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及答案

时间:2019-05-12 12:4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及答案》。

第一篇: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及答案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A.英国 B.苏联

C.美国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D.中国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3.“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4.()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A.课程 B.教材 C.作业

D.课程标准

5.《理想国》的作者是()。A.孔子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6.微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能体现微格教学特点的是()。A.训练单元小 B.反馈及时准确 C.训练程序合理

D.利于综合创新

7.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成分中的()遵循的是“快乐原则”。A.本我 B.忘我 C.超我 D.自我

8.教师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观察,发现和改进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是教师作为()的角色。A.设计者 B.指导者

C.组织管理者 D.反思者

9.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A.高速度 B.高难度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C.量力性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D.直观性

10.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2.小组讨论、协商、会谈等属于()。A.正式交往 B.非正式交往 C.单向交往 D.双向交往

13.()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教育心理学体系。A.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1877年)B.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1972年)C.布隆斯基的《科学的改革》(1920年)D.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年)14.“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5.“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的是()。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二因素论

16.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17.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1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D.差异性

19.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际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组合学习

20.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下列教育学著作中,作者和其作品相一致的有()。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E.凯洛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下列体现杜威教育观点的论断有()。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学校即社会

D.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E.教育性教学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B.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C.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D.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E.科学技术对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主要有()。

A.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B.普及高等教育

C.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D.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E.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5.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E.直觉思维训练

6.教育法的渊源包括()。A.宪法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E.民俗习惯

7.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E.刑罚法律责任

8.课程改革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需求,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的有()。A.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B.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C.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D.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E.重视学校的升学率

9.下列活动属于体育活动的是()。A.夏令营 B.春游

C.文艺会演 D.冬令营

E.实验

10.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认知风格

2.情绪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师生关系 5.广义的教育目的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1.简述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与教学中的哪一条原则相一致?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此原则。

2.一个人离我们越远,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小,可你为什么认为他的身高没改变呢?请联系实际试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15分)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苏霍姆林斯基

结合案例,试分析教学细节的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第二篇: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知识》预测试题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1、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2、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事例是()。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5、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课外活动的主体是()。A.教师 B.学生

C.少先队组织 D.学校管理人员

7、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此资料由云众教育提供

C.单一抑制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微信*** D.双重抑制

9、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强化法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0、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21、()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A.思维 B.反应 C.语言 D.理解

22、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A.道德素养 B.专业知识 C.教学技能 D.教育机智

23、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了,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83%,乙班同学的保持量是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A.集中复习B.分散复习C.及时复习D.适度复习

24、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A.提高品德认识 B.陶冶品德情感 C.激发品德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25、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26、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 B.决定作用 C.影响作用 D.促进作用

2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知识

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

28、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A.教育目的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B.教育影响 C.教育制度 D.教育环境

2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30、()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性记忆 D.语意记忆

31、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32、教师期望效应是由()研究发现的。A.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33、《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A.15 日 B.30日 C.45 日 D.60日

34、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A.埃里克森 B.卡特尔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35、“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36、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A.感觉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联觉 D.错觉

37、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38、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A.夸美纽斯 B.马卡连柯 C.伊拉莫斯 D.赫尔巴特

39、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场独立性占优势 B.场依存性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二、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41、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42、教师职业道德重在实践活动中锻炼、陶冶和提高。()

43、教师职业化就是要获得教师资格证。()

44、智力成果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45、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就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46、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发射的理论都认为动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47、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48、班级课堂气氛对个人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叫社会助长作用。()

49、小学生先学“铅笔”“计算器”“作业本”等种概念,再掌握“学习工具”这一属概念,这种由种概念到属概念的学习属于下位学习。(50、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是遗传决定的。()

51、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52、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53、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观念性。()

5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55、“奖惩合理”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云众教育网!免费交流、学习;共同走向美好明天!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5套真题卷)(模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1 本套试题单选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10题,简答题4题,论述题2题。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核心作用。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2).“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3).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D.要看情况而定

(4).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道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6).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B.分组教学

C.道尔顿教育

D.个别教学

(7).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感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8).教育法规的要素有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三个要素。

A.法律要件

B.法律法律

C.法律后果

D.法律行为

(9).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觉和独立作 业的教学是()。

A.复式教育

(10).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1).不学教育学,照样能上课。()正确 错误

(12).教育学只研究教育现象。()正确 错误

(13).教育现象就是指学校教育现象。()正确 错误

(14).教育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一种现象。()

正确 错误

(15).教育的本质就是生产力。()

正确 错误

(16).教育的本质就是上层建筑。()

正确 错误

(17).教育从来就是具有而且将永远具有阶级性的特点。()

正确 错误

(18).教育从来就是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正确 错误

(19).人类历史上,先是某些圣贤办起了学校,然后才有教育活动。()正确 错误

(20).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正确 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21).说服教育的方式有:、、、、。

(22).教师要将外在的 转化为学生内在的。

(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24).德育过程有四个环节,即:、、、。

(25).、、、是构成思想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要素。

(26).榜样的类型有:、、。

(27).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的方式有:、、。

(28).情感陶冶的方式有:、、。

(29).自我修养的方式有:、、、。

(30).品德评价的方式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1).简要回答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32).社会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33).社会生产力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表现在哪些方面?

(34).教育生产性功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5).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

(36).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 2 本套试题单选题10题,多选题10题,填空题10题,简答题4题,案例分析题1题。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一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3).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D.《教育心理大纲》

(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5).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迁移又可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 B.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 C.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6).下面有关操作的特点正确的是()。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7).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复述策略

D.调节策略

(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配置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9).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0).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A.原型

B.定势

C.变式

D.问题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12).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包括()。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15).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

C.明朗阶段

D.验证阶段

E.观察阶段

(13).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

A.干预与服从

B.责任与义务

C.教育与被教育

D.管理与被管理

E.监护与被监护

(14).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E.夸美纽斯

(16).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A.求疑 B.求实 C.创新 D.探索

(17).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18).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A.合作者

B.引导者

C.指挥者

D.参与者

(1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A.接受式的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自主学习

(20).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21).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乐、射、御、书、数。

(2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23).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

(2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25).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

(26).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27).《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

学的 原则。

(28).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9).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生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30).组块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我国德育的途径。

(32).简述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33).简述德育的认知模式。

(34).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0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大桥镇14岁的男学生姚小明,上语文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并与语文课老师顶撞,该老师把他交给班主任处理,班主任又把他交给学校党支部书记处理,书记对姚小明进行了批评后,班主任又把他送回其爷爷家。次日和第三日,小明多次找学校要求返校上学,学校未同意小明返校上学,而是把小明向语文老师认错作为返校上课的前提条件。小明的家长向县教委反映问题,该校仍未让小明上学。2010年春季,小明将学校告上法庭。江夏区法院判决学校向小明书面赔礼道歉,赔偿小明经济损失600元。本案受理费300元,其他诉讼费190元,原告负担200元,其余由被告承担。试分析学校侵犯了小明的什么权利,请简要评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3

本套试题单选题20题,填空题10题,简答题4题,案例分析题1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个体将已有知识经验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是

()。

A.知识应用

B.知识综合

C.知识概括

D.知识迁移

(2).《教育心理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的本质、目的 B.教育的任务、原理

C.教育的内容、方法

D.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的心理现象

(3).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联结力量就会增加,这符合学习规律中的()。

A.练习律

B.准备律

C.近因律

D.效果律

(4).在《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具体指的是()。

A.记忆的策略

B.学习的迁移

C.技能的形成 D.概念的掌握

(5).在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中,信息的存贮过程,又被称之为工作记忆的是()。

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用建立学习时间表的方式在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这属于学习策略中的()策略。

A.认知

B.资源管理

C.精细加工

D.元认知

(7).对教师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就要做到()。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以身作则,起好示范榜样作用

(8).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9).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12).“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10).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是()。

A.各学科教学

B.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3).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4).“矫正错误”是注意的()。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和监督功能

(1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体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7).《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18).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A.瞬间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19).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人为本

D.均衡发展

(20).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要选可食的果实,又要选不可食的果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A.变式法

B.比较法

C.直观法

D.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21).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被称为。

(22).情绪的原因理解分为两种情况,即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和。

(23).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接受社会化的过程,是从一个“ ”或“生物人”成长为“ ”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4).对于儿童之间或简单或复杂的同伴关系的测量,目前心理学界使用的方法技术主要有观察法和。

(25).在没有外部指导和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和维持的积极的行为过程是儿童对行为的。

(26).有关道德的心理成分组成,目前看法不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将道德分成、和道德行为。

(27).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般分为 和亲社会行为。

(28).与皮亚杰使用对偶故事法所不同,柯尔伯格使用了 来测量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29).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基于生物性别的不同而产生的品质特征,包括、和性别行为模式等三方面。

(30).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称为儿童的社会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1).从当今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决策作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

(3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怎样?

(33).教师备课为什么要钻研教材?

(34).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向?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0分)

(35).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它的影响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它被称为另一个“家长”。由于大部分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过长,所以关于电视对孩子学习和行为影响的争论不断。

(36).你认为电视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减小电视的负面影响?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4 本套试题单选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10题,简答题4题,论述题2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把自己所具有的和所不能容忍的性格、特征、态度等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批评别人的恶劣的防御机制是()。

A.投射

B.幻想

C.转移

D.抵消

(2).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并且经常用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方式来进行,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属于()。

A.发现问题阶段

B.理解问题阶段

C.提出假设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3).心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A.心理正常的学生

B.存在心理问题但无力自我解决的学生

C.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D.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

(4).下列哪项符合学生记忆力发展趋势的表现?()。

A.女生侧重机械记忆,男生侧重意义记忆

B.女生侧重有意记忆,男生侧重无意记忆

C.无意记忆发展缓慢,有意记忆发展迅速

D.机械记忆随年龄增高而提升

(5).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属于心理健康考察范畴指标中的()

A.智力正常指标

B.非智力指标

C.协调与控制情绪指标

D.智力与体力综合指标

(6).在这个案例中,该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为()。

A.传递——接受式

B.引导——发现式

C.示范——模仿式

D.情境——陶冶式

(7).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根据结果把学生分为甲、乙、丙、丁组。甲组学生自学补充教材,乙组学生由教师上附加课,丙、丁组学生由不同的教师上基础复习课。这种分组教学属于()。

A.学科能力分组

B.跨学科能力分组

C.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的分组

D.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

(8).一位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举了个例子:古代有个人,他的妻子得了重病,但又一种药能救她的命。而这种药却很贵,这个人根本无法筹足买药的钱。于是他想法把药偷了出来,救了妻子的命。这位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回答这个人该不该偷药。一部分学生回答“该偷”,另一部分回

答“不该偷”。老师在学生回答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点评。据此回答33-34题。

33.根据这个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答“该偷”者道德水平低

B.回答“不该偷”者道德水平高

C.不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其道德水平

D.学生回答的结果与其道德水平没一点联系

(9).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孔子在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六艺”教育是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其中心是()。

A.孝的教育

B.礼乐的教育

C.书数的教育

D.御的教育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正确 错误

(12).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确 错误

(13).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正确 错误

(14).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音体美等素质的特长教育。()

正确 错误

(15).“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考试。()

正确 错误

(16).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

正确 错误

(17).学校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正确 错误

(18).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

正确 错误

(19).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正确 错误

(20).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正确 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21).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22).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向受教育者进行教育。

(23).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三种代表性学说是、、。

(2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 国的。

(2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国的。

(26).根据教育自身的特征,有史以来的人类教育可分为、、和 四个阶段。

(27).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 和 的争论。

(28).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29).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30).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应怎样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32).班主任对学生群体的了解和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33).简述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

(34).运用讲授法有什么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5).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36).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怎样贯彻这一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5

本套试题单选题10题,判断题10题,填空题10题,简答题4题,论述题2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教育部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意见和情感的学生,有效的行为改变方法

为()。

A.系统脱敏法

B.精神分析法

C.全身松弛法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D.肯定性训练

(4).下列选项中()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中华人民共国和教育法》的通过时间是()。

A.1993年10月31日

B.1995年3月18日

C.1996年5月15日

D.1998年8月29日

(6).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7).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强调()。A.反思 B.合作 C.尊重、赞赏 D.帮助、引导

(8).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9).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有()。A.实用化 B.网络化

C.整体化

D.方便化

(10).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正确 错误

(15).教育不仅可以兴国,而且还可以救国。()

正确 错误

A.校外活动

B.课外活动

C.教学活动

D.团队活动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文化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

正确 错误

(12).教育只能保存传递文化,而不能创造更新文化。()

正确 错误

(13).如果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一致,则这个国家的教育就完 全一样。()

正确 错误

(14).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

(16).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居民对教育的态度就一定冷漠。()正确 错误

(17).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与传递是无条件的。()正确 错误

(18).人的可塑性使人接受教育既有可能性又有必要性。()正确 错误

(19).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正确 错误

(20).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正确 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21).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2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

(23).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24).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 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 等方面。

(25).德育一般包括 教育、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6).狭义的课程是指。

(27).教科书是根据 编写的,是教师 的基本依据。

(28).学校工作必须以 为主,全面安排。

(29).教学的目的是。

(30).在历史上,最早明确地阐述和论证“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1).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32).教学与智育有何区别?

(33).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34).在德育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知与行的统一?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5).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36).试述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6

本套试题单选题10题,多选题10题,填空题10题,简答题4题,论述题2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

A.智力活动

B.社会活动

C.教学活动

D.科学活动

(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遵循()原则;自我遵循()原则;超我遵循()原则。

A.快乐、社会、现实

B.快乐、社会、道德

C.快乐、现实、道德

D.道德、现实、快乐

(3).《劝学》中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现代教学原则中强调的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是()的结果。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麻木

D.感觉迟钝

(5).()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即一个测验在不同的条件下岁学生进行多次,而所获得的结果大体一样,即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都是相对稳定的人群。

A.效度

B.信度

C.准确度

D.精确度

(6).“矮个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7).学生先学会了“电脑”的概念,然后再学习“笔记本电脑”这一概念,这种学习过程属于()。

A.总括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组合学习

(8).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的德育方法

A.情感教育

B.实际锻炼

C.榜样示范

D.陶冶教育

(10).可以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的是()

A.选择性学习

B.参与性学习

C.自主性学习

D.合作学习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正确 错误

(1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映。()

正确 错误

(13).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完全放弃考试。()

正确 错误

(14).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正确 错误

(15).不存在没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正确 错误

(16).素质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

正确 错误

(17).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正确 错误

(18).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正确 错误

(19).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正确 错误

(2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正确 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21).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方法,是早期儿童发展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2).儿童发展受遗传、发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3).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24).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才逐渐出现有意动作,动作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多地受心理意识的支配,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 规律。

(25).注意分为 和 两种类别。

(26).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称为“ ”。

(27).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28).在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通常将儿童思维分成、和抽象逻辑思维。

(29).是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如理解“施事一动作一受动”、“物体一方位”等语义关系等,从而了解现实中各种事物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0).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对自己说话,其主要的功能

不在于交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教师的任务。

(32).遗忘的规律和特点有哪些?

(33).简述如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34).简述班集体形成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5).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36).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第四篇:2014年特岗教师《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押题预测卷及答案

2014年特岗教师《中学教育理论知识》押题预测卷及答案

(1)2014年6月30日来源:233网校评论 分享到 我的做题记录

本文导航

      第1页:单选题1-10 第2页:单选题11-20 第3页:多选题;名词解释

第4页: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第5页:答案: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第6页:答案: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称为()。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经验课程

2.()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实践过程

3.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A.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 B.素质教育的实施 C.知识经济的出现 D.政治的民主化

4.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5.某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公认的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这一课程观倾向于认为课程是()。A.学科 B.文化 C.目标 D.体验

7.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是()。A.社会教育制度 B.国民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基础教育制度

8.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9.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

1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11.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A.苏联型学制 B.双轨制 C.六三三制 D.单轨制

1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

13.李琳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A.深度加工 B.运用记忆术 C.适当过度学习D.机械识记

14.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15.“午饭吃鱼还是吃炸鸡呢?吃鱼更健康,但是刺多;吃炸鸡没有刺的烦恼,但是不够健康。”这种心理冲突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6.下列哪一项属于“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17.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蒽贯彻()。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8.由卢扎诺夫创立的()注重强化联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与无意识功能统一,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A.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B.发现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学法 19.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 练学生的()。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20.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 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当教师进行说服时,应当只提出正面的材料的有()。A.低年级学生 B.高年级学生

C.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D.培养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E.说服对象原本有相反观点时 2.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复杂或过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3.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D.注重良好仪表、作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E.做学生的朋友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隔辈群体 E.遗传

5.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为主。A.直接经验 B.书本知识 C.实际技能 D.间接经验 E.人际交往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其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7.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A.前学校

B.前社会教育机构 C.学校

D.社会教育机构 E.高等学校

8.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9.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内向型与外向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 E.可控型与不可控型

10.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学生观 2.慎独

3.教育法律关系 4.依法执教 5.学习准备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为什么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简述理由。

2.简述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3.简述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4.简述教育的法律救济途径。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2.谈谈教学过程的含义及其本质。

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10分)

某经济日报报道:面对调皮学生无心向学、校风日下的状况,为感化学生,重新挽回学生的向学意识,校长曾经三次跪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请结合案例,试分析该校长的做法是否合适。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D【解析】该题考查经验课程的概念。

2.A【解析】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B【解析】多元文化、知识经济及民主政治都是新课改的背景,但它们是一种宏观背景,只有素质教育的实施才是其微观层面的背景。

4.C【解析】题干中所体现出的是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11岁以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

5.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D【解析】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它强调的是人的体验。7.C【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是随意制定的,而要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

8.B【解析】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起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

9.B【解析】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0.C【解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11.B【解析】英国的教育自中世纪以来就形成了双轨制,贵族与平民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接受教育。现代的英国,中等学校仍然沿袭着双轨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2.A【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一书,是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学专著。

13.B【解析】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记忆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4.C【解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15.D【解析】题干呈现的是同时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两个目标,因此是多重趋避冲突。

16.C【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17.B【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原则中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原则可知。18.D【解析】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其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接受信息。

19.C【解析】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0.C【解析】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AC【解析】在选项B、D、E中,应当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2.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教师自编测验优缺点的理解。3.ABCD【解析】E项应为做学生的楷模。

4.ABC【解析】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5.BD【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

6.ABCD【解析】原始社会没有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没有专门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并不是在特定场所进行。

7.ABCD【解析】高等学校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学校教育类型,所以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前四者。

8.BCDE【解析】政治背景不是从事教师职业活动的必备资格,因此与题意不合,排除。9.ABD【解析】学生问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10.ACE【解析】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同时还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认识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权利、地位及其发展规律的看法。学生观的核心是教育者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及人格上的差异及其影响。

2.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

3.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4.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答案要点】

1.学生之所以是发展中的人,主要原因在于: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面对问题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是这种能力只限于对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具体性。这是指这一阶段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如果只用言语叙述问题,则儿童推理就感到困难。

(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一阶段儿童已掌握了守恒,思维也具有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这是指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意识到别人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

3.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教师的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二,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教师通过向个体传授一定的生产知识和科学知识,使个体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成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物质财富的间接创造者。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知识、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是教师创造精神财富的表现。

第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4.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

(1)诉讼方式。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凡符合上述条件和受案范围的,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获得法律救济。

(2)行政方式。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申诉包括教育行政人员的一般申诉、教师申诉、学生申诉等。

(3)仲裁和调解方式。主要通过教育组织内部或机构以及其他民间渠道来实施法律救济。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答案要点】

1.(1)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因此,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2.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说,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正是遵循这样的过程,通过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①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同的。③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识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最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六、案例分析题(共1题,每题10分)【答案要点】

该案例反映了教育中的困境。社会的价值取向、传统观念、教育体制、家长行为等,对教师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要求,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领导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屈服、下跪。教育中的困境使教师丧失了真诚,丧失了尊严,丧失了品格和追求。

教师要做的是树德,以崇高的师德激励自己、感化学生、影响社会;要有思想,只有有思想才能滋养心灵和厚重人格;要丰富自己的内涵,多读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教师应有自己的品格,不能让狭隘的功利左右自己的教育观,为了外在可见的利益而丧失个人的原则。案例中校长的做法实属无奈之举,其初衷是想挽回学生们的向学之心,但其做法有待商榷。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个格、有创造力和幸福感的人。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应具有这些品质。教师没有理想,便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教师没有独立人格,学生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是否会适得其反。其次,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这一跪,教师的人格不再神圣,而如果学生对教师不再尊重,教育的危机就更严重了。校长的这一跪,很可能会把学生推得离教育更远。但这种危机不只是教师本身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只有教师重新赢得社会的尊重,有了较高的地位,才能站直了腰杆教书。

第五篇: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

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C)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3、心理断乳期是指(C)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B)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B)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A)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B)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C)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C)A、合作精神 B、友爱精神 C、奉献精神 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A)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大学》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B)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C)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A)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易

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C)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A)A、教师 B、家长 C、自我 D、同伴

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C)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持性 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A、师生关系 B、上下级 C、同事关系 D、同学关系

二、判断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1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15、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16、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1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三、案例分析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 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答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小李的做法显然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相违背。

首先,他没有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违反了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其次,他也没有为学生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最后,他挖苦、惩罚学生,违背了教师关爱学生的要求。

四、论述

1、一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老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2)教师的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为了搞好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之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要加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健康的人格。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根大的差异。小学课堂教学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明显分化并趋向稳定。中学教学中,应注意从教材内存中挖掘深度,刨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开动脑筋的智力活跃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

(2)要报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一般来说,成绩优秀、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应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已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汲的 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五、作文

爱的礼赞——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 大厦或桥梁的设计者,我们称为他为建筑工程师;园林景观的设计者,我们称他为园艺工程师;电子工业 的设计者我们称它为电子工程师。然而教师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意味着教师必须成为人类思想和精 神的塑造者和建设者;必须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精神花园里的一个园丁。正是因为他的“最崇高”和“最光辉”,因此就有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称呼。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赞歌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要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播人生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除心中困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做的事。这一过程,就像运动会上的火炬一样要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永不熄灭。我们就是这一传递过程的一个队员。历史赋予 我们特定的一程,我们从上一代手中接过接力棒,跟时间赛跑,直至跑完我们的这一段,再将接力棒传给 下一代。如何使我们这一段走得更光辉,我觉得我们要做到以下两大点:

第一:要有“为人师表、与人为善”的心态。

“为人师表”,这意味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育人必先正己,所以为人师表成 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同志给其母校(湖南师范)关于“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题 词,就表达了这种意思。那么,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我觉得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的作用及其巨大:首先,师爱犹如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无论他是何种性格的,都可以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 对爱的渴望,有时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其次,师爱是产生“动情效应”的原动力。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 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种效应一但形成,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尊重教师的劳动,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甚至会把教师视为父母般的亲人,真诚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配合教师更好 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师爱又是一种力量,它会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 生道路的转变,促使其成才。

我们有了这种师爱,就会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不以学生学习的成绩为喜厌的标尺;有了这种师爱,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就不会埋怨学生的成绩,动 辄“师颜大怒”、厉声喝斥,甚至把学生逐出教室;有了这种师爱,就会主动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志向、性格和爱好,了解他们的欢乐、忧愁与困惑,以便进行有针对的关爱;有了这种师爱,就不会认为教育学生 仅是班主任的事,与任课教师无关。

如果说“为人师表”是对教师言行举止的要求的话,那么“善待他人”则是对教师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所必备的健 康心理素质和宽厚仁爱秉性的要求。这里的“善待他人”,指教师要以“平等、相容、互利”为原则,积极营造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教师与教师关系、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所有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 际关系,是社会秩序稳定和进步的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的需要,是建设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风的需要,是教师之间团结协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要有“勤勉敬业,忠于职守”的工作心态。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我们已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们就有义务去尽其所能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但有了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忠诚,那么讲台将会给人以愉悦和享受。讲课是一种抒情,不管讲内容如何,都会染上讲课者的主观色彩和灵感的火花(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东西);讲课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讲课又是一种提高,是你对社会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这一切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整理和 升华;讲台是一所学校,久而久之你会变得渊博而高尚,你会找到自尊和自信,你会看到自身的价值和人 生的意义。要能够真正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就必须做到勤勉敬业、忠于职守。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做到 以下“四勤”:

一.勤于学习。当前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步步深入的时代。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勤于学习就成为我们教师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和首要任务。我们要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宏观的、和教与学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专业学科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丰厚自己的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学习,我们才有可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化、全面化、系统化、合理化。除了以上知识外,还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参加校内外培训与教研、科研活动,在工作实践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学习。只有有了强烈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养水平,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二.勤于工作。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教师“勤于工作”,主要表现在一个“严”字上,即对工作有求真务实的态度,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充分备课。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好课也可以做到,但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不容易了。所以,要想上好课,课前就得狠下功夫。课内科学施教。在教学中,除坚持教学目标明确、学生主动参与、基础能力并举、当堂反馈巩固等原则外,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展现学生们的个人风格。课后及时辅导。我们要建立“特困生”成长档案,利用有效时间对“特困生”进行诊断,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作业规范处理。对作业要尽力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三.勤于创造。生命本质的生存方式在于创造。同样,教师生命最本质的生存 方式也在于创造。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把握教材的能力、创造性运用教法的能力和创造性教学应变能力等三个方面:①创造性把握教材的能力,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能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键环节。②创造性运用教法的能力,要求我们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③创造性教学应变能力,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对象和条件的变化,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时进行施教。

四.勤于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于深思、勤于探索的科研工作者。只有边研究、边教学、边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才能成为一位名教师。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教师这个职业才能带给人们更多的真知,才能让我们的生命燃烧得更有意义。

下载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玉溪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知识》真题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陕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答案[精选]

    2015陕西特岗教师招聘真题答案 单选题 1.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上,我们应该大力肯定和倡导的是(C) A厌教B功力C热爱D苦教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A) A爱岗敬业B严谨治学C依法......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5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信息技术学科】(一) 单选题 1.相对于外存储器而言内存储突出的优点是。 A.容量大 B.存取速度快 C.价格低 D.永久保存数据 【答案】B。解......

    201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不完整) 一 选择题(单项选择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小强父母离婚,抚养权判给妈妈,妈妈再婚,小强的义务教育谁负责( ) A爸爸,妈妈 B妈妈......

    特岗教师招聘真题样卷(政治)

    一、 选择题(本题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钱的字母填入下面表格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

    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

    2018年玉溪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

    2018年玉溪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出自《学记》的语句中,哪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A.“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

    2015河南小学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专家命题卷及答案

    2015河南小学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知识》专家命题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中外历史名人中,坚持外铄论的是( ) A.孟子 B.华生 C.高尔顿 D.霍尔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特岗教师招聘:专业知识真题及答案(中学化学)

    资料来源: http://www.xiexiebang.com/mydoc-7352321-1.html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题(音 体 美)语 数 外 文科 理科 教育学 心理学 各科试题齐全。 特岗教师招聘:专业知识真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