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融合教育总结
融合教育总结
转眼间带春蕾的体育课和融合课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有过很多的想法和思考,我们的孩子要如何去融入到正常孩子中去,如何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融合效果。
第一、融合需要机构体质的支持
融合首先要有一个融合的环境,融合环境的创造需要中心高层去协调。毕竟两个机构,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目标。康复中心的目标是融合,而春蕾的目标是教学。这两个目标就有会有矛盾,而矛盾的处理很是重要。不是一个机构,很多事情协调起来很有难度。
每天短暂的接触,把两帮孩子使用外力揉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不和谐。我们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可控的,可评量的环境来做融合。
春蕾的孩子有很多,我们的孩子分批次的去融合,时间很是短暂,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春蕾的孩子每年都会升班,之后伙伴就变了,我们的孩子就要去适应新的伙伴,以前伙伴之间的交往基本上就中断了,很少会有孩子回来看他们以前的小伙伴。
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融合班,不是单纯的下课一起玩,我们要全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亲密的关系,学生之间才会有真正的友谊,学员伙伴关系才能长久。
第二、融合对与老师的要求
中心的老师缺乏对正常孩子的理解,缺乏对正常老师的理解,所以和正常孩子沟通,春蕾老师的沟通都会有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老师心中很多都在想,春蕾学校的老师应该如何做,如何配合我们的教学。而春蕾的老师,在领导要求之后就当任务来抓,因为正常孩子也很难把握,他们的教育任务比较中,没有成绩没发和家长交代,融合对与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任务,这个任务做的好与坏,对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春蕾学生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老师的态度上难免不好。
春蕾的孩子在一起玩,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一旦加上我们的孩子,性质就不一样了,首先我们的孩子有问题,春蕾的孩子和我们在一起,无疑增加了很多的风险。如何因为融合,而使得正常孩子出现了问题,或者正常孩子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安全问题,那么都是双方伤不起的。
所以,我们不能只靠别人,指着别人重视。我们需要一批能够熟练驾驭正常孩子的老师,他们要能够担负起正常孩子的各科教学,只有我们的老师穿插在其中才能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
我们老师可以多带一些春蕾的课程,多历练,才能更好的担任融合教学工作。
第三、对于正常学生的引导
康复中心要的是学生能够融入到正常的群体中,但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能力较弱,在融合中有很大的问题。
一、孩子的情绪问题,很多春蕾的孩子一开始,都是比较有爱心的,想要帮助我们的孩子,但是一旦他发现伙伴发脾气,很难控制之后,他们会选择逃离,今后也会故意躲着。长期这样会对他们产生不好的效果,让融合难以开展。
二、学生的行为问题,我们的个别孩子,在融合中出现打人,咬人,抓头发等行为问题,对春蕾同学的爱心打击更是厉害。他们甚至惧怕伙伴,不愿意在一起玩。
老师的引导这个时候很重要,而春蕾的老师很少,老师根本就不会还有精力去管理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这些长期在孩子们心中积累,反而会给融合带来更大的阻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肩负起这份责任。
第四、融合模式的思考
我们现有的模式,分小组的融合,课间融合,部分集体课的融合。这几种模式都是短暂的融合,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些固定的班级,固定的伙伴,固定的老师,长期的在一起。因为班级团队的长期融合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因为大陆上这方面做的比较少,我们要想不被超越就必须要保持着一些不断进取的心。
我们可以把融合分为几个部分,程度差的孩子采用小组的融合模式,中等程度的孩子我们采用部分集体课的融合模式,程度很好的我们采用班级融合模式。
第五、融合收费的思考
融合肯定是要收费的,但是具体要如何收费,这个就需要我们去思考了。前期的时候我们不能把收费定的太高,因为一方面老师没有经验,二是模式老师都有些操作困难,三是家长对融合的态度不明朗。虽然我们一直在说融合多么的好,国外也有很多融合的理念,还有主流,家长也愿意去融合。但是他们对融合的理解毕竟是片面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短期内正确理解融合。
我们要分成几步去做,首先可以在学费中加收一部分融合的费用,我们目前已经这样去做了。
第二、在前期小组的融合我们可以免费的或者低收费的开展一段时间,让家长见到一定的成效之后,我们可以再提高收费。
第六、融合的考核与评量
参加融合的学员,我们老师必须要分类。高中低三个能力层次,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要有不同的目标。考核的形式应该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来制定,最后的评量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估的方式和录像,照片的形式。
最后,融合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主动,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去思考的,去做的。
蒋玉山
2012.8.17
第二篇:小学融合教育总结
郫都区新民场小学融合教育总结
2020-2021学下期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我校开展融合教育工作,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一、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构建网络,强化组织保障。我校高度重视融合教育工作,为了加强融合教育,成立以校长王善琼任融合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陈晓艳为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对融合教育学生的教育辅导能力,并将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
二、加强教研,提高质量
加强业务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特殊教育的各项培训活动,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提高融合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选派教师参加区、片各级培训、教研活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特殊教育文章;开展校本专题研讨;反馈区特教中心指导老师的检查情况;鼓励教师参加区教育局、特教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每学期在校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聚焦课堂,通过上课、评课、研课的方式,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指导融合教育学生,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开展分层教学,提高随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质量。
三、做好学生个别教育计划。
学科教师是搞好融合教育的主要力量。我校的“融合教育”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融合教育工作的老师,要求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
本学期我们学校增加了两个融合教育的学生,读2年级,资源中心和各科任老师一起开了教育评估会和制定IEP,资源室中心、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交流并根据学生实情,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学生问题所在,共同寻求解决办法,为学生发展制定符合自身需要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在教案体现。资源室教师按计划跟踪课堂和进行过程性评估,过程性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再修改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四、家校联合。
家长是影响特殊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融合教育工作中较难控制的因素,家长是否能配合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将直接影响融合教育工作的成败。另一方面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对教育方法的掌握也能有效地促进融合教育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学校主动为家长提供有利于其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家长在融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五、同伴互助。
纳入融合教育的学生虽然是比较特殊的个体,但是不应该因其特殊而失去或减少与正常儿童充分交流的机会。学校在开展融合教育工作中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地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帮助融合教育儿童,例如给融合教育学生安排教学辅助伙伴,在资源室给孩子们增添辅助器材和玩具等。
六、真心关爱,快乐成长
落实个别教学计划。我们采用“三多”——多一点关心爱护,多一点个别辅导,多一点鼓励表扬;“三优”——座位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的方法落 实个别教学计划。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班主任、任课老师经常性与融合教育学生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兴趣爱好,发现问题耐心细致地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特殊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鼓励参加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使融合教育学生增长见识,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鼓励融合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学校趣味运动会等,让他们在活动中融入集体。
经过几年来学校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融合教育工作不断在摸索中前进,虽然有些困难,但我们将认真地完成,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精神,大力推进我校的融合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开拓我校全纳融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2021年6月
第三篇:融合总结
2013学年第一学期语训小班融合教育工作总结
在“二期课改”理念不断渗透的今天,我们的融合教育工作也稳步发展,通过融合教育园本课程的培训和不断的尝试摸索,健班教师对聋儿生心理特点越来越了解,课程的实施也越来越关注到孩子们的双向发展。本学期我们语训小班12名幼儿分为两组,每组6名幼儿根据单、双周分插入小
一、小
二、小
三、小四班中,每组一名配班教师负责协助健班的教师开展课程,双方教师做到课前共同备课、针对选择课程的需要及时做好铺垫与准备工作,课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与反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渐渐地喜欢参与融合课,对于对方班级的孩子们也渐渐的放开胸怀接纳他们,基本达到了学期初的预期目标。
一、关注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措施引导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我们班最大的特点是小年龄的孩子特别多,托班年龄的孩子占了近一半人数,这给老师开展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记得第一次融合课,孩子们胆怯、紧张,坐在健听孩子的中间不时回头看看自己班级的老师在不在,当健听班级的老师邀请他们参与活动时很多孩子哭了,还有孩子甚至对健听幼儿挥手相向,十分的排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几位配班教师连忙商量对策,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参与到健听幼儿中一起玩耍,带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现在,孩子们每次融合时,都非常高兴、积极地要去健班学习本领、共同玩耍、共同分享的过程中交上了朋友,现在,在走廊上看见一起融合的小朋友大家都会互相招呼哦。
二、双方教师默契配合,融合课质量稳步提升。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孩子们和同伴之间的相处还处于单独游戏阶段,因此很多课程只能在引导、体验上下功夫。特别是我们的孩子语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听不懂老师和小朋友课堂中的语言,只能多依靠视觉冲击感受学习的内容,依靠听觉做一些简单的模仿,这给健班教师开展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更慎重的选择教育教学内容,逐步引入具有认知要求的“好吃的水果”“动物的花花衣”等课程,随着孩子们语言的发展,他们能更好的融入到对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配合更默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喜欢参与融合活动,喜欢和伙伴们在一起,并逐步开始尝试回答健班老师一些简单的提问。
三、努力方向:
1、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幼儿在融合活动中的表现、与健听幼儿之间的交 流、参加融合教育活动前后的变化与差异等等,我们两个班的老师都是亲历者,是重要的见证人之一,健班教师和我们语训部的老师在事先能坐到一起选教案,共同备课,确认所选的课的内容既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又适合我们聋孩子,不能太难,又要针对我们聋孩子在课上进行提问。在每次课后,我们语训部的教师和健班教师对其融合课进行反思反馈,看到了孩子进步的地方和对一些课上有困惑的地方进行商讨。对于融合教育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更好的发挥融合教育工作中健班教师的主体地位,将会使融合教育工作发展的更好。
2、小班的孩子尚处于单独游戏向平行游戏发展的过程。选择适合双方幼儿共同发展的课程内容,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与语言环境,设计更加的活动环节,更好的为促进特殊幼儿的语言发展所服务,形成园本教案汇总,还需要更深的探讨。
张燕、孔瓅 2014年1月
第四篇:融合教育摘录笔记
融合教育摘录笔记
融合教育核心理念为:
一、特殊学生在最小限制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让其在常规教育环境中受教育。
二、在强调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尽可能多得接受常规教育的同时,还能受到个别化的适当服务,比如个别化教学,言语治疗,物理治疗。
特殊学生的教育安置形式:
普校普通班、普通班+资源教室、普校特殊班、特殊学校、家庭和医院教学。
小结与思考:
1.融合教育就是特殊教育。
2.融合教育就是把所有特殊学生完全安置在全日制常规教室中受教育。
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指为接受特殊教育之学生明确教育目的、目标及为其提供的服务项目制定的书面文件。
融合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一一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IEP主要内容:
学生个人家庭背景资料、能力综合评析、学生目前能力的陈述、学生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学习目标及短期目标、其他相关特教服务、行为辅助计划、过渡计划。
收获:我虽然没教过特殊幼儿,但是我接触过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一次党员活动中,我们去给孩子们送爱心,现在都忘不掉他们那清澈透明的眼神,善良暖心的笑容,他们只是折翼的天使,那如何去关爱他们呢?首先是要拒绝歧视,态度上像对待平常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有真心、耐心,细心、专心有责任心!
现在虐童事件数不胜数,在任何国家都常有发生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发生的虐童事件居多,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多去关注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可以尽量安排一些对这些儿童从小的生存能力的课程,例如教他们简单的劳作,简单的生存知识,简单的职业动手能力,这样对以后他们至少能尽早的适应长大的社会生活;另外还要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和引导他们要自立自强,其实每个有生理缺失的孩子,都是一个折翼的天使,他们可能某方面能力比正常儿童稍逊了,但有可能在其他才能方面他们是天才,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只是他们缺乏了被鼓励和被发掘而已,所以,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有需要帮助的儿童。
2020-11-27
撰写人:周雅静
第五篇:融合教育先进事迹
融合教育先进事迹
记忆中的那个“吻”
大宝是今年9月份刚入园的新生,刚开始初来咋到,我们都是跟对所有的小朋友一样,见面互相介绍互相问好,由于刚开始的陌生环境,他的不言不语并没有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就这样,慢慢的.....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随着时间的流走,大概2个星期的时候,孩子们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可是大宝依旧每天一言不发,一日生活流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很有序的进行着,可是大宝,却始终没有听懂过老师的提示引导,而是自行的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甚至有时喜欢躲到墙角,老师和小朋友去叫他,他怎么也不应答,只是咧开嘴巴开心的笑。
我们老师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了,得去了解大宝家庭里的一些具体情况,看看究竟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后来通过跟家长的深入的沟通了解后,才知道大宝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孩子完全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生活都是包办代替,根本没有给孩子表达需求的机会,饿了直接把东西喂到嘴里,渴了直接给水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管吃饱穿暖,玩也是让其独立自主的玩,从不跟孩子过多的语言交流,才导致了孩子今天这样从不愿意张口的去说话。
通过跟家长的沟通后,我们达成了一致性的目标,首先从最基本的应答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当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时,应及时的给与回应,哪怕只是眼神上的回应,同时在家里训练孩子有需求时必须用嘴巴说出来,才可以满足。就这样,我们先从简单的目标开始。
慢慢的2个月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大宝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和同伴一起开心的游戏了,集中活动时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到处乱跑了,而是和同伴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依旧咧开嘴巴很开心的笑,老师喊到:“大宝”时,虽然他不会想其他孩子一样拒收答到,但他会很深情的看着你,听你说话。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天中午,我来学校接午班了,孩子们看到我,都开心的叫着:“莉莉老师、莉莉老师”,只听大宝也咧开嘴巴,开心的喊了一声:“莉莉老师”,当时,我特别的激动,在那一瞬间,仿佛空气都是凝滞的,我走上前去,蹲下来,抱住了他,他很开心的凑上小嘴儿在我的脸颊轻轻的亲了一下,现在回想起来,内心依旧很是激动。我想这些都是点滴的进步。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趁热打铁,给与大宝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帮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