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语文与生活牵手而行
让语文与生活牵手而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 张芸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化
引言
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是语文教学反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使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只有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
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智者,更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访一访,观察生活。
在我们的教材中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与学生的实际很贴近,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针对前者,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针对后者,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学一学,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节日里,孩子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在蓝天白云下,在花园里、草地上尽情玩耍的画面,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又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四)谈一谈,领悟生活
在语文课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品位,我觉得还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说。一次在指导学生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时,读完我请学生谈谈对小女孩经历的看法。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在大年夜人人都和家欢乐,但她却在卖火柴,甚至连双象样的鞋都没有,真是太可怜了。”有的说:“她真是不幸,连自己的爸爸都经常打骂她,疼爱她的亲人又都离她而去。”也有的说:“在大年夜里我们都能收到很多的新衣服等好东西,但她像流浪儿一样流落街头,最后还被活活饿死、冻死,所以她太悲惨了。”„„这些观点无疑是学生在对比了自已的生活后所发出的感受。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在故事结束时,小女孩的死是幸福的,她是带着幸福而死的。所以虽然小女孩的经历是悲惨的,但她的死是一种解脱,她的死摆脱了痛苦。所以,我认为她的死是圆满的结局。”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里立刻议论纷纷,大部分表示不赞同;也有的若有所思,觉得说的有点道理。此时,我也觉得很惊讶,但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轻率应付。首先,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文章的理解自己进行再议论。小组讨论后,学生有的说:“她遇到了太多不幸的事,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没能如愿,所以她的命运很悲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分析无疑是有一定深度的。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及加上教师的指点,使他们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而且让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是一个大学堂,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一)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我校的周首霞老师就曾成功地创设过家庭的语文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去年她教一年级小朋友学习拼音,一个小朋友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周老师就巧妙利用孩子想当老师的心理,和家长商量后,请那个学生回家教爸爸妈妈学习拼音。
这下子小家伙来了劲,学得特别认真,回家果真一本正经地当起了“小老师”,很快改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家庭的语文课堂发挥了意想不到的语文教学效果。其实,在家庭中还有很多学习语文的机会,如家长是做服装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设计一下服装的广告;家长是做水果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读读写写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进一步讲,在家庭生活中,从打电话到招待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亲子间的沟通到家庭讨论,从糖酒广告到家用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学习语文和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
(二)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同时班级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舞台。例如,班干部竞选,可以组织同学搞策划,让同学写自荐书或上台演讲;班级小广播,可以安排同学轮流“播报”当天的新闻趣事;班级黑板报,可以组织同学竞争“出版权”,入选的同学要精心设计,出好黑板报;落选的同学则要“吹毛求疵”,寻找黑板报上的错字别字、病句错句,共同提高;班级书画展,可以组织同学竞选书画展的解说员;班级联欢会,可以征集最佳主持人台词、竞选主持人等等。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生活的实际情况,组织同学搞“笔会”,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例如,可以结合学生将要毕业的实际,组织同学写写小学这些年给自己印象最深的班级生活,写写分别之际依依不舍之情,写写想对老师、同学、学校说的心里话,然后集中这些稿件,互相修改,传阅观摩。这样,既增进了老师、同学之间的情感,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学生自愿,组织同学编选班级文选《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生活树立一座纪念碑。
(三)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到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明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教师悉心的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可让学生课后去老人那里搜集一些老故事、传说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口头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也锻炼了学生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如学了《万里长城》后,可让学生分小组去找找民间的古老建筑,在此,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且对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此外也可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教师也可组织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野外游玩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教学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只要你去细细观察挖掘,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课堂语文知识的灌输,只重语言智能发展的弊端,而且也优化了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又将语文学习还原与生活中去。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之中,才能更好的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朱小爱《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3.周庆平《精彩生活精彩语文》
4.滕宏江《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第二篇:幸福与牵手相伴而行
幸福与母爱相伴而行
牵着手,妈妈伴着我,走过了悠悠岁月。闭上眼,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题记
每一天,就在我身边,那般微小,那般平淡,那般的不易察觉。每一次,就在那一刻,如此甘甜,如此安心,如此的温暖幸福。母爱,珍藏在我心尖;幸福,相伴于我左右。
小时候,伴着晨曦,在妈妈的呵护中牵着她的手离开家门。妈妈的手,软软的,暖暖的,我跳着、笑着,心中甜甜的,美美的。牵着妈妈的手,好像早晨的寒冷都驱散了;牵着妈妈的手,只剩下,对新的一天的憧憬与希望。妈妈替我理理鬓角的散发,扯一扯衣领,拍一拍身上的灰,然后送我上车。我不舍的松开妈妈的手,手空了,却留下了妈妈的馨香。
与妈妈牵手,幸福就在身边。
稍大些,落日余晖,妈妈牵着我的手回家。人潮中,车涌动,妈妈牵着我的手,小心穿行其中。妈妈的手不大,却紧紧的包裹着我的手;妈妈的指间一片冰凉,掌心却是暖暖的。她紧紧地攥着我,推开人群,挤出道路,走过大街,穿过小巷。年少的我,一任她牵着我的手,乖乖地走在她身边,忘了蜂拥的人群,忘了喧嚣的车流。
与妈妈牵手,幸福就在身边。
如今,月悬长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在家门口,昏暗灯光下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静静地等在那里。她不声响地走到我面前,接过我手中沉重的书包,拉着我冻僵的手,融入她的手中。牵着手,妈妈将我领进家门。打开家门,灯光倾斜,紧紧拉着妈妈的手,默默的感受着,只属于家的温暖。
与妈妈牵手,幸福就在身边。
平淡的牵手,深邃的母爱。从早到晚,从冬到夏,陪伴走过一段段幸福的时光。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母爱就这么一点点的渗透到我内心。这份母爱藏在我心尖,这份幸福,相伴于我左右。
第三篇:中学历史教学与史料牵手而行
中学历史教学与史料牵手而行
张华
(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要] 伴随着中学历史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之一。如何通过史料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如何选择和运用史料,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历史思维能力,目前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关键词] 史料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探究、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如何形成基本的研究方法,都离不开教师提供大量的史料。如果说线索是历史教学的骨架,那么史料就是历史教学的血肉。史料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基本的要素和工具,可以说史料与中学历史教学息息相关。
一、史料、史料分类与史料教学
史料是指构成历史的材料,可以为研究历史和讨论历史提供有根据的东西。它是构成人类历史的宝贵素材,其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宝贵和丰富的遗产。史料的形式和分类相当广泛,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某事物是否能成为史料,一般必须由史学专家根据其专业的知识进行判定。
史料有很多种分类方法,较常见分类方法有按照史料的原始程度和史料的呈现形式两种。第一种是按照原始程度分,可分为原始史料(即第一手资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说来前者为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历史事件的文物和当事人直接记录的时事,真实性要比后者强一些;后者为由后人转述、探讨、研究和重新解释。其实大多时候是很难分清原始史料和是二手史料,如口述史,虽说是记述同时代的历史事情,但很多未必是亲眼目睹的,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考证。第二种是按照呈现形式分,可分为文字和非文字资料。前者如史书、地方志、户籍资料、学术作品、报刊杂志等,后者如绘画、壁画、刺绣等文物古迹、各种实物、音像资料等。
历史学是一门注重材料的科学,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和特色,是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载体。[1]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认真阅读、理解、思考,使学生自主的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懂得如何公正并且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学生通过史料学习的过程,这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和独立的个人思维品质。[2]史料教学,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走进历史,与历史亲切对话,享受历史课堂特有的学习乐趣,捕捉躲藏在历史故事背后真正的道理。
二、史料教学的价值
在历史课堂上,不提供史料、情景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3]历史现象的过去性、复杂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恢复历史本来的面貌。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有哪些价值呢?
(1)史料与中学历史课堂有机结合,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料是师生了解过去历史,建立相关历史知识的途径。只有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学好历史。胡适曾强调“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实事求是,客观是历史教学也是历史课堂的最低底线。在评价各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应该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杜绝“从现在出发的主观臆断”,[4]避免“只从今天的形式和价值观来裁判过去”。因此,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2)回归历史学科的特性,体现“史味”和“史魂”。
既然是历史课,那么就不能上成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堂就要有历史课堂的味道。那么什么是历史课堂的“味道”呢?
1、史味:通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得出相关结论。阅读史料,就是要将学生引进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能够做到“同情之理解”,“设身处地去想象”。思考的过程就是要培养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培养和提升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史魂:历史学科是主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历史学科应该承担起社会教化的功能,否则历史课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特性。这里要澄清的是,历史课的灵魂问题不是简单地给谁唱赞歌;歌颂谁的伟大和神圣。而是使中学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阅读,进一步增强对世界、对国家、对民族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将来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3)史料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历史领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分析鉴别史料,获得有用的相关历史信息;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发现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思考历史、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或许这种判断或见解与别人有着悬殊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活学历史,同时也学活历史。
三、史料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获得了史料之后,如何对所拥有的史料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史料教学坚持课本材料优先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引用的史料丰富多彩,有图片、文字、表格、视频、音频、电影等,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用了大量的视频、电影,而忽视了课本提供的史料。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史料相比,不仅有正规的出处和详细的说明,还经过严格的审查,对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应得到重视。(2)史料教学选用史料要谨慎
由于中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在史料选取时要谨慎。如古代史史料中会出现大量文言文,而繁体字、生僻字在文言文中又频繁出现;世界史史料则由于文化背景知识大相径庭以及翻译习惯问题,中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较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其中,在教学环节中谨慎选择史料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中所引用史料不在于量大,而是要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和思考,并且充分消化所学知识。(3)史料教学无一成不变的结论
历史教学是根据史料所提供的“证据”来构成学生对过去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推理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历史时要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任何历史陈述、推测、观点和猜想只要论证合理,推断符合逻辑,其结论就可以被认可。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才可以在史料的探究和发现中大胆想象和推测,合理运用推理论证的程序,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见解,完成对史料的解读和历史的学习,真正提升历史的认识水平。(4)史料教学要有良好的辅助支持
为将学生置于史料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探究性活动的辅助部分使之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辅相成。“探究性活动的辅助部分包括教师、信息资源、先进技术。”[5]为保证史料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史料教学的研究,提升自身素质,启迪学生会自主学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流利的交流,是当今世界最看重的能力。”[6]毫无疑问,在以多样性和多变性为显著特征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宝贵的思维品质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
参考文献
[1]何成刚等著: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陈晓斌:基于史料运用的中学历史教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
[3]丁贤勇、陶水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4]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5]钟启泉、李其龙: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6]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四篇:中学历史教学与史料牵手而行
中学历史教学与史料牵手而行
[摘要] 伴随着中学历史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课堂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之一。如何通过史料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如何选择和运用史料,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历史思维能力,目前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探究、去还原真实的历史,如何形成基本的研究方法,都离不开教师提供大量的史料。如果说线索是历史教学的骨架,那么史料就是历史教学的血肉。史料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基本的要素和工具,可以说史料与中学历史教学息息相关。
一、史料、史料分类与史料教学
史料是指构成历史的材料,可以为研究历史和讨论历史提供有根据的东西。它是构成人类历史的宝贵素材,其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宝贵和丰富的遗产。史料的形式和分类相当广泛,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某事物是否能成为史料,一般必须由史学专家根据其专业的知识进行判定。
史料有很多种分类方法,较常见分类方法有按照史料的原始程度和史料的呈现形式两种。第一种是按照原始程度分,可分为原始史料(即第一手资料)和二手史料,一般说来前者为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的历史事件的文物和当事人直接记录的时事,真实性要比后者强一些;后者为由后人转述、探讨、研究和重新解释。其实大多时候是很难分清原始史料和是二手史料,如口述史,虽说是记述同时代的历史事情,但很多未必是亲眼目睹的,真实性也有待进一步考证。第二种是按照呈现形式分,可分为文字和非文字资料。前者如史书、地方志、户籍资料、学术作品、报刊杂志等,后者如绘画、壁画、刺绣等文物古迹、各种实物、音像资料等。
历史学是一门注重材料的科学,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和特色,是落实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重要教学载体。[1]史料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认真阅读、理解、思考,使学生自主的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懂得如何公正并且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学生通过史料学习的过程,这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和独立的个人思维品质。[2]史料教学,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走进历史,与历史亲切对话,享受历史课堂特有的学习乐趣,捕捉躲藏在历史故事背后真正的道理。
二、史料教学的价值
在历史课堂上,不提供史料、情景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3]历史现象的过去性、复杂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恢复历史本来的面貌。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有哪些价值呢?
(1)史料与中学历史课堂有机结合,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史料是师生了解过去历史,建立相关历史知识的途径。只有理解了历史知识的本质,才能真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学好历史。胡适曾强调“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实事求是,客观是历史教学也是历史课堂的最低底线。在评价各种历史
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应该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杜绝“从现在出发的主观臆断”,避免“只从今天的形式和价值观来裁判过去”。[4]因此,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2)回归历史学科的特性,体现“史味”和“史魂”。
既然是历史课,那么就不能上成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堂就要有历史课堂的味道。那么什么是历史课堂的“味道”呢?
1、史味:通过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并得出相关结论。阅读史料,就是要将学生引进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对过去的历史能够做到“同情之理解”,“设身处地去想象”。思考的过程就是要培养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能力和方法,从而培养和提升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史魂:历史学科是主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历史学科应该承担起社会教化的功能,否则历史课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特性。这里要澄清的是,历史课的灵魂问题不是简单地给谁唱赞歌;歌颂谁的伟大和神圣。而是使中学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阅读,进一步增强对世界、对国家、对民族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将来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3)史料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历史领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史料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分析鉴别史料,获得有用的相关历史信息;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重构历史、发现历史、解释与分析历史、思考历史、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或许这种判断或见解与别人有着悬殊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亲自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活学历史,同时也学活历史。
三、史料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获得了史料之后,如何对所拥有的史料进行恰如其分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1)史料教学坚持课本材料优先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引用的史料丰富多彩,有图片、文字、表格、视频、音频、电影等,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用了大量的视频、电影,而忽视了课本提供的史料。教材中的史料和其它史料相比,不仅有正规的出处和详细的说明,还经过严格的审查,对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应得到重视。
(2)史料教学选用史料要谨慎
由于中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在史料选取时要谨慎。如古代史史料中会出现大量文言文,而繁体字、生僻字在文言文中又频繁出现;世界史史料则由于文化背景知识大相径庭以及翻译习惯问题,中学生在阅读时会存在较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其中,在教学环节中谨慎选择史料并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中所引用史料不在于量大,而是要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和思考,并且充分消化所学知识。
(3)史料教学无一成不变的结论
历史教学是根据史料所提供的“证据”来构成学生对过去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推理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历史时要让学生有这样的认识:任何历史陈述、推测、观点和猜想只要论证合理,推断符合逻辑,其结论就可以被认可。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才可以在史料的探究和发现中大胆想象和推测,合理运用推理论证的程序,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见解,完成对史料的解读和历史的学习,真正提升历史的认识水平。
(4)史料教学要有良好的辅助支持
为将学生置于史料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准备探究性活动的辅助部分使之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辅相成。“探究性活动的辅助部分包括教师、信息资源、[5]先进技术。”为保证史料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加强对史料教学的研究,提升自身素质,启迪学生会自主学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流利的交流,是当今世界最看重的能力。”[6]毫无疑问,在以多样性和多变性为显著特征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宝贵的思维品质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
参考文献
[1]何成刚等著:历史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陈晓斌:基于史料运用的中学历史教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
[3]丁贤勇、陶水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5]钟启泉、李其龙: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五篇:让校本课程与生活牵手
让校本课程与生活牵手
——花坪小学05-06校本课程实施小结
花坪小学创办于1974年,原名东风小学,从最初的8位教师30多名学生逐渐发展起来。几经迁移,于1986年定址于“九墩子”即花坪小区27号,校名确定为“花坪小学”,沿用至今。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较丰厚的文化底蕴,师生员工秉承“以人为本求发展”之教育理念,即走向“生本”——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他的环境,走向“校本”——以学校为本,从学校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提升品牌,形成学校特色,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塑造高素质学生群体,打造学习型(研究性)教师团队,构建现代化管理模式,创市县级名牌学校。基于以上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管理,认真进行需求评估,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主题,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做到边实施边修改边完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实施分级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稳步实施
随着一所学校校本课程开设年级的逐渐增多,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上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让校本课程融入学校大的研修环境中,保证校本课程健康有序地发展,力避由专职教师单人开发、单人实施、单人管理的封闭局面。为此,我校实施了分级管理,各级机构既各负其责,又形成合力,其同为校本课程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管理流程为:校长→领导小组→教导处→研修组长→牵头人→授课教师。其具体职责是:校长负责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课程主题的确定,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评价、总结的全过程;领导小组在校长的指导下,负责校本课程的需求评估、审议、研讨、评价工作;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开发实施方案、开发指南的制定及课程的管理评价、资料整理工作;研修组长负责校本课程的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教学月查、资源整合等,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牵头人负责该课题组内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课时的划分、教学进度的调整、课题实施情况小结、课题资料整理,并组织集体备课;授课教师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要求有教案、有反思、有案例和小结(每学期不少于1篇)、有学生作业或作品。实施分级管理,从而避免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好两个评估,慎重选择主题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在开发内容上既要避免与其它课程之间的交叉,又要注意同一课程在不同年级的简单重复。为此,我们认真进行了两个评估,一是对上一学年开发校本课程的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对学校、学生、家长进行评估。
评估一:上一学年,我们一是在起始年级按计划每周开设了2节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以“认识花小我骄傲,展示自我我能行”为主题,通过认识自我、认识班级、认识学校等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建立自信,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初步具备爱班级、爱学校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成长加油站”为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校内安全、校外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生理卫生及健康常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及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自护自救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加油指路;针对当前独生子女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教育学生常说孝敬话,勤做孝敬事,从孝敬父母入手,进而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真正让“孝”成为“百行之首”;结合时令开展一些小专题教育,如阳春三月,带学生走出教室找春天;清明时节,对学生进行一些浅显的革命传统教育;“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对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六一”儿童节前夕,对学生进行少先队知识教育等。通过评估,我们发现:该校本课程小主题太多,缺乏整体感和层次感,各主题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课程目标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过程方法的演练,形式较单一,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兴趣不浓。二是在1-6年级探索性实施选修课程,将校本课程与科技活动整合,按校本课程的理念及要求开发科技活动,共开发了18门课程:《诗歌伴我快乐成长》《快乐五子棋》《剪纸》《童年泥趣》《美术字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我成长我快乐》《我爱书法》《刺绣》《阅读积累与运用》《让数学好玩》《名著欣赏》《英语课本剧》《身边的科学》《长阳民俗》《社会实践》《篮球精神》《葫芦丝——我的好伙伴》。其中,前四门课程的招生对象主要为1-2年级学生。通过评估,部分课程仍没脱离兴趣活动的模式,缺乏课程内涵,脱离学校办学理念。
评估二:我校所辖范围62个单位,但67.6%的单位已经改制,大量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我校,因此面对的家长主要是厂矿企业职工、下岗职工、街道居民、进城打工者、周围五个村村民„„素质能紧跟时代发展的家长不足5%,有的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但只知道用分数衡量学生,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切活动不感兴趣;有的对学生无多大要求,只要求会认识名字、会买小菜找钱就行,家长在哪里做生意,那里就是学生的学习
场所;有的家长根本无法、无能力管教学生,放学生于游离状态。生源的复杂性导致学生层次多,教学教管的难度大,巨大的社会压力让人难以承受。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学生素养提高速度不快。有的学生活泼有余而刻苦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家庭的呵护,一些孩子认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有坐享其成的思想,缺乏一种感激之情,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这些品质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学生及家长需求:在品德、修养方面,大多家长希望孩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富有爱心、正直诚实、学会宽容、学会珍惜;学习习惯方面,希望孩子按时上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积极主动、善于思考、目的明确、广泛阅读、勤学好问、有创新意识、擅长表达和交流;生活习惯方面,希望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讲究卫生、饮食均衡、少吃零食、学会自理、学会负责、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特长方面,希望孩子在书画、诗歌诵读、手工制作、弹琴、写作、棋类、球类、唱歌、舞蹈、健身、剪纸、讲故事方面得到发展;家长提出的拟开课程有科技、英语、环保、公德、孝敬、智力开发、土家文化、数学、交际与口才、家乡变化、本地名人访谈、书法、绘画、自护自救、历史、武术、生活习惯等;家长建议:激发兴趣、细化目标、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家长参与。学生的共性需求为动手操作型、智力型、情趣型、知识型、人文型内容。
在完成两个评估的基础上,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经过周密分析,慎重考虑,一致确定新一学年校本课程主题为“与生活牵手——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良好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各年级主题分别是:我是生活小主人,我成长我快乐、成长加油站、精彩生活我能行、成长的足迹、回报生活。
三、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感悟
感悟之一:好习惯是练出来的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要有实际表演练习,只教给它们行为准则,而不让他们去做,就难以形成言行一致的品质习惯。如我校曾平老师在训练新生早读习惯时,把早读阶段再细分为几个环节:“进校——上楼梯——进教室——掏书——读书”,在讲清每个细节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演练。又如:进教室这一环节,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先讲清“推——关——走——坐——摘——放——掏——读”八个动作,即进教室要轻轻地推开门,轻轻地关上,悄悄走到座位,悄悄地坐下,慢慢地摘下书包,慢慢地放下,迅速
掏出书,打开书朗读。先由老师示范,讲清要求后,进行示范表演,边说边演。再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表演练习,一个个地过关,为增加新生演练兴趣,还进行了进教室表演比赛。
曾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每项内容的每个细节,都应该给学生示范一下,然后让学生做一做,演练演练,各项内容的具体要求,就在演练的过程中记在心中,落在行动上,养成习惯了。
感悟之二:儿歌助行,快乐多多。
说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活动,利用儿歌来强化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在说儿歌的过程中,记住要求,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课间活动要求:“高高兴兴下课了,下节用具要备好,先去方便不要跑,回来再玩不是闹,活动地点去报到,小组游戏多欢笑。”
如上课铃响了,要马上坐好等待上课,可以说儿歌:“铃声响,把嘴闭,快步走到座位去。腰挺直,手扶膝,两脚平平放在地。向前看,头抬起,看谁坐得最神气。”
为了让学生养成回家先写作业的习惯,可说儿歌:“放学回到家,先把作业查,样样都复习,项项都别差。”
为了让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可说儿歌:“上课时,向前看,脑子跟着问题转,想出结果争发言。听发言,作判断,纠正错误要勇敢,何时都要抒已见。”
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均积累了不少于25首儿歌吧。
感悟之三:评价激励促成长
怎样让学生逐步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并亲身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在习惯培养过程中,我们引进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励机制。如按评价时段分,有课评、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按评价主体分,有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按评价形式分,有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级评价和代币评价。同学们在这灵活多样的评价激励中,时时能听到自己成长的脚步声,老师们也处处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感悟之四:个案研究,其乐无穷
习惯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耐心,对特殊的孩子还得用特殊的办法,“个案研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案例:倔强的小男孩
在新课改启动之秋,我校一年级新生中来了一个特殊的小男孩,他叫平,然而他的脾气却一点
儿也不平静,特别倔,还爱骂人,谁要是惹了他,就会攥紧小拳头,大吼大叫,又打又骂,不但在家里对父母是这样,在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也是如此。
听说他的“暴行”是在开学两个星期之后:一天下午,班主任例行小结当天情况,当点到“平”违纪时,平“嗖”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双目圆瞪,双拳紧攥,露出一副凶相,像要吃人似的,嘴里还大声吼着“我没有搞!”“我不要你管!”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
这还了得!刚上一年级就这样,这样的恶习如果不消灭在萌芽状态,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从什么地方入手呢?孩子刚上学两个星期,他的这一恶习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班主任决定去家访,从父母那儿了解一些情况,以便对症下药。通过家访,得知平从小性格倔强,家长忙于生意,没有时间耐心细致地给予引导,遇到平顽皮时,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据说有时棍子打断了,平的身上打出血了,他也不会“屈服”,好一个倔强的平!如此看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真是没说错,孩子的问题竟出在家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决定从家长入手,向家长宣讲正确的教子方法,家校配合,共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了解到平的“超常”表现和特殊家庭背景后,作为校本课程科任教师的我想到:一是不能和平发生正面冲突;二是要利用“校本”特色帮助平克服“倔”脾气。
平虽然倔,但很爱面子,特别爱听老师表扬。我抓住平的这一特点,每次上课铃响了,就往教室门口一站,眼睛向教室四周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平的身上。这时的平就会坐得端端正正,我连忙抓住机会,向全班大声宣布:“我今天要表扬的第一个人是——”平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越发精神。平上课最爱插嘴,这时我就把眼睛故意望到一边,说:“我要请一个最文明的不插嘴的同学回答问题。”平马上闭上嘴巴,小手举得直直的,两眼聚精会神地望着我。我说完后先停顿一会儿,然后回过头来,好像突然发现平在举手似的,故作惊奇地说:“平这时没插嘴,小手也举得好,请你吧!”平就会自豪地把脚向外跨出一大步,然后眉飞色舞地发表他的“独家演讲”。平上课还爱做小动作,每每这时,他的两只小手在课桌里翻得“天昏地暗”,两只小眼睛却一刻不离地盯着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我就会说:“瞧,平听讲多认真呀,两只眼睛一直望着老师呢。”平听到后就会自觉地把双手拿到桌面上来,悄悄地坐好听讲。就这样,一堂课下来,巧妙提醒加适度表扬,平基本上能循规蹈矩,听讲习惯也一天一天进步了。
转眼之间,平上二年级了。平的自觉性终究有限,老师的表扬也要洒向更多的同学。后来平又与几位老师发生了不文明的争吵。对平的恶习,我是听在耳里,急在心上。结合校本课程的教学,结合少先大队活动,我把第一个月的教学内容定为尊师敬长教育,学生每天写尊师敬长日记,只要是让老师、长辈或是其他人高兴的事都可以写,如学习进步了、改正了某个缺点、做了一件好事等,少则一句,多则三五句,老师根据质量数量给予加分,学生兴致很高,平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天,平写了三件事:(1)今天上校本课程我表现很好,老师给我奖了“大拇指”;(2)今天我没有发脾气;
(3)今天我的数学作业得了100分。我调查核实后给他加了30分。我还给平单独建了一个行为跟踪记录本,平和他自己聘请的监督员每天向我汇报,改正了哪些缺点,还有哪些缺点没有改,我都一一作好记录,并及时鼓励。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在班上开展一次民主测评,由全班同学评议:平现在哪些方面进步了?还存在哪些不足?说到“进步”时,平就会低着头,眼睛偷偷地看老师和同学,脸上溢满害羞而幸福的微笑;说到不足时,如打人,我便有意让平望着全体同学,并统计出被打人次,还故意问他:这是真的吗?平就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里说着“对不起”,一副非常虔诚的样子。
新学期开学了,我采用了新的评价方法,没有再要求学生写日记,也没有要求平每日汇报。两周后,我照例对平进行了一次民主测评,先由他自己评价,他讲到本学期又一次顶撞了老师,我事先已知。这时,我让他把事情的经过按照正确的态度重新“演”了一遍。演完后,平说:“刘老师,我能不能再请一个监督员天天陪我去向您汇报呀?”我当时愣住了,但是看到他那双真诚的眼睛,我微笑着答应了他。
不知明天的平会怎样?但我愿意等待。因为最甜的果子往往在最后成熟。
四、问题及反思
1、习惯培养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话题,也是一个容易反复的问题,因此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课题。习惯培养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怎样体现螺旋上升?怎样使之形成序列,克服随意性?
2、怎样把课堂上的习惯培养成果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怎样检查评价,使之有实效又便于操作?
3、怎样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来开发课程资源,而不是让授课教师独自开发?
4、习惯培养可否作为必修课,由班主任老师授课,便于评价落实,另开设选修课,发展学生个性,增加校本课程的选择性、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