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国税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省国家税务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省国税系统提升站位、开拓创新的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根据《**省国家税务局机关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和《**省国家税务局系统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国税局创新项目的组织和评审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促进工作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为省国税局局内各单位,各地级市国税局,(以下简称市国税局),所得奖励加分计入当年度绩效管理总分。
第二章 内容标准
第四条 创新项目的申请标准
创新项目分为服务大局创新、业务管理创新二类,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创新项目的申请基本标准。
(一)服务大局创新:在服务大局、推动改革、提升站位等方面推动创新,在全省、全国税务系统内外具有较强的引领性、突破性、示范性。
1.税收理论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对税收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研究成果在国。
专业性工作以上级别会议做专题发言的(含书面发言)。
(八)其他经省国税局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的创新成果。第三章 组织程序
第六条 创新项目由服务大局创新和业务管理创新等2个专业评审组负责专业评审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一)服务大局创新专业评审组。由省国税局办公室、法规处、征管科技处、纳税服务处、财务处、收入规划核算处、人事处、教育处、监察室、巡视办、机关党委办、信息中心、科研所和项目申报时确定的主协办部门对应的局内各单位组成。
(二)业务管理创新专业评审组。由省国税局法规处、货物劳务税处、所得税处、征管科技处、纳税服务处、督察内审处、进出口处、国际税务处、大企业管理处、稽查局和项目申报时确定的主协办部门对应的局内各单位组成。第七条 创新项目的事先申请
为提高创新项目实施效率,减少重复投入,避免低水平开发,创新项目实行事先申请制度。
(一)市国税局申请创新项目
1.每年四季度末前,市国税局将下一考评年度拟开展的创新项目,向对应省国税局局内单位提出申请。
2.跨年度完成的创新项目,市国税局开展期间的每年四季度末前向对应省国税局局内单位报下一年度实施计划及预期完成目标。
3.对应省国税局局内单位对各市国税局的创新项目申请进行相似程度和先进程度分析,统筹安排,避免人、财、物的重复投入,于考评年度1月底前将审批通过的创新项目申请报省国税局绩效管理工作办公室(下称省局绩效办)汇总审核后,经签报省国税局局领导同意,列入该年度《**省国税局创新项目表》(附件1)统一下发执行。
4.对应省国税局局内单位年度内对审批通过的创新项目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实施质量。
(二)省国税局局内各单位申请创新项目
1.每年四季度末前,局内单位可提出下一考评年度拟开展的创新项目,在与各市国税局创新项目申请统筹协调的基础上,于考评年度1月底前将申请报省局绩效办汇总审核后,经签报省国税局局领导同意,列入该年度《**省国税局创新项目表》统一下发执行。
2.跨年度完成的创新项目,局内单位在开展期间的每年四季度末前向省局绩效办报下一年度实施计划及预期完成目标。
(三)共同申请的创新项目,由主办的局内单位或者主办的市国税局负责组织申请。第八条 创新项目的变更
《**省国税局创新项目表》确定后,原则上不做调整。因特殊原因需要增加或减少的,主办单位在当年8月底之前填写《**省国税局创新项目变更表》(附件2)报省局绩效办审定后调整。
第九条 创新项目的评奖申报
(一)省国税局局内各单位、各市国税局在年初省国税局统一下发的创新项目表范围内,结合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奖申报。
(二)共同完成的项目,由主办的局内单位或者主办的市国税局负责组织评奖申报。
(三)申报创新项目,要按规定填写《**省国税系统创新项目评奖申报表》(附件3),并提供项目的详细资料和符合第四条标准之一的证明材料。
(四)评奖申报材料于考评年度9月底前报省国税局绩效办。第十条 创新项目的评审
(一)初审
省国税局绩效办负责对申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达到基本标准进行初审,并向各专业评审组提出建议。
(二)专业评审组推荐
各专业评审组对本类别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独立评审,各专业评审组的组成单位按照每类别推荐不超过2个项目(可以少推荐或者零推荐)的原则,填写《**省国税局创新项目评奖推荐表》(附件4)报绩效办。
第二篇:创新项目管理办法三稿
建筑实业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煤龙化实业公司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提高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效率,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指立项申报、评审、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经费使用,项目成果推广应用以及相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等过程,对项目所进行的一系列专项管理工作。
第三条 科技创新项目指的是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而完成的项目。本办法适用实业公司所有科技创新项目(包括集团公司所列重点科技项目)。
第二章 项目立项管理
第四条 立项的基本原则
科技创新项目要紧紧围绕实业公司的安全生产、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瓶颈问题、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
第五条 立项申报要求
属龙化公司共性、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由实业公司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向二级公司技术管理部申报;需要解决的局部
第九条 项目申报、审批程序
(一)申报单位对所立项目要编写《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申请列入国家或行业重点项目计划的,应同时编写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
(二)经各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会议审核并签字盖章后,上报实业公司生产技术部,经实业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组织专业会议审核并签字盖章后上报龙化公司技术管理部。
(三)生产技术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形成汇总表和专业分类表并报实业公司相关领导审批。
(四)重点科技项目经实业公司党政联席会审查,确定科技创新项目计划,上报龙化公司审批后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布下达执行。
第十条 项目申报时间
(一)申报上级科技创新项目,按龙化公司另文通知。(二)申报龙化公司科技创新项目,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下年的《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建议书》和项目详细实施方案报龙化实业生产技术部汇总统一上报龙化公司技术管理部。
第三章 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一条实业公司下达的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由项目承担单位组织实施,并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前项目承担单位应填写科技创新项目开工报告单,将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主要内容和开工日期
第四章 项目验收管理
第二十条 项目验收以项目验收报告为基本依据。第二十一条 项目验收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向实业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验收申请,经初审后,报龙化公司技术管理部提出验收申请。
(二)申请项目验收单位需提供项目结题报告,结题报告应包括项目研究报告(包括技术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等)、应用报告、经费使用情况、推广前景、技术水平、是否产生科技成果等信息。
(三)项目验收由生产技术部牵头,组织验收组对项目进行初验收,并出具项目验收意见,上报龙化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根据项目的不同,验收可采取现场考查、会议验收、书面验收、专家验收等方式。
第二十二条 项目成果的验收,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有关要求整理项目基础材料,生产技术部组织进行初验,报请龙化公司技术管理部审核。
第二十三条 存在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不能通过验收:(一)未按建议书规定完成相关技术内容的项目;(二)擅自修改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的项目;(三)提供的验收资料不全、数据不真实的项目。
第二十四条 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组织按要求联合上报,不得单独上报。
第二十五条 科技成果的全部技术资料,由生产技术部统一
(五)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用,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六)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和维持费等费用;
(七)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八)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第三十条 科技经费要严格按照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地安排。
第三十一条 科技经费应当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按科技项目单独列账,独立核算。
知识产权保护
第三十二条 除有合同约定科技成果归属外,实业公司科技创新项目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实业公司所有。
第三十三条 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应按照科技保密、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奖励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在未获得实业公司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或将科技成果转让第三方。
第三篇:科普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管理,支持和鼓励全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推进区域科普能力建设,保障科普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徐汇区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科普创新项目”是指为推进本区科普工作和科普事业发展而获得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区科协)资金资助的项目。
第三条 区科协是科普创新项目的组织部门,负责项目管理、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项目承担单位是科普创新项目实施和经费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履行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项目结题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工作,接受区科协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科普创新项目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专款专用。科普创新项目资助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择优资助。科普创新项目资助资金将优先支持具有科学性、普及型、创新性突出,影响面广的项目;
(三)注重绩效。注重发挥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第五条 对科普创新项目的资助资金纳入区科普工作经费,列入科协部门预算。
第二章
申报和立项
第六条 项目申报主体 申报主体一般为面向本区开展科普教育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专业机构。科普创新项目可以由一个单位申报,也可以由一个单位牵头多个单位联合申报。
第七条 项目类别
项目立足于开发科普资源,突出创新特色,科学传播性强,有良好的科普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根据项目的内容和形式,分“科普活动”、“科普作品”、“科普设施”等三大类。
(一)科普活动类。科普主题宣传、科普展示、专题科普活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科学探究、学术交流与合作、科技科普决策咨询等。
(二)科普作品类。科技科普相关微信号、图书刊物、文艺表演作品、电子作品、展教用具、理论研究成果等。
(三)科普设施类。社区各类科普设施、青少年科技科普活动室、创新屋、科普画廊、新媒体建设,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场馆提升改造等。
第八条 项目申报与审查
(一)区科协结合工作目标和预算,发布科普项目申报指南,并明确有关要求;
(二)符合申请条件的单位填写《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申请书》,准备申请材料,并按规定时间报送至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由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第九条 项目评审与立项
(一)评审
区科协组织相关专家召开项目评审会,专家根据《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评审标准》对申报的科普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二)立项
根据专家评审会出具的评审意见,组织各相关科室进行联审,报区科技党委会审核确定立项名单。区科协下发项目立项通知。
第十条 项目资助 项目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50%;对纯公益类的科普创新项目,资助金额一般不超过项目总费用的70%;对符合区科普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或代表徐汇区参加国家级、市级比赛、演出等任务的,经科技党委会决策,可给予全额资助。
科普活动和科普作品类项目,单个项目申报资助额度不超过5万元;科普设施类项目,单个项目不超过10万元;符合区科普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经科技党委会决策,可给予单个项目不超过20万元的资助。
与区政府签有合作协议的,按合作协议的内容予以资助,不受最高资助金额限制。与区级其他政府专项项目不重复享受资助。
受资助的项目应积极参与区科协组织的重大科普活动,不得另行收费;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章 项目监管
第十一条 项目监督管理
(一)项目实施期限原则上为一年。
(二)申请资助资金的项目承担主体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两年内不能申报区科普创新项目资助资金;区科协应停拨并收回已拨付的科普创新项目资助资金。
1、项目计划任务书弄虚作假的;
2、擅自变更资助项目内容的;
3、截留、挪用、挤占科普经费的;
4、项目结题不合格的;
5、无正当理由、不能按时完成约定的项目进度的;
(三)经费管理
1、项目承担主体收到项目资助资金后,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层层转拨,确保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项目资助资金经费不得列支土建工程费、旅游费、招待费、办公类固定资产以及其他各类与项目实施无关的费用。不得用于本区体制内人员发放劳务费、专家咨询费。
第十二条 项目调整
(一)项目承担主体须严格按照区科协批复的项目内容及预算执行,不得自行调整。
(二)因项目实施环境和条件与项目申报时发生重大变化确需调整的,须以书面形式向区科协提出调整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调整。
第十三条 项目撤销
项目承担主体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开展项目的,须以书面形式向区科协提出撤销申请,并报区科技党委会备案。被撤销项目的单位应返还已拨付的资助资金。
第十四条 项目结题
(一)各项目单位根据《徐汇区科普创新项目申请书》中所列的完成节点,向区科协提交项目结题报告。
(二)项目单位若未能按期完成项目,须以书面形式向区科协提出延期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
(三)区科协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可通过材料结题、现场查看或集中汇报等方式进行验收。
第十五条 区科技纪委监督科普创新项目评审、验收全过程,保证公平、公开和公正。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区科协解释。
第四篇: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编号:HCIT-QI-TW003 版本:A0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1.学院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项目包括院级项目、厅级及厅级以上资助项目。
2.学院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工作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团委、教务处、科研产业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由团委、教务处相关人员组成,办公地点设在团委)。各系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指导小组,由教学主任任组长,教学科长、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等为主要成员。
工作组是确认和批准院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推荐申报厅级及厅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专门机构。
工作组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组织协调及项目日常监管工作。系指导小组负责本系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日常管理。3.项目立项申请人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但项目实施主体是学生。项目参与对象为我院非毕业班品学兼优在籍学生,同一学生只能申报或参与一个项目。
4.项目实行导师制。指导教师原则上应为我院在职的专业教师,每名指导教师一般指导一个项目。
二、项目申请与立项
1.工作组每年3月向全院发布通知,启动本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申报工作。院级项目完成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厅级及厅级以上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编号:HCIT-QI-TW003 版本:A0
目完成期限按组织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2.各系指导小组面向全系师生介绍现有开放实验室、实训中心、实践基地等硬件条件,做好项目申报、宣传、发动工作。
3.指导教师或学生填写《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申请表》,上交所在系,进行申报。学生申报的跨系合作项目,项目归口 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编号:HCIT-QI-TW003 版本:A0
意后上报项目组织部门审批。
(二)项目验收
1.院级项目结题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厅级及厅级以上项目按组织部门要求执行。
2.结题时项目负责人应及时填写《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结题申报表》并报送系指导小组。申请表中结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前言、方案论证、总体方案设计、研究实验工作及数据分析、成果总结报告、对成果的分析评价、参考文献、经费使用情况等。前言要包括国内外研究概况、每个学生在项目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方案设计中要用上标字体注明参考文献号;成果总结报告要包括创新点等。
3.项目结题验收时,项目组应提供相应的研究成果,如实物、模型、论文、调查报告、商业计划书、设计图纸、仪器装置、所开发的软件和程序及项目档案资料(如软件的源代码、调查报告的问卷、调查的原始数据、实验记录及实验数据)等。
4.系指导小组对本系负责项目进行验收答辩,考核项目是否完成预期的任务并达到预期研究目标。考核结果填写《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结题汇总表》,并将《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结题申报表》交校团委审核和备案,并向学校推荐参加校级成果评比的项目。
5.工作组验收后写出验收意见。
6.项目建设所购设备、资料、软件等所有权归学院;所取得的项目成果归学院所有;与本项目研究成果有关的文章、报导、资料等,院级项目应注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资助项目”的字样,厅级及厅级以上项目应注明“×××资助项目”的字样。
三、经费管理
1.经费来源:厅级及厅级以上项目资助,学院专项经费,社会捐助。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编号:HCIT-QI-TW003 版本:A0
2.项目资助金额:院级项目一般300-3000元,厅级及厅级以上项目按要求予以配套。
3.经费由学院统一管理,专款专用。经费使用须经项目指导教师同意,报系指导小组批准后使用。报销时报销单据由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签字,经工作组办公室负责人审核、记账、签字,财务处处长核准签字,分管领导签字后报销。
4.经费使用范围:调研、差旅费(一般不超过总经费的20%);资料购置费;测试费;软件、小型硬件及小型实验设备(不超过2000元)购置费等;资料打印、复印、印刷费;学生撰写的与项目有关的论文版面费;指导教师辅导费;学生的适当补贴等。
5.对于取得重大进步与突破的项目,项目负责学生可向工作组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追加资助经费,进行深度研究,力求形成更完善的成果。
四、相关政策
1.指导教师辅导费及学生学分计算办法(1)指导教师辅导费不超过项目经费的20%。
(2)院级项目负责学生计2学分,参与学生计1学分;厅级及厅级以上项目负责学生计3学分,参与学生计2学分。
2.奖励办法
(1)学生参加有关的项目除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外,对于个别项目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指导教师的认可,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部分内容。在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另行申报奖励。
(2)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可申报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院科研奖。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 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
编号:HCIT-QI-TW003 版本:A0
(3)指导厅级及厅级以上项目获奖的,指导教师可获得相应奖励(按《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执行》)。
3.实践创新项目经费专款专用。指导教师或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停止拨款、赔偿损失等处罚,或建议学院、系予以行政处分。
(1)未按规定完成项目,或擅自中止项目研究的;(2)将项目经费挪作他用的;
(3)项目经费使用帐目不清,不能说明其合理去向的;
(4)项目成果有明显剽窃他人成果或明显抄袭行为,给学院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5)其他应受到处罚的行为。
4.对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学院将予以通报,并取消指导教师自验收之日起二年申报指导项目的资格。
五、附则
1.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2.本办法由团委、教务处负责解释。
编制 王佳利 审核 厉 超 批准 陶书中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XX省财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XX省财政厅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厅信息化项目的统筹规划与规范管理,推动财政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信息系统跨处室跨部门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序、安全、高效的开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部关于地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信办„2016‟7号)和《XX省财政厅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暂行)》(XX号),结合全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财政应用系统软、硬件建设项目,网络、安全、机房、数据库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行维护建设项目及其他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等。
第三条
财政信息化项目建设按财政部要求,统一归口信息中心管理。项目建设必须严格遵循“三化” “五统一”原则,即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数据应用、统一组织实施”(即“五统一”)原则,实现财政业务系统一体化、技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保证资源共享、安全保密,避免重复建设。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厅机关各处室(单位)开展的财政信息化项目管理。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XX省财政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审定财政信息化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审核财政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审批信息化项目及预算、网络信息安全措施等,下设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在XX省财政厅信息中心设在厅信息中心,负责财政信息化项目的审批、建设及管理工作。
第三章 项目规划和审批
第六条
根据信息化领导小组审定的财政信息化。未经信息化领导小组批准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不得自行建设。
第七条
项目处室(单位)提交信息化项目需求文件(明确项目的业务需求、经费来源、中央或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以及先进省市建设情况)后,经信息办充分调研后给出评估报告,并编制系统建设方案。如有必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至XX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进行项目评审。
第四章 项目采购
第八条
信息办根据批准的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按照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政府采购、工程监理、项目验收与支付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九条
信息化项目招标方案中必须明确相关建设要求、建设内容、目标效果以及相关技术指标。信息化项目涉及开发、施工、监理、设备采购、委托中介招标等合同、协议中应设立专门条款,对信息化项目档案的交付物内容、数量、范围、标准、移交时间、保密、验收标准及付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违约责任。涉及知识产权的招标文件、合同、协议中应明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提交内容、标准等要求。
第五章 建设、验收与档案管理
第十条
项目管理严格遵循项目建设联席会议机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机制,设臵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以及项目建设管理小组,稳妥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信息办指定项目联络员(专人)负责系统需求、招标以及建设、验收项目沟通协调以及项目文档的建立与归档等工作。
第十一条 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应按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进行,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测试、系统试运行和竣工验收等阶段。各阶段必须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阶段验收标准和阶段验收成果。阶段验收未通过的,不得进入后续阶段的实施;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按照信息办批复的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进行项目实施。如有特殊情况,主要建设内容或投资概算确需调整的,必须事先向信息办提交调整报告,履行报批手续。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工程严重逾期、投资重大损失等问题,信息办应及时向信息化领导小组报告,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依照有关规定可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和暂停项目建设。
第十三条 项目验收由项目承建商向厅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经项目建设处室(单位)同意后,信息办组织成立项目竣工验收组或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组织验收。涉及相关处室(单位)的,信息办应会同相关处室(单位)进行项目验收;涉及国家保密事项的,厅办公室应负责对相关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保密规定进行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通过验收后,厅信息中心会同办公室财务科按规定按有关规定进行项目竣工结算,并办理固定资产登记手续。
第六章 变更、推广与运维管理
第十五条 因业务需求变更导致的项目需求变更,需项目承建方予以确认,由项目建设处室(单位)提交正式文件,由信息办召开联席会议予以核准变更方案。
第十六条 信息化项目经验收运行稳定后,推广工作由业务处室(单位)主导,信息中心会同组织并参与系统推广工作。全省下辖市州、区县财政局主动要求使用省本级信息系统的,需以上行文上报省信息中心,经批复后方可使用。
第十七条 系统验收后,项目承建商移交竣工文档(开发文档、)及源代码至信息中心备案,系统运维工作纳入信息中心IT运维管理体系内进行统一管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对拒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信息化项目,信息办可对其进行通报批评、暂缓拨付建设资金、暂停项目建设、直至终止项目。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处室(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信息化建设管理管理办法。对于先建后报、边建边报、擅自提高标准、擅自进行重大设计变更或增加内容、同一项目拆分建设等为回避相关部门监管等违规行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上报信息化领导小组。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信息办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