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田的维吾尔人评课小结
《和田的维吾尔》评课小结
《和田的维吾尔》一文中,韦燕老师向读者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浓郁的西域风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韦燕老师除了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之美,还引导学生能通过品味语言,尤其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维吾尔乡村的风情,体会和田维吾尔的精神,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训练到位,“语文味”十足。
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拓宽自己的思路,引导他们在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基础上,更多地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相互合作与独立思考中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韦老师设计了学生填写“维吾尔印象”环节,让他们在体会维吾尔人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的综合提炼,很能考验学生的读后感悟和语言的捕捉能力。填写表格后,让学生借助表格畅谈维吾尔印象,进行语言综合表述的训练,并以此提炼“幸福指数”和幸福根源,自然地凝练了中心——热爱生活。可以说从环节上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既提高了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和田维吾尔独特的西域风情,同时提升了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懂得无论生活怎样,我们都要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
本堂课比较成功的还在于韦老师对本课“字词句”的艺术处理。先是对词语分类认读,了解构词特点,并词句相连,进而完成对新疆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的初步感知,简洁、高效。
当然课堂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初读课文,老师让学生思考:维吾尔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可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将重点转到了“维吾尔人的特点”,到课的后半段才又让学生整理“维吾尔人印象”,感觉教学环节和内容上有些重复,故而让课堂的尾声变得仓促。
这堂成功的课使我很受启发: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加强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而学生的感受是需要教师去培养的,他们如何思考也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地感受与思考中逐渐形成更为高雅的审美情趣、养成更为深刻的思考习惯,更积极地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教研组长:郝明高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和田维吾尔》评课稿
六年级语文《和田维吾尔》评课稿合集4篇
六年级语文《和田维吾尔》评课稿1在高**老师教学的《和田的维吾尔》一课中,教师大方的态度,细致的讲解,精美的课件,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和田的维吾尔离学生生活遥远,开头出示地图,使学生对维吾尔和和田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师准确地把握了学情,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讲解清楚细致,引导得法。教学中,高老师通过抓中心句,重点词去理解,去品读,效果较好。如,在学生交流了自学情况后,就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够反映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抓中心带动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了维吾尔人的特点是: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爱美的维吾尔族,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三、课件制作精美,图片的出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随着图片的演示,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走进了和田的维吾尔,感受到了它的美。学生如同进行了一次免费的旅游。
六年级语文《和田维吾尔》评课稿2《和田的维吾尔》一文以作者多元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浓郁的西域风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陆老师除了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之美,还引导学生能通过品味语言,尤其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维吾尔乡村的风情,体会和田维吾尔的精神,教学目标明确,语言训练到位,“语文味”十足。
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拓宽自己的思路,引导他们在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基础上,更多地感受语言的魅力,从而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相互合作与独立思考中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陆老师设计了学生填写“维吾尔印象”环节,让他们在体会维吾尔人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的综合提炼,很能考验学生的读后感悟和语言的捕捉能力。填写表格后,让学生借助表格畅谈维吾尔印象,进行语言综合表述的训练,并以此提炼“幸福指数”和幸福根源,自然地凝练了中心——热爱生活。可以说从环节上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既提高了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感受到和田维吾尔独特的西域风情,同时提升了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懂得无论生活怎样,我们都要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
本堂课比较成功的还在于陆老师对本课“字词句”的艺术处理。先是对词语分类认读,了解构词特点,并词句相连,进而完成对***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的初步感知,简洁、高效。
当然课堂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初读课文,老师让学生思考:维吾尔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可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将重点转到了“维吾尔人的特点”,到课的后半段才又让学生整理“维吾尔人印象”,感觉教学环节和内容上有些重复,故而让课堂的尾声变得仓促。同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印象”的综合表述要求有点过高,而且目的性不太明确,很多孩子不知如何讲起。
当然“瑕不掩玉”,这堂成功的课使我很受启发: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加强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而学生的感受是需要教师去培养的,他们如何思考也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地感受与思考中逐渐形成更为高雅的审美情趣、养成更为深刻的思考习惯,更积极地去探索身边的世界。
六年级语文《和田维吾尔》评课稿3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学生学习策略上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策略上上的变化。学习策略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收集、整理信息是其中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今天听了沈老师执教《和田的维吾尔》,对沈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资料”这一环节颇为欣赏,一评为快。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或背景、或作者、或有关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曾高频率地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堂上。风靡一时后,风光不再。因为老师们觉得收集资料、交流资料形式化,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作用不大。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交流资料,从理论上来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那么为什么逐渐淡出语文教学呢?老师们的意见大致有以下三点。
(1)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生搜集的资料往往没什么用,所谓交流,就是念念,念完了事,与教学没什么关系,形式化;
(2)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资料,往往是极少数人滔滔不绝,典型的“高耗时、低效能”,不如老师直接出示;
(3)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少,有的学生没有搜集的`条件。
沈老师在指导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时,有两个环节很有参考价值。
其一:学生汇报: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
学生汇报完,沈老师问学生:从资料中,你能发现什么维吾尔族的什么特点?有学生说:能歌善舞。沈老师做了肯定评价。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正好有写维吾尔人能歌善舞的段落,沈老师又联系交流时的资料予以强调。
研究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沈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资料不是走过场,而是认真地分析学生交流的资料,引导学生概括资料,同时从资料中提取与教学有联系的信息,使交流资料成为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材料,成为学生丰富视野的工具,成为促进文本学习的动力。
其二:有个学生在汇报时,手上并没有拿文稿,侃侃而谈,完全口语化,但内容丰富、术语准确。很显然,这位学生已经在课前已经把搜集的资料消化过。
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推想沈老师平时可能对学生搜集、交流资料的方式提出过一些要求,要求学生整理资料或思考资料。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像这个学生一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整理资料或思考资料,甚至研究资料,那么,搜集资料就是一个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交流资料就是一个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搜集资料和交流资料无疑就变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了。
搜集资料、交流资料是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作业相比较,更能显现它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自主性,推动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一定要做好指导资料搜集方法的指导,组织好资料交流的过程,落实搜集和交流的结果,使其成为学生拓宽视野,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
六年级语文《和田维吾尔》评课稿4《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展示了维吾尔乡村浓郁的西域风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热爱生活、豁达乐观的精神。在教学中,高老师首先进行复习巩固和预习检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并且读词也不是单纯的检查读音,相伴随着新的发现,如第一组为近义词组成的词,多涉及环境描写。第二组则体现了和田的维吾尔豁达乐观的性格。可谓读出了新意和深层内涵。
初读感悟环节教师用一个问题:让学生找到能够反映和田维吾尔人的性格或精神的语句,并且朗读回报。没有别的要求,仅仅是找和读,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无所顾忌的朗读,特别好。
细读品味环节教师则运用不同方法引导理解感悟。如朗读第一段想象情景,品读感叹语气与反问语气的不同等,在朗读中体会文字之美。学生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尤其是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维吾尔乡村的风情,并且理解和田维吾尔的精神。
形象优美的插图更增添了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美丽迷人,可谓锦上添花!教学时间分配也很合理。
第三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一、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和田亲身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以及维吾尔族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从而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的豁达乐观的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六年级的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教材编排和课文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能够读记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载歌载舞、铺天盖地、美不胜收、豁达乐观”等词语。
过程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以及民族风俗。
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品质。
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示维吾尔族民族风俗的图片,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自主、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在讨论中了解维吾尔民族风俗的独特魅力。
五、课前准备
电视、电脑。目的是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设疑,导入新课:这几天,我们通过课文了解了中国各地的民俗风情,让我们领略到祖国广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再去一处非常美丽的地方。大家猜,会是什么地方?
【教师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让学生对维吾尔风情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在读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特征的是哪一句?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三)重点研读,感受民俗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的结尾:“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学生再浏览课文,并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和田维吾尔族民俗特点的?
【通过再读课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从而获得结论。】
3、从学生回答的5个方面(豪气与乐观、热爱土地、能歌善舞、爱美的天性、聚餐多样)教师选择其中的一方面“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与学生共同学习,并提出学习要求:(1)找出能够体现和田维吾尔人豪气与乐观的句子。(2)这段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恶劣的天气,反衬出维吾尔汉子的豪气与乐观)
4、学生根据第一部分的学习,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每个小组选择一处感兴趣的维吾尔族风俗的段落,进行学习交流。
【关于积极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中提出,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种学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每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都是积极存在的。】
5、小组随机回答,教师相机进行点评,并把文中出现的有关维吾尔族风情的图片进行展示。
(四)质疑问难,总结全文
1、质疑问难
明代学者陈敏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回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
2、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1、请同学们课外查阅有关维吾尔族的资料,加深对这一民族的了解。
2、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或语段抄写下来。
【将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拓宽作业渠道,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七、板书设计:
豪气与乐观
热爱土地
和田的维吾尔 爱美的天性
能歌善舞
聚餐多样
9和田的维吾尔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9和田的维吾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词语的读音、写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运用;理解用小标题的形式行文的特点和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品味的方法,解说“维吾尔”的风土人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维吾尔”人虽苦犹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小标题的形式行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维吾尔”人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字词,收集有关“维吾尔”族的资料,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欣赏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课件一)
(如能歌善舞、热情、漂亮等。)
2、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哪里吗?(新疆)对,我们要走进新疆的和田,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齐读(课件二)
3、对和田你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画出最能概述维吾尔人特点的语句。(课件三)
2、根据你画的句子的内容选择精练且有概括性的词语填一填:
豪气乐观 的维吾尔人
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爱美的维吾尔人
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
3、联系注释或课文,了解下列词语 土馕(náng)儿 “库乃其” 巴扎 都帕 艾得来斯 巴朗子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课文是怎样来具体描写和田的维吾尔人的这些特点的?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⑴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①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的维吾尔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⑵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在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
①“民以食为天”,维吾尔族人的吃几乎离不开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②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在寂静广阔而又单调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犹如巨幅抽象画。而能够在这样的背景下画出如此有创造力的画家,只能是热爱生活、热爱土地的维吾尔人。
③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
⑶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从哪里看出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①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②爱花、种花、绣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维吾尔族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美丽地生活着,正像坚强的花朵,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仍然尽情地吐露芬芳。
⑷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1、维吾尔人不但漂亮,还能歌善舞,请欣赏下面这些图片。
2、从他们的舞蹈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脉络清晰,易于把握;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五、拓展延伸 1、1、以下面句子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和田自古以来就是瓜果之乡。
2、课外交流你还知道的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知识。
【板书设计】
9课 和田的维吾尔
乐观
土地
美 的维吾尔人
善舞
教学反思
豪气
热爱
爱
能歌第9课 和田的维吾尔
根据课型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即:读、认、划、画、悟。这五个环节中,“读”是关健,“悟”是落脚点,“认”是基础,“划”和“画”是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这五个环节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前面四个环节弄通弄透,第五个环节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了阅读教学的原则。
首先是“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他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使他们在自读、品读、感情朗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对课文的内容有所感悟,形成初步的印象,达到与作者心灵碰撞的效果,为教学第五个环节中的“悟”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二是“认”。“认”这个环节的前题也是读,即是让学生走进文章的同时认识文章的生字,找出新词,要求学生利用词典等工具书再结合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但语言优美,词语丰富。本文新出现的词语有十九个之多。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理解课文的内涵与精髓,有情感地品读课文,必须要扫清字词障碍。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划”和“画”。是依据课前导读而设计的。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充分地品读文章之后,再去找出文章中介绍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并做上记号,然后再划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这两个环节只要学生深入课文,仔细品读是不难解决的。解决了这两个环节也就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悟”。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维吾尔人的特点以及他们虽苦优乐的精神风貌。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设计的是分块分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以读促悟。比如说让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歌声感受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中运用对比的写法。被沙尘暴统治及破坏的夜色与热烈激昂的歌声形成强烈的对比。“汉子嘶着沙哑嗓子在迎风引吭。”“风中的歌声仍在夜空中渺渺回荡„„”。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超越可怕的黑暗与自然。再比如读第五、六自然段,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维吾尔姑娘的漂亮,那里的姑娘和小伙子能歌善舞,能体现他们豁达与乐观。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分块分导学生以读促悟,使学生深入体会到生活在沙漠中的维吾尔人物质条件虽然很差,但是,他们有豁达乐观的品性,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享受美,面这些美用歌声用舞蹈来表现。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苦,他们仍感觉是甜。
回顾本课堂教学,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自学,引领学生由浅入深,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重在“授之以渔”。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究维吾尔人的特点及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第四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9*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音并理解: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人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
3、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准确说明和生动描写的表达方式。
4、了解作者,激发课外阅读作者权鹏飞不同作品的兴趣。教学难点
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豁达乐观;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以及和田是个怎样的地方。
2、多媒体课件。
3、前置性学习单。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品味了北京春节的年味,欣赏了带着面具演出的藏戏,参观了圆形的客家土楼以及方形的傣家竹楼,今天杜老师要带同学们到新疆的和田地区,去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
2、我们把课题读一遍。生齐读。课题中的和田是新疆的一个地名。要了解和田,我们先要了解新疆。(出示全国新疆地图)。中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世界第三,外形像一只雄鸡。新疆是位于鸡尾的一片地区。它的全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乌鲁木齐市,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和田是新疆南部的一块地区,该地区与阿克苏地区之间有着号称死亡之海的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地区地貌以荒漠为主,自
然环境恶劣。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很多地方寸草不生。这样糟糕的环境却有大量的维吾尔族人生存。你们想知道那里的维吾尔人是如何生活的吗?请同学们将语文书翻到37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字词过关,摸清结构
1、课前给同学们发放了前置性学习单,现在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一个同学将认读词语读一遍。指名读,齐读。读是都读好了,可是这些词语的意思都能理解吗?请几个同学选词造句,不重复。
2、字词过关了,可是课文能读好吗?觉得自己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同学举手。那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轻声快速,字音不拖。边读边了解课文大概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一个同学读出来。指名读: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中包含了维吾尔人的什么性格特征?豁达乐观。师板书。
4、师:乐观,这个词语,我好像在课文中其他的地方也看到过,请一个同学帮帮我,找一找还有哪个句子中有乐观这个词语,把这句话读出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乐观一词,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前后呼应(前后照应)乐观?谁乐观?对,维吾尔人乐观的生活。其实刚到和田负责采访和通讯写作的作者正如文中所写,内心是惊恐和不安的。他原想着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应该是贫穷和痛苦的,还可能因为偏远贫穷而多抢劫杀人之事。但是当他在当地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维吾尔人热情好客,豁达乐观。采玉石,织毛毯,开辟绿洲,栽种瓜果。硬是把艰难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作者禁不住对他们的赞叹之情,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乐观就是他对这个民族最大的感受。
5、那么,他写了维吾尔人的那些特点?如何写出他们的豁达乐观呢?我们一起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三、小组探究,汇报交流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将关键词圈出来。用波浪线画出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师相机板书: 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天性爱美
喜爱聚餐
能歌善舞
2、钱钟书先生说过: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见一下这只下蛋的鸡呢?杜老师却认为吃了一个好吃的蛋,自己会很想认识结交一下这只鸡,和它交个朋友,以便有机会吃到她更多的蛋。那么,读了这么优美的文章,你们想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他更多的美文吗?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四、了解作者,拓展阅读
1、介绍作者,教师出示权鹏飞介绍资料:权鹏飞,男,陕西白水县人,出生于196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新疆日报》通讯员,曾获新疆第八届、第九届“新疆新闻奖”。现为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
2、课件示《梦幻尼雅》片段,激发学生阅读。
3、推荐阅读《塔克拉玛干最后的“骆驼客”》、《沙漠“白毛男”》、《梦幻尼雅》、《一个百岁老人最后的葬礼》、《尼雅三题》、《和田三宝》、《和田三棵树王》、《和田之冬》。
五、板书:
9*和田的维吾尔人 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豁达乐观 天性爱美
喜爱聚餐 能歌善舞
第五篇:和田的维吾尔人教案
和田的维吾尔人教学设计
红寺堡区第三小学 张步科
一、设计意图:
《和田的维吾尔》是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和田的维吾尔人的性格特点和民俗风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农村学生朗读,理解的能力较差,本教学设计,采用多次“默读、感情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和田维吾尔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同时,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欣赏,使学生们更直观立体地感受到维吾尔的风情。
二、教学预设目标:
1、知识和能力: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
2、过程与方法:咀嚼“载歌载舞、铺天盖地、美不胜收、豁达乐观”等重点词语;学习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了解和田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的特点以及民族风俗。
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习作中。
四、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关于新疆和田及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说说你对维吾尔族有哪些了解?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了解的这些,还有哪些饶有趣味的风俗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
3、了解新疆和田的地理位置(师板画中国地图),介绍和田。过渡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和田,去真正感受和田维吾尔的风土人情吧!(齐读课题)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都帕等维吾尔的意思)
2、生自由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找出其中的语句朗读体会。
3、课文中最能集中表现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话?(教学预设:“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齐读这句。
(三)、练习填空
()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人()的维吾尔()的汉族人()的回族人
()的()人
六、小练笔、我想对于这样一个民族,你一定有话想说,那就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心里话写下来.2.我还知道那些民族的风俗特点,写一写!
七、板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
豪气乐观能歌善舞 热爱土地
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