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师论文(电焊工)
电焊工年终总结
作为一名技术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处处谨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养成了认真工作、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良好工作习惯。
09 年 3 月份我加入了金虎团队以来,我便着手焊工培训工作,负责对焊工考核期间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焊工理论培训及培训之后的理论考核、评卷和声波探伤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已经培训了包括公司正式工、协议工共计 245 名焊工,对这些人进行理论教学,理论考试通过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并为 56 名焊工的 140 道考核焊口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检查。
对于一名焊工来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机要注重对理论的培训,还要主要实践运用。为了提高、保证教学的质量,我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总结,争取以更生动的方式在课堂上讲给学员,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培训中心领导和学员的赞扬和欢迎。考虑到大多焊工的文化水平偏低和讲解理论知识是课堂的枯燥乏味,我便有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修改了理论教案,使得理论知识更通俗易懂,学员更容易接受。
一、焊缝成型差
1、现象:焊缝波纹粗劣,焊缝不均匀、不整齐,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焊接接头差,焊缝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
焊缝成型差的原因有: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不均匀;焊口清理不干净;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接中运条(枪)速度过快或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第1页
过大或过小;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
⑴焊件的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必须符合图纸设计或所执行标准的要求。⑵焊件坡口打磨清理干净,无锈、无垢、无脂等污物杂质,露出金属光泽。⑶加强焊接联系,提高焊接操作水平,熟悉焊接施工环境。
⑷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不同的对口间隙等,按照焊接工艺卡和操作技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施焊速度和焊条(枪)的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焊后自检和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⑵对于焊缝成型差的焊缝,进行打磨、补焊;
⑶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成型太差的焊缝实行割口或换件重焊; ⑷加强焊接验收标准的学习,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二、焊缝余高不合格
1、现象
管道焊口和板对接焊缝余高大于3㎜;局部出现负余高;余高差过大;角焊缝高度不够或焊角尺寸过大,余高差过大。
2、原因分析
焊接电流选择不当;运条(枪)速度不均匀,过快或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不均匀;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
⑴根据不同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
⑵增强焊工责任心,焊接速度适合所选的焊接电流,运条(枪)速度均匀,避免第2页
忽快忽慢;
⑶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摆动速度合理、均匀; ⑷注意保持正确的焊条(枪)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焊缝盖面水平; ⑵对焊缝进行必要的打磨和补焊; ⑶加强焊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⑷技术员的交底中,对焊角角度要求做详细说明。
三、焊缝宽窄差不合格
1、现象:焊缝边缘不匀直,焊缝宽窄差大于3㎜。
2、原因分析
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部分地方幅度过大,部分地方摆动过小;焊条(枪)角度不合适;焊接位置困难,妨碍焊接人员视线。
3、防治措施
⑴加强焊工焊接责任心,提高焊接时的注意力; ⑵采取正确的焊条(枪)角度;
⑶熟悉现场焊接位置,提前制定必要焊接施工措施。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练习,提高焊工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克服困难位置焊接的能力; ⑵提高焊工质量意识,重视焊缝外观质量;
⑶焊缝盖面完毕,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进行修磨,必要时进行补焊。
四、咬边
第3页
1、现象
焊缝与木材熔合不好,出现沟槽,深度大于0.5㎜,总长度大于焊缝长度的10%或大于验收标准要求的长度。
2、原因分析
焊接线能量大,电弧过长,焊条(枪)角度不当,焊条(丝)送进速度不合适等都是造成咬边的原因。
3、治理措施
⑴根据焊接项目、位置,焊接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参数; ⑵控制电弧长度,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⑶掌握必要的运条(枪)方法和技巧;
⑷焊条(丝)送进速度与所选焊接电流参数协调; ⑸注意焊缝边缘与母材熔化结合时的焊条(枪)角度。
4、治理措施
⑴对检查中发现的焊缝咬边,进行打磨清理、补焊,使之符合验收标准要求; ⑵加强质量标准的学习,提高焊工质量意识; ⑶加强练习,提高防止咬边缺陷的操作技能。
五、错口
1、现象
表现为焊缝两侧外壁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错口量大于10%母材厚度或超过4㎜。
2、原因分析
焊件对口不符合要求,焊工在对口不合适的情况下点固和焊接。
第4页
3、防治措施
⑴加强安装工的培训和责任心; ⑵对口过程中使用必要的测量工器具;
⑶对于对口不符合要求的焊件,焊工不得点固和焊接。
4、治理措施
⑴加强标准和安装技能学习,提高安装工技术水平;
⑵对于产生错口,不符合验收标准的焊接接头,采取割除、重新对口和焊接。
六、弯折
1、现象
由于焊缝的横向收缩或安装对口偏差而造成的垂直于焊缝的两侧母材不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定的夹角。
2、原因分析
⑴安装对口不合适,本身形成一定夹角; ⑵焊缝熔敷金属在凝固过程中本身横向收缩; ⑶焊接过程不对称施焊。
3、防治措施
⑴保证安装对口质量;
⑵对于大件不对称焊缝,预留反变形余量; ⑶对称点固、对称施焊; ⑷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
4、治理措施
⑴对于可以使用火焰校正的焊件,采取火焰校正措施;
第5页
⑵对于不对称焊缝,合理计算并采取预留反变形余量等措施; ⑶采取合理焊接顺序,尽量减少焊缝横向收缩,采取对称施焊措施;
⑷对于弯折超标的焊接接头,无法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割除,重新对口焊接。
七、弧坑
1、现象
焊接收弧过程中形成表面凹陷,并常伴随着缩孔、裂纹等缺陷。
2、原因分析
焊接收弧中熔池不饱满就进行收弧,停止焊接,焊工对收弧情况估计不足,停弧时间掌握不准。
3、防治措施 ⑴延长收弧时间; ⑵采取正确的收弧方法。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焊工操作技能练习,掌握各种收弧、停弧和接头的焊接操作方法; ⑵加强焊工责任心;
⑶对已经形成对弧坑进行打磨清理并补焊。
八、表面气孔
1、现象
焊接过程中,熔池中的气体未完全溢出熔池(一部分溢出),而熔池已经凝固,在焊缝表面形成孔洞。
2、原因分析
⑴焊接过程中由于防风措施不严格,熔池混入气体;
第6页
⑵焊接材料没有经过烘培或烘培不符合要求,焊丝清理不干净,在焊接过程中自身产生气体进入熔池; ⑶熔池温度低,凝固时间短;
⑷焊件清理不干净,杂质在焊接高温时产生气体进入熔池;
⑸电弧过长,氩弧焊时保护气体流量过大或过小,保护效果不好等。
3、防治措施
⑴母材、焊丝按照要求清理干净。⑵焊条按照要求烘培。
⑶防风措施严格,无穿堂风等。
⑷选用合适的焊接线能量参数,焊接速度不能过快,电弧不能过长,正确掌握起弧、运条、息弧等操作要领。
⑸氩弧焊时保护气流流量合适,氩气纯度符合要求。
4、治理措施
⑴焊接材料、母材打磨清理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⑵加强焊工练习,提高操作水平和操作经验;
⑶对有表面气孔的焊缝,机械打磨清除缺陷,必要时进行补焊。
九、表面夹渣
1、现象
在焊接过程中,主要是在层与层间出现外部看到的药皮夹渣。
2、原因分析
⑴多层多道焊接时,层间药皮清理不干净; ⑵焊接线能量小,焊接速度快;
第7页
⑶焊接操作手法不当;
⑷前一层焊缝表面不平或焊件表面不符合要求。
3、防治措施
⑴加强焊件表面打磨,多层多道焊时层间药皮必须清理干净方可进行次层焊接; ⑵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⑶加强焊工练习,提高焊接操作水平。
4、治理措施
⑴严格按照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焊;
⑵对出现表面夹渣的焊缝,进行打磨清除,必要时进行补焊。
十、表面裂纹
1、现象
在焊接接头的焊缝、熔合线、热影响区出现的表面开裂缺陷。
2、原因分析
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因为不同的钢种、焊接方法、焊接环境、预热要求、焊接接头中杂质的含量、装配及焊接应力的大小等不同,但产生表面裂纹的根本原因是产生裂纹的内部诱因和必须的应力有两点。
3、防治措施
⑴严格按照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各种焊接条件; ⑵提高焊接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使用的焊接方法; ⑶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等措施,减少焊接应力等。
4、治理措施
⑴针对每种产生裂纹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8页
⑵对已经产生裂纹的焊接接头,采取挖补措施处理。
十一、焊缝表面不清理或清理不干净,电弧擦伤焊件
1、现象
焊缝焊接完毕,焊接接头表面药皮、飞溅物不清理或清理不干净,留有药皮或飞溅物;焊接施工过程中不注意,电弧擦伤管壁等焊件造成弧疤。
2、原因分析
⑴焊工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 ⑵焊接工器具准备不全或有缺陷。
3、防治措施
⑴焊接前检查工器具,准备齐全并且正常;
⑵加强技术交底,增强焊工责任心,提高质量意识。
4、治理措施
⑴制定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
⑵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严格验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二、支吊架等T型焊接接头焊缝不包角
1、现象
T型焊接接头不包角焊接。
2、原因分析
⑴技术人员交底不清楚或未交底;
⑵施焊焊工经验不足或质量意识差,对其危害认识不够。
3、防治措施
⑴焊接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焊接质量;
第9页
⑵焊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施焊。
4、治理措施
⑴加强技术交底,提高焊工的质量意识并认识其中的危害性; ⑵加强过程监督和焊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三、焊接变形
1、现象
焊接变形因焊件的不同而表现为翘起、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等多种型式。
2、原因分析
造成焊接变形的原因有:装配顺序不合理、强力对口、焊接组有收缩自由度小、焊接顺序不合理等。
3、防治措施
⑴施焊前制定严格的焊接工艺措施,确定好装配顺序、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方法、焊接规范、焊接线能量等;
⑵焊前进行技术交底,焊工严格按照措施施工; ⑶适当利用反变形法。
4、治理措施
⑴严格按照措施施工;
⑵焊接技术人员在现场指导焊接; 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B焊接内部缺陷
一、气孔
1、现象
第10页
在焊缝中出现的单个、条状或群体气孔,是焊缝内部最常见的缺陷。
2、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是焊接过程中,焊接本身产生的气体或外部气体进入熔池,在熔池凝固前没有来得及溢出熔池而残留在焊缝中。
3、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主要从减少焊缝中气体的数量和加强气体从熔池中的溢出两方面考虑,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焊条要求进行烘培,装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⑵焊丝清理干净,无油污等杂质;
⑶焊件周围10~15㎜范围内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⑷注意周围焊接施工环境,搭设防风设施,管子焊接无穿堂风; ⑸氩弧焊时,氩气纯度不低于99.95%,氩气流量合适; ⑹尽量采用短弧焊接,减少气体进入熔池的机会; ⑺焊工操作手法合理,焊条、焊枪角度合适; ⑻焊接线能量合适,焊接速度不能过快; 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焊件预热。
4、治理措施
⑴严格按照预防措施执行;
⑵加强焊工练习,提高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⑶对在探伤过程中发现的超标气孔,采取挖补措施。
二、夹渣
1、现象
第11页
焊接过程中药皮等杂质夹杂在熔池中,熔池凝固后形成的焊缝中的夹杂物。
2、原因分析
⑴焊件清理不干净、多层多道焊层间药皮清理不干净、焊接过程中药皮脱落在熔池中等;
⑵电弧过长、焊接角度部队、焊层过厚、焊接线能量小、焊速快等,导致熔池中熔化的杂质未浮出而熔池凝固。
3、防治措施
⑴焊件焊缝破口周围10~15㎜表面范围内打磨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⑵多层多道焊时,层间药皮清理干净;
⑶焊条按照要求烘培,不使用偏芯、受潮等不合格焊条; ⑷尽量使用短弧焊接,选择合适的电流参数; ⑸焊接速度合适,不能过快。
4、治理措施
⑴焊前彻底清理干净焊件表面;
⑵加强练习,焊接操作技能娴熟,责任心强;
⑶对探伤过程中发现的夹渣超标缺陷,采取挖补等措施处理。
三、未熔合
1、现象
未熔合主要时根部未熔合、层间未熔合两种。根部未熔合主要是打底过程中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以及焊接接头未熔合;层间未熔合主要是多层多道焊接过程中层与层间的焊缝金属未熔合。
2、原因分析
第12页
造成未熔合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线能量小,焊接速度快或操作手法不恰当。
3、防治措施
⑴适当加大焊接电流,提高焊接线能量; ⑵焊接速度适当,不能过快;
⑶熟练操作技能,焊条(枪)角度正确。
4、治理措施
⑴加强练习,提高操作技术,焊工责任心强;
⑵针对不同的母材、焊材,制定处理不同位置未熔合缺陷相应的措施并执行。
四、管道焊口未焊透
1、现象
焊口焊接时,焊缝熔深不够,未将母材焊透。
2、原因分析
造成未焊透的主要原因是:对口间隙过小、坡口角度偏小、钝边厚、焊接线能量小、焊接速度快、焊接操作手法不当。
3、防治措施
⑴对口间隙严格执行标准要求,最好间隙不小于2㎜。
⑵对口坡口角度,按照壁厚和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的要求,或者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一般壁厚小于20㎜的焊口采用V型坡口,单边角度不小于30°,不小于20㎜的焊口采用双V型或U型等综合性坡口。⑶钝边厚度一般在1㎜左右,如果钝边过厚,采用机械打磨的方式修整,对于单V型坡口,可不留钝边。
⑷根据自己的操作技能,选择合适的线能量、焊接速度和操作手法。
第13页
⑸使用短弧焊接,以增加熔透能力。
4、治理措施
⑴对口间隙、坡口制备、钝边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⑵加强打底练习,熟练掌握操作手法以及对应的焊接线能量及焊接速度等。
五、管道焊口根部焊瘤、凸出、凹陷
1、现象
这些缺陷一般出现在吊焊或斜焊焊口根部,在平焊及斜平焊位置出现根部焊缝凸出或焊瘤,在仰焊部位出现凹陷。
2、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对口间隙大,钝边薄、宽,熔池温度过高,熔池存在一个地方时间过长,对熔池的控制不当造成的,在形成凹陷缺陷时,电弧的推力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3、防治措施
⑴对口间隙符合标准要求,一般为2~3㎜;对于对口间隙不均匀的焊口,用机械打磨等方法设法修整到规定要求。
⑵对于坡口钝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打磨修整至规定要求。
⑶选择合适的焊接线能量以及合适的焊接速度,控制熔池温度在合适的范围,不过高。
⑷仰焊部位焊接尽量采用短弧焊接,增强电弧推力。
4、治理措施
⑴对口点焊前检查对口间隙和坡口钝边厚度及宽度符合标准要求; ⑵加强练习,增强掌握合适的电流参数及控制熔池合适温度的能力;
第14页
⑶打底过程中发现上述缺陷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六、内部裂纹
1、现象
在焊接接头的焊缝、熔合线、热影响区出现的内部开裂缺陷。
2、原因分析
产生裂纹的原因因为不同钢种、焊接方法、焊接环境、预热要求、焊接接头中杂质的含量、装配及焊接应力的大小等而不同,但产生裂纹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产生裂纹的内部诱因和必须的应力。
3、防治措施
⑴严格按照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各种焊接条件; ⑵提高焊接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使用焊接方法; ⑶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等措施,减少焊接应力等。
4、治理措施
⑴针对每种产生裂纹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⑵对已经产生裂纹的焊接接头,制定处理措施,采取挖补等处理。
总结:本人在十余年的工作时间里,遵规守纪,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服从意识强,能跟同事团结合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正确理解和执行领导所下达的任务和要求。但是在以往的工作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积累经验,再接再励,为公司的辉煌继续奋斗。
第15页
第二篇:电焊工技师论文
焊接接头缺陷分析及预防的探讨
控制焊接是安装工程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序,焊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焊接缺陷。焊接接头缺陷的存在会直接危及整个结构的质量。因此,将焊接接头缺陷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每个焊接操作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主要有外部缺陷、内部缺陷及焊接缺陷等。1焊接接头缺陷分析
1.1 外部缺陷
焊接接头的外部缺陷一般用肉眼就能观察到,主要有焊瘤、咬边、凹坑、烧伤、余高不足或过大、错边及弧坑处理不良等。
1.2 内部缺陷
焊接接头的内热裂纹和冷裂纹。
结晶裂纹是最常见的热裂纹,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出现,主要出现在焊缝中,少数出现在热影响区。结晶裂纹的产生是由于焊缝中含有较多的S,P等杂质,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了一此低熔点的结晶,然后在结晶界形成液态薄膜。这此液态薄膜成为焊缝中的薄弱环节,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便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在冷裂纹中最常见的是延迟裂纹。在低、中合金钢的热影响区或焊缝中,当焊接后一段时间间,可能出现各种l1态的延迟裂纹。有的出现在接头表面,有的出现在接头内部。焊缝延迟裂纹的出现,是由以下3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母材淬硬现象:母材的碳当量越高其淬硬倾向越大,延迟裂纹敏感性就越大。另外,接头冷却速度对母材淬硬倾向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母材淬硬倾向的增加容易形成脆性马氏体。马氏体又会使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相应增加,从而使延迟裂纹敏感性增大。
第二,扩散氢的含量:焊缝中含氢量越高,延迟裂纹敏感性越大。当接头中扩散氢含量高于其临界扩散氢含量时,便出现延迟裂纹。
第三,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接头主要存在热应力、相变应力和约束应力。板厚度越大,约束越强,残余应力也越高。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应力腐蚀断裂的原因之一。
2焊接接头缺陷预防
焊接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施工人员的焊接技能、焊接前准备、焊接和焊接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要预防焊接缺陷、解决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好焊接质量,就必须加强焊接前和焊接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
2.1 焊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尽量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检查钢厂提供的材料质量检验单,内容包括材料牌号、规格或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同时还要检查材料的表面是否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的凹坑和划伤以及钢印标记是否正确和齐全,并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送检测部门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取样送检时应采取由建设方委托的该工程项目取样送检见证人专人负责。如果具有法律效应的检验结果不合格但已进入工地的钢材,应该由质量监督部门通知建设单位进行拆除和清场,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钢材。另外,按照规定,建设方对工程质量负有法律责任,不能把一切责任推给施工方了事,必须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或监理工程师监督管理,不定期地对现场材料包括钢材进行抽检、送检测部门复验,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其次是对焊接材料的管理。检查焊接材料是否为合格产品、贮存和烘焙制度是否
执行、发放的焊接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无锈、焊条的药皮是否完好无霉变。第三是焊接区清洁管理。检查焊接区的清洁质量,不得留有水、油、铁锈和氧化膜等有害污物,这对防止外部缺陷(如凹坑、咬边等)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对防止气孔、夹浓之类内部缺陷的产生也有积极意义。第四是焊工技能资格管理。焊工的技能水平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有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第五是确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流程。对不同的母材,应选择合格的焊接方法、可靠的焊接能量和适当的焊接材料。对不同直径或不同厚度的母材都应实行先试焊、后施焊的原则,以保证焊接接头优良、安全。
2.2 焊接中的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氏和专职检查员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部缺陷是指必须借助仪器设备测试才能判断出的缺陷,主要有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及白点
等。内部缺陷因肉眼观察不到,危害更大,要坚决杜绝。
1.3 焊接缺陷
指在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完放置一段时间后,在焊接接头范围内产生的局部开裂现象,如焊接裂纹是常见的焊接缺陷。在建筑工程的钢材焊接中常出现的裂纹主要是热裂纹和冷裂纹。
结晶裂纹是最常见的热裂纹,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出现,主要出现在焊缝中,少数出现在热影响区。结晶裂纹的产生是由于焊缝中含有较多的S,P等杂质,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了一此低熔点的结晶,然后在结晶界形成液态薄膜。这此液态薄膜成为焊缝中的薄弱环节,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便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
在冷裂纹中最常见的是延迟裂纹。在低、中合金钢的热影响区或焊缝中,当焊接后一段时间间,可能出现各种l1态的延迟裂纹。有的出现在接头表面,有的出现在接头内部。焊缝延迟裂纹的出现,是由以下3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母材淬硬现象:母材的碳当量越高其淬硬倾向越大,延迟裂纹敏感性就越大。另外,接头冷却速度对母材淬硬倾向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母材淬硬倾向的增加容易形成脆性马氏体。马氏体又会使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相应增加,从而使延迟裂纹敏感性增大。
第二,扩散氢的含量:焊缝中含氢量越高,延迟裂纹敏感性越大。当接头中扩散氢含量高于其临界扩散氢含量时,便出现延迟裂纹。
第三,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接头主要存在热应力、相变应力和约束应力。
板厚度越大,约束越强,残余应力也越高。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应力腐蚀断裂的原因之一。
2焊接接头缺陷预防
焊接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施工人员的焊接技能、焊接前准备、焊接和焊接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要预防焊接缺陷、解决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好焊接质量,就必须加强焊接前和焊设方对工程质量负有法律责任,不能把一切责任推给施工方了事,必须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或监理工程师监督管理,不定期地对现场材料包括钢材进行抽检、送检测部门复验,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其次是对焊接材料的管理。检查焊接材料是否为合格产品、贮存和烘焙制度是否执行、发放的焊接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无锈、焊条的药皮是否完好无霉变。第三是焊接区清洁管理。检查焊接区的清洁质量,不得留有水、油、铁锈和氧化膜等有害污物,这对防止外部缺陷(如凹坑、咬边等)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对防止气孔、夹浓之类内部缺陷的产生也有积极意义。第四是焊工技能资格管理。焊工的技能水平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有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第五是确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流程。对不同的母材,应选择合格的焊接方法、可靠的焊接能量和适当的焊接材料。对不同直径或不同厚度的母材都应实行先试焊、后施焊的原则,以保证焊接接头优良、安全。
2.2 焊接中的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氏和专职检查员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一,确认焊接方法是否与规定一致,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和着装是否符合工艺流程规定。第二,根据焊接工艺规程复核焊接材料牌号与规格是否正确,以防错用而造成焊接质量事故。第三,对焊接预热温度和预热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和检
查,焊接前预热是防止焊接裂纹产生的重要措施。第四,对焊接环境进行监督。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进行焊接:温度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90%;风速大于10 m/s或存在穿堂风以及雨、雪、雾气候的露天操作。第五,对焊接后热处理实施监督和检查。焊接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焊缝中扩散氢的逸出,防止焊接裂纹产生,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养接头的力学性能。焊工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焊接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要做到思想上重视,其体操作上细心。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在施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咬边。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电弧拉长或运条不稳引起的。咬边最大的危害是损伤了母材,使母材有效截面减小,也会引起应力集中。预防措施是焊接时调整好电流,电流不宜过大,且控制弧氏,尽量用短弧焊接,运条时手要稳,焊接速度不宜太快,应使熔化的焊缝金属填满焊接坡口边缘。
第二,焊瘤。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过慢引起。它的危害是焊瘤处易应力集中且影响整个焊缝 焊接中的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氏和专职检查员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一,确认焊接方法是否与规定一致,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和着装是否符合工艺流程规定。第二,根据焊接工艺规程复核焊接材料牌号与规格是否正确,以防错用而造成焊接质量事故。第三,对焊接预热温度和预热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焊接前预热是防止焊接裂纹产生的重要措施。第四,对焊接环境进行监督。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进行焊接:温度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90%;风速大于10 m/s或存在穿堂风以及雨、雪、雾气候的露天操作。第五,对焊接后热处理实施监督和检查。焊接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焊缝中扩散氢的逸出,防止焊接裂纹产生,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养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外接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
2.1 焊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尽量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检查钢厂提供的材料质量检验单,内容包括材料牌号、规格或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同时还要检查材料的表面是否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的凹坑和划伤以及钢印标记是否正确和齐全,并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送检测部门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取样送检时应采取由建设方委托的该工程项目取样送检见证人专人负责。如果具有法律效应的检验结果不合格但已进入工地的钢材,应该由质量监督部门通知建设单位进行拆除和清场,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钢材。另外,按照规定,建设方对工程质量负有法律责任,不能把一切责任推给施工方了事,必须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或监理工程师监督管理,不定期地对现场材料包括钢材进行抽检、送检测部门复验,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其次是对焊接材料的管理。检查焊接材料是否为合格产品、贮存和烘焙制度是否
执行、发放的焊接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无锈、焊条的药皮是否完好无霉变。第三是焊接区清洁管理。检查焊接区的清洁质量,不得留有水、油、铁锈和氧化膜等有害污物,这对防止外部缺陷(如凹坑、咬边等)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对防止气孔、夹浓之类内部缺陷的产生也有积极意义。第四是焊工技能资格管理。焊工的技能水平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有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第五是确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流程。对不同的母材,应选择合格的焊接方法、可靠的焊接能量和适当的焊接材料。对不同直径或不同厚度的母材都应实行先试焊、后施焊的原则,以保证焊接接头优良、安全。
2.2 焊接中的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氏和专职检查员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一,确认焊接方法是否与规定一致,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和着装是否符合工艺流程规定。第二,根据焊接工艺规程复核焊接材料牌号与规格是否正确,以防错用而造成焊接质量事故。第三,对焊接预热温度和预热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焊接前预热是防止焊接裂纹产生的重要措施。第四,对焊接环境进行监督。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进行焊接:温度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90%;风速大于10 m/s或存在穿堂风以及雨、雪、雾气候的露天操作。第五,对焊接后热处理实施监督和检查。焊接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焊缝中扩散氢的逸出,防止焊接裂纹产生,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养接头的力学性能。焊工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焊接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要做到思想上重视,其体操作上细心。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在施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咬边。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电弧拉长或运条不稳引起的。咬边最大的危害是损伤了母材,使母材有效截面减小,也会引起应力集中。预防措施是焊接时调整好电流,电流不宜过大,且控制弧氏,尽量用短弧焊接,运条时手要稳,焊接速度不宜太快,应使熔化的焊缝金属填满焊接坡口边缘。
第二,焊瘤。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过慢引起。它的危害是焊瘤处易应力集中且影响整个焊缝 焊接中的质量控制
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氏和专职检查员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一,确认焊接方法是否与规定一致,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完好和着装是否符合工艺流程规定。第二,根据焊接工艺规程复核焊接材料牌号与规格是否正确,以防错用而造成焊接质量事故。第三,对焊接预热温度和预热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焊接前预热是防止焊接裂纹产生的重要措施。第四,对焊接环境进行监督。
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才能进行焊接:温度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90%;风速大于10 m/s或存在穿堂风以及雨、雪、雾气候的露天操作。第五,对焊接后热处理实施监督和检查。焊接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促进焊缝中扩散氢的逸出,防止焊接裂纹产生,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和改养接头的力学性能。的外观质量。预防措施是适当调小焊接电流,焊接时注意熔池大小,以便调整焊接电流或焊接速度。
第三,弧坑。主要是由于断弧或熄弧引起。弧坑的存在减小了焊缝截面,降低了接头的有效强度,并且弧坑处常伴有弧坑裂纹,危害较大。预防措施是尽量减小短弧次数,每次熄弧前应稍微停留或做几次摆动运条,使有较多的焊条熔化填满弧坑处。
第四,气孔。产生气孔的因素较多,如焊条未按规定烘干、母材除锈不彻底、焊接电压不稳、弧氏过氏等。气孔的存在使焊缝截面减小,金属内部组织疏松,应力宜集中,也易诱发裂纹等更严重的缺陷。预防措施是在焊接前应按要求烘干焊条,清理坡口及母料表面的油污、锈迹;注意大气的变化,刮风、下雨要有遮挡措施;焊接时选择适当的电流及焊接速度。
第五,夹渣。夹渣一般是由于熔池冷却过程中非金属物质如焊条药皮中某些高熔点组分、金属氧化物等来不及浮出熔池表面而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引起的。其危害是影响了焊缝金属的致密性及连贯性,易引起应力集中。预防措施是焊接前应严格清理母材坡口及附近的油污、氧化皮等,多层焊接时彻底清理前一道焊缝流下的熔浓。焊接时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运条稳定,注意观察熔池,防止焊缝金属冷却过快。
第三篇:电焊工技师论文
焊接应力和变形控制论文
摘要:为有效控制因焊件的不均匀膨胀和收缩而造成的焊接变形,就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关键词:焊接变形,焊接应力,热过程,焊接工艺
在焊接技术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形式各异的焊接机械、焊接方法日新月异,焊接技术成了一个关键的课题。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焊接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严重影响着焊接的质量,因而,急需采用合理的方法予以控制。焊接过程实际上是在焊件局部区域加热后又冷却凝固的热过程,但由于不均匀温度场,导致焊件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焊件内部产生焊接应力而引起焊接变形。常见的焊接应力有:1)纵向应力;2)横向应力;3)厚度方向应力。常见的焊接变形有:1)纵向收缩变形;2)横向收缩变形;3)角变形;4)弯曲变形;
5)扭曲变形;6)波浪变形。针对这些不同种类的焊接变形和应力分布,追溯根源,具体进行研究控制。
1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全面分析各因素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掌握其影响规律,即可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
1.1焊缝截面积的影响
焊缝截面积是指熔合线范围内的金属面积。焊缝面积越大,冷却时收缩引起的塑性变形量越大,焊缝面积对纵向、横向及角变形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而且是起主要的影响,因此,在板厚相同时,坡口尺寸越大,收缩变形越大。
1.2焊接热输入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热输入大时,加热的高温区范围大,冷却速度慢,使接头塑性变形区增大。
1.3焊接方法的影响
多种焊接方法的热输入差别较大,在焊接常用的几种焊接方法中,除电渣以外,埋弧焊热输入最大,在其他条件如焊缝断面积等相同情况下,收缩变形最大,手工电弧焊居中,CO2气体保护焊最小。
1.4接头形式的影响
在焊接热输入、焊缝截面积、焊接方面等因素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接头形式对纵向、横向、角变形量有不同的影响。常用的焊缝形式有堆焊、角焊、对接焊。
1)表面堆焊时,焊缝金属的横向变形不但受到纵横向母材的约束,而且加热只限于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而使焊缝的收缩同时受到板厚、深度、母材方面的约束,因此,变形相对较小。
2)T形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时,其焊缝横向收缩情况与堆焊相似,其横向收缩值与角焊缝面积成正比,与板厚成反比。
3)对接接头在单道(层)焊的情况下,其焊缝横向收缩比堆焊和角焊大,在单面焊时坡口角度大,板厚上、下收缩量差别大,因而角变形较大。
双面焊时情况有所不同,随着坡口角度和间隙的减小,横向收缩减小,同时
角变形也减小。
1.5焊接层数的影响
1)横向收缩:在对接接头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的横向收缩符合对接焊的一般条件和变形规律,第一层以后相当于无间隙对接焊,接近于盖面焊道时与堆焊的条件和变形规律相似,因此,收缩变形相对较小。
2)纵向收缩:
多层焊接时,每层焊缝的热输入比一次完成的单层焊时的热输入小得多,加热范围窄,冷却快,产生的收缩变形小得多,而且前层焊缝焊成后都对下层焊缝形成约束,因此,多层焊时的纵向收缩变形比单层焊时小得多,而且焊的层数越多,纵向变形越小。
在焊接工作实践中,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综合作用,焊接残余变形的规律比较复杂,了解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便于对工程具体情况做具体的综合分析。所以,了解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则可以采取以下控制变形的措施:
1)减小焊缝截面积,在得到完整、无超标缺陷焊缝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坡口尺寸(角度和间隙)。
2)对屈服强度345MPA以下,淬硬性不强的钢材采用较小的热输入,尽可能不预热或适当降低预热、层间温度;优先采用热输入较小的焊接方法,如CO2气体保护焊。
3)厚板焊接尽可能采用多层焊代替单层焊。
4)对于较长的焊缝可采用间断焊接法。
5)双面均可焊接操作时,要采用双面对称坡口,并在多层焊时采用与构件中和轴对称的焊接顺序。
6)T形接头板厚较大时采用开坡口角对接焊缝。
7)采用焊前反变形方法控制焊后的角变形。
8)采用刚性夹具固定法控制焊后变形。
9)采用焊件预留长度法补偿焊缝纵向收缩变形,如H形纵向焊缝每米长可预留0.5mm~0.7mm。
10)对于长焊件的扭曲,主要靠提高板材平整度和构件组装精度,使坡口角度和间隙准确,电弧的指向或对中准确,以使焊缝角度变形和翼板及腹板纵向变形值与构件长度方向一致。
11)在焊缝众多的焊件组焊时或结构安装时,要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
12)设计上要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和尺寸,合理布置焊缝,除了要避免焊缝密集以外,还应使焊缝位置尽可能靠近构件的中和轴,并使焊缝的布置与构件中和轴相对称。
2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
焊件焊接时产生瞬时内应力,焊接后产生残余应力,并同时产生残余变形,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焊接变形的矫正费时费工,在进行焊接前首先考虑的是控制变形,往往对控制残余应力较为忽视,常用一些卡具、支撑以增加刚性来控制变形,与此同时实际上增大了焊后的残余应力。
对于一些本身刚性较大的构件,如板厚较大,截面本身的惯性矩较大时,虽然变形会较小,但却同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甚至产生裂纹。
因此,对于一些截面厚大,焊接节点复杂,拘束度大,钢材强度级别高,使用条件恶劣的重要结构要注意焊接应力的控制。控制应力的目标是降低其峰值使
其均匀分布,其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减小焊缝尺寸:焊接内应力由局部加热循环而引起,为此,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不应加大焊缝尺寸和层高,要转变焊缝越大越安全的观念。
2)减小焊接拘束度:拘束度越大,焊接应力越大,首先应尽量使焊缝在较小拘束度下焊接,尽可能不用刚性固定的方法控制变形,以免增大焊接拘束度。
3)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在焊缝较多的组装条件下,应根据构件形状和焊缝的布置,采取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较小的焊缝;先焊拘束度较大而不能自由收缩的焊缝,后焊拘束度较小而能自由收缩的焊缝的原则。
4)降低焊件刚度,创造自由收缩的条件。
5)锤击法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在每层焊道焊完后立即用圆头敲渣小锤或电动锤击工具均匀敲击焊缝金属,使其产生塑性延伸变形,并抵消焊缝冷却后承受的局部拉应力。
但根部焊道、坡口内及盖面层与母材坡口面相邻的两侧焊道不宜锤击,以免出现熔合线和近缝区的硬化或裂纹。高强度低合金钢,如屈服强度级别大于345MPa时,也不宜用锤击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6)采用抛丸机除锈:通过钢丸均匀敲打来抵消构件的焊接应力。
综上所述,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焊接工艺,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和控制措施,以便减少和消除焊后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焊接经验,综合分析考虑的各种因素,可以保证焊接工作中的焊接质量。
参考文献:《焊工手册》
第四篇:电焊工技师论文
焊接接头缺陷分析及预防
目前,钢结构已在厂房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钢结构厂房的主要构件是焊接H型钢柱、梁、撑。这些构件在制作过程中都存在焊接变形问题,如果焊接变形不予以控制,则不仅影响结构整体安装,还会降低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控制焊接是安装工程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序,焊接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焊接缺陷。焊接接头缺陷的存在会直接危及整个结构的质量。因此,将焊接接头缺陷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每个焊接操作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主要有外部缺陷、内部缺陷及焊接缺陷等。
1.外部缺陷
头的外部缺陷一般用肉眼就能观察到,主要有焊瘤、咬边、凹坑、烧伤、余高不足或过大、错边及弧坑处理不良等。2.内部缺陷
焊接接头的内热裂纹和冷裂纹。结晶裂纹是最常见的热裂纹,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出现,主要出现在焊缝中,少数出现在热影响区。结晶裂纹的产生是由于焊缝中含有较多的S,P等杂质,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了一此低熔点的结晶,然后在结晶界形成液态薄膜。这此液态薄膜成为焊缝中的薄弱环节,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便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在冷裂纹中最常见的是延迟裂纹。在低、中合金钢的热影响区或焊缝中,当焊接后一段时间间,可能出现各种态的延迟裂纹。有的出现在接头表面,有的出现在接头内部。焊缝延迟裂纹的出现,是由以下3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母材淬硬现象:母材的碳当量越高其淬硬倾向越大,延迟裂纹敏感性就越大。另外,接头冷却速度对母材淬硬倾向也有较大影响,随着母材淬硬倾向的增加容易形成脆性马氏体。马氏体又会使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相应增加,从而使延迟裂纹敏感性增大。
第二,扩散氢的含量:焊缝中含氢量越高,延迟裂纹敏感性越大。当接头中扩散氢含量高于其临界扩散氢含量时,便出现延迟裂纹。
第三,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接头主要存在热应力、相变应力和约束应力。板厚度越大,约束越强,残余应力也越高。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应力腐蚀断裂的原因之一。
接头缺陷的预防主要是根据焊接过程来控制的。分为焊接前的预防、焊接过程中的预防。
焊接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施工人员的焊接技能、焊接前准备、焊接和焊接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要预防焊接缺陷、解决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好焊接质量,就必须加强焊接前和焊接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
1.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好原材料质量关。
首先尽量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检查钢厂提供的材料质量检验单,内容包括材料牌号、规格或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同时还要检查材料的表面是否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的凹坑和划伤以及钢印标记是否正确和齐全,并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送检测部门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取样送检时应采取由建设方委托的该工程项目取样送检见证人专人负责。如果具有法律效应的检验结果不合格但已进入工地的钢材,应该由质量监督部门通知建设单位进行拆除和清场,坚决杜绝使用不合格钢材。另外,按照规定,建设方对工程质量负有法律责任,不能把一切责任推给施工方了事,必须委托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或监理工程师监督管理,不定期地对现场材料包括钢材进行抽检、送检测部门复验,以保证钢材的质量。
其次是对焊接材料的管理。检查焊接材料是否为合格产品、贮存和烘焙制度是否执行、发放的焊接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无锈、焊条的药皮是否完好无霉变。
第三是焊接区清洁管理。检查焊接区的清洁质量,不得留有水、油、铁锈和氧化膜等有害污物,这对防止外部缺陷(如凹坑、咬边等)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对防止气孔、夹浓之类内部缺陷的产生也有积极意义。第四是焊工技能资格管理。焊工的技能水平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有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第五是确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流程。对不同的母材,应选择合格的焊接方法、可靠的焊接能量和适当的焊接材料对不同直径或不同厚度的母材都应实行先试焊、后施焊的原则,以保证焊接接头优良、安全。
2.焊接中的质量控制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
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和专职检查员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过程中,要对施工过部缺陷是指必须借助仪器设备测试才能判断出的缺陷,主要有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及白点等。内部缺陷因肉眼观察不到,危害更大,要坚决杜绝。
焊接缺陷指在焊接过程中或焊接完放置一段时间后,在焊接接头范围内产生的局部开裂现象,如焊接裂纹是常见的焊接缺陷。在建筑工程的钢材焊接中常出现的裂纹主要是热裂纹和冷裂纹。结晶裂纹是最常见的热裂纹,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出现,主要出现在焊缝中,少数出现在热影响区。结晶裂纹的产生是由于焊缝含有较多的杂质,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形成了一此低熔点的结晶,然后在结晶界形成液态薄膜。这此液态薄膜成为焊缝中的薄弱环节,在焊接应力的作用下便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
因此,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在施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咬边。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电弧拉长或运条不稳引起的。咬边最大的危害是损伤了母材,使母材有效截面减小,也会引起应力集中。预防措施是焊接时调整好电流,电流不宜过大,且控制弧氏,尽量用短弧焊接,运条时手要稳,焊接速度不宜太快,应使熔化的焊缝金属填满焊接坡口边缘。
第二,焊瘤。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过慢引起。它的危害是焊瘤处易应力集中且影响整个焊缝焊接中的质量控制焊接过程包括焊接、预热和焊接后热处理。焊接前的质量控制和焊接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最终焊接质量、预防废品和返工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质量控制应实行焊工、焊接工氏和专职检查3级管理责任制。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流程及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对漏检、误检造成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过程中,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三,气孔。产生气孔的因素较多,如焊条未按规定烘干、母材除锈不彻底、焊
接电压不稳、弧氏过氏等气孔的存在使焊缝截面减小,金属内部组织疏松,应力宜集中,也易诱发裂纹等更严重的缺陷。预防措施是在焊接前应按要求烘干焊条,清理坡口及母料表面的油污、锈迹;注意大气的变化,刮风、下雨要有遮挡措施;焊接时选择适当的电流及焊接速度。
第四,夹渣。夹渣一般是由于熔池冷却过程中非金属物质如焊条药皮中某些高熔点组分、金属氧化物等来不及浮出熔池表面而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引起的。其危害是影响了焊缝金属的致密性及连贯性,易引起应力集中。预防措施是焊接前应严格清理母材坡口及附近的油污、氧化皮等,多层焊接时彻底清理前一道焊缝流下的熔浓。焊接时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运条稳定,注意观察熔池,防止焊缝金属冷却过快。
本人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遵规守纪,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服从意识强,能跟同事团结合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正确理解和执行领导所下达的任务和要求。但是在以往的工作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积累经验,再接再励,为公司的辉煌继续奋斗。
第五篇:电焊工技师报告
电焊工技师
工作总结报告
姓名:
单位:西区机电车间
班组: 重选机修班
2014年1月24日
2013年焊工技师个人工作总结
西区机电车间
一年来,本人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电焊工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许多同志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工作,或称为班组中的骨干力量,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大体总结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更加努力,积极完成车间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一年以来,先后圆满完成重选机修班的设备安装及更换工作,如3125筛子大梁及后墙板更换工作、3125筛子更换等大型安装项目,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一二三期弧形筛翻转机构的更换,延长了弧形筛箱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弧形筛调头及更换筛板时的安全系数,保证了岗位操作工和机械检修工的现场安全;对一二三期旋流器入料漏斗和旋流器入料出料导向筒、二段旋流器的更换,保证了我厂主洗核心设备的正常运转。在检修工作中,严格执行风险与控管理卡和手指口述内容、遵守厂及车间制度,为车间的工作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在平时的检修工作之余,积极学习选煤机修工知识,通过书本和电脑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武装自身,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在取得焊工技师证书后,个人明白不但要熟知本工种的操作技能外,还积极配合工程技术人员探讨技术难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整改
方法,保证了洗选的正常进行。
三、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在日常的电焊作业过程中,我时刻牢记安全,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带头遵章守纪,做到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每日在工作之前,先做好危险源排查及手指口述自查工作,及时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力争做到作业过程中安全百分百,确保我厂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爱岗敬业
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服从领导和组织的工作安排,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秉承一个理念,只要工作需要,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所发生的问题,解决生产难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团结同事,遵守职业道德,带领本班职工共同维护班组文明和谐气氛,所在班组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良好工作环境。
以上是我2013年的工作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和新技术,切实解决现场生产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把所学的技术知识注入到现实工作中,为临选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