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源四中教科研经验总结
立足教育科研,提升办学品位
---济源四中教科研工作经验材料介绍
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校对教育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路,求真务实,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教育科研措施,更新了教师教育科研观念,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善科研机制,领导率先垂范
教育科研是先导,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强有力武器。教育科研对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素质发挥着重大作用。我校一直把教育科研纳入学校重要工作目标,在校长李东阳同志的领导下,学校教育科研事业蒸蒸日上。
1、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和教科室,科学制定教育科研规划。早在02年,学校就成立了以李东阳校长亲自任组长,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教科室,配备教科室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专兼职教研员4名。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济源四中教育科研工作规划》,提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同时学校教科室每学期期初根据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期中根据计划督导检查,期末进行教科研工作总结。
2、建立网络型工作机制。学校把教育科研列为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加分管主抓的运行机制,构建了教科室、教研组、骨干教师、全体教师四级教科研组织,以教科室为中心,形成了中心幅射,四级互动的教科研网络。校长李东阳亲自主持并参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子课题和中国教育学会及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的研究。他深入科研第一线,搞调查、做研究,并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参与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交流。由于教科研成绩突出,08年11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总课题组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被评为 “全国十佳校长”,教科室主任张国成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实验教师”。在李校长的带动下,学校全体教师都踊跃参于教育科学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3、建立科学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我校规范了教育科研评价体系,制定了《济源四中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济源四中教育科研活动方案》、《济源四中教师论文奖励方案》、《济源四中课题奖励方案》、《济源四中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制度》、《济源四中教育科研骨干及学术带头人评选及管理制度》等,每年定期对教科室的工作进行专项评估。我校还通过开展教科研业务知识讲座、竞赛,主办教科研专栏、专刊和学校教育科研刊物以及评定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评选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积极评选推荐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等形式,在全校树立起“从事教育科研光荣”的主导方向。同时,对已获得的教育科研成果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教育科研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已经成为我校领导的共识。我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科研,确保教育科研有充足的活动经费。
二、开展学习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要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必须切实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强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提高参与教育科研实践的能力。为此,我们把对全体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常抓不懈。
1、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团队。
先是营造学习氛围,促成学习习惯:创造条件保证学习,强化需要自觉学习,下达任务促进学习,与实践联系研究学习。其次是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把学习与提升素质落到实处:利用寒暑假学习班进行专题学习;每年人手一份业务杂志促进专业学习;定期印发活页资料进行热点学习;全天候开放阅览室,保证博览学习;每学期为全体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进行系统学习。每学期一开学,学校就给每位教师发放了学习笔记本和剪贴本,要求教师每月至少写800字的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科室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每双周集中学习一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开展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加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组织外出参观,进行经验学习。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赴安丘四中、洋思中学、江苏怀仁中学、无锡堰桥中学、洛阳一高、新安二中、永威中学等学校考察学习。
2、狠抓教师培训,建设研究型队伍
主要采用分层定标,分层培训的原则。首先对全体教师分级认定,分为“合格教师、特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教师、名师”五个层次,以此激励教师、导向教师,并为分层培训打下基础。其次,组织开展“以教学为中心,以三级课(常规课、特色课、创新课)过关为载体,以教研、科研为支柱,以相关制度为保障”的多元校本培训。推行新教师“强化”培训,青年教师“深化”培训,骨干教师“优化”培训,名优特教师“精化培训”。努力实现教师的“四个转化”,促进“名优教师当模范,骨干教师做示范,青年教师讲规范”多层次、立体式教师队伍的形成。
对青年教师实施“13579”系列培训,即一年站稳脚跟,三年达到合格,五年创出特色,七年成为骨干,九年能做学科带头人,继而力争成为在省、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为此,学校强化常规教研和集体备课,开展每期三轮听评课活动,组织上研讨课、优质课,做观摩课。最有效的是以“结对帮带”为主要内容的青蓝工程。学校每学年举行“结对帮带”仪式,用签协议的形式把帮带双方联系起来,把帮带目标和要求明确下来。此外坚持要求青年教师先听后上,先学后教,骨干教师及时指导。长期实行“结对帮带”双方教学质量捆绑式评价,强化帮带的责任。近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结对帮带教师数百人次,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曹艳丽、段艳伟、水艳粉、吴丽娟、郭冬丽、卫庄元、胡芳、王洁丽、段济平、卫小利等一批青年教师在短短数年内迅速成长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我校共有研究生8人(其中在职研究生7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14人,市学科带头人17人,市骨干教师15人,市十佳教师1人,市百佳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50余人。
三、开展科研活动,发挥骨干作用。
1、常规教研活动常抓不懈
在四中,教研也是常规教学的一个环节,每周的集体教研活动更是定时、定点、定题雷打不动。学校规定的教研任务是: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分析学科教学形势;介绍先进教学思想,交流教学体会,推广教学经验;统一教学认识和行动。学校从培养骨干建立制度入手,加强教导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校级领导每人深入一个教研组,全程参与集体教研活动。拟定的《教研活动常规》和《集体备课常规》,保证了教研活动每周规范进行。现在,济源四中的教研已因长期坚持而演变成习惯和风气,已经成为教师的需求和期望,因为他们从教研中获得了太多的收益和满足。
2、坚持组织每期三轮听评课活动
第一轮为教研组内普遍听评(人人听,人人评),以常规课呈现;第二轮为部分听评(部分上,全员听,全员评),以研讨课或特色课呈现;第三轮依然是部分听评,以观摩课或公开课呈现。
3、每学期开展好“一书一题一文“活动
“一书、一题、一文”活动中的“一书”是指每学期学校出资为每位教师配备一本好书,认真研读;“一题”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题目加以研究,这题目不要求太大,以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好;“一文”即通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要求教师坚持进阅览室阅览、上网查询的学习制度。教科室在平时要加强督导检查,每学期末要进行优秀论文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评选和优秀剪贴本评选。
四、立足课题研究,深化科研水平
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三类:一是全员参与的短期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一个学期,最长不超过一个学年,主要通过学校开展的教师每人每期 “一书、一题、一文”活动来实现。其主要目的是:推进全员的“学习、实践、研究”一体化进程;增强把问题(或优势)转化为课题、把课题转化为成果、把成果转化为方法、把方法转化为质量的能力。二是结合实际承接各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下达的课题。近三年来,共承接课题10项,分别有中国教育学会及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研究》子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中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等。其中有四项课题已经结题,分别是国家级“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省级课题《英语个性教学法》获二等奖、省基础教研课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策略研究》获一等奖、省级课题《高中学生地理试图能力的培养》获二等奖。三是学校根据办学过程中带有全局性的现实问题转化成的中长期课题。现正在研究的有《中学生常规活动自主管理探究》、《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高中学生挖潜转化、低进高出”的实践与研究》。其中《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和《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已上升为省级课题,提升了研究的层次,加大了研究的力度。
五、多出成果,提高教学水平
实践证明,努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深化立项课题研究,为我校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我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80余篇,在国家、省、市级交流中奖获300余篇。学校先后有教科室主任张国成等4位教师被评为“济源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有3位教师被评为“济源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通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近三年来在市教育局举行的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大赛中,我校教师宋艳兵等6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学生学术竞赛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9项,市级奖25项。我校的高考成绩连续10几年位居济源市同类普高之首,会考各科一次性通过率据保持在95%以上,位居同类普高前列。
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了学校其他工作,创出了学校工作特色。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创出了特色,创出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济源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济源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等。08年10月,济源市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的做法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学校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先后获得“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绿色学校”、“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先进单位”、“河南省心理健康实验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中实验室建设示范性学校”、“济源市示范性高中”、“济源市德育示范校”、“济源市环保先进单位”、“济源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济源市高考突出贡献奖”、“济源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济源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济源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20余项荣誉称号。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师的研究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调动,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的成果推广还没有起很明显的效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扬长避短,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济源四中数学组学科建设
济源市第四中学
数学学科组建设纲要
济源四中数学学科组建设纲要
济源四中数学组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学校“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学科组为保障,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学科组目标:
1、根据学情,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法,整体推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创建特色学科组,贯彻落实几个好的做法。
3、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三、学科理念: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先练后讲、主动参与
1、先学后教。一堂课总要从“先学后教”的“学”字开头,这个“学”是自学的意思,“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
2、以学定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以学定教和以案定教、以教定教的本质区别在于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以案定教,教师心中只有教案,教学是为教案服务,而不顾及学生的基础、情感和生命发展。以教定教呢,是教师心中只有自己,忙着灌输知识,忙着传授方法,全然不考虑学生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
3、少教多学。“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4、先练后讲。“先练后讲”,让学生先试一试,在尝试中学,然后教师再根
据学生尝试练习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讲解。让学生先做尝试练习,就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上,如果他们尝试中有困难,引导他们互相讨论,形成学生自己探索的态势,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
5、主动参与。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教学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想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四、学科特色:
1、“错题再练”:就是每节课前十分钟,由学生自己在黑板上出题,题目一般是以前考试的易错题,以选择、填空题为主,解答题一般只写一问,让四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到错题本上,并写上日期。
2、“自主考试”:就是一个月时间左右,每个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内容是这一个月内学的知识,然后交换去做。
3、“滴水石穿”:主要是每日一题,题目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要适合学情,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日积月累,滴水石穿,学生就能逐步学好数学。
4、“锲而不舍”:即每人要有错题本,把练习中易出错的题整理到本上,并注明出错原因和改正方法。教师每周批阅一次。平时要注意检查落实。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5、“天道酬勤”:以成套精品试卷为主,每周考试一次,以随时检测学生通一周学习所取得的进步。如果学生这周努力勤奋学习,就会有好的成绩作为回报,所以取名“天道酬勤”。
五、学科教学模式:目标导学教学模式
1、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可供借鉴的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推理性学科,重在思维和领悟;数学也是一门技能性学科,重在动手和训练;数学还是语言,它的传播不能离开视觉和表述。因此数学的学习离不开理解、思考、训练和应用,它是思维和技能的统一发展体。
数学教育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体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实现个性品质的形成。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要结合现实,总结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重视学习、借鉴。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以前取得的成绩,盲目跟风。
目前的高中数学课改精神和教改成果,主要是以下几个: ①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练在当堂。②洋思教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③杜郎口:预习展示、反馈达标。④东庐教学法:尝试指导、反馈矫正。
这些都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这些教学法既体现了数学离不开问题和训练这一实质,又体现了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交流探究,实现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在做充分的整合优化后,可以提炼出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数学课堂教学的总体操作思想。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实践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充分的学习借鉴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之后,结合我校的“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学生实际,主要抓好学习目标制订和实施以及教学六环节。
关于学习目标制订实施,要由备课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共同制订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把课程标准或者考试大纲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可以操作、检测的学习目标。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是自主学习。要有四个明确,即明确自主学习时间,一般为7-8分钟;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用笔画出重要内容和标记有问题的地方(明确方法),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是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识。
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师生、生生互动方式是教学理念的反映,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知识构建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要提供优质的素材,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有趣、可行,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对知识的认知。
第四环节是生成训练,讨论辨析。
这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在师生互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问答,教师做精炼的归纳总结和点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然后教师要提供相关的题组,组织学生训练,以达到学习目标。
第五环节是反馈提升、点评小结。
在教学后期,教师引导学生做总结归纳,再现知识的核心和重点,评价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第六环节是课外作业与辅导。
在数学学习中,作业和课外辅导十分重要,作业要反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兼顾一般性和特殊性,体现典型性和有效性,备课组要详细制订出每节课后的作业。作业主注意层次性,可给不同的学生留不同作业。辅导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广泛深入的交流接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的培养十分的重要。
3、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型特点和操作流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因不同的教材内容而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使用不同的教法,以及不同的学法,由此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目前对课型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课型:
①新授课。
以复习、新授、巩固练习、矫正反馈为主线,以课时目标为前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启发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思维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操作流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自主学习(8分钟)→合作学习(10--15分钟)→当堂训练(10-15分钟)→师生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②复习课。
复习课是以学生进行“内化学习”为主的课。它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过去学过的或曾经学过的知识。复习课应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以“内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形成自我知识体系。
操作流程:复习提问构建知识网络(5--10分钟)→精选例题引导讨论(8--10分钟)→师生互动解答问题(5--8分钟)→提供相关题组引导练习(5--10分钟)→师生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2--3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③讲评课。
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讲评课中,评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本班学生的练习、课外作业、测验和考试试卷等。对评讲的内容要整理、归类,选材要力求全面,正误应兼顾,相关的练习要有针对性。讲评课不仅是把练习、习题或试题由教师重新解一遍,而是一种再学习。
操作流程:试题特点与成绩分析(3分钟)→学生交流师生互动(5分钟)→重点讲评难点分析(15--20分钟)→考后反思巩固练习(10分钟)→师生总结,布置作业(2分钟)
六、集体备课
1、制订学习目标。由备课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共同制订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把课程标准或者考试大纲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可以操作、检测的学习目标。
2、每天下午改完作业后,集体讨论第二天的课。主要围绕学习目标制订、情境创设、学法教法、例题的选择、作业题的选择等统一安排。
3、周考题轮流命制,命制好以后发给备课组长审核,其它资料也是这样,这便于资料搜集整理。
七、需求和发展
1、学校方面要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思考、研究和实施课堂教学。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案,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教师的工作能力。
2、教师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反思比较,发扬自身的教学优势,找到教学中的闪光点,培养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逐步向教师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3、在教育科研方面学校和教师都要加强认识,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方面重在提供机会和有政策支持,教师方面重在积极主动,研究不仅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自身的需要和追求。
4、在校本资源的收集和开发上要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校本资源的开发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目前特别是办学特色的一个突破点,是提升学校影响力和培养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
第三篇:教科研经验总结
教科研一体化,共谋发展路
永安幼儿园陈翠莲
教科研工作是一所幼儿园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灵魂。“科教促教、科研兴园”是幼教发展的新理念。我园教科研工作以贯彻《规则》精神、《纲要》精神为指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
我们是一所新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迷茫时期。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的科研与教研是分开的。这样不仅我们的教师感到很疲惫,教科研的水平与质量也并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时代进步的潮流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中,我们不断的提出改革和发展的新课题,在改革与竞争中探寻,在学习与反思中实践,我们视课改为发展契机,积极营造自我追求,自我加压的环境,不懈努力,全园上下积极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以课改为契机,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本学期我们根据本园实际,开展了一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要推进幼儿园的不断先前发展,就要改变幼儿园以前的教科研管理模式。以科学的方法来建构我们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主人翁意识
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幼儿园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科研教研,教科研的主要成员是教师。为调动 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教师自愿申请成为科研主研人员,并拨已适当的经费补贴。建立合作教研模式,我们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教研氛围,广开言路,教研活动中将近阶段的工作重点、热点拿出来进行讨论,每个教师学习后有心得有体会,并倡仪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将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促进教师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2、汲取知识与营养
每学期由教师自主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并书写学习笔记。再每周三组织教师参加园内的相关教科研主题培训活动。并且也让教师们相互交流与讨论最近遇到的教科研的瓶颈及解决办法。交流是一种社会的互动,也是一种信息的互动。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建立了“人人是主持者”的活动思路,让教师分享日常教研中的经典案例,以及自己的解读与教育建议,使教师之间获得不同信息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此让教师以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拓宽专题研究的思路。
3、常反思
“反思”是教师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每天一反,每周一反。在教师对自我行为的深度剖析中,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高和成长。
4、坚持教科研一体化
在管理体系上与任务分配上,我们更加的合理。大家不再是埋头自己苦干,而是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在科研课题下来之后,将会召集教研组长们确定各个年级组的教研主题。而这一主题就是本学期每个年级组的教研主题。而教师每周写的观察案例则是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来呈现的。这也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收集到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再由科研室成员针对教师们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做相关培训或讨论,又反过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5、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自我提高意识。提高教师素质,关键就是要让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原则。我们多次安排年青教师外出学习,武装她们的教育理论思想,提高她们的教科研能力,并且在园内做二次培训,让更多的教师得到成长。
通过一系列的噶两个活动,我们的教科研活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年青教师较多,缺乏经验,在撰写教科研论文方面积极性不高。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会坚持做到教科研一体化,不断地探索,共同促进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第四篇:教科研经验总结
坚持科研先导 促进教育创新
努力谱写教育科研特色学校新篇章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科研经验总结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坐落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地的窗口性示范学校,在校学生2600余人。冠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和湖北省教改名校等殊荣,现有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科研骨干80余名,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又建成了一栋集教学、科研、实验于一体的科教楼。校内建有校园网络中心和大型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科研功能室(地)十余个以及完全开放的藏书4 万多册的图书阅览室,教学资源丰厚,设施齐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我校曾担任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和姜乐仁的 “启发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极大的丰富了我校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经验,同时教科室结合学校科研实际,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立项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评价的研究》、《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课程研究》、《小学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研究》、《新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课题研究,教师袁金凤撰写的《利用电影课培养学生科研素质》侯晓红撰写的《让学生学会估算》等数千件科研作品在国家、省、市级科研部门获奖和各类刊物上发表,校园内外孕育着浓厚的教科研气息,学校先后被上级主管部门分别授予“湖北省现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堰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十堰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试点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全国启发式教学试验基地”等数十项科研荣誉,这一块快奖牌、一张张证书、一件件奖品,无不展示着我校丰富的教科研成果,浸透着广大教师潜心于教科研的辛勤汗水,回顾近年来的教科研的历程,都是用我们的点滴体会与做法谱写着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特色,虽然称不上是什么成功经验,但在学校的发展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的体会和做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更新观念创科研
课题研究,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工作,加强教科研领导与基础建设是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前提,我校在以校长饶克军为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一是更新观念大胆探索“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师”之路,本着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把教育科研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管理,教科室相继建立了《教科研规划》、《目标管理》等一整套教科研管理制度,强化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和督促职能。使得教科研工作损顺利地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在教科研“一把手工程”建设中,校长饶克军亲自参与国家、省、市级立项的课题研究,组织教科研活动,特别是副校长袁金凤、侯晓红、方局兰、陈彦瑞等领导通过科研活动撰写的论文《科技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六种意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我与火星上来的圣诞老人》、《应用题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等在各级科研部门获奖和各类刊物发表。三是在全市率先创办了校园网络中心,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广大师生积极实践教育科研活动,查阅资料提供方便等方面,狠抓了教科研硬件建设,加大了教育科研的投入。四是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奖励标准,在经费投入上优先向教科研倾斜,每学期对教师教科研成果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同时,不定期组织外派科研骨干参加各级成果交流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自觉地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正是在这健全、规范的教科研体制下我校教科研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立足现实,拓宽渠道,依靠培训促科研。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深化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的战略目标指明了方向,为创建特色学校开创了更广阔的天地。为此,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深挖校本资源:一是重点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识性培训”和“因特尔未来教育”内容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自我研修——集中辅导——体验参与——检查测评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科研素质与能力培训,为保证教科研培训切实有效,我们主要以“评价”做保障,近年来我校通过教科研培训活动,广大教师人均写学习笔记数万字,心得体会十余篇,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通过培训,100%的教师取得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其中80%的教师已取得计算机高级等级证书,65%的教师能制作个人网页和电子
文本,有力的加强了师资培训
二是启动名师工程 要想办成一所具有特色的名校,必须有一支观念新、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科研队伍,我校通过集思广益,启动了以特级教师袁金凤、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侯晓红,丹江名师方局兰等为核心的“名师传帮带活动工程”,通过实施“名师传帮带”工程,使得一线教师赵永峰等一大批科研骨干脱颖而出。
三是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 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教科研活动这块阵地,因此我校除开展校内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研究课汇报等教科研活动外,还积极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等各类科研活动,特别是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骨干带头——层次推进——滚动辐射的方法,促使教科研活动在“稳”中求进,在“实”中求活,在“序”中发展,并做到时时有人问,项项有人抓,活动有记载,方案有落实,极大地增强了教科研的时效性。
三、确定龙头 立足主体 围绕课题抓科研
多年来学校教科研一致停留在以抓好常规性教学活动为科研目标上,已经完全不能体现和适应新时期教科研的要求,随着“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战略目标的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由传统办学理念向“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为使我校教科研能有效地同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我们主要结合三个方面抓科研
(一)突出重点抓龙头 深化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性教科研活动的同时,把立项的《基于网络环境下教教与学的研究》《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等课题确定为科研“龙头”,通过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抓龙头课题的研究,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用龙头课题的研究来带动其它研究,形成了一种以工作促科研,以科研带工作的良好科研局面。
(二)围绕课堂抓课改 突出主体研究
伴随着教育事业向纵深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也是摆在教科研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提出了“抓住主旋律(课程改革),以教科研促课改,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口号,以教科研工作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整合各方面力量,以教科研带动课改,为课程改革实验在学校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围绕困惑抓课题 解决疑难研究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的广泛性,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师中深入了解教学疑难,从教学困惑出发,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的研究》,《小学语文探索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交流策略的研究》等以教学困惑为课题的问题化课题研究,充分挖掘了教师中焏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主从结合,多元互补”的课题研究群,切实做到了科科有实验,人人有课题,以科研促质量。校园内科研活动蓬勃发展,教育科研蔚然成风,科研兴校深入人心。
四、交流经验 共同成长 搭建平台话科研
一滴水只有融汇成奔腾不息的大海,才显示出它生命的活力;一个人只有凝聚在肝胆相照的良师益友之中,才会焕发出他搏击的情怀!因此,在教科研过程中,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不但拥有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体会与反思,而且也有各自发表、获奖的优秀论文和案例等科研成果。可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所谈,体会所述,都是他们的新发现,特别是那些获奖、发表的文章背后,都孕育着它精彩之处。为了让老师们能有一个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好条件,为能创设一个教育科研经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我校教科研室积极总结收集各种教科研成果,把值得大家学习、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获奖论文、案例等编著成《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成果集》。下发到各教研组供教师交流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同成长。同时还利用由教科室主编的《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科研简讯》,刊发教改信息、教科研动向以及教师教学随笔与片段,定期公布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
五、处室配合 统一管理 群策群力舞科研
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观念与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竞争”为“竞和”,变“单干”为“配合”是新时期下开展工作的新观念、新策略,为了保证我校在龙头课题研究的质量,我校教科室把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的组织与落实,与学校电教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电教处的优势,由电教处牵头,负责落实该课题的各个研究进程和任务,组织开展各类研究活动,收交各种资料;把课题《开设电影课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组织与落实,与政教处、电教处、教导处配合,结合教导处、政教处安排的班队会时间和课余时间,有电教处根据研究内容,选择电影片目播放,正是由于各处室的相互配合,我们的龙头课题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学校教育科研是一项永无止尽的事业,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努力使我校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教科室
二OO五年四月
第五篇:教科研工作经验总结
教科研工作经验总结
立足本校 学用结合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18中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宗旨,以重点课题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积极走“在学习中丰富,在行动中反思,在合作中共享,在科研中促进”的研修策略,初步形成了“以研促训,学用结合,研修一体”的研修新格局,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队伍建设,规范课题研究。
关校长强调:“要把研究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之关要,要把教科研发展的程度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程度,不断规范教育科研程序,配备教科研人员,保证人员培训和教科研资金,确保教科研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配备力度,在人力方面,学校要广泛吸纳,力争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项目。在培训、外出学习、订购资料等方面,只要有立项我们就做到资金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物质保障。”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室”,由教导主任李同刚担任教研室主任,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教研室各学科集备组长做龙头,带动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精心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教科研队伍,我校确定多学科、多层次的骨干人员组成教科研工作骨干力量,对他们进行培养,从中再推荐比较优秀的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几年的培训培养,使他们在思想理念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水平、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高,逐步
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辐射和带动我校广大教师。在我校形成了普通教师一一骨干教师一一学科带头人一一教科研骨干――名师的梯队结构,从而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校形成了高级教师人人有研究项目,骨干教师承担实验研究的良好科研局面。教研室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召开各课题组长会议,对学校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予以必要的宏观指导,从整体上把握,做好课题的督促指导工作。指导各课题组将各种课题研究材料有序归类,使各课题组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研究档案,促进了课题研究有序高效发展。
近年来完成了《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这一省级课题的解题,最近又完成了瓦房店市级课题《初中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策略研究》并获瓦房店市“十一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申报大连市级课题《校本课程实施中学困生转变的个案研究》,已经立项瓦房店市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研究方案》》
二、以制度做保证,促进科研发展。
教育科研提升了教师的“内需”,使教师真心实意而且满腔热情地参与。这就形成了我校“以研促训,学用结合,研修一体”的教育科研风格,真正的做到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的做法是:学校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及《教科研发展规划》等,不断完善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积极性,使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规范了教科研工作档案,建立起了以研代教机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1、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等。
2、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1-3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3、保证时间——使教育科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每周的研训活动,铁板钉钉,雷打不动。每学期制定了《教师学习计划》,《教师研训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学习、研训等
4、记录过程——使教科研工作留有痕迹。教科研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点名簿,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总结和布置。教研室有教研组工作记录、学科组有学科科研记录、教师各人有教师成长记录等,这些记录都能按要求记好,期末则集中存档。
5、加强考核——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推动力。每个期末,对于教师一学期来在科研过程中的出勤、笔记、成绩等诸方面进行汇总,褒优奖先,从而形成教育科研的动力
6、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
认识到教师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非常必要。学校在聘任、考核、评先树优与晋职晋级方面向积极开展研究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多读书、多
研究、多反思、多行动。做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7、完善档案——反映教育科研工作的面貌和成绩。在教师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教案、听课笔记、学习笔记、教学反思、个人研训专题、科研心得及论文等,并分学期装订成册。通过上述过程,使教师时刻能看见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从而增强了教师们得成长信心。
学校一把手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关校长亲自批示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优先保障教科研工作,从而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科研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1、学校知名度不断提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单位”、“大连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瓦房店市先进团委”、“瓦房店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瓦房店市提高普九先进单位”、“瓦房店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瓦房店市排球定点校”、,连续四年被评为瓦房店市校园艺术先进集体
2、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在完成了《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这一省级课题的解题后,和“ 初中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策略研究 ”的瓦房店市级科研项目,06 年以来,教师们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40多篇以上,其中,张锦东老师的论文《良好的班级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里教育的有效途径》(07.5)、金丽雪老师的论文《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07.5)
分别在第十六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姜辉老师的论文啊,书香救远,文化明志》(08.5)在第十七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矫传勇老师的论文《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08.10)获第十五届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科研成果一等奖,李彩文 李同刚老师的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想与方法》(09.4)获第十五届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科研成果一等奖,张丽丽老师的论文《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与方法》(09.6)获辽宁省级优秀论文
3、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本科学历比例从06年的69.4%提高到09年的82.9%,中学高级比例从06年的30.6%提高到09 年的47.1%,具有计算机全国初级证的比例为31.4%,现有大连市级骨干教师5人瓦房店市级骨干教师6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
在教师的个人方面,共有13节课被评为瓦房店市级及以上优质课,10人次的教学基本功获奖。其中,曲凤伟老师的《元素》(07.10)一节获东三省优质课,李丽峰老师的作品《静物》(08.7)在大连市的画展中获奖,温暖老师的课堂教学《水调歌头》(08.6)、李丽峰老师的课堂教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09.7)、薛冬峰老师的课堂教学《排球——垫球艺术》(09.7)等均是大连市优秀课。温暖老师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09.2)并获奖。曲凤伟老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 2008瓦房店市“巾帼建功”十佳女教师。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为教师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