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

时间:2019-05-12 13:2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

第一篇: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

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

——赣榆区城西镇中心小学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赣榆区城西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占地面积22947平方米,建筑面积5940平方米,运动场地(馆)1249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学生1600人,专任教师81人。其中体育专职教师4人,兼职两人。这六位体育老师有一人是专科,5人本科,均是一级中级职称。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乒乓球活动为龙头的活动育人”的素质教育办学特色。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高度重视、健全制度,为体育强校奠定基础

学校始终坚持围绕管理科学化、育人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立足普及、推广乒乓球运动,崇尚“快乐乒乓、健康时尚”。学校不仅健全了体育工作机制,出台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而且设立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体艺处、体育教研组。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重视学校的群体健体工作,除了严格严要求上好体育课、开展好大课间和课间操外,每周还安排了两个下午的体育课外活动,确保了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98%以上。学校的乒乓球、跳绳、踢毽等各活动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的体育场馆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开放,更是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进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其次,保证经费、完善设施,为体育强校创造条件

学校在资金较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费用花在关键处,自2007年8月至今,学校在乒乓球特色建设方面,投资达120余万元,学校现有300平方米乒乓球训练馆一座,高标准乒乓球台10副,乒乓球训练器械11套,120平米的国球教育展室一座。现在学校每年投入在10万元,用于体育训练、比赛和添置相关体育器材。

第三,上下连动、凝心聚力,为体育强校添砖加瓦

多年来,学校每学期都会召开若干次学校体育工作专职会议,广泛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制定体育发展规划。不断鼓励带训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同时,对于体育比赛的奖励,我们学校一直坚持一事一议的办法,把体育比赛的奖励同其他奖励分离开,这一举措,有效地激励了广大教师。

二、探索特色建设,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弘扬国球精神,张扬学生个性,提升办学品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按照“乒乓知识我知道,乒乓明星我敬仰,乒乓运动我参加,国球精神我发扬”的特色发展思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要求。

(一)抓普及,打基础

我们立足学校实际,除了抓好日常体育工作,同时以“班队”、“校队”为龙头,大力开展乒乓球运动。为了进一步普及乒乓球活动,学生人手一个乒乓球拍,并且学校自编了《乒乓球操》与校本教材《快乐乒乓》、《趣味乒乓》,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训练和指导,从而形成了学校“人人有球拍,个个能上台,班班有队员,校校有球队,月月有比赛,年年有选拔”的良好氛围。

(二)抓培训,树人梯

教师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学校通过培训、专题研讨等,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的条件下,要求自己规划个人的专业发展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所有体育老师每年至少参加区级级以上的相关培训一次。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建立了三级培训网络:

一是成立镇级乒乓教练、裁判培训机构,对一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

二是积极汇报、争取区级集中培训,对教练员集中优化培训。三是积极挑选优秀教练员、裁判员参加市级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目前我校有国家乒乓球二级裁判8人,国家体育社会指导员10人,区优秀裁判员30人。2012上半年和2013年秋,我校为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提供30余名裁判员为大会服务,受到好评。

我校还聘请了省乒乓球协会胡乐泳为总顾问,原中国乒乓球协会少年委员会副主任周健康为技术顾问,不定期邀请专业乒乓教练来我校指导。

(三)抓训练,求提高

学校在普及乒乓球活动的过程中,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培训,通过开展班级对抗赛,选出优秀学生组成校队进行优化集训,通过校队的月赛选出种子选手。这批队员组队代表区队参加区级及以上的少儿乒乓球比赛,并与区体育局签订协议书。

在选拔本校的运动员同时,学校每年定期去中心幼儿园选拔乒乓球小队员,并定期去幼儿园进行指导。对于即将毕业的运动员,学校积极与有关的中学进行联系,做好运动员的输送事宜,并对运动员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工作。

为了更好的做好学校乒乓球活动的普及与提高,每学期都要进行一到两次的 “乒乓外交”活动。除组织镇级比赛、积极参加区级及以上比赛外,还组织师生到徐州、宿迁、镇江、邳州等地参加邀请赛、友谊赛及参观学习。

与此同时我们还狠抓“乒乓球活动的基地”建设。我校先后被区教育局、文化广电体育局命名为“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被连云港市乒乓球协会命名为“中小学生训练基地”、被省乒乓球协会命名为“活动基地”。

(四)抓理念,寻突破 一是构建学校乒乓文化建设。

为了提升我校乒乓特色的办学另外,结合学校实际建成了乒乓文化墙、乒乓文化长廊、乒乓球训练馆、国球教育展室等设施,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使校园处处彰显乒乓文化特色,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浸染和熏陶。

学校在营造校园乒乓文化的同时,从2014年开始,举办了一年一届的“乒乓文化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乒乓文化节的”举办,不仅繁荣了校园文化,更把我镇小学校园文化活动和乒乓球办学特色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是建构学校课程体系。

结合我校乒乓球活动优势,深入研讨,不断加强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深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三是营造精神文化氛围。

遵循“文化是行为的精神支柱”和“环境是育人力量”的科学理论,挖掘学校的特色,提升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

三、乒乓球特色奏乐章,打出一片新天地

学校自开展乒乓球运动以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乒乓球运动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在参加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曾连续11年取得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冠军和男子单打冠军,连续获得10年女子单打冠军。在市级及以上的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有31人次获奖,有7次获得团体前四名。

在积极参加比赛的同时,我校还争取通过承办乒乓球比赛来提升学校的乒乓球特色办学,自2009年至今,学校成功承办了三次县级及以上的乒乓球比赛活动

经过全校师生不懈努力,近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冬季三项锻炼先进学校”、“连云港市开展乒乓球活动贡献奖”、“连云港市规范管理示范校”、“连云港市德育学校”、“连云港市百佳校园”、“连云港市平安学校”、“连云港市文明单位”、“连云港市校园环境绿色学校”、“赣榆区阳光体育先进集体” 和“赣榆区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宣传我们学校乒乓球活动的文章——《国球精神浸润校园》、《省少乒赛 我们的小选手成绩不错》、《乒乓兴校 国球育人》分别在连云港日报、市苍梧晚报、赣榆新周刊刊登。赣榆电视台今日视点专题报道了我校的乒乓球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学校将坚持“弘扬国球精神,张扬学生个性,提升办学品位”的特色办学理念,以抓实群体工作为重点,发扬自身特长,加大投入,光大体育传统项目。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全校师生的辛勤耕耘下,随着体育场馆、设施的不断完善,随着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校体育工作将会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连云港市城西中心小学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第二篇:凝心聚力共圆教育强镇梦

凝心聚力

共圆教育强镇梦

——化州市杨梅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镇以创建教育强镇为主要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镇”战略,努力改善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不断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全镇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对我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杨梅镇位于化州市南部,下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约92平方公里,总人口8.36万人。

近年来,我镇坚持解放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杨梅”的奋斗目标,带领全镇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促进了全镇经济稳步增长。我镇被誉为“建筑之乡”;养殖业成为“龙头”产业;“化州市杨梅工业园区”发展前景广阔。杨梅镇交通方便,水、电资源丰富,镇内投资环境、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是化州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范办学行为,重视素质教育。目前,我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镇现有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9所,非完全小学23所,中心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全镇在校中小学生8709人,其中,中学生2823人,小学生5886人,在园幼儿2615人。全镇现有中小学教师638人,其中,小学教师503人,中学教师135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幼儿教师资格证持有率逐年提高,镇中心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已通过茂名市验收。近年来,我镇被授予“文明镇”、“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五好”红旗基层党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镇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镇党委、政府从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出发,举全镇之力,聚全民之智,全力以赴开展“创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党政主导“创强”,凝心聚力促发展

1、统一思想,明确“创强”目标

我镇把教育纳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要在2014年创建成为教育强镇。坚持做到“五个优先”:教育规划优先、教育投入优先、教育用地优先、教师待遇优先和解决教育问题优先。

一是镇党委、政府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谋求教育的发展。2013年以来召开专题会议20多次,研究和解决教育“创强”中的困难和问题,出台了《杨梅镇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杨梅镇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杨梅镇关于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稳步推进我镇“创强”工作。

二是镇党政一把手及分管教育的领导,坚持把每学期开学初走访学校作为一项制度,深入学校调研,广纳民意、集思广益,为教育排忧解难,为教育做好事,办实事。

2、加强领导,落实“创强”责任

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强”工作扎实推进,我镇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杨梅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明确“创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

为切实保障“创强”工作实施到位,在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校长全力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局面。同时,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镇党政班子成员分片挂钩中学、中心小学及各村委学校,负责指导、检查、督促、帮助各校开展“创强”工作,切实解决“创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广泛宣传,掀起“创强”热潮

我镇不断加大“创强”宣传力度,召开了村、学校、各单位部门、各企业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创强”动员大会,并通过镇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采用播放宣传片、树宣传牌、在镇的主要街道、交通路口等显眼位置悬挂横幅标语,办宣传栏、出版“创强”简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家长座谈会、教师家访、黑板报、宣传栏、学校广播站等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据统计,开展“创强”工作以来,全镇共张贴标语392条,悬挂横标136多条,出动宣传车43次,制造大型彩喷宣传画5个,固定宣传板块62个。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人人关心、支持教育创强。

(二)加大教育投入,扎实推进教育强镇

1、落实教育优先,保障教育经费

在经济基础差、底子薄,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我镇仍确保教育投入按时足额到位,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一是对教育的投入实现逐年增长: 2012、2013、2014年我镇财政经常性收入为2568万元、3365万元、2169.2万元。教育财政拨款为2705万元、3521万元、5129万元,年增长率为42%、30.2%、45.7%;二是生均教育事业费实现逐年增长: 2012、2013、2014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拨款依次为2340.5元、3177.8元、5013元,年增长率是44.4%、35.8%、57.7%;三是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 2012、2013、2014年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中学950元、1150元、1550元,小学550元、750元、950元。

此外,我镇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教育经费专款专用。全镇中小学没有违规收费行为,没有克扣、挪用教育经费现象。

2、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创强”经费

镇党委政府坚定信心,不畏困难,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确保“创强”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二是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通过开好春节座谈会、校友会、群众捐资动员会,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全民“创强”的声势,同时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广州、珠海、深圳等地,拜访外出的乡贤老板,并利用核心人物的影响力,牵线搭桥,广筹资金,我镇共接受捐款(包括捐物折款)2638.95万元,捐资数居全市第一。我镇创强共投入资金5103万元,对现有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扩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环境、美化校容校貌。镇财政所设立“创强”专户,落实资金的使用及监督机制,保证“创强”经费的专款专用,项目拨款及时足额。

3、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我镇20个村(居)委,原来设有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32所,镇中心幼儿园1所。基本都是单级单班,资源零散。我镇根据“创强”标准和规范化学校建设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立足长远、统筹规划”的原则,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及咨询相关专家,布局调整后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9所,非完全小学23所,中心幼儿园1所。全镇非完全小学班均教师不少于1人,全镇无代课教师、无大班额现象,义务教育学校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布局规划科学合理,资源配置较为优越,办学效益大大提高。

4、全力改善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我镇党委、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教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目标,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我镇共投入创强资金5103万元。其中新建项目8个,总建筑面积11252.5平方米,投入资金1790万元;维修改造项目119个,投入资金1567.2万元,其中维修校舍52幢,维修面积达66704平方米,对全镇31个运动场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高标准篮球场19个,排球场7个,硬底化主校道9825平方米;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投入332.8万元;按照广东省教育强镇标准为各学校配备体育和电教仪器等设备,投入1413万元。为我镇创建教育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教师是立校之本,强校之魂,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镇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1、强化管理,加强师德建设

一是依据条件,把好学校领导选聘关,狠抓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的完善与实施。二是切实抓好师德建设。开展以强化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学习活动和创人民满意学校、人民满意教师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按照省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全镇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免试入学,无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行为。近年来,我镇严抓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秩序良好,涌现出一大批为人师表、敬业乐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近三年,我镇教师获省级表彰的8人次,获茂名市级表彰的有56人次,化州市表彰463人次。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镇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名师辅导与观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定批组织教师参与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一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等院校函授、自学考试或电大进修。全镇100%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市以上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目前,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大专学历为38.3%;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大专学历为73.2%,本科学历为16.9%;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本科学历达59%。二是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各项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素质。三是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公需科目培训、专业科目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优质课评比、论文、案例、课件等各种比赛,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充实自己。近年来,全镇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1篇(含刊登和获奖),获市级奖励论文372篇,获茂名市和化州市优秀课例65人次。

3、以研促教,实施名师培训

我镇历来重视“名师”工程建设,构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的人才培养阶梯,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建设。把教学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镇共有立项课题7个,其中地级市立项课题2个,县级市立项课题5个。

4、提高待遇,确保安教乐教

为使老师“安教乐教”,我镇在实现“两相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从今年1月起,省市财政对农村学校教师发放农村岗位津贴,每人每月平均标准不低于500元。2013年10月,我镇在职教师月均工资达到了4291元。镇党委、政府坚持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和春节教师座谈会,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并把优秀教师推选为市、镇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每逢中秋节、教师节、春节等节日,镇领导都为全镇教职工送上礼品、慰问金,让教师感受人文关怀。全镇教师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均得到落实。

(四)以德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镇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通过强化管理,不断开拓进取,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拓宽途径,构建教育网络

一是加强教育管理。我镇通过健全十项德育常规、聘任法制副校长和成立家长委员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维护教育大环境,全镇幼儿园、小学、中学各年级学生家长受过家长学校培训达90.2%以上。二是拓宽教育渠道。积极组织学生家长接受培训,开展“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怎样与孩子沟通”等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形成了良好家庭教育氛围;三是各校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活动。目前,我镇建有劳动实践基地 5个,科技教育基地 4个,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个。

2、挖掘内涵,营造育人环境

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载体。首先,我镇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进教学手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互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互派教师、听报告讲座、上公开课等形式,认真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其次,我镇注重挖掘校园文化内涵,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特色。通过标语、宣传橱窗、德育宣传栏、德育展室、德育宣传画,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紧密与相关部门合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确保校园周围无网吧,无不良社会人员干扰,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3、结合实际,开展多彩德育活动

我镇充分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礼仪”教育活动,通过手抄报、演讲比赛、制作亲情卡等形式,表达亲情,传达孝心;坚持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唱国歌爱祖国”、“我以校为荣,校以为我骄”、“绿色使者”、“爱心献给别人”、评比“校园之星”等系列活动,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感;大力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赏析活动、古文知识竞赛等,积极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每学期均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和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祖国的伟大。学校坚持每周进行一次“流动红旗”评比,每月进行一次“文明宿舍”评比,每学期进行文明班级评比,实行学生“一日常规”,以此来倡导一种爱国守法、文明守纪、助人为乐的校园氛围。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学生良好的品格逐步养成。近三年来,中小学的德育考核优良率在9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100%,违法犯罪率为零。三年来,全镇共有600多位中小学生被评为茂名市或化州市“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或“优秀少先队员”等,全镇中小学呈现“师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良好局面。

4、安全教育,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我镇学校以建设“平安校园”为宗旨,严格抓好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全镇学校均成立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机构,实行校长安全工作负责制。同时,制定落实学校管理层人员、教师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并结合实际,制订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地震等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我镇还自制安全宣传短片,随同电影教育一起播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积极配合上级教育部门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坚持做到每天一强调,每周一排查,每月一通报,并及时整改存在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多年来,我镇学校无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确保了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确保了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五)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格局 创建教育强镇必须坚持走均衡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现代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杨梅镇虽然是欠发达的乡镇,经济基础薄弱,但杨梅人民不甘落后,鼓起勇气,努力拼搏,保证教育投入,扎实抓好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教育格局。

1、科学前瞻,着力发展学前教育

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积极指导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一是不断改善各幼儿园办园条件,优化幼儿教育环境,投入289万元建设杨梅镇中心幼儿园;二是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学前教育评价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幼儿教师资格证持证率逐年提高;三是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寓教于乐,在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的幼教活动中启迪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成长。镇内所有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都拥有独立开办的幼儿园。近三年来我镇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均达90%以上。两项指标均达到了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要求。

2、稳中求进,巩固基础教育成果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抓好九年义务教育,高质量普及基础教育。一是加强学校管理,重视家访,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严禁开除学生,落实各种帮教措施,巩固就读率。二是严格落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制度,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三是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同时督促各中、小学切实做好非“低保”困难家庭子女助学减免工作,减免困难学生书费、住宿费等费用,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巩固毕业率和升学率。四是投入10多万元,在镇中心小学设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并按《广东省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配备足够的训练器材和师资力量,确保智障儿童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近三年来,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零;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不超过1.1%;小学、初中的毕业率、升学率均为100%。

3、软硬兼顾,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我镇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条件条件良好,场地及设施设备充足。我镇投入300多万元,为杨梅中学、中心小学、大坡菊藩学校、官地小学新建了塑胶跑道运动场,并对面上31个运动场进行了升级改造,确保学生运动场地达标,同时投入83万元,全部更新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完全小学都配置了心理咨询室及卫生保健室,音乐、美术教学设备配置充足,能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艺术课及心理健康教育课。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查,制定《杨梅镇关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均制定了《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大课间、两操两课、开展“2+1”技能活动等,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近三年,我镇共投入60多万元,用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查。各中小学校学生年体检率达100%,各校在广东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均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我镇各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率达100%;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达95%以上,优秀率均达20%以上。

我镇坚持落实《化州市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实施方案》,确保所有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明制度,督促漏种儿童按要求进行补种。我镇一年级及幼儿园儿童全部具有卫生系统出具的预防接种证明。我镇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了《杨梅镇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加强执行晨检和缺课登记报告制度》,坚持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5至10分钟完成学生的晨检和午检,对因病缺勤学生做好登记追查。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卫生管理制度规范,相关应急预案具体可行。我镇各中小学(幼儿园)从没出现过非典、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性疾病。

4、整体推进,全力抓好成人教育

我镇坚持全面、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我镇设有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负责成人文化技术学习培训工作,为本地培养了一大批初、中级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各种学历层次的人员,为我镇输送了大批优质劳动力。

近三年,我镇组织各类成人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长期、短期班共93班,受训人员达到7165人次,全镇青壮年扫盲率达100%。通过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增强了农民就业能力,帮助了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为我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5、惠及群众,广泛开展社区活动

一是群众性文化活动设施日臻完善。全镇有农家书屋18个,村级文化广场11个。二是节庆文体活动异彩纷呈。我镇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活动为契机,坚持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如元旦乒乓球赛,国庆节篮球赛,元宵节、元旦文艺晚会等等。三是群众团体演出活动方兴未艾。我镇现有文艺队伍三个,分别是新空气乐队、杨梅曲艺队和杨梅舞蹈队,农民画培训中心一个。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近两年共演出送戏下乡7场次,送电影下乡135场次,活跃了乡村的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全镇干部群众均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参加学习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镇在茂名市、化州市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一心,努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教学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比例偏低,教育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我们将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以省教育强镇督导评估为新起点,继续坚持“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依法办学,科学育人,创新发展。我们将按照教育均衡化、现代化、规范化、优质化、特色化的思路,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使我镇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是继续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造就更多更好的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名教师,进一步提升我镇的教育水平;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一个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三是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着力建设规范化、优质化学校,以改革促发展。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试行)》,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评。自评结果如下:政府责任得分67分,教育管理得分18.8分,办学水平得分12分,合计得分97.8分,必达指标已经全部达到省教育强镇的指标要求,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督导验收。

化州市杨梅镇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19日

第三篇:凝心聚力,教研兴校

凝心聚力,教研兴校 桐城市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研组

桐城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是我市教科研示范学校。这里孕育了一大批名师,特别是数学教研在安庆市独领风骚,可谓新人辈出,群星灿烂。特级教师、原校长张绍月享受国务院津贴,特级教师、现任校长许思启享受省政府津贴,为安庆市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中青年专家。

自2002年桐城市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课改实验区以来,在许校长引领下,我校坚持以新课改为导向,以打造名校年级学科品牌为抓手,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业务素质。2007—2008学年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就是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

一、结对帮扶,优势互补

我校历届领导一向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科组的建设。在方方面面努力下,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现有专职教师五人,届是小学高级职称。除一人学校兼职外,四人均担任班主任。既有勤勉务实的中年教师,也有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整个学科组呈现出既踏实肯干又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上既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具有灵动鲜活的集体风格。

组长唐为贫,是安徽省首批教坛新星、安徽省特级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醉心于教书育人,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潜心钻研,使她形成了“寓教于乐,发展能力”的教学风格,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在她的影响下,全组老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工作中,我们善于合作,集思广益。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更能扬长避短。“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是我们学科组老师无言的默契。虽然有比赛,有竞争,然而组内成员都能做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大家认为,“团队里没有个人英雄”,组里的工作就是大家的工作,组里的成绩就是大家的成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真正的友谊是在工作中铸就的。为了团队的进步,我们开展了“教学与良师同行”的结对帮扶活动。唐为贫与程艮凤、毕爱民,余志梅与杨敏结成了两对师徒。她们相互听课,坦率评课;相互砥砺,取长补短。为了帮扶薄弱学校,也为了将我们的教研成果让别校分享,我们组分别与黄铺土岭小学、大关辅导小学、嬉子湖辅导小学的青年教师结对,担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

而今,我们组拥有一位省级特级教师,两名省教坛新星,两位安庆市学科带头人,三位名师团成员。如今桐城实验小学数学组已经成为桐城市数学教育的一块品牌,在本市乃至安庆市享有一定声誉。

二、勤奋读书,笔耕不辍

“根深才能叶茂”。为了登高望远,我组老师不断钻研中外学者书籍。苏格拉底、卢梭、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学者和教育家的著作,大家都啃过。那是一段艰辛的阅读,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时一次次放下,又一遍遍对自己说,读下去,读下去……课余闲暇、节假日,夜阑人静时,都是大家读书的好时光。为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老师们一有空就钻进学校的图书馆查找资料。几年来,老师们每人几乎作了近四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积累了几千万字的教学参考资料。理论的充实,使我组老师胸中有丘壑,课堂有诗意。

我们积极参与学校“学研论坛”活动,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人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人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学研成果交流。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们还利用假期参加省市两级组织的学科培训。

我们不满足于“述而不作”,坚持写读书笔记、教研笔记。所涉及的内容有教学过程详说,教材评点、学生评价、得失总结、个案研究、疑难困惑、意见建议等。

为了记录课改得失,我组老师积极撰写“课改日记”,现已编印《课改日记选遍》五本,《安徽教育文汇》对其进行了特别报道。

为了激发老师们教科研的热情,我还鼓励老师们向校办刊物《教研园地》《蓓蕾报》《家教咨询》投稿。看到自己的教研成果能被别人分享,老师们心里乐滋滋的。

三、醉心教研,科学兴教

(一)开展特色活动 1.“同课异构”活动

为了发挥个人优势,我们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采用统一的课题,先独自备课,同组经历“听满堂,互交流,相比较,深反思”的教学研究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开阔思路,形成风格,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品味教学”活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突破学科的思维定势,在组长带领下,我组老师突破学科界限,广泛开展“品味教学”活动,参与非本学科教研活动,其他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甚至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还和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开展教学经验演讲比赛、板书设计比赛、教学能力大赛活动,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广了见闻,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走向深刻。

3.“每月一查”活动

无庸讳言,人都是有惰性的,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月一查”活动,检查细则包括作业批改,作业布置,教案撰写,教学进度,教学言行,听课记录等项目,并及时反馈。

4.教学评比活动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培养大量青年教师。我校先后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教学论文比赛、教学片段比赛、“教育叙事”比赛、教学案例评比活动,还开展了“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扎扎实实地练好教学基本功。

5.反思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反思。反思是前进途中的回顾,是对经验和教训的过滤和提纯,是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学科组内成员潜心教学反思研究。为找准反思点,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问卷调查,收集课后反思内容,分成条目,让老师们依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归总统计,找出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反思点。二是举办讲座,特聘专家进行专题指导,安排组内成员进行专题讲座,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三是汇编教学反思专集,形成结果,供学校其他组参考。

(二)进行专项研究 1. 开展专题研究

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每次选定一个研究主题进行集体研究。譬如,“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占用课堂时间”、“如何把握教学起点”、“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等问题。做到一学期一专题,一学科一主题,一教师一问题。专题研究有效解决了教学中带有共性的困惑。

2.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目前,我校微型研究课题仅省、市、县三级的就有二十多个。每学期结束,组内成员总要提交“一篇教学论文,一个精彩教学片段,一篇教学反思” “三个一“研究材料。

3.开展大型课题研究

课题是教科研的提纯和结晶。三年来,我们学科组参与了三个省级课题研究,均已结题。这三个课题是,《课改理念下的小学生评价实施方案》(2005年9月结题),《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2006年6月结题),《小学数学游戏设计及其功能研究》(2006年12月结题)。这三个课题,集中了我校诸多老师的智慧和精力,也倾注了我组老师无数心血和时间。在课题研究中,我组老师承担了如下任务: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组织游戏活动,上研究课,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着两个课题:《在教学班中实行“小先生制”的研究与实践》,《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放课堂的构建》。在课题研究带动下,老师们统一了研究方向,集中了研究精力,课题研究带动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提升自己教科研水平方面获益良多,也博得了同行和领导的赞誉。

4.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为丰富课程资源,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校本教材编委会,组织研究、编写校本课程系列材料。有《校园生活》《探索〃体验》《阅读〃鉴赏》《伴我成长》等,并列入课时教学任务之中。我组成员分别承担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

5.创新多元评价机制

我组成员还在课程评价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特别在学生作业批改方面进行了有创意的研究。如改变作业批改地点,改革了传统的批改符号,改进了作业评价方式。继学校启动了“心灵驿站“和”家校通“工程以来,我组成员先后参与研制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学生成长记录册》,设置了”学生自我评价” “班主任寄语”“家长寄语”等栏目,大家就“班主任寄语”艺术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汇编成集。同时,我组教师有十篇评价案例被选登在安庆市教育局主编的《新课程〃新评价》上。

四、锐意进取,成果卓著

不间断的教科研使我组老师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始终能与时俱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1.提升了教师教科研水平

四年来,本组老师在CN刊号上发表的论文有三十多篇,在安庆市论文评选中,本组老师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2.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1)在学校领导关怀以及同组教师悉心帮助下,程艮凤老师已经成为我校青年名师。她先后在安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第三届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课获得一等奖,2006年,她成为安庆市首届数学学科带头人,2008年在安徽省教坛新星较量中,她不负众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光荣称号。为实验小学赢得了又一荣誉。

(2)余志梅老师于2006年获得安庆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在2008年第9批特级教师评选中通过安庆市初选。(3)杨敏老师,在2008年安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被推荐参加全国录像课比赛;毕爱明老师也多次获得市赛课大奖。

一个学校的学科组,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全市小学可谓一枝独秀。青年教师们的迅速成长,为我校赢得了“名师摇篮”的社会赞誉。

3.承担“两报一刊”投稿、编辑工作

我校素有面向教师的《教研园地》,面向家长的《家教咨询》,面向学生的《蓓蕾报》。写稿、编辑、排版皆由师生、家长完成,我组成员勇挑重担,承担来稿修改任务。如今,我们已举办三十多期,开辟了“教学反思”“特色教学设计”“评价教学案例”“班主任论坛”等专栏。

4.充分发挥名师、名校辐射作用

(1)程艮凤、余志梅老师分别在安庆市教研现场会上做教研交流。

(2)选派骨干教师下乡支教。程艮凤、唐为贫老师赴大关辅导小学、土岭小学支教。她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乡村小学,多次给乡镇老师上示范课,举办讲座,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方法。

(3)唐为贫老师率本组成员赴嬉子湖中心小学、青草中心小学、大关辅导小学送教。(4)当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每个教师都必须及时充电,完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继续教育计划。唐为贫老师承担了本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负责讲授工作,并受聘担任桐城师范小学教育兼任指导老师。

(5)学校和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两翼。我校一贯重视与家长沟通,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培养工作,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报告团”,组织协调资深教师和优秀家长交流教育经验,互通信息,共同提高。唐为贫老师是“家长学校”报告团成员,承担讲座任务。曾担任《快乐中学习,健康中成长》等讲座,受到了与会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还有,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上课和学校自办的《家教咨询》《蓓蕾》等报刊,向家长和学生传递课改信息,比如新课程理念,新教材,新的教学方式等,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并进。

(6)发挥实验学校示范带头作用,走出去,请进来。我校先后接待了省级骨干教师进修班,安庆石化小学,大观区、怀宁县以及本市部分乡镇学校前来考察、听课、听讲座等。组内成员分别担任讲座和观摩课任务。

(7)先后为安庆市、桐城市小学数学研讨会开设观摩课,并介绍学校课改情况,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

(8)如今,《家教日记》这一品牌已在全省推广,安庆市、桐城市课改研讨会先后在我校召开。学校被确定为安庆市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

作为一线教师,我组老师大都承担着一个班的数学教学教学并兼任其他学科教学,加上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多,每天要耗费大量精力。我们常常凌晨即起,深夜才睡,多少个节假日常常在加班中度过,备尝艰辛,但大家也从中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感受到群体成长的快乐,老师们也从中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为此,我们无怨无悔,乐在其中。

第四篇: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共创和谐

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共创和谐

——前进农场第十六管理区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一年,是我区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前进农场第十六管理区在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局、分局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省级生态村建设步伐,不断摸索,大胆实践,动员和带领全区党员和人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顾大局、谋大局、务大局的浩然正气,顽强奋斗,敢为人先;发扬北大荒精神,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现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抓生产,齐心协力建和谐,以创新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强力助推现代化大农业“新三区”建设。

一、突出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思路,全年工作取得新突破

第十六管理区以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米都”为目标,创新思路谋发展,狠抓重点求突破,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突出农业发展主题,较好地完成了农场的各项工作任务,2011年全区生产粮豆7.5万吨,实现生产总值1.8亿元,人均纯收入4.2万元,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第十六管理区党政班子引导和强化了为管理区负责、为下属负责、为农户负责、为绩效结果负责的意识,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区形成了崇尚实干、追求卓越的风气,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使管理区各项工作得到了实效性发展。

我们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主线,以“北大荒先锋工程”为重点。全体班子成员坚持以联系实际、讲求质量、取得实效为工作要点,组织班子成员学理论、学应用、学形势、学模范,开展民主评议,落实整改措施。通过学习和活动开展,让班子成员更新了观念,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思想通,百事通,观念新,事业兴。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强劲成绩显著

2011年我区以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米都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粮食生产实现大丰收,全区共种植土地13.6万亩,其中水稻13万亩、大豆0.6万亩。平均单产530公斤,农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

1、生产管理不断创新。

全年农业生产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立足常规措施不走样,特殊时期破常规,采取集中培训、阶段推进、现场示范、技术指导等办法,坚持科学指挥,战胜了各种自然困难和不利因素,保证了农时,全年农业评比保持在农场前列。

2、调整能源动力结构

今年我区群众自筹资金845万元、农场投资207万元建设输电线路66.3公里,购置变压器225台套,有6万余亩水田享受了“油改电”项目带来的实惠,不仅减少了油气污染,同时节省了石油等稀缺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亩均增收30余元。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我区积极争取农场投,修建涵闸6座,水泥管桥28座,清理沟渠2000延长米,修田间路20000延长米。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融资近130万元购进各类先进农机具 多台件,其中插秧机14台,大型联合收割机6台等,现全区农用机械1704台(套),户均达到7台,实现了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极大提升了现代化农机装备水平。

4、农业技术推广不断深入

全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8次,深入推进科技兴农意识。管理区新建大棚基地2处共计230栋,重点推广开闭式大棚,100%实施大棚三膜覆盖技术,落实测土配方面积100%,完成高产展示田2000亩。

5、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1年管理区树立全面经营全程管理思想,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管理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扎实推进土地经营工作,按农场要求大力推行相关制度措施,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土地规范化管理。通过与龙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调为职工群众解决生产资金4500万元。

6、典型示范作用成效显著

我区重点打造科技示范带作用,通过党员示范田、高产攻关田的带动作用,极大触动了全区种植户对科技种田的认识,坚定了“旱改水”决心。以开拓的思路和科学的种植方式为我区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7、放大农业生产激励效应

管理区创新性的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提出生产各阶段的奖罚措施,调动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在管理区内部打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我区在农业生产各个阶段根据各种植户对于生产标准的落实情况和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比,对先进个人其进行奖励,起到了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

(三)、党的建设稳步前进,着力打造五型党支部 十六管理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5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3名。党支部以“一岗两员三星联创”活动为载体,健全党组织的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党员按期过组织生活。包片科长经常深入管理区亲上党课,按照“学习型”支部要求,在学习中做到“理论学习全覆盖,业务学习全方位”,开展电教学习12次,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对国家重大决策及时组织学习,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全体党员每人全年书写学习笔记10000字以上,加快打造“五型党支部”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引导和教育所有党员坚持把心思和才智集中在一心一意谋发展、真心实意干事业上来,激励所有管理人员想大事、谋发展,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关心下一代等群团工作稳步前进。加强职工维权机制建设,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各项制度不断落实。凝聚和激发了群体组织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增强群体组织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了广大职工扎根垦区、奉献垦区,发展垦区的意识。

(四)、弘扬廉政文化,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 为宣传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我区设立的廉政文化长廊,并将廉政文化融于休闲广场之内,使干部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我单位以“清风净土”工程为平台,努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建起了形式生动活泼,寓意深刻,具有前进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使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搭上“文化快车”,并赋予新的元素。廉政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使廉政思想在文化的传播中宣传廉政理念,潜移默化中增强党员廉政意识,密切干群关系。就像清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全年我单位成员无违纪违法行为,无上访事件。

(五)、多策并举保稳定,构建和谐管理区

1、营区环境建设大跨越,职工群众享受发展成果 今年是十六管理区环境建设的跨越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提高管理区文明程度、职工群众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六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公益事业配套化、管理区建设园林化、区风民俗文明化、区务管理民主化、职工群众生活小康化)为方针,遵循“产业强区、文明立区、生态建区、民主治区、和谐兴区”的思路,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推进区风文明和区容整洁,实现了管理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

管理区坚持打造“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微型城镇,人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全年深入开展惠民安居工程,大力推进硬化、绿化、供热管网、上下水管网的建设。新铺彩砖路9700平方米;新修营区环路1100米;营区主干道路硬化2200延长米;铺设供热管网4282米;建设锅炉房5760平方米;给水管道2344米;排水管道1700米;新购置太阳能路灯,对营区进行了亮化;两个休闲活动广场投入使用;营区共安放监控探头32处,让群众生活的更安全更舒适。现管理区绿化面积已达65%,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通过管理区一年的努力,使营区环境焕然一新,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目前,管理区已成为“管网齐全”、“移步换景”的生态园林城管理区,使职工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心情舒畅平安健康。管理区达到居民楼房化率、集中供热、数字电视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电话入户率、清洁能源入户率“七个百分之百”。

2、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管理区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管理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大繁荣建设,在营区设置图版、标语、长廊等形式开展文明素质宣传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充分利用好信息共享工程和职工书屋等有利条件,让群众在生活中接受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提升文明素质。全年坚持在管理区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栋户联创活动,经居民评比共有37户获得“十星”,64户获得“九星”,88户获“八星”,68户获“七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群众生活的更幸福 管理区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占领文化阵地,引导职工群众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今年我管理区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组织职工群众开展迎金秋杯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棋牌比赛、扭秧歌、歌咏比赛、“邻居节”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同时也在互动中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邻里距离,为管理区增加了和谐因素。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区积极参与农场开展的各项活动。通过紧张细致的排练,我区合唱队参加了农场6月27日在广场举行的红歌广场大家唱(管理区组)合唱比赛,重温了红色经典,团结党群关系。我区在 “七一”前夕,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党支部对他们的关怀和问候,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通过“七一”开展的各项活动,推动我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切实加强了党员思想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今年开展的“十佳标兵”评选活动在全场掀起了评比高潮。我们在评选过程中,全区上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广泛发动、严格标准、认真评选,极大地调动了全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认真对待,使评选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通过评选活动,弘扬了正气,调理了民风,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激励广大群众在服务主战略中建功立业,在两个领跑进程中彰显主人翁意识。十佳标兵的评选工作必将对我区的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评选出的十佳标兵,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做出了突出成绩,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先进性,是全区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现在管理区形成为职工群众孝老爱亲、科技致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新风尚。

4、民生关怀工程实施有力

管理区民生工程得到较好完善,大大改善了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一是教育事业稳健发展,管理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二是卫生工作长足进步,建立了基层甲级卫生室。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全年无计划外生育,共发放独生子女费86人,金额13740元。女职工卫生费全部发放完毕,办理女姓安康保险27人。三是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落实到位,全年发放低保金88560元,社会救助63300元。参保全民医疗保险人员433人,完成农场计划的100%。

5、完善我区软硬件建设,打造前进农场窗口管理区 十六管理区搭乘着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乘势而上,努力打造品牌效应,坚持“站排头、创一流、做贡献”的思想理念,居安思危,积极进去,在农业生产和思想政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增强了十六区群众的北大荒归属感和自豪感。现我区已经成为前进农场的窗口单位,为农场赢得了诸多荣誉。我管理区全年共接待各级考察参观领导 300余人,游客600人。

6、稳步推进“扶低共富保升级”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进一步加快我区贫困和低收入职工脱贫致富步伐,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建设成果,全面推进富民强场进程,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管理区依据农场方针政策全面实施“扶低共富保扶升级工程” 有计划有方案的开展扶低工作。本管理区确立了王连永等8人为被帮扶对象,制定科学合理实效的帮扶计划,并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大户瘦身等方式我单位协调了1037亩土地资源建立“扶低田”为贫困户解决耕地问题。并对外来无户口人员经动员后,每亩地提取20元作为帮扶资金,共26万多元,为低收入户提供帮扶资金。通过用充足的资金注入,优质的技术服务,现8名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预计三年彻底脱低。

二、围绕重点,着力创新全面推进2012年工作

(一)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助推农业核心功能区建设 2011年将继续稳固落实农场相关土地承包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水稻播种面积,提高水稻的单产。动员种植户坚持以寒地水稻“空育131”作为主打种植品种,目的在于提高稻米质量,打响“绿色米都”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口碑,促进商品粮转化率达到增收目的。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场对水利桥涵等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在农机方面继续完善农具场的建设,加大水稻割晒拾禾机械的推广和高性能插秧机的推广,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

(三)坚持科技兴农 保证粮食丰产丰收

要坚持科技兴农的基本方针不动摇,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坚持质量型、效益型、标准型、节约型、科技型、生态型、旅游观光型农业的发展模式。加大在科技的投入,继续加大测土配方肥和硅肥的使用,推广水稻机械施肥,不断提高割晒面积等,使科技成为保证粮食丰产丰收的助力器。

(四)努力提高环境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力度 按照总局、分局党委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区现有环境,继续以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建设和谐靓丽的管理区。大力度推进绿色城堡建设,继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创建文明管理区。

(五)实施扶低共富共享工程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关心职工群众冷暖,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合理调配土地资源,保证可扶持低收入家庭有地可种,管理区干部包户,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生产生活难题。

(六)继续以创新的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管理区要坚持服务于民,丰富群众生活,努力探索和创新,开展一些即贴近群众生活又能教育提高群众素质的活动。本单位将坚持开展篮球赛、棋牌赛、歌咏比赛等常规活动,计划开展“读书月”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第十六管理区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多荣誉和成绩,但我们深知管理区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十六管理区将继续坚定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共创和谐。为开创管理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凝心聚力 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工会工作新品牌

凝心聚力 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工会工作新品牌

——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六型班组”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本网通讯员 张冬冬 马海荣 报道

4月13日,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成功举办“六型班组”创建活动推进会,这是鹤电公司以“六型班组”为依托,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又一新举措。

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来自生产一线的7位“模范班组”的班组长及燃料分工会主席分别就一年来班组在创建“安全、节约、创新、学习、环保、和谐”型六个方面所做工作,同各级领导和职工交流了创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创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他今后的努力方向。班组长的发言朴实无华,事迹平凡,却引人入胜,感人至深,与会人员仔细聆听,备受鼓舞。来自全公司各部门各专业班组长、技术员近百人参加了交流会。真切感人的经验交流会赢得了与会者阵阵掌声,也对其他各班组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提高作用。

鹤电公司始终坚持让创先争优活动走进班组,贴近生产实际工作。通过这次面对面的交流,对积极探索和总结加强班组建设的经验做法、提高班组长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凝聚人心打造团队、提升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起到了整体推动班组建设科学发展的良好效果。

一、领导重视,科学安排,全面开展“六型班组”创建活动。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有关要求,结合现场生产实际,自2010年6月1日起,鹤电公司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侯振春为组长,工会主席、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主管、党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工会首先出台了切实可行的“六型班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选取运行、检修、燃料三大生产部门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各基层分工会结合一线班组的工作实际和各自特点,反复推敲制定具体的评分标准和考核办法,并每月自查上报评比情况。工

会在公司主页上制作了“六型班组”专题版块,对班组情况、创建方案、先进经验、以及每月考核评比结果等内容实行网上公开,并将其作为阶段评比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着“勤指导、勤督促”的原则,创建领导小组对创建活动实行动态管理、实时跟踪。根据创建各阶段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工会生产委员不定期深入一线班组检查指导创建工作,确保创建活动注重实效,真正为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服务。工会还把对基层单位的检查重点由已往 “规定动作”的常规检查,向“自选动作”的突击检查转变。生产一线的运行、化学、电气、锅炉、汽机、热工、通讯、燃料机械、电工等专业23个班组全部参与了创建工作,在“六型”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基层党支部和分工会密切配合,积极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工会桥梁扭带作用,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服务生产、服务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技术革新、岗位练兵等形式激发职工创造活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面抓好思想教育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一面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班组长进行培训,把班组长培养成为政治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企业基层管理者。通过创建活动,班组长在管理方式、学习模式、技能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就连职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每天在健康和谐的环境里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维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积极快乐地工作。运行四值节能高手李发东爱岗敬业、技术高超、令人赞佩,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运行一值李学章和乔秀丽等立足岗位机智敏捷、技术过硬,关键时刻避免了机组非停,为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一线班组的共产党员更是一马当先,勇挑重担。华能集团“四优共产党员”国春山18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积极创新,为机组筹建、试运和安全稳定运行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检修锅炉二班的陈继祥不怕苦累、不争名利,长年带病坚持钻炉膛下粉仓,他以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鹤电公司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人们都感动地叫他“骆驼祥子”,他被多次授予鹤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鹤岗市级劳动模范等称号。

二、上下同心、措施给力,“六型班组”创建活动见实效。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班组日益强壮,企业才能充满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六型班组”创建活动为职工群众搭建了竞争和展示的平台,对于增强班组凝聚力、提升班组长能力水平、建设优秀职工队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运行一值的值长唐文玉深有感触,他说自己以往更多的是只注重安全生产,而忽略班组建设,常常是“跟着感觉走”,存在“忙时放一边,闲时搞一搞”的现象,没有真正认识到班组建设的无穷力量。如今通过拓展性创建“六型班组”,他感觉有了抓手,有了班组建设的平台,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积极创建和谐型班组,积极做好事故预想和指标竞赛。

检修热工二班多次与高校合作、大胆创新,在多项系统改造方面为公司节约资金上百万元。检修锅炉二班特别能战斗,他们积极修旧利废,把费用降到最低,把危险降到最低。2009年锅炉二班管辖设备锅炉“四管”全年实现无爆漏,实现了以人员、设备安全创收效益,近两年来发现锅炉“四管”隐患千余项。燃料机械班在现场实地抓培训,严明奖罚制度,班组各项工作都有新突破。他们在检修间内设立了“练兵角”,开展钳工、电火焊等技术练兵,利用业余时间引导员工在练中学、在学中练,以老带新,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技能和本领。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如今,运行人员眼勤手勤、精心调整,检修人员修旧利废、创新改造,燃料人员岗位练兵、克服万难保障燃煤,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各尽其能,有了尽心尽力的职工,有了各司其责的班组长,有了热情高涨的主观能动性,有了金子发光、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鹤电公司各项工作呈现了一片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

三、凝心聚力,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工会工作新品牌。

工会工作包涵的内容极其广泛,过去人们习惯把工会工作定义为“玩儿”。其实,文体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立足新时期,把握新形势,如何使工会工作更加深入一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如何找准工会同生产工作的切入点,工会主席徐树林提出了创新工作思路及工作方式的要求。一年来,鹤电公司工会有力抓住班组建设这一主线,做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力求将老课题做出新文章,在长效机制上谋

突破,在推动发展上见实效。各基层分工会在整个组织、引导、创建、跟踪、考核等过程中,也真正起到了支撑和纽带作用。

班组是企业发展和稳定的生命线,工会工作只有与时俱进,抓住班组建设这条主线,才能促进生产、保持稳定。为此,按照党委要求,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在管理、党群、多经等部门陆续开展创建活动,让每名职工都积极参加修旧利废、控制成本、攻坚克难、节约环保的活动中来。同时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与一线班组结成“创先争优、携手共建”对子,使班组工作得到行政领导的支持和认可,又能让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班组工作状况,掌握职工思想动态,随时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真正做到深入基层为生产为服务。同时树立典型、广泛宣传,以模范班组和模范员工的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并分批组织表现优秀、贡献突出的“模范员工”和“模范班组长”疗养度假,培育“尊重人才、激励职工”的劳模文化。

结合公司攻坚克难的严峻形势,鹤电公司工会还将根据各专业岗位特点,在全公司范围内陆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攻坚克难等多项劳动竞赛活动,让职工群众在比赛中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展示自己、体现风采,让党徽在岗位上闪光,让党员真正成为“创先争优”的先行兵,成为“安全效益”的保护神。如今,在公司党委的号召下,在工会组织的发动下,210名党员已经吹响了“保安全、促生产、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集结号。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广泛开展,依靠党支部构筑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依托基层分工会搭建广阔平台,促进科学发展。今后,鹤电公司工会将不断总结及时改进,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管理,全力打造工会工作新品牌,为全面提升企业凝聚力、为实现企业健康、快速、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下载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凝心聚力 科学发展 全力打造艺体教育强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凝心聚力[五篇范文]

    凝心聚力,再立全面深化改革新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十八届三中会胜利闭幕了,它标志着“中国号”巨轮开始了新的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共......

    凝心聚力谋发展

    凝心聚力谋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 ,今天有幸能站在演讲台前演讲。我感到很骄傲,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

    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常州工学院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全校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内涵建设......

    凝心聚力 奋发有为(范文)

    凝心聚力 奋发有为 开创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新局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0年卫生工......

    凝心聚力谋发展

    凝心聚力谋发展 ——桐梓坡小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微型党课教案 授课时间: 2014年6月16日下午 授 课 人:谢小卫 授课对象:学校全体在职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

    凝心聚力(五篇范文)

    凝心聚力,大干一个月,全面提高摇鞍镇校 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在全乡教师会议上的讲话 冉庆福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下面我就教育教学工作讲两个问题。 一、过去工作的简要回......

    凝心聚力谋发展

    凝心聚力谋发展 继往开来创一流 ——南宽坪镇中心幼儿园工作回顾及展望 南宽坪镇中心幼儿园成立于2010年9月,属民办幼儿园。一年来在县教育体育局及中心学校的亲切关怀和......

    凝心聚力心得(最终定稿)

    “凝心聚力”大学堂学习体会 “凝心聚力”大学堂是神府掘进公司借力西安交通大学高培中心,为掘进公司量身打造的系列培训课程。本次培训历时半年,共进行了两节拓展训练、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