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 阶段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西方国家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由此,可排除A项,肯定B项。提高关税是为限制进口,故D项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B 2.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自由放任主义强调要充分运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自我调节,反对国家干预经济。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下图为1929~1942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其中1933年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来移民剧增
B.世界大战的破坏 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国家的就业政策所致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解题时应将图片信息与同时期的历史特征结合起来考虑。1929~1933年发生了蔓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美国尤为严重,大量工厂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答案:D 4.罗斯福说:“民主政府就其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民主政府”在新政中发挥的最主要职能是()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急剧扩大总统的权力 D.全面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答案:A 5.右图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个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1929年”“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等信息可知,受大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答案:A 6.罗斯福总统在“新政”旗号下最终入主美国白宫。罗斯福最初竞选总统时面临的形势是()A.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使得经济缓慢发展 B.胡佛“繁荣就在眼前”增强了美国人民的自信心 C.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 D.国际局势日趋紧张,新政渐告结束
解析:1932年大选中罗斯福获胜,当时美国正受经济危机的困扰,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恶化经济危机,A、B两项不正确,D项是1939年之后的状况。
答案:C 7.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C.调节农业生产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D.兴办公共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政措施的理解。兴办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
答案:D 8.右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解析:图片田纳西水利工程是罗斯福实行新政时修建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符合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范畴。
答案:B 9.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A.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美国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解析:由“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可知,二战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A 10.撒切尔政府把16家国有企业以不同的形式私有化,这实际上是()A.凯恩斯主义的体现
B.“多市场、少政府”政策的体现 C.政府不再过问经济的体现 D.对工党经济政策的彻底否定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基础知识。撒切尔政府把16家国有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把更多的企业推向市场,体现了“多市场、少政府”政策。
答案:B 11.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广播等国有化率为100%,电力、煤矿、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90%,钢铁、造船等行业国有化率达到80%以上。这说明法国()A.放弃了市场经济 B.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
D.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解析:A、B、C三项说法显然都不正确,题干中法国很多企业国有化的比例加大,说明了二战结束后,国家加大了对经济干预的程度。但是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答案:D 12.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经济高积累。”这一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A.混合市场经济 B.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C.“统制经济体制” D.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政府亲自定调”“协调经济高积累”等关键信息,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分别是二战后英国、法国曾经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C项是日本二战后初期实行的基本模式,与题干材料中“协调经济高积累”等信息不符。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罗斯福清楚地懂得,“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或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问题?罗斯福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结束美国“大萧条的噩梦”的。(6分)(3)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看出劳工的困难问题、工人罢工问题;后一问根据所学知识相对应地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看出战争开设了工厂,并创造了就业机会,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由“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应当保留”看出新政的实质。
答案:(1)反映的问题: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阶段并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失业问题依旧严重,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
解决措施:继续兴办公共工程,开展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开设了大量工厂,为工人创造了工作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3)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总体上说,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为了维持战后高出口水平,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的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60年代占20%。从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二十世纪的世界历史》
材料二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约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项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订《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继岸信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8分)(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8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4分)解析:本题围绕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答时应注意结合美国的新经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作答。
答案:(1)措施:发展高科技;协助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
(2)侧重点: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德国侧重市场调节。效果: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共同之处: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第二篇:高一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
—1— 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2)每两周一次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社会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3—
第三篇:2016—2016学人民版高一历史(民必修1)教学计划
2016—2016学人民版高一历史(民必修1)教学计划 2016—2016学人民版高一历史(民必修1)教学计划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所以,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2每两周一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3每月一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2课堂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此文转自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社会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第四篇: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0.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体现了与我国古代文化传统联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
2.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建立了中
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④他命人开凿了沟通湘水水系和漓水水系的灵渠
A.秦始皇B.汉高祖C.唐太宗D.明成祖
3.西汉时的刺史代表中央行使
A.行政权B.监察权C.军权D.财权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开始用泥制陶的事实
5.某次大型公务员考试,考察大家对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下列属于汉朝主要选官制度的是
A.察举制B.世袭制C.科举制D.皇帝直接任命
6.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右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7.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8.下列有关清朝时期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管理
C.中央设立理藩院负责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D.在西南地区继续保留了土司制度,以笼络少数民族上层
9.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点,下列哪一现象不符合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A.皇帝直接统领六部
B.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C.清初军国重务一般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D.雍正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10.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艘悬挂英国国旗的军舰在上海码头航行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一批进口货物关税税额
11.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
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
A.利用经济优势排斥欧洲列强B.插足其他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C.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D.独享列强在华侵略权益
A.左宝贵的部队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D.刘永福、徐骧的军队
13.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支持曾纪泽与俄国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D.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5.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堵截,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这次作战的地点是在A.山东台儿庄B.山西平型关C.湖北枣宜D.江苏徐州
16.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历史
17.《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B.农民阶级局限性决定
C.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
18.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的颁布
19.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A.中国同盟会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共一大纲领D.中共二大最低纲领
20.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
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B.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2.假如你生活在1895年的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个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作战?
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2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2.右图为巴黎和会现场,与该图有关的重大历史事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D.五卅运动
23.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
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24.下列哪个事件为我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A.抗日战争胜利B.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5.“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
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
A.三大改造胜利完成B.新中国建立
C.一届人大会议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27.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台湾光复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
28.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
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9.中共历史上有一次会议,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
大决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30.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表该公告的是全国政协会议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成熟
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2010.1
1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
百石为外朝也。
————《汉书·刘辅传》
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右图)
材料三: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政治制度?汉朝皇帝实行这种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唐朝的这种制度下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这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三中的言论最早应出自哪一皇帝之口?后来又出现了帮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是什么?(4分)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抗日救亡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迫下,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松花江上》反映了这段悲壮的历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些爱国主义音乐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也问世了,推动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不断高涨,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
(1)《松花江上》反映的是日本制造什么事变带来的严重灾难?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事件是什么?(4分)
(2)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4分)
(3)在19世纪末,日本还发动了什么侵华战争?这两次侵华战争结果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产生不同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6分)
33.(14分)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对人类法治建设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新中国法治建设在依法治国方面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4分)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相关的两个宪法文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地位。(6分)
(4)新中国是怎样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2分)
高一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1
1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5AABCA6----10BBDCB11----15BDCDA
16----20 DBCDB21----25 DCACB26----30ADBB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2分)
(1)中外朝,(2分)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2)分散相权,相互制约,加强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2分)。
(3)明太祖朱元璋(2分);内阁(2分);
(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32.(14分)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4分)
(2)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许多惨案;违反了国际法,对中国人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在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4分,任取两点)
(3)甲午战争。(2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2分)最大原因为是否全民族抗战,坚持抗战。(2分,如答能否最大限度动员民众参加等类似表述也可给分)
33.(14分)
(1)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分)
(2)成就:1949年,颁布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成为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或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分)
(3)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6分)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2分)
第五篇: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一 做到触类旁通
1.(2012·安徽高考)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因材料数据不足,A项无法判断;C项错在“均落后于”,结论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排除D。
答案:B 2.(2012·江苏高考)《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答案为C。
答案:C 3.(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4.(2012·江苏高考)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盛景象。西汉时期设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界限,至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排除A;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集市,排除B;题干没有反映夜市,排除C。
答案:D 5.(2012·浙江高考)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殖至三百顷”反映了庄园经济力量的强大,“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说明其自给自足程度高,而“闭门成市”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选C。
答案:C 6.(2012·福建高考)《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该段文字对隋都城的建筑格局的解释侧重于政治角度,即“逋亡奸伪无所容足”,由此可知此城市布局有利于加强官府对城区内居民的严格控制。故答案为C。
答案:C 7.(2012·福建高考)《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的含义,司马光认为农、工、商贾都是“公家”(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流通对公家有利,故B正确。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B 8.(2012·天津高考)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
C.扬州
B.广州 D.庆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达中国,元朝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9.(2012·北京高考)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C.不敬宗族
B.不尊儒术 D.不纳租税
解析:古代统治阶级认为,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可以安定人心,有利于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统治,而商人流动性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因此古代统治阶级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选A项。
答案:A 10.(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C.元大都
B.宋开封 D.明北京 解析:图中只有“中书省”。由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枢密院和参知政事,明代废除中书省,故排除A、B、D三项。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故选C项。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