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教育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使用特别设计的教材、课程、教法或设备,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实用性学科。它利用特殊的方法与手段,为特殊少年儿童的学习、行为矫正和训练创设特殊设备、条件,以达到使他们弥补缺陷、康复身心、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等目标。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特殊教育还比较落后,教育理论、教学手段亟待提高。
特殊教育专业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特殊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特殊教育导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教育、残疾儿童生理与病理、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等。
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向:
特殊教育大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并能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特殊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现在,人们对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对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儿童或少年的教育,还包括对天才比如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品德不良儿童或少年的教育。如今,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的特殊教育落后于国外的现状,国家先后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还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给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毕业生可在特殊教育福利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在中等特殊学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进行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单位、特殊儿童的康复中心以及出版业(如中国盲文出版社)、新闻业(聋哑人电视台)任职。
第二篇:特殊教育专业选读书籍
特殊教育专业选读书籍
1.[美]William L.Heward 著,肖非等译,2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学程(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朴永新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华夏出版社,2006; 5.韦小满编著,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
6.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Bigge & Stump著,吕美娟等译,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7.[美]艾伦.C.奥恩斯坦等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特殊教育,吉林教育出版,2000; 10.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张宁生主编,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2.山口薰、金子健著,特殊教育的展望,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许碧勋著,幼儿融合教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
14.Frank G.Bowe著,傅秀媚译,婴幼儿特殊教育--出生到五岁,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15.Paula Kluth著,黄惠姿、林铭泉译,爱上小雨人,心理出版社,2006;
16.Linda A.Hodgdon著,陈质采、李碧姿译,促进沟通的视觉策略,心理出版社,2006; 17.张世慧、蓝玮琛著,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心理出版社,2003;
18.海德.卡杜森、查里斯.雪芙尔著,陈志鹏译,游戏治疗10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9.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美]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著,孟宪璋等译,儿童异常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吴海生、蔡来舟主编,实用语言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2.Waldron, K.A.,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Education:the inclusive classroom, Delmar Publishers Inc.1996;23.Marc Marschark & Patricia Elizabeth Spencer, Deaf Studies, Language, and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24.Stephen M.Shore, Understanding Autism for DUMMIES, Wiley Publishing, Inc.,2006.25.陈云英等著,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6.(美)特恩布尔(Turnbull,R.)等著,方俊明译;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上下)(第3版)--今日特殊儿童与教育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7.刘翔平著,儿童注意力障碍的诊断与矫正,同心出版社,2002;
28.牟东棋主编,特殊教育在宣武,华夏出版社,2006;
29.季佩玉,黄昭鸣 主编,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0.黄昭鸣,杜晓新主编,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1.黄昭鸣,万勤,张蕾 著,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2.王梅等编著,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华夏出版社,2007; 33.孙喜斌,刘巧云,黄昭鸣 著,听觉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4.梁巍,王丽燕,龙江 主编,聋儿康复使用教案汇编,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 35.赵锡安著,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6;
36.杨晓玲主编,解密孤独症,华夏出版社,2007; 37.杨霞,叶蓉 编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 38.刘全礼编著,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39;张雁著,蜗牛不放弃--中国孤独症群落生活故事,华夏出版社,2007; 40.(美)K·E·艾伦著,方俊明主编,周念丽等译,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今日特殊儿童与教育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1.韦小满编著,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 42.(美)哈米尔,(美)埃弗林顿 著,昝飞 译,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学:在全纳性教育环境中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3.(美)温克斯特恩,(美)琼斯玛著,刘昊译,特殊教育治疗指导计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4.茅于燕,吴今编著,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华夏出版社,1993;
45.陈军、方红等主编,聋人学习语言方法--聋人教师谈怎样学语言,国家正式出版社,4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陈云英等译,全纳教育共享手册,华夏出版社,2004; 47.赵锡安著,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4; 48.肖非,王雁著,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华夏出版社,2000; 49.陈晨,我的儿子是雨人,天地出版社,2005;
50.唐淑芬、杨洋,中国手语日常会话,华夏出版社,2006; 51.肖非主编,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辽宁师大出版社;
5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教学活动设计,孤独症及发育障碍儿童早期教育训练指南,蓝天出版社;
53.钱志亮,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4.黄全愈,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55.陈云英编,2004中国特殊儿童教育权利报告,人民出版社;
56.王灿明,郭志明主编,十字路口的顽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7.黄昭鸣,周红省著,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8.张福娟,马红英,杜晓新编,特殊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9.(美)桃莉·海顿(Torey L.Hayden)著;陈诗纮译,围墙上的孩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0.张福娟,江琴娣主编,特殊儿童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1.柳树森主编,全纳教育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2.冯化平主编,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3.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4.潘一主编,特殊教育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5.胡艳辉著,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6.朱迪斯·班杜拉-乌兹著,钱文,刘明译,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今日特殊儿童与教育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7.(美)哈米尔,埃弗林顿,昝飞译,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学--在全纳性教育环境中的应用/今日特殊儿童与教育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8.(丹)莱维斯著,吴安安译,双语聋教育在丹麦,华夏出版社,2005;
69.梁巍主编,咿呀学语教学指南(0-3岁教师家长用书1)/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系列丛书,华夏出版社,2004;
70.沈玉林、吴安安、褚朝禹主编,双语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2005; 71.(美)马丁·艾格兰著,张爱珠译学校家庭特殊需要儿童智力开发方案,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
72.孙喜斌、梁巍主编,听力障碍儿童康复评估档案/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系列丛书,华夏出版社,2006;
73.严战宇著,小星星之路(爸爸的日记),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
75.郑信军著,聚焦处境不利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对象关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6.孙喜斌、梁巍主编,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教学记录/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系列丛书,华夏出版社,2006;
77.钱志亮著,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8.茅于燕著,智力落后与早期干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9.(德)老卡尔·威特等著、凯歌译,卡尔·威特的日记(父子两代日记揭示卡尔·威特教育真相),海南出版社,2007;
80.徐桃坤主编,陈鹤琴特殊教育文选及研究,华夏出版社,2005; 81.徐芬编著,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陈云英等译,全纳教育共享手册,华夏出版社,2004; 83.刘全礼著,特殊教育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4.汤盛钦等主编,教育听力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85.(德)小卡尔.威特著,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2002;
86.(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7.万玮著,班主任兵法/大夏书系教育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8.张万祥主编,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大夏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9.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1999;
90.汤盛钦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0.北京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北京市特殊教育50年(1949-1999),华夏出版社,1999; 101.汤世雄,北京市弱智教育十年(1981-1991),华夏出版社,2006;
102.国家教育委员会初等教育司,特殊教育文件、经验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03.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国外特殊教育资料选编,华夏出版社,1992; 104.银春铭,弱智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2; 105.陈云英,残疾儿童的教育诊断,科学出版社,1996;
106.鲁宾仕坦主编,朴永馨译,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07.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
第三篇:特殊教育专业实习报告
匆匆的两个月在手指间漫过,回头翻看每一天,很幸运老师给了我们这次跟岗实习记得来xx的第一天,第一次看到那帮可爱的孩子,我并不感到害怕,反而,我很喜欢他们,他们虽然与普通小孩不一样,但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单纯、可爱,他们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在来这边之前,我总害怕自己适应不了,害怕自己无法与孩子沟通、相处。现在我不怕了,我知道虽然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不多,现在也帮不了他们,但在跟岗实习期间,我会认真去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帮助他们,以后帮助更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们。
实习的第一阶段,我被分到了单训组,跟到单训老师学习。刚开始是观模上课,也就是当辅助教师,那时觉得上课挺容易上的,不就是应用ABA回合操作教学法嘛,学好ABA,按照ABA理论来操作就好啦,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跟孩子互动好,让孩子喜欢我们,那么你这些单训就很成功了。
实践证明也是如此。当观模了两个多星期,我的带教老师叫我上课时,那是我的第一节课,我一点都不紧张,轻轻松松的上完了一节课,这节课上得很好,出乎意料的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但小组课对我来说很难,是个很大的挑战。第一节课,我上得一蹋胡涂,都是匆匆忙忙地过,语速很快,声音又小,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反应。我很紧张,第一次面对五个孩子、五个家长。还好有我的带教老帮忙,她给我总结了这节课的不足:没备好课,教具准备的不全,速度快,音量小。为了弥补我的这些不足,带教老师引导我去写教案,去备好课,去准备好教具,家长们也给我提建议,配合我,在最后一节课上,我上得很成功,孩子高兴,家长、老师满意。那时我觉得很欣慰,在他们身上我受益匪浅。
第一阶段两个月的教学实习已经结束了,这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实习,使我更了解,更热爱特殊教育这个专业。我感谢我的带教老师,感谢帮助我的老师们和家长们,感谢可爱的孩子们。在后阶段的实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仅锻炼了我们,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惊喜,有滋有味。
第四篇:特殊教育专业选读书籍
特殊教育专业选读书籍
1.[美]William L.Heward 著,肖非等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学程(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朴永新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华夏出版社,2006;
5.韦小满编著,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 6.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Bigge & Stump著,吕美娟等译,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7.[美]艾伦.C.奥恩斯坦等著,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8.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顾明远、梁忠义主编,世界教育大系之特殊教育,吉林教育出版,2000; 10.汤盛钦主编,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张宁生主编,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2.山口薰、金子健著,特殊教育的展望,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3.许碧勋著,幼儿融合教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3;
14.Frank G.Bowe著,傅秀媚译,婴幼儿特殊教育——出生到五岁,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15.Paula Kluth著,黄惠姿、林铭泉译,爱上小雨人,心理出版社,2006; 16.Linda A.Hodgdon著,陈质采、李碧姿译,促进沟通的视觉策略,心理出版社,2006; 17.张世慧、蓝玮琛著,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心理出版社,2003;
18.海德.卡杜森、查里斯.雪芙尔著,陈志鹏译,游戏治疗101,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9.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美]艾里克.J.马施、大卫.A.沃尔夫著,孟宪璋等译,儿童异常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吴海生、蔡来舟主编,实用语言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 22.Waldron, K.A.,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Education:the inclusive classroom, Delmar Publishers Inc.1996;23.Marc Marschark & Patricia Elizabeth Spencer, Deaf Studies, Language, and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24.Stephen M.Shore, Understanding Autism for DUMMIES, Wiley Publishing, Inc.,2006.
第五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015-11-04 09:23:09
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特殊教育教师是指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专门对残疾学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标准是国家对合格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特殊教育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爱残疾学生(以下简称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公平公正,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教育教学规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能力为重
将学科知识、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特殊教育实践能力;研究学生,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提升特殊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特殊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独特性和复杂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道主义精神,为人师表。5.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交流。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7.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不歧视、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理解残疾是人类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9.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10.对学生始终抱有积极的期望,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1.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品德养成、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相结合,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2.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13.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14.重视生活经验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注重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与生活实践的整合。15.重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16.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个人修养与行为 17.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恒心。18.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9.具有良好的耐挫力,善于自我调适,保持平和心态。20.勤于学习,积极实践,不断进取。
21.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专业知识 学生发展知识 22.了解关于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2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规律,掌握学生残疾类型、原因、程度、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24.了解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5.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意外事故和危险情况下的危机干预、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26.了解学生安置和不同教育阶段衔接的知识,掌握帮助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学科知识 27.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和方法。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教育教学知识 29.掌握特殊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了解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30.掌握特殊教育评估的知识与方法。
31.掌握学生品德心理和教学心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以及基于标准的教学调整策略与方法。
33.掌握在学科教学中整合情感态度、社会交往与生活技能的策略与方法。
34.了解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熟悉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沟通交流的策略与方法。通识性知识 35.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6.了解教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37.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8.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专业能力 环境创设与利用 39.创设安全、平等、适宜、全纳的学习环境,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0.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1.有效运用班级和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42.合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制作适合的教具、辅具和学习材料,支持学生有效学习。43.运用积极行为支持等不同管理策略,妥善预防、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教育教学设计 44.运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45.根据教育评估结果和课程内容,制订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46.根据课程和学生身心特点,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写个别化教学活动方案。47.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少先队和共青团等群团活动。
组织与实施 48.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9.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效实施教学。50.运用课程统整策略,整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51.合理安排每日活动,促进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52.整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辅助技术,支持学生的学习。53.协助相关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54.积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55.正确使用普通话和国家推行的盲文、手语进行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56.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激励与评价 57.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58.灵活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和调整策略,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59.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60.利用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沟通与合作 61.运用恰当的沟通策略和辅助技术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
62.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开展教育咨询、送教上门等服务。63.与同事及其他专业人员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64.与普通教育工作者合作,指导、实施随班就读工作。
65.协助学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促进学生的社区融合。
反思与发展 66.主动收集分析特殊教育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7.针对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68.结合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意见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本标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本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和准入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制定特殊教育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本标准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特点,加强特殊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机构)要将本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绩效管理机制。
(四)特殊教育教师要将本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