,不会有芬芳。因此,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才能培养一个个健全人格的人,才能塑造一个个学会生活的人,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让语文回归生活

让语文回归生活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观、教学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写作教育的理论盲区。他们大都意识到了作文教学和实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所要求的模式下畸形发展的事实:

一方面是中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向度、文章结构单一,为了“合乎标准”而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路数、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由于片面地割裂了生活和写作的联系,课外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而写作语言的表现能力发展迟缓,相应地笔下也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辞不达意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边热衷于大而无当的章法技巧的训练,一边又拿“考场作文”的框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修枝剪叶;既而单凭借手中的一支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向的评价(通常学生只是注意老师给的分数、等级或者老师所给的盖棺定论式的评语)。在这种极端的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写作倾向、作文质量又能抱多大期望呢?

人们往往把学生写作中“无米下锅”归结为他们两点一线、学习压力大没时间积累、体验等。其实正如刘国正所言:“事实上,中学生已经阅历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素材。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的缘故。”

那么,如何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呢?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告诉过我们“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那么,我们说:写作素材来源就是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热情以及其人生阅历!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前人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亦即创作必须立足现实生活: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陆机《文赋》

他沿着“物-意-文”的基本线索精到地描述了艺术构思中作家的心理,并认为文学创作必须从观察万物、研习典籍以及怀有高洁的情志开始:观察万物,可以获得丰富的直观认识;研习典籍,可以从书本中获得间接的经验,可以“学先士之盛藻”、“得才士之用心”,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怀抱高洁的心情而写出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尝试“语文的生活化”与“生活化的语文”相结合,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贴近现实。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1)尽情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2)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作者用诗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生哲理。教学时,如果教师仅限于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可能浮于表面,感受不深。为此,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爬山来感受要去看海的艰辛,从而引出主题。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的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觉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此外,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应该致力于把学生写作向文学创作的高度引导,而不是像长期以来形成的为作文而作文的敷衍、应付的层次,引导他们树立为文的高度责任感,彻底搞清楚为何而作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深度地介入生活,并且要走进生活,自觉地联系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将写作与自我需要、个人兴趣、情感的发展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折射出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文章真实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个性鲜明。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可把他乡认故乡”

有的学生为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写勤奋总是离不开牛顿、居里夫人;一开讲成功在于后天的努力就是说爱因斯坦、爱迪生的小时候;一提起身残志坚就忘不了海伦•凯勒、张海迪„„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高考考场上更有大量的学生让焦裕禄、李素丽、黄继光等走上前台;屈原、杜甫、白居易也从历史中走来,有些材料使用起来也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背诵,生搬硬套的学习现状——这种膏药似的写作套路与现阶段中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十分复杂敏感的心灵是极为不对称的。

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

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欠。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或媒介,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媒介的重要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观察不仅要善于深入外部世界的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地了解内部世界,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即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这种感受才是真实的。

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必须融入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必须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外在事物的相互渗透,它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的完整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形态。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寓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悟的文章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创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的大作文所反映出的个性以及闪光点远不及小作文(或片断描写),而后者的总体水平又远不及随笔。这是因为学生在开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所获得愉悦远远超过苦参或“硬挤”的产品,在随想中他们的参与性强,写作兴趣浓厚,创作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因素因而得以伸张。大家在作文中都能敞开心扉说真话,诉真情,空话、假话、矫情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止;在随想中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消极被动的作文观念得到有效的校正,大家更能够自觉而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人、事、景、物,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与角落。

在这种情况下,模仿和借鉴是有效的写作提高途径。在写作之前,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和借鉴别人(特别是名家)如何感受事物,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学习一种“文体”,做到“写啥像啥”;是散文,要做写景散文,就要做到情景交融,让“一切景语皆情语”,用景物来烘托情感;要写咏物散文,就要想到托物言志,借“物之性”传达“人之情”,从而表现主旨;欲做哲理散文,必须借助议论事物阐发道理,从“物之华”“人之神”揭示“事之旨”;是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要求刻画形象描写场面,语言具体生动;是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要求分析推理,条理清楚,语言严密概括;是说明文便要以知启人,要求介绍知识,阐释概念,语言简洁准确。总之,通过对前人佳作的分析、学习、模仿弄清楚各种文体的写作目的、要求、语言特点。

三、“创新须有立异志,个性出自自由心”

提倡个性化作文,鼓励创新能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负担,特别是现在开放性、个性化的话题作文,更让同学们尽情尽兴有话可说,这有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整体水平的提高。那么学生在开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所获得愉悦远远超过苦参或“硬挤”的产品。

高扬个性的大旗,在写作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言说形式,即拥有主体的自由之笔。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亦是无限多样的。如人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典雅的气质一样,文章的风格也应因人之不同而摇曳出五彩斑斓的风采。

韩愈在古文运动时就提出,创作的高下首要品评标准就是“能自树立,不因循”,即创新写作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范文,不因循守旧,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但是这种创新必须与盲目地立异标新、与轻率而毫无节制的个人情绪宣泄截然分开。

写作,首要提到的问题往往就是“立意”。精神是不是符合时代要求,格调是否积极向上等等。一个时代便有一个时代之文学,随着中心主义被进一步瓦解,世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学创作领域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各种所谓的流派、团体、新的名词、新的概念,似乎又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写作的主体性、个性化倾向的日益明朗就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中学生,甚至一些非主流作家的写作风格已经成为学生竞相模仿的对象:年少清纯便似饱览人世风霜而纵论世态炎凉,血气方刚就大讲出世入世始谈禅论道,再不就是假借痞子的外衣装扮老成世故„„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观念中,“文学教化论”的根深蒂固是勿庸置疑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艺要为大众服务”等都是明证,马克思主义文论指出:文学必须有所寄托和负载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很多时候一提到文章的立意,学生不是心存恐惧往往就是对此嗤之以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下写作,如何给写作一个立足点和归宿就成了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这也是关乎人生观体系重新构建的一件大事。

我们认为,在创新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重申道德标准,必须引导学生建立符合实际的创作原则。首先,应该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人性之美、人性之爱,逐步培养学生重视情感体验而降低政治理性和实用理性在写作中所占的比重。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

全身心拥抱生活,体验生活,那么,他们才能在写作中体现真性情,才能体现出作文应有的个性来。其次,还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人生而带有深刻地历史的、民族的烙印,这也是促使个人向上、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这两个方面能够紧密结合,创作才能凸现为文的个性,才能达到与传统文论殊途同归的目的。

高扬个性的大旗,首先要在写作的内容和语言的新颖上。前者为内在的,后者为外显的。因此,文章源于生活要求真实,就要通过对真的处理来体现其从内在到外显的新颖。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言说形式,即拥有主体的自由之笔。新颖是创新的火花,表现出来的是生命质体的活力。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亦是无限多样的。如人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典雅,或通俗的气质一样,文章的风格也因人之不同而摇曳出五彩斑斓的风采。

具备个性、风格才可能会有精品传后而不用“假良史之辞”,无需“托飞驰之势”;精品亦承载鲜明的个性,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体察透析,形成自我写作创新的观念,并进一步借助语言外壳显情志于外,成愉悦之情于内,方成就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写作必须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出发,学会用一双慧眼观览外物,用一颗真纯的慧心体察外物,并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体察透析,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创作风格,并进一步借助语言外壳显情志于外,成愉悦之情于内,方能让我们的写作入乎自由之境。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绽放生活的光辉

让语文教学绽放生活的光辉

刘喜臣

随着对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语文教学不得不走进生活,语文学习更应该贴近生活。真正的语文源于生活,就像真正的文学作品素材就在生活中一样,让我们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他们伟大的著作最初都是从原生态的生活中来,文学的生命也根植于现实生活中,是对生活的升华和凝练,这样的文章才源远流长。学习语文就应该回到生活中去,感悟生活的真谛,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体会真正的语文就在身边,增强对语文的亲和力,激发学习语文的情感,消除长期以来误认为语文长篇累牍,浩如烟海,是一项浩大的灵魂工程,不可短期逾越的鸿沟,从而产生对母语的畏惧感。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提议就是多读多练,而放弃了身边的语言环境,放弃了身边的语文,导致学生一脸茫然,有些学生认为语文阅读面广,提分太难,放弃语文,把精力耗在其它学科上,认为其它学科只要事半功倍,语文却要事倍功半,甚至出现了学语文不如学习英语、学语文不如学数学之类的偏见,导致偏科现象严重,发展不均衡。殊不知,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石。其实,真正的语文就在身边,包括我们的一言一行,语文都深深的蕴涵其中。就拿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来说,都是重在反映现实,反映生活,都源自我们身边,可我们就是执迷不悟,感受不到它的珍贵。可是这些生活中有那些不是从我们眼前闪过的呢!它们为什么成为过眼烟云呢?是我们认为它们太平凡了,还是它们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呢?还是我们淡忘了呢?不是这样,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缺少审美的眼光,缺少情趣,缺少探究,缺少现实意识,把语文的现实性给忽略了,更缺乏联系意识,不去深究它、思索它,导致那些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淡然无光,素然无味。“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做当局者,不做旁观者,“只是远看山有色,不去近听水声音”。那么我们就丢掉了一部分生活,就像不了解城市,那么读城市题材的作品就显得玄虚,就体会不到城市的文明程度,体会不到人类的巧夺天工;不了解乡村,读乡村题材的作品就体会不到乡村的真实,那你就永远体会不到乡村的那份纯朴之情,体会不到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习者主动化。有人便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起着引导作用,不应该大讲特讲,甚至于把讲作为课堂的败笔,让一些老师不敢联系实际,不敢回归“田园耕作”,只是翘首期盼,变“耕者”为“观者”,一个个都成了观摩者,结果只是“草盛豆苗稀”。这种缩手缩脚,不敢展开教学;还有的人认为教育是读的过程,奉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老规矩,殊不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也不去研究学生的实际,不分析学情,不分析学科,不分析授课内容,一面之辞,甚至,弄一些陈词滥调,去评头品足,使教育者难以开展正常的教育,只一味地按照教学设计按部就班,不敢新颖别致,不敢放手学生的想象,怕影响课堂,怕影响上课效率,怕损坏“名师”的形象,其实真正的名师在课堂,真正的优秀课堂在于创造。这样禁锢的最后,学生只是“身后雁”,永远变不成“领头羊”。导致学生的理解有了难度,跟着教条走路,让人“牵着鼻子走路。”虽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不能应用自如,那么即使让学生解惑了,也不是自己的,最终还是空洞的理论。那么要让理论成为活生生的材料,就得和身边的生活相联系,抓住生活,尤其要抓住学生身边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成为教学素材,成为教育的典范,这样语文就成身边的教学了。

首先,要树立大语文意识,抓住身边的语文。要树立大语文意识,就要摒弃“唯书至上”的思想,抓住身边的新鲜事,使身边的故事变为鲜活的语文教材。以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为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可知、可感、可悟,把课本上的事例引导到现实的生活中,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实际的距离,消除不为实、只为书的局面。使语文课程走向生活实际,为学生的理解找到新途径,为教师的教学找到新素材,这样的语文素材才是鲜活的材料,为此,语文教师不应该一味的走进名著,走进书屋,而应该走出书本,走向生活实际,多和社会接触,多和实际碰撞,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我们的材料丰富了,事例积累多了,我们的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其次,要灵活运用身边的素材,使身边的素材作为教学的案例。每个人的身边都在不停地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激活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欣喜或回味。我们应该抓住这些宝贵的资源,对他们进行归类和删减,把那些和我们教学有关的事例恰如其分的引用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到语文的临近性,使他们由“远亲”变为“近邻”,虽然有些语文素材上至千古,远至海角,但是学生感到“天涯若比邻。”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身边都会有一堆鲜活的素材,这些素材自然而然的在他们的课堂上熠熠生辉,把那些平凡的课堂装扮得绘声绘色。

再次,要让学生留心他们身边的生活,把自己丰富的生活与教材相联系。教材的选取与各个阶段孩子的求知、爱好、兴趣相一致,学生的生活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综合,对他们的培养目标代表着一定年龄阶段的求知趋向,我们应该抓住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多摄取他们身边的素材,并集合这些闪光点,变成传道授业的材料。就像小学生爱读冰心,爱看动画片;中学生爱读散文,爱看武侠片;高中生爱读初恋,爱看言情片;大学生爱读琼瑶,爱看泰坦尼克号一样,我们要对他们进行研究,不但要备课本,还要备现实,要备学生,抓学生心理,用学生的口吻上课,而不是指令式地传递,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引进课堂,牢牢地拴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课堂感兴趣,对老师感兴趣,对学科感兴趣。

总之,语文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要抓住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素材,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要把实践和应用二者之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只强调实践而忽视应用,忽视古典;或者只强调应用而忽视实践,忽视身边。要把握好身边的语文素材,躬身实践;也要注意应用,吟诵古典,只有抓住身边的语文素材,才能让语文教学放出灿烂的光辉。

下载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生活促进语文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的色彩 海口市三江镇茄苪小学王琼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

    语文,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让生活更美丽 当“春风有绿江南岸”之时,是语文,它让我得以品味江南的韵味;当“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之时,是语文,它让我得意领略花中四君子的傲骨:当“举......

    让语文与生活“链接”

    让语文与生活“链接” 摘 要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不但要让学生通过......

    让语文回归生活 作者**

    让语文回归生活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室就成为了讲堂而非学堂。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而非讲堂。如果在课堂上,老师将重点和难点讲完之后,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出......

    主题教学让语文与生活共振(最终版)

    主题教学让语文与生活共振 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给教育带来机遇,同时带来挑战。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正视以下问题:学生喜欢看漫画、看电影、看电视,不喜欢看书,有人称我们已......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活 冠山联校庙沟小学白旭华 语文教学走进生活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学语文就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语文,运用其为生活服务。俗话说:生活之中处......

    如何让教学反思促进初中物理教学

    如何让教学反思促进初中物理教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开始由原来的重知识转变为现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