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2014省项目工作总结
2014年陕西省民生工程人工耳蜗
救助项目工作总结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4年为全省残疾人做好十件实事的通知》精神,陕西省聋儿康复中心在陕西省残联党组、理事会的领导下,在中国聋儿康复中心项目办公室指导下,具体实施了陕残联﹝2014﹞39号《关于印发(2014年省民生工程残疾人工作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贫困聋儿植入人工耳蜗项目实施方案》的项目工作,现就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具体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2014年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申请报名人数为331人,其中现场申报291人,网上申报40人。年度内完成初筛人数331人,其中300名申请项目聋儿通过项目初筛检查。从300名初筛通过者中选出其中的150名聋儿作为《2014年陕西省民生工程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受助者。150名聋儿及家庭基本信息已在省残联网站上公示,现150名聋儿均已完成人工耳蜗项目筛查,部分聋儿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进入人工耳蜗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二、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1、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4年为全省残疾人
做好十件实事的通知》精神及《陕西省民生工程2014年贫困聋儿植入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实施方案精神,省残联成立了以杨帆副理事长担任项目组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了以省聋儿康复中心宋蕾主任为组长的项目专家组;建立了项目常态化运行的人工耳蜗项目办公室,并确立项目专干一人负责项目协调工作;针对2014年救助名额数量增加的情况,省聋儿康复中心又增设了集体课教室及单训室;省项目办根据安康地区较偏远,聋儿数量较多的情况为安康地区增设了一所人工耳蜗定点康复机构,现全省已有人工耳蜗定点康复机构9家;省项目办公室又主动与定点医院、耳蜗产品供应商、人工耳蜗定点康复机构联系,做好了项目筛查、项目手术、术后康复安置及产品服务各环节工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2、把项目各阶段工作落实到实处
〈1〉项目准备工作: 项目初期制定了详细的《人工耳蜗项目工作实施细则》;研究制定了自下而上、现场与网上申报并用的申报流程;为加强项目服务质量监控,聘请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邱建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许珉,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高雪婷为项目专家,分别为听力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智力评估把关;尤其在智力筛查方面,专门聘请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专家为智力筛查把关;为使家长少跑路,2014年简化了项目申请程序,采取了聋儿在医院检查后直接做专家审核的流程,并开通了
项目直通车可直接在省中心申请报名;根据所掌握的各地市聋儿分布情况及任务数制定出了分时间段分地市组织实施项目初筛;利用“爱耳日”做好项目宣传;积极与中残联器材部联系,做好项目产品准备工作。
〈2〉按程序工作严把质量关: 人工耳蜗项目办公室按中聋康制定的《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筛查标准的通知》进行筛查;组织家长进行术前家长培训,与受助者家长签订《人工耳蜗项目术后康复协议书》;按项目进程分别对老师及家长进行产品使用培训;积极与定点手术医院联系分批组织手术;按就近原则及时将术后聋儿安置到各地市9家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陕西省聋儿康复中心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工作会,中心领导可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协调各部门工作、制定下一步项目工作计划;在项目物资管理方面,设专人负责人工耳蜗产品的申请、接送工作,确保项目物资安全;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无截留挪用现象,手术经费在手术前提前足额下拨至定点手术医院,保证项目手术顺利进行;康复经费按聋儿安置情况下拨至定点康复机构。
(3)加强网上服务工作力度
在网上服务工作方面,开展了网上申报、网上公示、网上咨询、网上录入工作:2014年省中心项目办公室严格按照省项目办公室要求, 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做到了家长知情告知公开、项目申请流程公开,申请报名采取网上申请与现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方便家长申请。对所有初筛通过者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在省残联网上进行为期一周的项目公示。耐心回答家长现场咨询、电话咨询及网上咨询,回答咨询的内容包括项目申请、手术时间、产品服务、术后安置、听力学基本知识等。对聋儿基本信息、筛查结果、评估数据、康复安置、康复评估情况及时录入数据库。(4)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召开项目专家会
为了进一步做好项目筛查工作,陕西省人工耳蜗聋儿康复项目专家组于2014年9月9日在省聋儿康复中心召开人工耳蜗项目专家会议,会议就人工耳蜗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省民生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筛查标准进行研讨,会议纪要上报省残联。
三、2014年将项目宣传作为工作的着重点
鉴于2014年项目救助人数较多的情况,为使边远地区聋儿能够得到救助信息,项目办公室今年重点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做法:(1)在项目实施初期“3月3爱耳日”活动期间积极组织中心孩子编排节目展示术后康复效果,扩大项目宣传。(2)在筛查中期提请省残联下发了《关于加快2014年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申请对象推荐工作的通知》督促市县级残联尽快推荐需要救助聋儿。(3)联系省残联宣文部通过报纸及网络加大项目宣传力度。(4)在9月23日省中心宋蕾主任在陕西广播电台秦风热线《让更多孩子享受有声世界的精彩》访谈节目做项
目宣传,让更广大聋儿家长了解项目。
四、存在的问题及明年工作的改进
回顾2014年人工耳蜗项目工作,人工耳蜗项目办公室还应(1)加强对基层人工耳蜗定点康复机构在康复教学,尤其是单训课的教学能力培训。(2)将继续扩大对边远地区项目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申请项目。(3)进一步做好康复评估、上报及跟踪随访,详细统计总结项目成效跟踪结果。为迎接明年的人工耳蜗项目任务,咨询借鉴外省项目筛查工作经验,为中心项目领导小组制定适合本省情况的人工耳蜗项目工作流程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篇:2012686项目工作总结(新)
潍城区人民医院
2012686项目工作总结
我院在区委、区政府、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潍坊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2年中央补助潍坊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方案》的通知(潍卫疾控[2012]41号)要求,顺利完成我区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项目),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院领导高度重视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工作,对此,医院形成由领导牵头,社会防治科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分别成立了“686”项目领导小组、“686”项目管理小组、“686”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使该项目的运作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二、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服务行为规范,明确了责任,规范了医务人员的行为。
三、加强培训,重视宣传
1、前期培训
一是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由社会防治科牵头,医院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将先进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理念引入到医院管理,用于到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二是为做好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在院内对全部医师进行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规范化培训。三是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全区精防
医师进行培训,建立和完善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网络。
2、健康教育宣传
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我院联合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重性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专题宣传。
四、工作进度
1、应急处置:我院派出精防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病人家中应急处置重性精神疾病病人26例,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及感谢,100%完成任务。
2、高风险患者管理指导:我院派出精防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144例高风险患者给予管理指导,100%完成任务。
3、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救助:我院从市精神卫生中心领回的药物,已经全部用于40例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救助,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100%完成任务。
4、贫困患者紧急住院救治补助:我院为8例贫困患者实行紧急住院救治补助,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100%完成任务。
5、家属护理教育:我院对145名重性精神疾病病人家属进行护理教育,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100%完成任务。
五、经费使用情况
2012潍城区686项目共拨付经费32018元,其中用于应急处置2704元;高风险患者管理指导10728元;贫困患者门诊服药治疗救助5220元;贫困患者紧急住院救治补助11200元,家属护理教育1166元;项目质量控制1000元。
六、工作中突出的亮点
1、卫生局副局长程强亲自带队进社区、入乡镇开展督导,定期召开医疗机构负责人调度会议,为圆满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2、任务分配:潍城区人民医院在接到686项目工作后,充分利用全区重性精神疾病三级网络管理,将潍坊市卫生局交付的任务迅速分配到全区每一家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医疗机构,这样化整为零的实施方案,为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医院形成由领导牵头,社会防治科具体负责的工作模式,并成立了工作小组,为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七、存在的问题
1、目前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足。
2、公卫人员对重性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虽然经过多次培训,有些公卫人员甚至不知道什么是重性精神疾病。有些单位公卫人员、精防医师不固定,导致工作无人管。
3、各部门重视程度不一,政府没有出台领导小组、规章制度及工作实施方案,公安、民政部门并没有参与此项工作。
4、贫困免费服药的药物太少,特别是常用药物太少,而且目录较窄,很多常用药物不在目录之中。有时因为药物少而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5、工作安排时间过于仓促,一年的工作量压缩到半年时间,使得工作开展压力过大。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协调,强化职能。
2、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精神卫生日的宣传工作。
3、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4、加大医保、新农合政策宣传,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管理治疗等工作。
2012 4
潍城区人民医院
年12月28日
第三篇:2011工作总结省
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屏障,提高畜牧业转型升级质量
泰兴畜牧兽医中心戴璐珺
2011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心负责人的关心和同事的支持下,我以“服从领导、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坚决贯彻执行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开拓创新,在坚持牲畜和家禽规模场常年程序免疫的基础上,狠抓春季、夏季和秋冬季三大集中防疫行动;开展了包括示范场建设、技能培训、大比武、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等活动。各项工作措施有力,方法得当,保障到位,确保了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没有发生一起生物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保障了畜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我始终注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紧紧围绕“动物疫病防控”这一主线,以发展为主题,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动物防疫和科技推广工作,开创兽医工作新局面,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二、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强
作为全市防疫和实验室分管负责人,深知技术、能力是服务的基础,我系统地掌握兽医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等知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兽医经验,能根据动物防疫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全力以赴,缜密计划,实践调研,认真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的程序化 1
免疫、生物安全工作,形成疫病预警测报、免疫、推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使我市的防疫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动物防疫、疫病监测工作、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走上较为规范的轨道。近年来,我市重大动物疫情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恪尽职守,敬业爱岗
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紧紧围绕科学防控这一主线,在动物免疫、动物防疫规范达标创建、疫病净化、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预防工作。科学制定免疫计划,在做好常年免疫、按程序免疫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春季、夏季和秋冬季“三大集中防疫行动”,分类指导实施,强化防疫行动的过程监管,开展防疫督查、排查、核查、检查“四查”活动,每次活动,都做到次次有痕迹,确保免疫到位、程序到位、消毒到位、记载到位、检测到位,保证科学防控的时效性、整体性和针对性,我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始终达到100%,血样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规定标准。二是加强市、乡两级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突出免疫效果跟踪监测和病原学监测,采用“四定”监测模式,合理设置监测点,科学确定监测数。在做好市级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组织开展乡级实验室建设,全市16个乡镇已全部建成,确保每个乡镇都有规范的实验室,都有能操作的兼职实验员,都能正常开展禽流感、新城疫检测工作。每年检测样品数达二万多份,真正做到以监促防,科学评估疫情风险。三是深入推进动物防疫规范达标创建活动。共有32个养殖场(户)取得泰州市科学免疫示范场称号,超额完成上级任务。四是探索和创新人畜共患病区
域综合防控机制,按序时进度完成了防控任务。一如既往完成市统一制定的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务,定期对全市17个奶牛场的奶牛进行 “两病”普检,对沿江的牲畜粪样进行血吸虫病检查,对全市家犬进行狂犬病免疫注射工作,确保上述动物疫病在我市不发生、不流行。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五是组织开展科普提升活动。于6、9月份组织开展了防疫员、职业兽医、养殖场(户)业务培训,培训人次达1000多人次。
四、工作成绩突出
近几年来,经过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血样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规定标准,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生物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畜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我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好动物疫病防控职责,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导和同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将继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鼓励鞭策自己,努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四篇:省2012工作总结
三是着力打造人才特区,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上开创新局面。把人才特区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在一定区域内采取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的办法吸引人才创新创业,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先进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力创造的示范区。组织实施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和“三晋学者”支持计划,引进“两院”院士10名、国内高端创新创业人才5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100名左右。选拔国家级、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00名以上;选拔“三晋学者”20名左右;选拔新产业领军人才60名左右。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重点培养2000名技师、高级技师,新建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6—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努力做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四是着力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机制,在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水平和工作水平上有新作为。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以考核评价为抓手,全面加强公务员管理,推进公务员队伍思想道德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综改试验区建设创造优良的政务环境。推进公务员法配套法规建设,坚持依法、公平、科学考录,切实落实公务员录用各项规定。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完善社会评议机制。进一步推进竞争上岗,健全省直机关面向基层公开遴选公务员和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锻炼工作双向培养机制。规范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审批,继续抓好公务员培训,深入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
五是着力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激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活力。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方针,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完善我省事业单位人员竞聘上岗、绩效考核、奖励、申诉等相关配套规定。基本实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全覆盖。全面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制度,聘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出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整方案,在结构比例的设置上向专业技术密集型事业单位进一步倾斜。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六是着力抓好工资分配调控,在研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上有新探索。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力争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平均增幅达到15%,促进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在全国的排位相当。开展薪酬调查比较工作,为工资分配调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强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调控,及时发布并努力做实企业工资指导线,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开展创建工资集体协商示范企业活动。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制订出台规范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的指导意见,建立经营者年薪与普通职工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和“两卫”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成果,抓好其它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落实。推动建立公务员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做好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兑现工作。
第五篇:[宁阳四中]省1751项目学校三年工作总结
山东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
项目学校三年工作总结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2011年,我校被遴选为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以来,立足校本,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基于问题解决的学校自组织变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具体工作如下:
1、创新工作方式,实行“项目化运作”,激发内部活力,提高创业发展的自主性、有效性
健全组织机构。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为了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王洪民为组长,以党总支书记周清为副组长,以校级领导班子为成员的“1751”改革创新工程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业务副校长为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成员的“1751”改革创新工程行动小组;成立了以校长王洪民为组长,县教科室主任许兴亮为副组长的,以学校教科室全体人员为成员的研究小组;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周清为组长、以校长助理王玉国为副组长,以校务办宣传科人员为成员的“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宣传小组。“1751”改革创新工程办公室设在学校教科室。学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宁阳四中“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并于4月26日召开了宁阳四中“1751”改革创新工程动员大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分工,提出要求,部署重点工作。推行项目管理。学校“1751”改革创新工程实行“项目化”运作,目标管理。打破部门间壁垒,地域间阻隔,整合全省优质资源,举全校之力,集联盟校之智,围绕自主高效育人模式创建,强力推进。学校推出了课程建设、学生素质拓展、校园文化、教师专业发展、后勤管理及数字化校园建设五大项目,公开竞标,竞争上岗,张榜公示。落实目标责任制,向项目组长要质量要效益。各位副校长是本项目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项目组所有事务,协调各方力量高质高效完成任务。各部门主任是分项目组第一责任人,负责具体工作落实与推进。各研究小组责任人是本课题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课题组织与实施。目前,《宁阳四中课程建设改进规划(2011-2013)》《宁阳四中学生素质拓展改进规划(2011-2013)》《宁阳四中校园文化改进规划(2011-2013)》《宁阳四中教师专业发展改进规划(2011-2013)》《宁阳四中后勤现代化改进规划(2011-2013)》,以及各项目组《创新项目工程计划书》也全都审核修订完毕,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所有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中。
强化过程管理。把好“三关”开好“三会”。对重点问题、关键环节,难点问题,每月一查,每季度一评,每学期一汇总,数据上墙,结果公开,确保各项目组积极稳健、有序推进。开好“调度会”,交流经验,协调工作,通报进度。开好“专题会”,深入调查,查摆问题,会诊对策,整改提高。开好“表彰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年底对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向教代会述职,民主评议,量化考核,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
现场诊断定乾坤。自我诊断,专家组莅临指导,敲定改革创新主方向。5月10日,学校通过全方位调研,共发放学生、教师、家长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各200份,组织各类访谈12次,研讨修改6次,完成了《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初稿并如期上报。5月20日,省专家组来校实地考察指导,通过查看、座谈、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到班子成员、教师、学生、家长校内外不同层面,走遍学校课堂、班级、宿舍每一个角落,进行全息地毯式调研。省专家组严肃认真,科学严谨,指导高屋建瓴,入木三分,一针见血。7月20日完成《学校发展自我诊断报告》修改稿并按时上报。8月10日日照会议,专家组反馈了经过现场考察反复研讨出台的《泰安宁阳第四中学诊断报告》专家诊断报告,通过面对面研讨,在赵福庆、赵丰平两位专家指导下确定了改革创新的切入点、主攻方向:高效课堂改革。会后学校 1
按专家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围绕“自主高效教育”分项目组制定了《泰安宁阳第四中学发展规划》,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反反复复地几次讨论修改,在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教代会表决通过了新的三年发展规划,连同去年制定并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宁阳四中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成为我校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在现场,基于现场,一切从现场出发,展现了省专家组求是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堪为表率与楷模。
2、创新工作思路,更新观念,破旧立新,批判反思,增强创业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
开展“1751”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出台《宁阳四中“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目标任务:即实现“三个创新”(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倡树“三种风气”(倡树争先创优的教风,倡树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倡树爱学习、爱研究、爱反思的学风)、达到“三个提高”(提高育人效率,提高育人质量,提高服务效能);明确了活动要求:做到“六破除六树立”(破除随欲而安、随波逐流思想,树立争先意识;破除小成即安、居功自傲思想,树立危机意识;破除夜郎自大、封闭保守思想,树立开放包容意识;破除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思想,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破除小团体观念、山头主义思想,树立团队协作意识;破除退缩畏惧思想,树立敢于尝试、敢于担当的意识;);确定了要集中研究,着力解决的六个问题:①解放思想,开放育人,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上我们该怎么办,应该做哪些改进与提高?②新形势下,在提高全员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上,我们应该做哪些改进与提高?③在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日趋迫切的新形势下,提高师训质量,壮大名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上,我们做哪些改进与提高?④素质教育形势下,建立与质量效益提高相适应的文化架构,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做哪些改进与提高?⑤新形势下,在面向教学、面向育人、面向学生、面向社会优化结构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水平等方面,我们应该做哪些改进与提高?⑥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公认的品牌学校方面,我们在创新课程建设、创新学校特色方面做哪些改进与提高?学校还推荐了八篇包括《改造我们的学习》《关于制定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等在内的必读篇目。此次活动历时三个月,分“学习动员”“对照查摆”“整改落实”“总结提高”四个阶段组织实施,活动效果明显,师生踊跃参加,收到“我为学校献一策”380条,查摆问题20多处,人均撰写读书笔记8000多字,全体党员、所有部门都撰写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时限具体,可操作性强。
3、创新高效课堂,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由点及面,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科学定方案。学校制定了《宁阳四中高效课堂改革实施方案(2011-2013)》。校长王洪民亲自挂帅,副校长贾存胜直接负责实施,校长助理王绪良具体负责,年级主任颜京峰具体实施,任务具体,责任明确。教务处负责合作学习小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方式的制定与督导。学工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设计与督导评估。其它各部门积极配合,聚全校之力打赢这场改革创新的硬仗。
昌乐取真经。开学之初,学校即组织28名干部教师赴昌乐二中学习高效课堂。上午听课四节,下午听赵丰平校长专题报告。时间虽短,感性居多,但大家已为昌乐二中高一新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高效性所折服,在这里学生成了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主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里全都变成了现实。10月18日,第二批35名干部教师再赴昌乐二中学习高效课堂,大家听得更认真,看得更细致,研究得更深入。有几位老师还自报奋勇参加了昌乐二中的实操班学习,通过专题辅导、实地观摩、面对面交流,从理论到实践,从老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从宏观到微观对昌乐二中的教育教学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也逐步悟到课堂改革的真谛:即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学生的管理方式。
“赛场选骏马”。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改“相马为赛马”,让所有参观学习的老师自主实验,自由创新,学校通过赛课评课,赛马场上挑骏马,激发了全体高一老师的创新激情。学校对创新成绩突出者的奖励就是外出学习,外出培训。以前学校往往包办代替,指定实验老师,指定课堂模式,干了许多出力不讨好的事,让实验者缺少主动性,让其它老师成为看客,且心生报怨,消极敷衍。借助校际联盟,邀请昌乐二中、胶南一中、日照一中优秀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在良性互动中切磋提高。学校发展共同体真是一非常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省领导决策实在英明呀,让学校受益非浅。
科研作支撑。结合十二五教育科学课题申报,围绕“1751”改革创新工程,学校成功申报了1个省级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学校自组织变革现象学研究》,3个市级课题《家庭社区学校立体化育人》《高中生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初高中英语衔接实验研究》,7个县级课题《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典型案例教学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实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实验与研究》等。另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微型草根课题研究,围绕高效课堂改革,申报了20多个课题,他们从U型课桌摆放、合作学习小组动态管理、学案编写、教学模式流程、学生自主评价、学习常规管理、集体备课等教与学的不同侧面深入开展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
构建宁阳四中“三环六步”高效学习模式,努力实现高效学习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三环”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限时达标”三个环节;“六步”即:“结合教材全面预习”、“对照学案重点预习”、“合作探究达成共识”、“展示交流点评小结”、“训练巩固达标检测”、“检查归因反馈提高”六个步骤。“三环六步”高效学习模式,改教师为导师,变教室为学室,能力为重,学练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4、着眼课程,聚力生成,打造生本化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是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品。我们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和资源优势,努力把蕴含在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学校的课程资源,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努力将课程打造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扬长发展的有效载体。
学校先后开发四十多种选修课程,包括: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名人、弟子规中英文双解、中学生文明礼仪)、乡土风情(宁阳历史文化、宁阳大禹文化)、科技博览(环境中的化学常识、天气探秘、航空航天、小发明小创造)、学科拓展(数学思想方法趣谈、西方文化赏析)、快乐生活(跳动的音符、舞动青春、象棋世界、快乐成长、生活经济、生物健康、新闻采写)等,初步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彰显了学校课程特色。
知行统一,开发实践课程。学校采用重点突破,渐进发展,以点带面方式开发阅读、竞赛、小发明创造、乡土手工艺品、生态环保等实践课程;挖掘校电视台资源优势,做精做好摄像摄影、播音主持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积极推进新道德教育,优育学生行为。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总体要求,学校积极推进新道德教育,构建了以“明德”“明志”“明心”为目标,以“自律、自主、自觉、自立、自强、自信”教育为主题内容,以“主题教育、特色活动、学科生成、家校共建”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3636”系列德育体系,形成了学校、家长和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扎实开展系列化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道德智慧;扎实开展“校园四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艺术素养;借助曲师大教育学心理学硕士流动站、曲师大心理健康基地等高校资源,开设“心育”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今,志向高远、遵规守纪、言行文明成为四中学生的自觉行为,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5、创新“和心”文化,良心铸校魂,精心育桃李,高质量育人,办品牌学校
弘扬传统,聚力超越,打造生命化“和心”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学校价值观、人生观与发展愿景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挖掘优秀文化传统和教育积淀,立足校本梳理文化优势,植根传统生成“心怀诚爱、和谐共进”的生态化“和心”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立足校本,梳理优势。宁阳四中始建于1985年,在短短27年时间里,从一个集资办学,规模仅有2个初中班,占地仅50亩的县级中学,发展到可容纳110个教学班,占地240亩的省级规范化普通高中。在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同时,宁阳四中也创造出饱含全体师生智慧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精神文化。其核心是校魂“良心”,其内涵是“良心是结草衔环,良心是反哺跪乳,良心是无私奉献”。而“四中精神”则是师生精神风貌的直接写照,其内容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长期开展的“三比三不比”活动(领导层面:不比位子比作为,不比空谈比实干,不比条件比奉献;教师层面:不比资格比人格,不比昨天比今天,不比报酬比贡献;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则是将“知、行、思”有机融合,将弘扬、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了学校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植根传统,生成和心。宁阳地处泰山之阳,圣人故里,博大精深的泰山精神与儒家文化就是宁阳四中文化的根。“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心怀诚爱,和谐共进”的“和心文化”理应在宁阳四中得到弘扬、传承与创新发展。基于此,我校把“心情诚爱、和谐共进”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立校之魂,作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引领学校和师生发展。以这一理念为引领,我们确立了培养“四心”人的育人目标,即: “四心”型管理者(有心、用心、尽心、贴心),“四心”型班主任(细心、恒心、公心、慧心),“四心”型教师(良心、爱心、诚心、育心),“四心”型职员(忠心、精心、热心、耐心),“四心”型学生(责任心、自信心、感恩心、荣辱心)。“心怀诚爱、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已经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了以课程为支撑,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内容的,涵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文化、活动文化、视觉文化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建设体系,成为学校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理论先行,加强“心本”管理。“思想的空间永远大于行动的空间”。我们创办“干部管理论坛”,现已举办四期,题目分别为《基于“学生终身发展”育人模式的思考》(副校长赵峰)、《只有干部真情服务教职工才能提高学校决策执行力》(党总支书记周清)、《关于领导的几点想法和思考》(副书记、副校长徐忠学)、《弘扬“和·心”文化,做“四心”管理者》(教科室主任朱良渠)。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的平台,加强“和心”文化的思想管理。二是建章立制,加强精细管理。学校制定《学校管理标准化规程手册》,让学校一切工作有质量标准可依,有操作规程可实施。把好“三关”,出版好“三报”,开好“三会”。对重点问题、关键环节,难点问题,每月一查,每季度一评,每学期一汇总,数据上墙,结果公开,确保各项目组积极稳健、有序推进。出版好以教导处为主导的《宁阳四中教学月报》,以学生处为主导的《宁阳四中德育导报》,以校务办为主导的《宁阳四中工作周报》。开好“调度会”,交流经验,协调工作,通报进度。开好“专题会”,深入调查,查摆问题,会诊对策,整改提高。开好“表彰会”,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年底对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向教代会述职,民主评议,量化考核,接受广大教职工监督。三是人文关怀,注重人本管理。学校把人本管理作为“和心”管理的最高追求,尽心尽力为广大师生排忧解难,绞尽脑汁为广大师生搭建成长平台,满足他们的发展要求,让全体师生在温馨的“和心”文化中幸福成长。
返朴归真,聚力浸润,创建生态化“和心”校园文化。本着“优美和谐”的总体要求,学校精心布局校园,努力构建集绿化、美化、亮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家园、科技园、生态园于一身的景观式校园,让广大师生在诗情画意中,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创建优美的校园物态环境,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开辟三叶草坪,设置和心亭,绿化校园环境;粉刷校园墙壁,悬挂名言警句,净化校园环境;增设校园雕塑和壁报栏,构建文化长廊,悬挂名人画像,激励学生成长;设置校园文化、教室文化、餐厅文化,让墙壁说话,让石头劝学,让草木含情。如今,整个校园绿草铺地,一年三季繁花争艳,四季苍翠欲滴。校风、校训、名言警句,字字玑珠,时时警策学生自省,鼓励学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