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教育专业硕博选题(2005——2015)(精选)
特殊教育专业硕博选题(2005——2015)
[1]刘昊.智力落后班级多媒体教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2]呼琼霞.初职校轻度弱智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3]王爱丽.汉字的笔画数和结构方式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4]郑静.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筛查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5.[5]俞晖.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6]李伟亚.自闭症儿童即兴音乐治疗的理论模型探索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7]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8]孟晓.口腔轮替运动速率标准的修订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9]屠金路.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Ⅲ)的试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0]何晓莹.工读学校学生欺负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1]马晓琴.寄养儿童社会技能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2]何彩平.寄养儿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3]穆昕.听觉障碍中学生汉语阅读理解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14]江敏红.学龄期唐氏综合征儿童交流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5]王怡.抑制性控制能力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6]许昭慧.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单音节词声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7]刘庆芳.多动症与品行障碍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8]江娥.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9]汪放.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20]钟玲.美国IDEA的演进与我国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21]王佳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学生适应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22]孙琪.智力落后儿童学校教师工作倦怠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23]程辰.上海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方案运作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24]孙立双.自闭症儿童自伤行为的功能性行为评估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25]孙玉梅.湖北省幼教工作者学前融合教育观念与态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26]翟孟.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27]夏滢.自闭症幼儿在亲子互动中的词类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28]张红.受艾滋病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29]姚莉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0]陈莲俊.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1]商庆高.工读学校学生与普通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移情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2]罗琳.聋生对网友约见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3]瞿莹.音乐对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记忆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4]张俊玲.高中聋生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及内隐认知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5]陆莲.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6]张莉.贫困地区学前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7]卢天庆.上海市智障人士就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38]但瑰丽.湖北省残疾青少年社区参与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39]孙韡郡.广义发声功能评估的实验研究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40]刘晓明.听障学生阅读理解监控的眼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41]胡金秀.听障儿童嗓音特点及其评估模式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2.[42]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威胁知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43]刘建菊.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效果评估标准的修订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44]张磊.普通话音节中协同发音的声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45]陈琳.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记忆的系列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46]荆伟.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词语习得中“快速映射”能力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47]郭文斌.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部表情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48]宋文霞.认知加工偏向下工读学校学生攻击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49]刘嘉秋.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50]谌小猛.盲人大场景空间表征的特点及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51]陈光华.自闭症谱系儿童模仿能力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52]李伟亚.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汉语句子理解过程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53]李娜.听力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54]肖永涛.前发声期嗓音参数参考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5]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6]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7]张茂林.听障学生阅读理解中的策略运用及其眼动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8]张放放.4-6岁汉语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叙述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9]周林灿.病理嗓音的声学分析和合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60]张蕾.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特征及其关系的研究与训练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61]卢海丹.小学生听觉时长处理机制及其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62]杜晓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复合模式加工中NAVON效应的反转[D].华东师范大学,2011.[63]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64]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65]卢红云.韵母构音运动声学特征分析及治疗策略的制定[D].华东师范大学,2011.[66]唐丹.ipad软件应用于脑瘫儿童教育选择适配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67]白洁.学习障碍小学生学校适应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68]成彦.聋人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69]黄牧君.奥尔夫音乐治疗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70]田艳萍.上海市送教上门家庭现状与服务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71]罗玲.成都地区自闭症儿童家庭生活质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72]孔祥勋.自闭症儿童的玩具及其选择适配方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73]高洁.重复阅读结合自我监控策略对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流畅性之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74]王静静.社会故事教学对自闭症学生课堂干扰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75]李林.亲子互动训练对增进工读学校学生亲子依恋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76]胡梦娟.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教学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77]杨淋先.智力障碍青少年生涯转衔之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78]孙玉淑.智力障碍学生生存技能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79]赵欣.听觉障碍小学生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80]王秀丽.培智学校教师在职集中培训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81]张慧.特殊教育教师对“医教结合”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82]王倩楠.孤独症者闲暇教育现状与需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83]申芸芝.中央执行系统功能对不同类型小学数学学业不良者数学学习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4.[84]张海燕.听障学生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眼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85]刘敏.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时间延续性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86]杨娟.基于ICF-CY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87]贾兆娜.基于我国残障儿童受教育现状的法定特殊教育对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88]苏鹏鹏.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承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89]张秀.英国特殊教育立法的演进及对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4.[90]高川.聋生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91]赵妍.聋生词汇语义加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92]梅健.聋生加法算法知识的自动激活[D].陕西师范大学,2014.[93]李蕾.RSVP范式下聋人与健听人视觉特征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94]张群超.解释水平、选项框架、任务特征对听障大学生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4.[95]陈立.初中英语学业不良者阅读发展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跨语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96]蒋春蓉.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功能特点[D].陕西师范大学,2014.[97]刘秀珍.融合教育环境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社交技巧教学之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98]徐浙宁.2-5岁超常儿童对数的认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99]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100]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101]杜晓新.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102]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03]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04]王庭照.聋人与听力正常人图形视知觉加工能力的比较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05]于素红.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06]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7]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8]邹静.自闭症儿童情感决策特点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9]唐国愉.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分析与训练策略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110]张欢.学前融合教育环境下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111]汪丽娟.听觉障碍高中生休闲生活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112]任登峰.特殊学生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期望与其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113]李佳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114]黎文静.随班就读学生同伴交往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115]崔娇.武汉市民办特教机构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116]郭苏晋.游戏活动介入运动疗法对脑瘫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2.[117]荆杰.重庆市自闭症儿童母亲亲职压力及其社会支持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118]卢茜.内地某高校肢体残疾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质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119]陈西梅.社会故事影响自闭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120]范秀辉.普通幼儿对身心障碍同伴接纳态度之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121]白洁.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隐学习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122]苏慧.广东省培智教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123]周玲玲.自主支持对随班就读学生课堂注意行为影响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124]刘文璐.休闲教学方案对在家教育脑瘫学生休闲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125]冯敏.书面词语和手语图片对聋生语义分类影响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126]陈晖.自闭症儿童对社交信息选择性注意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27]徐芳.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28]严舒.3-5岁学前儿童语音能力评估标准化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29]杨宇婧.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30]朱瑞.自闭谱系障碍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31]刘轶.听障学生随班就读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132]张国栋.质量评价视角下学前融合教育现状的跨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133]许琦.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热点的共词可视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134]吕春苗.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实施背景下中国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135]刘敏.电脑辅助教学对增进低功能自闭症儿童情绪辨认能力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36]康红云.视频示范教学对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技能学习成效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37]徐丽杰.聋大学生心理弹性特质及其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38]黄勇.游戏教学对增进智力障碍儿童课堂学习适应行为之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39]邓泽兴.社会故事结合电脑辅助教学对增进低功能自闭症社会技能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0]张悦.手势沟通干预方案对增进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1]段玄锋.智障儿童学习活动支持程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2]焦雅思.故事结构教学对阅读障碍儿童口语叙事能力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3]胡胜.随班就读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4]邓宝莲.在自然情境中建立提示系统对增进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5]卜凡帅.修正与支持性策略对促进中度自闭症青少年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6]杜文海.自闭症儿童母亲心路历程的叙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7]秦宗南.延迟满足对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干预成效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8]唐仕元.培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指标构建及成长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149]何嘉慧.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和工作投入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150]邢丽丽.学习障碍儿童离特殊教育对象还有多远?[D].陕西师范大学,2013.[151]伍蛟蛟.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教育安置[D].四川师范大学,2013.[152]王喜军.数学学业不良学生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53]徐景俊.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154]陈福侠.工读学校学生依恋、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55]魏霜.鼻流量参考标准的制订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56]徐胤.唐氏综合征儿童叙事能力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57]万蓓.积极行为支持用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58]宋永宁.聋生阅读中标记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59]宋文霞.上海市特殊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0]贺利中.4-6岁汉语重度听觉障碍儿童语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1]卢凤.聋生工作记忆与录像呈现条件下语言理解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2]陈臻辉.4-5岁弱智儿童的言语交流行为:在母子互动中的语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3]易海燕.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与健听儿童音位对比式言语识别能力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4]徐少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与健听儿童汉语词语听觉理解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5]赵春燕.轻度弱智随班就读学生学业求助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6]赵静.初一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7]沈玫.唐氏综合征儿童短时记忆的复述策略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8]张琴.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编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69]齐碧痕.上海市辅读学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70]毛思月.大连市手语翻译培训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1]范晓娇.唐氏综合征智障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172]胡金萍.大连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3]安慧蕾.融合幼儿园中自闭症幼儿游戏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4]郭玉祺.聋校初中生同辈群体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5]刘金荣.学习困难初中生同伴交往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6]修云辉.初中智力超常学生社会适应性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7]张瑞妍.培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8]陈更娟.以家庭为中心的孤独症幼儿积极行为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79]赵娜.大连地区成人智障者生活质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80]靳敬坤.自闭症幼儿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181]杜林.残疾人职业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14.[182]李秋燕.重庆市大学生对特殊青少年的印象与其受教育影响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183]林营营.以就业为导向的聋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184]嘎娜(Ganerdene Lkhamsuren).智力障碍儿童以语言为主的家庭早期干预[D].华中师范大学,2014.[185]朋文媛.听障儿童唇读汉字识别与理解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186]张明平.智力障碍学生学校人际适应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4.[187]周玮.特殊教育学校新教师学校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4.[188]钱旭强.适应性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发展影响的个案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89]李燕.留守初中生资助领悟与感恩心理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190]宋佩涵.轻度智障随生数学多感觉教学模式的建构及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91]潘前前.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运算能力题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92]郭锡.听障大学生身份认同类型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193]梁爽.上海市送教上门学生发展现状与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94]马占刚.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用字的字量、字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95]袁银娟.聋中职生自我决策能力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96]马莎莎.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97]朱晓晨.发展迟缓儿童社会技能的家长执行干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98]王彦堃.《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99]许祖剑.关于残疾人开放教育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00]董玮倩.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特殊儿童在家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3.[201]郭玲.工读学校学生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02]杨凤金.协同教学在美国融合教育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03]柳乐.智力障碍学生抑制控制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04]余建伟.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学生师生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05]亢飞飞.听障学生随班就读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206]胡芬.基于反思教学的特殊教育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07]刘智芝.小学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识字成就测验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08]徐银秀.小学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阅读成就测验编制及题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09]李方璐.听觉障碍高中生的性态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0]刘兰.交互式教学对轻度智障初职生阅读理解成效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1]邹佩.特殊教育学校精细动作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2]江桂熔.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类比推理的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3]梁志高.自闭症儿童认知灵活性与重复行为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4]王萍.自闭症儿童家长教养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5]吴静.录像示范法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行为的干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6]张洋.奥尔夫声势音乐教学对促进智障儿童音乐课堂同伴互动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217]王文娟.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学校欺负行为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218]何盼盼.关于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学生参与特奥融合运动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19]罗紫琼.活动教学对智力落后儿童数概念影响之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220]王振洲.四川省新津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系统化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221]王雪.培智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222]张春兰.美国聋文化的起源、内涵、实践与局限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223]王鹤.9-18岁孤独症学生执行功能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224]郭云.太田阶段法在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225]王波.辽宁省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226]卢月娥.听觉障碍中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227]王倩.培智学校中智力落后学生学校适应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228]杨翠.品行障碍中学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229]熊琪.培智学校隐性课程的实施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230]李艳.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积极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1]王霄.多动症儿童的自尊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2]林云强.自闭症儿童的依恋及其与发展障碍各功能领域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3]李笑然.中度智力落后儿童加法计算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4]黄焱.低年级段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5]刘灿.聋生汉语语篇阅读中的回指推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6]田芳芳.亲子阅读情景下4岁重度听障儿童语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7]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38]章小霞.辅助沟通系统对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干预及方法要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239]刘一.自闭症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0]谢安梅.上海市辅读学校家校沟通现状及满意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1]张萍.动态评量模式下小学生数学文字题的解题历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242]贺晓霞.聋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与同伴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243]秦雪梅.教育和康复整合干预对脑瘫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244]陈晓.亲子共读对聋童阅读常规及语言能力影响之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245]李楠.上海市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6]郭家俊.自闭症儿童图画书阅读中社会性信息加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7]牟晓宇.录像示范法对自闭症儿童扰乱行为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8]林海英.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社会支持网络及其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9]赵曼.辅读学校学生语言能力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50]朱媛媛.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安置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51]郭梦之.社会故事提升自闭症幼儿生活技能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252]杨楠.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253]唐玉.保育员—儿童间互动与孤残儿童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54]肖李娟.听障初中生写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5]吴迪.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的结构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2.[256]韩文娟.《特殊儿童运动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57]雷雨田.上海市小学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数学学业评价标准调整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58]贾婵娟.工读学校学生学校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59]鲁鸣.美国障碍学生学业评价适应性调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60]王沙.攻击型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问题解决认知技能的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61]闫明.视障生心理旋转能力现状及其可训练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62]唐建荣.特殊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63]尹敏敏.盲校初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64]于雯.随班就读特殊学生同伴指导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65]张天放.双语沟通法对小学聋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66]许杨.学习通用设计对智力落后儿童图形认知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267]崔芳芳.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行为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268]赵蕴楠.美国特殊教育法案的发展与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269]周姊毓.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270]韩璐.初中聋生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271]刘晓蓉.聋人汉语学习性质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272]王爱桃.以就业为导向的我国聋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273]王苗苗.智力障碍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3.[274]王琳琳.智力障碍学生课堂适应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3.[275]赵丽娜.智力障碍儿童现场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276]左娟娟.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7]郑钦.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78]宋克霞.多动症儿童混合情绪理解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发展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79]罗帅.中度智障学生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0]王子仁.上海市智障人士养老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1]刘丹.辽宁地区4-6年级视觉障碍学生浏览器操作技能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282]谭宏.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3]孙彬彬.聋生语篇阅读过程中的连接推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4]马静静.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阅读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5]万莉莉.聋生复合应用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6]高原.工读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7]堵洁芸.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8]陈彦.初中阶段聋生与健听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状况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89]查怡韵.听障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90]姚璐璐.上海市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子女早期教育情况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91]李丹.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智障学生自我决策能力培养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292]黎莉.部件识字教学法和字族识字教学法对学习障碍学生识字学习成效之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293]罗婧.学前融合班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的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294]徐素琼.随班就读中社交技巧教学及成效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295]魏寿洪.学前自闭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实验及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296]李春梅.重庆城区0-6岁发展性障碍儿童家庭本位早期干预的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297]徐波.特殊教育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298]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299]侯旭.自闭症幼儿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建构的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300]吴佳.资源教师角色期望与角色实践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301]慕雯雯.ADHD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处理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302]高亮.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素养内容建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303]何川.美国辅助技术法律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9.[304]刘莎.辽宁省孤独症儿童家庭养育困难与需求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305]侯冬梅.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需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306]邓乾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307]李战营.特教师范生教师专业认同的叙事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308]徐添喜.就业转衔服务中残疾人职业康复实施现状分析及模式构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309]杨明利.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310]刘红羽.培智学校学生问题行为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311]李兆禧.心理行为训练对工读学生积极自我评价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312]宁夏.奥尔夫音乐治疗对唐氏综合征儿童注意及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3]连福鑫.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加工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4]李历彩.学校背景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综合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5]徐雪娇.视障大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6]王琳.上海市8-13岁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体质状况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7]王冠.辅读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8]刘嘉秋.智力障碍者自尊与社会比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9]杜颖颖.视障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0]白银婷.培智学校低学段语言康复课程开发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1]何燕.唐氏综合征儿童父母教养行为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2]胡彦玮.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语文能力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3]王庆.特殊学校教师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4]徐步云.聋人与健听人视觉变化觉察特点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5]余晓婷.上海低年级聋生掌握中国手语语音学结构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6]张伟锋.13-15岁聋生与健听学生表象能力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7]张依娜.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数学学业能力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8]赵翠芝.山东省智障教育发展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329]孙宏燕.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0]胡静.视障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依恋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1]徐媛.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2]赵帆.工读学校学生依恋及其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3]唐麟杰.智障人士社会融合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4]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35]孙士博.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教育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36]唐文妍.听障人士汉语书面语句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7]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38]李果.视力障碍儿童生态化休闲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339]曾线.AAC干预脑瘫儿童沟通能力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340]张杨.聋校初中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41]郑林英.听觉障碍儿童家庭复原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342]张晓燕.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43]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44]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345]郑遥.美国高等特教专业学生辅助技术素养培养模式研究及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0.[346]刘明清.听障大学生生活质量核心指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347]王志强.贵州苗族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苗族聋生社会适应行为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348]张淼.重庆市主城区民办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生存现状与解决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349]杨梅.特殊教育辅读班生活适应课教材的开发与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0.[350]苏秀燕.脑瘫儿童早期干预家庭支持系统建构与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1]张洋.注意转移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自伤性行为干预成效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2]郑杜甫.自我决定的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3]孙美丽.整合性游戏团体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能力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4]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355]罗乐.脑瘫学生学校适应与学校支持系统有效指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6]董文超.重听大学生边缘性处境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7]王梅先.特殊教育辅读班合班教师协同教学历程的质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8]杨静.自我监控策略对小学数学学习障碍学生解题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59]丁芳玉.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0]汪蔚兰.辅读学校智力障碍学生延迟满足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1]黄朔希.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2]肖菊英.特殊教育辅助技术适配评估构成要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363]郝均倩.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对其学校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364]万绍娜.听障中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365]饶宁.课程本位动态评价对智力障碍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6]李铮.孤残儿童同伴交往与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7]张明宇.美国替代性评估AA-MAS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8]汪文娟.听障学生认知风格与执行功能及其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9]高珊.中度智障儿童家庭功能及与其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0]孙亚男.上海市非特教专业背景教师专业化水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1]王宇琛.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2]王玮.自闭谱系障碍儿童家长心理健康、需求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3]郭静.助残志愿者志愿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4]俞旦.聋哑人就业中的社会排斥与融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375]杨磊.听障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376]邱洁.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社会技能训练架构探索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7]聂影.听力障碍初中生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8]刘杰.辅读学校毕业班智力障碍学生阅读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9]岳琪.辅读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80]杨丹蓉.辅读学校智力障碍学生与性有关问题行为的现状与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81]叶元.美国特殊教育相关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82]汪斯斯.语音编码在听障大学生唇读不同形态汉语元音识别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383]滕春玉.低年级智力落后儿童性别认知和行为发展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384]蒋邓鋆.同伴辅导策略的理论解释及其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385]高红玉.特殊教育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386]郑蔚洁.上海市小学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87]薛蕾.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和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88]王小慧.听觉障碍青少年网络交友及群体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89]王丹丹.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0]李卓辰.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1]贺京.辅读学校陪读人员陪读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2]范晓壮.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能力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3]闫寒.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数学课程内容调整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4]屠荣荣.自闭谱系障碍学生生活适应课程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5]杨丽娟.自闭症儿童分类特征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6]尤丽娜.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语文课程内容调整与实施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7]张苗.培智学校作业康复校本课程的初步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8]倪萍萍.语义与语调线索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识别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9]孙瑞.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之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400]叶羽佳.智力障碍儿童的时间管理能力及其培养的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401]刘晓美.智力障碍儿童自我决定个别化支持计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402]梁斐.知动训练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第二篇:硕博选题—生意经
>硕博选题—生意经
(一)[硕士研究生选题]
目的应该放在熟悉科研过程和基本实验技能上。如果导师不给找题,如下:
1,与师兄师姐们或者身边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商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选一个和他们的实
验方法相近的研究。优点在于:这样你将来实验有了问题,还有个人问,并且在他们的经
验下,可以少走弯路和节省经费。我当初的硕士课题就是和我们那里的肿瘤研究所的好友
商谈定下来的(与他们关联的题),一路非常顺利,那一步不会问好友就是了!
2,尽可能选简单的实验方法,不光是为了省钱和时间,同一个题能用简单方法证明,为什
么非得找什么高级方法,可能有人说:越是高级的方法越有水平!这是大错特错!!我曾经看过98 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篇原著,作者就是用了一个 ELASA 法,但实验设计的非常完美,而且就150例病人数。至于说我,当初的硕士课题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很简单!
[博士研究生选题]
上边这2点也适用,但目的应该放在锻炼 [科研思维] 上!但也不要好高务远,就那么点钱,也不许你乱来!
1,无论怎么找到的题(导师给找的,自己找的等等),一定要从中多动动脑筋!自己找题的话,方法可以把我在一楼说过的申请基金课题方法和上边硕士研究生选题的2点结合一下,我想你会选出适合你的题的。如果是导师给找的,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导师选了这个
题?这样你才能从导师那里学来东东!我当初的博士题就是导师给定的。
2,博士研究生选题最好选一个系列性研究为好,这样答辩时也好通过,而且日后也可以接
着搞,并且可以发很多连续文章(连续的研究文章特别容易被接受)。我现在研究还是博
士时的延续和发展。
--------------
硕博选题—生意经
(二)无论怎么找到的题(导师给找的,自己找的等等),一定要从中多动动脑筋!那么怎么个
多动动脑筋法?
1,导师给找的题(正向理解法)
首先要弄明白导师为什么选这个题,在你开题报告和写综述时,要注意检索相关文献,一
般情况,你都应该能追到你的专业的顶极杂志的文献,或者 Nature, Science 等杂志的文
献,这样你就会在全貌上理解导师的选题及你的研究领域的概况和进展(也能检验出你的导师的真正水平),通过这样的研究生训练,你也就能把握住一个研究方向!在这个基础
上,你就容易在导师的水平上生枝发芽。千万不要导师给找什么题,就做什么题,能毕业
就算完了!这样的话,你永远不会独立和进步!!
2,自己找题的话(反向铺开法)
我个人这么做过,很有效!但不一定适用他人。方法是在你的专业的顶极杂志,或者
Nature, Science 等杂志检索几篇文献(不要太多,但要质量),是你认为感兴趣的文章,精读以后,再反向检索引用这些文章的文献,形成以这几篇文献为中心的树枝网,这样
一来,你就会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也就是这个领域现在研究到哪里了?
至于还有什么有待于研究自然就会初露端倪!正在苦于找题的研究生们,不妨可以去试一
试,即使通过这种方法定不下来题,你也会大有收获的!!
--------------
硕博选题—生意经
(三)《选题》是科研中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呢?
其实,试验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来证明观点的,也就是你选题的观点。可以说选题的人
是 [脑],做实验的人是 [手]。正像英文文章里的通讯作者是 [脑],第一作者是 [手](指的欧美国家文章)。至于说谁伟大,我就不用说了!
我倒不是说研究生毕业就必须得作的这个 [脑],但必须向着这个方向努力,锻炼!否则,你即使博士毕业,你也没有独立作战的能力,更不要提拿到 Grant!但正像huangjiazhan
所说的:很多人一到选题过程中,就陷入困境,总是选一些基础的课题来做,在分子生物
学打圈。其实,这是每个人都有的过程,不要为此烦恼!硕士,博士期间正好是你锻炼的机会。
怎么锻炼?
当你有高水平的老板,你就要捧住这棵大树,在上面生枝发芽(善于思考老板为什么这么
做?在他的基础上,怎么样能更进一步)!否则,即使你老板帮你做出来了 Nature 的题,那你也还是那只 [手],等你自己独立了,你还是当不了 [脑]。
当你没有高水平的老板,你就得挖地三尺开垦荒地(多看文献),确实是很艰难的事,但
要有信心,只要努力你就会一步一步摸到你的领域的前沿的,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
你看的文献的杂志的档次也在逐步提升,自己引用的文献的杂志的档次也在逐渐提高,当
Nature 和 Science 都成了你经常光顾的对象,那你就离会选好题不远了,再加上灵感(在前面的基础上),你就变成真正 [脑]了!
第三篇:硕博选题—生意经
硕博选题—生意经
(一)[硕士研究生选题] 目的应该放在熟悉科研过程和基本实验技能上。如果导师不给找题,如下: 1,与师兄师姐们或者身边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商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选一个和他们的实验方法相近的研究。优点在于:这样你将来实验有了问题,还有个人问,并且在他们的经验下,可以少走弯路和节省经费。我当初的硕士课题就是和我们那里的肿瘤研究所的好友商谈定下来的(与他们关联的题),一路非常顺利,那一步不会问好友就是了!2,尽可能选简单的实验方法,不光是为了省钱和时间,同一个题能用简单方法证明,为什么非得找什么高级方法,可能有人说:越是高级的方法越有水平!这是大错特错!!我曾经看过98 年发表在 Science 上的一篇原著,作者就是用了一个 ELASA 法,但实验设计的非常完美,而且就150例病人数。至于说我,当初的硕士课题用的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很简单![博士研究生选题] 上边这2点也适用,但目的应该放在锻炼 [科研思维] 上!但也不要好高务远,就那么点钱,也不许你乱来!1,无论怎么找到的题(导师给找的,自己找的等等),一定要从中多动动脑筋!自己找题的话,方法可以把我在一楼说过的申请基金课题方法和上边硕士研究生选题的2点结合一下,我想你会选出适合你的题的。如果是导师给找的,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导师选了这个题?这样你才能从导师那里学来东东!我当初的博士题就是导师给定的。2,博士研究生选题最好选一个系列性研究为好,这样答辩时也好通过,而且日后也可以接着搞,并且可以发很多连续文章(连续的研究文章特别容易被接受)。我现在研究还是博士时的延续和发展。--------------硕博选题—生意经
(二)无论怎么找到的题(导师给找的,自己找的等等),一定要从中多动动脑筋!那么怎么个多动动脑筋法?1,导师给找的题(正向理解法)首先要弄明白导师为什么选这个题,在你开题报告和写综述时,要注意检索相关文献,一般情况,你都应该能追到你的专业的顶极杂志的文献,或者 Nature, Science 等杂志的文献,这样你就会在全貌上理解导师的选题及你的研究领域的概况和进展(也能检验出你的导师的真正水平),通过这样的研究生训练,你也就能把握住一个研究方向!在这个基础上,你就容易在导师的水平上生枝发芽。千万不要导师给找什么题,就做什么题,能毕业就算完了!这样的话,你永远不会独立和进步!!2,自己找题的话(反向铺开法)我个人这么做过,很有效!但不一定适用他人。方法是在你的专业的顶极杂志,或者 Nature, Science 等杂志检索几篇文献(不要太多,但要质量),是你认为感兴趣的文章,精读以后,再反向检索引用这些文章的文献,形成以这几篇文献为中心的树枝网,这样一来,你就会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也就是这个领域现在研究到哪里了? 至于还有什么有待于研究自然就会初露端倪!正在苦于找题的研究生们,不妨可以去试一试,即使通过这种方法定不下来题,你也会大有收获的!!--------------硕博选题—生意经
(三)《选题》是科研中的重中之重!为什么呢? 其实,试验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来证明观点的,也就是你选题的观点。可以说选题的人是 [脑],做实验的人是 [手]。正像英文文章里的通讯作者是 [脑],第一作者是 [手](指的欧美国家文章)。至于说谁伟大,我就不用说了!我倒不是说研究生毕业就必须得作的这个 [脑],但必须向着这个方向努力,锻炼!否则,你即使博士毕业,你也没有独立作战的能力,更不要提拿到 Grant!但正像huangjiazhan所说的:很多人一到选题过程中,就陷入困境,总是选一些基础的课题来做,在分子生物学打圈。其实,这是每个人都有的过程,不要为此烦恼!硕士,博士期间正好是你锻炼的机会。怎么锻炼? 当你有高水平的老板,你就要捧住这棵大树,在上面生枝发芽(善于思考老板为什么这么做?在他的基础上,怎么样能更进一步)!否则,即使你老板帮你做出来了 Nature 的题,那你也还是那只 [手],等你自己独立了,你还是当不了 [脑]。当你没有高水平的老板,你就得挖地三尺开垦荒地(多看文献),确实是很艰难的事,但要有信心,只要努力你就会一步一步摸到你的领域的前沿的,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你看的文献的杂志的档次也在逐步提升,自己引用的文献的杂志的档次也在逐渐提高,当 Nature 和 Science 都成了你经常光顾的对象,那你就离会选好题不远了,再加上灵感(在前面的基础上),你就变成真正 [脑]了!
第四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0——201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10——2015)
[1]丁炜.全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张光陆.对话教学之研究——解释学的视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0.[4]张斌.基于标准的学校教育问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6]向晶.学生幸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李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9]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洪志忠.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和建伟.对中学与大学在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衔接问题上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4]庄白.“高观点”下的中学微积分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5]何千忠.论美国社会科中历史教育的目标及内容要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0.[16]付小谧.高校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7]郑丽芸.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8]陈亚君.师范院校生物学专业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19]田倩.数学职前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0]贺晔.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1]宋静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顶岗实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2]徐蓓蓓.物理DIS实验与探究式教学的整合和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3]孙荣荣.高中地理新课程作业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4]唐晓鹏.高中人文地理案例教学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5]王孟初.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选择的国际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0.[26]袁有雯.高一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个性差异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7]楼帅.专家与新手型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8]陶俞佳.新加坡中学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技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29]汪肖楠.中学生科学学习中坐标图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0]王世朋.科学教师的课程观及其对课程实施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1]吴先强.基于标准的“元素化学”教学过程“一致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2]张贤金.化学教师对科学方法及其教育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0.[33]祝炎.化学教师教育研究特征的微观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34]陈磊磊.上海地区化学教材与教学实践中融入化学史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程晨.德国化学课程中的“学科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6]郑静.论吕思勉的语文教育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37]朱丹萍.高中古诗词课程内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8]黄歆.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0.[39]蒋芸芸.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40]柳利萍.试论朱自清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41]沈洁.人教版选修教科书《外国小说欣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42]卜静静.我国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历史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0.[43]丁洁.高中优质地理课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44]毛琦.基于ISM法的物理教科书分析及分析结果实用性的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45]金莉.中国和英国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46]臧丽娜.新课改中数学思想方法在课标及教材中的体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47]邹佳晨.椭圆的历史与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48]陈慧.高中生对数学证明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49]冯璟.职前和在职数学教师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50]梁竹.中国、新加坡初中教材平面几何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1]沈莲波.上海高中生对向量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52]王会明.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课堂特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3]姚雪.上海、香港、新加坡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4]李镌钊.讲授法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意蕴[D].华东师范大学,2010.[55]张晓蕾.课堂教学生活中学生身体问题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0.[56]秦冬梅.中小学生学期学习报告单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7]莫海玲.我国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前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8]李昂.基于教学实践的地理新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9]贾鲁娜.基于课程标准的我国现行高中生物教科书(实验部分)质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60]于晓晖.中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1]陈燕.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2]张研.“物质结构与性质”教科书学习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3]蔡晶.高中生解决化学“加合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4]余轶.青少年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创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5]尹静.高中生物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6]沈严惠.高中“植物的分类与鉴赏”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7]潘立晶.《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与应用》课程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8]魏秀.俞子夷小学学科教学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69]韩少斐.班级中处境不利学生生活体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0]周骏.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1]赵永芝.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72]王泓萱.小学校长教学领导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3]张贺华.3-6年级科学教科书插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4]高琼琼.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阻抗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5]许志毅.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6]王斌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问题之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7]赵黎.教师的知识共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8]刘润英.首要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79]赵起月.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角色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0]赵红霞.积极学习的课堂环境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1]任维伟.推进与阻力: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困境的田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2]朱海粟.陶行知生活课程思想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3]黄燕.宗白华的生命美育课程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4]张昭.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85]吴成业.教师的学生评价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86]许筱英.我国新教师就业市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87]张倩.休闲教育视角下的春游活动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88]于庆军.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89]祁灵.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实验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90]王苗.大一与高二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历史相似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91]刘晨霞.英语教科书中的文化与中国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92]郭青青.美国中小学经济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93]朱佳丽.八年级学生数学推理与证明的现状调查与教学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94]黄龙孙.高二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95]罗程宏.关于职前数学教师算法知识的调查与互助式教学设计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96]马晓华.高一学生对数以及对数函数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97]原登慧.GTTM视角下的中美数学期望课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98]黎文俊.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99]邱红娜.中新初中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0]帕孜来提.中学地理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1]李春江.基于3ds Max的计算机三维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认知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2]王星乔.基于测量模型的化学平衡知识的认知诊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3]朱丹.作文仿写教学研究——心理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4]马冠中.高中物理教科书力学定律主题中科学定律本质教学的描述与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5]陶洁.基于生物学科的初中生科学素养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6]黄若朦.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学物理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7]徐琰斐.基于动态平衡思想的“变革性经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8]计清莹.“本土文化”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109]高建军.物理问题解决中基于问题近似的迁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0]张文静.中美两种高中物理教材对比[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1]张振宇.史学研究成果引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2]柳晓丹.优秀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3]王莉.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插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4]蒋德慧.职前教师与职初教师关于斜率的PCK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5]周小青.新任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6]程林.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的标准化省(州)级学业成就测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7]陈玮.关于数学师范生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8]陆立仪.浅论蒋伯潜语文教育改革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9]隋文静.中学生运用一般化的策略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0]郑丁丁.初中数学资优生数学问题解决特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1]吴婧.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2]夏婧.拓展与延伸[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3]徐奕.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体系试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4]时晨.初高中学生解决数学开放题认知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5]付黎黎.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备课组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6]杨蓓蕾.纸笔式表现性评价在中学生地理学业成就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7]郭锋涛.新课改高中地理课程选修模块实施情况及试题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8]蔡鸿菲.反思陆九渊顿悟教育思想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129]黄静.初中生化学符号学习的调查及评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0]尤蕾蕾.“微粒间作用力”概念系统形成过程的微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1]张玲.基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NChO试题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2]李秋芳.中学地理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及方法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3]李蔚.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4]孔散君.互动卡片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5]夏寅.旨在专业发展的新教师培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6]范敏.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7]胡美云.论合作学习中的学生需要[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8]豆雨松.教师课堂评价任务设计和使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39]许超.青少年性道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0]杨森.在传统与变革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1]王彩连.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2]陈颖.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MCE与NCHO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3]李荟.中、澳科学实验内容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4]刘蕊.初三学生化学“突现性质”问题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5]彭石娟.高中“生物进化”校本活动课程的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6]兰璇.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优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7]陈玲玲.旨在质量保证的教师教育认证制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8]翁文芸.初任理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49]谢蕾蕾.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50]高芳祎.文化—个人视角下教师的研究观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51]李宏燕.法国业士水平测试试题模型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1.[152]左芳.美国德克萨斯州青少年性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53]桂德怀.中学生代数素养内涵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154]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155]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56]王中男.考试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57]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58]李宝敏.儿童网络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59]高振宇.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160]陈华.中国公民教育的诞生—课程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61]韦冬余.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62]赵士果.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63]潘丽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64]夏永庚.四书“仁智双彰”的课程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65]余闻婧.发现与解放[D].华东师范大学,2013.[166]陆晓红.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67]杨澄宇.基于现象学视角的语文课程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4.[168]汪明帅.我国近代教师权利变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69]邵朝友.基于学科能力的表现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0]潘义.上海初中生英语暑期作业现状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1]黄一平.美国K-8年级Health & Wellness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2]姜君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发展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3]李莉.中学数学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备课策略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4]刘金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评述[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5]罗玛.“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教科书构成要素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6]李同灵.化学课堂提问要素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7]朱娅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78]张燕.21世纪初儿童阅读推荐书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79]王兴燕.课程视野下的方言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0]胡陶.小学科学教师对于SSI、SSI教学的观点及教学实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1]何嘉.课堂互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2]周坤亮.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3]纪媛媛.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4]叶海龙.教师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设计和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5]钟朋.课程如何应对底层学生的教育冲突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6]桑雪洁.美国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7]刘潇琳.高中生立体几何问题解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8]袁文娟.基于布卢姆认知目标新分类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习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89]袁思情.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高中数学教材三角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0]施美.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Word power”板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91]俞莉丹.中美英三套初中科学(生物)教材学习难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92]高靖.基于学习难度模型的中外初中生物教科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93]张娜.代数应用题任务特征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4]刘万稳.数学系大一学生对标准差的概念性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5]随倩倩.评估学生条件概率学习的困难[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6]王家伟.基于GIS的中学生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7]黄洁.地理系师范实习生课堂教学失误归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8]徐清清.美国德克萨斯州初中健康教育(性教育部分)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199]雷福英.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0]屠靥韵.六年级学生对扇形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1]娄满想.中国、美国和新加坡高中数学教科书中概率统计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2]赵纪诺.中国、日本、新加坡和美国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列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3]谢珺.中国、新加坡和日本高中数学教科书复数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4]阎珏雯.清末民初:中学历史教学与国民意识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5]常元.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的转化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6]崔文鑫.高中生高层次数学认知能力的检测与相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7]严丽.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8]张玉瑜.“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09]焦方瑞.对话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0]张路一.上海市中学生思维风格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1]余婧.教师信念的传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2]赵萌萌.校本课例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3]罗琴琴.钱基博国文教育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4]吕长生.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5]傅彦.基于证据的小学教师课堂理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6]陈传东.奖励隐喻及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7]蔡文艺.真实性评价在科学探究技能评价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8]程笑雪.初中生代数应用题图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19]庞娟.超越教科书:教师对教科书的抵制与创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0]谌秀云.中学生化学反应学习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1]陈花蕊.中学生科学学科能力的框架建构与测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2]王莹颖.中学学生对幂与指数函数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3]卫芸.代数应用题的类型、结构与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4]庞泓.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设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5]贺小燕.探究学习型地理教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6]过晔俊.中美初中地理教材测评版块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7]金敏.关于初中生对代数证明认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8]王柳娇.利用概念转变解决概念混淆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9]谢柳.基于问题图式的物理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0]周雪梅.中美几何教材内容中的推理与证明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1]鲁小莉.中美高中数学教材的数学应用水平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2]陈清.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抽象性”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3]沈春辉.中法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4]周慧.中国、美国、日本和新加坡高中数学教材中矩阵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5]张诚.我国中小学公开课的类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6]钟意菁.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7]李小敏.阮真中学作文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8]尚金兰.复杂理论视域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39]陈康林.建国后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苏俄史内容的呈现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0]谢盛.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评述[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1]张勇智.中职学校“双元制”教育理念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42]盛清.上海市课外教育中青年科技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3]岳晓婷.物理学专业师范生PCK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4]王丽君.华东师范大学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5]周亚军.学校茶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6]李叶欣.高中英语教科书中的大众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7]刘霞.山东省英语高考命题变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8]周晓旭.中国、德国、美国高中数学教材幂指对函数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49]吴蕾.教师对学情分析的认知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0]田婷.小学阶段教师对数学评价任务的认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1]朱倩.小学语文教师PCK中“学生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2]侯晓灿.科学救国梦的开端[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3]杨正丽.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4]赵怡婷.海峡两岸大学入学历史科目考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5]郎芳芳.高中生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结构特征和证明建构的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6]郭文娟.学生作业的描述性反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7]王冰如.课堂观察工具评价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8]周芳芳.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259]邹逸.新手科学教师与专家科学教师PCK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60]尚永青.教科书“化学与社会”内容整合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261]杨莉.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2]石亚兵.伊壁鸠鲁的“灵魂救治”教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3]胥明雨.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4]刘志伟.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5]陈琛.小学阅读课教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6]曲琳.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小学课程结构变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7]顾若楠.小学课堂纪律的田野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8]张亚萍.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师PCK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69]彭如倩.六年级数学资优生数学能力特征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0]吴晨昊.六年级学生数感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1]晁言芹.小学生习作元认知的培养内容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2]甘敏.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3]程力.基于合作的小学习作讲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4]陈加坤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5]张静静.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6]冯鲁红.课堂师生互动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7]马永鑫.代数应用题的回忆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8]刘彩玲.中国内地与台湾高中物理教科书难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79]周梦琼.美国Texas州高中健康教育教材《Glencoe Health》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0]易英华.论王力古代汉语教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1]党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戏剧单元练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2]陈飞琴.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古代诗歌选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3]张培.上海市高中化学教师科学本质观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4]杨晓.中日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5]王雪婷.高中化学课堂提问与学生思维发展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6]胡恺岩.中学教师的KCST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7]耿芬.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微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8]张燕.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3.[289]段文宁.地理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0]陈丽娜.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语言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1]巢娜.地理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2]黄婉庆.高中地理作业生活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3]周丹.对高中数学核心能力及其水平划分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4]谢欢欣.样例学习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类比迁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5]陶磊.高中生初等几何变换思维水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6]裘莹莹.上海高中生对抛物线概念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7]马丽娜.上海高中学优生和学困生解决椭圆问题差异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8]陆琳琰.抛物线的发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299]安婷婷.关于几种概率分布的高中教材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0]姚瑾.初中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1]谢正敏.中美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2]卢晓晓.初中生尊重他人态度测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3]潘梦梦.优化语文课堂“学习场”[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4]应丹蓉.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探究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5]安凤.初中语文课堂口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6]来玉超.高一学生数学信念与函数问题解决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7]岳文娟.初中语文课堂涵泳法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8]王新燕.探究型课程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309]吴旭聪.免费师范生(生物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需求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0]丁彩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评价实施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1]潘沐.国际理解教育视角下高中英语教材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2]吴佳瑶.美国纽约州语文新课程标准(6-12年级)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3]顾薇.高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情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4]李学鹏.数字化探究式中学地理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5]林园园.白璧德新古典人文教育理想及其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6]王小平.基于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教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7]董春亮.从语文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看主流价值观的体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8]鲍孟颖.运用DINA模型对5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问题解决进行认知诊断[D].华东师范大学,2014.[319]代玲玲.清末小学地理教科书及其理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0]潘巧媚.基于清单的小学写作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1]欧阳映.中学物理学科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2]姜娜娜.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3]陈镯.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察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4]陈玉旦.在职教育硕士学习对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5]于佳萍.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6]陈洁.青少年普及型科技实践活动现状调查和结构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7]黄华胜.学生对统计推断的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8]干芸.初中低年级学生关于平均数算法意义和统计意义理解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4.[329]张婉媛.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学地理审美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0]赵东霞.中学数学课堂手势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1]王奎彩.内地新疆班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2]孙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推理论证能力测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3]徐佳银.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日本[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4]姜慧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表征能力的测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5]何世得.高中数学资优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6]黄婷.利用否定属性策略的数学问题提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7]陈琼.英国中学PSHE教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8]孙雯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39]郑跃.俄罗斯化学教科书元素知识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0]许祥龙.华东地区部分省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1]张春燕.化学教科书学科特征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2]郭凤苹.冰心儿童观及其课程文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3]王荣.教师对课堂形成性评价的理解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4]高渊露.数学写作活动对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5]刘彬彬.沪教版小学语文教参中叙事性作品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6]邱欢辉.课例研究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7]潘敏.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案例的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8]沈丹.八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349]潘燕.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0]徐一欣.高职学生汉译英作业错误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1]韩芳.形成性评价在电大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2]方春香.基于多媒体光盘自主学习与面授结合的开放英语教学模式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3]包卫芳.高职学生的生活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4]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5]曹新.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影响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6]瞿萍.上海市初高中生命科学教材层次性与衔接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7]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8]齐东平.探究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359]刘晓维.高职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60]俞彩凤.T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361]朱晓.高师英语专业英语语法教学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2]孙洁.不同课堂互动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3]安淑红.原版电影在高师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4]梁书兰.学生资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5]陈珍珍.基于需求分析的教材适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6]庄薇薇.高职ESP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7]曲欣欣.PCK理论对我国高师英语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8]陈秀蓉.电子档案袋评价系统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69]鞠芬.《新视野英语教程》的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0]任礼勤.档案袋评价(音像)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1]陈春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2]吴艳华.为实践性知识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3]陈雁.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4]王晨璐.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有效性的实验和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5]曾湧.学生课程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376]曹英.“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历史与科学本质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2.[377]占惠娟.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MCE(Shanghai)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378]李少君.承前启后,重建体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2.[379]王立忠.初中生平面几何解题错误的调查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380]李珂.Bel Canto历史探源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1]张良.课程知识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2]王月芬.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3]范敏.斯腾豪斯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4]冯加渔.自传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5]孙岩.教师集体备课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6]陈国明.S市M区初中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7]陈贝.从真实性评价视角分析中考命题的指向和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8]葛绍飞.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89]邓卓.教师层面的教科书使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0]陈新幻.梅花香自苦寒来[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1]鹿春阳.初中语文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智慧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2]陆思思.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互动话语与学生论证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3]童璐.课例研究中教师研究话语的转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4]隽国斌.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5]谢晨.Z市初中教师教学设计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6]孙玉.环境教育在科学教材中的体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7]季婷婷.沪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8]戴心雨.地理教学中非认知系统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399]王玲玲.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0]张佳琦.3D打印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1]顾锦玉.基于校园气象站的初中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2]林佳乐.初中数学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3]沈苗.“开明精神”的继承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4]周淑琪.外语阅读能力标准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5]刘登珲.回归自身功能的校外教育课程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6]白丽莎.李叔同的学堂乐歌课程改革思路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7]张淑红.教师关于脑科学的认识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8]张艳霞.中学语文课堂潜教学的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5.[409]陈鑫.儿童成长课程视野下的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0]钟华.样本微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1]孙佳琪.大象无形,教有定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2]孙蒙蒙.上海地区高二学生向量理解水平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3]叶柯达.上海高校本地生源与非本地生源对于导数概念理解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4]田方琳.数学史融入对数概念教学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5]杨珊.清末新学制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6]王梦媛.课例研究中教师PCK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7]王夏禹.小学数学新手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8]徐瑰瑰.论教—学—评一致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5.[419]陈小红.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0]谢志瑞.当前我国初中生的校外辅导现状及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1]程亮.免费师范生(生物专业)教师信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2]张萍.基于现状的髙中语文课前演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3]颜婷婷.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内容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4]冉蓉.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5]莫菲菲.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课堂反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6]马露.基于ARCS模型的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7]戴柳苑.高中物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8]赵闻敏.高一学生函数单调性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29]洪淼.关于直线方程的教学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0]陈燕青.王云五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1]倪露苹.函数概念难点研究及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2]李佳.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3]朱楠.清末地理教科书发展及中学堂地理教科书系统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4]杨蕊.台湾中学健康与体育(健康教育部分)的课程纲要和教材康轩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5]曹梦婷.台湾中学健康与体育(健康教育部分)的课程纲要和教材(翰林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6]李红萍.初中生化学定量能力的特征及其测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7]朱秋红.中学化学实验探究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8]尹静.清末中国初等化学教科书概念构成及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39]余秀娟.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课堂诊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40]陈雨.基于化学学科能力的题库构建与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441]敬瑞玲.高中生化学学习结果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第五篇: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05——2014)
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博选题(2005——2014)
[1]王翠.俄汉语篇中某些衔接手段的对比与俄语写作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5.[2]王朝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词汇与结构”效度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3]余源.甘肃省俄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4]樊丽君.动词语义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进行体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5]龚玉苗.培养隐喻意识与扩展英语词汇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6]孙明政.校本教研促进课堂教学之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7]李泽林.分科教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5.[8]赵小荣.学生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5.[9]王慧霞.教师课程观念的问题检讨与对策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5.[10]纪德奎.任务型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1]燕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2]王慧萍.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3]王艺.中美小学、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4]王敏.新课程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内容的设置及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5]刘燚.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6]陈婷.《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几何部分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7]殷刚魁.基于竞争模式的中国中学生英语关系从句理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8]高红菊.中学“学生评教”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9]张东红.兰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20]于彩月.同级响应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5.[21]尤良芳.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5.[22]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23]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24]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25]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26]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27]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28]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29]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30]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31]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32]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3]刘全国.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4]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5]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6]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7]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8]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39]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40]王虹.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1]吴万佩.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初学者习得系动词BE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2]安燕.实义切分理论在俄汉语篇翻译教学中的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43]马武林.概念图及WordNet辅助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4]李莉.大学俄语专业学生动词体使用常见错误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6.[45]邵晓霞.基于语义网络图式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6]常欣.ERP: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7]曹宁.从言语产出过程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困难[D].西北师范大学,2006.[48]孟欣征.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49]薛小明.职业能力及其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0]金健.中科院兰州分院研究生及导师基本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1]陈勇.高中物理多种教学方式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52]郭霞.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应用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3]杜文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价值观的现状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6.[54]杨翔.陇南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5]杜红梅.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6]刘勍.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新旧教科书中代数习题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7]关雯.1949-2000年中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8]雒焕国.农村初中生学业不良问题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59]曹慧芳.高中生英语文化学习情况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06.[60]王飞.英语阅读中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语言水平的互补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1]刘梅梅.“三维目标”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2]杨甲睿.小学对话式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3]杨文娟.小学生鉴定评语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4]康颖卿.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课堂秩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5]张燕.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6]郑学燕.学校“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6.[67]周进军.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8]李霞.研究型数学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69]杨晓奇.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0]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1]秦淑敏.教师期望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2]王曼玲.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3]王旭.形式图式理论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中的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74]张志莉.解码理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6.[75]周俊杰.干部教育培训中研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6]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7]刘烨.以读促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78]邹振萍.兰州市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研[D].西北师范大学,2006.[79]王晓红.同伴辅导对二语听力理解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6.[80]裴明芬.负反馈的提供与使用对初中生英语习得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6.[81]杨技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82]严峰.基于脑的教育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83]张水云.语篇理解中核心概念的建构与整合及教学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84]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85]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86]吕晓娟.性别视角下的东乡族中小学潜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87]方勤华.高中数学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88]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89]郝琦蕾.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D].西北师范大学,2009.[90]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91]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92]贺菲.教学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93]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94]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95]杜文军.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课堂人种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96]张定强.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97]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98]赵李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二语词汇习得模式与二语词汇能力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99]崇兴甲.基于语料库的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高频动词Make深度知识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0]蒋艳.自我监控在大学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1]周玉霞.大学英语听力元认知策略训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2]黄兴军.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3]王奶妮.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附带性词汇习得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4]苏云华.学校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成绩与起始年龄的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5]惠霞.主位推进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6]傅启龙.释义在二语心理词汇重建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7]雷卫平.甘肃省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复合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8]程海艳.关于“网络歌曲与中学生音乐教育”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7.[109]牛东亚.语文参与式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0]魏兴民.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1]高上雄.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2]杨淑清.初中数与代数教材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3]张宏.语文参与式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4]李莉.高中物理课堂中渗透科学方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5]房正.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6]李映雪.以联想策略为基础的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教与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7]周进.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8]杨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19]秦积翠.讲授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0]李先锋.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1]倪娜.外语学习中语音意识和阅读能力的相关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2]马彦峰.输入频率和语义透明度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短语动词学习的组块性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3]赵恕敏.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动词和名词搭配知识的实证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4]薛正花.民族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媒介语对比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5]李善华.基于任务型的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6]戴延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错误纠正方法的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7]赵昌芝.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英语阅读考试成绩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8]段晓红.非英语专业学生认知风格与英语课堂焦虑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29]陈群.甘肃高职院校学生对专门用途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0]牛丽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阅读成绩间的相关性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1]高青.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纠错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2]江岁云.档案袋评价对学习者英语水平和学习动机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3]李洪德.运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培养成人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4]杨冬梅.用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分析英语课的学习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5]李珺.中学语文考试发展研究(1906-1949)[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6]魏杰.知识观视野中的几何课程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7]王洪玲.试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8]郝丽云.运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培养高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39]王刚.20世纪80年代以来初中历史教学中抗日战争史内容演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0]徐利文.四个版本普通高中“课标”历史教科书习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1]卢光辉.八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测量与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2]李晓梅.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3]吴忠霞.目标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4]赵玉生.中小学教师“教学总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5]唐丽玲.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名搭配错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6]马英莲.个人背诵与伙伴对话对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7]代婷.1949~2000年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8]栾小芳.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49]关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150]袁健萍.西部公众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51]蔡奉伶.失位与回归:传统音乐文化话语权的丧失与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152]张淼.背诵输入促进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153]权静妮.人教版与冀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对比评估[D].西北师范大学,2008.[154]杨婕.激活扩散模型对英语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155]梁春梅.词汇知识的深度对英语写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156]龚成红.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不同文体写作中词块变体运用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157]伏红霞.自尊对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叙述性口语产出中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158]刘连升.英语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对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影响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59]刘鹏.教师的书面反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0]周红梅.俄语语法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1]夏增亮.“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大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2]孙钰.大学英语词汇损耗及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3]崔丽涛.大学新手英语教师实践知识的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4]张海燕.少儿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5]张维民.外语课堂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话语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6]张芳.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对词汇记忆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7]强臻.二语习得中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8]彭文鼎.幼儿母语与大学生英语口语对比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69]李岭.句法简化和句法冗述对中国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0]杨彦文.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隐喻理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1]梁亚兰.论任务诱发的投入量及任务类型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2]江虹.主位推进理论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教学的效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3]王珊珊.中美大学生议论文语篇连贯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4]田灵兴.内容教学法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5]翟红英.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能力与英语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6]苏保瑞.借鉴人本主义思想,探索人本化的写作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7]郭晨霞.文章体裁、题材、词汇类型和挖空类型对高考英语多项选择式完形填空难度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8]陆红燕.基于范畴化的教学设计在儿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179]陈伟.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0]陈舒.中国学生俄语习作中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1]魏霞.视觉语言输入和口头语言输出的频率效应[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2]胡敏.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语言态度对语言磨蚀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3]张琪.英语拼音教学对初中生语音意识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184]伏文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5]侯小林.教师教学行为隐性评价功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6]关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课程实施问题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7]司庆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8]宋丽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音乐新课标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新课标[D].西北师范大学,2009.[189]张艳霞.中美语文教科书配套练习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0]李晓.兰州市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1]李涵.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适应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2]李秀华.协同学理论指导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3]毛智玲.人教版与粤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4]王从华.语文审美教育本体论研究的问题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5]王茹.高中数学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理论与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6]田波.英语动词的频率和语义标记性对高中英语学生动词—名词搭配组块性学习的影响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7]秦叔萍.新课标视野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8]罗婷婷.高中数学课程中平面解析几何内容设置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199]贾晓华.中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0]郭秀娟.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1]闫祯.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2]陈雁霞.两套初中英语教材的适应性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3]刘陇丽.兰州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4]吴冬华.课堂开放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5]周晓霞.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6]张国芳.小学生汉语作文与初中生英语作文错误之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7]张欢.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8]李茹.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09]柴楠.小学课堂秩序的反思与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0]潘莉莉.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1]罗玉梅.程端礼及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2]董晓丽.李吉林阅读情境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3]马晓娟.“师徒结对”对初任教师成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214]张晓洁.课堂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5]徐立波.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6]曲勇.从教育评价的视角探析“后进生”现象[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7]杜春娟.教师实施学业情感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8]杨倩.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19]申群英.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教师的视角[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0]赵燕婷.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1]马忠丽.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互动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2]卫琼.基于网络英语课程论坛学习共同体的社会交互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3]包蕾.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4]王泳涛.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5]董宏强.语文学习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6]郭俊奇.有效语文教学反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7]马艳.中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方法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8]杜宗勇.地理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9.[229]刘艳辉.幼儿园全天全浸入式双语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0]宫盈盈.互动任务—意识提升式语法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1]张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2]李文涛.维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3]代霞.“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4]刘培.引导性反思对英语教师反思性实践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5]唐立娟.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大学生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6]姜泽宪.英语教师信念与职业认同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7]孙静.一项数字化学习游戏辅助初中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8]李璐晗.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39]丁翠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信念现状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0]巩洁.教师信念与课堂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1]张小芳.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对学生口语输出复杂度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2]张春梅.蒙古族中学生的汉语水平对其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3]张莉莉.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提问[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4]杨秀芳.远程教育混合式学习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反思能力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5]苏来存.新课程背景下西部高中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6]邱宏.课堂任务型“写长法”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焦虑和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7]陈志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模糊容忍度与听力理解的相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8]魏吉国.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词块的使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49]金鸿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现状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0]李媛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态度变化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1]朱艳玲.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路径及其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2]李幽然.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3]黄驿轩.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责任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4]周兴来.农村小学生记叙文写作困难及应对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5]宋艳萍.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6]岳艳萍.初中生数学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7]武芳如.西部农村地区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8]段星.西北地区中小学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59]聂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0]胡俊林.高一数学学案设计与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1]金晶.数学教师的知识对其教育科研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2]齐新鉴.西北地区中学数学教师课程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3]殷伟.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4]李强.三个版本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概率内容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5]曹春艳.初中生统计认知水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6]董羽.博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7]史婷婷.心智模式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学习过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8]王海霞.语言游戏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69]王飞.甘肃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调查与对策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0]黄金梧.高中文言文有效性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1]何欢.形成性评价在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2]何玲芳.基于档案袋的学生英语阅读策略培训的微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3]史滢.隐喻教学在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4]吴宗仁.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词汇衔接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5]李国萍.高中英语选修模块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6]毕婷.协同式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7]毛秋菊.元认知策略训练对培养农村中学英语学习者自主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8]潘存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英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9]潘雪梅.概念整合理论在大学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0]程志琳.实习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外语课堂话语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1]耿虹.利用即时通讯软件提高高一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2]莫玲玲.同伴互评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3]谯勇.运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提高中学生写作质量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4]马鹏程.心理授权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5]王娟.课程改革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6]李英.高一学生指数函数理解水平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7]江懿.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8]闫莉.高中力学中理想化模型方法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89]王兴华.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90]史俊龙.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及趋势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291]刘春利.西北地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92]黄海霞.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三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93]秦丽滢.初、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94]吴国军.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295]向小红.WebQuest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296]吴庆芳.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297]孙艳洁.关键图示对不同听力风格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短文听力理解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298]孙艳苓.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299]张丽.教育实习对职前英语教师信念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0]张巧荣.英语教材和数学教材编排体系的对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1]张璐.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认知风格对语言磨蚀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2]徐晨.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内容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3]李欣.对农村初中学生使用《新目标英语》教材的评价[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4]李艳玲.基于Wiki的协作式写作教学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5]杨丽萍.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6]杨亚妮.甘肃大学英语教师社会支持、职业幸福感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7]杨梅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8]王井秀.多媒体注释的形式和呈现位置对高中生英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09]王古丽.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0]田喜平.基于学案导学提高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1]田梅芳.视听教学法对提高大学生听力理解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2]胡远鹄.农村高中英语教师语法教学信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3]苏建莹.语境语法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4]袁淼丽.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5]贾丽娜.写作档案袋和写长法在英语写作中的整合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6]赵海溶.高一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兴趣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7]郑晓伟.母语思维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不同体裁英语阅读中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8]金莉.教师自主与学生自主的相关性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19]陆春梅.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0]雅茹.西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1]韩敏.大学英语青年女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教师自我效能感、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2]马朝红.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优秀教师反馈语对学生口语输出之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3]高东森.基于FIAS的新手—专家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4]刘瑞霞.新入职教师从教意愿之质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5]高军德.教师虚拟社区的社会交互和知识建构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6]何亮亮.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7]刘晓婧.蒙汉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8]史红燕.中国—荷兰高中数学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29]周小华.农村初中教师身份认同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0]栗晓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1]康金旭.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2]朱向娜.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3]王飞艳.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多元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4]高英.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5]黄显凤.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与课堂教学行为关系之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6]侯亚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眼中”的个别化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7]姜楠.聋校语文教科书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8]王明娣.智障儿童社会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39]贾珊珊.基于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0]王珍珍.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1]许文俊.藏汉双语教学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2]高剑.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3]吴江.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4]李洋.社区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5]孙新格.藏汉双语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6]徐文涛.学校课堂教学变革的现实问题与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7]田苗.小学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8]倪建雯.“学案”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49]刘倩倩.高中数学新手教师课程认同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350]刘莉.专业背景知识在专业英语阅读中的补偿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1]姚宏霞.高中优秀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2]孟洁.关联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3]尹小红.高中英语教学支架建构中学习者和教师角色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4]屈红宁.英语教科书插图对初中生情感态度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5]张晓落.大学英语教材中目的语文化预设的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6]朱艳丽.自主学习在高中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7]李明子.心理语言距离对维族大学生英语语音感知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8]杜瑛.维吾尔族高中生汉语水平和英语写作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59]杨妮.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促进学困生进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0]武凌云.大学英语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课堂话语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1]何九甫.八股文教学及其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2]李影.“好教师”:基于家长视角的调查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3]乔迁.一位优秀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4]刘国丽.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5]卢燕.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6]司志民.1949 年以来中学作文教学变迁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7]司筱.提高中学公开课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8]宋世花.培养高中生物理形象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69]张乐.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适应问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70]武丽婷.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71]毛建梅.高中教师自主学习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72]潘沁艳.高中生生物学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373]王宁.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74]杨燕萍.农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375]樊伟.标记理论在主谓一致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376]韩亮亮.不同语境中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知识学习效果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77]韩百敬.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结构的习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78]贾小兰.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实意词概念表征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10.[379]霍瑛.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 “形容词+名词”搭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0]李志明.藏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1]梁笑芸.翻译学习信念和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2]彭洁.形式教学对语际语用运用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3]牛琼.中介语视角下的我国英语学习者There-Be句型使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4]秦万祥.中国英语学习者叙述性语篇理解中的预期推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5]邵丽娟.两种认知风格影响下的附带词汇习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6]王勤.俄汉语简单句的语序对比及俄语专业学生汉俄翻译中的语序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7]王卓.汉语话题突出在中国学生英语中介语中的迁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8]王卿.兰州地区高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89]薛芬.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习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0]任利娟.初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空间与图形”内容处理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1]方洁.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甘肃省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2]黄鹏.“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高中生物理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3]刘婧.基于迁移理论的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4]李虎军.基于教材编制理论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5]李虎.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6]宋玥蔷.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适应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7]余孟孟.历史教科书语言表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8]余良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逻辑结构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399]叶明刚.高中数学新课程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绩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0]谢丽娟.高中课堂教学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1]王莉.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2]陈宇杰.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3]韩波.基于语篇分析的英语阅读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阅读理解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4]黄晓丽.成人英语学习者显性和隐性词汇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及其教学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5]金璟.教师激励性口头评价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6]靳孝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7]李慧.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关于心理词汇组织方式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8]吕晓丽.词汇呈现方式对高中生词汇记忆效果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409]秦伟繁.关于大学英语教师对语法及语法教学的观念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0]王继祖.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与英语专业学习者语言学习观念差异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1]王茹花.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存在句错误的认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2]吴小丽.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主题的选择及其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3]杨小燕.对双重代码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搭配教与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4]马雪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状、问题及其改善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5]陈丹.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学习案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6]郝雪.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7]李继抄.普通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8]潘琰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19]强瑞芬.中美高中选修课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20]彭燕伟.高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向量内容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21]孙理伟.语文德性教育的心学观照[D].西北师范大学,2010.[422]王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23]徐泽玲.数学新课程促进农村7~9年级学生发展的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24]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25]祁文婷.语料库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26]赵昱.高中外语教师培训对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1.[427]赵艳萍.高中生英语语用学习现状及语用能力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28]陈金平.顺应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反馈对学生情感因素及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29]马池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其英语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0]苏翩翩.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1]马小龙.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2]马瑞.中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3]赵文钊.小学教师“集体备课”现实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4]王秀芳.教师知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5]胡炜.农村教师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436]史惠.听前词汇教学和背景知识输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437]曾华.新课标教科书动态性评价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438]张帆.PowerDirector下九年级一元二次函数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439]杨猛.基于生态体验的环境教育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0]何玮.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中小学环境教育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1]张永明.先秦音乐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2]张晓鹏.中国英语学习者大脑词库中母语词目中介下多义词的形义映现[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3]何瑛.模仿英语范文宏观结构和词块对非专业英语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4]马欣燕.听力策略训练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和听力水平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5]史云燕.以跨文化交际为主导的俄语教学模式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6]张宝霞.关于通过自主学习方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7]张巧娟.英文报纸阅读与写作练习相结合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8]张草霞.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8.[449]李军.外语环境下基于任务的意义协商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0]李小金.通过基于网络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合作学习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1]李晓梅.批判性阅读在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2]杜艳萍.词块教学法对中专生英语写作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3]杨桂琴.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课中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4]殷培贤.教师书面反馈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水平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5]王大平.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回避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6]漆治文.专家和新手英语教师词汇学科教学知识的个案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7]李辉.大学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458]李录琴.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及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59]黄维海.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及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0]侯建超.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1]丁亥福赛.高中数学教师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知识的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2]刘志耀.中小学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3]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4]吴花.多样化高中历史教科书实施的支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5]姜振军.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6]安富海.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及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7]徐亚宁.句型训练对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8]方蕊.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69]李硕臣.普通高中人教版新版语文教科书新增选文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0]杨红.高中阶段数学交流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1]梁云芳.影响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2]王建国.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3]王志会.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编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4]王怀军.中学英语教师与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5]祁乐珍.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探究教学设计的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6]苏向荣.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多样化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7]谢小琴.初中教学测验改革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8]贾保方.初中语文学习评价主体多元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79]赵永平.输入强化和纠错反馈对中学生习得英语被动语态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0]邓天华.从物理概念的形成发展特征看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1]钱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学习方式转变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2]闫宗美.荀子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3]陈鹏伟.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经验资源的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4]马金秋.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及模式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5]高建波.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任务要素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6]魏海涛.20世纪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的演变历程及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7]张海.普通高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88]杨云.甘肃省城乡初中生自我概念与英语学习关系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489]丁玮.小学数学教师隐性知识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0]伏衡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1]王兵.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2]王文卓.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3]吕筠.教材使用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4]郝德贤.教师合作:理念、问题与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5]马莹.学校管理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496]赵艳妮.词汇衔接模式在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497]关燕.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原始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98]袁冰梅.任务类型和任务顺序对大学英语词汇习得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499]陈飞.不同输入模态下输入频次对二语学习者篇章理解和词汇习得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0]陈建明.第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5011]于金明.利用COCA语料库提高大学英语学生写作中词汇丰富性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2]亢黎明.模糊容忍度与词汇附带习得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3]何玲玲.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自主性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4]刘都亮.多元智能、学习策略与英语成就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5]刘银丽.同侪反馈和教师反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影响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6]吕红红.练习频率对英语语音纠错的影响的微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7]张彩霞.话题熟悉度和不同投入量的任务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8]张成海.《新目标》初中英语教科书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4.[509]李菁菁.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0]柳永禄.基于混合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成绩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1]焦玲玲.初中英语教师批评言语行为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2]焦芳.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中外大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3]王玲.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的语用评估[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4]畅红萍.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5]袁雪.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焦虑和自主学习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6]贾兰兰.高中生英语学习去动机研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7]赵军锋.“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8]赵红梅.词汇广度和深度知识与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19]金露.高中英语课堂中外教师体态语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0]陈惠萍.大学文理科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1]马清华.词块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2]高翔俊.藏族三语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3]刘文美.教师教学经验生成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4]石小玉.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过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5]刘瑞娟.1949年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及特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6]李红娟.农村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改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7]高鑫.小学语文专家教师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8]任雅楠.高中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14.[529]唐涛利.聋校语文情感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0]杨朝.维汉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能力差异比较及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1]杨涯涵.高中生物学利用插图进行教学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2]欧桂瑜.高中数学教科书“算法初步”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3]王停晓.县域内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4]王洁珲.高中教师课程认同现状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5]段虎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6]王彩雯.中美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7]苏春梅.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知和理解[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8]金晓青.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39]陆曼.农村教师学校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0]陈国蕤.高中学生概率认知水平的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1]王灿.特殊学校个别化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2]张蕾.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3]田振华.我国教学论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空间的拓展[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4]阮晓磊.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5]泽朗准.在力学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6]葛洋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7]闫婷.随班就读儿童在校处境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548]崔藏金.名词短语类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冠词使用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549]张高峰.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非宾格动词泛被动化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550]马晓薇.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语法内隐与外显学习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551]县晓晴.构建整体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