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半期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半期工作小结
我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课题于2011年3月确定后,我们积极准备资料,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课题研究的计划,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就工作情况进行简要总结。
一、课题研究情况
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积极作好课题研究准备。
1、制定实验方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中学语文进行试验研究,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研究方案和课题研究制度,明确了研究思路,落实了研究任务。
2、进行了教师培训。由组长组织教师积极查阅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把握当前的有关课堂提问技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此期间,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如《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学理论与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等。同时认真阅读教育教学刊物和理论专著, 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育报》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得到提升,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研究过程。在此期间,将自己的所读所学进行总结。
3、进行了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及时写好研究日志或调研报告。写好研究日志是进行课题研究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非常适用,所以我们把写好研究日志和调研报告作为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要求研究成员一定要坚持经常把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点滴收获,详实地记录下来,并认真整理好,作为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4、把“服务教学”的思想贯穿始终。我们要求课题组的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查找不足,对症下药,并及时把课堂的实际教学记录下来,形成教学案例,以积累经验,把自己的研究的具体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接受课堂的检验,从而让自己的研究得到完善。
二、存在问题
1、时间不充足,特别是目前学校各方面抓的紧,要求严,耽误了课题研究,而且研究的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制,所以研究的适应性还有待考察。
2、研究经验不丰富,有待加强学习培训。
三、努力方向
1、小结一阶段工作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2、召开师生座谈会,征求意见,交流心得,提高提问艺术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团中学语文小课题组
2011-11-12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总结阶段的总结
《高效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总结阶段
工作总结
我校课题组承担的市级课题《高效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即将结题。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课题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开展下来。现将课题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绩:
1、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十篇和实验结题报告1份
2、评选优质课件9个。
3、评选优质课5个。
4、评选优质教案4篇。
二、作法:
1、成立研究小组,利用教科月活动,有的放失进行攻关,突破了重点难点。
成立专班:组长:陈修玉 副组长:吴永方 成员:林锋 唐海宏 何栋 陈荣 项雄 肖金山 曾凤琴
附:课题研究分工:
(1)课堂提问的特点。(肖金山、林锋)(2)课堂提问的艺术表现。(吴永方)(3)课堂提问的原则。(唐海宏、项雄)
(4)课堂提问的现状及突破原则。(何栋、陈荣)
(5)课堂提问研究的效益分析
(陈修玉)
注:上述人员为该内容负责人,其他课题组成员全体参与。
2、查漏补缺,逐一落实。
3、组织教师撰写优质论文、教案、课件。
4、组织“三优”评选。
三、努力方向
1、组织专人进行结题材料的搜集整理装订,确保按期结题。
2、做好成果的展示和转化工作。
洋梓中学课题组
2011年4月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柳河县长青小学
付丽春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校于2011年5月承担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十二五”重点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经过多半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这段时间中,我校按照实验方案、计划开展实验研究工作,下面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组建研究小组,完善组织管理。
承担课题伊始,我们首先组建并完善了以教导主任为组长,学年组长为副组长,精选数学骨干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细化了研究工作项目,全体成员各负其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从根本上认识提问情境,研究提问情境。
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有效性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学习途径则是多途径学习,通过网络搜集、书藉整理、专家咨询、集体交流评析等。学习形式为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周两次个人学习,做到有学习有笔记;每周一次集体学习,由组长主持,汇报个人学习情况,并由集体评议总结出有较强实效性的知识,以供大家共同参考学习。其具体内容如下:
1、基于理论,认识提问的重要性。
我们学习了理论知识,明确了什么是提问和有效课堂提问情境,有效课堂提问情境即: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见,课堂提问是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2、找准根源,把握提问的准确性。
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的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学习策略,指导提问的科学性。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课堂提问的优化。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所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问次数要少而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科学知识的关键,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细小繁琐,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性,以达到 “精问”的目的。
(2)提问难易要适度。难度是指问题的深度与广度,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难度的控制既要考虑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非字面上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如果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密切联系,又有中等程度的分歧,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动员学生积极思考最为有效,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难易适度。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不超出学生知识和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能得以解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3)提问要切中要害。教师要根据具体知识的性质和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情况随机应变,在学生学习以及思维活动的疑惑处、受阻处、转折创新处设计问题,引发思考。一是课堂铺垫环节。课堂铺垫引入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又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二是新授环节的问题。新授阶段,所提问题要求联系紧密,启发性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透彻理解新知。三是巩固环节的问题。在巩固阶段启发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本阶段,我们本着运用策略,提高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有计划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例如:年级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和谐团队赛课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等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我们不仅要提问,而且还要会提问?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提出来,学生的兴趣会不一样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是否真正做到了“精问”。如在六年级冯春涛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用多种方法分别量了学具中大圆的周长和直径,提出质疑: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四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多种方法量出圆纸板和铁环的周长、直径,圆形笔环和杯子底面的周长、直径,然后把量得的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里,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投影展示后提问“请大家观察、比较实验和统计的结果,分析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很快就比较出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总结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这样的提问足以涵盖了“计算学生所实验列举出的各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值是多少、圆的周长的公式可以如何表示”这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一提问而进行了一系列观察、统计、比较、分析、总结的活动,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从而掌握圆周率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真正体现了提问的策略之一:少而精。
而语文教师,则是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描绘情境,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孙丽杰老师在教学《白杨》一课后,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40年过去了,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正带着他的两个小孙子坐在西行的列车上,这是爷爷领他们去上海探亲回新疆的路上。这时,他们会看到什么呢?他又会对两个小孙孙说些什么呢?学生便回答到:40年后的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路两旁的白杨树也增多了。爷爷指着当年看到的那几棵迎着风沙成长得茂盛的白杨树,给他的孙子讲着《白杨》的故事„„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通过学生的思考、想象,让他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正是有了像“爸爸”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才会有新疆的越来越繁荣。而无论何时,建设者们建设新疆的决心和美好品质却不会改变。
问题设计要大小适度,因为问题过大、过深,不符合学生的学情,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不利于学生思维激情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问题“大”和“小”的关系,如在六年级冯春涛老师执教《圆的面积》一课之前,先自己选择听同年级老师的同一节课后自己再进行设计改备案,接下来由研究小组集体听评。他之前设计的是:教师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教师通过教具演示将圆的模型平均分成2份、4份、8份、16份,接着将圆转化为一个长方形。紧跟着教师就提问:你能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显然这个问题过大,难度过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情。因此在听过同年级的本节课后,他将这个问题分成两个层次、两个小问题:①圆的面积与拼成后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联系?②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这样一来,他在课堂中的这一环节就进行的非常井然有序而且充分发挥了提问的有效性,做到了提问的难易适度。
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依据对当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提问,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提问切入点无疑是切中了要害。
通过学习研究,以及课堂的实践证明,无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要提高我们提问的技术,最好做到提问既有技术,又有艺术,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具生命力!
第四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高效性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一线教师们研究的课题,这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教学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包含着两部分,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下面我来浅谈一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二字是关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经过精心的筛选,紧扣教材,围绕着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展开,不能随随便便的进行课堂提问。在课前应该充分的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问题,问题设置要分出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灵活机动的适时调整课堂提问,做到有效的组织教学。
课堂提问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或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要马上纠正学生的错误,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补充问题,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好的问题设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好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提供了条件。第三,好的问题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第四,好的问题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提问的类型和方式很多,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巧妙的使用,使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创新潜能。为达到教师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
一、暗示猜想型提问。猜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获得猜想开始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猜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多边形内角和》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内角和的计算公式,而是引导学生猜想发现。为此,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
2、分成的三角形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3、你能求出这四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吗?
4、你能猜想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通过猜想掌握知识,在猜想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通过教师语言的暗示、点拨,使学生在猜想探索过程中的目的性更强,让学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悬念猜想型提问。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先不让学生回答,而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进行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之前,教师先出示几个系数为个位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让学生把它们配方成顶点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教师提问:“我们不进行配方能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吗?”。经过学生的思考,要想不配方求顶点坐标,必须要寻找到新的规律。教师再提示学生从二次函数的系数进行研究,这样,学生就会以认真急切的心情期待着公式的出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迁移发散型提问。很多的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形式有着相似之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类比迁移,主动探究新知识。在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时,先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说出判定1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相等,在相似三角形中应该怎么说?”,在教师的暗示提问下,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三边成比例”,此问题较简单,可以让学困生来回答。紧接着教师追问:“你能得到什么猜想?”,学生通过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能够自主思考,得到猜想“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样做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再次强调了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区别与联系,锻炼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探索联想型提问。是指教师给定题设条件,让学生回答出相应的结论,或由问题的结论追溯出相应的条件。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诱导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要具有艺术性。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时,我进行了如下提问:
1、证明两角相等你有哪些方法?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对原有的关于证明两个角相等的知识的梳理,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
2、这些方法可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添加辅助线。
3、如何作辅助线呢?联想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学生不难想到把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4、还有其他作辅助线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尝试、探究,发现其他作辅助线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到添加辅助线的重要性,并能够总结出添加辅助线的常规办法,在学生的总结发言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反馈交流型提问。当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知识达到一定量时,教师为了掌握学生课上接受知识的程度,要提出交流反馈型问题,帮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馈交流型提问,经常用在某一重要环节或一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提出一些启发学生归纳总结的问题。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补充。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后续课程内容的安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沟通师生感情,创造活跃的学习气氛。
数学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提问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同时,合理的提问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沟通感情的主要桥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一堂高效课堂的成败与否,有效的课堂提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善问是一门艺术,只有老师的善问,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打破课堂的沉寂,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老师的设疑巧问,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之乐,体验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带来的认同与快感。通过师生的问答,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能够真正的把问题转化成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的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提出恰当合理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创造欲和竟争欲,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第五篇: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敢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 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钱梦龙先生在教学中的“曲问”,可以说是创造了提问的最高艺术境界。他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中就有两处成功的“曲问”(就是关于“龀”字和“孀”字的理解),结果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