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0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六十铺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学校和学生的要求更高,教师教育向校本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的校本培训尤为重要,它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一环,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结合学年初制定的校本培训计划,本学年我校校本培训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一、激发继续学习的意识,促进更高的发展
我校的校本培训是以教师在学校和课堂的实践活动为主的,着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我校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学年初,学校给教师印发了相关材料供教师学习,让教师领悟到发展到成熟的成长取决于每人的心态和作为,让教师明白社会是大课堂,实践是锻炼,别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的道理。认识到这一点,老师们参加校本培训的热情会更高,积极性更足,激发教师努力学习的意识,为我校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开展培训工作
(一).发挥教师个人能动性 教师校本培训是教师全员参与、共同合作、全校受益的教研,是教师人人要做,人人能做,人人受益的大众化教研。有了教师全员性的参与,校本培训才有活力,有生气。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学校制定奖励培训中突出的教师。
⒈开展好读书活动。
本学年,布置任教的人都要重新阅读《教学法》,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各个科组还根据所教学科自选一本适合自己教学的书来读,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读书小组,要有读书摘抄笔记,撰写读书心得,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进行书评,交流心得体会,达到组组开展,人人参与的校本培训效果。
⒉教研公开课与反思并举。本学期,学校要求教师结合指导中心的要求,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在优质课教研中反思自己的教法,并在科组活动中阅读到的理论书籍的基础上,把自己欣赏的观点或受启发的地方摘抄下来,加上自己的点滴体会,用到教堂上,上完每一节课后,及时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使教师反思后知不足,然后知进取。
3,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的永博明校本培训活动,丰富教师 理论水平。
㈡促进教师的互助性学习。“学习是共同合作的,而非一趟孤独之旅”,在教师个性化学习中,发挥教师个人智慧的基础上,我们还鼓励教师和同事共同合作和相互学习,只有教师一起合作学习,才能塑造出优秀的教学文化,包括教师的相互合作,教师间的沟通,积极的学校气氛等。鼓励教师共同计划教学,相互观察、讨论,并彼此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或检讨或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⒈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校长期召开教研组长例会,教研组能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教研组每月二次召开会议或活动,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课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科研信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抓好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益。
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定期进行校内的随堂课研讨课,展示课活动,学校领导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充分挖掘他们上课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搞出课堂教学特色。
⒊业务学习,集中培训,每二周进行的业务学习时间,是我们进行校本集中培训的良机。要求各教研组有时精选一些典型的课例,组织教师进行实际的课例研究,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学习理论,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写出一篇较好的论文。
三、反思的问题
校本培训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教研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⒈部分教师认识不足,尽管学校领导再三强调校本培训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思想上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活动未能参加,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思想未能加以反思,而是凭着经验去干活,⒉少数教师活动流于形式。这些教师认为校本培训只是走走过场而已,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今后,我们将乘着课改的契机,继续以校本培训为突破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良好的培训氛围,不断探求我校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一、培训着重于学校
㈠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专业素养。我校是介于城乡之间的镇级普通小学,就学校内部而言,教学设备刚完善,教学资源还是不丰富。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思想相对僵化,接受新事物较慢,问题意识不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反思质量不高,同科互助处于浅层次,这种情况可以说比较普遍,想要实现校本教研的目标主观上困难重重。
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和思考。这是提高自信心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⒈给教师创造多读书的条件。
校本教研要想以发现的问题为开端,首先要在思想上充电,学习是减轻改革压力的力量源泉。
⒉培养教师养成积累的习惯。有教育家说过:“教师必须经常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在笔记本中,特别是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后形成的设想写下来。”
四、发展学校
通过一个阶段的校本教研,激发了学校的活力,我校教师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教学实践中都有可喜的变化。几年来教师多次在镇,区级教学活动中获奖,虽然在校本教研上我们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校本教研的路任重道远,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发挥优势,克服困难,使我校各方面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2012学年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2012学年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我始终认为,一个老师,如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主动学习,不摄取其他的养分,迟早都是要吃亏的。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为我们老师们提供了很多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广阔的天地。
一、在专家讲座中接触新鲜世界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特地邀请了教研室张xx主任为我们作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师生发展》的专题讲座。在这个讲座中,张主任用一些小游戏和小操作,直观但却意味深长地让我明白了自己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去看问题、想问题。
除了张主任新颖的讲座外,这个学期,学校还邀请了岑村小学的周婷校长为我们进行关于《儿童阅读的有效推进》的讲座。一直以来,对于岑村小学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就有耳闻,而且一直很期待能有个零距离的接触。这次周婷校长的光临,可谓让我有止渴的功效了。看了周校拿来的关于岑村小学开展阅读的情况以后,我似乎对自己在指导阅读方面的教学有了头绪。“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希望这次的“消化”能有助于任教班级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在教研中碰触他山之石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对我而言可谓是收获颇丰。在这个学期里,我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区教研、片组集备教研、学校每周教研和市区的继续教育活动。尤其是这学期的片组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记忆犹新。在本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而在这两种不同风格中,各有各的长处——沙河的老师温文尔雅,但课堂展示得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校的老师气势澎湃,把我们深深地套牢在创设的情境中,跟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这两节课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也渴望自己的课堂能融两者之优处。
这个学期我谨记上学期参加教研不积极的批评,每月的教研例会我从不落下,每次的网上教研活动总会见到我的身影。即使不是我所属年级的,我也参与其中,发表拙见。在这些教研里,在和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中,我获取了很多的知识,如关于课本知识点方面的知识,关于教学的方向,等等。
除以上两个大方面的学习外,我还积极投身于“天河部落”等网络中,坚持每个月撰写教育教学反思,坚持在反思中记载历程,探求进步。
总之,校本培训让我的教育教学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让我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让我越来越有一种幸福感。希望学校在下学期能多开展除本职外的技能提高活动,让我们掌握全方位的技能。
第三篇:校本培训总结09-10第二学期
小青凌学校09-10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本学期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在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校本培训方案,并以此推动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把我校本学期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领导都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管理简报、校园网络等形式经常汇报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导师指导模式。即以好带差的培训模式。对业务水平较差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业务水平强的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
(2)、案例培训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
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加强合作交流:新老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全体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浏览网上各种有用信息,充分利用网上有用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实际教学。
(3)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决定了课改的深度和广度,“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保证,这种理论学习,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理论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先进行半小时的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学习质量。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的培训把表层的土刨了一下,下面的土还非常坚硬。”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不再单纯讲理论,而是分析案例,在案例中让教师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
(4)、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对抗不如对话,竞争不如竞和,沟通需要从对话开始。我校努力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具体形式是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下班前写当天工作日记,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学校大大小小的人和事,便于及时沟通与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共同提高。
(5)、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尽办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如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6)、依托教师基本功培训,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从教能力和水平为主进行了定期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能力。
(7)、以课题为引领,开展学困生转化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思想如何渗、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
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思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
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四)校本培训后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篇:2011--2012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文档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对象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实效性。针对我校实际,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教师的有效培训。
一、培训内容:
1、教育理论培训: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教育科研的基础,教师学习并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才会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因此,必须坚持用全新的、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充实武装教师。
2、教学实践: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与研究、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
3、教学反思: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整天忙于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突发事件、辅导个别学生、应付各方资料等等,极少有时间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教师的教育行为大多在个人经验层面下进行。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让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是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培训形式:
1、“一人学习,多人受益”式校本培训。学校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或到兄弟学校听课,回校后要求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开汇报课、简报宣传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研修班、学历进修班进行学习,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创造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由区、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到外校参观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尽可能的参加。
2、自学自练。自学教育理论。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写两篇读书笔记。各校召开读书交流会,向大家推荐好书宣传新理念。
3、专题活动。以上学期正式推行新的教学常规为例:为真正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加强学校教学管理,落实“常规立。
大卫镇第二初级中学
2012.7
第五篇:2009--2010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校本培训总结
2009—2010学第二学期校本培训总结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特别是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高品质的教育需要教研的支撑。为此,我校根据上级文件中提出的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培训制度,即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工作的中心要下移到学校,开展以一线教师为主体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校本培训活动,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本学期,我校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书面”培训。
我们注意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读书进行自悟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教师读书活动需要提供学习材料,给以知道方能有成效。为此,我们呢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由教导处负责给教师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这种材料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来源于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和网络,常常是一两篇小文,便于阅读思考,还有的是校长读报刊后提供。二是全校教师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如《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学校安排集中时间进行导读,分散时间进行自学,撰写万字以上读书笔记,为消化所学内容,学校结合所读书籍内容组织骨干教师专题讲座和教师间的互动研讨活动,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讨论、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全体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教学方式的变化有了共同的理解,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专题”培训。
对于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或根据学校工作及教师发展某一方面的需要,开展专题研讨和培训是广大教师非常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本学期我校举行三次专题式培训活动:一是“班级管
理”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各班主任结合自己工作交流探讨班级常规管理的方法、经验及自己的困惑;二是各学科“后进生辅导工作”专题研讨,各科教师畅谈自己辅导后进学生的做法、收益和自己对待后进学生的观点,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心;三是“学科复习策略”的专题研讨,先组织各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讨论交流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年级段的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再由教导处分管各学科教学的教导主任面对所有教师开展“开展有效复习提高教学质量”的专题讲座,最后再组织全体教师交流自己的复习方案,在三个层次的交流中,教师既客观实在的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复习方案,又对总复习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专题培训就能把“问题——学习——研讨”融为一体,形成一个“集体研究”的氛围,“教师个人反思、同伴研讨互动、领导专家指导”的教研机制得以运行。同时能使教师进入一种“以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机智为目的”的研究状态中。
三、“做课”培训。
学校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汇报课”、“青年教师评优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拜师结队结对汇报课”等多种形式的做课活动,同时邀请旗教研室的包努恩吉雅、佟和平老师来我校听课和指导课堂教学,一学期以来,我校共“做课”百余节。4月份,我校在旗教研室指导下,成功地承办了全旗小学蒙语文教改实验推广会,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在这些“做课”活动中,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研讨性的对话与交流,一起议论“新课程现象”,例如有的在课堂教学中试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但又被头脑中的“教案”所束缚,课堂上表现出很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控制性,这就是一种观念与行为相悖的“新课程”现象,于是我们就一起商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几次争论以后,达成这样一个共识:
第一,教学设计方案的指导思想,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课堂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第二,教学设计方案的基本特征,要对传统教案进行超越性的改造;第三,教学设计方案的书写要求,要突显出设计者的“创新与特色”;第四,教学设计方案的的制作过程,要倾听学生的意见,要让学生参与设计与制作;第五,教学设计要体现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第六,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第七,教学设计是个“教学构想”,但教师要多做一些“预案”。就这样,在“做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校李琳琳老师在淮北市新课教学评比中都获得了一等奖并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
四、校本研究。
校本教研是完全出于本学校、本年级、本学科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而开展的教研活动,是本校培训的一种形式。校本教研通过教研组内教师互动学习,平等研讨,自我反思,推动教学改革,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研氛围,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校本教研需要制度保证,我校建立了以下三项校本教研制度: 小组专题教学月制度。每学期学校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由本教研组成员根据主题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互动交流的研究氛围。教学评价制度。根据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开展教师之间、教研组长与老师之间、学校干部与教师之间的教学评价活动。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坚持每周行政领导集体听评一位教师的课的制度。这种评价不是对教师的教学做什么结论,而是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协商,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是一种相互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制度。我们要求30岁以下的教师每个月要有2节反
思式的课堂教学,30岁以上教师每月有1节反思式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以便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一学期以来,我校在旗级以上获奖的论文有18篇,其中盟级论文6篇、区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
正是由于我校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关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使培训工作真正立足于学校,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并以教师群体和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因此校本培训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形成学习型组织,促使组织中每一个成员共同分享、探讨彼此重视的问题,不断对话、反省、协商和凝视共识,寻求了学校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