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学校教科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抓学校教科研管理,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定海区大丰中心小学
康碧波
2006.12.20
科研兴教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着眼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要合上时代的节拍,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校管理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学校要引导教师真正认识“科研是教师的动力源和生命力”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注重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的提高,坚持以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先导作用和促进作用。那么,如何使我校更加深入、普遍、持久地开展教科研活动,凸现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积极探索,才能使学校科研工作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赋予科研工作有新内容、新方法。
一、完善教科研组织,建立竞争机制。
教育科研机构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为开展教育科研搭好台。目前我校已形成从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一条龙网络管理,使学校教科研任务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学校大力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成立了科研骨干小组和课题评审领导小组,逐步建立起一支乐于奉献、素质优良、层次合理、工作负责,相对稳定的教科研专兼职队伍,在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骨干的纽带,示范作用。
教科室除建立系统的教科研机构,还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教科研评价体系。没有法规局面就会大乱,如果法规固定不变,局面也会引起混乱。由此看来,教科研工作也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使教科研工作科学有序地稳步进行。根据学校情况,结合上级教研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已制定诸如:《大丰中心小学课题管理办法》、《教科研奖励制度》、《教科研三年工作目标》、《教科研整体制度规划》等,今后还将继续制定教科研组织的职责和管理人员的职责等,使这些制度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在实施过程中,视情况及时予以修订,不断完善和充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机制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约束力,极大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科研工 作真正达到科学、规范、系统、有序的管理,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全员参与培训,提高教师科研内涵。
从教师的思想观念上看,有些教师观念陈旧落后,不能与时俱进,认为教学工作与教科研工作联系不大,甚至认为教学质量与教科研无关。有的教师认为,搞不搞教科研无所谓,以前没搞不照样教了这么多年?还有的说:“平时教学这么忙,哪有功夫搞这个。”更有“明白者”,竟说出“搞教科研哪是教师的事”这样的“明白”话。为了改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和教育科研被简单化、庸俗化的状况,可以采取加强学习,注重实践来切实提高教育科研质量,具体措施有: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素养。
在确立正确的科研意识的前提下,必须提高教师们的理论素养,这是为了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处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逐步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是前提和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1)坚持日常学习,帮助教师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理论素养。把学习时间、形式列入工作计划,做到学习制度化,对学习内容要及时规划,做到内容有针对性,在学习形式上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a、自行学习,每天做摘记,每一个月写体会。b、集体学习,由学校课题组或骨干教师轮流组织。c、结对子学习,好差搭配、互助性学习。(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学校派科研骨干,科研积极分子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科教育研讨会,组织教师定期定校去学习,了解教改形势及好的经验,最后根据研究中的问题拟出专题,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指导解决科研中的问题。(3)采集最新教育科研信息,研究教育科研发展趋势。丰富的资料是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教学实际、研究实际,人人订阅教育杂志,学校也可多订几种教育报刊杂志,并定期采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的书籍,充实学校阅览室,以扩大教师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准,教科室再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类,把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第一线的教师。
我校平时也加强开展教科研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向广大教师普及教科研知识,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教科研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多次聘请专家、学者来校面向全体教师做专题讲座,扩大培训面,从科研素质上进行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内涵,增强教师的教科意识,不断强化教师教科研合作、创造、求真的意识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科研的先进性。
2、注重实践活动,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科研素养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只有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实践中去,科研水平和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加强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开展说课活动。
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它要求教师在掌握教材知识、编者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用教育教学理论做指示设计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会教,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么教,当着领导和同行的面说说所以然。这就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逼着教师去学习,并用学来的理论规范教学行为,在说课中也可分以下类型进行a、结对子说课;b、备课组说课;c、专题性说课;d、说课竞赛。
(2)撰写专题体会。
作为一个科研型教师,必须具有总结和归纳科研经验的能力,总结的过程是以实践为基础,对教育教学规律再度探索的过程,更是教师超越自我的过程,而广大教师又不可能一下子进行大课题研究,并写出规范的科研论文,所以就从以素质教育为内容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叙述一个或几个教育教学案例,经过分析,提出规律,定期进行体会文章的写作来打基础,并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这样既可提高广大教师的认知能力和总结能力,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3)课题设计实践
学会教育科研设计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功,教育科研设计对于许多教师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难度很大,所以必须抓住课题选择和实验方案设计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指导,让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可采用以下做法a、举行专题讲座,讲清方案设计的意义和方案的具体格式及写作要求,讲清应分成几步,每步怎么写。b、教科室先拿出个“样子”,再结合“样子”让大家体会。c、发动全体教师设计,从中筛选出规范优秀的方案进行交流。d、再次了解教师们的设计状况,对较有困难的教师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地教。e、召开讨论会。
我校历来重视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在活动的锤炼中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师撰写(实验杂记),定期撰写科研论文等,在总结的反思中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教师的全面培训工作,在知识结构的完善中实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引路子、结对子、压担子和搭台子等措施,使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上来,能够适应教育科研的需要。
三、抓管理促落实,确保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任何工作无论计划多么周密,规章多么健全,落实最为关键,教科研工作必 须在抓管理,促落实上下功夫。否则,计划就会落空,规章如同虚设,课题就会夭折,科研就会无果。
在学科骨干的带头下,我校每位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级课题立项,每学年有80%以上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首先,教科室对每个小课题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课题“档案袋”,各课题组在年末提交课题研究“档案袋”,开办课题研究专题培训班,加强课题操作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其次,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专题研讨会,形成每月1-2次教科研研讨例会制度,指导教师精心选择适宜的科研方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每个课题组重点抓实验计划的制定,抓具体的研究汇报课,抓实验研讨活动,抓课题的进度和实验情况的评估,抓实验资料整理和报告的形成。最后,教科室根据每个实验课题组的台帐资料,组织学校课题规划领导小组进行课题鉴定,评审课题组材料,形成课题评审意见,不仅做好规范的台帐资料建设,更主要监督落实好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同时评选出优秀科研报告,教改论文、汇编或教师实验报告集。
四、建立考评制度,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学校教科研工作,应该是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如果只有导向机制没有保障机制,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不会得到全力的高涨,更何况由学校教科研对象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周期的长期性决定这项工作的艰辛,更需要有一套教科研的保障机制。
我校除了建立学校教科研三级管理网络和课题研究三级管理网络的组织保障机制外,着重建立了教师教科研考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教科工作的正常发展,每学期初,我们根据学校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布置教师教科工作,教科室分阶段进行考核评估,期末组成考核小组分撰写论文、个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课、网上获取教育信息、教科研成果等几个方面对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全面考核,对参与上级课题研究、教科研文章发表获奖、校级或以上课题研究公开课等给予加分奖励。与此同时,我校还建立了教师教科研评优制度、课题研究课评优制度、教科研课题成果评优制度,激励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
“以科研凝聚队伍,以科研提高质量”,这才是真正的科研,只有这样,才能走好教育科研→教师转型→学校发展的路子,才能使我校教科研持续健康地发展。面对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唤,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继续选择“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扎实有效、与时俱进,创新务实地做好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研究工作,使我校教育沿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快车道”不断发展,谱写出更加瑰丽的教育新篇章。
第二篇:教科研一体化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构建教科研一体化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牛心台小学教研模式研究成果汇报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内容宽泛的研究活动,不仅包括教师的学识、能力、态度,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如何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融入学校常态教学活动与研究中;如何丰富载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怀,作为牛心台小学教学工作发展的核心问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重视。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在教研工作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也彰显了独特地魅力,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素质教育的深化落实提供了保障。
一、构建了一种模式——教科研一体化
教育虽不能完美,但我们追求一种融合,打造一种和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摒弃了将科研与教研割裂的工作模式,借助《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的推进,本着立足实际,整体发展的原则,对教师的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定位的前提下,以培训为前提,抓教师的理论提升,以教研为手段,磨练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以科研为龙头,开展特色化的研究活动,将教研、培训与科研进行有机的融合,通过“四主一评”的研训策略,打造了寓科研于教研,教研融科研,培训助科研,进而构建了教科研一体化的研训模式,推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形成了一种体系——四主一评
(一)主体开讲——为教师交流提供平台
(1)搭建平台——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教师每天都在与教育打交道,但我们很少能有机会坐在一起谈一谈我眼中的教育、讲一讲我身边发生的教育故事、听一听他人对教育的见解、学一学他人的宝贵经验。因此主体开讲中我们采取三步走策略,即今天我来讲、教师讲坛、教师论坛,为教师搭建平台,以此来实现教师教育表述的敢说、会言、善谈,体现了一个“实” 字。
(2)丰富载体——“今天我来讲”敲开了教师讲述的门扉,《牵着蜗牛去散步》、《等待也是一种美》等精彩的教育故事的讲述和思想的剖析,让教师在漫谈教育中领悟教育的真谛;“教师讲坛”丰富了教师讲述的途径,《科研伴我成长》《立足本职 成长自我》、红诗咏诵等一次次精彩的讲述,既有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审视,又有对教学工作的期许,让教师在讲述中透视教育;“教师论坛” 释放了教师讲述的热情,《论教师的职业价值》《论学生的课业负担》等让教师分析教育、感悟教育。
(3)价值体现——通过不同层次的讲述,让教师放大教育视点、关注教育焦点、分析教育热点、表达教育观点,把更多的教师从幕后推到台前,谈教育、说理想、话信念,引起思维碰撞与共鸣,把抽象的教育理念生活化,把教师个体的实践工作理性化,让立体多面的教师生活感性化,让学校的教师工作更加人性化。
(二)主体实践——为教师成长提供动力
主体实践以网格式教研为突破口,在专题研究中提升教师行动能力,体现一个“实”字。我校的网格式教研工作始终立足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立足教师的专业发展,立足学生的学业成长。以课堂实践为立足点,以教学问题为着眼点,以专业提升为目标,通过课型分类——框架搭建——模式探索——策略研究的研究途径,以点——线——面的形式在十三个学科中铺开。首先,我们以科学组的三种类型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点”,引领各学科在自己的教育领域进行课型分类和模式探索;以数学教研组《计算教学的基本框架》、英语教研组《单词教学的基本模式》为“线”,牵动其他学科领域的教研实践,进而实现了教研工作“面”的推进。实践过程中,我们从课堂教学出发,以年组教研课为依托,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展示、集体研讨、修正反思的教研形式,扎实有效的推进了网格式教研工作深入持续开展,不仅实现了教师的自身成长,而且在学科研究中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以学科为本位,开展了针对性的课型分类,搭建了20项学科教学基本框架,形成了16项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涵盖了各个学科,成为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
(三)主体培训——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
主体培训以教师主体需求为立足点,拓宽各种学习渠道,在多层面、多方法、多内容的培训中构建教师专业知识体系,体现一个“广”字。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教师培训活动。多层次培训不仅有专家引领、校领导专题培训,还有教师讲坛中的教师讲座;多方法培训包括看优秀录像课、集中培训、自主研修等,还有教师专业技能的展示,比如我们开展的教师案例分析比赛、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大会、教师板书大赛、教师红诗咏诵活动等,都受到教师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多内容培训不仅包括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考核,包括对教师课堂教学、日常工作及班级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和培训,教师的自主读书活动等等。在培训中,教师们不仅获得了应急应需的培训,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获得了专业的提升。
(四)主体反思——让教师完善自身
主体反思中,我们以反思专业情意、反思教育教学、反思课堂生成为前提,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在笔墨浸润间叩问为师之道、叩问自身工作,体现了一个“深”字。我们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或教学论文,倡导教师在回顾与再思考已发生的教育事件或活动的基础上,用一种新的理论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站在别人的高度反过来认识自己的过程,让教师更深刻的解读课堂教学,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状况。
(五)教师评价——让教师审视自己
评价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动态分析,也是教师审视自身工作的一种有力途径。在工作中,我们对教师实施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即对教师在研究中的专业发展进行定期评价和目标定位、达成情况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体现了一个“准”字。通过常态工作检查、总结等,对教师的常态工作量和工作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发展态势进行评价;通过学习、展示、交流等活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成效进行评价。通过这三种评价形式,让教师不断地在评价中查找不足,审视自身,从而让专业发展有方向,有目标。
三、成就了一个团队——“152”梯队
几年来,我校围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提出的具体思路与目标,以“培养良师”为基点,以“发展特长”为宗旨、以“打造名师”为目标,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不仅收获着自身的成长,也收获着一路的美好风光和累累硕果。一项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让我们看到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提升;一节国家级课例、六节省级课例、12节市级课例,24节区级课例,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提升;省级综合实践学科教学展示课、省级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区级学科带头人六名,让我们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提升;国家、省、市论文、案例、教学成果等若干篇,让我们看到教师的职业热情在提升。
总之,教科研一体化的研训模式,不仅实现了我校教师梯队化的发展,也构建了 100%良师,50%特长型教师,20%名师的“152”梯队建设工程,真正锻造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成就了一个研究型团队。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是一个智慧的群体。让教师发挥才智,用心做好教育,是我们最终的教育追求。我校教科研一体化的研训模式,营造了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四主一评”的研训体系,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高效,增强了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让农村教育彰显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第三篇: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侯新红
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深知,一所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不发展,学生也不能发展。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当下唯一需要我们做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农村学校,更应该将教师专业成长提到学校发展的议事日程。现就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粗浅想法。
一、成立成长共同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要立足实际情况,依托于学科教师情况,组建了“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每个共同体要从本学科教师中挑选出有共同志向、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的教师组建团队,选好团队负责人,取好共同体名称,写好共同发展计划,找好共同发展载体,制定共同发展章程、拟定共同发展推进表,从而整体推进专业成长共同体工作的有序开展。校长不是拿着皮鞭在后面赶,而是举着红旗在前面领。在学校成立的教师成长共同体中,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要积极参与,要有目的地推荐学校学科骨干教师或带头人到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中,让每一个成长共同体中都有人引领,教师就能在这个共同体中很好的成长和发展了。
二、抓好成长载体,努力提升教师内涵
在具体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共读、共写、共探、共磨”四共上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教师内涵。1.共读
于丹教授说:“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无法决定的,但是生命的厚度和人生的高度是可以改变的。”这个高度就等同于厚度,厚度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一个人的底蕴,而底蕴就是一个人读了多少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读书,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作为教师的我们,我们深深的知道我们知识的浅薄,真切的感受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于是利用教师成长共同体,在教师中开展“共读一本好书”活动。要求教师先读《课程标准》,然后将自己的课标的解读与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并利用“共同探讨”的时间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在读完课程标准后,又与本组教师一起走进名师,读名师著作,与名师对话,了解名师的教学风格,体会名师的教学风采,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丰富教师的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整体提高教师教学素质。2.共写
要从两个方面抓教师的“共写”。一是让教师写教学反思、写教学经验小结,写读书心得体会,写学习交流体味。二是提倡师生共写随笔,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记录自己的生活故事,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这种写,不仅让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心理,实现师生的心灵对话,真情告白,让师生成为好朋友,知心人。重要的磨练师生的意志,反省自己的每一天,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3.共探
这里的“共探”有两层含义。一是共同探寻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二是探寻自己的教学特点,形成自己独有的课堂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要立足于学校的校本课题实验,让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题实验这个“根”来进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上,让共同体的教师不断的走进每一个成员的课堂,学习每个教师的教学优点,找出并帮助教师改掉不足,同时去挖掘教师的课堂特点,帮助教师打造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4.共磨
共磨指的是共同磨课,一是让一个老师针对不同的班级上同一个内容,二是同一个内容由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班级上。教师在每一次上课后迅速组织本组教师评课,改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后再上。它是我们向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走进的一个途径。
为了构筑我们的理想课堂,让课堂教学有效或高效,就得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一是将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分解成教学主线、教学方法、教学机智、教学生成、教师基本功、教师问题、教师课堂教学线路、教师关注的学生点、教师的语言等),让每一个听课教师各自带着任务和目的听课,分析授课教师的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优点,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是实施同课异构,也就是“共磨”,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课堂教学调整和教学思想碰撞,构筑自己的理想课堂,实现高效课堂,追求个性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三、搭建教研平台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1.选取学科带头人,带动区域教研工作
作为一项教研工作,不能仅仅满足工作就在本校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将这一教研在区域内推开,整体推进和带动区域内教研工作。一是要选好学科带头人,开展“送课下校”活动,形成一个联动的区域教研网,进而整体提升区域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做法是:让学科带头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送课学校教师的需要,送课下校。同时,还要求每一个行政人员陪同学科带头人一起送课下校,行政人员也要准备一节课(这一做法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带好头,要起到榜样作用; 二是逼行政人员成长,确实也需要成长)。在送课下校的同时,送课教师要把最近所读的书,自己写得反思、心得、体味等一同送到学校,与教师一起分享。就在这样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更新了教师的思想观念,丰富了教研活动内涵,推动了区域教研工作更好的向前发展。2.开展校校联动教研,助推教师成长
一所学校,教师要成长,如果仅仅只局限于校内教研平台,是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的。要让教师更好的成长,就得把教师推到教研前沿,逼教师成长。一是要为教师搭建教研交流平台,主动联系周边乡镇学校开展校际交流,通过这种同伴互助式的交流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不断的提高;二是要把教师推出去上“推介课”,通过上“推介课”让教师更好的认清自己的教学水平,找到自己发展的短板,找出自己发展的成长点,从而达到逼教师成长的目的。
对于农村教师而言,成长一直是每一个教师梦寐以求的,可现实却是成长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那样的遥不可及,不是没有好的成长载体就是没有好的专业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了制约农村教育教学发展的短板,成为农村教学质量低下的一大原因。农村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摆在农村教育面前的一道坎,真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能够对迈上农村教育这道坎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为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行动。
第四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抚宁二中:甘丽英
新课程要求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精神的“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发现教学中的困惑,发现的问题越多,自己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就越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能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促使教师向由单纯的“教书匠”、“传道者”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可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即教师在课后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反思,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以及学生的困惑、见解记录下来,作为今后教学实践的借鉴,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的过程。这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带有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作用。
通过教学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检查和记录备课中疏漏,发现练习方法或教学手段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就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重要因素,结合教师教学能力单项教学能力文本的解读和学习,探讨一下如何写好体育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以及写体育教学反思对于体育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一名优秀的教师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一)、写体育教学反思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如果一名教师只满足于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相反,一名教师,无论教学能力起点如何,如果他能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就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体育教师课时任务较多,一般每周要达到16-20节课,同时还要组织各项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等,造成部分体育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注重课后反思,不善于课后动笔修改教学环节,仍然按照原先的教案在同轨班教学,甚至还有些教师多年重复使用一个教案的现象,很少去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总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课后反思及时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教学灵感、创新教法等不断总结积累,找到反馈的信息,在二次备课中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调整,如:教学设计、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场地器材等,以便在同轨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养成分析反思习惯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每一次认真的教学反思,都是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自我提高的过程。课前备课无论多么详细、多么周密,它处于教学预设阶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程度、师生互动情况等等,不可能与课前教学设计一模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每一节体育课结束后,都需及时进行体育教学发思,积极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及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在反思、实践、再反思过程中,逐步养成自觉反思习惯,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课堂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教学环境从教室移到操场,学生活动范围变大,且活动兴趣各不相同,使体育课堂教学具备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教师在备课时是很难准确预料和判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总会有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举动,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虽然在体育课堂上也不乏有急中生智而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功效的惊人之作,但更多的随机应变后使教学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败笔,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通过课后反思可以让我们对每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课堂教学实践中每一个环节,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发思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我们轻松应对体育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合理运用课堂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例如:学生对学习广播体操积极不高,练习中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等,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害怕上体育课的现象。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时就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可能是连续学习广播体操,失去了好奇心和新鲜感等等。教师只有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变调整教学策略,并关注学
生情绪变化,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形成积极的心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
(四)、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体育教师积累经验、转变观念 每一节课结束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回顾教学实践过程,如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效、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合理的、积极的,超出课时目标之外的、隐性的等无法预料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如何及时捕捉引导进行生成性教育的等等。同时,我们在体育教学发思中还需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中得与失。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要回顾、梳理和剖析教学实践中这些不足之处,吸取教训,重新设计,可以在以后教学实践中得以改进和提高。
2、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课堂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就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
3、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回顾课堂上学生学练情况。诸如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动机是否被激发、兴趣是否被调动,教学上哪些环节学生做得比较好,哪些环节学生做得不是太好等等,所有这些教师应及时记录,有针对作进一步的调整,从而使二次上课更趋于有效性。
4、反思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场地器材布置,排除有干扰或其它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等,从而使得场地器材布置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只有通过思考和研究,在思想碰撞中不断积累研究素材、积累成功的经验,才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五)、写体育教学发思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案是教师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思维过程的轨迹,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方案,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它重在课前预设,无法准确捕捉、判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隐性课程资源。我们通过体育教学发思进行二次备课,积极反思,重组教学实践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避免走弯路,有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高。因此,提倡我们体育教师将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相结合起来,对原本教案进行修改及补充,这种植根于真实的课堂并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撰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意义非凡。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发思有助于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深入钻研教材,反思、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怎样写好体育教学反思,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反思说到底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和剖析,从而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需要的是自我意识、思维习惯和批评精神,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纪实性的。从理论上讲,教学反思应该
每一节课后都要写,但是,目前体育教师工作量比较大,我们觉得体育教师只需要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小结,每天写课后教学反思。写教学反思切忌空、浮、杂,也不能看成是任务应付了事,应该做到:
第一,实话实说。一节课下来,教学状况教师应该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体能的发展情况,多少学生对这次教学感兴趣,多少学生学习存在学习能力障碍,自己的教学组织、教法运用是否合理,教学过程中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新的设想,在哪方面做得还不成功,学生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特别,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并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周密考虑,少走弯路。
第二、反思成功之举。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临时应变得当的各项教学措施,恰当的比喻、新颖精彩的导语,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直观有效的教具使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科学地利用场地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某些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提升,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
第三、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步骤。不是说等我们的教学出了大问题,出了教学事故了才需要反思,反思反省自身的行为,不能空泛,总是说什么“教学思想不先进”“教学理念有待提高”等等的话,需要认真思考、仔细琢磨,例如,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我们的教学情境设计中的那一部分感兴趣,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是否一定需要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有了哪些表现,分组学习怎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场地器械的利用是否合理,教学中的安全还有那方面关注不够,自主性学习时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怎么办,怕学生管不住是不是总是让学生围绕着我们自己,我们的讲解学生真的都听懂了吗,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可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第四、反思教学目标设定。要看教学目标定位是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力为基础,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运动技能掌握、体能发展和情感意志的培养上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我们的目标设置那些是清晰的,那些是可以达成的,那些目标的检测是可以具有可操作性的。如果,不能达成,我们就需要思考,目标是否定得太多、太大、太空。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以及与教学内
容直接性关联程度不高的目标要慎用,要通过这样的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设定能够真正地引导教学,实现目标引领内容的体育新课程思想。
第五、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师生活动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例如,教学方法设计的改动富有科学性,场地条件合理利用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练习方法的改编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巧妙的语言引导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或活动方式和练习次数出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等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会因时过境迁而遗忘,令人遗憾不已。
第六、反思学生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即兴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的“表演”有时牵强附会,有时令人深省,此时,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表现,思考学生这种表现的根源,课后要及时地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得的素材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第七、反思师生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法运用、教学情境创设、教师的教态和仪表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反,学生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运动体能、运动爱好、个性特征也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连。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将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情况作客观分析,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把握。教学效果好与不好,不能简单地说“学生有没有配合好”,要反思是否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以及他们对于相关内容学习的经验和学力基础,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与感受,要学会从教师自身上找原因、求对策,寻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第八、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学习材料的提供、活动情境的设计、组织方法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有新的生长点或者遗留点,教法上还可以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体能训练是否到位等等,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反馈出的信息及时记下,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然后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体育课后小结和体育反思的区别!前者是前提和基础,或者是提炼和升华,从细节入手,重视写好每节体育课的小节。
第一、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写“实”。要有针对性,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不要面面俱到。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形式或一种负担,相反,应该把它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对今后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第二、课后小结与教学反思相比同样要“快”。要及时写,只有及时才能把教学中的问题、心得如实地记录下来。否则,随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渐淡忘。同时也要注重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第三、课后小结要与教学反思相比关注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课后小结的撰写不需要像教学反思那样“深”。主要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理论适当地、简单地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有感则长,无感则短,切中要点,避免形式,能表述清楚存在的问题就行,不必要求多少字数,少则几十个字,多则一两百个字。
总之,教学反思的过程,既是教师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反思教学能力
第五篇: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学校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绞尽脑汁思考的事情。其实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恰当的说就是如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师德的建设、业务的提高、政治水平的整合、敬业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的结合体。下面就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借鉴:
一、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要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氛围。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在学期初,学校根据各位教师的状况,给每位教师一套教育教学刊物。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本学期教材,让教师学有可学,说有可说。
其次要给教师创造学习的空间。从本学期开始以来,学校每周晚上都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体理论学习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政治理论,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再次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思想水平的提高,我校每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业务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教育的本质,从思想上认识中国教育的教学方针,让他们认识到目前教育的困境和现状,不断认识自身在教育事业中的位置。从而让教师在思想上不断认识教师肩负的使命,使他们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兢兢业业,目前他们的理论学习笔记每个人除了达到学校的要求外,还有部分教师的理论学习远远超过学校的要求。使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上不断提高。
二、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训计划。学期初组织学校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专门开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校本研训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计划,分解给每位教师符合自身实际的校本研究主题,每位教师一份研训计划,让他们心中有数。
其次改变校本研训的模式。改变原来一个人说其他人听的研训模式,确定每个人每周一个主题,让主讲教师积极准备,每位参加研训的教师都来收集资料。在研训的时候改变以往的方法,围绕主题各自评价主讲教师主题实施情况,每位教师不再把课堂常规评价作为评价的方式,必须用理论指导审视主讲教师围绕课题开展情况。让每位教师都发言,而且要求每位教师的发言必须有理论的依据。用理论来指引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不再是单纯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的评价方式,切实让每位主讲教师,通过校本研训能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实践水平,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学校规模小,参加专家讲座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我校基于这种状况,利用网络资源和现有的光盘资源和远教资源,组织教师每周至少一个晚上来观看专家光盘课堂实录,专家教育讲座,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观看完成后给他们留给一定的时间来反思,谈谈专家讲座的内容及感受,每位教师写出自身的体会,并且组织有能力的教师模仿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公开课教学,让全校教师观摩,综合评定得失,找出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水平。
四、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来校伊始,通过常规检查,看到大多数教师的反思仅仅是应付性的工作,大部分都没有任何对自身教学成长有实质意义,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时调整方法,逐个评价每位教师的每次反思的实效性,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专业人士的教学反思,逐个的进行分析,反思究竟反思什么,怎么写反思,组织教学骨干和教导主任认真研究反思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让教师通过听课,看反思,起到了有实效性的和针对性,极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现在你看教师的反思不再是应付性,而是真正的从自身的成长角度来进行反思,确实起到反思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评价不断多元化,我想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的整体发展。
五、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为了改变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真正成长,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向先进学校,在学校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分别派出教师到,东冶、三小、洪上等学校去观摩模范教师示范课、同堂异构课、远程教育实践课、能手送教下乡课等公开课。每次听课回来后让参加听课的教师写出自己的感受,评价每位讲课教师的得失,让听课的教师上范例课,让没有参加听课的教师通过模仿性的课堂了解现在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水平。再组织教师集体来评价讲课教师的整体状况,通过评价不断提高讲课教师的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观摩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派出教师的增多教师的教学水平随之得到很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会变的更加成熟。
六、认真实施“223工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县教育局的号召下,在学期初制定领导、家长进课堂周,会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老师的课堂水平进行评价,评价采取无记名评价,然后综合所有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让家长、教师、学校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当节课的得失,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实施,给他们足够大的压力促进每位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迫切心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动力。现在你来我们学校看吧,每天教师在一起都是在研究教学的技巧,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我心里由衷的感到欣慰。
七、组织公开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在学期初,制定了公开课周,让每位教师都当台亮相,学校组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对参讲的教师进行评价,除了对教师教的方法进行评价,每节课后都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发放当堂知识测查表,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测查,看教学效果首要的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结合课堂教师的教态、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的处理、环节与环节的过度、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当堂课的效果,这样极大的促进了教师讲课的水平,提高了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整体学情的把握,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了进行备课,教师的备课水平、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八、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工作的琐碎程度是每个参加过管理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学校管理要全面的、全方位的考虑整体工作的推进,学校的每项教学改革都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让他们知道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让值周教师参加学校管理,让值日教师参加学校的日常工作。这样每个学期每个教师都能有多次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想办好一所学校,要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考虑每位教师的能力,还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评价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师专业的成长水平。
九、让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每个班级的生源不同,学生的整体感知状况有很大的差异,用学校统一的一套班级规章制度,必然限制了每个班级的发展。因而让班主任会同科任教师,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只是制定一套班级整体评价制度,比如学生的上下学管理问题、班级学风问题、班级卫生问题等等,让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最终能在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检查中,突出自己班级的特点和特色,能完成学校对于班级的整体评价就行了,这样不仅促进教师会教书,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每个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管理者给予积极地支持和制度的完善、民主的氛围、科学的方法等。要求我们管理者积极地思考,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才会更加的宽广。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