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

时间:2019-05-12 13:3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

第一篇:“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

“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背景

(一)理论背景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长期的政治化倾向和应试目的使语文阅读热衷于宏大主题和追求功利价值,背离了通过语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的真正目的,从而使语文阅读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工具性特点,更没有发挥出人文素养养成的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在本世纪初掀起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产生了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由于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就必然地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

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本课题正是基于以上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来确定自身的研究理念和建构自身的研究目的体系、内容系统及方法论的。本课题的研究理念可概括为:用新语文主题阅读激发和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其特征为按照研究理念设计阅读主题,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不拘泥于现有教材的有关主题,而是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课题所研究区域的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发展水平来选择和确定,在此基础上,以大语文和大文化的视野,将教材中的主题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所构建的阅读主题有机结合,形成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阅读主题群,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不同主题群,构建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探求不同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整体性的重构。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主题中得到整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升华学生的精神生命。

(二)现实背景

我校是一所拥有近1400名学生的学校,其中大部分都是流动人口子女,这些学生纯朴、勤俭、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窄,家庭语言环境差、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文化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家长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较淡);剩下的学生,几乎是独生子女,整天过着“两点一线”生活,单调的生活已经极大地

限制了孩子的生活空间。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有的家长干脆让孩子背现成作文,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长期陷于“少、慢、差”现象。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将有效弊免中小学生阅读时间短,阅读量少,阅读方法单一,阅读文本泛化,缺乏精神内核等弊端,它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新课标教材的单元主题为主线,选取对人生最为重要、最需要关注、最富有情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的主题,如:感动、感恩、博爱、敬畏、品位、睿智、和谐、宽容、生命、自然等,通过阅读与这些主题相关的文章,展现每个个体的阅读个性和理想,培养其自觉阅读、独立阅读、有思考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以及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觉寻找有意义主题的习惯,最终使学生成为渴望的阅读者、有吸收的阅读者、有思想的阅读者和终身的阅读者。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写作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我们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条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托尔斯泰)小学第一学段主要是“写话”练习,第二、三学段主要是“习作”,在习作初始阶段,不必过分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别人扶的勇气,所以我们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习

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了给孩子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减少习作的束缚,减缓习作难度,我们从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的同步发展入手,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假设

1、如果能研究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可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读写训练方式。

2、这种读写训练方式既缘于“读”,又不拘泥于“读”,实施课文为基点的幅射性,拓展教学视野,展示个体独特性,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习作训练,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

三、课题研究目标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以新课标教材的单元主题为主线,按纵深式、横向式、互补式、辐射式等思路,选取对人生最为重要、最需要关注、最富有情感、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的主题进行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从“读”到“写”,学生在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的实践中,感情随着课文情感起伏跌宕,心灵在对话的感召下激越,智慧在对话中开启,能力在拓展中提升。在阅读中感悟和积累,在阅读中内化和拓展;在拓展中创新与延伸。使阅读成为神奇写作的阶梯,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广阔天地。

四、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的独特研究意义则在于:(1)从教育角度来讲,“语文主题阅读”是一种方法引领。当一个主题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根植于文化、背景、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中,学生便愈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而当儿童的生活与主题建立联系时,学习就趋于统整。(2)从文化的角度讲,“语文主题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建构,它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世界和民族文化的精华,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沉淀与创造,形成一种高品味的精神建构。(3)从课程角度讲,“语文主题阅读”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重组、拓展,它将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构者、践行者、创造者。具体而言,语文主题阅读研究的意义还表现在:(1)强调语言与精神同构。关注阅读的人文性、文化性,注重人的内化,偏重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良好人格的形成。“语文主题阅读”中的“主题”既是单元主题,又可成为中小学生的“生活主题”、“人生主题”,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形成高品味的人生追求,学会哲学的思考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2)从整体入手,强调阅读的连续性和递进性。它与“专题阅读”有所不同,“语文主题阅读”中有些主题虽属同一专题范畴,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意识高度、情感发展特点不同,它们的呈现方式、思想内涵等呈循环式递进。(3)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让学生用文化的视角浏览整个单元内容,关注其对单元文化主题多角度、多侧面的把握和理解。

“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这是我校在语文研究中的尝试与探索。本课题凭借主题阅读的春风,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难点。因此,我们在各种各样的拓展阅读中寻找规律性东西或拓展点,多角度、多元化的进行解读与拓展延伸,感悟单元主题,内化情感,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正如课标中强调:学生能“不拘形式的写见闻和感受”。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作文指导应尽力营造宽松和愉悦的氛围,畅所欲言。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习作的初始阶级应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没有束缚羁绊,没有禁锢,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切实感受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进而舒畅表达,乐此不疲。

五、本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阅读教学师生用自己的心智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体验、探究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凭借,寻找主题阅读拓展点进行幅射,多方拓展习作训练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一种观察活动。他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看看,“观察”只是方法和手段。目的是要透过表象,捕捉内层深处的东西。观察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严密的计划性和高度的客观性(强调其自发性和常态性)。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运用一种手段和方法,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某些事实和现象材料予以条分缕析,并作理论性阐释,也就是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使人们从个别的分散事件和现象中,获得普泛的概括的理性启迪和感悟。调查研究经常用的形式有:(1)调查表;(2)问卷;(3)访谈。

(三)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较法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对某些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分析其异同,从而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其规律。比较时注意:(1)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性。(2)比较研究的资料要真实,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3)使用多维度的比较手法。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指参与者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要求课题研究人员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实践中相互协作,在真实的体验中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参与人可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根据课题需要不断修改研究方法,甚至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进行更改。

七、实验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1年3月)

1.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拟写课题实验方案,作好课题申报工作。

2.组织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增进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各自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提高实验人员的科研能力。

(二)实验阶段(2011年4月—2013年3月)

1.根据课题的精神和要求,试验班级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2.组织好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以点带面的效果,推进课题工作的开展。

3.做好收集、整理学生习作小练笔,编辑学生作文集。4.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认真做好阶段性小结,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三)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2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优秀论文、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课堂实录,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

3.做好本课题研究成果展。

八、预期成果

(一)实验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三)优秀教学设计(说课材料)汇编;

(四)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五)学生优秀习作选集()

九、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研究成员

姓 名 性别 年龄 行 政 职 务 专 业 职 务 马怡陶 女 30 年级组长 小一

何娇娜 女 28 年级组长 小一

马丽萍 女 27 教师 郑寅 女 24 教师 张宁 女 27 教师

十、经费估算。

学校保证每年一千元的经费保障。

小一 小一 小一

第二篇:在课题研究中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历练

课题研讨培训心得体会---《加强字理学习,传承汉字文化,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环江县一小教师:蒙美四 2012年3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加强字理学习,传承汉字文化,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讨培训活动。这次研讨培训活动历时一天半,于3月16日上午结束。在这次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由县一、二小两位教师执教的两节字理课题探讨课;亲自目睹了,来自全县各小学的十八位教师的字理教学说课风采。还亲临现场聆听了由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黄亢美教授执教的《雷雨》一课的课堂教学以及黄教授主讲的“字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讲座。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中让人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学习中的点滴收获:

一、名师一堂课,点醒梦中人。

在这次培训学习活动中,黄教授执教的《雷雨》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这次培训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在《雷雨》的教学过程中,黄教授着重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要点:

(一)凸显字理,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如,教学“雨”字的时候,黄教授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雷雨”的基础上问学生:“打雷下雨的时候会不会有风?(有)有风时雨点是怎样的?”(斜的)然后黄教授相机指导学生书写“雨”字,并强调“雨”中的这四点一定是斜的。通过黄教授这么直观形象的引导,我想所有的孩子都牢牢地记住了“雨”字,自然也不会把“雨”中的点写成平的了。又如,在教学“垂”字的时候,黄教授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垂”的笔顺,问学生:“垂”的第三画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竖”,有的说是“横”,这时候黄教授针对学生容易写错的这一笔进行指导,让学生跟老师一起书空,并强调“垂”的第三画是“竖”。接下来,黄教授引导学生认识“垂”是会意字,并写出“垂”字的篆体,像是植物身上长满果实垂下来的样子。这时候黄教授引导学生:“果实挂在书树上没有落下来是因为有什么东西连着?”(引导学生知道是果实上的“柄”)学生一看就明白了“垂”的意思。接下来,黄教授又结合课文来理解“垂”的意思。于是课件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句子,还用课件演示蜘蛛“垂”下来和“掉”下来的样子,从而让学生明白:课文说“垂”下来,是因为蜘蛛身上还有丝连着,没有直接掉下来,所以用“垂”而不用“掉”“落”。这就是字理教学中常用的“联文析义”法。从而体现出了“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的教学理念。黄教授的这些字理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运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在教学《雷雨》这节课的时候,黄教授把“品词”、“品句”、“品读”这一教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得恰如其分、收放自如。如在学习“......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这句的时候,黄教授问学生:这句中的“看不清”能不能换成”看不见”?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看不清”是看着比较模糊,“看不见”是一点都看不见。而下雷雨不会到什么都看不见的程度,所以用“看不清”。从而让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语境准确地运用词语。另外,在理解“渐渐”这个词的时候,黄教授把卫生纸浸在红墨水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卫生纸慢慢被红墨水染红的过程,从而体会“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然后再指导学生品读“渐渐地”要读出缓慢的语气。在品读“.....压下来”“越来越....”“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这些句子的时候,黄教授先引导学生用动作、肢体去演示,然后再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感悟。另外,在教学中,黄教授还有机地渗透丰富的语文知识,如,让学生说一说带有“越....越.....”ABAC的句式,另外让学生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雷电、风雨。还让学生用抒情的语气来说一句感叹的话(如,啊-------)。在这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学习热情高涨。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整节课的课堂容量非常大,做到了既重视基对础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听了黄教授这节课,可以说是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今后,我一定会把这些教学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和历练。

二、专家讲座带我走出字理教学的误区

在“字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会上,黄教授指出了当前教师们在字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孤立识字,且多为认读字音而已,对于汉字的形义,不甚了了。2.满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对于字词的本义不甚了了。3.增减部件,更换偏旁。

以上这些情况在我的教学中也时有发生,黄教授的讲座就像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今后字理教学的正确方向,真是“听专家一席话,胜教十年书啊!”今后,我将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地运用黄教授的这精湛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潜心研究,勇于实践,不断反思,勤于积累,坚定地走在教学探究的路上,播撒青春的汗水,为发扬和传承祖国的汉字文化添砖加瓦!

2012年3月17日

第三篇:在课题研究中的一点体会

在课题研究中的一点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不是谦虚,今天坐在这里,我真的很激动也十分惶恐,激动领导和同志们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惶恐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一点事情实在是微不足道更谈不上什么成绩,惶恐在课题研究中在座的各位有许多老师要比我做的好,经验足,成果大在这我实有班门弄斧之嫌。说到课题,我要感谢中心学校领导对课题的重视保障了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我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些粗略的认识,在此抛砖引玉,把我们学校和我个人在课题研究中的点滴做法向各位老师汇报,有不当之处还请领导老师谅解、批评。

首先说说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可以说我们的集体在课题研究中自始至终表现出了一种团结、协作、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首先学校领导科研兴校的的前瞻性意识在学校内形成了所有教师向科研靠拢,日常工作为科研让路,一切活动为科研服务,有限经费向科研倾斜的良好科研氛围。说到我们的老师在课题立项之初所有教师就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进来,立项时我们既不懂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不懂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技能,对于课题研究更是一窍不通,大家下定决心,从头学起,从小学生当起。当时我们一是刻苦学习科研理论,从基础开始,先学习《教育科研研究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二是从网络中比较学习同行中的成功者,分析他们研究了什么,是怎么研究的,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三是老师们共同探讨。平日工作忙每个人都把课题学习当作家庭作业,而为写开题报告几个人更是一夜未眠,使我们的课题立项为省级课题。在课题结题呈现资料的那段日子里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位课题组成员都做到了废寝忘食,将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整理编册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校中能用的计算机就有两台而且大家一天课程都安排的紧紧的,课题工作就只能带到家里去做,平日里不多熬夜的同事,早晨到学校里都揉着发红的眼睛说着同一个话题:昨夜我弄到了1点钟,我也是12点半、、、、、、。可能大家会想平时肯定没有好好干这是临时抱佛脚,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平日里老师们个个都是有心人时时都想着课题,以至于女老师说我们这些男老师一个个心比女人还细随时都能收集到课题资料。为了搞课题研究老师们用家里的打印机拉上好几百页资料,一有活动就把家中的相机拿来记录影像资料,只要自己能为课题做点事谁也没有说过半句推辞的话,试想在这样一种精神下还会有什么困难难得住我们。另外在这里还得感谢中心学校领导给予了我们课题组强有力的理论、方法支持,张校长,张组长一次次不辞辛劳到我们学校耐心细致的辅导、指点使我们从不懂到一点点探索到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自从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以来在多次中心学校组织的业务考核中,我在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些做法得到了考核组领导的肯定,当然也少不了不足方面的批评与指正。下面就我个人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几点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

首先从思想上要重视。在整个教育系统大兴科研之风的大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将课题研究这个事重视起来。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科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是我们每一个人从教书匠成长为正真意义上的教师的必由之路,科研才能让我们从机械、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自己的工作具有挑战性、创新性,才能让我们对工作充满激情。说到这里也许大家认为我在说大话了,那么就从于我们具有切身利益的方面说,在新的人事制度改革中教学科研将在工作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将成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我们晋升职称的重要考核内容。所以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把科研与我们的教学工作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就是“惦记”。常听人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仔细推敲发现惦记这个词是在太妙了,用在许多地方他都是那么的贴切。我要说的是不怕你不懂科研怕的是你没惦记着科研这事。一个人要是惦记上了一件事我想就算最终没有成功,也一定会有一个值得回味经历。我这样想是因为惦记在我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例如:我所承担的子课题是《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自接受任务那天起我就把它铭记在心了。有一年我担任了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一次备课中我看到“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的这一课题。脑中灵光一闪,我想要想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先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于是在备课中我就将教学与课题研究联系到了一起。教学中我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如: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主题班会,现场作文《老师我想对你说》、《我心目中的老师》,每周写一篇周记对老师说说心里话,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的课题研究就这样开头了。从中给了我大量的写调查报告的材料,让我在撰写论文中有鲜活真实的素材,也整理了大量的支撑我课题成果的呈现资料,以至于我在后期呈现课题资料时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还有一次我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期间来自全区的许多优秀班主任做了事迹报告,学习中我发现这些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正是一个个师生用爱凝结的感人故事。师生间建立起了爱才有完美的教育,这不正是和谐教育的成果吗?于是我用手中的笔记录了一个个金子般故事。我想我要用这些老师们的做法去实践中进行我的课题研究。培训结束后,我反复的研究笔记中的案例,在工作中一点一点的实践,我与学生的关系渐渐的和谐起来了,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和研究热情,我又将实践中的一个个成功案例记录了下来,把实践中的点点滴滴写成多篇论文,形成了厚厚的一摞案例,和论文。在结题时我的案例集和论文集和过程资料就出了厚厚一本书。这些成果都是因惦记而来。

第三:乐观积极的对待每一件事。在开题之处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从没有半点研究经验一下子立项为省级课题,大家都有点无从下手,觉得一下子多了个负担,面对困难有人想后退了,我想既然人家敢让“一穷二白”我们搞省级课题我们自己就没有理由害怕,只要坚持在学习、探索中去研究多少会有点成果的。结果就这样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摸爬滚打中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当结题时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一本本书的时候,那种溢于言表的成功的喜悦是我们其他工作中很少能体会到的。有人发出感慨:回顾这半辈子能留给我儿子的有点价值的东西就这本书了。我想我们都觉得在工作中难得有点成就感,那么你就试着在乐观中战胜一个个困难,风雨之后定能见到彩虹。

第四:要勤。勤就是勤快。在课题研究中我体会到不断的工作学习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充实与快乐。自从与网络接下不解之缘后,我就很少用笔动脑写东西了。在课题研究中要写调查报告,写案例,写论文,写结题报告,由于学校计算机少加上冬天微机室取暖不好,有时需要立刻就该写下来的一些东西我就拿出稿纸用笔写。这些全靠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回头一看,才感慨到咦没想到自己的脑子还能用,也觉得自己至少没退化成一个小学生。的确天天教这般小娃娃如果不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拿出来用用有时真觉得就是一个小学生。

第五:师夷长技以自强。把别人的东西拿来加工利用是课题研究中的一条捷径。这点体会还得宜与六年级张组长的一句话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研究肯定比别人要高,在一次中心学校领导给我们的课题辅导中张组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在信息传递如此方便的今天,利用网络可以找到许多与自己所研究课题有关的课题研究资料,在学习借鉴中把别人的东西加以研究利用使自己的东西更科学,完善。

第四篇:在课题研究中快乐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快乐成长

--课题研究总结

少普中心校:语文组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课题已经开展九个月的时光了,回顾这一段时间的课题开展情况,我有很多感慨!科学的管理、及时的督促、殷切的期待,使得我和其他的老师们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尽自己的努力开展课题研究,争取不虚度年华,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以下是我组的课题总结。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学习、实践、反思、写作。

一、加强学习。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基础,朱永新教授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教师,跟其他的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我们开展课题研究,需要学习,更需要系统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理念、加深认识,才能指导我们的实践,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扎实高效地开展。

教师,要在读书中生存,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一个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

如果说我们以前的读书是零散的,那么现在,我组围绕课题展开的学习就是系统的;如果说我们以前的读书是被动的,那么现在,我们的读书就是主动的。这半年,我们通过网上搜索、专家引领、读书自学的方式读了不少和课题有关的书,只要和课题有联系的就拿来观看。迄今为止,我组的老师认真阅读了《口语艺术》、《好口才是练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的艺术》等,我们感到,围绕着一个专题不断学习,把一个问题弄懂、弄透、弄深,一定会受益匪浅。

得到了领导的指导,我们懂得了如何开展研究,并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要探索信息输入对表达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参加课题培训会,我组老师懂得了课题研究重在过程,不要为写书而写书,要关注研究的过程、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杜朗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报告会》使我懂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状态,“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才能扎实有效,才会在互动交流中精彩纷呈;成尚荣所长的讲座,我们明白"教育科研要从爱做起,要爱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和权利,要用尊重唤醒学生的心灵,只有更多的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

二、不断实践。

这一次课题,和以前的课题研究不同之处在于:以前我的身分是课题组成员,这一次是课题主持人;以前的课题都是别人给我的,这一次的课题是我自己选择的;以前的课题和课堂教学关系不大,这一次的课题却和课堂教学紧密相连。这个选题是我所需要的、是我比较喜欢的、是和教学工作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做起来兴趣很浓。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自从这个课题被立项以来,我每天都在“找米下锅”,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一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搜肠刮肚”地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联系起来。因此,我每天的语文教学都处在研究的状态,每天的工作也感觉总是崭新的,因此工作起来兴致勃勃。

例如,有效的利用文章的空白展开课堂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它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可以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方面有很大的益处;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达到激发、强化学生语言表达的愿望;„„

2、开展丰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这半年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练习机会,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我组的老师深切体会到,学生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提高的,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勤于思考。

教师要形成“思考的品质”,一个老师一旦会思考就会螺旋式上升。读书,要带着自己的脑子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要有深入性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缜密性思考——多问几个还有什么;怀疑性思考——不会怀疑的老师教不出会怀疑的老师;迁移性思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为我用。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人。

有一次,我跟一年级的李春艳老师闲聊,她说了学生的一个现象:“老师一问就举手,学生一张嘴就错。”这使我想到以前听的一节公开课,一位青年老师对学生说:“我提问以后,大家都要举手,看谁举得快,看谁发言最积极。”课上,学生配合得很好,小手如林,气氛热烈。老师见到举手的就喊,一环扣一环,看似热闹,却总有这样的情况——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准确,回答不到点子上。这位老师课堂上忙得不轻,课后却对课堂很不满意,皱着眉头说:“学生根本没有听清楚我的问题,这个班的学生太浮躁了。”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责任在谁呢?全都在学生浮躁吗?反思老师的教学行为,问题出在哪里?我觉得,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在提出问题以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发表看法,而是要学会等待,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如果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我认为有两点害处:一是培养了学生“浮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会深入思考。不能沉下心来思考的孩子,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二是忽略了反应慢的学生,沉默的他们只是坐在课堂上“陪衬”。因为反应慢的同学在思考之际,就已经听见了其他同学的发言,失去了一次次发言的机会,长期下去,这类学生思维的惰性会越来越强。

还有一次,王老师对我说:“我就不明白,学生怎么就不发言的呢?”她向我描述学生课上的表现:“不吱声!一问三不知!”我陷入思考,这位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很会鼓动学生。课上经常做游戏,用生动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了鼓励学生学好,养成良好的习惯,她运用了很多激励性的评价,并且经常画星、加分、发奖状。为什么学生的发言这么不尽人意呢?我一直困惑。后来王老师找到了原因:“我询问了学生,学生说以前的老师喜欢训人,回答问题,答错了就狠狠地训!所以学生都不敢发言了!”由此我想到: “老师累得不轻,学生烦得不行”,“老师是真累,真负责任。”但老师好像是在“认认真真违反规律”,因此教学收效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块儿尤为欠缺。学生没有错!错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试想一下,学生满腔热情地举手想表达,激动万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答案是否正确,都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学生站在那里,众目睽睽,忐忑不安。如果教师能恰当地激励学生,学生一定能在以后更加积极地勇于表达;但如果老师因过于强调答案的标准性而使用了“一棍子打死”“恨铁不成钢”的粗暴方式,那只能使学生更“死”,干脆来个“不开口”。

另外,我还思考:学生不愿意发言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和老师的提问方式有没有关系?于是,我经常进行开放性提问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能够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答案不确定的问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遇事思考、经常琢磨,时间长了,觉得自己思考问题比以前深入、全面,感到自己聪明了、头脑清晰了。另一方面也要有系统思考的意识。不光要思索,更要联系前后、纵横思考,只有这样,思考才会有深度,才会具有整体性、完整性。而不是一盘散沙、星星点点、随手捞起、毫无计划。如果说我们的思考是一个个的珠子,那么系统思考就是把一个个珠子串起来的完美的珠链。

四、坚持写作。

进行教育科研,要有积累资料的意识、勤于写作的意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下去,量的积累就一定会有质的变化。凡事,行动了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

本课题从立项以来,我写了一些随笔,有的是实录,有的是案例,有的是感想,有的是分析,还有计划、总结、调查问卷等等。我的感觉是:我的文章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语言表达过于平实,但是我并不气馁。我相信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和写作,我会越写思路越清晰、越写思路越开阔,一定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写出优秀的文章。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少普中校课题研究

0一0年十二月少普中心校语文组 二

第五篇:参加“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课题的感受

参加“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课题的感受

参加“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课题后,我开始在教学中特别关注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为了能更好地开发生成性资源,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现整理如下:

一、概念理解

“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不仅是指教科书、挂图、音像,还有教师和学生本身。教学不只是预设计划的执行,同时更是师生、生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动态生成是它的重要特征。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围绕多元目标、在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是“生成性资源”。例如,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与建议及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

“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有两层含义:1.促使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2.对已产生的资源加以重组和优化,形成更有价值和推广性的资源。

二、开发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理由和意义

(一)开发的理由:

1、新课改的要求

“课堂生成”理论在国内最早是由叶澜教授提出来的。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标也指出: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位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生成性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最重要资源之一。

2.现有课堂模式的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对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的动态性生成性的细节变化(包括兴趣、认知、能力、情感等)重视不够,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或者漠视,或者将其强行拉回来,纳入预设的轨道,从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泯灭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多一些“生成性教学设计”、“生成性资源开发运用”,多一些“生成性策略”,才可能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做到游刃可余,课堂才充满活力,学生与老师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3.课程资源的匮乏

从各种渠道所了解的信息表明,现行教材在广大师生的心目中远远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教材开发和使用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如果能开发出课堂生成性资源,对现有教材将是很重要的补充。

(二)开发的意义: 1.提升教材的资源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副教授认为依据课改精神来整合教材是使用教科书的最高层次,即教师能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课标、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个性课堂。教材内容只有在动态生成中才能发挥其本意作用,在不同体验的交锋和碰撞中才能得以丰富和提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资源。

2.促进教学的生动展开 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来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可以为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丰富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能更好地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一旦师生有了对话的基础,有了交往的欲望,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会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也将赋于生命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因此,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互动开发其宗旨是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指标。

3.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赋予教师应有的课程权力、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等等,都会成为教师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会促进教师教学的个性和热情,让教师找到自身职业的生命意义。

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研究”课题进行思考研究后,我已成功撰写了一篇论文,并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促进开发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思想,积极实施,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研究。

下载“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主题阅读中生成习作智慧的研究”课题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快乐中生成作文

    在快乐中生成作文 ——训练记叙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作文是中考语文学科的重头戏,一篇作文的成败可以决定语文成绩的高低。从过去中考看,每次都有一些平时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作......

    在兴趣中生成--小班

    在兴趣中生成 在主动探索中习得 ——小班体育活动《小乌龟顶球》案例分析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比较喜欢在地上爬,也比较喜欢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在平时讲故事时,幼儿也喜欢听......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 ——《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慈溪市周巷镇第二小学许金苗 【教学内容】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5课《古诗四首》之《山行》与《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中年级有效性习作课题研究计划

    中年级有效性习作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人员:杨海春 郭宝 郝少红 杨继军 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 长期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师,并制约了语......

    课题研究主题思路

    三、课题研究思路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暑期实践为我们走向社会提供了一个跳板,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局分管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有紧密的联系,通过教育......

    智慧在生成中迸发,学生在激励(张悦耳)--德育论文及案例

    智慧在生成中迸发学生在激励中成长 ——一则课堂“小插曲”的启示一、案例背景 那是一堂语文公开课,上课的内容是徐志摩的著名诗歌《再别康桥》。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并认真......

    抓住数学课堂生成中的智慧火花[推荐]

    抓住数学课堂生成中的智慧火花 数学教学应该是“活”的教学,它不能拘泥于课本、教案,更不能拘泥于预定的答案,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问......

    “课堂阅读教学中随机习作训练的研究”课题研究心得

    挖掘教材,寻找读写契合点 ——“课堂阅读教学中随机习作训练的研究”课题研究收获 康定县回民小学谭继平 “课堂阅读教学中随机习作训练的研究”是康定县回民小学申报的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