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教师进企业 能工巧匠进课堂
专业教师进企业 能工巧匠进课堂 ——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纪实
如何让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如何让职业学校教师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水平和现场指导、示范的能力?
中江职业中专学校以国示建设为契机,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建立行业企业专家考评教师机制,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进学校,构建“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走出去,专业教师进企业提升实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发动机,是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学校国示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如果仅局限于校内培训,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势必缓慢。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在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了《学校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实践培训实施办法》、《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及企业实践培训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等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据统计,自国示项目建设启动以来,该校周六全天校本培训达1.68万余人次,县、市各类培训308人次,国家级学术培训与课程建设专项培训20余人次;国培、省培教师47人;出国培训4人;进企业锻炼教师达60余人。
对于教师进企业,无论担任一线员工,还是挂职技术班长等,学校均要求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每天都要填写《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日志》,全面记录在企业所了解的实际知识及掌握水平。实践锻炼结束后,教师还需通过企业签署《教师实践锻炼考核鉴定表》,对教师进行包括管理能力、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等在内的详细鉴定。回到学校后要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提出创新改革意见,为修正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改方向提出参考意见等。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加深了教师对进企业是长期性行为的认识。
为进一步从内涵上提升“双师型”教师水平,该校还利用位于中江县工业园区的地理优势,组建团队,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研发项目,如机械加工专业所组建了“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团队,开展包括射钉枪、超高压举升机零部件、收割机零部件在内的多项项目研发,与企业合作,对风机垫片、罩螺母等产品进行了工艺改进。电子应用与维修专业与企业共建电子技术及电子产品研发工作室,改善了万能充电器等多项电子产品,并对太阳能草坪灯进行技术革新,解决了其散热不良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组建天通项目工作室,融数字媒体制作、《天通报》编辑、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项目开发于一体,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技能,并通过实际市场运作,提高实践技能,强化岗位专业知识。
二、请进来,能工巧匠进课堂增强合力
周杨,成都才一通讯公司工程师;刘其荣,中江县五星家电售后服务部总经理;陈辉,成都东迈电子科技公司网络工程师;邓建,四川沧浪文化传媒中江分公司经理;胡碧修,中江汽车检测站工程师;李华成,原东方汽轮机厂装备三部部长„„他们有的参与专业实训指导,有的参与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有的是专业建设顾问,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兼职教师。
构建结构合理的“二轮驱动”双师教学团队,包含着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双师”化,二者缺一不可。但兼职教师的稳定性不高、教育能力不足而实践能力强的问题长期存在,如何扬长避短,成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据此,中江职业中专学校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先后制定了《关于兼职教师聘用、管理的暂行办法》、《关于专家聘请、管理的暂行办法》等,兼职教师同样签订劳动合同,以合同为保障,择优聘用精通专业、谙熟生产技术的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增强“双师”教师的合力。
兼职教师在任职期间,承担具体的教学任务,指导学校学生和专业教师实践训练,并参与到学校的教研任务中,参与开发课程和教材,网络课程建设等,参与听课、座谈、研讨、集体备课等以提高教学能力。该校国示建设期间,9本校本教材及其他实训指导书的编写,18门网络课程的建设、4门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等,兼职教师参与率达100%。同时,兼职教师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精神及相关经验引进学校生产实训车间,这样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丰富了“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增强了兼职教师的归属感。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初步建立了与行业企业之间人才交流、互聘的顺畅通道,让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进得来”,而且“留得住”,切实发挥了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沉下去,梯队培养教师快速成长
王洪福,1988年以英语教师身份进入职业中专,因为当时需要,他开始进修“果树专业”。他坦言,那时职业学校教师,通常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角色,学校缺什么教师,就让教师去学什么样的课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也正是那个时段,他通过自学又成了一名半专业汽修教师。2004年,中江县委县府重组与改革中江职教,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民办公助新体制。学校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技能水平提高是着力点之一,教师梯队培养让王洪福尝到了甜头,按照学校对教师的成长监控,他多次参加国培、省培,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累积,企业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骨干教师。2011年,王洪福借集团培训教师的机会,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通过考核评选,成了学校第一批专业带头人之一。如今,作为汽修专业部主任的他感言:“我深知,半路出家的专业课教师,在个别方面是有缺失的,如果不是学校提出的“成长档案袋”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对我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强化,别说当专业带头人,就算是一名合格的专业课教师,也担当不起。现在的我会继续通过培训、学习和摸索,向名师、专家的轨迹进发。”
像王洪福这样成长起来的老师,在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他们的成长,与学校梯队培养教师的举措密不可分。
为打造“合格——优秀——骨干——专业带头人——名师——专家”型双师教师阶梯团队,中江职业中专学校以《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总框架,建立健全了校本培训、继续教育、企业实践、技能达标与比赛、科研成果奖励等五类管理制度。从教师成长机制、成长规划、业务培训、企业实践、教学示范、学术讲座、教研指导、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培养人才、成效鉴定等12个项目系统建立教学团队建设制度8个;分类制定了学科带头人等三类教师提升与培养计划;完成了专业带头人等四类人员“成长档案袋”工程,通过“校本培训、中高职合作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校际合作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网络培训”等方式分类分层培养教师。如该校校本培训对教师实施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模块、教学方法导论模块、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能力模块、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模块、专业实践课教师岗证融通专业操作技能训练模块的“五个模块方向”的内容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校本培训特色教材《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在区域内中职学校也得到推广应用。另外,该校通过《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校教职工奖励办法》等,激励教师深入持久地投入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践。《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从发表论文、获奖论文、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公开出版书籍等方面给予不同奖励,单项最高奖励达15000元。《学校教职工奖励办法》就教师被聘为带头人、参加各级竞赛获奖、开展专题讲座或业务培训、学历提升、企业挂职锻炼等项目给予不同奖励,单项最高奖励达10000元。
中江职业中专学校通过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环境和平台,让专任教师直接参与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建设,由过去单一的学科“教书匠”变成了如今的项目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实践者,用行为导向教学方式等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又通过政策引导和有效激励,造就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训、技能竞赛等方面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迅速。2011年7月至今,该校教师参与的县、市级课题均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参与的1个国家级课题已结题,且过程完整,成果丰富。2人获得国家级比赛三等奖,2人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30余篇论文获得省、市奖励。获硕士学历1人,获本科学历10余人,参加在研、本科学习20余人。该校4个重点建设专业专业课教师达128人,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达11人,骨干教师达26人,双师型教师达112人,“双师型”比例由80%提升到85%以上。
第二篇:法律进课堂
“法律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南部县依法治县刚要》《南部县“六五”普法规划》和贯彻落实好县委关于建设“平安南部”的总体部署,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巩固我县社会政治稳定的打好局面。现就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社社会”为主题,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坚持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位目标,一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发展“法治进学校”的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直觉性,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我县法治化进程尊定坚实基础。
三、任务内容 全县各中学五年级以上学生都要法治知识学习教育。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除《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外应不少于每周一节课。
学校法治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学习内容以及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青少年学法守则》。
四、方法措施
1、为保证“法律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我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土旦才让
副组长:马占林、王海萍
各组员:东智加、王进珍、多杰卓玛、扎西措、各班主任。由副组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组织领导与培训工作。“六五”普法期间,力争实现100%中小学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年内采取集中授课、辅导讲座、普法测试、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对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行轮训,不断完善学校学法的领导体制,提高法制宣传教育能力和水平。
3、以服务师生、贴近青少年生活为原则,采取课堂教育和集中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的落实。一方面,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法制教育宣传日、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时间,增强“法律进校园”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用法。通过举办法制文艺演出、模拟法庭、法制讲座、法制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普法电教片、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
5、结合“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了明天”工程等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加强
对学生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指导,使青少年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以创建民主法治学校为载体,加强学校法治化管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7、建立学校法治宣传教育责任制。
五、工作安排
1、一场法制教育报告会。学校领导或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为本校全体教职工集中作一场法制教育报告。
2、一堂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结合学校政教处安排的十月主题班会,组织学校和家长积极参与,采取互动讨论等方式开展主题班会。
3、一节法制教育宣传页。针对我校学生特点,给每一位学生发放法制宣传页(宣传资料,以“11.9”消防日,草原防火安全为主),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一节法制教育课。学校领导、法制课教师、班主任分年级或到每一个班,采取以案说法等方式上好秋季法制教育第一课。
5、一节法制教育普法电教片。利用“12.4”普法日,由班主任确定主题,让学生观看一次普法电教片。
六、实施步骤
全县“法律进课堂”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0月11日至10月20日)
重点工作:一是制定规划。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法律进学校”实施方案。二是动员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对“法律进课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10月21日至11月20日)重点工作:在组织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手段。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11月21日至12月30日)工作重点:县直各中小学校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县治县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县直个中小学校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并将其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学校”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大推进力度,开展好此项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学校作为?“法律进学校”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协调运作的责任机制,做到领导有力、职责明晰、规范有序。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运作,整体推进。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学校”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将“法律进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学校要对“法律进学校”活动加强检查指导,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注意总结典型经验并及时上报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学校安全科。
2014年10月15日
第三篇:传统文化进课堂
传统文化进课堂
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这一《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融入中小学教师教学活动之中,解决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语言文字报社》、《语文建设》杂志、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等单位于2016年5月12至14日,联合在山东济宁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在历时三天的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四位教育专家的理论报告、三位教育专家的经验分享、四位教师的示范课并观看了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孩子们的成果汇报演出。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先生,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彭城书院院长、国学教育专家汉风先生等名家学者应邀为来自全国数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科研机构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管理干及骨干教师,社会教育机构干部及教师,国学爱好者做专题培训。
在此次培训中,既有名家讲座,阐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及核心价值观;又有名师课堂,举行全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堂名师示范课。既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又有传统文化教育典型单位及个人经验分享。培训的第一课是汉风先生带来的专题报告《传统文化与教师素养》。在报告中,汉风先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阐释了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呼吁教师修身厚德,回归教师本位,以身作则,正己化人,引领学生从善如流,求真知,做真人,干真事。汉风先生的报告充满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他在报告中洋溢出来的浩然正气,对传统文化的赤子情怀,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敬畏,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来自新疆的一位老师则认为:“聆听汉风先生的讲学如沐春风,又如雷贯耳。”
在当天下午的培训中,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先生还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吟诵讲座。在我去济宁学习之前,我在鲁东大学就听过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他说:吟诵作为中国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已经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可是我们却抛弃它,模仿欧洲重音语言诵读方式的“朗诵”,用西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中国的文化。曾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先生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今天的传统吟诵还有最后的一点点,再不挽留,就将基本消失。我们应该让吟诵重新回到课堂,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用中国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在徐建顺老师的吟诵练习课上。徐老师带着我们反复练习不同格律的诗词、教我们给诗进行作曲,争取达到看见字就能唱的目标。在这不断的吟诵中,我才知道以前有多少诗是因为错读而错误的理解了,也终于理解孔子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为以前从未见过有人这样读书,所以初看时只觉得新奇,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才知道,原来古人是这样读书的,原来吟诵更能凸显诗歌的内涵和韵味,原来只有通过吟诵才能设身处地了解诗人的情感。全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副会长、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嘉庚先生做了《国学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校长沈建华则结合学校实际为大家带来《做不一样的教育,让孔子走向国际》的介绍。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师生还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传统文化节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从专家们的报告中,我体会到:国学教育需要从耳学回到目学,积极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经典。
在报告中,彭城书院的院长汉风先生还为大家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并从汉字的角度阐发了“教育”、“科学”与“研究”的文化内涵。汉风先生引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只十几个字就把教育的本质说清楚了。用今天的话来讲,教育就是施教者,即老师做示范;受教者,即学生来模仿。“育”,就是引导和培养后代让他持善心,说善言,做好事。由此看来,真正的教育是身正为范,正己化人的实践。汉风先生说:“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从中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德性,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到行为世范。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许多诗句已成了国人在生活中互相传诵的语言,并成为做人准则,一代一代地流传。本次学习中,我们共聆听了四节示范课。
读《论语》,话“诚信”——是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赵西恒讲的。他从《论语》中有关诚信的语句出发,联系学生身边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生从交友、教子、社会、经商、治国等方面,提出了“诚信”的重要性。《笠翁对韵》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5小学陈学军老师讲的。《笠翁对韵》是作者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成的,是从前人们学习写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为他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一东》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很适合孩子背诵。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扎实。经典美文教学的课堂应该多些诗味,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应该“难得糊涂”,应该追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境界,不必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要轻字词解析,重诵读感悟,从而使课堂多些生趣,多些个性。所以,在教学时,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带进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当中,思路清晰、构思巧妙、一举数得。诵读感悟是提高国学经典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皆是明证。因此,老师把有感情的朗读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文章的特点。从这几节的观课中让我体会到:教师应立足课堂,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牢记优良的传统美德。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孔子国际学校。学校以“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为校风,以“仁、达、雅、智、信”为校训.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倡“学习、创造、享受”的育人理念,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秉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教师是财富、学生是宝贝、家长是朋友”的管理宗旨,短短几年的时间,超前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独特的课程体系日臻完善,鲜明的办学特色逐渐彰显,受到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所以“国学底蕴、双语文化、艺术修养”为特色的精品化、国际化学校。
阅读经典文本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长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的学生会变得情趣高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气质优雅。
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请”进课堂,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浸润学生的心灵.
第四篇:故事进课堂
讲故事恰到好处
罗秀宣 2012、10、11
讲故事恰到好处
每个学生都喜欢故事,每当听说要讲故事,孩子们都眼睛发亮。故事,它太有吸引力了,能让孩子们扑腾的心立刻安静下来;故事,它有魔力,它能让孩子的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故事,它娓娓道来,曲折而动听,它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轻易之间接受了深刻的道理……所以,故事进课堂,是一项多么有效而又值得推崇的教学手段呀!
我们语文教学,每节课有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如何让故事发挥其作用极大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而又不耽误语文教学,是我始终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讲故事讲到恰到好处。
一、故事选材有利于教学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所以故事就要选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故事多如牛毛,不是随手拈来讲就可以。所以我每节课讲故事都要选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比如,有关友情的课文,我就选朋友之间的友情故事;有关环保友情的课文,我就选环保故事;有关爱国的课文,我就选爱国人士的爱国故事……甚至再缩小故事范围,让故事更经典,更与课文深度密切相关。比如,我在讲《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我没有只局限于与环保故事,而讲了与课文深度相关的内容:人类探索星球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讲《少年润土》,讲鲁迅总的感人故事,促进课文的感性认识……总之,找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精选更贴切的内容,包括故事的长短,故事的曲折动听否,学生是否喜欢等。
二、讲故事时机得当(1)课前适时讲故事。课前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学生刚从课间回到课堂,心还没有完全静下来,没有回归到课堂。讲故事,无疑是很好的手段,能让学生静下来。学生听得有趣,听高兴了就更有兴趣学下去了。因此我们很多时候就可以在课前讲。有的开头讲故事留下结尾不讲,等上完再回答,设置悬念,也是检验讲课的效果。课前故事例子非常多,不在一一列举。(2)课中适时讲故事
课中适时讲故事,往往可以用简短的故事渲染气氛,重点强调主题。比如《一夜的工作》,当讲到周总理一夜辛苦的工作时,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讲周总理的为国为民的故事。学生受到了感染,感受到了总理的劳累和简朴,突出主题。
也可以在可中学生枯燥或困乏时讲故事,激活学生大脑皮层。比如:当讲评到辨析组词:“惭”和“渐”的时候,我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学生,老师让他起来念课文,他平时识字不认真,把“惭愧”一词读成了“渐鬼”,合起来,整句话就是:“我很渐(见)鬼。”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真是见鬼喽。”所以,咱们识字一定要认真,可别像这位小同学那样犯了见鬼的毛病哟。我发现,孩子们听这些故事特别专注,听完之后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一扫枯燥讲解所带来的疲倦。于是,我又乘机说教:“今天笑别人是很轻松的一件事,但是你若识字、写字不认真,他日被笑的可能就是你了。那时的滋味可不好受哟。”他们听了频频点头。也许这样的故事不但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能印在他们的小脑瓜中,时时提醒他们识字认真、写字认真!(3)结尾讲故事深化或升华主旨或拓展延伸;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不一定是最好的例子。相关的故事很多,更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于是通过讲更生动的短故事,更能突出或升华主题。学生更觉得新鲜,教学更有效果。还有很多故事想让学生继续去读,用一个故事做引子,讲故事无疑是调动学生拓展延伸阅读的最好例子。
总之,不失时机、娓娓动听的讲述故事,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讲故事有技巧
讲故事,顾名思义,一定是讲故事,不是读故事。讲故事技巧很多。我只想说 自己感受深的一点:首先要绘声绘色地讲。或唱或跳或闹,或声高声低,或调长或短,应该模拟得惟妙惟肖,学生才能进入场景,听得如痴如醉。
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有心讲故事,就会让故事在课堂开花,成为课堂中的一抹亮色。
罗秀宣 2012、10、11
第五篇:职业教育进课堂材料
职业教育进课堂材料
2014年,被视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重要“大年”: 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炉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6月23日,时隔九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此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11月份,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安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对构建具安徽特色、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12月29日至30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中,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一、什么是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是以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目标,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为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什么是现代人才观
德国是世界最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有八成的年轻人接受过职业教育。在德国,人才的定义范围不单覆盖前沿行业或学科的领军人物,更包括只要能够在普通行业中人尽其才的个人。无论哪个行业,只有将各种不同层次的人才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整体爆发力。正是这种广义的人才观及人人平等的社会氛围,才使得德国在拥有大批杰出科研人物的同时拥有了大批优秀的制造业技术工人。
为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现代人才观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三、就读中职学校的优势
当前多数初中毕业生还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前途正确定位,甚至中考只有几十分的学生也一心想往普通高中挤,这样三年下来,升学没希望,就业无能力,确实令人惋惜。这些学生如果到职业学校就读,不但能学习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又能获得一技之长,发展空间将会更为广阔,毕业后,即可以继续升学也可以立即就业。
优势一:易升学。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参加职对口高考,更容易考取大学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立交桥。健全完善“知识+技能”、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前三名者可免试直升本科)等招生考试办法。加快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系统培养体系,完善以初中为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培养制度,开展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合作举办“3+4”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扩大本科高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学生的规模和比例,实现职对口高考招生本科和专科学生的比例与普通高考相当。近年来,我省职对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人数大幅度逐年递增,增长率已连续两年翻一翻,其中2015年较2014年增长了134%,今后还将继续大幅增长,中职学生通过职对口高考升入本科院校更加容易,且压力小,升入专科院校率更是达到100%。
对于文化课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勉强上了普通高中,其求学之路将会比较艰难,升入大学的希望渺茫。与其和众多的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争过“独木桥”,不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另辟蹊径,去上中职学校,更容易升入本科院校。目前我县中职学校通过职对口高考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当年的中考成绩只有三百多分,甚至个别同学没有参加中考。
优势二:好就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瓶颈,不少大公司买得起世界上最好的设备,却请不到有技术技能的人来操作。“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是现代人才观。职业学校一直紧跟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学生毕业时即可获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又可获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毕业生既有文化又有专业实践技能,面对社会各种人才需要,供不应求,与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对接,且没有专业技能)形成鲜明对比。从近年来人才市场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当不错,已连续9年一次性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
凡动手能力强、愿意早些就业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更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少走弯路。对于愿意就业的学生,我县职业学校将100%推荐到合作企业就业,并对就业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确保每位中职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优势三:享优惠。我县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均享受免学费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享受校内助学金;
一、二年级学生均享受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每月200元;三年级学生到合作企业定岗实习时免交通费、食宿费和实习保险费等,还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优势四:选择多。目前,我县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有新能源发电技术、财务会计、服装设计、现代农艺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可根据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职业学校还可根据学生和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并与省级、国家级重点院校联合办学,以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四、县职教中心(新能源学校)基本情况
县职业教育中心(亳州新能源学校)投资1.7亿元,占地面积162亩,建筑面积66900平方米,其中图书综合楼10400平方米、教学及实训楼20800平方米、学生宿舍23200平方米、学生食堂8100平方米和实训厂房30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操场一个。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条件优越,即将投入使用。新能源学校是2014年7月由亳州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中专学校,属省级示范中职学校,有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完备。现开设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工电子、维修电工、服装设计、现代农艺技术、旅游服务、财会和光伏技术应用等专业,其中光伏技术应用专业是我县重点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沿专业,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