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统计中心工作总结
突出机制创新 健全统计体系 强化监管措施 依法做好信息统计工作
4月21日,局党委研究决定设立信息统计中心,承担粮食统计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社会粮食统计和综合统计汇总工作。在局领导的关心、重视、支持下,在机关各处室和县(市)区粮食局、局属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大力配合下,信息统计中心夯实基础,扎实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进展积极有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从规范化入手,加强信息统计中心建设
1、科学定位,严格要求。
我中心现阶段的工作定位是:突出社会粮食统计重点,提升信息化建设亮点,探索综合统计特点,着力建设适应粮食宏观调控需要的粮食统计体系。我们提出了“三保证”工作原则,即保证信息资料齐全、完整、安全,保证信息统计及时、准确、有效,保证中心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工作人员任务清楚、责任明确,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2、建章立制,规范运行。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章立制。我们拟定了《济南市粮食局信息统计中心工作职责》、《信息统计中心工作制度》、《中心人员分工和工作要求》、《信息统计中心工作纪律》,绘制了《济南市粮食经营企业网络图》和《济南市信息统计工作人员信息一览表》。经领导审定后,《信息统计中心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制作悬挂上墙,并根据工作需要配臵了传真机、打印机,严谨细致、准确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扎实工作,循序渐进。
信息统计中心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到年底基本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粮食系统数据库,市局门户网站建设争取进入全市前十名,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力争在统计覆盖面上有新的突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拟定计划,分步落实。首先,完成了《济南粮食经营企业主要指标综合汇总表》编制和统计数据综合汇总工作;其次,安排部署了市局门户网站改版及内容保障工作;第三,下发了《济南市社会粮食统计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着力加大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力度。
(二)从高标准着眼,逐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经历了一个“认识”、“重视”和“发展”的过程。目前,局机关可用计算机数量在50台以上,工作人员能够达到一人一台计算机,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和连接4个粮库的广域网。通过局域网的建设和使用,普及了计算机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各项粮食工作更加透明、便 捷、规范;通过市局门户网站建设,提升了粮食部门的社会形象。
1、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发布粮食信息。
门户网站是我局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和提供服务的平台,它既是我局加强对外宣传、展示粮食系统整体形象的窗口,又是创新管理方式、服务社会大众的桥梁。我中心及时更新发布粮食工作政务信息,本着便于群众办事和监督的原则,将粮食部门所有服务项目按照项目名称、实施主体、法定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等内容制作了专栏,展示在网站的显要位臵,方便群众查询。
2、突出网站特色,丰富专题专栏内容。
5月份,中心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要求,对市局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调整,重点突出政务公开、为民服务等主要功能和粮食系统的工作特点,网站内容增加到了八大板块、十三个栏目,提高了网站与访问者的互动性,在页面设臵上更加新颖美观和灵活多样。7月16日,市政府办公厅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上,对各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尤其是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点名表扬了13个市直部门,我局名列第10位。
3、提高系统质量,确保上网信息安全。
中心定期检查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主动为局领导和机关处室排除电脑运行障碍,半年来累计维修网络、电脑150余次。在网络结构上采取了一机双盘两卡,实现了内外网安全隔离,增添了VPN、硬件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设备,从技术上增强了计 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安全能力。同时,严格落实重要信息备份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及网站监控制度,为每台计算机建立了技术档案,统一保管技术资料和驱动程序,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转。
4、充分考察研究,积极实现办公自动化。
目前,我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已进入试用阶段,经过进一步调试完善应用后,全市粮食系统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将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中心积极合作开发以市局为中枢、以粮库为节点的储备粮动态监管信息系统,使其能有效地行使管理职能,随时掌握储备粮动态库存、粮情状况等,加强对储备粮的监管,并督促指导基层单位加快企业网站建设。
(三)从完整性出发,全面整合综合统计汇总工作
1、明确任务,积极工作,高效率做好汇总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综合统计汇总工作是局党委针对粮食系统统计数据缺乏有机整合的工作现状,赋予信息统计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心成立后,李局长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信息统计中心相关工作,贾局长与中心人员多次研究各项具体工作,在办公室、调控、储备、行管、供应等处室同志的大力配合下,信息统计中心用一周的时间,了解掌握了我局各类业务报表的主要内容、报送时间和工作要求,收集、整理、分析了各类业务报表表样。
2、统一思想,加强学习,高起点设计编制汇总表表样。
信息统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粮食流通 管理条例》、《山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国家粮食局、国家统计局“国粮统计报表”和各业务处室相关报表,设计编制出我局综合汇总表初稿后,广泛征求业务处室意见,本着“齐全、完整、简明、适用”的原则,设计编制综合汇总表。先后五次修改编制方案,最终形成了《济南市粮食经营企业主要指标综合汇总表》和《济南市粮食经营企业专项工作综合汇总表》两套汇总表,共15个表样。
3、反复核实,精益求精,高质量完成统计汇总工作。
根据各业务处室的统计报表,中心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完成统计汇总工作,做到总表、子表层次清晰,国有企业、重点非国有企业数据完整,购销、加工、供应、储存内容齐全。现已完成“粮食经营企业主要指标”、“粮油购、销、存指标”、“粮油加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粮食供应企业主要经营指标” 4个总表和“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商品粮(油)、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商品粮(油)、地方储备粮(油)收支平衡” 6个子表的逐月综合汇总工作,并补齐了去年年底和今年1—3月份的综合汇总表。
(四)从广纳入落脚,依法做好社会粮食统计工作 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是搞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是监测和指导粮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据。针对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等新情况,信息统计中心在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分管领导的科学指导下,与调控监督处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围绕一个目 标,理顺三个机制,实现三个转变,主动探索新路子新模式,突出机制创新,健全统计体系,强化监管措施,与各县(市)区局一道,着力推动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积极开展。
1、围绕一个目标,创新工作模式,切实加强社会粮食统计工作。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着力扩大社会粮食统计范围,全面掌握粮食流通情况,为搞好宏观调控、发展粮食经济、确保粮食安全服务。要发挥粮食统计在宏观调控和粮食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统计范围过窄、统计门类不全、统计单位没有代表性,统计数据就没有说服力和参考价值。为此,市局信息统计中心设立之初的工作重点就是着力扩大社会粮食统计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将粮食经营单位纳入粮食部门统计范围,拓展统计单位数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截至2008年9月底,市区新增粮食经营统计单位15个,统计范围扩大了68%;县(市)区新增粮食经营统计单位45个,统计范围扩大了49%。历城区粮食局切实加大统计工作力度,除已纳入统计范围的26个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单位外,现又完成了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东方商贸中心、盖世物流农贸大市场等72个粮食批发、零售经营业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其中,盖世物流农贸大市场15个粮食经营业户9月底纳入统计范围,使纳入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单位达到了41个,成功走出了一条协调集贸市场管委会汇总业户报表的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新途径;长清区粮 食局对全区10个乡镇的粮食经营业户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对每一户粮食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负责人、企业性质、联系电话等都重新作了梳理登记,实施按规模大小分级统计工作模式,逐步将包括14个国有企业、3个转化用粮企业、14个粮食加工企业、37个粮食经营企业、20个粮食经营门店在内的,总计88个粮食经营单位纳入统计范围;平阴县粮食局坚持做好统计资料规范管理工作;章丘市、济阳县、商河县粮食局强化工作措施,积极推进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有效开展;市区内社会粮食统计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局信息统计中心专门刻制了“济南市粮食局统计检查专用章”,主动探索“两员一体”统计执法工作模式,要求统计人员必须是执法人员。9月份,与调控监督处联合对市区内26个粮食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和调研,拓展新业户15个,“鲁花”、“胡姬花”、“金龙鱼”等品牌小包装油和“好里由”、“鲁旗”、“鑫富华”等散装油经营大户均纳入了市局统计范围,食用油统计数量增加了近四倍。
2、建立三个机制,健全统计体系,规范执行统计工作制度。建立三个机制,即统计工作人员备案机制、综合统计汇总机制和社会粮食统计工作考评机制。市局对各单位统计员和分管领导的基础信息进行了全面登记,统计工作人员有变动的,3个工作日内将信息更新后的“济南市粮食局统计工作人员登记表”报信息统计中心备案;信息统计中心每月对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商品粮油、地方储备粮油、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商品粮油收支存情 况和粮食加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粮油供应企业主要经营指标进行综合汇总。自6月1日开始,每5日向省局报送夏、秋两季粮食收购进度;每季度对社会粮食统计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年终表彰奖励。截至到9月底,上报夏粮收购进度五日报表22期,统计累计收购小麦115410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102325吨,重点非国有企业收购13085吨。从10月份开始,转入秋粮收购统计。通过建立三个工作机制,各项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扎实有效。
3、实现三个转变,强化监管措施,服务粮食宏观调控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就是由被动接收统计报表向主动核实情况转变,由统计人员无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证向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转变,由单纯统计工作向统计执法工作转变。针对部分社会粮食经营单位对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统计报表认识不足,报表有迟报、漏报、瞒报的现象,我们要求统计工作人员不能机械地对待统计数据,要既当统计员又做执法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定期走访粮食经营业户,文明执法,主动服务,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统计业务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统计质量。
目前,全市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粮食经营单位总计247个,其中,国有企业73个,重点非国有企业174个。这些粮食经营单位中,包括粮食收储企业62个,粮食经营企业121个,粮食加工企业45个,转换用粮单位19个。市局粮食统计工作人员全部参加 了执法资格培训,县(市)区局统计工作人员持证率达到了65%.工作中,大家形成共识,依法统计是前提,统计执法是保障,服务宏观调控是目的,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好社会粮食统计工作。
二、社会粮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县(市)区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滞后。《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已成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之一,但是个别县(市)区强调客观制约因素多,主动工作、创新工作少,对做好社会粮食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导致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停滞不前。有的县(市)区长期只统计为数很少的几个粮食经营单位,不拓展新的粮食经营业户;有的县(市)区统计人员工作散漫,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送统计报表和相关资料。
2、社会粮食统计力量薄弱。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县(市)区粮食局在编的统计人员力量不足,统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有的统计人员学习掌握统计基础知识较少,知识更新不快,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粮食统计覆盖面低,统计报表数据不全面,也给上级相关部门运用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增加了难度。
3、粮食流通统计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刚性不足。当前,部分社会粮食经营单位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缺乏足够理解、对粮食部门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配合不 够、依法统计意识不强的客观现实,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的是我们粮食部门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刚性不足的问题。粮食部门工作软,势必导致统计业户工作散,致使现有的粮食统计数据还不能真正覆盖全社会粮食流通概况。
4、统计基础设施不配套,影响统计工作效率和统计数据质量。随着社会粮食统计范围逐步扩大,统计对象增加较多,大多数县(市)区局经费有限,基础工作条件跟不上,致使统计信息滞后,工作效率低下,降低了统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三、下一步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意见
1、进一步加大拓展社会粮食统计范围工作力度。市局信息统计中心从工商局调取了已注册登记的粮食经营单位信息资料,全市在工商局注册的粮食经营单位总计467个,其中,市区196个,县(市)区271个。这些注册登记的单位中,有的已纳入我们粮食部门统计范围,对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的粮食经营单位,各县(市)区要逐个核实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纳入工作。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没在注册登记名单内的其他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单位,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纳入粮食统计范围。市局对当前各县(市)区纳入统计范围内的粮食经营单位已做了明细登记,从第四季度开始,每季度通报一次各县(市)区新增社会粮食经营单位情况。
2、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各县(市)区都已明确了分管社会粮食统计工作的领导,配备了敬业爱岗、责任心 强的统计工作人员,但是随着粮食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粮食统计工作范围的逐步拓宽,对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各县(市)区要明确专职的社会粮食统计工作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统计工作人员要接受统计业务培训和粮食执法资格培训,对内,做业务精湛的统计员;对外,成为工作严谨的执法人员。
3、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统计分析能力。7月份,市局以济粮字(2008)44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济南市社会粮食统计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的通知》,对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保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市)区要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送粮油统计资料,加强统计分析和粮情预测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实施宏观调控、发展粮食经济、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年底,市局对各单位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和表彰。
4、进一步加大粮食统计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针对非国有粮食经营者报送统计报表意识淡薄、报送数据不真实、不全面等问题,各县(市)区要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履行职责,适时进行社会粮食统计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同时,根据执法检查情况,及时对粮食经营业户进行社会粮食统计业务指导,增强粮食经营者统计法制观念,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搞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后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任务。各县(市)区粮食局处于搜集、整理、汇总粮食流通统计基础数据的最前沿,工作繁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高度重视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历城区粮食局和长清区粮食局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已经探索出了很好的工作途径和工作思路,其他县(市)区要认真分析自身差距,不断创新适合本县(市)的工作模式,大力拓宽统计覆盖面,切实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发展粮食经济、确保粮食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2008年信息统计中心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安排(精选)
一年来,镇信息统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区统计局的支持和帮助下,紧紧围绕全镇工作重心,以强化统计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求真务实,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一、2008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努力提高数据质量
1、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基础在源头,关键在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为加强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督促各村委(社区)、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夯实基础,确保各项统计任务顺利完成,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镇信息统计中心的分管领导和成员,村委会统计人员也随着换届选举做了相应调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统计基础。
2、加快探索统计方法。统计调查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和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镇信息统计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目标要求,严格执行统计管理制度,积极探索符合我镇的调查方法,用科学的统计制度来规范统计工作,并对各种调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如服务业个体户调查,我镇将调查任务分解到各村委会(社区),由各村委会选聘调查员入户调查取得数据,力求将工作做细致,做全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在统计工作中除了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还应学会创造性地开展统计工作,要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统计调查队伍。一年来,镇信息统计中心对村级统计员、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通过以会代训及专项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为我镇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依法统计。利用各种会议和检查、指导等方式,继续学习贯彻《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建立并完善历史台帐、进度台帐,为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陪同区统计稽查小组一起就我镇3家工业企业和2家劳动工资单位进行了统计工作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改正,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了《统计法》。
(二)、积极配合区统计局搞好报表上报工作,做好我镇2008年的基本情况统计。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情况各个专业均能保证数据质量及时上报月表、季度报表,接下来也将做好各专业的报表。
(三)、扎实有效地开展经济普查工作
按照区经普办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我镇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
1、积极推进“三落实”工作。6月12日,我镇下发了《关于设立xx镇第二次经济普查组织机构的通知》,成立了镇经济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多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积极开展普查前期的准备工作;8月2日,组织召开了村级经济普查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经济普查工作,各村(社区)均成立了普查工作小组,配备了专门的普查指导员,选调了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一线普查员。一支由4名镇级普查指导员、7名村级普查指导员和21名一线普查员组成的普查队伍组建完成,为我镇经济普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在普查经费预算上,我镇财政安排了充足的经济普查工作经费,用于经济普查工作机构组建、宣传动员、组织培训、清查摸底等前期准备工作;另外,采取实报实销、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基层普查员普查工作进行补贴。
2、全面动员,认真培训。8月11日,以参加xx区经济普查工作会议为契机,全面动员并部署经济普查工作;9月18至19日,23至24日,分别参加了市、区两级经济普查清查摸底业务培训会,并于10月10日组织了镇级普查员培训,通过对普查方案、清查实施细则及步骤、单位划分规定及有关问题的处理办法以及清查表的填写方法的系统学习,使我镇30余名普查员真正担负起经济普查清查摸底工作的重任。
3、积极开展普查宣传动员工作。我们在各村(社区)主要道路悬挂了20余条宣传横幅,制作了多处永久性墙体宣传,张贴了统一宣传画,并通过网站、广播和镇报等媒体渠道大力宣传经济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普查方式方法、普查内容和普查时点等信息;在清查摸底培训会议上,我们穿插播放了经济普查宣传视频,生动地向培训人员宣传了经济普查;在清查摸底阶段,我们还逐户发放了《致普查对象的公开信》,让经济普查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4、扎实抓好清查摸底工作
10月中下旬,全镇30余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分赴到7个普查区15个普查小区,对各自辖区内的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开展一次“地毯式”的清查摸底工作;在摸底工作中,市、区普查办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个普查区及普查工作责任区进行现场指导督查,协同各普查区普查员对普查对象进行细致的检查摸排,针对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大大地减少了普查当中的漏记、错记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11月中上旬,我们又专门聘请3名大学生村官和乡镇统计员一起,开展250家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1009家个体经营户资料的审核录入。当前,已全面完成清查摸底和资料录入工作,已进入名录比对和单位查漏补漏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镇统计人员克服了任务繁重,统计工作难度大等困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区统计局要求信息统计中心人员配备还是不足,使现有人员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内容,对高质量的数据呈报有一定影响。
2、村级换届后,统计资料管理混乱,甚至不全。村级历史台帐不完善,统计资料归档工作做得不够。
3、充分发挥统计服务功能有待提高,统计人员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等,与领导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三、2009年工作思路
为做好2009年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及时、准确地为党委、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现将我镇2009年统计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增强统计工作责任感。
农村统计工作是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做好农村统计,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健全机构,稳定队伍,由主要领导分管统计工作,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统计服务,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大统计分析力度,实现分析形势、内容和质量三个方面的突破。
(二)、固本强基,加强农村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统计机构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统计队伍是做好农村统计工作的前提。各类报表数据要经过基层统计员调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有调查户的村配备好统计员,对统计员进行业务培训,继续做好统计资格和继续教育培训,经常走访调查户,确保统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各专业报表整理规范,必要时建立电子台帐。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质量。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高效地完成2009年的定期报表,努力做到应统尽统,数出有据,狠抓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四)、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正式登记、数据质量控制、检查验收、数据录入评估、资料开发运用和总结表彰等工作。
(五)、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镇信息统计中心
第三篇:统计信息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指根据建筑业企业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承包能力和建设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后划分的等级。该指标根据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等级证书》填列。
建筑业总产值(自行完成施工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安装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建筑业产品的总和。
建筑业总产值包括:
建筑工程产值指列入建筑工程预算内的各种工程价值。
设备安装工程产值指设备安装工程价值。
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指房屋或构筑物的修理所完成的价值,但不包括被修理房屋、构筑物本身的价值和生产设备的修理价值。
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指加工制造没有定型的非标准生产设备的加工费和原材料价值(如化工厂、炼油厂用的各种罐、槽,矿井生产系统使用的各种漏斗、三角槽、阀门等)以及附属加工厂为本企业承建工程制作的非标准设备的价值。
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按“单价法”计算,即按照一定时期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单价,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费用计算。计算公式为:
建筑工程产值=∑[预算单价×实际完成的实物量×(1+间接费率)] ×(1+计划利润率)×(1+税率)
建筑安装产值=∑[安装预算价格×实际完成的实物量+已完工程的基本工资×间接费率]×(1+计划利润率)×(1+税率)
为了简化施工产值的计算方法,也可按“部位进度法”计算。即把一个工程的价值分为若干部分,如一幢房子可以分为基础部分、结构部分、装饰部分,按实际工程进度分别计算各部分的施工产值;也可以先按扩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预算价值,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价值占单位工程总价值的比重,然后根据实际完成的分部、分项价值,估算出实际完成的施工产值。
建筑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原则上按施工单位和建筑单位结算价格计算。具体地说,双方结算时,如果按照承发包合同规定,强调按预算或概算价格结算的,结算价格也就是预(概)算价格;如果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按照中标合同规定,实际按中标价格结算的,结算价格也就是中标价格。
建筑业总产值计算中的具体规定:
⑴计算房屋、构筑物修理产值时,不管是使用新料或旧料,都应包括实际耗用的材料、工资、机械使用费以及一定数额的间接费用。
⑵在施工现场制作的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制作完成后,即可计算构件制作部分的价值;待安装到建筑物上,构成了工程实体,再计算安装费用。由外单位购入或内部核算单位购入的预制构件和金属结构件,必须吊装完毕并构成了工程实体时,才能计算构件本身价值和安装费用。
⑶非标准设备制造产值,应按实际完成程度计算,由附属辅助生产单位制造的非标准设备,应在使用到本企业承建的工程上后,再计算非标准设备本身价值。
⑷使用国外进口材料、结构件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为了统一取费标准和统计数字的可比性,一般应套用国内相同材料的预算价格和费用计算。
⑸凡属于生产、动力、起重、运输设备,非工业的医疗、科研、实验设备,专业性生产单位的设备(如冷藏库中的冷冻设备、电讯部门的通讯设备、供电单位的变电设备和专门用于生产科研的定型设备等),既用于生产同时也用于生活的设备(如锅炉、冷冻设备、变压设备等),以及正式批准的设计预算中作为生产设备的设备安装工程,只计算安装费,不计算设备本身价值。
随设备同时供应的管材、配件、零件,凡属原材料性质需经安装工人在现场进行下料、煨弯、配制、组装、焊接、检验的,除计算安装费外,还要计算这部分材料、配件、零件本身的价值。
⑹建筑物有机组成部分的暖气通风等设备价值,原则上按设计预算规定统计,即在编制设计预算时,如将这些设备视作材料处理的,其价值就应当计入建筑业总产值。
⑺建设单位供应的成套仪表盘、柜、屏等设备,以及随主机设备配套的仪器、仪表;由外单位加工的非标准设备未完成全部制作工序,而分片装运至安装现场后,仍需施工单位进行坡口校正、修理、组装、焊接、检验等工序的;为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所安装的管、线路和自控管、线路系统同时组合安装的一些仪器、仪表、配件、元件等,凡属上述三种情况的,设备本身价值一般应计入建筑业总产值。但由于此种情况比较复杂,不便统一规定,统计上可以按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实际结算的内容计算,也就是实际结算时,包括了设备价值,就应当把设备价值计入建筑业产值,否则只计算安装费。
⑻因施工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不应计算在实际完成施工产值内。由于建设单位或设计上的原因(如变更设计、图纸错误)造成的返工,其返工价值应计算在建筑业总产值内。
⑼建筑安装单位采用合理化建议,改变了施工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经征得使用单位同意,减少了实物工程量并节约了投资,可按原预算计算产值。
⑽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都应计入建筑业总产值。因为建筑业总产值是由工程成本、其它间接费、计划利润、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构成的。
⑾总承包施工企业在计算产值时要注意区分“总包产值”与建筑业总产值。因为建筑业总产值的口径是自行完成施工产值,即指总包企业自己组织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而完
成的建筑安装产值。而“总包产值”指建筑安装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内容实际完成的价值,包括总包单位自行完成的产值和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产值。
⑿投标承包施工产值指建筑施工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以投标承包方式承接的工程产值,其统计方法按投标承包工程合同中施工图内的分部、分项预算单价计算。
⒀在对外承包工程或出国援外的劳务收入中提取的一部分上交给企业的现金不计入建筑业总产值,而是以多种经营收入的形式计入建筑施工企业总收入。
竣工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所形成的成品价值。竣工产值一般以单位工程为对象,是按照设计所规定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了设计规定的交工条件,经质量监督检查部门验收鉴定合格的全部单位工程的价值。竣工产值包括报告期内竣工单位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自行完成的价值,如果一个单位工程跨两个施工,其竣工价值应当包括上完成的价值。有些大型单位工程,如大型厂房、高级宾馆、各种管道、公路、铁路等,能够分跨、分层、分段施工并按合同规定,能够分开交付使用的,可以分开计算竣工产值。竣工产值不包括附属辅助企业或内部核算的其他单位为外单位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价值。
单位工程施工个数指报告期内施过工的全部单位工程数量,包括本期新开工、上期施工跨入本期继续施工、上期停缓建本期复工、本期开工又停缓建和本期竣工的单位工程数量。
单位工程竣工个数指报告期内按设计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全部完成,达到了使用条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全部单位工程数量。
房屋施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施过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
房屋竣工面积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了使用条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鉴定合格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房屋竣工面积,必须严格执行房屋竣工验收标准。对民用建筑来讲,一般应按设计要求在土建工程和房屋本身附属的水、卫、气、暖等工程已经完工,通风、电梯等设备已安装完毕,做到水通、灯亮、经验收鉴定合格,并正式交付给使用单位后,才能计算竣工面积;对于工业及科研等生产性房屋建筑,一般应按设计要求在土建工程(包括水、暖、电、卫、通风)及属于房屋组成部分的生活间、操作间等已经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才计算竣工面积。只差安装工艺设备、管线工程的亦可以计算竣工面积。
拖欠工程款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末应向发包单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该指标根据会计明细科目“应收工程款”填列。
建筑材料消耗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为进行建筑安装活动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数量和价值。主要包括为完成各项工程而进行的建筑安装活动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自行制作预制品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预制构件,钢、木门窗等;施工现场制造非标准设备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临时工棚、活动房屋、临时仓库、水管线路等各种暂设工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运输设备、施工单位房屋、仓库维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 由于建筑行业自身存在着点多、面广、工期长、队伍杂等特点, 决定了其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 成本不断上升, 材料费居高不下, 资金周转越来越慢,部分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物资资源管理落后, 阻碍了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改变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 加强物流管理, 是施工单位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所在,本文以统计学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为主题,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进行了探索。
建筑工程从施工准备、破土开工到收尾竣工,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物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工由始至终实际上打的就是一个“物资仗”。既然是这样,物资管理工作的成果如何?物资消耗是否合理?物资管理的手段是否先进?自然就同基本建设工程成本的高低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施工企业管理落后,在整个企业管理的链条中物资管理这一环节又突出显得薄弱的客观事实。但我们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一、我国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具体存在着一些问题
物资消耗比率大,工程成本高;在不少企业里,由于物资管理不当造成越定额、超标准的消耗是屡见不鲜的。成品保护不善,损失浪费多。现在有不少施工企业,在于工程质量问题,在返工重修中消耗的物资是难以精确计算的,企业里经济责任制不建全,质量同效益不能紧密挂勾,返工超耗一律由企业包下来,问题更为严重。另外,由于不能很好进行成品保护,许多工程交验前门窗、照明设备、玻璃、楼梯栏杆等有的被损坏,不得不修补重做,也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资。
二、物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原因
1、物资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们现在的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在物资的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一系列环节中都缺乏科学评价和程序,特别是一到施工紧张和物资短缺时,往往就“萝卜拔了不带泥”;现场物资供应和也不善于机动掌捉,灵活运用,往往违背了供求规律。我们知道,任何一项工程的建成都是生产资料价值形态的转移,正是在这种转移中产生了投入与产出的价值比。由于我们有些物资管理部门和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业务素质较差,物资管理中做不到科学化、物资保管做不到规范化、物资使用做不到合理化。
2、现行的物资消耗定额不准、不全、不配套,也是造成物资超耗的重要原因。是现在有的物资消耗定额脱离实际,存在偏高偏低,执行起来有很大困难;还有一些物资没有消耗定额,以致造成部分物资消耗失控。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供给制的物资供应方式,养成了人们一种“张口伸手”的惰性,过去在伐们有些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干部头脑中,物资节约的意洪是不够强烈的,往往是片面追才产值,忽视工租质量和物化劳动的节约。其次,是尽管有各类物资的消耗定额,但是不能严格执行,班组领料有的也不实行限额:,特别是大宗材料使用,几乎是放,大家拿。再次,是物资管理上缺乏明确的奖罚制度,也是造成原材料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施工企业内部来说,工人超过了劳动定领,可以多拿计件超额工资,而节约了原材科,也得不到奖励。久而久之,助民了重数超额,忽视节约的思想。
3、现场管理还没有做到科学化。施工现场是各类建材物资的集散场所,现场管理如何对物资管理影响极大。“工完、料净、场地清”这本是在我们施工企业多年的一句形象话。但是我们有些工地说是说、做是做,工完料不净,场地杂乱无章。
三、统计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市场为中心, 企业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加强各种管理, 尤其是基础管理工作,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一切都离不开市场信息。通过在内部建立统计信息网络, 广泛搜集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诸如库存量、物资消耗量、历年物资消耗统计资料、资金控制指标等, 为领导更好地进行物资管理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统计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领导不仅在制定物资管理决策时需要统计信息, 在控制物资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通过各种定期报表、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多种具体有效地形式, 对物资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测、控制,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 保障企业的物资管理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可以通过统计报表、统计信息、简报等, 使决策者及时了解库存情况, 各项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没有实现决策目标, 找出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供决策者参考。
3、统计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水平高低、经济效益优劣进行衡量管理上台阶, 经济效益好是进行物资管理的中心。统计可以通过制定的物资消耗定额、库存资源情况、物资节约及浪费情况等方面, 结合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衡量物资管理水平面的高低, 经济效果的优劣。
四、发挥统计工作职能, 指导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
统计作为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 它为一定的经济体制服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目前的统计工作呈纵向的垂直型、横向的辐射不够, 各统计部门除了完成上级部门规定任务外, 没有面向市场, 面对社会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本部门所需要的资料, 各统计工作的范围基本上只限于事后反映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和成果,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及时了解本企业物资库存动态情况, 物资采购管理状况, 对编制物资计划、安排生产、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优化统计的信息职能, 为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在现有的体制下, 统计作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应义不容辞地将决策者作为自己的第一服务对象, 为其提供全方位信息。以现有的综合统计为中心, 以班组统计、车间统计、专业统计三级统计网为基础, 在本厂内部形成一个管理信息网络, 并与其它相关部门信息机构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上下贯通, 左右相连, 内外结合的信息网络体系。如某企业采用计算机管理, 对基础资料的搜集采取集中管理法, 在供应部门建立一套全厂完整的物资分类台帐, 各仓库、车间基础资料经供应部门集中登帐, 在每月 24 日进行汇总编表, 并与财务部门及相关科室进行联网, 大大提高了统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全面了解物资管理状况。
2、深化统计的咨询职能, 作好决策者的参谋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应经过统计设计、统计
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才能达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统计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对决策者想要了解的问题、需要掌握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将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专题分析和系统分析, 搞好近期预测工作, 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供决策者参考。
3、强化统计的监督职能, 对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全过程进行监控和预警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全过程中, 由于企业内部条件及各种外部因素影响, 必然会出现种种背离决策目标的不协调现象, 如由于人为的因素, 造成物资超储, 在企业月报里应有所反映, 适当采用利用、代用措施, 降低物资库存, 相应地增加了流动资金, 加快物资周转速度,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专职统计人员素质, 是进行有效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的人才保障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 积极参与企业建筑工程物资管理, 要求企业统计人员既要有较深的统计专业知识, 又要有多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综合分析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 企业统计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知识的更新以及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如市场营销、市场预测、企业管理、数理统计、电子计算机应用等, 以扩展视野, 提高业务素质。
五、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工作采取的其他途径
对施工企业来说,竞争的实质是比质量,比价格,优质、低价才能取胜。因此,加快
物资周转,降低物资消耗,节约原材料就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迫切问题。所以,加强物
资管理,既是改革深入的必然趋势,也是施工企业搞活经营的客观要求,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具体有:
1、树立折的思想观念,加强物资管理意识:我们强识物咨管理,首要的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各级领导,广大千部和职工节约的意识增强了,在行动.上才能有自觉性。要通过思想教育在广大干部和职工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养成优良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2.要有全面、准确的物资消耗定额: 建设工程是“百年大计”,必须“质量第一”。在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供料,要采取措施防止物资管理失调和失控。这里的关键就是要有准确、全面的物资消耗定额。具体办法就是要制订、补充、修改物资消耗定额,以此做为企业经济核算的科学依据,有了定额还要严格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3.要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物资管理措施。前边我讲的物资管理现状是从一般和总体上讲的。就每个施工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上的差异,问题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属于那种情况,当前最迫切的都要着手进行物资管理上的整顿。要从管理方法人手,一项一项的制定出相应措施。就一个企业来说,在企业发展总目标中一定要有物资管理的相应目标。就是说要把物资管理纳人企业方针目标管理的总体规划之中。今后,评价管理干部的政绩要评价节约意识,考核企业要考核物资消耗程度;检验管理升级要检验物资管理水平。
4.要有相应的经济政策。各企业都要建立节约有奖、浪费受罚的分配政策和奖惩
制度。分配的原则应当是把有限的奖金使用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上,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能平均分摊,各得一份;好坏不分,机会均等。
5.在物资管理上要认真执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要逐步运用网络计划、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为此,各施工企业都要注意这方面的智力开发和专门人才的培养。
结语:物资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业都要注意学习和研究这门科学,都要在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确保社会经济效益上做出新的文章,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统计制度, 可以促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建筑企业统计基础
北京理工大学
第四篇:街道公共事务中心二室统计工作总结
20xx年,我公共事务中心二室(统计)在区统计局的大力支持与街道党工委的正确指导下,我站准确、及时地完成了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求实创新,夯实基础,着力提升统计水平
(一)提高思想认识,夯实统计基础,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夯实统计基础建设,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是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工作中,一是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二是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坚持做好我街道统计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并坚持对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均较好地提升了我街道统计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执法检查。依法行政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搞好统计工作的关键。统计站按照《统计法》和《深圳经济特区统计条例》,以及按照区统计局的要求,配合统计局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加强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检查和数据质量抽查工作。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开展了各种统计检查和数据质量抽查工作。如:基本单位名录库及专业数据质量的实地核查、城镇住户调查基础工作检查等。五是加强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审核。我站严格执行区统计局制定的数据质量评估和综合数据审核办法,对本街道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估,对有问题的数据,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核实,确保统计数据符合实际。对主要统计指标数据实行“三审”,由各企业自审和助理统计员审核,并经统计站审核无误后方可上报。
二、求真务实,坚持成效,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
(一)圆满完成了20xx年报和20xx年定报任务。
为使20xx年年报和20xx年定报工作能顺利有序进行,我站共组织各专业年报、定报业务培训会议3次,共培训100人。在数据质量上,各专业严把数据质量关,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的审核、评估。经过统计站和工作站统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20xx年年报共68家企业、350份报表的数据上报和20xx年定报共67家企业、2115份报表的数据上报任务。
(二)认真做好城镇住户调查工作。
城镇住户调查涉及面广,对象复杂,群众配合度较差,工作量大。为了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调查任务全面完成,我站对20xx年底新抽选的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记账员进行记账业务培训,认真做好宣传工作,经常走访调查户,做好调查户的思想工作,打消调查户怕家庭情况被泄露的顾虑,增强调查户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以取得调查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加强检查、指导工作,使调查户如实记账,力争做到不重不漏。在开展调查工作时,我站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将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贯穿于整个城镇住户调查工作的始终,在调查户记账、报表审核、数据处理的全过程都能层层把关,确保调查数据能真实反映住户的生活情况,数据质量全区靠前。
(三)圆满完成统计抽样调查和专项统计调查。
1、开展街道20xx年人口变动调查,共完成478户、1601人的摸底、正式入户调查,数据录入系统。
2、完成10年一次的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3、核查873家基本单位,其中存在的有256家,剔除已经注销的企业85家,更新完善了基本单位名录库。
4、今年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专业积极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其中:工业专业抽中31户规模以下的企业进行样调查,新成立小微企业12家进行跟踪调查,商业小样本抽中3户;服务业专业2户。
(四)认真抓好统计教育培训工作。
统计站在4月份转发了深圳市《关于做好20xx统计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需要年审的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
第五篇:统计信息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统计信息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统计信息科加强统计基础知识学习,严格遵循统计信息科工作职责,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探索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圆满完成年初预订目标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现将上半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加强业务学习。随着统计工作不断规范化、系统化,统计报表不断推陈出新,针对新变化,我们认真研究新报表数据逻辑联系,明确各表格填写要求,及时开展报表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认真研究XX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认定办法,面对新政策及时针对性调整月报、季报数据,提高数据质量。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向同事和统计局相关科室请教,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强化服务企业意识。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服务企业,先后组织非金融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培训,帮助统计人员熟悉报表流程,明确统计基础工作要求,扎实建立统计台账,完善统计资料。
3.加强沟通协调。根据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的变化,及时指导各乡镇和限上企业进行统计报表,提高数据质量,共走访企业103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化解对统计工作存在的误解,帮助企业完善统计资料。
4.加强统计分析。为完善统计数据分析,提高分析水平,更好的指导企业发展和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我们主动钻研各报表数据间逻辑联系,初步形成一套完备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格,提升了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
5.加强业务研究。不断加强商务理论学习和业务研究,在局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参加了XX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工作,起草了《XX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已送审。
二、取得的成绩
.圆满完成年初工作目标。XX年1—5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4亿元,增幅13.1%,总量居于XX市第四,东四县第二,增幅居XX市第二,东四县第一;国家重点服务企业收入XX.5亿元,可比增幅14.1%,位于XX市前列,完成预订工作目标。
2.高标准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起草了《XX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已送审;认真开展综治ww工作月报和不稳定因素预警排月查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三、经济形势分析
虽然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XX市居于前列,但离XX强市目标还有差距,预计上半年完成目标44.5%,不能达到双过半,离13.5%的增幅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全球经济影响,XX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2.0%,今年1—4月增幅10.4%,下降1.6个百分点;XX年XX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3.3%,今年1—4月增幅12.4%,下降0.9个百分点。
2.统计检查风险增大。衡山县统计造假事件披露后,中央政治局多个常委作出批示,要严查统计造假,湖北省统计局开展多轮统计巡视。
3.经济总量增大后自我调整。XX年1—3月XX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3.5%,1—4月XX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2.4%,下降1.1个百分点;XX年1—3月XX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5.0%,1—4月XX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3.2%,下降1.8个百分点。
四、后期工作安排、加强与乡镇沟通。加强对乡镇的交流沟通,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督促乡镇按照计划进行,减少随意性,避免前松后紧,提高数据质量。
2、改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考评办法。在对乡镇目标考评中,要修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考评细则,按照XX市考评方法,制定详细考评细则,分月核算各乡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大力培育市场主体。修改对新增企业的部门奖励办法,充分发挥其它行业主管局市场主体培育的积极性,将培育市场主体和统计报表管理分开,将统计报表管理职能划归各乡镇,可拿出相应经费进行补贴。对大型商贸企业增加统计人员,完善统计基础资料。
4、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机能力,提升业务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统计信息科
二〇一五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