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

时间:2019-05-12 13:0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

第一篇: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

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

临澧县柏枝中学 朱远国

农村教育资源紧缺,但学生充满求知渴望,“走教”这一策略既显示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也透露出几分无奈。

临澧县农村教学点多,中心校服务半径大且学校规模都比较小,按照《湖南省中小学人员编制标准》所规定的1∶25的师生比来配备教师,部分学科就没有教师。大部分农村小学都是一人“包班制”,而且,由于前些年师范生不包分配,教师待遇低,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愿当老师,再加之近几年临澧县处于教师退休高峰期,又没有招聘教师加以补充,现在都是“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这种格局,现有小学教师大多是原来民办教师转正而来且年事已高,很难找到能胜任小学英语、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的老师,师资短缺的矛盾特别突出。

“有限的教师资源与学科教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均衡发展,开足开齐课程,我们从去年起,就实行了教师“走教”制度,让教师在几个学校间走动专职教学,一师多校配备,弥补了师资的短缺。”

走教,农村学校的无奈之举。“走教”教师朱传佳在临澧县柏枝乡岗上铺小学支教上英语课时,学生们、家长们非常欢迎。该校校长胡其舫说:“办学活力增强了,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有了灵气。给我们学校注入生机和活力的是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朱传佳老师。他来了后,我校英语课三年级就开始上。学生、家长非常欢迎。”

胡其舫校长的感激之情是发自肺腑的。因为上级要求开设的小学英语课,他们这里因为找不到一个英汉兼通的“双师型”人才,英语专科生不可能分到,代课教师请不起,也请不到。只好让孩子们在本该上英语的课堂上学汉语拼音,说是先把汉语拼音的发声搞好,将来有英语教师开英语课时就会学得快一些。

这虽然是一个难免令人啼笑皆非的安排,可是细想想,也是一个不得以而为之的办法。试问,在一个没有一粒米的家庭,在借不来米又没有钱买,再加上没有地方购买的情况下,谁能做出香喷喷的米饭来呢?

在临澧县柏枝乡中学,朱传佳、刘梓烨、文荣、戴玮、肖艳华等老师的课程表与校内其他老师的不一样。从2010年秋季开始,这几位老师除承担本校七八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外,每周三、五,还要到岗上铺小学、高家小学、鳌山小学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分别“送”上2节英语课。每逢这两天,朱老师总是相当的紧张和忙碌。即便是课间,他的身边也经常围满学生,学生们总是仰着小脸问这问那,因为英语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新鲜和陌生的一门课。而他无论工作多么忙碌,无论身体多么劳累,从没扫过孩子们的兴,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作为来自另一所学校的教师,朱传佳将这种“走教”生活当作他教育生命旅程中一段美好的时光,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走教”使他们探索更广阔的知识世界成为可能。

事实上,不仅在柏枝乡,也不仅在临澧县,在湖南省乃至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村乡镇,缺少英语教师都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以柏枝乡为例,原有12所小学,没有一名正规的专科英语教师。前些年教授学生英语课的,大多是对英语“略知一二”。因为在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个人敢于把自己尚不成熟的“半技之长”拿出来,既让因为找不到专业课教师急得团团转的校长暂时松了口气,也使无缘接受正规英语教学的山区孩子有了新的期待。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柏枝乡凡是稍有一些英语基础的教师均兼教小学英语。即便如此,全乡仍缺多名英语教师。为解决这一矛盾,乡中学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只好走布局再调整的路子,将12所小学合并为6所。此举虽然大大缓解了英语师资短缺的问题,但仍有太平小学没有配备英语教师。

在临澧县,由于编制所限,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不得不实行“包班制”。一名教师身兼多门课程,由于精力、能力有限,教学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尤其是自2000年开始,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开设了英语课程,使原本就很紧张的师资缺口更加突出。至于教研活动、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改革等更是无暇顾及。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办学资金捉襟见肘,加之政策的限制,聘用较多的代课教师并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科学等科目就很难开齐。在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是一门主课。可是在英语专业教师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满足山区及偏远地区孩子们的学习要求,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走教”便在这样的师资困境中应运而生。

据了解,在临澧县的各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走教”这一教学形式。本着相邻、相近、务实、高效的原则,其活动范围多限于乡镇之内。在不增加编制和经费的情况下,“走教制”的实施使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成为可能,同时缓解了师资紧张状况,实现了教师的专职专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走教”是农村特别是山区学校解决师资缺乏问题的一个无奈之举。在英语、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师资严重缺乏的条件下,临澧县各乡镇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走教”这一特殊的教学模式,但是要满足新时期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要求,显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虽然“走教”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教学方式暂时缓解了师资缺乏的矛盾,但是由于教师离“走教”学校距离较远,加之天气变化等因素,使得本来任务繁重、缺乏辅导的教师进行的“走教”效果受到制约,导致原订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用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高谦民的话说:““走教制”只能说是一种缓兵之计,而非长久之策。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认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即农村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严重缺乏。”

农村穷,穷就穷在缺少知识;农村群众难以致富,难就难在没钱投向教育,因而难以培养出致富人才,这便导致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对于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学校普遍存在的师资缺乏问题,临澧县各乡镇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以“走教”的教学形式破解难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因没有教师难以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矛盾。教育资源紧缺,但学生充满求知渴望,“走教”这一策略既显示了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也透露出几分无奈和挣扎。这种在特殊时期采用的特殊教育手段只是特殊条件下的“权宜之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地域分布不均、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倒挂”等普遍存在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问题,招得到也留得住农村教师,真正打破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困局,是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并着手解决的。我们期待,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随着农村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走教”这道独特的教育风景最终会成为历史。

第二篇:学前教育师资短缺如何解决

学前教育师资短缺如何解决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大为缓解,而随着投入、场所、规模等硬指标的逐步实现,幼儿师资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建设一支合格、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实现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看法一:打出组合拳 解决燃眉之急和长久之需

最近两年,学前教育有了非常积极的发展,覆盖率、入园率等很多指标达到历史新高。但规模扩大的同时,师资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究其原因,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幼儿教师身份、编制、职称和待遇等因素长期没有被重视;二是学前教育发展主要是以项目制形式,集中进行基础设施投入。学前教育要有科学发展的思路,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要同步,尤其要重视幼儿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要解决幼儿师资短缺难题,必须广开师资来源,通过专业培养和培训保证质量,然后择优录用。从培养的角度看,高师、幼专、幼师三个层面的培养都要跟上,尤其要加强幼专和幼师建设。此外,既有的师范、心理等专业学生,综合大学毕业生、中小学富余教师甚至其他社会从业人员,只要愿意从事幼教,都可以面向他们招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只有多渠道、多举措并行,打出组合拳,才能灵活有效地解决燃眉之急和长久之需。

有了幼儿教师后,就要想办法稳定这支队伍。幼儿教师也是我国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一定要解决幼儿教师的身份、待遇、职称、社会保障以及培训等权益问题,把教育法和教师法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看法二: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培养培训双管齐下

幼儿教师短缺问题,不是一朝形成的,也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必须从培训和培养两个方面同时努力,双管齐下!

从去年开始,广东每年安排5亿元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包含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而在2010年之前,全省教师培训经费每年只有3000万元,而且不包括幼儿教师。在幼儿师资培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园长培训,做好园本培训”,广东目前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撬动地、市、县加大幼儿师资培养力度。

据了解,广东目前在园幼儿为300多万,毛入园率超过93%,民办园所占比例超过73%。大量幼儿教师没有资格证是历史遗留问题,也反映了法律和政策有盲点,希望国家完善教师认证制度,稳定幼儿教师队伍,现有幼儿教师通过培训和考核达到一定学历和素质要求,就可以认证。如果标准一下子拉得太高,大部分幼儿教师可能会因为达不到基本的学历要求,无法获得教师资格认证。

在加大培训力度的同时,广东尝试增设一些幼师院校和专业,包括在原来中职学校的基础上改善办学条件,办成2—3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的整个培养体系中,中等幼师的培养非常有限。发达地区才能招聘到本科毕业生,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靠专科和中职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能培养实用的幼儿师资。

看法三:解决贫困落后地区幼儿师资须有刚性政策

某县现有幼儿教师255人,其中只有54人有教师资格证,有幼师证的只有四五个。幼儿教师队伍的师资结构和素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为什么不大力招聘合格幼儿教师呢?不是我们不招,而是招不到啊!某县尽管财力很有限,但仍竭尽全力出台优惠政策招录教师,但5年来只招录到3名正规本科毕业的教师。去年,他们降低了招聘幼儿教师标准,学历降到专科,而且不限于幼师毕业,结果只招进了两名。原因很简单:交通不便、财力比较弱,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多数毕业生不愿来工作,导致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结构不合理,尤其缺少优秀教师、青年教师、专业教师。

令人痛心的是,国家实施特岗教师计划以来,全国已有23万人到贫困地区去工作,但像某县这样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个特岗教师都没招到。为此建议,国家对免费师范生实行统招统分,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必须到民族贫困地区工作3—5年;大幅提升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尝试通过委培和定向招生,适当降低标准,建立民族贫困地区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恢复过去的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实用型学前师资。

看法四:农村开“半日园”相当于多出一倍师资

即使缺乏幼儿师资,也绝不能让不合格的教师上岗,否则会严重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不负责的。

像前段时间发生的幼儿教师拎着孩子的耳朵,把孩子就地拔起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样的教师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没有拿到幼师资格证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不合格教师流入幼儿园,让孩子付出的代价太大。目前幼儿师资缺口很大,全国的缺口达到了64万,与城市相比,农村幼儿园更缺教师。因为没有足够的合格师资,导致现在很多农村幼儿园聘用了大批不合格教师。

对此,我建议,农村可以尝试开办半日制幼儿园。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半日的教学基本能够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在国外,不少国家的幼儿园都是半日制的。从现实的角度讲,农村孩子大多就近入园,接送比较方便,是开办半日制幼儿园的有利条件。

如果大批的农村园能够推行半日教学,就相当于多出了一倍的师资。这也是最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年,教育部专门颁布了关于半日制幼儿园教师的配备标准。在操作层面上,这个办法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篇:小学小学科跨校走教模式推动会材料

迎难而上 积极配合

助推我镇“教师跨校走课”模式的实施

东二营镇中心小学

柴杰 2012年5月

迎难而上 积极配合 助推我镇“教师跨校走课”模式的实施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的发言题目是《迎难而上 积极配合 助推我镇“教师跨校走课”教模式的实施》。下面就把我校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正视问题,突破障碍,喜迎改革

我们东二营镇中心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16名任课教师。多年来,由于教师缺编,除语、数、英等主要学科安排了专任教师外,其它如音、美、劳、信、体等学科,只能甩给班主任兼任。这样就造成了只有主科能保证正常授课,而小科教学就变得有其名无其实了。在近两年的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中,学校为了迎检达标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小科有课不能上、有课上不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要想从真正意义上落实课程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学校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现代化装备的专用教室不能用,看到各年级学生每天只能枯燥的学习语、数、英,再加上迎检时每次都得硬着头皮安排教师临时准备一些小科课程,学校领导都感到自身压力很大,家长对学校的授课安排也多有不满情绪,甚至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从小得到全面发展,托人花钱送孩子到城内学校上学。

去年11月,镇中心校提出了准备在全镇实行小科教学教师跨校走课制模式,以解决确实落实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问题。学校班子成员感到很惊喜,终于找到了解决开齐、开足乃至开好小学科课程的金钥匙。但实现这一做法的前提是需要从学校抽人、抽钱,学校看到了“喜”也产生了“忧”。当时全镇的几个校长都觉得难度太大,很难实施。后来,镇中心校几次召开全镇领导干部会议,反复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并和学校一起反复论证了走课模式的可行性。几经周折,我们几位校长的认识终于统一到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所有课程”这一学校基本使命上来了。

镇中心校的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后,我校积极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展开讨论。教师们对以往一检查就调课的做法很是反感、很无奈,而此项举措确实可以改变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我校教师纷纷表示:不管困难多大,也要举全校之力对镇中心校的改革举措给予全力支持。

二、顾全大局,稳妥调配,保证秩序

一是积极做好“走课”教师的抽调工作。按镇走课模式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起,小学三至五年级的美术、音乐、劳技、信息技术由镇里抽调教师统筹安排,一二年级的美术、音乐由学校抽调附属幼儿园教师解决,而且相关人员要在寒假期间敲定。可寒假抽调教师、聘请代课教师、重新安排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势必会给学校带来很多困难。镇里要从我校抽调2名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而这2名教师都是班主任,而且教学与管理工作都非常出色。抽调这2名教师对我校的教育教 学工作无疑是一重大损失,但为了全镇的大局,学校必须忍痛割爱,坚决照办。为做通2名被抽调教师的工作,会后我马上找这2名教师谈话,从小学科实施走课模式的深远意义入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两名教师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欣然接受了新的使命。

二是精心做好调岗补缺工作。确定被抽调的教师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聘用代课教师、重新调整教师的教学工作。首先学校领导班子对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合理调整,其次我校领导协调所属幼儿园教师,在既不影响园内正常教学工作,又能胜任一、二年级音乐、美术教学的幼儿教师中抽调2名。我镇幼儿园由于需统筹资金发放工资,所以人员安排非常紧张,再抽人也十分困难,况且上学、放学以及上课的时间都和小学的时间不一样。最终决定由园长潘虹和另外一位保育教师担任一二年级音乐、美术的教学任务。之后又聘请了2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代课教师到校任教。

三是做好“走课”资金的保障工作。资金的投入是小科教学组走课模式正常运转的保证。为此,镇中心校实施“跨校走课”模式所需经费按学生人数摊派到了中小学各学校,但我校因为迎接现代化建设市级验收花掉了大量资金,经费已经是超支运转了。面对负有外债的我校而言,再往外拿钱确实有点捉襟见肘。但为了全镇整体工作的展开,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没有向中心校讲任何困难,而是通过紧缩开支、精打细算,挤出了资金,确保了小科组的正常开支和运转。

三、强化管理,发挥优势,保证成效

小科教师任课是由镇中心校统一安排的,各校不能随意调整,而且各校要绝对保证小科任课教师按课表上课。如果小科教师有事或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小科教师履行请假手续后,中小校长才能予以调课。为确保小学科的授课质量,学校每周还要安排专人听课,提出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与建议,并进行交流、探讨,以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授课水平,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境地。

由于要求小科课必须要到专用教室去上,所以学校的专用教室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促进了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实施走课制还促进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根据我校活动开展需要,小科教师积极参与我校的各种文体活动,并积极承担各种文艺节目的指导工作。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我校就没再为文艺节目以及美术作品犯难,小科的2名音乐教师分别为我校指导了三个大型舞蹈节目。而且受各班教师的邀请,分别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班级节目,为校园艺术节的开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小科的2名美术教师积极指导各班学生进行书画、手工、摄影作品的指导,使我校美术作品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镇级校园文化艺术节节目展演中,经小科教师指导的三个大型舞蹈、四件美术书画作品全部入选,并直接参加县级的展示。教师跨校走课盘活了枯燥的教学,丰富了校园活动,提高了校园文 化品位。学生得到了专业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走课教师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同时,他们在需要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释放了全部激情,彰显了个性魅力。

各位领导,我镇小科教学走课模式的正常运行虽然才短短的一个学期,但在我校已经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在短时间可能还体会不到小科教学对自己长远的影响,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家长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的美术天赋、音乐才能以及计算机技能。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这样坚持、完善下去,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计划,就会真正践行我们的办学理念——规范每一天,人人有进步。

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班级:44444 姓名:55555 学号:46545646

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而教师在教育发展中也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培养一大批质量较高,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特别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师资队伍的水平提高了,其他发展农村教育政策的综合效应才能释放出来。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让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的教师也能快速成长,从而实现城乡学校的师资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呢?

(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工作中不在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等;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等,开发校本课程等。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新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的能力,使农村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特别要使农村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

(二)积极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对口交流和城乡教师轮岗制,充分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对口支援、对口交流、城乡互动是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有效途径。我国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教师的水平也相对较高。既是在同一地区,也存在着城市学校教师超编、农村学校不够的问题。一些地方也采取了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发达地区教师支援落后地区学校等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有多种方式。

1、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农村学校实际需求,鼓励和组织本地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计划,重点是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并尽可能建立和完善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镇办学水平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实施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

2.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教师统筹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的前提下,实施县域内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规划;特别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统筹安排落实好其他城市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支教的工作。对急需补充的新教师,要求实行公开招聘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3.农村教师特设岗位模式。这种模式是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合格教师紧缺的突出矛盾,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师资紧缺的义务教育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教师岗位,公开招募大学毕业生到岗任教,其目的在于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模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鼓励支持新任公务员和被招募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选派一定数量的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新聘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并作为培养锻炼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

5.师范生实习支教模式。这种模式是由西南大学等高校率先试点取得经验后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做法是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至少一个学期,在农村学校建立实习基地,选派教师带队组织实习指导。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的等问题,同时使部分农村教师有时间外出进修、学习。另外还可以加强师范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帮助师范生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了解国情。6.各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包括“短期支教”、“兼职支教”、“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下乡送教,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带教或“走教”、“联聘”等形式,其目的在于缓解农村学校紧缺师资不足的矛盾。

(三)根据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合理定编、重新核编,坚决杜绝教师队伍有编不补、其他部门干部挤占教师编制的现象。

特别要适应“普九”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生数量现状和变化情况,合理为学校定编,重新核编,增加农村教师编制,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足额配置教师,确保教师编制不被挤占。要坚决克服教师队伍有编不补的现象,减轻现有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四)妥善处理当前已经存在的代课教师。

目前在农村学校,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较多代课教师的存在,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降低已有教育投入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代课教师数量太多,集聚到一定的程度,会成为一个难以处理的社会问题,而他们每个人背后又有家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作为利益相关者,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另外,代课教师本身素质不高,缺乏培训,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也会造成一定的教育问题,比如伤害学生、责任心不强而导致教育事故等等。而这些都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影响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代课教师的问题。对于目前的代课教师,通过统一考试、专家评价等,对其中水平较高的,择优转正,并保障在边缘、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任教;对那些水平一般的,可以提供机会,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或分散培训,切实提高其水平,并分配到边缘地区的农村小学继续任教;对于那些水平较差或不具备从教条件的,坚决辞退

(五)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优秀教师安心教师职业、广大教师乐于在农村任教的政策,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目前农村教师拖欠工资现象基本克服了。但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待遇较低,住房较差,工作环境较差等依然是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要切实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使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要略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外,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对工作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待遇。要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和改进管理、提高教师水平等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高等学校要建立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对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毕业生应免去助学贷款或给予学费补偿。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西部边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激励他们安心工作,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设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对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根据其任教年限和工作业绩实现梯度工资,对工作满十年以上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满二十年的给予更特殊的津贴,使那些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扎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长期服务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

(六)用好用足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政策。

当前,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问题,国家启动并实施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和“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并设立了专门的“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些计划都是中央财政负担,因此西部地区各省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尽可能多地申请岗位,接受相关人员,并提供相关的条件使这些志愿者能够下到农村中小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因此,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加大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师质量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五篇:“联校学科走教”的实践与思考

“联校学科走教”的实践与思考

――襄阳区程河镇师资均衡发展模式初探

程河镇中心学校校长

袁艺广

5月10日的《襄樊日报》专题报到了我镇“联校学科走教”新模式的探索运行情况,事实确实如此,几年来,我镇在师资队伍管理中,试行了“联校走教”制,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创出了一条师资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开启了乡镇村级初小师资管理的新篇章。

一、推行“联校学科走教”的背景

襄阳区程河镇地处偏僻,位于鄂豫交界,素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之称,由两个乡镇合并而成,辖30多个行政自然村,地域面积170多平方公里,现有中小学25所(其中含4个教学点)专任教师420人。虽然我镇“普九”工作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制约着我镇教育的发展,主要原因有:

(一)教学点分布零散。几年来,虽然布局调整工作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地域面积大,自然村间隔距离大,五所永久性保留的小学不能满足学生就读,同时基于群众的认识和安全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村级初小暂时保留一至三年级学生。

(二)集中办学条件十分有限。我镇虽然较多地保留了相对集中的五所完小,由于这五所学校无论从教学用房、生活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还是从其它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不能适应全镇所有学生集中就读。

(三)教职工队伍严重缺编。税费改革以来,教师退的多,调出的多,增加的微乎其微,几乎是只减不增。尤其是工人长达二十多年未增加一人,学校后勤工人90%以上是临时工,配齐生活教师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导致各个教学点教师几乎是包班教学。

(四)师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学科结构单一。二是体音美学科,特别是英语学科更是人才严重缺乏,现任的几乎是自己培训出来的。三是大部分教师是本镇本村的人,半边户不少,既顾家又顾校,新的教学方法深透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四是村小大部分是年老体弱教师任教,多半是只会教语、数学科,教科研意识淡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落后陈旧,远远不能适应新教材、学生的学习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基于多种原因,在这偏僻的乡镇,几多无奈、几多困惑、几多徘徊、急中生智,投石问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于08年在陈庄和埠口两个教育支部三、四年级的英语学科中,以支部中心小学的依托,试行教师流动教学,一人教几个村小的英语课,从此,“联校学科走教”这个新名词在程河教育上诞生了。

二、推行“联校学科走教”制的实践

2008年秋,我镇正式启动“联校学科走教”制,从“小科走教”、“主科走教”到“联校走教”三步曲的大担探索,逐步形成了我镇的师资均衡发展的特色模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小科走教”试点引路,敢问路在何方。08年秋,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了英语课,尽管远教资源广泛应用,但辅导教师不能是一窃不通吧,怎么辅导学生?现实逼着我们试着由陈庄和埠口中心小学的英语教师骑车下乡教二所学校的英语课。起初,教师感觉到工作量大,跑的路远,吃的苦多,同时担心教学效果差。两个月过去,教师体会到,备课量大大减少,辅导学生时间增加,研究课改专一,教师在走教中,反复锤炼,课堂效果一节更比一节好。从情感上而言,教师学生每周见两次面,有新鲜感,兴趣浓厚,课堂效果好;从完成教学目标上而言,教师相对专业化,教学效果就更是不言而喻了;从师资配备上而言,村小增加了专任教师,学生享受到相对的优质师资;从学校教学管理上而言,有效地解决了开课不齐,课时开设不足的问题,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有力地促进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科走教”走出一条新路子,09年春,赵坡、赵营教育支部大胆尝试体、音、美学科走教制,更是一浪胜比一浪高,一时间“小科走教”制一炮走红,村小的小科专职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主科走教”闪亮登场,道路越走越宽广。09年秋,陈庄和埠口教育支部大胆尝试,语、数学科走教。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数教师除任教本校一门语文或数学外,另外到一所教学点任教一个班的语文或数学课,该教学点的年级所在教师任教其它学科,重点负责班级管理。另一种形式就是临近的教学点之间实行走教制,这样以来,教师白天上课、辅导,晚上办公。年轻的教师走教,年迈体弱的教师负责班级管理,学生的辅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一年来,从教学效果上来看,优势很明显,学生的学科成绩明显提高。

(三)“联校走教”应行而生,路在脚下通四方。所谓“联校走教”即为“学校联管,教师走教”。2010年秋,我们在埠口教育支部试行联校走教制和教育支部书记负责制,完小改为联办中心小学,初小改为联校教学点,教师统一调配,财务统一管理,教育教学统一安排。教师走教统一协调,基本实现了目标同向,教学同步,上下同心,携手同进的目标。

三、推行“联校学科走教”制的收获

我镇推行“联校学科走教”制,三年迈出了三大步,从无奈之举到初步的成功尝试,可谓是有喜有忧,有花有果,有笑有泪,我们不敢说此行为成功之举,但我们收获不小。

一是教师队伍管理创新了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缺编,开课不全,教学包班的格局。

二是基本实现了师资均衡配置,镇村优质师资共享。为师资均衡发展尝试出一个新模式。

三是从根本上缓解了“小科”开课难、教师备课难、教研难、教育质量提高难等问题。

四是从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解决了镇村教师轮岗交流难、专职教师配备难等问题。

五是使学校管理更进一步规范。学校由点校变为联校,由小学校变为大学校,人气浓了,财力足了,发展快了,教师的素质在锤炼中得到提升。

六是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四、推行“联校学科走教”的思考

“联校走教”虽然不是个新名词,在山区一些地方,也有成功之例,但是在我们襄阳教育上对此尝试的乡镇不多,三年的实践,仅是尝试,更多的是收获,但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教师专业水平还很低。边学边教的比较普遍,特别是体音美劳教师严重缺乏仅靠校本培训和暑期的区、市、省的短期培训是不能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是对专任教师的管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创新。专任教师的工作量问题、绩效工资问题、评先表模、职称晋升、走教安全问题、生活补助问题等还摆在我们面前。

三是教学管理制度更需创新。对教师的考核,教学评价,教学监控,集体教研等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科学可行的制度措施。

四是此举不能作为长效机制运行,当务之急应是办学条件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布局调整步伐,补充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下载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师资短缺学科走教模式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短缺之痛[五篇范文]

    中央发出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后,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绝大部分农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从事......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安县雪浦乡红星小学 张方中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在教育发展中更是处于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

    农村师资力量调查

    农村师资力量调查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来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越发显得重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

    走教工作总结(定稿)

    走教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走教已经一学期了,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

    走教实施方案

    骑龙小学“走教”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村教育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中心校与各个教学点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我校地处山......

    农村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短缺和整体素质的偏低

    农村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短缺和整体素质的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瓶颈。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作为未来承担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浅谈农村学校师资现状及问题

    浅谈农村学校师资现状及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强,则学校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有效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乡镇、农村教......

    湖南省泸溪县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村小也能吸引好老师 ——湖南省泸溪县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采访纪行 《 中国教育报 》 2012年 6 月 25 日 1、3 版 作为国贫县,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与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