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教科研—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小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教科研—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夏天,我带着一百个不情愿由 中学调入现在的小学参与一项国家级课题实验:全国小学合作互动英语,从此我走进了小学英语的课堂,走上了教科研之路。回想这十余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生涯,由最初的懵懂、困惑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教科研无疑是我成长的助推器。在这十余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勤于学习,逐渐摸索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课逐渐上得得心应手,教学成绩在历次统考中都名列前茅,一些论文也在区市省级获奖、或在有关刊物发表。而让我最自豪的是:我所教的学生都对英语非常感兴趣,进入中学后都是班里的佼佼者。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教科研,它让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
一、初识教科研-雾里看花
刚开始进入小学,一切都不适应。对于教科研更像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不明就里。2000夏天我参加完在济南市举行的“全国小学合作互动英语”课题开题会议,便认为自己领悟到了小学英语教法的精髓:小学英语就是领着学生玩。于是我照猫画虎,开始在自己的英语课上让学生活动、游戏,课堂一时变得很热闹,学生倒是欢声笑语,可是教学效率却不高。年底去省里开课题小结会议,才明白自己的目标意识不强,未明确手段为目标服务的意识。自此,我开始认真研究课堂,既让学生达成目标,又让学生学的高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提高。
二、走进教科研,走上自主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轻松活泼,教师稍不注意,课堂纪律就会涣散,老师常常要边上课,边组织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影响。另外我所实施的合作互动研究,也感觉犹如走入了死胡同,学生的合作互动能力停步不前,常常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我开始苦恼:我的研究之路将走向何方?迷茫之际,2003年夏天,全区开始开设小学英语,全国的课改工作也全面铺开。我也犹如大海中航行的孤舟,有了远航的伙伴和目标,不再孤独。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根据以上教学问题,我开始了自主研究。
(一)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由于我校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大班额英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益也是困扰我们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在班额大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很难自始至终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尤其在低年级。长此以往,容易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我改革了常态课的评价体系,设计了课堂活动表现表、学生自评表、小组评价表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改革课外评价,设计了家长评价表评价学生在课外的表现情况。这种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的评价方式,既有对知识、技能等的评价,也有对学习策略、学习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开放、宽松、积极的评价环境,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得以发展,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逐步增强,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所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生形成性评价研究》顺利结题,撰写的论文《在快乐中评价,在评价中发展》发表于《沂蒙教育》2006年第七期。
(二).创新故事教学,拓宽教学资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教材 Part C 中的故事,而由于此部分为选学部分,一般老师都弃之不学,或者只是作为欣赏一带而过。另外此部分的某些故事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其故事性,单元主句型不够突出,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主要句型。因此,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我开始了这部分的教学研究和新的英语故事的创编工作。
两年多来,我们创编了近三十个故事,在创编中注意体现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还注意既关注学生词汇的拓展,又注意发展学生所学的主句型,做到两者兼顾。我们的故事教学每两周进行一次,每次下发故事阅读卡,按照“引故事—讲故事—熟读主句型—演故事—谈收获”五大流程进行,课余将单词放在黑板一角供学生课下自己读,一周后收进个人的单词银行。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每次故事课结束后我们约定俗成的作业就是将故事回家演给父母看。
实践证明:我们创编的英语故事对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展想象力、提高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爱听故事,乐演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实践应用所学语言,拓宽了语言学习渠道,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我和区教研室徐静主任把我们的做法加以整理和提升,一篇《创编低年级英语故事的实践与探索》发表在了《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年第三期。
(三)探索字母—音素教学,培养自主识词能力
《PEP小学英语》教材的字母教学安排在三年级下册4—6单元和四年级上册1—3单元中。在这两个轮次的字母教学编排中,每个字母都配有2-3个以该字母为首字母的例词,供学生在听说例词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这种编排体系虽然降低了学生学习字母的难度,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字母的听说读写,并逐渐感知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字母教学横跨两个学期时间太长,而小学生对英语字母的感知率比较高,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字母教学编排体系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尽快运用语音规律认读单词。
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提前渗透,适时集中”的教学原则,开始探索“字母—音素”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遵循教材编排体系,在三年级的词汇及字母教学中进行语音渗透教学。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注意示范教学单词的发音,尤其是一些发音较难或者容易发错音的单词。对于简单的单词,采用直呼的方式来教,如red,分解为/r/-/e/-/d/→/red/。教师将语音教学有机地渗透在单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大量地识记单词掌握一定的语音拼读技巧,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词音与词形相联系的识词习惯。在字母教学中,在教学字母发音、指导字母书写、巩固记忆字母的基础上,我们还重视字母发音规律的渗透,引导学生发现单词中的共同字母,体会、感受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词汇基础、形成了初步语音意识的基础上,利用1课时集中进行“字母—音素”教学,通过梳理、感悟、发现、应用,进一步感悟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集中学习部分音素,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识词能力。
两年来的研究证明,字母—音素教学改革是可行的,最让学生头疼的记单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语音规则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为其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语音基础。
几年来,我除了自主主持课题外,还参加了学校的省级课题《学生评价研究》、国家课程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人教版小学英语PEP《配套练习册》与其它教辅资料的比较研究》、市教研室尹老师主持的省级实验《小学英语渗透拓展阅读教学研究》等等,由此我也有了几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外出学习可以说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2010年我参加的“国培”学习,有幸听了陈琳教授等一些专家的理论讲座,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专业方面迅速成长起来。
当然,在课题实验中,我遇到过许多困难,为每次的实验计划和开展苦恼过,为课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绞尽脑汁过,为英语故事的编排苦苦思索过,但看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进步成长,我觉得苦中有乐,倒也欣慰。在教学中,我教研科研相结合,大胆实践,勇于改革,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迅速提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几年的教科研工作,我深深体会到:教科研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灵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保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实现事业上的成熟。
亲身经历课改,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努力实践探索,才能发现那雨后美丽的彩虹。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期间会有跋涉的痛苦,也会有沿途的美丽风景,不管怎样,我犹如一名虔诚的朝圣者,已走在了路上。
第二篇:教科研工作经验总结
教科研工作经验总结
立足本校 学用结合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18中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宗旨,以重点课题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积极走“在学习中丰富,在行动中反思,在合作中共享,在科研中促进”的研修策略,初步形成了“以研促训,学用结合,研修一体”的研修新格局,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队伍建设,规范课题研究。
关校长强调:“要把研究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之关要,要把教科研发展的程度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程度,不断规范教育科研程序,配备教科研人员,保证人员培训和教科研资金,确保教科研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配备力度,在人力方面,学校要广泛吸纳,力争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项目。在培训、外出学习、订购资料等方面,只要有立项我们就做到资金支持,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物质保障。”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教研室”,由教导主任李同刚担任教研室主任,专门负责教科研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教研室各学科集备组长做龙头,带动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精心打造出了一批优秀的教科研队伍,我校确定多学科、多层次的骨干人员组成教科研工作骨干力量,对他们进行培养,从中再推荐比较优秀的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几年的培训培养,使他们在思想理念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水平、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高,逐步
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辐射和带动我校广大教师。在我校形成了普通教师一一骨干教师一一学科带头人一一教科研骨干――名师的梯队结构,从而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我校形成了高级教师人人有研究项目,骨干教师承担实验研究的良好科研局面。教研室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召开各课题组长会议,对学校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予以必要的宏观指导,从整体上把握,做好课题的督促指导工作。指导各课题组将各种课题研究材料有序归类,使各课题组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研究档案,促进了课题研究有序高效发展。
近年来完成了《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这一省级课题的解题,最近又完成了瓦房店市级课题《初中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策略研究》并获瓦房店市“十一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申报大连市级课题《校本课程实施中学困生转变的个案研究》,已经立项瓦房店市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研究方案》》
二、以制度做保证,促进科研发展。
教育科研提升了教师的“内需”,使教师真心实意而且满腔热情地参与。这就形成了我校“以研促训,学用结合,研修一体”的教育科研风格,真正的做到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的做法是:学校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科研工作奖励制度》及《教科研发展规划》等,不断完善教科研制度、课题管理制度,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积极性,使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规范了教科研工作档案,建立起了以研代教机制,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1、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和改进。在阶段性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改进做法,完善制度,使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取得实效。如每学年有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每个专项内容又有计划和总结等。
2、民主参与——调动每个教师的主动性。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中,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成长计划及教学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自我奋斗目标,争取1-3年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
3、保证时间——使教育科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每周的研训活动,铁板钉钉,雷打不动。每学期制定了《教师学习计划》,《教师研训计划》。按计划布置教师个人学习、研训等
4、记录过程——使教科研工作留有痕迹。教科研的每次活动过程有记录,人员出勤有点名簿,必要时拍照留念,完成后有总结和布置。教研室有教研组工作记录、学科组有学科科研记录、教师各人有教师成长记录等,这些记录都能按要求记好,期末则集中存档。
5、加强考核——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推动力。每个期末,对于教师一学期来在科研过程中的出勤、笔记、成绩等诸方面进行汇总,褒优奖先,从而形成教育科研的动力
6、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
认识到教师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建立激励保障机制非常必要。学校在聘任、考核、评先树优与晋职晋级方面向积极开展研究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多读书、多
研究、多反思、多行动。做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7、完善档案——反映教育科研工作的面貌和成绩。在教师方面,主要档案工作有:教案、听课笔记、学习笔记、教学反思、个人研训专题、科研心得及论文等,并分学期装订成册。通过上述过程,使教师时刻能看见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从而增强了教师们得成长信心。
学校一把手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关校长亲自批示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优先保障教科研工作,从而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科研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1、学校知名度不断提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单位”、“大连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瓦房店市先进团委”、“瓦房店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瓦房店市提高普九先进单位”、“瓦房店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瓦房店市排球定点校”、,连续四年被评为瓦房店市校园艺术先进集体
2、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在完成了《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这一省级课题的解题后,和“ 初中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策略研究 ”的瓦房店市级科研项目,06 年以来,教师们发表或获奖的论文达40多篇以上,其中,张锦东老师的论文《良好的班级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里教育的有效途径》(07.5)、金丽雪老师的论文《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07.5)
分别在第十六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姜辉老师的论文啊,书香救远,文化明志》(08.5)在第十七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矫传勇老师的论文《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08.10)获第十五届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科研成果一等奖,李彩文 李同刚老师的论文《浅析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思想与方法》(09.4)获第十五届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科研成果一等奖,张丽丽老师的论文《初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与方法》(09.6)获辽宁省级优秀论文
3、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本科学历比例从06年的69.4%提高到09年的82.9%,中学高级比例从06年的30.6%提高到09 年的47.1%,具有计算机全国初级证的比例为31.4%,现有大连市级骨干教师5人瓦房店市级骨干教师6人,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
在教师的个人方面,共有13节课被评为瓦房店市级及以上优质课,10人次的教学基本功获奖。其中,曲凤伟老师的《元素》(07.10)一节获东三省优质课,李丽峰老师的作品《静物》(08.7)在大连市的画展中获奖,温暖老师的课堂教学《水调歌头》(08.6)、李丽峰老师的课堂教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09.7)、薛冬峰老师的课堂教学《排球——垫球艺术》(09.7)等均是大连市优秀课。温暖老师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09.2)并获奖。曲凤伟老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 2008瓦房店市“巾帼建功”十佳女教师。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为教师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篇: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演讲稿
一提起教师,大家肯定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许多赞美她的比喻:园丁、蜡烛、绿叶、渡船、人梯、铺路石……是啊!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哪一个不是出自教师的熏陶?理论、学说、发明、创造,哪一件不包含着教师的辛劳?他们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芸芸学子,矢志于“传道、授业、解惑”,为人们启迪蒙昧的心扉,拓开智慧的泉流;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清贫洁白,与那些“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为自己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骄傲、自豪!(使用硬朗的语气,要有豪情)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四个春秋,回首这一千个日日夜夜,辛酸苦辣各显期间,摸打滚爬中我渐渐熟悉了教师这个行业。四年来,我更深层次、更立体地把握了人民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清贫的,为了事业他们两袖清风、不计酬劳;但教师是伟大的,为了祖国他们孜孜以求,不屈不挠。
去年我结婚了,以牛郎织女为楷模开始了我的另一段人生,别人说我“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绵绵情意,可望而不可及”!是啊,谁不想拥有幸福的家庭,温暖的所在,个中心酸困难,谁能知晓?(把声音压下去)我虽然(扬起来)暂时失去了那份情意绵绵的爱,但对职业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使我拥有的是另一种享受、另一份爱,那就是对工作、对学生的爱,作为一个教师对祖国对教育事业的爱,这是一种最深沉的爱,最真挚的爱、最博大的爱。(慢处理,富有感情,把博大分开念有力地念)
记得我任二年级班主任时,我班有个老留级生,上课经常迟到,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学习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个字高,还经常欺负女同学。后来我了解到:他妈妈改嫁了,爸爸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弟弟,虽然只有九岁,却要承担家务。我在班里讲了他的情况,表扬了他自力更生的精神,并推选他任班级的生活委员,树立他的自信心。(富有感情)寒冷的冬天,他还没有袜子穿,一双小脚升满冻疮,我就自己给他买了一双鞋、一双袜,当我把这两件东西送到他手里时,他流泪了……我想此时此刻,我给予他的不只是一双鞋、一双袜,而是一份爱。(深沉有力饱含感情,突出爱)渐渐地,我发现他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上课不再迟到,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期末统考,他的各科成绩均在90分以上,放假前,他拿着成绩单,含着泪说:“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看着他那那坚定的目光,我想:作为教师就是通过这份充满爱的言行给学生送去温暖,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收获知识的硕果。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伟大与神圣,真正感觉到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价值,因为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需要我的引路,这些年幼弱小的孩子需要我的关怀和鼓励。
任教以来的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群,告别了灯红酒绿,拥向那灯火阑珊处。我自与那清风白云作伴,在知识的海洋里赢取那心灵的海阔天空。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他如磁石般吸引着我游离得目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辍。有时为了上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准备一份材料,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论;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我放弃休息日加班加点,直到雄鸡报晓。(平静的叙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重语气,重突出)——几年来,我所教的科目在同轨班里名列前茅,我所讲的语文课曾在市达标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前几天,我执教的数学课也被评为市优质课。一灯如豆,四壁清辉,在漫漫的求索与执着的进取中,我逐渐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把语气伸展开):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标志,因而我感觉自己在前进,在成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培根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酿出香甜的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无声的春雨,不正是人民教师的真实写照吗?他将整个身心献给了花草,献给了树木,献给了大地……正因为如此,神州大地才得以满目鲜花,万千桃李;我们伟大的祖国才如此春光明媚,山河锦绣。(前面展开语气,这一句收住)
快)朋友们,教师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们的理想在三尺讲台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我庆幸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平静)我为自己所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骄傲、自豪!(坚决,高昂,)我愿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愿作绿叶默默生存,点缀人生;我愿作渡船迎着风险送走人们;我愿作铺路的石子,为了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崛起铺筑起成功的跑道!(整段语气是递进的,深情的,最后一句先若后强,“跑道”要顿开,慢下来)
第四篇: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
崇州市怀远镇西山小学
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细则(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使教科研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培养教师教科研意识,树立“科研强教”“科研强校”思想,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有关管理制度制订本办法,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本办法考核对象为全校正式在编教职工,考核工作由学校校委会、教科研具体实施。
一、考核内容
考核基本分为100分,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业务学习及培训(30分)、参与教科研工作、开展教学研究(35分)、研究成果(25分)、各种材料上交(10分)。
二、考核办法
(一)业务学习及培训。(30分)
1.业务学习(16分):
1)每学年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书籍(包括杂志),摘抄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字并撰写4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完成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各得3分、对少数十分潦草或明显抄袭者不得分;阅读多本教育书籍并完成学习笔记和学习体会者另加2分。
2)日常业务学习摘录理论知识或学科知识,每月不少于300字。完成笔记整洁并无相互抄袭,每次得1分否则不得分,每学年检查8次共8分。
2.业务培训(14分):
1)培训的考核主要包括:网络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外出学习培训和各种校本培训等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
2)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勤4分,每缺勤一次或迟到、早退两次各扣1分扣完为止;培训记录(包括理论摘记、内容摘要或心得体会等)按要求完成得5分,未完成或明显与培训内容、要求不符每项次扣1分,扣完为止;培训效果5分,包括有关测试(如网络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各种校本培训等)、学习汇报和经验介绍(如外出学习汇报)等,每项次测试不合格扣1分,每缺一次学习汇报扣1分,扣完为止。
(二)参与教科研工作、开展教学研究(35分)
1、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1)参与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主要研究人员得15分,其它研究人员得12分,课题组教师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研究课(包括教研组、课题组、或校级等)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交研究课教学方案设计,每次未完成扣5分,每次课题组活动没有准时参加扣1分,每项研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扣3分,每项任务完成不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
2)参与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主要研究人员得14分,其它研究人员得11分,课题组教师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研究课(包括教研组、课题组、或校级等)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交研究课教学方案设计,每次未完成扣4分,每次课题组活动没有准时参加扣1分,每项研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扣3分,每项任务完成不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
3)参与区级课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主要研究人员得13分,其它研究人员得10分,课题组教师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研究课(包括教研组、课题组、或校级等)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交研究课教学方案设计,每次未完成扣3分,每次课题组活动没有准时参加扣1分,每项研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扣3分,每项任务完成不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
1)参与校级课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主要研究人员得12分,其它研究人员得9分,课题组教师每人每学期承担一次研究课(包括教研组、课题组、或校级等)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交研究课教学方案设计,每次未完成扣3分,每次课题组活动没有准时参加扣1分,每项研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扣3分,每项任务完成不合格扣2分,扣完为止。
2)同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并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者在取最高得分的基础上再加5分;当年课题成功结题者,该课题组成员每人次加3分,如评优则每人次加5分。
2、参与教学研讨等其它教科研活动
1)承担市级教学观摩活动或在评优活动中获一、二、三等奖每次分别加8、6、5分;承担省级教学观摩活动或在评优活动中获奖每次加15、12、10分;承担国家级教学观摩活动或在评优活动中获奖每次加20、18、16分。(同一内容的课,按最高级别记分)。
2)参加校本教学研讨活动10分,每缺勤一次扣1分,每次未完成研讨任务扣1分。
(三)研究成果(25分)
1、论文总结。
(1)每位教师每学期须独立完成一篇1500字以上的科研论文(课题组教师的论文须与本课题有关)。完成者得10分,未完成的、抄袭的不得分,字数明显不足,质量较差的扣5分。多写一篇另加3分。
(2)科研论文或总结在市、省、国家级教育报刊上发表,分别加10分,15分,20分。(同一篇文章只记最高分)(3)科研论文或总结获市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0分、8分、5分;科研论文或总结获省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5分、13分、10分;科研论文或总结获国家一、二、三等奖分别加20分、18分、15分。(同一篇文章只记最高分)
(4)教师的文章选用于市教育刊物每篇加3分,发表于市级刊物每篇加1分(5分封顶)。
2、调查报告:教师每成功开展一次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查活动并完成调查报告得5分,如获奖再依照论文加分。
3、课题研究报告在各级发表或获奖主要撰写者依照论文加分。
4、每位教师每月撰写两篇教学随笔,字数不限,但必须是自己心得,不得抄袭。每完成一篇加1分,抄袭不加分。
(四)各项材料上交。(10分)
各课题组成员按要求及时上交研究材料,教师及时上交教学计划、教学总结、个人自修计划与总结、培优补差计划与总结、随笔、业务学习笔记和各种培训笔记心得等加10分,每迟交一次扣0.5分,缺交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第五篇:优化教科研工作 促进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优化教科研工作 促进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摘要】农村师资队伍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改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无数事实证明,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农村义务教育的希望在乡村小学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在广大山区农村体现得十分具体。
【关键词】优化
教科研
乡村教师
专业发展
【正文】
农村师资队伍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改顺利实施、推进的瓶颈。无数事实证明,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农村义务教育的希望在乡村小学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在广大山区农村体现得十分具体。由此可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1、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难”
①师资培训难。当前师训部门比较普遍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方法,既教育当局提供他们认为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这种依托“教师中心”的教师专业培训模式,教师往往在要求学这学那中应付学习,有时纯粹是为了应付统一考试而不得不在统一的课堂中接受统一的灌输,其效果可想而知。乡村学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内教研、校本培训以及“请进来,派出去”的教师培训,遗憾的是传统教研、校本培训往往浮于形式,“请进来,派出去”只是杯水车薪,巨额经费开支等客观因素决定了这只能是乡村学校师训的调剂品。
②辐射链带难。近年来,随着教师人事调配制度的改革,乡村学校受地域条件、经济条件的束缚,学校中尖骨干教师逐年考录进城,留存乡村学校的教师多两头,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多。老教师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专业知识陈旧,接受新知慢,教学方法落后;新教师虽然工作热情高涨,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摸索,老少之间就缺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传、帮、带链接之环。
③新技术运用难。2010年5月,我们对周边四个乡镇学校212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抽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整理显示:44.9%的农村小学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27.2%的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14.3%的农村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22.1%的农村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使用他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但其中只有15.9%经常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0.3%仅在上公开课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此外,还有24.9%的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尝试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凭借经验进行教学。
④新课程实施难。乡村学校信息来源少,更新速度慢,教师整体专业水平不高,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课程研究与开发、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的专业自信和能力,而这种专业能力的发展又受到教师自身以及乡村学校条件束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师的教育观、价值观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成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通过短期的突击培训达到要求;同时教师能力的不足加之乡村学校工作事务杂、工作任务重、难以舍弃旧习惯与无法预料改革前景等因素也会加重乡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惧怕甚至抵触情绪。
2、乡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难”
在问卷抽样调查数据统计中,我们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现状:51.6%的农村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师应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17.2%的农村教师认为教师应帮助专家学者开展教育研究;18.2%的农村教师认为教师应寻找课题,发表论文;还有13.0%的农村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反思和研究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是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重要。18.3%的农村教师有自己的教育科研项目,但进展不大;28.3%的农村教师想搞教育科研,但不知如何下手。调查还发现,26.1%的农村教师缺乏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能力。14.2%的农村教师缺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13.7%的农村教师缺乏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23.3%的农村教师缺乏通过观察、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22.7%的农村教师缺乏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能力。由此可见。由于农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较低,缺乏开展教育科研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致使广大乡村教师的教育科研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
基于以上两大“难”问题,我们认为农村小学不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的“真空地带”,“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农村小学办学的现实越来越要求每一名教师都成为“多面手”、“万精油”。我们课题组立足于乡村学校实际现状的分析研究,改变了教科研的工作方式,把研究的重点指向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旨在引领全体教师不断重构实践性知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能
1、科研氛围的浸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外部支持。①学校文化的浸润
农村小学可以凭借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经验,或把学校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课题,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找准农村小学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例如我校提出了“给我阳光,我将更加灿烂”的文化构建理念。这里的“我”,既指向学生,又指向教师,也指向学校。学校想方设法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人本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把学校建设成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浸润其中,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专业发展重新思考、定位,并由此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②支持性的科研管理
农村小学科研管理不应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是平等的支持与服务。变“我要你做什么”为“我能为你做什么”。比如:为满足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的需要,每学期,教科室同志要集中筛选征订一部分前沿教学理论书籍。平常,教师如有外出学习、开会,带购需要的图书资料,以不断丰富学校的共享资源库。
此外,新学期开学,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订一本教学杂志,读一本教学理论书籍,做一本读书笔记”的三个一活动,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为让大家资源共享、思维碰撞,还应定期召开信息交流会和读书会。学期结束,教科室从教师上交的读后感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篇文章,组织大家交流。
③合作的同事关系
在实践中,大家发现,同事间交流是个人获取教学信息和产生教育灵感的巨大源泉。比如:我校曾组织关于评价改革的讨论,每位参与者都有一种经历“头脑风暴”的感觉。事先,教科室将活动方案发到6个组长的手中、要求各组先进行讨论,确认一个现行评价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画出“问题树”。当全校性讨论开始时。大伙儿各抒己见,观点相互碰撞,最终达成思路上的互相启发,思想上的互相融合。
④完善的评价体制 根据农村小学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观念转变慢,竞争意识淡薄的实际现状。我们学校针对教师个人的业绩考核制定了“教师个人学习与思考量化表”,张贴在教师办公室,内容分为课题、论文、教师个人业务竞赛和辅导学生获奖四大部分,每月统计一次,年终作为考核教师个人评先、评优、职评的业绩依据。
三、优化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注意引导教师抓住对自己教学影响较大的一个个“关键事件”(包括自 己的和他人的),深入剖析,认真反思,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
1、经验移植
如果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那么,对一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关键事件”作出分析、进行“经验的移植和整合”,也许比个人的长期摸索、总结、形成经验更为便捷。经验移植被看做是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请看教学实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摘要)教师一 :
学完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师布置:“请大家课后去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
教师二:
a、上课前3天,教师即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并提示搜集的途径、方法。b、语文课上,学生交流资料,教师酌情作相应的处理:画像,挂在黑板上;其他文字资料张贴在教室四周(具体教学过程略)。c、离下课还有10分钟,教师取出课外资料(根据有关资料剪辑、组合而成的翻印材料),分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大家连读材料、从中找出鲁迅先生的其他称谓,然后以“我对大文豪鲁迅先生说„„”的形式交流读后感受。下课了,教师给大家留了个弹性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鲁迅先生的资料、并利用喜欢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课后,我们分别对这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了简单的调查。教师一执教的班级,课后共有5位同学去找了资料,结果有1人找到并把材料交给了老师。教师二执教的班级、课前每位学生都搜集了相关资料,结果有34人找到了资料,并与大家交流分享;课后,又有13人去查找有关鲁迅先生的书,大家争相传阅,一时间,班内形成了一股“研究” 鲁迅先生的热潮。
相同的教学理念,相同的教学意图。却产生了如此不同的教学实效。这是为什么呢?细细比较他们的具体做法,我们能感悟到很多很多。
(1)自主不是放羊,需要引导。与教师一的粗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二的有的放失。在整个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的是过程与方法。很显然,教师二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为学生设计了合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如何行动。他的教学设计操作性强,有要求、有反馈、有示范,因而也是高效的。
(2)理论不是行为,需要转化。理论本身不可能获得教学效果,我们要用智慧,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与学生经验相适应的操作行为。
2、反思性合作探究
一般过程为:(1)行动:教师上课,专家(校内或校外)听课;(2)行动反思:教师反思,专家评课;(3)自我澄清: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专家分析问题原因;(4)改进或创新:教师提出改进方法,专家提供备选方案;(5)新的尝试:其本身又是一种新的行动,它实际上已成为新一轮循环的起点。
新时期,农村小学不应成为被新课改遗忘的角落,学校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对校级和乡镇级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而且要引导教师把研究的目标向教育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做一个教书匠容易,但“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充分发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主体作用,走“研究—实践—再研究”的自我发展之路,不断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