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
浅析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
内容摘要:目前中职学校舞蹈艺术教育在管理与训练上存在着难以提高的问题,这跟学生的素质及人生目标定位有一定的关系,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来自是成绩差没有考上高中的,而且学生来职业学校学习的目标是能够在这两三年学到技能走上社会。因此舞蹈队训练在职业学校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而舞蹈作为学校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及提高学生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职业学校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关键字:中职学校
舞蹈艺术教育
一、建设一支纪律严明的团队
舞蹈队是学校是艺术队伍中一支比较重要的队伍。舞蹈队主要担任学校、市、镇各大小活动、比赛的演出,展现学校艺术教育的风采,增强学校的艺术氛围,也是宣传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舞蹈队节目的质量、队员的素质直接影响艺术团及学校的形象。因此,规范舞蹈队管理,整顿舞蹈队的制度具有必要性。规范管理,提升队伍素质不是一两天能练得出来的,也不是靠一个老师的努力去构建的,如果舞蹈队是由几个老师带,只有一个老师是对队员提出严厉要求而其他几个却没有做到,那么最后也是构建不起来的,所以一定要有一致性。如何建设一支纪律严明的舞蹈队?经过这三年的舞蹈队训练实践,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去做:
(一)严守纪律,提高训练效率
无规则不成方圆,舞蹈队各成员必须清楚艺术团管理制度,把自己重新定位,严格遵循艺术团纪律要求,做好签到工作,不迟到早退,有事缺席要做好请假手续,不能随意缺席。在训练过程中也应遵守训练制度和纪律,提高训练效率。
(二)加强集训,提高其整体素质
1、着重提高队员的基本功。在平时的基本功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太急进,基本功是靠长期积累的。特别注意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的纪律要求。训练前一定要求队员换上练功服和练功鞋并迅速的排好队形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中队员不要随便拖堂或中途离开,更不允许在训练中开玩笑嘻嘻哈哈,训练后要快速整齐的排好队,老师宣布今天练习结束方可离开,最后队员把训练场地整理干净再离开。希望通过纪律上的要求和基本功 的严格训练,让舞蹈队成为一支较高素质的队伍。
2、传授舞台经验。队员们应注意舞台经验的积累。舞蹈队在各大活动、比赛中演出的机会较多,队员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在舞台上做到随机应变,处变不惊,从容迎接表演中发生的一切突发情况。
(三)保持平衡心态,体现集体荣誉
1、注意演出心态的调整。要学会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在舞台上不能过分紧张,应把演出当成平常的训练,发挥出正常的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
2、注意整体形象。明确舞蹈队演出是代表学校的形象,外出演出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听从队长的安排,做到演出前后到场地都要集队,不得搞个人主义,离散群体。
(四)善于奖励机制及总结归纳
首先,演出结束后,演员应保护好演出服装,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学校服装室。其次,认真做好总结工作。演出后的总结很重要,要在总结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为以后的演出积累经验。最后,明确奖惩制度。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位队员肯定都为舞蹈队、为艺术团付出了心血。应该对参加过演出的同学予以证明,肯定;对违规者,我们也应做出相应的处罚。
二、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目前整个国民教育都在讲素质教育,讲究美育,美德。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开放、适用、灵活变化和市场化的,这些教育都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各科相关知识上,还要懂得怎么样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到社会上实践,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对我们舞蹈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除了要教育学生专业知识之外还要讲究育德,育人。在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教育对相关各科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情操,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来走向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自己所学无私的奉献给社会。
提高舞蹈教师强烈的责任感,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信息与新的挑战,逐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造就一代人格完美,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那舞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呢?
(一)参阅文献
现在是信息社会,很多事情每天都有变化,今天不学习,明天就会落后,教师也是一样,一个修养和学问高的人都是平时爱学习的人。翻阅收集资料,是一种提高知识的方法,还可 以通过收集的资料运用到现实的舞蹈工作中,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总结。
(二)教师的表率作用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通过这两句名言,要是老师是一名品德不健全的人,那他教出来的学生不就糟糕了?是的“表率”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一个自身修养高的老师,常常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模仿的榜样,在教学中其讲述的观点及阐述的内容,也易被学生接纳,其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既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也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爱。舞蹈教师则可用愉快的教导语言和学生沟通,定会取得好的效果。所以,舞蹈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做好榜样,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优秀人才。
(三)文化和审美修养
具备一定的文化和审美修养,即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高尚的审美情趣,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作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诙谐、优美的教学语言,敏锐的观察力与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健康、饱满的精神与优美的举止和风度。除以上的三点以外,舞蹈教师还应具备1:要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2:理论教学的能力。3:专业演示能力。4:舞蹈创编能力。5:电化教学(课件教学)的能力。6: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7:自我提高与教改能力。一个优秀的舞蹈教师应该具有教多种科目的能力,随着招生规模与招生地区的扩大,将来我们会拥有很多基本功扎实表演方面优秀的学生,对形体而言,假如专业课教师的素质不够全面,或只能讲授单一课程或者是形体教师本身的形体形象不好,这样的老师很多方面会不及学生,导致学生的水平不会有很大提高,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耽误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像我们有些舞蹈教师,由于本身的舞蹈能力不是很强,在上舞蹈课时,总是在混日子,要么就放电影给学生看,要么就让学的好的学生跟着碟教授别的同学,完全就失去了一个教师的职责,只有综合素质全面的专业老师才能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引导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水平,学生的水平才会得到提高,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才具有说服力与感召力。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有别于专业院校的学院派教学,学院派的教学是以从基础的排练厅到广场到专业舞台或者剧院。高密度的学院派舞蹈教学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产物,我们把它比做一座“桥”,是沟通“上下”、“古今”、“未来”的枢纽,有着承前启后的“转折”作用。是整个社会舞蹈教学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它也建立了自己的“发展功能”及“学院流派”。而中职舞蹈教学仅停留在为日后适应幼儿园教学为前提的教学中,尽可能的把学生塑造成多能跳能教能编的多元型人才。如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现在的舞蹈教育不能再用以前的古老的教学方式,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老的教育机制来开展现在舞蹈教育是行不通的。那样只会教出千篇一律、风格统一的表演模式,所以只有不断创新舞蹈教育方式,才能得到所要的效果。只有不断的去创新和探讨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教学上的进步和肯定。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个人还是比较推行分层递进式的教学方法。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来自兴趣和灵感,善于个性思维,追求个性的特色、个性的魅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就是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放在事物的特殊面即个性上,在舞蹈教学上,要求从习惯的传统方式中走出来,进行新的课程设置,运用新的教材,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高峰。
1、要做到教师教材的更新,选用特色的教学方法。
但大家所熟知的舞蹈教法便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的模仿对象,但这样往往会导致了学生表演风格的单一性,个性才能形成舞蹈的风格。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按照各自的身体条件及表演特性,分组进行教学,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以特色的题材、个性化的编排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2、挖掘学生潜力,使之与老师形成互动。
老的教学手段只是一味的老师教授学生模仿,课堂很枯燥,而且很多学生本身就懒的学,这样课堂就会变得越来越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不学习更是来火,造成双方僵持不下,如此下去课堂能好的起来吗?学生能喜欢舞蹈吗?职业学校很能有好的艺术氛围吗?所以,要想使课堂活跃,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挖掘他们创造与想象的能力。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学生好的东西,并给予肯定及鼓励。学生得到鼓励,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容易产生出好的东西,只有打破“我教你学式”的教学方式,双方互动互补的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分组别教学
8年的舞蹈教学发现,不管你计划如何的制定,但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完成,不可能一直停着等大部分不会的同学呀,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舞蹈水平分成了不同的组别(基础组、提高组、创作组)并分别施教。基础组教学适合基础一般,待于整体提高的学生,提高组适 合有不错的舞蹈基础,有希望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的学生,而创作组适合专业过硬、在编导方面有一定想法和能力的学生。分组后,老师集体讲解再选出个别好的学生领练,老师分组逐一指导。实行了分组教学之后,原来就有舞蹈功底或者是学习舞蹈比较快的同学又有了很多的发展空间了。
(三)经过演出实践助推学习
舞蹈是一门集合造型和舞姿的艺术,课外演出的实践尤其重要,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艺术演出,以及市里的各项比赛、演出,还鼓励学生去参加舞蹈考级,这些不队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能让他们积累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正所谓兴趣胜过老师,教师教人的目的,最后还是为了能让学生学会自知自学。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看视频拔碟,自己学动作和舞蹈造型,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排出来后,教师再做进一步的指导。其次,还可以接一些舞蹈演出任务让他们多参与,提高他们对学习舞蹈的兴趣。再次,在平时训练中,大力的运用队长的作用,进行带训练,教师只出谋划策。当然教师不能把全部的任务都交给学生,在刚开始时最好是训练老师手把手的带,然后再慢慢放手。
中职学校舞蹈队的训练不同于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跳舞好的同学他们就不会来职业学校啦,在训练中学生纪律是一方面,时间短也是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学校领导的重视,各相关科室的协助,教师的认真负责、改进教学训练的方法,以及班主任的配合,多参加社会文化活动,这个代表学校文化,也是学校一块招牌的舞蹈队才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万象中脱影而出,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欢。我们作为舞蹈工作者责无旁贷,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l]《中职学校课堂舞蹈教学的探索》 《华章》2008年11期
[2] 林德宁《浅谈舞蹈队中的德育渗透》 2009年7月
[3]《浅析对舞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5期 [4] 蔡秀娟《浅谈如何加强舞蹈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2010年12月 [5]《浅谈中职的舞蹈教学与素质教育》 《吉林教育》 2010年13期 [6] 邓肯论舞蹈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5 [7]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8] 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9]《舞蹈》,2002年第5期,李海林著“中学生也需要舞蹈的美” [10] 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编著《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 [1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滕守尧主编《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二篇:中职学校艺术教育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瓶颈”突破方略
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包海军
【摘 要】: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着伪科学现象:课程开设不够足量;师资力量不够充足;艺术项目不够齐全;教学设备严重匮乏: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甚至连职业素质教育点缀都谈不上;价值评价不够科学。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创新,才能突破“瓶颈”:提高思想认识,加强专业力量,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评价机制。【关键词】:中职;艺术教育;创新
在艺术教育上,有两大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一年一度的升学“艺考热”持续高温;二是社会艺术特长“培训热” 经久不衰。相对于这两大“热”点,学校艺术课程教学运行则显得清淡冷落,尤其是中职学校的艺术教育更沦为“副科”中的“副科”,我们姑且不论升学“艺考热”的方向正确与否,也不论社会“培训热”的科学性到底有多大,单凭它们能形成波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社会热潮,就足以引发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刻反思。
如果说艺术教育是普通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那么,它更应扎根于中职学校教育土壤,不仅要形成学科体系,完善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而且要渗透于其它学科课程,既从其它学科课程当中汲取营养,又与其它学科课程运作保持良好的互动效应。这样才能保证中职学校教育整体发展,才能从整体上拉近中职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和心理差距,树立起自信心。当然,中职学校艺术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让学生具备现代公民必备的艺术涵养的基础条件。可以断言,一个五音不全、美学思维迟钝、缺乏审美涵养的学生,即使其它学科学习成
绩再好,也算不上优秀,因为他(她)将来可能要带着“美”的缺憾度过枯燥乏味的一生,难以享受到五彩的旋律和画面带来的幸福。更何况中职生在文化课上本来就有劣势,如果不从其他方面得以补全,更会加大这种差距。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没有了升学压力,中职生在提高艺术涵养上显得更有优势。所以,中职学校应把艺术教育当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让学生能够在清纯的艺术环境里陶冶精神,锤炼思想,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纯素质。
然而,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在课程大厦中却始终被视为“不入流学科”(艺校除外),大纲、课程标准基本依据普通高中的来指导教学,难以走出教育的“冷宫”。这样更“昂不起头”来,去得到人们的重视。中职学校艺术教育伪科学现象有:(1)课程开设不够足量,大多中职学校根本就不开设艺术课。中职学校艺术课程资源相当丰富,不仅需要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音;体;美)去整合,而且有必要向其它学科拓展、吸纳。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实施有效的艺术教育,需要有足够的课时保障。然而,在学校课程总量中,艺术课程比例极小。比如,“高中音乐课程结构及教学实施表”将音乐课程分为六个“模块”,除“音乐鉴赏”模块是36学时外,其它“歌唱”、“演奏”等各个模块仅有18个学时(参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2)师资力量不够充足。艺术教育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学生兴趣爱好不同,特长各异,需要有相应的教师满足学生多种学习需求。比如音乐教育,大多数学校只能提供唱歌、理论等基础内容的教学服务。学校艺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难以保证学校开齐、开足课
程,制约了学校艺术教育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严重影响了艺术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3)艺术项目不够齐全。许多中职学校在艺术花园里只有零星的“点”上之花,没有铺展的“面”上的绿叶。艺术教学仅仅局限于听几首曲子、唱几首歌,艺术教学难以得到全面、多样地实施。除师资缺乏外,设备不足也是很严重的障碍。比如音乐教育,不少学校仅有少量的钢琴、手风琴等作点缀。这种状况难以满足学生多样的艺术学习需求。(4)沦为职业教育点缀。一些学校深陷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两难境地难以自拔,在全方位“看好”学生高就业率氛围里,实实在在地钻营职业技能培养,而把艺术教育当作职业教育的“花瓶”。所以,学生唱歌、画画、打球等活动或比赛,往往成为“职业教育”亮丽的成果。这就导致学校在上级领导来检查或各种“品牌”创建时“临时抱佛脚”让艺术教育和活动打头阵,而平常则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5)价值评价不够科学。学校艺术教育陷于“冷宫”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教育评价机制失之偏颇。由于我国社会公众还广泛地将职业教育价值的衡定聚焦在高就业率上,短期内不可能淡化技能训练、将教育价值指向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更有甚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普通高中尚不能全为之,中职学校更无从谈起”。因此,中职学校艺术教育价值难以被人们广泛认同,导致它在中职学校教育中难以挤入“正席”。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创新,才能突破“瓶颈”、走出“冷宫”:
一、提高思想认识
当代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评骘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会唱几首歌、举办几次文艺活动。在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过程中,人们应该创新思维方式,强化以下几点认识:(1)艺术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人的素质当然包含审美素质,职业教育也蕴含审美教育。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是通过美妙的听觉和鲜明的视觉形象感染心灵、陶冶情操、提纯思想,从而实现审美教育功能的。所以,艺术教育首先应当定性为审美素质教育。审美能力决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素质,能够促进人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标准,从而指导其在专业、职业方面向更高的方向发展。(2)艺术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艺术涵养也是人的文化基础修养的重要因子,因而艺术教育也是文化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能观”将艺术教育冷落在文化基础教育和技能训练的边缘,艺术教育课程始终难以跻身于职业教育的主阵地。这种“技能观”使学校文化基础和技能的培养缺失了“艺术养分”,导致学生专业素质缺乏“艺术养分”的滋润,人格、气质、精神的提升缺乏底气和力量。所以,职业教育应当一视同仁,将艺术教育与其它诸如语、数、外、专业基础课等课程等价齐观,建设好职业教育课程的完美大厦。(3)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提倡“人本”精神,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而艺术素养也应该是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所以,艺术教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科学运行艺术教育,可
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样也可以充实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大学生的人文价值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尽情地享受生命的乐趣和幸福。
二、加强专业力量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功能不健全,作用不充分,影响力较小,客观原因主要是艺术专业力量相对薄弱。改变艺术专业力量薄弱的现状,已成为提高艺术教育功能的迫切要求。在加强艺术专业力量建设上,学校应当戒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长远的科学发展规划。(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将艺术师资素质的发展列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统筹核定艺术师资队伍的数量规模,制定艺术师资素质达成标准。艺术师资队伍建设数量的扩充比较容易,难点在于师资素质的提升。艺无止境,艺术师资素质发展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实践性,他们仅凭在大学学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难以胜任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艺术师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提升专业技能。比如声乐技能的发展,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变化过程,光“吃老本”,是难以“立新功”的。学校一方面要为艺术教师的专业锻炼创造机会,一方面要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专业培训,鼓励他们走向社会,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艺术实践。(2)充实、更新设施设备。学校要重视艺术专业设施建设以及设备的更新和充实,科学设计符合艺术专业特征及需求的基础设施,保证艺术教学设备配备充足。比如音乐欣赏课,要有专门的音响教室和多媒体音响设备,如果将这样的课放到普
通教室里上,则会大煞风景,降低效果。而一般学校,却没有专门的音响教室,即使有,也很少符合规格。艺术设备的配置更要多样化,再如音乐教学,从早期的“一架或几架风琴”发展到后来的“一架或几架钢琴”,显然都带有应付性。具有种类齐全的乐器设备,是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三、深化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艺术课程是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既注意强调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链接与综合,又注意保留各学科艺术要素的特点,使学生获得艺术的通感与多样性的艺术能力。坚持高中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的感知与思维得到整体与协调的发展。”参照这一标准,我们应该认识到,直至今日,职业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的广度和深度都嫌不足,效果还不明显。不少学校艺术课程的实施仍然局限在音乐欣赏上,而忽视了音乐、美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艺术教育学科综合需要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保障机制,而这一组织机制的磨合与生效尚需一个过程;二是综合性艺术课程体系尚在创建与调适当中,艺术综合课程建设还没有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和习惯行为。因此,快速推进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课程目标整体化,以有效促进职校生艺术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让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从多方面感受艺术的魅力,体验艺术的美妙。二是实现课程对象全员化,将艺术课程列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予以高度重视,使之由学校教育的“花边”变为学校教育的“花蕊”,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以美学熏陶,以增强美感意识和美感能力。三是实现课程结构综合化,探索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尤其是专业学科的联系与融合的途径,注重艺术课程的统合,以保证学生能够陶冶在一个充满美感的学习和生活的学校教育环境中。四是实现课程实施正常化,改变那种将艺术教育的重心倾斜于课外活动、校外活动,而冷落课堂教学的局面,让艺术教育复归课堂本真。
四、创新评价机制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导致艺术教育被长期弃置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和角落(把艺术教育当作“花瓶”进行功利性的炫耀,实际上是对艺术的玷污;真正的艺术教育渗透于多种关系构成的学校课程环境之中),难以步入素质教育正轨;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艺术价值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艺术荒漠”,难以发生艺术情感和审美需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在主要任务中指出:“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水平的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抓住课程改革机遇,积极推进艺术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显得
尤为关键。围绕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熏陶,突出学生艺术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创新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评价机制:(1)面向“双主体”。学校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艺术素质发展的主体。艺术教育评价应当关注学校艺术教育的环境、设备、师资等条件的创设,以保障学校自觉为学生提供高水平艺术享受的硬件,建设好艺术科研、课程改革、艺术活动等软件。同时要制定出“学生艺术能力等级指标”,全面考察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和欣赏艺术的态度、积极性,以及达成艺术能力的程度等。(2)关注“全过程”。学校艺术教育评价的视野应覆盖艺术教育全过程,评价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艺术教育的实施状况,还要包括在考查、考核、考试等人才甄选中体现的价值水平。所以,艺术教育评价也要在健全考试制度上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3)实现“多元化”。艺术教育评价要促进艺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多样化建设和实施,以保障学生艺术修养得以多方面锻炼和提高。评价要对学生艺术学习的课时、学分、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给予过程性与成果性等不同方式的评价,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评定。(4)达成“实效性”。艺术教育评价的实效性主要聚焦在“艺术修养”和“艺术能力”的培养上。理论上讲,评价应该保障这两个方面培养目标同步达成。但现实情况是,艺术才能是需要一定的“天分”作为基础条件的,并非每一个学生都具备艺术资质,对这些学生的艺术学习评价就应该偏重于艺术修养或涵养;而对于那些具备艺术“天分”和发展潜力的学生,评价则应该追求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总之,在中职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笔者在这里也只是就自身在教学中的切身感受提出的一点愚见,与君共勉,望给予批评指正,共同点燃职业教育的艺术之火。
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包海军jsshbaohaijun@126.com
第三篇:中职舞蹈教育
浅谈中职舞蹈课程与教学方式
王 丽 娜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指出,“舞蹈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克莱格语也认为—舞蹈是戏剧的祖先。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在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时候,就很善于哟感表情和手势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因此就有了舞蹈是“艺术之母”的说法。但艺术始终来源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艺术才是最真实的艺术。艺术教育在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标体制中,越来越突出,成为老师、学生以及家长十分关注的一项教育产业,而其中的舞蹈更是因为它视听的享受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所接受。我是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分量。有些观众觉得,舞蹈只是绿叶,给别人唱歌的人伴伴舞,起衬托作用,没什么看头,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不属于其他任何一样艺术门类,也不是附属品,它是一种视听觉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性情和情操。
所以我们要改变观众对舞蹈演员的“空有其表”的看法,就要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表演者跟从业者。首先必须改善好教育者的形象,加大对民众教育的力度,引导社会观众对舞蹈的欣赏及正确的认识,并且唤起民众对舞蹈审美的积极性。要加大舞蹈在民众之间的影响力,就要普及舞蹈的教育程度,要想做到很好的去普及,就必然要求有一些好的教育方式,不断的努力创新。我是中职学校的舞蹈专业教师,面对的是以后成为幼儿园老师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因此关系到小朋友的舞蹈教学,更加的让我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也在该学科教学上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以下就来谈谈该学科及教学方式。
一、分析幼教专业的舞蹈课程
舞蹈是幼儿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舞蹈在幼师的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现代人文化生活和自娱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对幼师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精神文明程度,陶冶美的情操,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有一定的基本功、了解基本的各民族舞蹈以及掌握一定的舞蹈创编能力是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想搞好该专业舞蹈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善和加强,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更好的实施我们的教育计划。首先,强调在知识中教学。强调知识舞蹈,就是要求教师运用知识进行创作,重视审美与观赏,并应用专业知识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影响,知识舞蹈要求作品的质量、水平、内涵,这样学生就能在艺术学习中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能准确的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来更好的诠释它。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是打开智力的钥匙,知识舞蹈能促进教师的想象力,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其次强调在生活中教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要舞蹈以生活、传统、多样性为目标,就要舞蹈接近生活。过去许多的创作都是以民间劳动、生活的素材改编而来的。比如舞蹈〈〈翘花旦〉〉、男子古典舞〈〈醉鼓〉〉都是源自生活形态而来的,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提高作品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也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意境,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和生活原态,以便掌握该舞种的表演风格,这样就能很准确的表演该种舞蹈,又提高了自身的演绎素质。向生活靠拢、贴进生活的创作思路是艺术普遍的创作方式,因此生活诞生艺术,艺术产生于生活。最后强调在创新中教学。知识舞蹈强调有知识的创作,而在创新中,必须解决观念问题,知识与创新是相融合贯通的,没有知识的开发就难以进步,创新就更难实现,创作的质量就上不去。因此,舞蹈教育要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定位,就要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特别注意国内外的信息以及教育机制的变化和先进的传播手段,要以开放的眼光去接受新的事物,来扩充自身的水平。学生以后面对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要有适应改教学的创编能力。我们要培养出智能型、前面发展的人才,那么学校就要对这方面以加强。教师要提供给能驾驭自创的能力,让学生能在艺术创作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相贯通,形成互补互利的趋势。这样,学生才不会停留在单一模仿上。教师不能单看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对舞蹈的掌握情况,也要加强对他们平时的了解。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以下来分析下我们的教学目的及任务。
(一)幼教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
我们要培养适应现代幼教教学的人才,必须了解当今该专业的发展动态。幼儿舞蹈编导,除了有与成人舞蹈编导相同的职责之外,还必须根据幼教专业的特点及其自身发展的工作规律,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特征,关注幼儿生理、心理特征。幼师的舞蹈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舞蹈的内涵和音乐及表现形式,应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和现代生活的实际。通过舞蹈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能以及一定的舞蹈编导能力,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能力。
(二)幼教专业舞蹈教学的任务
1、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懂得人体美和动作美的概念,明确幼师学生舞蹈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舞蹈的素材,使他们能够了解各民族、芭蕾舞、幼儿舞蹈的风格与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内容。
2.进行形体和舞蹈素质的基本训练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舞蹈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加强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3.掌握一定的创编能力
了解一定幼儿舞蹈编导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培养对幼儿进行舞蹈排练的组织指导能力;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具备生动再现幼儿舞蹈能力,并能自学、记录和初步创编幼儿舞蹈;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能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领导幼儿舞蹈活动。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树立为幼儿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热爱儿童,刻苦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创造性、表现力和活泼愉快的情绪,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提高鉴赏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幼儿教育舞蹈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是通过课内外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完成的。
二、分析幼教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校的幼教专业有别于专业院校的学院派教学,学院派的教学是建立在身体、能力各素质都达到一定标准后的成熟性高密度教学。课堂可以从基础的排练厅到广场到专业舞台或者剧院。高密度的学院派舞蹈教学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产物,我们把它比做一座“桥”,是沟通“上下”、“古今”、“未来”的枢纽,有是承前启后的“转折”。是整个社会舞蹈教学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它也建立了自己的“发展功能”及“学院流派”。而中职舞蹈教学仅停留在为日后适应幼儿园教学为前提的教学中,尽可能的把学生塑造成多能跳能教能遍的多元型人才。如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现在的舞蹈教育不能再用以前的古老的教学方式,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老的教育机制来开展现在舞蹈教育是行不通的。那样只会教出千篇一律、风格统一的表演模式,所以只有不断创新舞蹈教育方式,才能得到所要的效果。只有不断的去创新和探讨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教学上的进步和肯定。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个人还是比较推行分层递进式的教学方法。
(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来自兴趣和灵感,善于个性思维,追求个性的特色、个性的魅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就是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放在事物的特殊面即个性上,在舞蹈教学上,要求从习惯的传统方式中走出来,进行新的课程设置,运用新的教材,努力使教学效果达到高峰。
1、要做到教师教材的更新,选用特色的教学方法。但大家所熟知的舞蹈教法便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的模仿对象,但这样往往会导致了学生表演风格的单一性,个性才能形成舞蹈的风格。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按照各自的身体条件及表演特性,分组进行教学,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以特色的题材、个性化的编排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譬如我在上编导课时提出让学生一方担任老师,一方担任幼儿,进行实质性的教学锻炼,提前让学生感受以后的教学方式。①舞蹈教育家程心天就在自己所著的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总结:一是在选题的方面上看,以动物为主题的舞蹈多,人物主题的舞蹈少。通过对各种动物的模仿,表达一定的意念,是少儿舞蹈创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描述儿童情趣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跳不出动物圈子,不去更多地深入反映少儿自身的生活、心理、思维则是不可取的。二是在开掘儿童生活上看,停留在表象的多,深入到心灵的少。当代儿童的追求、向往、思绪,以及道德情操、精神风貌,都已进入到一个与时代相映照的较深的层次。
2、挖掘学生潜力,使之与老师形成互动。老的教学手段只是一味的老师教授学生模仿,但是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挖掘他们创造与想象的能力。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学生好的东西,并给予肯定及鼓励。学生得到鼓励,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容易产生出好的东西,只有打破“我教你学式”的教学方式,双方互动互补的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观察力、学会用逆向思维进行教学 提高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高级知觉形态,它是一种积极的、先导的能力。善于逆向思维,标新立异,来开展舞蹈教学工作。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的反面来看问题,即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来思考问题。选用别人没有重视、选取的题材去创造和教学,运用到舞蹈教学中去。比如在让学生练习创编《老鼠画猫》中:“小老鼠,来画猫,哎哟眼睛要画小……”就提出假设让孩子们边唱边拿画笔画猫,同时学老鼠畏缩的动作来走路,这样动作就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补充了单调表现的不足,使儿童语言、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这样往往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反向思维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果能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好的东西进行提升,就能提高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激发以后对舞蹈的创造,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分组别教学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舞蹈水平分成不同的组别(基础组、提高组、创作组)并分别施教。基础组教学适合基础一般,待于整体提高的学生,提高组适合有不错的舞蹈基础,有希望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的学生,而创作组适合专业过硬、在编导方面有一定想法和能力的学生。分组后,老师集体讲解再选出个别好的学生领练,老师分组逐一指导。例如我在高三学生的技能考过后将学生分组,基础组学生继续练习些成品舞蹈,提高组的学生可以在一些技巧上加以练习,比如平转、大跳、前桥等,而创作组学生可以在练习舞蹈外加上适当的舞蹈编导,锻炼自身的编导能力。
(四)经过演出实践助推学习
舞蹈是一门集合造型和舞姿的艺术,课外演出的实践尤其重要,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我们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艺术演出,以及市里的各项比赛、演出,还鼓励学生去参加舞蹈考级,这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也能让他们积累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
中职学校幼教专业舞蹈学科在所有教学科目中还处于稚嫩和偏少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教育部门加大重视力度,教师的努力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学校和家长的配合,社会的共同关注,舞蹈这项历史悠远的艺术才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万象中脱影而出,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欢,加入到其中,体会舞蹈给人们带来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技能,成为适应现代幼儿园教学的实践性人才,我们作为舞蹈工作者责无旁贷,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第四篇:试论中职学校的舞蹈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试论中职学校的舞蹈教育
作者:靳静
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3期
摘 要:中职学校舞蹈教育是一种新兴的事业,因此中职舞蹈教育应如何发展,成为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中职学校;舞蹈教育;舞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舞蹈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艺术考试人数的快速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舞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一种理想方式,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一种重要方法。舞蹈教学在中职素质教育中是一门集技巧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是将训练、排练、表演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不可少的技能课和修养课,是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中职学校舞蹈教育进行了一点探索。中职学校舞蹈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现实情况,在农村甚至在城区学校,多数不大重视舞蹈教育,导致中职学校学生的舞蹈教学工作存在很大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差异性大。生源在中小学所接受的舞蹈教育有较大差异:一些学生进行过舞蹈的系统训练,无论是软开度及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还是技能技巧及身体的感觉韵律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部分学生有过一定的形体方面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基本体态和技巧;另外就是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入校前未受过舞蹈基本功专业训练。这就造成学习舞蹈素质上的差异。因此中职学校在实施舞蹈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别,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2)学习积极性差。就学生本身而言,一部分学生由于入校前没有受过舞蹈训练,加上舞蹈课又比较劳苦,造成课堂参与意识较差,很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基本功素质课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易产生厌倦、烦躁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部分学生曾接受过专业训练,入学后专业技能较为突出,可能自我感觉良好,表现为学习及练习时的懒散。
(3)教学方式老化。过去的舞蹈教学中,往往内容过于老套呆板,习惯于沿用口传身授,强调模仿。内容枯燥单一,教学的手段及方法缺乏新意,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长期重复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舞蹈课的兴趣,甚至形成了厌恶舞蹈课的心理,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主动参与性不高的现象。且受专业舞蹈学习的影响,较重视舞蹈素材教
学,实用性的舞蹈教学较少,联系实际不够。加之舞蹈教学课时又少,使得中职学校舞蹈教育比较困难,对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作用有限。同时在舞蹈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措施、器材场地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4)专业学习挤占舞蹈教育空间。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多倾向于技术学习和实践,不少学生认为舞蹈教育对毕业后的就业作用不大,可有可无,导致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往往不够重视,遇到很多困难:一是中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任务重,二是还要进行操作实习,很多学生包括一些教师将舞蹈教学当做是一种休闲课,不能认真对待。另外由于舞蹈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取得效果,而且有些训练还很艰苦,这些因素都给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开展中职学校舞蹈教育的对策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进行舞蹈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一堂好的舞蹈课,首要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因此舞蹈教师应在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舞蹈教学进行规划安排,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舞蹈基础和体能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课程的目标任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并预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应当达到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应了解和掌握学生意志、品德、体能、心理等因素,因人施教。
(2)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因此,中职舞蹈教学内容要求全面,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和专业的舞蹈技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巧,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舞蹈专业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的舞种不断被挖掘,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消化,并将其更快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力争达到新知识与教学同步发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知识。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广博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文学、社会学、生理学、美学、音乐、美术等,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并把它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以增加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注重兴趣教学。兴趣是学好舞蹈的动力,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秘诀,兴趣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性和记忆力,还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舞蹈训练单调、乏味、枯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创作、编导,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释放,并通过游戏、表演使同学们忘记疲劳和训练的痛苦。同时,在课堂上选择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音乐
进行配合教学。总之,要利用各种方法,着力调节基训的枯燥、单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及音乐感受力。
(4)开展和谐教学。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多数同学腼腆、不愿表现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不敢表演,不好意思表演的现象比较多,因此,教师还要跟学生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用亲切的目光、和蔼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打消学生紧张、害怕、消沉的心理;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结语
舞蹈是一门课更是一门艺术,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不仅在于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教育青少年,达到提高青少年素质的目的。所以,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水平与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关键。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中职学校舞蹈教育工作,不仅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还应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努力促进中职舞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第五篇:在中职学校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在中职学校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吕佩珍发表于:2010-8-27 17:42:22,点击:392,评论(0)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活泼有序、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是每个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尽快达到这个目标,主题班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我所在的中职学校,每个班都经常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或是班团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有时流于形式丰富多彩,真正达到的教育目似乎就没那么好了。下面根据我的实践与思考谈一点关于主题班会的看法。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
也许有人说,主题班会就是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学生发表意见、班主任作总结的一堂课。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我个人认为,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
成功的主题班会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
1. 主题鲜明突出,针对性强,有吸引力;
2. 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3. 参加活动的学生多,群众性强;
4. 具有教育性,学生的思想品德明显提高;
5.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的智慧和才干。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班会形式由班会的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学生喜欢的是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所以班会形式的设计,要使学生喜闻乐见,不能单调呆板、千篇一律。常见的主题班会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论理式主题班会
这种班会主要是对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以统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如“青春的价值是什么”“人才成材百例的思考”“班级轶事面面观”“友谊与事业”等主题,就可以采用论理式班会形式。细分论理式班会又有直接论理、辩论明理、研讨识理等形式。论理式班会的目的是要把“理”说透,使学生信服,所以要求论证有据,内容翔实,逻辑严密。
2.交流式主题班会
这种主题班会主要是学生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也可以请校外的相关人士与学生交流。如“学习经验交流会”“生活教育了我”等主题,就可以采用这种班会形式。开好交流式主题班会的关键是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引发学生从心底对所交流经验的钦佩和赞赏之情。
3.文体型主题班会
文体型主题班会是通过文艺体育形式进行的,具体形式有:讲故事、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相声、猜谜等,也可以是绘画、书法、摄影展示、表演等,如:以“祖国,您好”为主题的国庆文艺演出,以“笔下走龙蛇、丹青绘宏图”为主题的书画表演,以“向着更高、更强、更快”为主题的班级运动会等等。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示才能、发挥创造性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好机会。文体型主题班会气氛活跃,寓教于乐,能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激励和艺术上的熏陶,很受学生欢迎。班主任要尽量使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能够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4.竞赛式主题班会
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的竞争、好胜心理所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两军”对垒中,融入哲理性、知识性。竞赛内容可以有智力、知识、实事、能力等,如:“我和ABC交朋友”趣味英语竞赛,“我在2001年”演讲比赛,“漫游智力世界”学科智力竞赛等。这种形式的班会,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组织这种班会,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意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学生发动得越广泛,关注程度和参与热情越高,效果越好。
5.纪念性或庆祝性主题班会
纪念性或庆祝性主题班会主要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的纪念,对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庆祝等。它往往与社会的纪念活动、庆祝活动相配合,如:以“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的教师节颂教师班会,以“送旧迎新庆元旦”为主题的元旦文艺联欢班会。这种班会搞得好,感染力强,效果好;搞不好,容易走过场。所以,班主任要把纪念什么、庆祝什么同教育主题结合起来,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熟悉的纪念日、庆祝日里,得到新的启迪,受到进一步的教育。班主任还要注意纪念性主题班会教育效果在日常生活的延伸。
6.实践性主题班会
实践性主题班会是以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受到的教育为主题举行的班会,如:以“祖国万岁”为主题的参观祖国变化图片展的班会,以“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游览名胜汇报班会,以“剪得报春第一梅”为主题的“记者”招待会。这种班会能深化学生的实践体会,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实践的意义。实践性主题班会的特点是亲耳所闻、亲眼目睹,有真情实感,对教育内容印象深、领会快。
7.模拟式主题班会
模拟式主题班会是模拟一种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与时间老人座谈”想像情境班会,“警钟在这里长鸣”模拟法庭辩论班会。模拟式班会的主题与内容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能增强学生的想像力和实践能力。这种班会组织得好,气氛逼真,学生身临其境,兴致高,教育效果也会很好。
以上是我对主题班会及开展主题班会的几种形式的思考和总结。班主任要开好主题班会,选取的班会形式不一定是单一的,可以融合多种形式。无论选取什么形式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治能力,是开展主题班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在我们卫校最常见也是许多班级都当做一种固定形式的班会形式就是第三种 文体型主题班会,对其他种类的班会举办得比较少,甚至会造成一些同学认为,班会就是唱唱跳跳,那些文艺积极分子的天下。像我以前的班级,开主题班会 一向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让班干部要采购好食品,班上同学都有一份,还邀请一些任课老师来参加,有时候很多班级同时开,任课老师就是抢手的对象,经常有些班级一个老师也没来观看,导致一些班级的同学情绪很低落。
我想 如果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主题班会,不光是文艺型的,那我想学生也是受益颇多,主题班会也不会流于形式了。
搞好主题班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