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少林拳进课堂汇报材料
“少林拳进课堂”楷模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小学
2011年11月
“少林拳进课堂”楷模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武术早已为全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武术知识和基本套路,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由郑州市体育局、郑州市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创编的少林武术操和简化少林拳,风格独特,特点突出,结构紧凑,较全面地体现了少林拳的风格特点,易学易练,不受学习者学习基础的限制,特别适合中小学生习练,既可强身健体,又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武术精神的熏陶。所以,自2007年9月少林武术进课堂活动在郑州市全面推广以来,我校积极参与,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在一至六年级每个班教授少林武术操,简化少林拳则是在三到六年级中开展教学,目前基本达到了学生人人会做而且人人喜欢做。现将我校少林拳进课堂活动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我校对“少林拳进课堂”活动非常重视,作为一项常规活动纳入到日常教学,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我校还先后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体教师会议,及时调整活动方案。为保证此项活动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制定了“少林拳进课堂”活动计划。在活动全面展开之前,利用全校集会、板报标语等在师生中广泛宣传,介绍少林拳的特点和学习意义,使全校师生认识明确,提高了习练的积极性。
二、强化师资,认真备课
少林拳教学的主要工作全都落在了体育教师的肩上。我校没有武 术专业教师,体育教师武术功底不算很好,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学校购置了少林武术操和简化少林拳的教学挂图和光盘,还在教学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派体育教师参加了市里和区里组织的培训。班主任教师们也利用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时间,开展组内的研讨活动,在一起交流、切磋拳法。不但达到了体育教师人人会做,动作精准熟练,而且在交流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使少林拳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三、“两操一课”,扎实习练
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每个新学年的课程中,都是以教授和复习巩固少林武术操和简化少林拳为开端,组织开展教学,从分解动作到熟练掌握、配乐演练,学生们学得认认真真,教师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目前,全校三至六年级同时熟练掌握了少林武术操和简化少林拳的动作。我校还常年坚持每天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做少林武术操,使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动作、强健身体的目的。
四、评比展示,激发兴趣
我校本着“以活动促进练习,借活动提高兴趣”的原则,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在2011年4月和10月我们组织进行了两次比赛,各班同学为在竞赛中展示团队的精神风貌、练习成果,赛前刻苦练习、反复排演,赛场上动作整齐、精神抖擞,赛后积极交流、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练习的热情,使得“少林拳进课堂”活动在我校得以蓬勃开展,长盛不衰。
今后,我校将在郑州市教育局、郑州市体育局和惠济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把“少林拳进课堂”活动长期、深入的开展下去,用武术精神助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第二篇:法制进课堂汇报材料
法制进课堂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从2013年9月1日起,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协调下,由长安区检察院和长安二中共同组织实施的“法律进课堂”试点工作顺利的开展了,今天下午最后一个教学任务的完成,意味着本学期法律进课堂的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接下来我就此项工作给大家做一汇报。不到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一、领导重视,建立普法机构,工作落实到位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学校德育质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战略,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我区法制建设的进程,长安区人民检察院、长安区教育局的领导们专门成立了以张继锋检察长为组长,滑军涛局长为副组长的法律进课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教务组,行政组和督导组,确保了“法制进课堂”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第二、依据课堂平台,普及法律知识。
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很多地方也在做,但是大部分学校的该项活动仅仅是局限在校园内,开展在课堂外。像我们区做的这种形式目前还没有,我们把检察官请进课堂,让法制教育工作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常态化的一部分,这是将法制课真正落到实处的一大创新。本学期有9名检察官给我校高一年级23个班讲授法制教育课共计115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长安区检察院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可谓是殚尽
竭虑,师资安排上,9名检察官都是经过检察院精心筛选出来的,首先在学历上,全部为本科学历以上,其中还有5人为研究生学历。其次严格按照学期初的教学计划逐一落实。同时在备课做到了集体备课,提前试讲不断完善授课内容,让每一节课都成为精品。再次,这些授课的检察官都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在课堂上他们用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理论知识和鲜活的生活结合起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除此之外,这些检察官还是我校高一年级特聘的法律辅导员,每一位检察官包三个班一直持续三年,在这三年中他们除了日常教学还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广泛宣传,营造普法氛围,推动学校建设。
在法制教育进课堂的同时,为了将这一成果巩固,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定期向广大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利用休息日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法制节目,了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制作了法制宣传专栏、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和法制进课堂心得体会征文大赛等活动。让全校师生树立以遵法守纪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法律意识,营造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舆论氛围。推动法制教育与弘扬美德相结合,依法治校与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为学校整体实力的上升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第四、显著成效激励我们继续前进。
(一)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了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法决策的自觉性,规范办学行为。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保证,使学校取得了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二)通过普法教育,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全校形成了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这一学期,师生中没有发生侮辱、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及乱收费等违法违纪现象,也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进一步规范了教育行为。学生讲文明、讲礼貌,遵守社会公德尉然成风,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三)在普法教育活动中,我们特别重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对行为异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和提高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融洽到健康向上的集体之中。
(四)通过普法教育,也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成绩显著,得到了社会、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总之,通过普法教育,提高了全校教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决策的自觉性,在全校形成了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推进了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我校的改革与发展。今后,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区检察院的帮助中,将不断巩固普法教育的成果,继续加大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力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把普法教育坚持下去并逐步引向深入,为全面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奠定坚实的基础,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个普
法依法治理的示范校,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把二中真正的打造成一所让社会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谢谢大家!
长安二中
2014-1-10
第三篇:法律进课堂
“法律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南部县依法治县刚要》《南部县“六五”普法规划》和贯彻落实好县委关于建设“平安南部”的总体部署,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巩固我县社会政治稳定的打好局面。现就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社社会”为主题,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坚持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位目标,一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发展“法治进学校”的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并重,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直觉性,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真正做到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我县法治化进程尊定坚实基础。
三、任务内容 全县各中学五年级以上学生都要法治知识学习教育。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除《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外应不少于每周一节课。
学校法治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课程标准规定的法律学习内容以及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青少年学法守则》。
四、方法措施
1、为保证“法律进校园”活动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我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土旦才让
副组长:马占林、王海萍
各组员:东智加、王进珍、多杰卓玛、扎西措、各班主任。由副组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组织领导与培训工作。“六五”普法期间,力争实现100%中小学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年内采取集中授课、辅导讲座、普法测试、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对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行轮训,不断完善学校学法的领导体制,提高法制宣传教育能力和水平。
3、以服务师生、贴近青少年生活为原则,采取课堂教育和集中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的落实。一方面,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法制教育宣传日、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时间,增强“法律进校园”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4、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用法。通过举办法制文艺演出、模拟法庭、法制讲座、法制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普法电教片、座谈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
5、结合“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了明天”工程等活动,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加强
对学生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指导,使青少年学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以创建民主法治学校为载体,加强学校法治化管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7、建立学校法治宣传教育责任制。
五、工作安排
1、一场法制教育报告会。学校领导或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为本校全体教职工集中作一场法制教育报告。
2、一堂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结合学校政教处安排的十月主题班会,组织学校和家长积极参与,采取互动讨论等方式开展主题班会。
3、一节法制教育宣传页。针对我校学生特点,给每一位学生发放法制宣传页(宣传资料,以“11.9”消防日,草原防火安全为主),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4、一节法制教育课。学校领导、法制课教师、班主任分年级或到每一个班,采取以案说法等方式上好秋季法制教育第一课。
5、一节法制教育普法电教片。利用“12.4”普法日,由班主任确定主题,让学生观看一次普法电教片。
六、实施步骤
全县“法律进课堂”活动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0月11日至10月20日)
重点工作:一是制定规划。结合各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单位“法律进学校”实施方案。二是动员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对“法律进课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10月21日至11月20日)重点工作:在组织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富有成效的手段。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11月21日至12月30日)工作重点:县直各中小学校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县治县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县直个中小学校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并将其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学校”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加大推进力度,开展好此项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学校作为?“法律进学校”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协调运作的责任机制,做到领导有力、职责明晰、规范有序。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调运作,整体推进。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学校”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落实,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真正将“法律进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学校要对“法律进学校”活动加强检查指导,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注意总结典型经验并及时上报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学校安全科。
2014年10月15日
第四篇:传统文化进课堂
传统文化进课堂
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这一《指导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融入中小学教师教学活动之中,解决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教育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语言文字报社》、《语文建设》杂志、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等单位于2016年5月12至14日,联合在山东济宁举办《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在历时三天的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四位教育专家的理论报告、三位教育专家的经验分享、四位教师的示范课并观看了济宁孔子国际学校孩子们的成果汇报演出。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先生,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彭城书院院长、国学教育专家汉风先生等名家学者应邀为来自全国数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科研机构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德育管理干及骨干教师,社会教育机构干部及教师,国学爱好者做专题培训。
在此次培训中,既有名家讲座,阐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及核心价值观;又有名师课堂,举行全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堂名师示范课。既有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又有传统文化教育典型单位及个人经验分享。培训的第一课是汉风先生带来的专题报告《传统文化与教师素养》。在报告中,汉风先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入阐释了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呼吁教师修身厚德,回归教师本位,以身作则,正己化人,引领学生从善如流,求真知,做真人,干真事。汉风先生的报告充满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他在报告中洋溢出来的浩然正气,对传统文化的赤子情怀,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敬畏,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来自新疆的一位老师则认为:“聆听汉风先生的讲学如沐春风,又如雷贯耳。”
在当天下午的培训中,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先生还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吟诵讲座。在我去济宁学习之前,我在鲁东大学就听过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他说:吟诵作为中国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已经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多年,可是我们却抛弃它,模仿欧洲重音语言诵读方式的“朗诵”,用西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中国的文化。曾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先生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今天的传统吟诵还有最后的一点点,再不挽留,就将基本消失。我们应该让吟诵重新回到课堂,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中,用中国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在徐建顺老师的吟诵练习课上。徐老师带着我们反复练习不同格律的诗词、教我们给诗进行作曲,争取达到看见字就能唱的目标。在这不断的吟诵中,我才知道以前有多少诗是因为错读而错误的理解了,也终于理解孔子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为以前从未见过有人这样读书,所以初看时只觉得新奇,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才知道,原来古人是这样读书的,原来吟诵更能凸显诗歌的内涵和韵味,原来只有通过吟诵才能设身处地了解诗人的情感。全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副会长、济宁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嘉庚先生做了《国学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校长沈建华则结合学校实际为大家带来《做不一样的教育,让孔子走向国际》的介绍。济宁孔子国际学校的师生还为大家奉献了精彩的传统文化节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从专家们的报告中,我体会到:国学教育需要从耳学回到目学,积极引导学生背诵大量的经典。
在报告中,彭城书院的院长汉风先生还为大家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并从汉字的角度阐发了“教育”、“科学”与“研究”的文化内涵。汉风先生引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只十几个字就把教育的本质说清楚了。用今天的话来讲,教育就是施教者,即老师做示范;受教者,即学生来模仿。“育”,就是引导和培养后代让他持善心,说善言,做好事。由此看来,真正的教育是身正为范,正己化人的实践。汉风先生说:“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从中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德性,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到行为世范。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许多诗句已成了国人在生活中互相传诵的语言,并成为做人准则,一代一代地流传。本次学习中,我们共聆听了四节示范课。
读《论语》,话“诚信”——是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赵西恒讲的。他从《论语》中有关诚信的语句出发,联系学生身边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生从交友、教子、社会、经商、治国等方面,提出了“诚信”的重要性。《笠翁对韵》是新疆乌鲁木齐市第75小学陈学军老师讲的。《笠翁对韵》是作者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成的,是从前人们学习写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为他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一东》中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很适合孩子背诵。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扎实。经典美文教学的课堂应该多些诗味,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应该“难得糊涂”,应该追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境界,不必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要轻字词解析,重诵读感悟,从而使课堂多些生趣,多些个性。所以,在教学时,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带进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当中,思路清晰、构思巧妙、一举数得。诵读感悟是提高国学经典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皆是明证。因此,老师把有感情的朗读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感悟文章的特点。从这几节的观课中让我体会到:教师应立足课堂,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牢记优良的传统美德。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孔子国际学校。学校以“科学务实、自强不息、追求完美”为校风,以“仁、达、雅、智、信”为校训.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倡“学习、创造、享受”的育人理念,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秉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倡导“教师是财富、学生是宝贝、家长是朋友”的管理宗旨,短短几年的时间,超前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独特的课程体系日臻完善,鲜明的办学特色逐渐彰显,受到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正在逐步建设成为一所以“国学底蕴、双语文化、艺术修养”为特色的精品化、国际化学校。
阅读经典文本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形象、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长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的学生会变得情趣高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气质优雅。
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请”进校园,“请”进课堂,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浸润学生的心灵.
第五篇:故事进课堂
讲故事恰到好处
罗秀宣 2012、10、11
讲故事恰到好处
每个学生都喜欢故事,每当听说要讲故事,孩子们都眼睛发亮。故事,它太有吸引力了,能让孩子们扑腾的心立刻安静下来;故事,它有魔力,它能让孩子的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故事,它娓娓道来,曲折而动听,它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轻易之间接受了深刻的道理……所以,故事进课堂,是一项多么有效而又值得推崇的教学手段呀!
我们语文教学,每节课有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如何让故事发挥其作用极大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而又不耽误语文教学,是我始终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讲故事讲到恰到好处。
一、故事选材有利于教学
为了促进语文教学,所以故事就要选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故事多如牛毛,不是随手拈来讲就可以。所以我每节课讲故事都要选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比如,有关友情的课文,我就选朋友之间的友情故事;有关环保友情的课文,我就选环保故事;有关爱国的课文,我就选爱国人士的爱国故事……甚至再缩小故事范围,让故事更经典,更与课文深度密切相关。比如,我在讲《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我没有只局限于与环保故事,而讲了与课文深度相关的内容:人类探索星球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讲《少年润土》,讲鲁迅总的感人故事,促进课文的感性认识……总之,找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精选更贴切的内容,包括故事的长短,故事的曲折动听否,学生是否喜欢等。
二、讲故事时机得当(1)课前适时讲故事。课前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学生刚从课间回到课堂,心还没有完全静下来,没有回归到课堂。讲故事,无疑是很好的手段,能让学生静下来。学生听得有趣,听高兴了就更有兴趣学下去了。因此我们很多时候就可以在课前讲。有的开头讲故事留下结尾不讲,等上完再回答,设置悬念,也是检验讲课的效果。课前故事例子非常多,不在一一列举。(2)课中适时讲故事
课中适时讲故事,往往可以用简短的故事渲染气氛,重点强调主题。比如《一夜的工作》,当讲到周总理一夜辛苦的工作时,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讲周总理的为国为民的故事。学生受到了感染,感受到了总理的劳累和简朴,突出主题。
也可以在可中学生枯燥或困乏时讲故事,激活学生大脑皮层。比如:当讲评到辨析组词:“惭”和“渐”的时候,我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学生,老师让他起来念课文,他平时识字不认真,把“惭愧”一词读成了“渐鬼”,合起来,整句话就是:“我很渐(见)鬼。”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真是见鬼喽。”所以,咱们识字一定要认真,可别像这位小同学那样犯了见鬼的毛病哟。我发现,孩子们听这些故事特别专注,听完之后个个笑得前俯后仰,一扫枯燥讲解所带来的疲倦。于是,我又乘机说教:“今天笑别人是很轻松的一件事,但是你若识字、写字不认真,他日被笑的可能就是你了。那时的滋味可不好受哟。”他们听了频频点头。也许这样的故事不但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而且还能印在他们的小脑瓜中,时时提醒他们识字认真、写字认真!(3)结尾讲故事深化或升华主旨或拓展延伸;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不一定是最好的例子。相关的故事很多,更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于是通过讲更生动的短故事,更能突出或升华主题。学生更觉得新鲜,教学更有效果。还有很多故事想让学生继续去读,用一个故事做引子,讲故事无疑是调动学生拓展延伸阅读的最好例子。
总之,不失时机、娓娓动听的讲述故事,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讲故事有技巧
讲故事,顾名思义,一定是讲故事,不是读故事。讲故事技巧很多。我只想说 自己感受深的一点:首先要绘声绘色地讲。或唱或跳或闹,或声高声低,或调长或短,应该模拟得惟妙惟肖,学生才能进入场景,听得如痴如醉。
我想,只要我们老师有心讲故事,就会让故事在课堂开花,成为课堂中的一抹亮色。
罗秀宣 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