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采风小结

时间:2019-05-12 13:5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南采风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南采风小结》。

第一篇:甘南采风小结

甘南——不只在我们的相机里

2010年9月5日,我们踏上了去甘南采风的火车。

甘南,那里的风土人情,气候地貌,甚至连饮食,对我们来说都是遥远,陌生的。因为南北差异,苏州还是30度高温的时候,西北的晚上却只有0度左右,所以我们的行李里中必须备有厚厚的棉衣。上火车的时候,一整节车厢里都是我们的同学,近100人,每个人都拖着行李箱,招来了很多人的目光,面对打量的眼神,我们都兴奋地回答说,我们是出去采风的,仿佛我们就是专业的摄影家一般。

6号到达天水。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天水有丰富的历史背景也有多样的饮食文化,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尝试了当地特有的面食。

7号我们参观了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状奇特,孤峰突起,犹如麦垛,因此人们称之为麦积山。石窟建筑完全按照我国传统风格,没有莫高窟的中心塔柱似洞窟。而大批精美塑像多为隋代以前制作,这比莫高窟经历代重修重建的塑像更加有历史价值。石窟建于70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从山上向远处眺望,一片林海,令人心旷神怡。

在兰州的黄河上游河段,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飞舞;进入峡谷后,但见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变化多端,足可与桂林山水、长江的巫峡相媲美。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坐着快艇我们到了炳灵寺。“炳灵”藏语为“十万佛”之意。炳灵寺以石雕艺术著称于世。灵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各代都有扩建,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包括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其中以下寺最为壮观。现存窟龛183个,内有大小石雕佛像694尊、泥塑像82尊、石雕泥塑小塔5座、壁画900多平方米。炳灵寺大佛为一尊悬崖坐佛,身高27米,唐代塑造,虽经千年风雨侵袭,仍然保持着慈祥的容光。第五十号窟中有一尊菩萨,上身向后微仰,腰肢轻柔,体态优美,形象生动逼真,为全国罕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塔尔寺也是我们这次行程中重要的一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寺院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殿内佛像造型生动优美,超然神圣。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 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拉卜楞寺----安多藏区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现今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出昔日所未有的异彩。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时期所建的佛殿。下午我们自由活动,与藏民交流,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去郎木寺的途中,我们路过了大片的草原,看到了成群的牦牛和绵羊。郎木寺位于四川若尔盖县及甘肃碌曲县交界处的郎木寺乡,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麓的白龙江畔,海拨3600米左右,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寺后林荫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郎木寺与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早年曾盛极一时。1969年被毁,现得以逐年恢复。寺前有一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山下大片松林葱茏茂密。其中蜿蜒的白龙江水清澈见底,自西向东而来,将郎木寺乡一分为二。南侧属甘肃,有色止寺、晒佛台、白塔、天葬台等景观,北侧属四川,有格尔底寺、白龙江源头、纳摩峡谷,在格尔底寺入口处还有一个清真寺,耸立的叫醒楼与佛寺浑元的白塔共立,甚是有趣。

相机里影像记录了我们在甘南16天,但最深刻的记忆会一直停留在脑海里,永久。也许在不久的以后,我们毕业了,说起这次旅行,依然会兴奋地像个孩子,心心念念的想着再去一次。

第二篇:甘南摄影采风经验分享

甘南摄影采风经验分享

去年10月,我随几个摄影发烧友来到甘南采风。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包括夏河、玛曲、迭部等县。这里景色秀美,民风淳朴,既有草原风光,又有藏传佛教名寺,还有藏族的独特民俗,真可谓旅游摄影的理想之地。

在这个藏族风情浓郁的地方搞摄影,自然少不了与寺庙和喇嘛打交道。在离夏河县不到1 公里的拉卜楞寺,我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寺庙群,成群的喇嘛和许许多多的转经藏民。藏民对佛的虔诚真的很令人感动。也许是对佛太虔诚太专注的原因吧,他们对我们的“疯狂”抓拍熟视无睹。

寺庙内的佛像一般是不让拍照的。另外,上了年纪的喇嘛们一直认为照相会把人的魂魄拍走,故他们也是不会轻易让你拍照的。不过,年幼的小喇嘛们只管对照相机好奇,争着抢看相机里的世界,随后便任凭你怎样按快门了。不过,不同寺庙的喇嘛也各不相同,如我们在地处甘、川、青三省交界的郎木寺见到的喇嘛就热情好客。我们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似乎没有什么障碍,拍照时他们也很合作。据说,这种“热情合作”要归功于此前来摄影的同行们,是他们很讲信誉地把所拍照片一一寄还给他们了。

在此,诚望以后的摄影者一定要“继承”这一好的“传统”。

面对确实不能拍的佛教和不让拍的喇嘛,而你又偏要拍时,就只好采用“盲拍”了。所谓“盲拍”就是调好光圈、快门和焦距,把相机自然放在胸前,镜头对准被摄物,迅速按下快门的一种方法。喇嘛们认为相机只有端在眼前才能拍照。如果像我这样盲拍,他们是不会管的。在藏区需盲拍的地方很多,所以这一手一定要练好。

拉卜楞寺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都要举办大型祭祀活动。晒佛、演藏戏、点酥油灯、洒圣水、转强巴佛等都是重头戏,那时场面宏大,数以万计的藏民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向释迦牟尼像顶礼膜拜,是搞摄影创作的好时机。拍这么大的场面,站在人群中是拍不出什么的,只有事先找准制高点,用广角拍全景、用长焦抓取每一个精彩瞬间,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来。

因此,临行之前准备好长焦镜头是非常有必要的。

离开拉卜楞寺沿 213国道向南,经合作、碌曲到达尕海岔口,然后向西直奔玛曲。黄河经青海流入甘肃,在此拐了个大弯,又流回青海,所以这里就有了“黄河第一弯”的美誉。这个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凉,高山反应严重。、踏上这块土地,我们都感到不适起来,有的头疼头晕,有的浑身没劲儿,走路就喘。我身材高大,反应最重,总觉头晕得厉害,视线模糊,眼睛仿佛“拒绝对焦”,因此只得闭眼休息了。以后的几天里,每天不忘吃些维生素C和赛鲨力胶囊,就好多了。

渐渐适应了玛曲地区的高山反应,满以为我们可以顺利拍摄了。可是,值得一提的是不能不防这里的藏獒。藏獒是狗的一种,但体大如小驴,尾巴低垂,怎么看都像只狼。据说藏獒咬人时一般不叫,上来就咬。一路遇上藏獒,一路万般惊恐,好在秋天的藏獒可能是吃饱了喝足了,懒得理我们,以至于我们“虚惊一场”。听人说,藏獒在夏天非常活跃,故夏天来采风就得小心些啦。当然,防藏獒最好的方法还是请当地藏民陪行。

许多地方的藏民至今仍然保留着男女混浴的习惯。在迭部县降扎乡的露天温泉池里,我就碰上了这一场面。藏族男女混浴时,是极端反对拍照的。这时要抓住这一场面就只有两种办法了:一种是在光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换上广角镜头,调好焦距,用前面提到的“盲拍”;还有一种需要“大无畏”的勇敢精神,那就是壮起胆子,打开机顶闪光灯,走到跟前,迅速按下快门,然后撒腿就跑。当然,在藏族地区搞摄影,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总之,甘南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俗人文资源。我相信,在这里爱好摄影创作的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灵感,会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附:虽然在甘南搞摄影创作时间并不很长,但我还是总结了些个人经验,也就算对要去甘南采风的同行们的一点建议吧。

(1)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气温比兰州约低10多度,故请带足御寒衣物。

(2)此地吃以面食为主,蔬菜极少,请准备些维生素 C,另外带些常用药。

(3)这里住宿条件不好,一般无洗澡条件,但价格便宜,约每人每晚10多元。

(4)甘南交通尚可,县城间有长途汽车往来。不过,车少人多,车子破旧,安全系数低,有条件的最好几个人包一辆车,这样既安全又可以随时停车拍摄沿途风景。

(5)拍风光,三角架是不可不带的。不便支三角架的地方,还需独脚架。

(6)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镜头前一定要拧上UV镜。另外,由于高原光比大,最好准备灰渐变镜来减少光比。

(7)在山区爬山时,建议用双肩背带摄影包,这样既省力又可解放双手,若在平时,可用单肩背带摄影包,这样便于随时转到胸前,以利于取拿各种器械。

(8)临行前胶卷要带足。如我10几天中就拍了近40卷。高原地区拍风光最好用感光度低的胶卷,如富士维尔维亚50°反转、柯达25° 负片;如果是抓拍,则宜于带些感光度高的(如200°或400°)胶卷。

第三篇:设计采风实践个人小结

设计采风实践个人小结

2012年10月底,在兴奋的准备了一个多周之后,我们踏上了前往安徽黄山宏村设计采风实践的旅程。这是自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前往这么远的地方采风实践,因此激动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但是在长途车上9个小时几乎磨尽了我们所有的耐心和兴奋,虽然一直在和同学们打牌、聊天,可是这么长时间的汽车还是快让我们崩溃了,这甚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太考验人的意志,我甚至感觉可以与军训性质相媲美„„

当到了安徽,进驻宏村,另一股浓郁的气息不同于都市的喧嚣,它不仅安静,而且典雅,当漫步在宏村里面,看到了典型的徽派建筑仿佛感觉到了几百年前徽商们的家里,像是他们的客人,亲身体会着他们的文化,他们在建筑上表现出的思想„„东瓶西镜,中间一个钟,当钟声响起,寓意平平静静,平平安安;还有唯美的美人靠;以及门当户对里面的大学问„„

每到一处,我们先在导游的领导下在整个村子参观一下,然后自己选择地点开始画画。一天的时间都用来写生。晚上,陆老师给的点评,主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要有远近的层次感,不要经常画平面,只有加以透视,画面才会有立体感;

2、注意透视,对于房子的线条,有少许的夸张,但整体的感觉要有,提醒我们要加强透视;

3、注意瓦片的细节处理

4、用笔,以及线条,建议我们用签字笔,这样,会有层次感。

感受宏村

我们来到了安徽宏村。进了旅馆后,大家只有一个统一的想法,就是回学校,宁愿放弃这次期待已久的写生。因为正在下雨,旅馆里湿气很大,感觉很难受。每个人都在抱怨。第二天我们用半天时间来熟悉宏村的环境,导游姐姐一边带着我们熟悉环境一边介绍和解释着宏村的特别风景。

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村口的两棵古树,是牛的两个犄角,一棵红扬,一棵银杏。以前村里有嫁娶之事,就绕红扬三圈,寓意百年好合;村里有高寿老人过世,就绕银杏三圈,寓意子孙后代高福高寿。沿着卵石小径,我们来到了牛刍胃“南湖”。湖边有著名的南湖书院,民国时期的驻英大使汪大婱、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小娟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

牛胃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曰“月沼”。所谓“花开则落,月圆则亏”,汪氏族人追求花未落月未缺的境界,始终对美好事物抱有希望。由于风景秀美,很多影视剧都在此取景,比如《画魂》、《风月》,《卧虎藏龙》里“蜻蜓点水”的镜头等等。80年代发行的安徽民居的邮票也是以月沼旁的建筑为主题的。吃过晚饭过后邀着好友一起再次走过南湖,却是那样的别样,白天车水马龙的游人穿梭其间像是清明上河图,而夜晚的南湖,夜晚的宏村却一下子黑了下来,静了下来„„恢复着人间烟火的安然„„心中向往着,向往着„„

顺着蜿蜒曲折的巷子,脚边是清水潺潺的“牛肠”,在这个保留着古味的村

落里,我感受着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没有办法用言语表达,这里的景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缕清风,一抹红霞,每一条小路,每一汪流水,每棵树每朵花,就连那一尾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那条条小溪便成为了天然指向标。

每到一个地方,每一个稀奇的玩意儿,每一个砖雕、木雕、石雕,都是一个

艺术品。让人流连忘返。宏村里充满了书香气息,感觉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项绝活,每一个人都是人才。真不愧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宏村至今都还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完整的民居建筑,灰砖白壁,红花绿草,宏村依山傍水,青山和着白云,溪水清澈见底。宏村就是一幅画,从进宏村开始,像慢慢打开一幅画一样,随着画轴的滚动,美丽的风景渐渐展现在眼前。看的我们惊叹声连连。

宏村是一个写生的好地方,很多艺术生都来这里写生。没有画过建筑物,加

上长时间没画,所以一开始画有点生疏,特别是速写,一天的成果马马虎虎能完

成老师交代的作业数量,质量一点没有保证。只去了3天,时间比较短,不过学

到的东西还是挺多的。通过3天的写生,我在速写的构图和透视方面有了提高。

画里乡村——古黟西递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

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

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

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西递官宅群集,周围无其他村落环境优雅宜人,好比是一个御花园。这里的主人大都是商贾官吏。在明清时代,就一直有“无徽不成商”的说法了,徽商遍

布全国,男子外出经商或读书习文,有的成为首富,建宅院,修祠堂,扩大繁荣。

清晨比闹钟起得还早,而村外湖边上已经有几名村妇在湖边捣衣。站在西递的村

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高大显赫的“荆藩首相”石牌坊。整座牌坊全是由

黑色青石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虽数百年风雨已过,它仍似乎是那么倔强

地在这里向世人昭示着其主人那曾经显赫的遗世旧梦。我顺着小巷,抚摸着那一

道道粉墙,在幽邃的巷子里穿行。偶尔遇到早起的摄影爱好者,称赞着这里的美

景:白墙青瓦,如在画中游!不时从对面山间飘来了阵阵轻雾,鳞次栉比的民居

群浸润在晨雾中,高高树起的马头墙忽隐忽现,飘渺如仙境!沿着青石板路走

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为“旷古斋”。“旷古斋”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出瑞

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

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

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但是公子看上

去因为反光,什么也看不清楚;中间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西

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

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

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

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在敬爱堂的厅堂上挂着

朱熹书写的一个 “孝”字,不仅运笔雄厚,气势非凡,更是意味深长。字的上

部右面酷似一仰面作揖尊老孝顺的后生,表露的是尊老孝顺的人的形态,而左部

人面的后脑则像一尖嘴猴头,寓意忤逆不孝正在对老人拳打脚踢;说到书法就不

得不说一下西递目前完整保存的数百幅古楹联,诸如“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

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这些都向世

人展现了古徽州商大多是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的儒商。在《履福堂》、《膺福堂》、《笃敬堂》等民居中的厅堂上悬挂着底蕴深厚的古楹联,为居室环境增添了几分

雅气,形成了强烈传统的文化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历史文化的长廊中。这些门

第门盈,也都关乎于这家的财富。牌楼、凉亭、石狮,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藏

轴、藏卷、藏器、藏皿、亦藏人也。亦是对先人的精神收藏,亦是一段高山流水的怀念,亦是一场肌肤遥远却心灵依偎的神交。看到明清时代的徽州特色的民

居建筑,感悟着古徽州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仿佛可以看到当年徽

商的辉煌和辛酸。西递保存之完整,几乎让人相信数百年来时间不曾前行。岁月

随着河水流走的故事,我们究竟能记住多少情节?岁月更替,西递依然是以不变

应万变,阅读与凝听我们亲近历史与文化的方式。而那些本原的东西,往往之于

人,是永远的咀嚼。众人都说桃花源,景致在其次,向往的是世外之美。也许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西递处处透着的古朴超然颇具吸引力,也许美丽的并非风景,而是我们一份渴望的心情,正如放晴的不是天气,而是我们内心感受的那份恬静

与向往。

穿梭在迷宫一样的小巷子里,似乎走进了一个时代,古时徽州男人都在外经商,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妇女以及孩子,高高的围墙为的是防盗防坏人,其

实高高的围墙是徽州人筑起的平安的心墙。保存完好的老房子里那精湛的雕刻与

鎏金艺术不禁让游客惊叹!参观了倚南别墅之后,不禁让我感受到了小姐绣楼的封建女人的心酸,在古老的记忆面前,我真的领略了一段历史。带着那份沉重,我继续慢慢穿行,我感受不到那些现代文明,没有顶点的嘈杂,有的是那份宁静

与悠然,年迈的老人们坐在火盆里安详的烤着火,孩子们奔跑嬉闹在小巷间,满

山遍野的茶树给人带去绿的清新与希望,那红透的桑葚不禁让人驻足采撷,一切

是那样的天然,一切是那样的宁静„„这一切让人静心,宁静着所有的忧伤,带

着那份宁静我开始反省那个朝代,我开始慢慢走进一段徽州历史,我开始慢慢理

解,慢慢的感悟„„领略完牌坊的气派过后,那伫立在柱子上的对联不得不撩起

文人的雅致,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瑞玉庭的那副错字对联了,“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快乐每从辛苦得”“快”上少了一竖,“辛”字上多加一

横。意为少一些快乐,多一份辛劳。“便宜多自吃亏来”“多”字少的那点移到

“亏”字去了。(亏用的是繁体字),西递村的后人解释说,这是吃小亏占便宜,而且吃亏要吃到点子上。又如大便履福堂的这一联

这副楹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与处事哲学的人生体味,商人感受在人生和经营中,多付出

一份辛苦,就能多收获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快乐,而多吃一些亏,往往便能获得更大的便宜。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其内涵无不让人感到折服。

后来的我不再偷懒了,不是逛够了,而是真的开始爱上这群孩子般的古建筑群,真的想

用画笔记录,尽管我的绘画基础没那么好,可是我却想静静的观察它们,静静的描绘它们……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元

素,不仅能使自己设计的作品得到提高同时会进步不宣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使更

多的人对中国有更多和更深的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采风实践过程中,我深深

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

2012年11月11日

第四篇:甘南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领略甘南的风采

2012年10月10日的早晨,对于我们09级美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个让人激动不已的时刻,早上6点多全班学生在教学楼下集合,整装待发,踏上了甘南考察之旅。沿途路上风景各异,从繁华都市,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本次考察路线较长,所到的地方也很多,先是到天水而后转到甘南藏区,不同的地域给我留下了不同的感受。

麦积山石窟

我们离开了河南,进入到了甘肃省,来到了天水,来到天水麦积山。

第一次知道有天水这个地方,还了解到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氏族在此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新陶文明;秦朝的先祖非子在此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赐姓为嬴,封地为秦,天水成了秦国的开业基地,后遂有“秦州”之称,汉武帝时建置天水郡,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沿着天水城区向东南行进大约三十五公里,便到麦积山风景区入口了。一拔地而起的形如场院中的麦垛的孤峰在苍松翠柏、野花茂草中犹如鹤立鸡群,内心不禁一阵激动,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的脚下了。

麦积山远景

麦积山,因其形状像堆积起来的麦垛而得名。远远的便可看到那凿在石壁上的佛像和半山腰回廊上小如黑豆的人影。到得近前,更是生动宏伟,不得不叹先人手艺的精湛。所有的石像、石窟均开凿在一座形如麦垛的山头上,因为这座山,也便有了好多好多美好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文人骚客的千古佳句,所以自古以来,这儿的人文之气就很浓厚.麦积山是沉积岩的山体,并不适合雕凿佛像,但古人的聪明才智不是我们可以企及的,在一个条件并不好的山体上开凿了数千座佛像。看到了久仰的艺术品,北魏的刀枪铁骑,隋唐的温婉笑容,两宋的衣袂飘飞,似乎历史一下子倒转。

麦积山高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麦积山高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东崖三大摩崖佛像是麦积山的标志,中间为佛,高16米,两边各有菩萨像一尊略小于大佛。麦积山大佛,肃穆庄严,当你在他脚下仰视的时候,震撼你的不仅是他的高大。

看完后真的很是震惊,古人真的是很聪慧,我心中的麦积山,总是能给世人震撼,中国的文化之水源远流长。

天水博物馆

天水市博物馆 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是一个地市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担负着天水地域内文物的征集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胡氏古民居建筑的保护管理,以及以伏羲文化为主的地方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工作。

博物馆原名为天水地区博物馆,1958年成立。1962年撤销,1979年11月复建。1985年9月天水地区与天水市合并,改天水地区博物馆为天水市博物馆。1986年正式开放。隶属天水市文化局。

铜佛像

该馆现有藏品3000余件,珍藏有石器、骨器、陶器、铜器、铁器、玉器、金银器、瓷器、书画、石雕砖刻、玺印、文房用具、钱币等各类文物。大部分为出土文物,其中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宋、元、明、清瓷器数量较多。较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有:西周青铜爵、戚;汉代四神狩猎画像砖、陶钟;大唐舍利碑、唐俑、唐代十一面观音、唐代的陶马、骆驼、天王俑、骑马乐伎俑等;北魏北周造像,还有宋代刻花龙柄瓷壶、大明华严屋长卷,清代鎏金鸟斯藏佛造像等。馆藏的一套隋唐时期的屏风式石棺床,棺床以沙页岩雕成,通高1.23米,宽1.15米,长1.18米,由大小不等的17方画像石和8方素面石条组成床座、床板和屏风。石床饰以红彩,外施贴金,屏风画以山水、花草、亭台楼阁表现墓主人的出行、狩猎、宴饮、泛舟等生活场面,为目前出土文物中罕见的珍品。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一所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综合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

传说中的马踏飞燕

古代文物是简单的,它们贴近于生活,但同时有做工精美。它们远没有现代科技下物品的功能齐全。但是你能直接感受到它的耐用。那几千年的暗无天日的侵蚀,丝毫没有损害它们的本质。而现代的工艺品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却如同玻璃般易碎。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飞跃,但是对于人们生活品质与情趣的受益度确实有待商榷。那古朴而又大气、精美的文物让我们流连忘返。土陶的斑驳、青白瓷的素雅、釉瓷的灵巧、漆器的完整、竹简的细致、食器的可爱、兵器的雄壮、乐器的精美;玉的精致、透明;铜的厚重、沧桑。。。一切的一切,让我们除了惊叹,无法用任何语言表达我们内心复杂的情感。

彩陶厅的彩陶文化

博物馆的文物藏量无疑是博物馆实力的最好见证,省博物馆的文物数量算是相当可观。其中我们还可以惊喜的发现一部分文物是传世的,由个人捐赠的,但是比起那些流失在外,在挖掘过程中被损坏的,以及仍然在地下沉睡的文物,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不仅是文物在代代相传,朝代更替间难以保存,我们的古典文化也在历史沧桑变化中日渐被忽略。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内,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0公里,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人口少面积大,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却辽阔无际,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

更让人激动的是我们在草原上住了一个晚上,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草原度过,尽管当晚顶着寒风,踏着泥泞的道路,现在想想还是一样的激动!

第二天醒来后看到的草原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凤岭山脚下。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

全寺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经过讲解员解说,我了解了寺院的大殿的分布,以及每个大殿人物的事迹。

前殿楼为大屋顶式建筑,顶脊有宝瓶、法轮等饰物,楼上供吐蕾赞普松赞干布之像,楼上前廊设有嘉木样大师、四大赛赤、八大堪布等**们每年正月和七月法会观会时的坐席,楼下前廊为本院僧官逢法会时的座位。前庭院是本院学僧辩经及法会辩经考取学位的场所,有廊房32间。大经堂正殿东西14间,南北11间。

大经堂不幸于1985年4月7日被火烧毁,在政府的关怀下,1985 年7月设计,1986年6月破土动工,1987年完成了主体工程。新建大经堂不但保持了原来的式样和风格,还采用了先进技术和材料。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内设嘉木样和总 法台的座位及僧人诵经坐垫,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且藏有《甘珠尔》等经典。后殿正中,供奉着馏金弥勒大铜

后殿左侧供奉着历 世嘉木样大师的舍利灵塔,及蒙古河南亲王夫妇和其他**的舍利灵塔,共14座,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正殿之西为大厨房,内有大铜锅4口,大铁锅1口。

尕海湖

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尕海湖所在的地域,藏胞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

美丽的尕海湖

尕海湖是甘南碌曲境内的高原明镜尕海湖。距县城49公里,在国道213线400公里处,海拔3480米,候鸟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2万亩,大小湖水面积为15000亩,平均水深为1。5米,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石头城

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

我举头仰目,环顾四周,但见光盖山峰高耸入云,惊世骇俗,整座山体高峻陡峭,寸草不生、飞鸟难越、岩石如一块块硕大无比的白玉,熠熠生辉。乳白色的流云在山腰无声地飘浮,时而化作一团团棉絮,时而化作长长罗绫,绕着这个山峰飘忽而来,又悠悠地从另一个山峰飘忽而去。

扎尕那四面环山,其地形是一个东西高、中间低的洼地山谷,在东、西两面缓坡相连的底部,汇聚着从四面山谷流出来的小溪,在这里集合壮大,正一路欢歌声势浩大地流出石门。在西边较平缓的坡头,背靠大山座落着四个村寨,四村相距不远,藏式榻板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被大山怀抱、苍松映衬,显得古朴、自然、秀美和典雅。

石头城的河滩

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

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历来是去甘抵青的交通要道,是阿坝州的北路重镇。它处在北去河湟谷地,南下岷江、大渡河或东出嘉陵江通达四川盆地的三角区域,交通和贸易地位重要,历来都是青藏高原与内地发生沟通与交融的前缘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尔盖境内地势平阔,是黄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贾曲的汇流处,水资源丰沛,光热条件好,因此形成了水草丰茂、适宜放牧的草原。若尔盖有天然草场121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978万亩,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

若尔盖草原以饲养牦牛、绵羊和马为主,其中的草原东部为纯牧区,当地盛产的的唐克马属河曲马品系,是全国三大名马之一,墨洼牦牛也是著名的优良蓄种。

若尔盖草原西部是半农半牧区,有耕地8万亩,适宜种植一年生农作物,以生长期较短的青稞为主,其次有小麦、豆类作物和洋芋等,受土壤、温度等条件的制约,农作物产量不高,亩产100—200公斤。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和亚麻,还出产少量苹果和花椒。该地区木材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1139.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23.22万立方米,主要有冷杉、云杉等树种。

同时,若尔盖也是西藏文化三大区域之一——安多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漫山遍野的牦牛

若尔盖草原自然风光旖旎而独特,民族风情古朴多彩,旅游资源丰富:黄河九曲第一弯蜿蜒逶迤,风姿绰约;纳摩大峡谷怪石嶙峋,峰峦叠翠;若尔盖大草原一碧万顷,梦幻花湖烟波浩渺;降扎温泉氤氲缭绕;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巴西会址光芒四射;古潘州遗址绵亘至今;宗教文化神奇瑰丽;

九曲黄河第一弯 九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滔滔黄水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奔腾不息的河水负载着这个古老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希冀与憧憬。千年万载,万载千年,滔天巨浪流不尽黄河儿女炽热的爱情,滚滚黄沙飘荡着唱不完的黄土歌谣,九曲河滩也盛不下中华民族灿烂的生命光华!九曲黄河第一弯作为黄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它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平和的心态表现了黄河精神“宁静致远”的阴柔之美,而黄河壶口瀑布则以一种大气的姿态、豪迈的心态表现了黄河精神“灵动飞扬”的阳刚太极之气。这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的两大独特景观可谓对黄河精神的最好诠释,是对中国阴阳太极学说的立体再现,是典型的“物化”和“人化”资源,被深深地打上黄河精神的印记,具有明显的历史积淀性、时代精神性和民族文化性,可谓全球华人对黄河母亲河的情感认同之所在。

黄河九曲第一湾

郎木寺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这座地处中国西部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的偏僻小镇,以其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享有“东方小瑞士”的美誉。

坐落在山坳里的郎木寺镇,寺庙屋脊上的法轮、金鹿在阳光的辉映下金碧辉煌、熠熠闪烁,僧俗民众宁静悠然,一派佛界风光。走进郎木寺古镇,不仅处处透出几分神圣和神秘,也显露出些许的休闲和随意。高原的太阳总是那么灿烂,阳光夹杂着从寺院传出的浓浓的烟味,在整个小镇弥漫;通往寺院的弯曲小路上,磕长头的草原牧民一步一拜;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背着背包,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高原小镇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

后殿左侧供奉着历 世嘉木样大师的舍利灵塔,及蒙古河南亲王夫妇和其他**的舍利灵塔,共14座,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正殿之西为大厨房,内有大铜锅4口,大铁锅1口。

寺院在群山的环抱中静静地伫立着,飘舞的经幡传递出浓浓的宗教气息,虔诚的信徒磕着等身长头来此转经。转动的经轮转去了今生的苦难,转来了来世的幸福。独特的地理环境、秀美的山川以及民风民俗组成了郎木寺的一切,汉、藏、回3个民族的居民都在白龙江畔浣衣汲水,呼吸一方清新的空气,过着平静安稳的幸福日子。

藏族的佛事活动很多,郎木寺规模较大的佛事活动,主要有晒大佛和**讲法两大活动。晒大佛是每年一次的例行性佛事活动,时间大致在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左右。郎木寺与其他地方不同,每一年要晒两次大佛。晒大佛,就是晾晒寺院中供奉的大型的佛教唐卡。

这里海拔3600多米,上下楼有明显的呼吸急促感,一般人头一天晚上睡觉有一定的头疼,以后就没事了,应该说高原反应不太明显。天气明显冷,山上风特大,夏天去的话要带一件外套,早晚很凉;冬天去的话要做好保暖措施,帽子、手套必不可少。

甘肃郎木寺

陕西历史博物馆

从郎木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在凌晨一点到达西安,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整理好行李,坐上车向西安市区出发。八点钟左右我们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那天我们很幸运,见到了许多的外国游客,博物馆门前很热闹,聚集了很多人,排了很长的队伍在等候入馆。大约快十点我们终于进去了博物馆内。由于来参观的人很多,有些文物我们必须踮着脚尖或者夹进缝隙里才能看到,有些同学干脆直接尾随在旅游团的后面,听导游讲解。陕西历史博物馆现有藏品37万件,基本反映了陕西出土和传世文物个概貌,特别是其中的800多件一级文物(国宝级文物18件)以及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金银器和唐代墓室壁画等代表性文物分别在工艺技术、艺术创造等方面代表了当时全国的最高水平,并因其无以伦比的典型性、完整性和序列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灿烂和中国国代文明的博大精神。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悠久文化。

博物馆里的兵马俑

观看完博物馆,我们趁着吃饭的时间来到了慈恩寺的大雁塔,塔高七层。西天取经回来的唐僧就是在此译经的,因此闻名。我们没有进入里面只是在外面逛逛。看看周围的环境,拍拍照。塔外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同样吸引了很多游客。据说登塔后可以从四个方向俯瞰市容,其中包括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塔内记载了唐僧同志的主要事迹及其与唐皇的往来函件等,里面有一些与大雁塔有关的字画.一趟博物馆之行,不仅给了我丰富的感受,也有太多太多的启示…….我们常常认为历史、人类社会是在步步向前的。我们习惯用今天的发达嘲笑昨天的落后。我们习以为常的用世世代代的祖先共同为我们创造的文明去生活,我们是活在无数人肩膀之上的,却以为自己有多么的高大。看到那世界上最精确的乐器——编钟。那用手镂空的木器,我们心生敬畏。但是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敬畏的东西太多,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不是应该用一颗谦卑的心去看待他人、看待生命呢?

本次专业考察历时10多天,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们感触很多,尽管我们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有深刻的认识,却足够让我们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特别是它极强的文化底蕴。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考察的机会,让我们看到并了解了甘南地区的风土民情,感谢老师陪我们度过这难忘的考察,这次考察使我学到了课本之外的东西,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对专业有很大的帮助,这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艺术系

艺术考察报告

学年 第一学期

2012---2013

班级:09级美术学国画一班

学生:张素馨

学号:094926054

考察地点:麦积山石窟

天水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桑科草原

卜楞寺

尕海湖 石头城 若尔盖草原 黄河九曲第一湾 郎木寺 陕西

历史博物馆

任课老师:张亚林

考察时间:2013年10月10日-----10月18日

第五篇:宏村设计采风 实践小结

2012 —— 2013学年 第 一 学期

设计采风实践个人小结

班级: 工业设计101 姓名:学号:

为期两周时间的艺术写生结束了,在这当中,我们品尝了欢乐,感悟了生活。记忆中留下的许许多多,令人回味,让人沉思。穿梭在高强小巷,踏着石板,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山里人的纯朴、善良、厚道,感觉一下子从车来人往、拥挤喧闹的城市,回归到了宁静、安详、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那种心情无以言表。

经过近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宏村。微雨中的宏村,白墙灰瓦,颇有一股中国水墨画的感觉,朴实无华。第二天一早,集体进入宏村,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村口的两棵古树是牛的两个犄角一棵红扬一棵银杏。以前村里有嫁娶之事就绕红扬三圈寓意百年好合村里有高寿老人过世就绕银杏三圈寓意子孙后代高福高寿。沿着卵石小径我们来到了牛刍胃“南湖”。湖边有著名的南湖书院民国时期的驻英大使汪大婱,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小娟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牛胃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曰“月沼”。所谓“花开则落,月圆则亏”汪氏族人追求花未落月未缺的境界始终对美好事物抱有希望。

在宏村里画建筑,在适合不过了,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子,还有满目的绿色,以及微州的木雕。速写一开始不是好,平时学校里只画过产品,对于建筑的体量感透视把握不好,不过在老师每天晚上的指导下,逐渐解决了。除了对于建筑的速写外,还有一些木雕等装饰的速写,再速写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先后去了西递,南屏,参观不同风格的建筑。

这次的外出写生,使我收获颇丰。对徽式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对外景的速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技巧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天八张的速写,虽然有点恐怖,但是还是坚持完成了,自己的速写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这次写生中,看到的图案纹样以及传统造型,在以后的产品设计课程可以作为一笔丰富的资源。设计离不开生活,这次写生不仅给近期忙碌的生活放松下,也陶冶情操。从生活中发现美,在体验生活的同时,结合自己发现的东西做好别具一格的设计作品。

2012年月日

下载甘南采风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南采风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甘南”心得

    深入思考 “甘南”现象 ——学习“甘南”现象心得体会甘南?第一次听到“甘南”的时候我还在想,这是哪里?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甘南”现象?经过网络查找、材料......

    甘南现象观后感

    “甘南现象”观后感 昨晚观看了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省委组织部拍摄制作的专题片《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看过后心中浮想联翩。没有富甲......

    甘南现象25则范文

    《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观后感通过观看《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专题片感觉到,得 民心者得天下,为政之要在于爱民。只有爱民,才能使地利得以充分利用、民力得以充......

    甘南现象心得体会

    甘南现象心得体会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政之要在于爱民。只有爱民,才能使地利得以充分利用、民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使社会得以和谐稳定,政权得以巩固延续。没有富甲一方的资源......

    甘南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这周有幸参加甘南的这次课改的学习,学习到了很多的关于课改的知识,也认识和了解了很多的名校的学习方式和管理,现总结如下 第一节课洋思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整个的课......

    《甘南纪事》读后感

    《甘南纪事》读后感白妮520读书见面会上,筷子哥给大家安利了杨显惠的命运三部曲,特别是《甘南纪事》。回来后肯定很多人都买了这三本书,甚至很多人想去甘南看看。甘南和川西的......

    甘南自驾游策划书(本站推荐)

    暑期自驾游策划书 一、 路线计划:西安—甘南—黄龙—九寨—成都—西安。 二、 行程安排: D1.西安——麦积山——天水——兰州,宿兰州 出发时间:6:30(早上6:00到达指定集合地点) 路......

    甘南现象解读观后感

    反对四风、心系民生 --观《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有感依安县第二中学 王石反对四风、心系民生 --观《在回归中前行----甘南现象解读》有感 昨天晚上,按照县教育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