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

时间:2019-05-12 13:5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

第一篇: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

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广西百色市特殊教育学校

岑卫华

摘要:情境教学不仅符合聋生的学习心理,而且确实能促使聋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期,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聋生的智能均有益处。创设情境的主要途径有,实物演示情境,图片再现情境,生活展示情境及影视展现情境五种,除此之外,应灵活运用情境创设的途径,让聋生在情境中学知、认知、获知、用知,使聋生真正达到全面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情景教学

活化

聋校课堂

聋生由于听力残疾,对他们言语的发展和掌握语言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他们的认识活动也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欲使聋生尽可能地多学习并掌握一些祖国语言,就要求我们特教老师在教法与学法上动脑筋,花气力。

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对聋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探究,加上十七年来的实践与摸索,我感到情境教学符合聋生的学习认知。这是因为情境教学是将每课教材所特定的情境作为一个心理场景、一个整体作用于聋生的意识。情境的展现,不仅包含着直观教学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认识,而且包含着聋生的情感活动、智力活动及语言的表达。一、情境教学符合聋生的学习心理

教学中我先把教材描述的情境展现在聋生面前,让他们感受情境以激发其兴趣,聋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感到新异、觉得看的见、摸得着,这样更能充分调动聋生以目的为主的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使其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与此同时,我根据聋生认识活动的规律,把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有层次地出现,并引导聋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从而使聋生能获得较全面、较清晰、较深刻的感知,为理解新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打下了基础。

由此,师生均能进入教材所特定的情境之中,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不论是低、中、高各个年级都能把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掌握和应用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同时把具体、现象的情境与抽象的语言文字紧密联系起来,它有助于聋生对新知识的整体感知与全面理解;有助于对聋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读、说、写的综合训练;更有助于聋生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即词句与形象、动作、表情等沟通起来。这样,语言与思维也必然随之而发展。对提高聋生的语文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聋校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主要途径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主要途径大致为;实物演示情境、图片再现情境、表演体验情境、生活展示情境及多媒体尽其用现情境五种。

(一)实物演示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

实物是具体的,为使聋生认识所学事物的本质属性,需选取典型的个体和一些必备的背景物体,促使聋生对事物进行整体感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认识事物,理解表示或描述事物的词或句子,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如在低年级词、句教学中,教学“帽子”一词,教师在出示与教材插图相同的事物时,还准备皮帽、安全帽、军帽等多种式样的帽子。聋生通过整体感知后,初步认识了“帽子”的含义,再经过音形的教学与义的强化,不仅懂得“帽子”可戴在头上,而且还懂得“帽子”的种类是很多的。在一年级语文课学习“糖是甜的”等一词句时,把糖、盐、醋、酒等一些事物分别出示在聋生面前,让他们通过眼观、鼻闻、手摸、口尝后,从而对“酸”、“甜”、“苦”、“辣”、“咸”有了充分的感情用词和句的语言行成保持自己的记忆中。

(二)图片再现情境让学生感悟

图片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几乎离不开放大课文与放大图片。为使图片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常把放大图片涂上颜色,使画面的主要部分形象鲜明;还根据课文内容增画示意图,设计剪贴画。还适当地制作一些活动图片和动画装置,画静为动,静中有动。这样就把课文内容的情境具体行象的再现出来。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感知透,理解深,掌握快。如在讲授《看月食》一课,其中第三至五节是课文的重点段。为了帮助图中月亮的两侧剪开,把硬扳纸制作的月亮阴影用铁丝穿好安置的插图背面,在讲读课文时以三球仪作配合在讲月食时,把月亮阴影从第一道逢中穿出,将课文描述的“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形象地演示出来,在由三球仪与课文第四节配合讲清月食原理,然后讲“复原”,即第五节的内容,方法也是边讲演边演示,把月亮阴影从第二道缝中穿入,逐渐进入插图背后,使聋生清楚的看到月亮“复原”了。通过这样的教学,聋生就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了。

图片再现情境既能帮助聋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在看图作文中起一定的作用。教师在有意识的引导聋生观图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画面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次要的、哪些是远景、那哪些是近景,尤其注重培养聋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启发他们对头脑中的一些感性经验和视觉表现进行回忆,以丰富画面情境,在此基础上,提示他们展开符合事理的想象,努力把画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内容通过想象表达出来。这样既培养了聋生的观察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还提高了他们看图作文的能力。

(三)表演体验情境让学生更领悟课文

聋生动作模仿能力强,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便于聋生“操作”的表演动作。或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或是聋生感知并理解课文内容较深刻时,让其个人表演分角色表演,使聋生在表演过程中,抓准时机,把看、读 说、写有机地相结合,与此同时,聋生自己进入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了,而就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同学,这样,聋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使聋生情绪高涨,通过表演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达到领悟课文思想意义之目的。当聋生带上头饰后,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此时,表演者实现悉心领会课文中词句的含义,观看者仔细观察同学的表演,并品味课文内容,他们共同进入情境,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蕴含着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义了。

(四)生活展示情境让学生体念生活

把聋生带入社会、带入现实生活的场景,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客体,来学习词语和句子及课文内容,帮助聋生感知并理解教材内容极为有利。如在二年级归类学词学句的教学中,把聋生带到大街上,让他们亲自去商场买东西,去邮电局寄信,起电影院买票并排队进场看电影,去医院观看病人看病人的经过。由于观察、实践与学词学句密切结合,因此,效果格外明显。又如《雾》一文的教学中。选择大雾的早晨,把聋生带出去观看中教师适时出示词和句子的卡片,让学生把雾景与词句紧密结合,这样,在课堂中难以讲清的“笼罩”、“薄纱”、“模模糊糊”、“轮廊”、“水晶衣”等词,学生通过观察便恍然大悟了。而且对课文描写的雾景领会更深了。

(五)多媒体展现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特教事业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为课堂教学所使用。它的特点是把活生生的课文内容的情境展示在聋生眼前,使他们感知客体的程度加深了,便于他们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赵州桥》一文的教学中,让聋生结合课文内容反复观看《赵州桥》的视频,在讲读分析课文时,适时地开放视频,使聋生真正地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并由此而产生对祖先创举的敬佩之感。每年我校组织的"助残日"活动中,电视台的同志摄下了宣传活动的全过程。回校写作时,我让聋生先反复观看录像。当他们看到自己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异常兴奋,他们觉得有事可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了。此时,教师稍加点拨,聋生便较胜利地完成了习作。

通过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情境教学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如何最优化的运用情境教学: 首先,就教师而言,必须苦练“内功”,除了具备普通学校教师的基本功外,还要有自己的特长。如有的教师的舞蹈和表演小品的特长,则可用教育生动形象的表情、动作并结合应用的教具把课文所特定的情境展示出来。有的教师擅长书画,则可多用示意图、投影片等简易教具来创设情境。总之,要创造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使教师具有驾驭教材,设计最佳方案的能力。

其次,对聋生而言,掌握词语的数量,理解的准确性,平日思维的方式与密度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都与正常人有较量的差距。聋校便成他们群居的场所,这样一正常人交往机会就相应地减少,口语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手语存在着表意的模糊性,这对发展聋生语言与思维能力都将产生一定的负效应。

必须向最优化目标努力。作为教师来说还应灵活的运用情景创设途径,在情境教学这一整体中,坚持以全面理解教材内容为基础,强化“双基”训练为主线,培养和发展聋生思维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与课外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为渠道,以教师深入聋生生活之中训练和发展聋生生活语言为杠杆,努力做到让聋生在情境中学知、认知、获知、用知。引导聋生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少儿读物,扩大其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语言。真正地使聋生达到全面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目的。

参考文献:聋校教学文萃 辽宁省教育委员会主办《特殊教育》

第二篇:浅谈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浅谈聋校语文课堂沟通

一、现状

随着聋校的规范化,聋校的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沟通问题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聋校语文教学中,师生沟通不畅的现象很普遍,在教学中看上去好像教师在唱独角戏一样,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唯恐学生听不明白,其实呢,下面的学生懵懵懂懂,他们真正理解的并不多,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也不清楚学生的意思,师生之间鸡同鸭讲,靠猜测了解对方意图的情况并不罕见,师生沟通不畅成为影响聋校语文教学好坏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教师有再渊博的知识、再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也无法很好地教育学生,因为沟通不畅如同一道被阻塞的桥梁,阻碍着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二、原因及对策

原因1:师生手语不一致。对于一些新手语,生僻手语,教师如果不及时教给学生,学生就有可能打指语,或者自己根据理解创造一个手语。学生按照自己意愿打手语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很常见。从总体上说,因为聋生的手语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由于不了解有些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在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在表达上产生误区。

对策:规范师生手语。教师要勤查手语,经常和学生沟通,发现学生有不规范的手语要及时纠正。建议师生在交流中,当时就提出看不懂的手语,做到及时沟通。

原因2:师生手语的语法不一致。教师对一个句子是按照汉语的语言顺序打的,而聋生对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内容往往会因为视觉的先后而产生理解上的误区。

有时候因为语序的不同,学生会感觉强调的部分不一样。

比如,教师在讲一个句子“我买了一个苹果”时,容易让学生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我买了一个苹果。(强调“我”)

2.苹果我买了一个。(强调“苹果”)

3.一个我买了苹果。(强调“一个”)

对此,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对策,应该加强对学生肢体语言的观察,研究他们的手语表达习惯,在看懂学生手语的基础上规范学生句子的语法顺序。

原因3:教师的教学语言使用不规范,这也是形成语言沟通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聋校的教学语言中,口语和手语一般是最普遍的,指语和书面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地位,但是,有时候教师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造成了这些方法的混乱使用,没有让它们用对位置,这样造成的沟通障碍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发展的速度。

针对此种情况的对策是:规范课堂语言,板书语言。

原因4:一些课堂教学本身没有最大程度地结合一定的环境、聋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而无法吸引聋生,更谈不上有效沟通;

对策:课堂教学设计要符合聋生认知特点、心理特点,还要创设一些有利于沟通的课堂环境。

三、建议

1.把聋生的培养放在手语的练习上,强化纸上交谈这一项。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很多教师都抱着美好的愿望,即自己的学生也能像正常的学生一样跟别人交流,能够开口说话。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事实证明,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做到开口说话这一要求。

其实,我们应该针对聋生的实际调整训练的方向。练习要从聋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温柔地教给他们如何正确流利地用手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手语成为他们最熟练、最喜欢、最自然的表达方式。教师应该正视聋生的实际,他们毕竟跟正常的学生不一样,语言是他们的弱点和差项,而手语的表达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兴奋感,手语的表达会成为他们与外界交流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开启他们心灵的一把金钥匙。让手语的表达把聋生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调动他们学习聋语的积极性。

2.适时和聋人教师沟通和交流。聋人教师和聋人学生的生活环境一样,心理状态和心灵心心相印,因此非常容易沟通,而且聋人教师的语言和手语非常迎合聋人学生的特点,因为同是聋哑人,所以他们对聋人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加地了解和认同。作为一名身体器官发育正常的教师,我们应该跟聋人教师学习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与聋人学生形成有效沟通的。例如,一个知识点如果与聋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就非常容易被他们接受,如果知识点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的话,那么就非常难以被学生接受了。

四、愿望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假如有一天,教师和学生可以很好沟通,学生和家长、社会可以很好沟通,我们的教育就完成了它应有的使命!为了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们要一直努力!

(责编 金 东)

第三篇:让背诵回归聋校语文课堂

让背诵回归聋校语文课堂

郯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郭凤侠

综观现今聋校语文课堂,大多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评析、提问,学生的回答问题、流于表面形式的小组讨论所替代。至于背诵,则大多被挤出课堂,要么让学生课后去背诵,要么课堂上挤出两三分钟时间走走背诵的过场。这些做法使得学习语言文字本来就存在困难的聋生对学过的课文大多一知半解。以至于到了四、五年级还写不出多少通顺的句子,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笔者认为,让背诵真正回归聋校语文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一、品味赏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现行聋校语文实验教材课后思考练习题中,对背诵的要求更多的是“背诵课文的几个自然段或全文背诵”我们不妨把它改为“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对自己越喜欢的东西追求的主动性越大,在大脑记忆库中留下的印象也越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并且所积累的语言文字也更牢固。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这样的背诵要求,有的学生根本不去背诵,理由是自己都不喜欢;有的学生专挑那些短小易背的段落(有的学生专挑文中只有一两句话的段背,算是完成了背诵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一结果出现的正常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在品析重点语段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段落背诵的更有价值。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品味以下句段。

1.描写形象的部分。《翠鸟》作者在介绍翠鸟时,抓住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进行描写。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

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作了一番对比的。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沫,“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类似这种描写生动形象的部分,应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品味,反复诵读。

2.情感浓郁的部分。如《师生情》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三位女同学不能进病房看望王老师,在病房外的举动和心情。语句含义深刻,感情真挚强烈。文中最后一句用“也许看到了……”“也许看到……”“也许看到……”,似实似虚地表达了她们内心渴望见到王老师的心情。紧接着,又用“深情地看着、等着”“默默地祝愿着”,进一步表达了同学们对王老师的爱戴、深情达到了难分难舍的程度。这种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段落是文中的重点段,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

3.蕴含哲理的部分。《两只小狮子》一课,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只有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文中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以及狮子妈妈的话都值得反复诵读、体会。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背诵有价值的段落,体现的是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上教师把希望学生背诵的提出来跟学生一起赏析品味,引导学生喜欢这一部分,发现这一部分值得积累。这样做既尊重了主体,又固本强基,自由而不失度。

二、因文而异,多种方法指导背诵

背诵也是有方法可循,有窍门可依的。只要掌握了背诵方法,背诵起来就轻松得多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背诵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背诵呢?

1.抓关键词句背诵。背诵《桂林山水》第二段漓江的水时,引导抓住“大海、西湖——静、清、绿——感觉”这些词,因为这些词语起着提示每一句的关键作用。第一句通过大海和西湖比较,衬托漓江水的美;接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水的三大特点;最后写了自己坐在船上的感觉。让学生一边想这些关键词,一边背诵。

2.理清条理背诵。每篇课文都是按一定顺序写的,都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背诵时,可以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按照这条线索进行背诵。《翠鸟》第一自然段描写外形特点部分,按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进行描写,对照翠鸟的图片,理清描写的顺序,然后分别背诵描写这四个部位的句子。其中写羽毛颜色的四句话是背诵的难点,引导学生再理清写羽毛部分的顺序: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总述)。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的……。腹部的羽毛像……的……。(分述)这里的“头上”“背上”“腹部”是按翠鸟的外形从上而下的顺序来描写的,而且语言的表达形式基本是一样的:从“色”到”“形”。色——橄榄色、浅绿色、赤褐色;形——像头巾、像外衣、像衬衫。这样记住部位顺序,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想象画面背诵。借助有关的教具、学具等教学媒体,或者让学生画一画等方法,把要背诵的内容转换成画面再现出来,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富饶的西沙群岛》鱼多一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根据文中描述的各种鱼的样子,在课本的插图上,画上各种鱼;然后放录像,让学生认识那些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的鱼,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的鱼,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的鱼等等。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4.表演体会背诵。背诵《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时,先板书关联词,让学生抓住句子的表达形式:“这座桥不但……而且……。有的刻着……所有的……。”再让学生表演“双龙缠绕吐出水花;

前爪相互抵着、回首遥望……”指导着学生回忆表演背诵,或边做动作边背诵。背诵《课间十分钟》第四自然段丢沙包活动时,让学生亲自表演体会一下,然后再背诵,效果好很多。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当小导游等方式,在演中练习背诵。

5.读背结合背诵。就是学生对背诵的课文熟读之后,要求合起书本进行试背。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再翻开书本看看。对不易记住的内容或容易背错的地方多读几遍。实践证明,尝试背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背诵的效率。

课堂上既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背诵,还要通过同桌对背、接龙背诵、齐背、以默写促背诵等方式检查背诵效果,也要遵循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既要堂堂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

现行聋校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课文,通过背诵,不但能让聋生反复感知语序,还能让他们从中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精美篇章,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厚积薄发”,只要能一年一年地坚持下来,必将对聋生的语言文字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篇:如何让聋校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教过聋校语文的教师往往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教师精心备课,可到了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无动于衷,于是老师就变成了独角戏的角色。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毫无生机和活力,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很难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以致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师生双边关系处理恰当,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接受知识,劲头足,效果好。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聋校语文课堂“活”起来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能促使聋生语言和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创设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或辅助教具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教学内容反映的特定情境称之为实物演示情境。例如:《皮球浮上来了》,其中一些原理很难以讲述的办法讲清,我就做了一个实验,用一个瓶子较深、瓶口较小的瓶子当作树洞,拿一只乒乓球当作皮球,然后按文中的步骤演示,其中的道理学生很轻松地接受了,同时,课堂气氛也活了起来。

2、图片再现情境 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几乎离不开大字课文与放大照片。图片既能帮助聋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例如《精彩的马戏》一课,上课的时候,当我出示挂图《猴子爬竿》时,班上马上就有一位同学举手到黑板前做了一个“倒竖蜻蜓”的动作,教室里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然,句中“倒竖”“顽皮”之类的词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3、表演体验情境

作为一名聋校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艺术表演家,教师上课时不仅要有丰富的表情,而且还要适时地做一些精湛的表演。特别是有些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很难理解,只有通过教师的神情演示,结合手语,学生才能感受到词语的内涵,如理解“高兴”这个词,就要表现出快乐的样子,理解“悲伤”这个词,就要表现出难过的样子,学生看着老师的表演,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表演来活跃课堂气氛。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教学中,我先帮助聋生读通课文,了解基本情节然后指导聋生表演课文的情境。当聋生戴上头饰后,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表演者和观看者共同进入情境,在表演中自然体会了本文蕴含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思想意义了。

二、让开一条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不管是普教还是特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还是不变的,聋生听觉受损,教师采取“一言堂”的方法只能造成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倦情绪。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创造一种友好、民主的气氛,使聋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学生能读懂的就不再去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己领悟的就不再去分析,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脑,自己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如《锯是怎样发明的》一课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读,整体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其次让学生看画,理解图意;第三,让每位同学说出自己不懂的词语,老师再加以纠正、指导;第四,老师结合上下文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第五,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讨论。①鲁班手中的小草和锯有什么相似之处?②什么事启发鲁班发明了锯?通过这一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各抒己见,有演示的,有讨论的,还有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了斧了、锯和鲁班手中的小草,全体学生都积极动手、动口、动脑、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三、加强训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目前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训练意识淡薄,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很少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学习仅停留在简单的心理记忆水平上。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大纲要求,突出章节、单元训练重点,设计要科学、精要,难易要适度,富有层次。耳聋学生个别差异大,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全面兼顾,因材施教。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冷落,要多安排练习的机会,多予鼓励,使他们敢于练习,敢于提问,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优等生在严格要求答案正确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多动脑思考、想象。只有这样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才能活跃整个课堂教学气氛。

四、走出语文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

聋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往往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得来的,聋校的语文教学要走出课堂,带入生活的场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地观察客体,帮助学生感知教材。如上完《公园的一角》一课后,要求仿写课言语,以《学校的一角》为题写一段话。上课时,我就带领同学们站在校门口观察学校的教学楼,指导他们从远到近地观察。观察完毕,回到教室,我提了这样几个问题:1、教学楼从整体上看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墙?什么样的玻璃?2、楼顶上有什么?3、教学楼正前方是什么?4、走道两旁有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一会儿就把《学校的一角》这段话写完了,习作训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对于聋校语文课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语文课的成败得失。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努力让聋生在“活”的课堂教学中学知、认知、获知、用知。

第五篇:让幽默活化小学语文课堂

让幽默活化小学语文课堂

“幽默”这个外来词的意思是人的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简单说,智慧大于其所用,就形成幽默。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在语文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教师应变能力的生动体现。

一、教学幽默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幽默之中包含情趣,蕴藏机智,突显个性。只有天性的幽默、诙谐的个性在多种智力因素碰撞中才能产生良好的思维深层的灵感的爆发。教学幽默需要健康的个性心理因素作为支撑点,以陶冶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学幽默要有分寸,诙谐有尺度,能自如拓展教学的空间,才能潇洒演绎个性化的教材,做到幽默中不失本份,欢乐中不乏启发,从而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幽默的语言,谐趣的教学,是教师教学机智灵感的闪光点。幽默可以使教师产生亲和力。教学《长征》一课,学生朗读“万水千山只等闲”后,效果不甚理想,我笑了笑说,“我听你们朗读,总觉得万水千山太沉重了。”一句幽默的话,说出了朗读的效果,让学生在笑声中心神领会,一下子就改变了读法。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触发教师的幽默灵感。也可以恰到好处地为课堂教学增加点“佐料”。幽默有如此的魅力,语文教学完全可以把它请进课堂,让它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幽默的语言是兴奋剂,有效地活跃课堂

教学幽默像兴奋剂,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可以有效地活跃课

下载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情景教学活化聋校语文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景教学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范文大全]

    情景教学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新课标的一次革新,它能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语文的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思......

    有效教学之聋校语文课堂多元化

    有效教学之聋校语文课堂多元化 【内容摘要】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组合。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7种智能,只是其结合或发挥的程度不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

    有效评价 让聋校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爱

    有效评价 让聋校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爱 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张绍坤[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聋校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

    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

    说说如何让聋校语文教学 焕发生命力 淅川聋哑学校 李洁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聋校语文教学应渗透在聋生的生活中进行。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

    聋校教学反思

    聋校教学反思 篇一:聋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

    语文课堂中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优秀范文5篇)

    语文情景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摘要: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完全地熟透教材,有较渊博的学科知识,并能较好的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教师还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

    聋校拼音教学课件

    聋校拼音教学课件(1)活动目标:1、学习单韵母e,i能认清形,读准音。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直接读出带调的e、i音。3、通过读本阅读,巩固e、i和四声的认识。4、学习e、i正确的书写方式......

    聋校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聋校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 何丽 上一学年我负责的三、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不足,有很多惊喜,也有很多无奈,现在就结合我平时的工作,和大家进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