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

时间:2019-05-12 21: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

第一篇: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

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强调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要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而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释放人类的潜能。创新教育目标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从历史实践看,陈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不改变,就无法孕育新文化,这个民族就无法用新思维来应答新的历史提出的新问题,就会导致民族的落后。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今天,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可行性

在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是否可行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人的思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一般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而中职学生,年龄在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之间,正是“最好年龄”的前奏,在这个前奏期加强创新教育.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孩子的“第二天性”,对整个人一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持续所产生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其次,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只有考上大学的高中学生才具有的,而是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好奇、求知欲望强的特点。

第三,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师资结构已经经过十几年以上的建设和调整,比较合理。在职在岗的老师年富力强,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后备梯队充足,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并且中职学校在多年的教学领域注重实效,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目前各地市的创新教育活动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中职学校教师的提高提供了积极良好的环境。

二、在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国家发展的需要

从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看,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创新”将成为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券”,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21世纪的主角。对中国来说,“创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科技进步促发“学习的革命”,知识经济催化“教育的改革”。科学家提出的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和运作机制,基本具备能够支持我国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能力,使我国国家创新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这个总体目标,现在的中职学生,到2010年前后,正处在“思 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他们将责无旁贷地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用兵一时必须养兵千日,因此开展“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

2.学生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

从个人的终身发展需要来看,创新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具备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中职学生才能在以后人生、工作的道路上稳步发展。成为社会上既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而不具备以上三者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就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并出现发展迟缓的状况。

3.学校发展的需要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等问题,目前中职教育在生源方面处境艰难,如何重铸中职教育的辉煌,首要问题就是保证毕业生的质量。把好质量关,企业及用人单位感到满意,就是我们中

职教育的成功。其相关的问题就是中职毕业生的待遇得到提高,报读中职的生源自然就会增加。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质量与加强创新教育有着重要的关系。

三、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1.独立性思维品质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也缺少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加强独立思维的培养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当务之急。培养独立性思维品质,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强化学生三个方面的心理意识:(1)大胆而合理地怀疑。(2)增加其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独立思维往往会有别于众人,有异于常规,因而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培养不随波逐流的抗压心理是非常重要的。(3)培养不断否定自己的健康心理。

2.发散性思维品质

在学生的创造心理诸品质中,发散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发散性思维是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学生发散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应循序渐进,着力于三个层次:(1)流畅性。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第一层次,即培养学生的思维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枚举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索较多的可能性。(2)变通性。变通性是较高层次的发散特征,即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考虑问题的良好品质。(3)新颖性。新颖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层次,也是求异的本质所在。即培养 学生大胆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3.丰富的想像力

“创造”一般是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有意识的想像产生出以前尚不存在的事物,因而想像是刨造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必经过程。事实上,大多数刨造都是经过“想像——假设——实践”这样的三段式递进实现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完善其创造心理品质的重要环节。想像力对于创造的作用,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像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为此。想像力的培养则应落实在两个方面:(1)保持和发展好奇心。(2)拓宽知识面。想像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产生的。为此,要引导学生涉猎多种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手段和管理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直接有关,所以,我们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目前要做的最主要工作是:

1.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在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知识量激增以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即使在一个很窄的专业领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输”给学生。不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就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想像力的培养则应落实在两个方面:(1)保持和发展好奇心。(2)拓宽知识面。想像力是多种知识相互启发而产生的。为此,要引导学生涉猎多种领域的知识,努力形成合理的 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手段和管理都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直接有关,所以,我们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富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目前要做的最主要工作是:

1.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在现代科技加速发展,知识量激增以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即使在一个很窄的专业领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输”给学生。不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就不可能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提高学生迎接挑战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考试的内容应与之相适应,从考核知识的记忆、定向理解、运用,转变为考核捕获、处理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这会促使原有考试方式的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与素质教育协调,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和发展的现代化的考试体系。

3.精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方面以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等方法的培养训练为主,多种具体知识的传授为辅。压缩课本,使它由“厚而精”变为“少而精”。以够用,满足其工作岗位为原则,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4.加强课堂讨论

早在1939年,奥斯本就提出了著名的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从课堂讨论人手,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发散思维,不满足于现有的结论,为此,可以组织学生间的互相激励(讨论)。当代的中职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对不同观念和见解的争论,正是引导他们展现健康的竞争欲和表现欲的极好机会。

5.积极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在教育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实现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活动等都比较注意于语言材料、符号材料、抽象材料的学习,忽视图形材料、形象材料、非语言材料的学习。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变革,在让学生学好抽象理论的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重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改变实验方法,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课 外科技制作活动,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活动时间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目前中职学校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6.建立宽松的目标管理机制

从管理角度而言,宽松的环境应建立在目标管理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实行的过程管理,对学生卡得过死,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施目标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创新,教育者本身应有创新的素质和创新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参与科研,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四、目前开展创新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在中职学校开展创新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注重了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导明显不够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陈旧的速度加快,使得一个人在今天学习的知识,几年后就会过时。因此,学会学习、独立探索就成为21世纪新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切实加强创新学习方法的传授,把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交给学生;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备课要兼顾学法,课堂教学要渗透学法,课后辅导要点拨、强化学法。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

2.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而很少引导学生提问片面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提问,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体适应性,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充分发

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因此,教师一要注意在教学中做好“提问”的示范。二要充分运用“问题情景法”、“探究发现法”等创设“发现情景”,通过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

三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在初次接触教材时鼓励学生提问,在深入学习教材时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课后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教师“导问”的本质是要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在教学中缺乏对教材的创新处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 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巧妙地将相关学科知识引入教学,诱发学生探索。

4.对师生之间的多向交往重视不够,现代心理学认为,多向交往较之单向和双向交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即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彼此交往、互相质疑,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产生链式反应。某一学生的新看法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新看法,这些学生的新看法又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新看法,反过来又影响原来的看法。如此反复循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就能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正处于由智能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轨时期,已具有了某些创新教育的特征,但真正完善的创新教育模式的确立尚需时日。面对新的世纪,唯有锐意进取,真正实施创新教育,把中职学校的教育水平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使中职学校的发展更进一步。

第二篇:在中职学校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在中职学校如何开展主题班会

吕佩珍发表于:2010-8-27 17:42:22,点击:392,评论(0)

把班级建设成一个活泼有序、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集体,是每个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尽快达到这个目标,主题班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我所在的中职学校,每个班都经常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或是班团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但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有时流于形式丰富多彩,真正达到的教育目似乎就没那么好了。下面根据我的实践与思考谈一点关于主题班会的看法。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

也许有人说,主题班会就是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学生发表意见、班主任作总结的一堂课。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我个人认为,主题班会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

成功的主题班会应该有这样几个特点:

1. 主题鲜明突出,针对性强,有吸引力;

2. 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3. 参加活动的学生多,群众性强;

4. 具有教育性,学生的思想品德明显提高;

5.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的智慧和才干。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班会形式由班会的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学生喜欢的是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所以班会形式的设计,要使学生喜闻乐见,不能单调呆板、千篇一律。常见的主题班会形式有以下几种:

1.论理式主题班会

这种班会主要是对问题进行论证和阐述,以统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如“青春的价值是什么”“人才成材百例的思考”“班级轶事面面观”“友谊与事业”等主题,就可以采用论理式班会形式。细分论理式班会又有直接论理、辩论明理、研讨识理等形式。论理式班会的目的是要把“理”说透,使学生信服,所以要求论证有据,内容翔实,逻辑严密。

2.交流式主题班会

这种主题班会主要是学生间相互学习和借鉴,也可以请校外的相关人士与学生交流。如“学习经验交流会”“生活教育了我”等主题,就可以采用这种班会形式。开好交流式主题班会的关键是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引发学生从心底对所交流经验的钦佩和赞赏之情。

3.文体型主题班会

文体型主题班会是通过文艺体育形式进行的,具体形式有:讲故事、唱歌跳舞、诗歌朗诵、相声、猜谜等,也可以是绘画、书法、摄影展示、表演等,如:以“祖国,您好”为主题的国庆文艺演出,以“笔下走龙蛇、丹青绘宏图”为主题的书画表演,以“向着更高、更强、更快”为主题的班级运动会等等。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学生展示才能、发挥创造性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好机会。文体型主题班会气氛活跃,寓教于乐,能使学生受到情感上的激励和艺术上的熏陶,很受学生欢迎。班主任要尽量使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能够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4.竞赛式主题班会

这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的竞争、好胜心理所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在“两军”对垒中,融入哲理性、知识性。竞赛内容可以有智力、知识、实事、能力等,如:“我和ABC交朋友”趣味英语竞赛,“我在2001年”演讲比赛,“漫游智力世界”学科智力竞赛等。这种形式的班会,学生情绪高涨,气氛热烈。组织这种班会,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意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学生发动得越广泛,关注程度和参与热情越高,效果越好。

5.纪念性或庆祝性主题班会

纪念性或庆祝性主题班会主要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的纪念,对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庆祝等。它往往与社会的纪念活动、庆祝活动相配合,如:以“老师,您辛苦了”为主题的教师节颂教师班会,以“送旧迎新庆元旦”为主题的元旦文艺联欢班会。这种班会搞得好,感染力强,效果好;搞不好,容易走过场。所以,班主任要把纪念什么、庆祝什么同教育主题结合起来,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熟悉的纪念日、庆祝日里,得到新的启迪,受到进一步的教育。班主任还要注意纪念性主题班会教育效果在日常生活的延伸。

6.实践性主题班会

实践性主题班会是以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过程中受到的教育为主题举行的班会,如:以“祖国万岁”为主题的参观祖国变化图片展的班会,以“家乡的昨天和今天”为主题的游览名胜汇报班会,以“剪得报春第一梅”为主题的“记者”招待会。这种班会能深化学生的实践体会,使学生更深刻领会实践的意义。实践性主题班会的特点是亲耳所闻、亲眼目睹,有真情实感,对教育内容印象深、领会快。

7.模拟式主题班会

模拟式主题班会是模拟一种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与时间老人座谈”想像情境班会,“警钟在这里长鸣”模拟法庭辩论班会。模拟式班会的主题与内容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能增强学生的想像力和实践能力。这种班会组织得好,气氛逼真,学生身临其境,兴致高,教育效果也会很好。

以上是我对主题班会及开展主题班会的几种形式的思考和总结。班主任要开好主题班会,选取的班会形式不一定是单一的,可以融合多种形式。无论选取什么形式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治能力,是开展主题班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在我们卫校最常见也是许多班级都当做一种固定形式的班会形式就是第三种 文体型主题班会,对其他种类的班会举办得比较少,甚至会造成一些同学认为,班会就是唱唱跳跳,那些文艺积极分子的天下。像我以前的班级,开主题班会 一向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是让班干部要采购好食品,班上同学都有一份,还邀请一些任课老师来参加,有时候很多班级同时开,任课老师就是抢手的对象,经常有些班级一个老师也没来观看,导致一些班级的同学情绪很低落。

我想 如果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主题班会,不光是文艺型的,那我想学生也是受益颇多,主题班会也不会流于形式了。

搞好主题班会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篇: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建议

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理由

在2014年9月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发展“双引擎”,一个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另一个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这将是2015年全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政策指向,也是各级政府努力的目标。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五四青年节给清华创客的公开信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创新精神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政府施政,群众创业,乃至学校教育的研究方向。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如何让目前的应试教育变成以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基础的未来学习模式? 这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系统所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下,学校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不足,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传统教育乃至家长的压力等原因。导致创新培训流于口号和表面文章。往往只是通过采购一些相应硬件,请业余团队讲一两次课程。或者组织一下活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些所谓创新的作品。而这种一次性,快餐式的培训、活动无法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教师,学生,家长又回归到传统教育的基础知识学习中。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现有教育培训时间和资源严重不足

1、时间不足。目前学校安排给学生创新,创客教育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两次基础培训。算上创客节等活动及展示的的时间仍然只局限于表面文章。学生并未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在完成繁重的传统教育课程内容后投入到创新培养中去。

2、资源不足。现有的学校并未有配备足够用于创新课程的教室或相应的教学教具。即便个别学校在实验室中配置的少数的3D打印机等设备但未能作为日常教具让学生经常使用。太少的配置导致相应设备作为矜贵的摆设尘封在角落,仅在少数时间打开一两次作为演示。

3、教案资源不足。相应的创新课程并非只是一两次的基础培训就能够完成,而是一整套的教学方案,需由相应经验的团队组织编写,并作为日常课程安排在正式教学教案中。这在源头对于教程编写者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教育体系不兼容

1、考试制度未能将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核。传统教育的应试制需要学生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并要求在一定时间后集中考试测试学习成果。而对于创新,创造力由于过于抽象,现有制度无法兼容这种主观性的成绩,这将导致所涉及的课程无法被学生重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的欲望。即使开设课程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家长对于创造力的了解不足,由于无法数字化衡量,会导致家长不会对学生要求学习相应的内容,而积极驱使学生学习传统教育课程的内容。最终导致即使部分学生有兴趣学习而迫于家长压力无法专心完成创客教育的课程要求。

(三)师资力量薄弱

1、由于“万众创新”的政策方向仅在本届政府报告中开始提出,教师未能实现思维转化,现有师范课程也未对教师如何开展创客教育进行培训。教师更加无法将创新的理念灌输给学生。

2、相应教程教案不足。对于创新的培养,美国也只是近几年开始提出,并还在摸索阶段。在没有成熟经验参考的情况下对教程教案的编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按传统教育思路编写,必将走回传统应试教育的老路。无法实现质的改变。

二、期望

首先申明是“创新”教育?我认为这是一种回归人类最最原始的边玩边学的学习体验。融合了: 学习动机,学习情景,知识点,团队协作,制作制作原型,及时反馈,失败乃成功之母等教学原理于一体的学习形式。学生在一个指定的情景中,为了特定的目标完成自我学习知识点,团队讨论实现计划,分工合作制作原型,实验反馈结果,重新制作原型直至完成的一个整体过程。最终目标为解决情景中设置的问题。而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知识点,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其余所有过程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只有在这样没有束缚的情况下,人类本能的创造力才能够充分发挥。这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被动接受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相对长而稳定的时间和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实现。

三、建议

(一)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创客培训事业

1、在政府市政报告中,建议将创新教育,创客培训作为教学重点项目提出,将实现创客培训作为学校的考核指标之一,让学校自上而下推动创新学习的氛围,并保证相应资源能够确保教师学生能够专心致力于创新教育的目标中。

2、要求学校每周必须安排足够时间进行创新教育,并确保学生能够在此时间中不受干扰的完成创新学习所需要所有条件。

3、建议每所学校集体采购足够分配给每班的教具如3D打印机,电子制作工具,电脑等,由学校集中采购并分配至每班,让学生随时都能使用这些工具完成学习。

4、向有相应经验的创客团队提出编写创客培训的教学教案要求。让创客的经验可以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创新团队的身上直接吸收他们的想法和经验。

(二)将创新教育,创客培训纳入教育系统

1、制定出一套能够兼容现有教育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这将让创新能力变成和数理化,语文,英语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及家长认真对待并努力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同时能让有此潜能的学生可以浮出水面。

(三)培养相应师资力量

1、吸收国内外现有的成功经验,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吸收转化成自主的教育方法对现有老师进行创新教育。

2、将以上的经验应用的师范学校中。使即将成为老师的学生可以将创新变成他们的DNA并在未来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第四篇:在中职德育课中加强自立教育

自立教育历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线之一,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现代汉语词典》中自立的定义是“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具体分析,自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行为自立、经济自立、心理自立等内容,其内涵随着人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未成年时期的自立,主要是指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我们常说的自理,同时为将来真正自立奠定思想基础,孕育内在动力,储备行为能力。中职生进入中职校园时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愿学习、不爱劳动,甚至上学期间花钱大手大脚、走出社会后仍然“啃老”的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自立意识,始终觉得有父母做依靠,没有后顾之忧。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强调要“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我国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对自立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让初高中德育课程把自立作为德育目标来对待。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中等职业教育,理应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对接,与义务教育相衔接,与普通高中教育相对应,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强中职生的自立教育。

加强中职生自立教育的主渠道是德育课教学。尽管现行的中职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中,没有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那样,明确将自立作为德育的目标,通篇也没有提及自立一词,然而,中职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还是要密切联系相关知识点,加强自立教育。

一是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自立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谋职业、自食其力,在当今社会要做到自立就必须依托一定的职业来实现。因此,要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就业观和确立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等知识点教学中强化自立教育,引导中职生以自立为基本导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助推中职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二是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首先,联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自立教育。自立的核心是经济自立,然而现行的教科书恰恰缺乏这一思想,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谁消费、靠什么消费、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怎样消费等一列问题,认识到消费观的最基本理念是靠自己劳动所得来消费。其次,联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加强自立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自立的根本途径,是获得收入的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立教育和劳动观念教育是高度重合、密不可分的。再其次,在参与经济生活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成为适应一定生产力的合格劳动者,才有可能自立。最后,在建设和谐社会知识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起码要做到自立。三是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贯穿自立教育。自立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正确的人生观必然是具有自立导向的人生观。“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坚持从实际出发,走好人生路”,这条路最起码是一条自立之路;提出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态度首先是乐于自立的态度;提出了“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最基本的是自立能力。

四是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社会学理论认为自致性而非先赋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标志,每一代都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孝敬父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自立不是完全独立,更不是孤立,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自立更具守信、负责、他人中心、集体主义等人际责任和合作、开放、亲密、共享等人际道德因素。因此,可以在职业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正处理民事关系教学等知识点中渗透自立教育。

五是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自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学能促进自立教育。在“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中设置了五方面内容,每一方面内容都可与自立教育协同推进。比如,自我是自立的前提和基础,寻找自我、发展自我是个体自立的第一步,在悦纳自我教学中开展自立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比如,要学会感恩,一个具有劳动能力但不愿自立的成年人,就算每天把感恩挂在嘴上,其感恩还是没有多大意义。

总之,德育课教学中加强自立教育,除了找准内容切入点之外,还要立足中职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坚持知情意行统一,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自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中职生的内在的信念,使中职生真正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第五篇:浅议音乐课程在中职教育学校中的地位

浅议音乐课程在中职教育学校中的地位

一、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关于艺术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起到作用不乏有人强调,音乐教育是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德育、智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音乐教育的这一作用是其它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都无法比拟的。

据笔者了解,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只开设音乐课作为实施审美教育的内容,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艺术类课程,从音乐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来讲,大部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老师都认为音乐课只是一种糊弄学生的课程,备课简单,随便上上就好,只有专业课程才是学生首要的学习目标。接着而来的是艺术教师在学校也不受大家的重视。试想,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为那些社会上认为“考不是高中的”或爱违纪、素质差的“差生”,从文化学科或基础知识上讲,他们大多比不过普高的学生,再者加上社会观念对他们的看法和学生自身的一些问题存在,学生都会认真上好专业课、通识课?学生在学好这些课的同时,其实还需要艺术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养成教育等。在职业学校,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但如果音乐教师拿着音乐课本,教唱或欣赏课本上的曲目,这又上学生厌烦,原因何在?学生都厌烦课堂那我们还何来谈实施审美教育等,那只是天方夜谭。

二、中职学生为何厌烦音乐课本的内容

学生喜欢音乐课却为何不喜欢音乐课本上的内容?这个问题值得 让人深思,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和观察作了以下几点分析:

1、学生音乐基础较弱。以笔者所在的学校来看,因为找不到适合于本地学生的音乐课教材,所以一直征订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本。在这样一个较为贫困的地区,从小学到初中,音乐课一直不被重视,甚至大多音乐教师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只是歌唱的比较好而担任音乐教师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从小受到的音乐教育一直停留在音乐课上学唱歌,仅此而已。也就是说大多学生所受过的音乐教育仅仅是在音乐课上学会唱几首歌,学生所受过的音乐教育和没有在学校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对音乐的理解还基本只在一个水平线上。进入职业学校,他们的年龄阶段如果以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应该多为音乐欣赏课,但是没有一定音乐审美基础,他何能理解,他能懂肖邦巴赫还是贝多芬?

2、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心理排拆。90后的一代是我们眼中“前卫”、“时髦”、追随潮流的一代,他们穿“流行”服饰,听“时尚”音乐,追求个性与众不同,他们追星,他们喜欢快男快女,因为在那些人身上有他们所要的年轻时尚个性,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现象更为突出,他们排拆上几代人的思想,作为音乐课本上的作品,大多为古典音乐或近现代音乐作品,更难以让他们接受,换句话说,这一代的学生追求个性时尚和与众不同,即使课本上所编排的全部音乐作品都为所谓的流行音乐,他们也未必愿意完全接受,更何况这根本不可能。

3、社会生活中的音乐也影响学生思想。其实这一点也是作为每 个音乐爱好者和从事音乐艺术研究工作者都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所谓的“高尚的音乐艺术”(如古典音乐、民族、美声的音乐作品等)到底有多少人去听?或许听的更多的也就是我们这些从事“专业”工作的人们吧。可想,整个社会都已经很难接受我们“高尚的音乐作品”。不要说普通的群众,即使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如教师、公务员等,有多少人还在听我们所谓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一点从他们的手机铃声上就可以听得出来。整个社会都这样,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能不受影响?

三、对中职音乐教学的探索

(一)关于中职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的探索

1、笔者认为中职音乐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一切音乐教学最终都要达到该目的。在前文中我提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教材上的作品。也作了简要分析,那学生不喜欢教材是不是有必要让学生变得喜欢,笔者这里先主张一种“摒弃课本式”教学,因为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音乐基础较弱,而现在有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在学校只接受一年半的教育,高

二、高三都为顶岗实习。一年时间很难从基础培养起,这种教学却能有效培养学生德、智等。那如何又要“摒弃课本”又能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这就是我们达到目的的前提,学生喜欢通俗歌曲,那就让他们唱,让他们听。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德育、智育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最前沿的第一手音乐资料。比如,在四川汶川地震以后,许多艺人都为此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选择此类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教学中进行教唱或欣赏,都很有意义。也可提高学生的爱心、同情心等。最主要的是这些歌曲多由流行歌手演唱,学生愿意听、愿意唱。又如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的一些音乐作品,也是老师可以去搜集进行教学的很好材料。在这些作品的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等。再由,在一些通俗歌曲中也不乏有一些励志、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也可以搬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在这些作品的教学中可加入一些简单的音乐常识等。笔者在教学中曾教唱过北京奥运后由王平久作曲舒楠作词的《再看一眼》,这首歌由谭晶、孙燕姿、莫文慰、容祖儿演唱,在这一教学中,介绍了谭晶的民族唱法、通俗歌曲的发展史,其中还加入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和乐理中的重复记号等,很受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在选择歌曲时要“新”或具时代性。

2、在现代的心理学上,音乐疗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优秀的音乐作品能起到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因为社会、家庭和自身等方面的原因,问题学生一直存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的这一极大作用,除了以上所说的优秀的通俗歌曲作品外,当然也离不开一些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我们的音乐课本上编者就考虑到了这些。前面说到学生难以接受这一类的作品,如何才能让学生接受,这又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转向传播是能有效让学生接受的一种方式。如何转向,就是将音乐作品寄于学生所喜欢的另一种艺术形式。比如我们课本上的欣赏课古曲《十面埋伏》,这一琵琶曲被现代好多影视作品所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影视作品来间接接受这一经典名曲。又有张艺谋《十面埋伏》这样的影视作品。其实,细心的音乐工作从事者不难发现,在现代好多影视作品中会采用一些古典或近现代音乐作品作为背景,如很受大众欢迎的《东城西就》里所引用的《威廉退尔序曲》。又如周星弛的好多影视作品也采用近现代的音乐背景。正如前人所说“我们的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作为音乐教学的资源。因为更接近生活的音乐,学生才容易接受。只有学生愿意接受,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3、笔者还认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相对都较喜欢上艺术课程,如果教师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美术、舞蹈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可更容易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堂。

前面提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因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缺乏自信、自卑现象等存在,作为音乐课堂教学,利用我们的学科优势,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改善。笔者曾尝试在音乐课堂中组织课堂舞台表演活动,表演的内容不限,起初能自愿上台的都为那些平时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经过在活动过程中的不断鼓励,那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也开始愿意尝试上台。因为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毕业就基本意味着就业或创业,这个社会需要能够自我展示的人,如果在学校的时候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那走向社会就会无法适从,音乐课最容易实施这方面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和“走出去”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必需和应该培养的。

(二)关于中职音乐课外活动的探索 对于中职学校,除了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课外的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据笔者观察,丰富的课外活动可有效避免学生在课余时间违纪事件的发生。而课外活动的重点又落在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上,我这里说说音乐活动。音乐课教师在课外组织艺术活动,也是实施教学的第二课堂,甚至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在中职学校,一大部分学生,他们成绩不好,上课不认真,但如果参加课外活动却又让他们能认真、负责,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愿意付出努力,在活动的过程中,能让他们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提升自我处理事情的能力等。同时也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还能“有所事事”。笔者曾有一名学生,平时上课调皮捣蛋,大多数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也不喜欢他,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他唱歌唱得很好,就鼓励他参加学校举办的唱歌比赛。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那一次比赛的第一名。从此,任何老师的课上他都没有捣乱过。

作为音乐活动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文艺晚会类型。其实在中职学校,如果一个学期能组织一次文艺晚会,那大多学生的课余时间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排练中进行合理指导,但不是一手包办,要让学生自己着手参与节目的策划和排练,提高他们组织能力和责任感等。另一种音乐课外活动形式是社团的形式。比如学生合唱团,舞蹈队等。教师可着手组织指导一个社团,鼓励学生自己组建和参加该类社团,教师作合理指导。这些都是在一所中职学校,作为音乐教师可以开展的课外教学。关于中职的音乐教学还有待我们更多的人事加入探讨。以上观点,仅笔者个人之见,为促进中职音乐教学的发展,所有从事该行业的人们都应积极献策,共同为中职音乐事业的发展作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左春丽.谈职高音乐教育的重要性.[EB/OL]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1-5-19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何 晟 [导读] 目前的课程形式普遍是先理论后实训,结果是实训与理论知识之间有明......

    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doc定稿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摘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小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小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的......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

    中职学校艺术教育“瓶颈”突破方略 泗洪中等专业学校包海军 【摘 要】:中职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着伪科学现象:课程开设不够足量;师资力量不够充足;艺术项目不够齐全;教学设备严重匮......

    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全文5篇]

    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学校的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注意在各项活动中自觉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坚持以学生心理发展......

    中职学校创客教育开展策略探析

    中职学校创客教育开展策略探析 【摘 要】该文对中职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创客空间资源的设置、创客教师团队的组建、创客教学的实施等几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在中......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有效开展社团活动

    浅谈中职学校如何有效开展社团活动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既要传授专业技能,也需要对学生进入职场前的综合素养进行训练。前一目标可以通过理论课......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职学校德育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使得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呈现“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特点,最终导致德育课的教与学处于非常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