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讲义

时间:2019-05-12 13:1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讲义》。

第一篇: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讲义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对态度的理解: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的结构: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理解: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品德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4.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结合起来。(2)利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概念、道德理论,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4)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要注意在培养品德时出现的情绪障碍,并设法加以消除。(5)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

4.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2~5);权威阶段(6~8);可逆性阶段(8~10);公正阶段(10~12)。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5.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①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还缺乏是非善恶观念,只是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没有主观的是非标准。或是对自己有利就好,对自己不利就是不好。(2)习俗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之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①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尽本分”,尊重法律权威,这时判断是非已有了法制观念。(3)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自己支配)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①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尊重法制,但相信它是人订的,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②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有其独立的价值标准。对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受现实规范的限制。总之,柯尔伯格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①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在10岁前大都处于第一种水平;13岁前后半数以上处于第二种水平,只有极少数进人第三种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种水平。②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③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6.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总体看来,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关键年龄在三年级(9岁左右)。

7.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依从阶段的特征表现为;行为、观点是受外界影响而被迫发生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8.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也是影响因素。

9.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10.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进行说服。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一般认为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2)发挥情感的作用。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11.利用群体约定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基本操作程序: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程序操作如下: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12.品德不良行为与过错行为的关系?过错行为与道德不良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过错行为是品德不良行为的开端和基础,是品德不良的前奏,而品德不良行为是过错行为的继续和发展。区别:(1)过错行为的目的性、有意性差;而品德不良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支配,动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2)过错行为具有情绪和不经常的特点,而品德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过错行为的后果具有扰乱性,它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而品德不良行为的后果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学)

1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支约,表现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须从的愿望。

2、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已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为到规则不是绝对不变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已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对个体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自律性与言行一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1鲁姆等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____反应、评价、及组织和__________。

2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______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3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______两个方面

4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_____和相对功利取向。

5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寻求认可取向和__遵守法规取向_。

6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______和普遍伦理取向。

7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______。

8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______、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9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______。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11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______,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第三篇: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判断题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态度由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和行为成分(行)所构成。3.品德(道德品质、品行、德行)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分。5.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10岁以前)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6.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3.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6.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7.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8.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9.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11.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12.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1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三、简述题

1.简述态度的内涵。

(1)态度是一种主体指向于客体的心理倾向。(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2.简述品德的内涵。

(1)品德形成的后天生。(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3)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 三个方面构成。

(2)二者也有区别。表现在: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3)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区分。4.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学校及学校教育。

(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5.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1)说服。(2)榜样示范。(3)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等。

四、论述题

1.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2)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

(3)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4)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2.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 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2)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3.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8)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4.请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

价值辨析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和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三个过程。

(2)赞赏阶段。包括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和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两个过程。

(3)行动阶段。包括按自己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两个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5.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为个人需要的第一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等。

(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又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的形成_陕西西安人事编制考试网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考试

29、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它们各自用 什么样的结构?

答: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它的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的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30、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可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2)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4)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31、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218页)

答:服从与惩罚的定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阶段。

3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这一阶段正是中学生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的阶段。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来源:考试大

33、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

3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2)以情动人。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教学讲义

教育心理学教学讲义

使用教材: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主讲教师:魏艳春

课程及其地位: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等几大方面的内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位课程,是学习专业技能课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必考课程。

本课程教学与考查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理论素质,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使学习者能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掌握教育心理规律,提高教育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考查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十五重点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美)Robert J·Sternberg Wendy M· Williams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7.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8.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9.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美)H·C·Lindgren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相关学术期刊。

教学要求: 1.纪律要求: 本堂课上五不准:不准大声喧哗,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不准睡觉影响学习氛围;不准迟到早退,影响其他学生;不准玩耍手机;不准缺课,每节课会抽查学生出席情况,有3次以上被抽查不在情况,则平时成绩为零分。

2.学法要求:学习→理解→研究→应用

3.任务要求:听课笔记、读书笔记、资料查阅、研讨答问、课外作业、课程论文

4.学习组织形式:课堂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

5.考试要求:大作业形式。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写一篇论文,要求为重庆三峡学院论文格式,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五千字。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在最后一节课来完成大作业。或者是试卷考试形式。题型分配单选:15*2;多选:10*2;填空:10*1;简答题:2*10;论述题:2*10

下载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小学教育心理学辅导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