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技能大赛阶段小结
今天,是护理训练的最后一天,以阶段性的小测作为结尾。
这几天一直是晚上将近一点回到宿舍,第二天六点半又爬起来去训练室。累是很累,不过也很充实,效率很高。今天要把四天以来学的这15项技能全部全部考试一遍,所以前一天晚上大家练习得更加努力了,晚归几乎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常态。
小测八点开始,我先考得输血。输血是侯老师做考官,侯老师很负责任,前一天晚上辅导我们一直到十点多才离开训练室回家,而且她在辅导的时候也是细致入微,教我怎么才能从小细节上让动作更流畅,更优雅。我当时心里就特别想在这次小测的时候在侯老师带教的三个项目上表现得完美一些。但是操作的时候仍是犯了错误:在第一次排气的时候没有倒一下莫菲式壶,所以输液器排气特别慢,然后挂上血袋之后忘记摘手套,到与病人交代完之后才想起来摘掉。到后来做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时候,也是颠倒了顺序,先排好输液器的气,检查好了对光性,才将留置针包装打开,又连接起来。虽然没有违反无菌原则,但毕竟是个小小的瑕疵。侯老师对我的点评里也是肯定中,又带些许的责备。我自己也觉得很失落,不是因为老师的责备,而是感到愧疚,老师寄予期望,尽心力辅导,但是自己还是没有表现得多好,还是有小毛病。我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再多练几遍呢,为什么不能更努力一些,对自己要求更高一点呢。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已然不是单纯为了自己的喜爱而去训练了,我希望让为了训练而付出很多的老师们能够为我,以及我们,而感到骄傲。这绝对是种巨大的动力。然后我考了皮内注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皮试”。这个操作是我自我感觉比较不错的项目,抽液的手法以及做皮试的手法都是反复练习过的,过程也比较流畅。但是做完之后,齐老师的评价却不高,指出了我的错误:无意识中跨越无菌区,以及最后皮试的时候没有倒手固定针头。老师说的非常正确,我也反思,因为项目太多,所以各个项目之间的不同手法有时候就在脑子里混淆了,再深一点,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没有养成,好比说无菌的意识,固定针头与针帽连接的意识,不污染针栓的意识等等。有了这种思维这种原则,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很多错误了。但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项目上栽跟头的感觉肯定不会太好,这就表现在,我在看其他同学操作皮试也犯了不少错误,而老师却没有发现而对其评价很高时,心里会觉得不太公平。不过紧接着我自己都为自己这种想法而感到好笑,小测的根本目的不就是为了寻找不足加以改正的么,现在你的缺点暴露了,你该高兴地改正它才是啊。
在王焕云老师插胃管,吸痰和导尿三个项目上发挥得还比较稳定。经气管插管吸痰我是第一个做的,1分42秒完成,做完之后老师说,嗯,表现很好,一看是昨晚上下了苦工了吧,我微微笑了,涌起一些成就感。程老师以前说过,你们就一个项目一口气做上十遍,你再去看看效果怎么样。我依法试验,五遍以上效果就特别明显,能够快速形成一种思维的route,在操作的时候就很流畅。
姚静老师的吸氧,肌肉注射和洗胃这三个项目,我发挥得也还不错。姚静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做出了点评,并且把其他人容易犯的一些错误也给我们总结归纳了,我们临走时她说,经过第一轮的培训,你们对于操作流程已经很熟练了,相当于掌握了招式,下面的训练里我想大家应该培养一下自己的内功了。我觉得姚老师说得很对,要把临床操作和临床思维结合起来,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应变,同时要临危不乱,心理素质过硬,想来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在操作的间隙看别人操作,能觉察出每个人的不同风格和心里状态。大琦今天所有项目都显得很着急很毛躁,所以我明显感觉出了她对这次小测有多重视,所以才想表现得又快又好。小琦实在太可爱了,给男病号导尿的时候插尿管不顺利,一边插自己一边叹气:“唉..纠结..唉…”我们想象着小琦面对着一个导着尿的病号感叹“纠结”,都笑喷了。曦敏还是一如既往的“高铁速度”,什么都是蹭蹭蹭蹭完成,很流畅,但是动作会飘,做不到位,也显得急躁。小利就是仍旧的又稳又大气啦。恩恩,则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总结今天的表现,就是大错误没有,但小状况频出。水囊塞弹出,经鼻吸氧管没有拉松,甚至会出现手套戴反了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和训练项目紧,来不及消化和吸收,只是机械性地记忆了有关系。与这几天太过疲惫有关系。也与考试的这种环境氛围使人头脑出现短暂空白有关系。怎么协调理解、联系、效率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呢,我还要再想想。
明天要开始理论课啦,以后晚上终于可以按时睡觉了,木哈哈~
第二篇:临床技能大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这里是辽宁何氏医学院第二届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的比赛现场 我是主持人崔雪萌
临床技能操作是一名医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临床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科目,为了促进学生们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我院在这里隆重举办本次活动,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和来宾,他们是:。。。。。。。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本场比赛的规则,本场比赛的四位选手稍后会上场抽签,两人一组,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今晚的选手是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的角逐产生的,他们之间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知识的火花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我宣布辽宁何氏医学院第二届临床技能操作大赛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的四位选手闪亮登场,他们分别是吴潘,徐凌菱,宋颖,石佐林。
有请工作人员把准备好的分组标签拿上来,选手们准备好了吗,好的可以抽签了。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分在第一组的是。。。,分在第二组的是。。。请第一组参赛选手准备就位,比赛开始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上场为我们讲解比赛项目的设置,好的感谢。。接下来第二组选手到赛道上就位,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评委们的辛苦工作和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接下来进入颁奖环节,分数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本场比赛的冠军是第一组,亚军是第二组,让我们用掌声对四位选手表示祝贺。下面有请本场比赛的亚军获得者。。有请xx-x为两位颁奖!接下来有请本场比赛的冠军。。有请xx-x为两位颁奖!掌声恭喜他们,请。。留步,看过了我们今晚激烈的比赛,相信您肯定有很多话想和同学们说吧,跟我们分享一下您此刻的感受吧
今天我们在竞技舞台上展示智慧,挥洒风采,明天我们在生命线上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让我们呵护着幸福和梦想,奔向明天!,下面我宣布辽宁何氏医学院第二届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到此结束,同学们,让我们明年再相会 下面请同学们上台与领导老师合影留念
第三篇:临床技能大赛方案
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实施方案
各科室:
根据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为提高我院临床医师“三基”水平,特别是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营造医务人员之间比学术、比技能的氛围,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我院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经院技术委员会讨论,院委会批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现将大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科室积极准备并按要求参赛。
一,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工作领导组及专家组: 组长:刘爱民 副组长: 成员:
二、临床技能操作大赛项目:
徒手心肺复苏术
体格检查
腹腔穿刺术
三、临床技能操作大赛时间:2010年6-8月份,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具体日期另定)。
四、临床技能大赛参赛要求:
1、各临床科室必须组织一支1-3人的参赛队,职称不限,男女不限,年龄不限,但不能不参加。
2、每位参赛选手可选择上述三项中的其中一项或多项,但同一科室的选手不能重复选择同一项。
3、不能全部完成所有三项操作比赛的科室,其选手只能参加单项评奖,不能参加团队评奖。
4、参赛报名另行通知。
五、临床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办法:
1、评分标准附后。
2、比赛办法:整个赛程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徒手心肺复苏术比赛,第二阶段为体格检查比赛,第三阶段为腹腔穿刺术比赛。
3、评分方法:专家组部分成员组成评委会,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平均得分即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
六、临床技能大赛表彰奖励办法:临床技能大赛设立:
1、个人单项奖:即每位选手三个单项分别按分数排序,前三名分获单项一、二、三等奖,除通报表彰外,分别奖励600元、400元和300元。
2、团队(科室)奖:即按每个科室三项总分排序,前三名科室分获一、二、三等奖,除通报表彰外,分别奖励2000元、1500元和1000元。
徒 手 心 肺 复 苏 操 作 评 分 标 准 项 目 评 估 环 境 判 断 意 识 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有效 摆 放 体 位 开 放 气 道 医生与病人体位正确 清理口腔方法正确 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判断时间5~10秒钟 人工呼吸方法正确 首次人工呼吸 人 工 呼 吸 有效人工呼吸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检查循环征象方法正确 判断时间5~10秒钟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正确 胸外心脏按压 有效按压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色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复 检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判断有无循环征象 判断时间5~10秒钟 5个循环用时115-120秒 3分; 110-114秒,121-125秒 2、5分; 105-109秒,126-130秒 2分; 少于105秒,多于130秒不得分 合 计 记分标准 ①人工呼吸无效一次扣1分;胸外心脏按压无效一次扣0.4分。操作时仅绿灯亮为有效;其余均为无效。每组多做或少做均记为无效。②5个循环用时120秒,不足或超过均以5秒为一个计数单位。操 作 要 求 观察周围后诉环境安全 拍病人双肩 标 准 分 1 1 1 1 1 1 1 1 4 2 2 2 2 2 2 1 1 1 1 4 12 12 12 12 12 1 1 1 1 1 时 间 3 100分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100分)一、一般检查[5.0]
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3.0]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二、头部[5.0] 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0.5]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 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1.0]
三、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2.5] 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 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 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被检者吞咽;同法检查甲状腺右叶。[3.0] 23.触诊气管位臵。[1.0] 24.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肿大则无须听诊。[0.5] 25.测试颈项强直。取枕,左手托住被检者枕部,右手放在其胸前使被检者头部作被动屈颈动作,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Brudzinski征)。[0.5]
四、前胸部和肺部[16.0]
26.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臵。[0.5] 27.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触诊腋窝外侧壁。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2.0] 28.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1.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
29.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臵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臵,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 30.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臵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对称位臵,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1.0] 31.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臵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0.5] 32.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2.0] 33.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被检者平静呼吸,自上而下, 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3.0] 34.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3.0] 35.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1.0] 36.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1.0]
五、心脏[19.0]
37.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视)、心尖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视诊心前区异常搏动。[2.0] 38.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臵和时期[4.0]。39.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1.0] 40.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6.0] 41.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臵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5.0] 42.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1.0]
六、背部[15.0]
43.视诊皮肤。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0.5] 44.触诊胸廓扩张度。双拇指在第10肋水平,对称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两侧,两拇指间距约2cm,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使皮肤松弛致双手大拇指掌侧缘平行;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 45.触诊语音震颤。两手掌臵肩胛下区对称部位,请被检者发“yi” 长音,然后两手交换,请被检者以相等强度重复发“yi” 长音。[1.0] 46.背部叩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 点。[2.0] 47.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沿左肩胛线自上而下, 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迅速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区, 翻转板指, 在其中点作一标记。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 迅速自上而下叩出浊音区,翻转板指, 再作标记,嘱被检者恢复正常呼吸。用直尺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再叩右侧。[5.0] 48.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 点。[2.0] 49.听诊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和肩胛下区左右共4 点,两侧对比。[1.0] 50.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1.0] 51.观察脊柱的活动度。[0.5] 52.检查脊柱弯曲度、压痛、叩击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1.0]
七、腹部 [24.0]
53.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0.5] 54.腹部浅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滑行触诊,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检查McBurney点反跳痛。[1.0] 55.腹部深触诊。左手与右手重叠,以并拢的手指末端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1.0] 56.肝脏触诊。用左手拇指臵于季肋部,其余四指臵于背部,右手自右髂窝沿右锁骨中线,与呼吸配合,向肋缘滑行移动,直至触及肝缘或肋缘。如果肋下触及肝脏,必要时宜在右锁骨中线叩出肝上界并测量肝脏的上下径。肝脏肿大者作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5.0] 57.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一般从脐部开始,自下向上滑行移动,与呼吸运动配合,测量肝缘与剑突根部间的距离。[2.0] 58.脾脏触诊。左手掌臵于被检者左腰部第7~10肋处,右手掌自脐部开始,两手配合,随呼吸运动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触诊脾脏,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触诊不满意时,可嘱被检者右侧卧位, 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作触诊。如脾脏肿大,则测量甲乙线、甲丙线和丁戊线。[3.0] 59.Murphy氏征检查。以左拇指勾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与肋骨交叉,嘱作深吸气,同时注意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有无疼痛。[3.0] 60.双手拇指依次深压季肋点、上输尿管点和中输尿管点。[0.5] 61.检查肝区叩击痛。[0.5] 62.检查液波震颤。左手掌轻贴被检者右侧腹壁,右手指指腹部叩击左侧腹壁,必要时请被检者或助手用右手掌尺侧缘压在脐部腹正中线上,再叩击对侧腹壁。[0.5] 63.检查振水音。左耳凑近被检者上腹部,冲击触诊上腹部。[0.5] 64.检查腹部叩诊音分布。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诊。[0.5] 呈左侧卧位,停留片刻后再次叩诊。
65.叩诊移动性浊音。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叩及浊音时,板指位臵固定,嘱被检者右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直达浊音区,叩诊板指固定位臵;嘱被检者向左侧翻身180 [3.0] 66.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1.0] 67.听诊有无血管杂音。[0.5] 可根据专科情况,腹部检查按视、听、触、叩的顺序进行。68.触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股动脉搏动。[0.5] 69.听诊有无射枪音和有无Duroziez双重杂音。听诊器体件臵于股动脉上听诊。[0.5] 70.检查上、中、下腹壁反射。[0.5 ] 八、四肢及部分神经反射[8.0] 7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
72.检查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弹性。触诊左右滑车上淋巴结。[0.5] 73.触诊双侧桡动脉搏动、有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检查水冲脉时,用左手指掌侧紧握被检者右手腕桡动脉处,将被检者前臂抬高过头。[0.5] 74.检查左右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力。[0.5] 75.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Hoffmann征检查,先左后右。[2.0] 76.视诊双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
77.触摸腘窝淋巴结,触诊压陷性水肿,先检查左下肢,后查右下肢。触摸两侧足背动脉。[0.5] 78.检查左右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力。[0.5] 79.左右膝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Copperhead征、Gordon征、Kernig征检查[3.0] 80.盖好被子,收拾完毕后,感谢被检者的配合,并道别。[0.5]
腹腔穿透术评分标准(100分)
1、与病人沟通 向患者说明目的、意义,让病人了解腹腔穿刺的重要性,简单的操作过程,可能的并发症,需要配合的动作等,取得同意并签协议书。[3]
2、用物
①腹穿包、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腹带 [2]
②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 [2]
③2%的利多卡因,5mL、50mL的注射器 [2]
3、准备
①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刺伤膀胱。[2]
②取平卧位或坡卧位;腹水量少者,可取侧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4] ③穿刺点选择
④a.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点,b.脐与趾骨联合中线的重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1.5cm处,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连线中点。c.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腹中线交点,此处较安全,也适于腹内液体较少时的诊断性穿刺。[5]
4、操作程序与步骤
①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5]
②按序准备用物[5]
③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10]
④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至突破感后,⑤连接注射器抽取腹水5-10ml,送化验 [25]
⑥抽液毕拔出针,针眼涂上3%碘酒并盖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定[5]
⑦整理用物,填写检查单并送检[5]
⑧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 [5]
5、提问2问题(题目由评委出)[20]
第四篇:临床技能大赛方案
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实施方案
各科室:
根据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为提高我院临床医师“三基”水平,营造医务人员之间比学术、比技能的氛围,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我院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临床技能大赛,现将大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科室积极准备并按要求参赛。
一,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工作领导组及专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临床技能大赛项目:
(一)理论考试:包含十八项核心制度、医疗法律法规知识
(二)技能操作:包含徒手心肺复苏术、体格检查、腹腔穿刺术
(三)病历质量
三、参赛人员:临床科室全体副高、中级、住院医师
四、临床技能大赛时间:
五、临床技能大赛参赛要求:
1、全体临床科室全体副高、中级、住院医师需要参加理论考试;
2、技能操作比赛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各临床科室必须组织一支1-3人的参赛队参加技能操作;一个人可以完成全部技能操作,也可以多人分步完成全部技能操作。
3、每个科室挑选5-10份终末病历参加病历质量点评。
五、临床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办法:
1、技能操作评分标准附后。
2、评分方法:
(1)理论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行排名;
(2)技能操作和病历评比由专家组部分成员组成评委会,对个科室进行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平均得分即为科室的最后得分。
徒 手 心 肺 复 苏 操 作 评 分 标 准 项 目 评 估 环 境 判 断 意 识 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有效 摆 放 体 位 开 放 气 道 医生与病人体位正确 清理口腔方法正确 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判断时间5~10秒钟 人工呼吸方法正确 首次人工呼吸 人 工 呼 吸 有效人工呼吸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检查循环征象方法正确 判断时间5~10秒钟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正确 胸外心脏按压 有效按压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色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复 检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判断有无循环征象 判断时间5~10秒钟 5个循环用时115-120秒 3分; 110-114秒,121-125秒 2、5分; 105-109秒,126-130秒 2分; 少于105秒,多于130秒不得分 合 计 记分标准 ①人工呼吸无效一次扣1分;胸外心脏按压无效一次扣0.4分。操作时仅绿灯亮为有效;其余均为无效。每组多做或少做均记为无效。②5个循环用时120秒,不足或超过均以5秒为一个计数单位。操 作 要 求 观察周围后诉环境安全 拍病人双肩 标 准 分 1 1 1 1 1 1 1 1 4 2 2 2 2 2 2 1 1 1 1 4 12 12 12 12 12 1 1 1 1 1 时 间 3 100分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100分)一、一般检查[5.0]
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3.0]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二、头部[5.0] 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0.5]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 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1.0]
三、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2.5] 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 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 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被检者吞咽;同法检查甲状腺右叶。[3.0] 23.触诊气管位置。[1.0] 24.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肿大则无须听诊。[0.5] 25.测试颈项强直。取枕,左手托住被检者枕部,右手放在其胸前使被检者头部作被动屈颈动作,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Brudzinski征)。[0.5]
四、前胸部和肺部[16.0]
26.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0.5] 27.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触诊腋窝外侧壁。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2.0] 28.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1.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
29.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 30.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1.0] 31.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0.5] 32.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2.0] 33.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被检者平静呼吸,自上而下, 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3.0] 34.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3.0] 35.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1.0] 36.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1.0]
五、心脏[19.0]
37.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视)、心尖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视诊心前区异常搏动。[2.0] 38.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4.0]。39.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1.0] 40.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6.0] 41.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5.0] 42.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1.0]
六、背部[15.0]
43.视诊皮肤。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0.5] 44.触诊胸廓扩张度。双拇指在第10肋水平,对称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两侧,两拇指间距约2cm,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使皮肤松弛致双手大拇指掌侧缘平行;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 45.触诊语音震颤。两手掌置肩胛下区对称部位,请被检者发“yi” 长音,然后两手交换,请被检者以相等强度重复发“yi” 长音。[1.0] 46.背部叩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 点。[2.0] 47.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沿左肩胛线自上而下, 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迅速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区, 翻转板指, 在其中点作一标记。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 迅速自上而下叩出浊音区,翻转板指, 再作标记,嘱被检者恢复正常呼吸。用直尺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再叩右侧。[5.0] 48.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 点。[2.0] 49.听诊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和肩胛下区左右共4 点,两侧对比。[1.0] 50.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1.0] 51.观察脊柱的活动度。[0.5] 52.检查脊柱弯曲度、压痛、叩击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1.0]
七、腹部 [24.0]
53.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0.5] 54.腹部浅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滑行触诊,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检查McBurney点反跳痛。[1.0] 55.腹部深触诊。左手与右手重叠,以并拢的手指末端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1.0] 56.肝脏触诊。用左手拇指置于季肋部,其余四指置于背部,右手自右髂窝沿右锁骨中线,与呼吸配合,向肋缘滑行移动,直至触及肝缘或肋缘。如果肋下触及肝脏,必要时宜在右锁骨中线叩出肝上界并测量肝脏的上下径。肝脏肿大者作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5.0] 57.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一般从脐部开始,自下向上滑行移动,与呼吸运动配合,测量肝缘与剑突根部间的距离。[2.0] 58.脾脏触诊。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7~10肋处,右手掌自脐部开始,两手配合,随呼吸运动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触诊脾脏,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触诊不满意时,可嘱被检者右侧卧位, 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作触诊。如脾脏肿大,则测量甲乙线、甲丙线和丁戊线。[3.0] 59.Murphy氏征检查。以左拇指勾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与肋骨交叉,嘱作深吸气,同时注意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有无疼痛。[3.0] 60.双手拇指依次深压季肋点、上输尿管点和中输尿管点。[0.5] 61.检查肝区叩击痛。[0.5] 62.检查液波震颤。左手掌轻贴被检者右侧腹壁,右手指指腹部叩击左侧腹壁,必要时请被检者或助手用右手掌尺侧缘压在脐部腹正中线上,再叩击对侧腹壁。[0.5] 63.检查振水音。左耳凑近被检者上腹部,冲击触诊上腹部。[0.5] 64.检查腹部叩诊音分布。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诊。[0.5] 呈左侧卧位,停留片刻后再次叩诊。
65.叩诊移动性浊音。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叩及浊音时,板指位置固定,嘱被检者右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直达浊音区,叩诊板指固定位置;嘱被检者向左侧翻身180 [3.0] 66.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1.0] 67.听诊有无血管杂音。[0.5] 可根据专科情况,腹部检查按视、听、触、叩的顺序进行。68.触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股动脉搏动。[0.5] 69.听诊有无射枪音和有无Duroziez双重杂音。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听诊。[0.5] 70.检查上、中、下腹壁反射。[0.5 ] 八、四肢及部分神经反射[8.0] 7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
72.检查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弹性。触诊左右滑车上淋巴结。[0.5] 73.触诊双侧桡动脉搏动、有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检查水冲脉时,用左手指掌侧紧握被检者右手腕桡动脉处,将被检者前臂抬高过头。[0.5] 74.检查左右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力。[0.5] 75.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Hoffmann征检查,先左后右。[2.0] 76.视诊双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
77.触摸腘窝淋巴结,触诊压陷性水肿,先检查左下肢,后查右下肢。触摸两侧足背动脉。[0.5] 78.检查左右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力。[0.5] 79.左右膝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Copperhead征、Gordon征、Kernig征检查[3.0] 80.盖好被子,收拾完毕后,感谢被检者的配合,并道别。[0.5]
腹腔穿透术评分标准(100分)
1、与病人沟通 向患者说明目的、意义,让病人了解腹腔穿刺的重要性,简单的操作过程,可能的并发症,需要配合的动作等,取得同意并签协议书。[3]
2、用物
①腹穿包、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腹带 [2] ②3%碘酒、75%酒精、棉签、胶布 [2] ③2%的利多卡因,5mL、50mL的注射器 [2]
3、准备
①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刺伤膀胱。[2] ②取平卧位或坡卧位;腹水量少者,可取侧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4] ③穿刺点选择
④a.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点,b.脐与趾骨联合中线的重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1.5cm处,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连线中点。c.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腹中线交点,此处较安全,也适于腹内液体较少时的诊断性穿刺。[5]
4、操作程序与步骤
①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5] ②按序准备用物[5] ③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10] ④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至突破感后,⑤连接注射器抽取腹水5-10ml,送化验 [25] ⑥抽液毕拔出针,针眼涂上3%碘酒并盖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胶布固定[5] ⑦整理用物,填写检查单并送检[5] ⑧术后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 [5]
5、提问2问题(题目由评委出)[20]
第五篇:临床实习阶段小结
临床实习阶段小结
时间:7月22-7月31日
带着对于临床的向往,走进了第一个科室-肝脏及血管外科。起初在安排表上写的是“肝血管外科“看到这个就去网上查了下,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奇特的名字。当时就暂且理解为是做肝脏血管方面的,血管瘤什么吧。直到进了科室才晓得,这个肝脏外科和血管外科共同组成的。很幸运的是我被分到了肝脏组。主要是做肝脏肿瘤,结石等方面疾病的。
先来说说我们组的构成,一个大BOSS,一个中BOSS。然后就是一个主治医师,三个博士研究生,两个住院医师,还有一名尼泊尔的留学生(恰巧他参加过我们学院组织的国际交流营,之前也就认识),然后就是我这个资历最浅的本科生。组的氛围相当和谐,互帮互助,交流也广泛,师兄们也对我关爱有加啊!是不是会告诉我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肝脏的解剖,局部解剖情况,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治疗,原因,肝癌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的评价,肝癌的诊断,卫生部病例书写的规范,外科基本操作规范。等等。尽管现在我还没能够完全掌握,但有了方向和目标掌握也就显得不难了。这也多亏了师兄们的教导。
下面说一下在这一阶段中具体学会和做的一些事情(可以说我的无数个第一次就献给了这个阶段的临床实习)
第一次给病人换药:这是我在进科室第二天完成的事情,是给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换,因为感染的原因他已经住院20多天了,心里满是 抱怨,之前是住院医师给她换药,换到一半在放引流条的时候觉得疼痛,她就开始叫痛,这是外面的家属就急急忙忙的说不干了,大吵大闹的(后来证实,这个病人家属与我们组的很多医生都有过这样的场面)第一次的换药就这样半途而废了。(后来在走廊见到了那位老太太,她居然对我说谢谢,说那天不好意思,这让我大吃一惊)有过第一次悲惨的换药经历后,之后的换药我都分外的小心,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紧张手还发抖,为了不让家属和病人觉得我是一个新手我努力做到手不斗,渐渐的也就习惯的,变的专业起来。现在每天5-6个特大换药也没问题。
关于换药的心得:
1、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跟着多个师兄学习,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不同的方式和方法,然后在看看执业医师考试的操作要求,结合在科室的器具进行换药(换下来的垃圾的摆放,换药盘的摆放,对于家属是否需要在场,这都是我们学要考虑的。
2、换药的时间是医生和病人接触最久的时间,我们需要充分的利用这样一个时间与病人或家属进行交流,在对于病情治疗方面我们或许没有什么能够说的,但我们可以说一些较为基本的,让他们平时需要注意的,比如下床活动,你今天咳痰怎么样,吃饭的量怎么样,是否有除了伤口一位的其他的地方感觉不舒服的,伤口处的渗出较多的,要拿棉垫垫一下,或者说一些家常,再或者讲讲医生们的生活,从我们这里让他们了解到医生们的工作是多们的累多么的辛苦需要读书的时间是多们的长。
3、在换药时有的病人可能对疼痛比较敏感,在做任何可能会有疼痛的操作时都提前告知病人,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这个样子即使是痛他们也会较大程度的理解,如果不痛那就更好了,他们会认为你的技术好~
第一次写大病例 :进入临床实习第二天,病例书写的好坏是一个医生技术最重要的体现,这个需要我们从病人复杂的表现,病情发展情况,中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然后组织出来,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一个大病例是写的一个梗阻性黄疸的病人,之前有过一次手术史,病史大概持续6个月左右。在师兄们的帮助下算是完成了第一份大病例。但需要改进的还很多。之后又在值班的时候写了两份病例,一个是腹主动脉动脉瘤,一个是急性阑尾炎的。今天又在师兄的帮助下完成了一份需要肝移植的病人的病例。
大病例书写心得:近阶段来病例书写的次数不多,而且大多是在师兄们的指导下写的,个人独立书写能力还是需要加强。结合师兄们的指导将大病例书写需要注意的提一下:主诉需要简单,现病史是按照时间顺序写,每一个时间段内不需要按:症状、持续时间、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情况,的顺序来进行补充。辅助检查中若查检有占位的一定要写出大小。肝癌的辅助检查一般需要有:肿瘤标记物,乙肝两对半,若有乙肝还需要有HBV-DNA的检查(判断复制的情况),影像学检查。
第一次上手术:这是进入临床实习第三天的时候,带着对于手术室的好奇,在师兄的带领下上了第一台手术,但由于那天恰逢值班需要收急诊病人,仅仅看到开腹和分离腹腔粘连就被护士老师叫上去收病人了。第一进手术室几乎把所有要犯的错误都犯。洗手基本忘了只记住了个大概,穿手术衣的时候也被说做得不规范,两只手举得太高超过了头部,带手套也很纠结。在手术过程中我也出汗多啊,还麻烦了护士老师帮忙擦汗和塞纱布到我头上,免得汗掉下来。第一次手术所做的事情就是用吸引器吸电刀切割产生的烟雾,和 局部的手术出血,刚开始手还在斗呀!!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站位,自己的手该怎么放,我就只好一只手拿着吸引器吸,一只手按照标准放在胸前的位置,但这个动作确实太变扭了,被护士老师看见了,还说我是在把主刀给抱住的样子,弄得我多不好意思的。后来才知道手是直接可以放在铺巾上的,整个人都是可以靠在手术台上的。到目前为止一共上了五台手术了。一个胆管癌,两个剖腹探查脾切除,一个胆道结石,一个肝占位的。
手术心得:不懂就问,第一次进去肯定有不懂的,不要怕被骂,当知道是新人后护士老师会很乐意的教导我们的。每一次教导后记住就是了。在手术史可以学到的东西会很多,有很多很多的新的器械和操作。在手术非关键时候如缝皮时大家也会开一些玩笑的,来调节一下手术室的气氛。在手术中也对团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有一个人说自己能够将一台手术做好的,一台好的手术需要有医学专用,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助手之间的良好的配合。用生理盐水清洗腹腔,简直是颠覆了我曾经的想象,直接将一大杯往腹腔中倒,摇一下再用吸引器吸出,不断的重复。在对肠进行探查时,是要将肠全部翻出来,仔细看肠系膜的情况。
第一次缝皮:只是在进入临床实习第七天发生的事情。脾破裂的病人,当时在老师的指导下缝了6针,在距离和打结的松紧程度上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不过整体上还算是过得去。接着第二太脾破裂又缝了6针。第二台手术 在凌晨将近4点才完,回家都快四点半了,可能当时是因为上手术的原因,心情特别激动,才坚持着熬到了那个点(我可是一个不熬夜的人啊!)那天凌晨也见到了第一死亡的病人,本来安排的第三台,是被刀刺伤的,被接到急诊手术室还没有进行医学专用就不行了,也没有抢救过来,出来的时候看着他的母亲在手术室外面嚎啕大哭。不禁感叹,珍惜生命对于自己对于家人是多么的重要。
缝皮心得:目前一共参加了四台手术的缝皮,也还是感谢师兄们的打赏吧。在师兄们的细心教导下还是也点长进的,手术室的护士老师还夸我说缝得不错。按照师兄们的教导中缝皮需要注意的:缝脂肪层的时候需要勾一点下面的肌层或者是筋膜,防止在脂肪层和下面一层之间存在间隙,在对皮不是很好的部位需要采用褥式缝合,在缝真皮层的时候一般不采用可吸收线,在缝腹腔内的血管时用滑线,注意缝合的距离,垂直进针,进和出到伤口两边的具体要一样,一般打三个结。
第一次拔管:拔管是今天做的,给一个做了肝脏切除的病人拔管,结合之前看师兄们的操作总体来说还算比较顺利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
第一次冲管:由于腹腔存在胆漏的情况需要对腹腔进行冲洗,一般用两袋500ML的生理盐水,输液器,将其连接然后将针头扎在其中的一个引流管上,放的速度可比静脉输液的速度稍快。
第一次无接触带手套:无接触带手套是在和住院总一起上手术的时候学的,在我去第四台手术的时候使用的。总体感觉不错,减少了之前可能碰到手套外面的风险。我觉得我也后带手套也就用这种方法了。
第一次值班:值班还不错,一点多就能睡觉,中间也没有被叫起来,只是换药和取血比较多。这周五我又有值班了。
总的来说近段时间的实习还是挺充实的,非常真诚的感谢师兄们的教导!!希望能够将这种热情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