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寄宿学校班级管理研究
农村寄宿学校班级管理研究
老张
当前,随着我市学校布局不断调整优化,农村寄宿制小学数量正逐步增加,寄宿生的管理难度,特别是寄宿生班级的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难点。一是寄宿生大都离家较远,且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寄宿意味着脱离了监护人的直接教育,家校沟通难;二是寄宿生数量正逐年攀升,且分布于不同年级,不利于统一管理„„针对上述严峻的教育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深钻勤探,认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应从四点入手,针对性地强化管理。
一、以“六制”建设为保障,明确管理标准
为了保证学校有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培养寄宿生集体生活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行为习惯。全面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特制定“六项制度”及实施措施。
(一)加强“双边”“两大”管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学校推行了教师职业道德”345”工程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31”工程。教师职业道德”345”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三爱”:爱岗、爱校、爱生;“四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五有”:道德上有高度、知识上有广度、为人上有大度、教学上有风度、事业上有亮度。在师职业道德”345”工程建设中,我们从教师内部抓教师素质的提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相互学习,学校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31”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爱校、爱家庭、爱身边的人做起,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农村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纪律、礼仪、生活等习惯,争做合格小公民。通过实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131”工程,学生的思想意识有了极大地改观,为顺利地实施养成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坚决推行学生晨检制度。众人皆知: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为了保障学生的人生安全,学校特制定晨检制度,严格要求教师落实该项制度。教师在认真填写好《晨检日登记表》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当天学习、出勤情况及健康情况,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
(三)创新管理“双值”制度。我们建立健全了值周制度,积极推行《教师值周制度》及《值周校长制度》,明确了双值责任分工。值周教师必须护理好校园公共财物,同时,负责学生管理。值周校长承揽本周学校的各种管理,若发现不能处理的问题,请示校委会成员一并协商解决,调动广大教师共同管理学校的积极性,达到学校事情处处我愿管的局面。
(四)严肃早晚自习制度。一是寄宿生必须按时参加早晚自习,严肃请假制度,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二是早晚自习必须严肃纪律,不许大声叫喊、起哄,违者进行批评教育,视情节不同还 追究教师责任;三是必须保持教室的整洁、卫生,并作好班级公物的管理;四是早晚自习期间,未经许可严禁寄宿生自由出入教室、寝室。
(五)细化养成教育制度。为了达到寄宿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制定了《班级管理月量化制度》,分别从寄宿生的学习、纪律、寝室管理、卫生、生活五个方面进行月量化。
(六)严格锻炼、就餐制度。一是寄宿生必须按时参加早操及各种体育锻炼;二是自觉排队,就餐有秩序;三是养成讲卫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习惯。
二、以协同合作为基础,分层落实责任
为了进一步落实寄宿生班级的六项管理制度,学校从校长、教导处、教研室、值周校长、值周教师、班主任的责任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一)科学安排值周。每周安排两名值周教师,负责督查寄宿生班级的早晚自习、寝室纪律、班级月量化等各方面的管理,值周校长承头负责学校每周的日常管理。
(二)落实班主任责任。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寄宿生的全权管理,落实好晨检制度,关心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
(三)加强管理层的管理。2007年12月,学校行政制定了《学校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并经过教代会通过实施,严格督促管理人员以身作则,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三、以班级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搞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我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以班级管理为突破口,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
(一)大力推进“六项制度”管理进程。为了更好的在学生中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六项制度”,有效地进行《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训练,我校大力推进“六项制度”的管理,特别注重《班级管理月量化制度》的过程管理。要求班主任教师从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生活、寝室管理五个方面进行量化管理,注重管理艺术的运用。
(二)大力开展班级评比活动。为了规范管理,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学校对班级管理过程优秀的班级进行奖励。
1、实行周检周评月奖罚制。学校每周进行一次《班级月量化》管理,成绩优秀的班级实行“流动红旗制”。分设学习、纪律、卫生、生活、寝室管理五种奖项。每月对从事班级管理的教师实行奖罚。
2、落实期评期奖制。每学期期末总结,评出“优秀学生”、“优秀班干”、“优秀队员”、“学习之星”、“生活之星”、“艺体之星”、“进步之星”、“文明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各种荣誉称号,对本期班级管理工作优秀的教师,期末进行表彰。班级管理与年终考核、晋级晋升挂勾奖优罚劣。
四、以实现“留心”为目的,开展各种活动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在学校寄宿, 并且大多数寄宿生是“留守儿童”,怎么样让他们安心住、乐意住,始终是我们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校针对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大力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我们要求各班以班为单位开展诸如“我快乐、我幸福”、“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是班级小主人”等主题班会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切想法,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
(二)大力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我们积极组织“第二课堂”,开设课外兴趣小组,近年来,我们学校开设了美术组、书法组、舞蹈组等课外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有组织有目的地集中进行培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个人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了让学生玩得痛快,学校积极开发滚铁环、转陀螺、放风筝、土家摆手舞等传统娱乐项目。
(三)大力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学校每学期都购买一定的体育器材,并按班分发,定期举行各项活动,既有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也有书法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歌舞比赛等文艺活动,六一儿童节中竞赛活动,我们校园里,时时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2008年元旦,学校成功地举办了“庆新春、迎奥运”的文艺汇演,那一个接一个的精彩节目证明了我们的努力已经初显成效。
树皮乡马恒小学
2012年6月28日
第二篇:浅谈寄宿学校的德育管理
浅谈寄宿学校的德育教育
摘要:寄宿学校德育教育的存在应该以日常生活为前提。美国教育主张把德育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丰富多彩和充满个性生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个性。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从政治说教里走出来,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远、大、空”转变为“近、小、实”,由抽象转变为具体。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做中醒悟人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让德育教育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寄宿学校
德育教育
实施途径
引
言:“寄宿制学校学生”是指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随父母一起生活,平时寄宿在学校,周末与爷爷奶奶生活,或与亲戚朋友生活的学生。这些学生远离了父母,缺少了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同时面对着复杂的社会,在行为、学习、生活、心理上很容易受到伤害。在这种形式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主任、我们的教师应该担任多重角色,对留守学生要更加关心和爱护。寄宿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责任。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我们的全体教师更要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工作。我相信,在社会和家庭的强大后盾下,在我们全体教育者的呵护下,我们的寄宿学校的学生不再落伍,他们将会成为身心健康、性格开朗的花朵。
我所在的安庆市外国语学校是一所集小学、中学为一体的特色民办学校,学校东校区主要是以寄宿制管理模式。
对于一所以寄宿制管理模式为主的学校来说,寄宿生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首先,“独生子女综合症”给集体生活的寄宿制带来许多新问题。其次,寄宿改变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再者,人们对寄宿制学校审视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学校关注的是课堂、关注的多是些低层次的生存层面的问题,如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建设和管理,饮食卫生和安全、营养问题等。随着教育的发展,关注的层面复杂了,期望值增加了,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第三篇:学校寄宿班管理工作计划
河滨小学寄宿班管理处工作计划
灵宝市河滨小学
2011-9-1河滨小学寄宿班管理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想,进一步完善规范我校寄宿生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寄宿生思想道德素质、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办好寄宿教育,发挥寄宿优势,为学校的寄宿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取信于家长,取信于社会。
二、工作思路
建立职责明确,层次清楚,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科学规范,务实求新的管理机制;建设具较强科研意识和创新思路的管理队伍;勤勉敬业,乐于奉献、高效优质的生活辅导教师队伍;创造积极向上、勤奋好学、文明守纪、热爱集体的校园氛围。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计划如下:
(一)、加强寄宿生管理队伍建设 寄宿生生活主管及助理:陈娟、霍晓辉 寄宿生班主任及辅导教师:: 男一班:杨华丽 霍晓辉 女 班:张老师 张丹
1、建立以寄宿生管理处为核心,主管及主管助理组织落实管理,各班班主任、各生活老师配合管理的寄宿生管理队伍。
2、组织寄宿生管理队伍学习探讨,研究新时期寄宿生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3、组织落实寄宿生管理队伍的考核。对辅导教师从责任心、工作方法能力、值班情况、安全、预防疾病、综合量化评比等方面综合考核。同时要求班主任深入学生的衣食起居,了解本班寄宿生的生活情况或困难,及时协助生活辅导教师,处理学生偶发事件,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并将班主任参与寄宿生管理工作纳入优秀寄宿生班级考评。
(二)、落实职责,增强规范管理能力
1、实行寄宿生管理责任区,责任到人,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既分工又合作,使寄宿生的日常发生的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2、设立常规检查轮值表,具体负责每天的各项评比工作及检查学生守纪情况,处理突出事故,并及时做好各项记录。
3、加强对班主任及辅导教师的培训指导,使他们成为寄宿生管理处的得力助手。
4、实行层级式管理,寝室学生成员对寝室长,寝室长对生活老师负责,生活老师对主管助理及主管负责,主管助理及主管对寄宿生管理处负责,寄宿生管理处对分管领导负责。
(三)、完善寄宿生管理制度
1、加强生活老师巡查值班制度,及时发现或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或安全隐患。
2、拓宽主管及主管助理了解寄宿生的渠道,设立主管及主管助理工作反馈意见表,主管及主管助理不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实行学生访问制,并登记造册,帮助解决。
3、建立定期召开寄宿生活老师会议和学生寝室长会议制度,及时将存在的问题与生活老师、学生互通有无。
4、各个寝室和教室建立楼层安全责任人制度,制度鲜明、责任落实。
5、完善优秀寄宿生班级、文明就餐班级、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及生活小能手评比制度,实行奖优罚劣,促使学生形成爱先进,赶先进的局面,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生活习惯。
7、完善公开制度,将寄宿生的有关管理制度张贴,将各类评比结果及时公开,让学生明确哪方面做得不足,做到及时改正、努力争先。
(四)、加强寄宿生管理(重点工作)
1、组织学习《寄宿生管理方案》、《学生手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
2、加强文明就餐、安全疏散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护自救的技能。
3、不定期检查宿舍用电、用水安全及卫生内务情况。
4、定期开展寝室长工作动员会议,狠抓基层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凸显管理成效。
5、加强寄宿生公物管理,实行公物管理责任制,谁破坏谁赔偿。
6、加强校寄宿生寝室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新学期生活辅导教师第一次例会。
2、科学分配新来学生宿舍,合理调换老生宿舍,做好学生入住前各项准备工作。
3、进行全体寄宿学生入住安全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
4、统计学生入住人数并登记造册。
5、生活辅导教师内务整理比赛。十月份
1、召开生活辅导教师“一月管理”心得交流会。
2、举行安全演练。
3、分批召开寝室长、班长会议。
4、评比表彰二月份各班“文明就餐班级”、“文明班级”、“优秀寝室长”、“生活小能手”。
5、举行寄宿班学生叠被子比赛。
6、生活辅导教师主管及生活辅导教师月量化考核。十一月份
1、举行寄宿班学生衣柜整理比赛
2、评比表彰三月份寄宿班“文明就餐班级”、“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生活小能手”。
3、分批召开寝室长、班长会议。
4、做好生活辅导教师主管及生活辅导教师月量化考核工作。十二月份
1、评比表彰四月份公寄宿班“文明就餐班级”、“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生活小能手”。
2、做好生活辅导教师主管及生活辅导教师月量化考核工作。元月份
1、生活辅导教师主管及生活辅导教师完成期末相关工作
2、学生工作:做好学生在校生活学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3、评比表彰五月份各寄宿班“文明就餐班级”、“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生活小能手”。
4、做好生活辅导教师主管及生活辅导教师月量化考核工作。
5、寄宿生管理处学期及学年工作总结。
6、开展各个寝室内务、卫生等检查评比工作,并评出学期最清洁寝室。
四、寄宿生管理处常规工作
1、两周一次生活辅导教师例会
2、每个星期一公示上周各楼层文明守纪、环境卫生考核结果
3、每个星期一公示上周各班文明就餐检查结果
4、每个月公示一次寄宿生在生活区行为规范及内务卫生检查月评比量化结果
5、学期评选寄宿生综合评比优秀集体及个人
五、具体到各个周的行事历: 第一周:
1、制定工作计划
2、个别调整、安排学生寝室,寝室生活老师的分管寝室安排。
3、检查学生宿舍安全情况
4、选拔各舍舍长并公布
5、寄宿班生活老师及班主任工作会议 第二周:
1、寄宿生住宿情况核查
2、增补损坏财产
3、寄宿生管理制度制订
4、生管老师责任分工 5制定寄宿生通讯录 第三周:
1、组织寄宿生学习红旗宿舍评比细则
2、红旗宿舍评比开始 第四周:
1、召开寄宿生代表座谈会
2、组织生管老师研究新学期学生管理方法。第五周:
1、篮球比赛、跳皮筋比赛活动 第六周:
1、寄宿生管理工作小结
2、饮食安全教育 第七周:
1、征求寄宿生管理合理化建议
2、整改管理薄弱环节 第八周:
1、学生宿舍财产检查
2、组织修缮宿舍财产 第九周:
1、红旗宿舍评比工作阶段性总结 第十周:
1、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第十一周:
1、学生宿舍卫生大检查 第十二周:
1、学生纪律整顿 第十三周:
1、安全教育
2、宿舍安全大检查 第十四周:
1召开寄宿生民主座谈会
2、注意观察,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六年级)第十五周:
1、开展“文明我先行—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第十六周: 寄宿部内务整理比赛 第十七周:
1、检查寄宿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2、检查寄宿生有关反馈表填写情况 第十八周:
1、寄宿生评价生管老师活动
2、全面考核生管老师 第十九周~二十一周:
1、红旗宿舍评比统计、表彰。
2、学期末评出优秀住宿生和优秀宿舍,为学生树立典范
3、期末总结。
第四篇: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的研究
顺义区中学德育干部 研修班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的研究
南彩中学 李永丰
2008年3月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班级管理是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
班级管理是一个永远年轻的一个话题。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威。班级管理永远充满着变数,;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强班级管理的实践改革与理论研究;惟有将班级管理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方能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有效引领教育改革在班级活动中的良性推进。纵观国内外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于班级管理首先得益于心理学研究的支持,他们通过对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的抨击,确立了各种班级管理的新观念,并试图寻找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为班级管理确立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确立了一种客观的研究精神,对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这一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使班级管理在科学化的轨道上走向深入,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
但是,就我们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所处的农村学校。农村中小学一般信息比较闭塞,教育观念及理念有待改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家长式”管理观念严重,过分夸大“师道尊严”,完全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只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管理意识强加给学生,无法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使班级管理机制以及班委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又如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形成班级管理中的合力,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当,班级管理缺乏民主化、细致化,活动开展不够等等。因而,探讨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对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而,我们9所农村中学德育干部共同探讨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探索班级管理的模式,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对提高农村中学教育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原理,使德育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遵循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使班主任学会对班级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及其发展规律,组织和实施班级的全面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发展为目标及自主教育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思想,突破旧有班级管理思维方式,构建以培养人的自主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班本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具备创造力的优秀后备人才。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及改变现状的理论依据。
(二)积极开拓新的班级德育阵地。
(三)积极探索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有实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四)班级自治文化的实验的研究。该子课题着重研究如何通过班级文化自治,促使学生增强自主教育的能力,在班级文化自治上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主人。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
班本德育:即以班级为本的德育。具体地说,学校各班主任按照学校班本德育的总体部署,以年级为层面,以班级为主体,从本班实情出发,制定本班德育工作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达到提高校本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目的。
班级文化自治:班主任及其学生为达成班级奋斗目标共同创设的动态的切合本班实际的文化氛围。
课题研究切入点:组织班主任学习与班级管理相关的教育管理理论,转变旧有的班级管理理念与班级管理模式,以全新的班级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实践。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附之以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班级管理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3月,准备阶段。用调查法、文献法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收集有关信息,探索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及改变现状的理论依据。制定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准备实施器材,确立实验对象。
第二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起步实施阶段。对班主任进行针对性培训,并有重点地选择部分班级进行改革试点。与此同时组织课题组开始以行动研究为实践基础,探索新时期德育规律,用以指导以实践为目的班级管理的理论研究。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研究,通过听课、观察、座谈和问卷的形式加以总结研究
第四阶段:2008年2月-2008年3月专题研究和阶段性总结时期。各试点单位及课题组成员整理实验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实验报告,召开结题会。
五、研究人员及分工
李永丰、郑小君:顺义南彩学校政教主任、顺义高丽营二中政教主任
课题承担者
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南彩学校以班本德育为重点进行研究,高丽营二中以班会促进班级管理。
葛建、李中笑:顺义俸伯中学副校长、顺义区仁和中学政教主任,负责课题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仁和中学主要以班级文化和活动育人为切入点。
赵春海、任振庚:赵全营中学政教主任、顺义木林中学政教主任,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承担本校子课题。
李桂茹、张辉:顺义牛山三中政教主任、顺义区南法信中学政教主任,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承担本校子课题。
孙铁军:顺义杨镇一中政教主任,负责五校的资料整合分析工作,承担本校子课题。
六、研究的措施与做法
(一)探索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
农村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多样、变化多端,要想改变现状,我们必须先弄清它形成的原因,通过班主任座谈、学生调查、对班级管理的观察中以及几位德育干部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理解与反思,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原因可以从班主任、学生及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其一,就班主任本身而言,往往还存在着 “师道尊严”的师生伦理观,强调“唯师是从”,要求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发挥。部分班主任不善于学习,以旧式的管理经验来管理现代的学生,师生之间存在隔膜,不好沟通,使班级管理机制以及班委会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影响班风建设;其二,就学生而言,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娇惯惯了,缺少集体意识、合作意识、感恩意识等,无法形成班级管理的合力,班级开展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其三,就学校管理而言,应试教育占据首位,德育长期以来处于尴尬位置,基层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和班主任的理论引导是否到位,也是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之一。
思考:
1、提高德育领导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德育意识是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2、做好班级文化既是学生个性的张显,也是班级底蕴的凝聚。
3、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活动是提高班级向心力的有效载体。
(二)以理论为支撑,以实践为载体,探索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找到了班级管理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我们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首先,引导班主任更新观念,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意识和班级管理能力。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良好的班风形成,增强班级管理实效性。第三,扩展队伍,形成班级管理团队,加固班级管理的成果。
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要达成的目标,我们九所学校在共性班级管理的基础上,各自以本校师生特点为依据,选准各自的出发点,在探索与反思中提升班级管理实效。
南法信中学在“团结勤奋,和谐创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提出了“积淀班级文化,以文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育人思想。从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开展建“温馨家园,求学驿站”为主题的“文化治班,文化育人”为中心的班级特色管理。各班群策群力,紧紧围绕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活动文化四大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一道共同讨论制定本班发展的总目标,使班级的所有工作都有很明确的目的性,并积极做好正面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全班学生理解并接受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表现。班级的文化建设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初中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凝聚力首先是表现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目前各班班级文化氛围浓,学生行为有了明确的向导,班级的凝聚力显著增强,师生的感情更加和谐,一个“健康、向上、文明、温馨、个性”的班级文化氛围初步形成,学校实现了班风正、学风浓,校风正的良好局面。
奉伯中学借鉴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提出“各班以同伴互助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同伴交往质量和谐班级氛围”的建议,对本班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科教学,提出了“让合作学习走进课堂”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通过座位安排、人物搭配、改变教学方式等方法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帮助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加强班级管理。
赵全营中学非常注重校园的展板设计,从楼内到楼外,从教师到校园,从校门到每一个角落,都有展板文化散发着育人的馨香。
高丽营二中为班主任购买了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引导班主任自学,开展“师生如何相处”的交流研讨和“如何开好班会”的学习,并外请我区优秀班主任李永茂老师介绍经验、进行指导。在班主任有了用班会凝聚班级的意识和一定的指导班会能力后,指导班主任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召开主题班会。例如一(2)班,班主任任老师分析学生存在学习交往失利的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责任,缺少责任意识,而只有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你才能更准确的找到目标与动力。因此,班主任确定班会的主题为“我们的责任”,学生从“责任”的含义出发,查找资料,访谈父母,反思自己,机会成熟,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适时引导,学生把班会设计为三个板块: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一次以“责任”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提升了学生心中的责任意识,也为学生学习和班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初二(2)班,班级的组合是借读生和福利院的学生,借读学生来自不同的省份,需要沟通与融合,福利院学生年龄偏大且有生理缺陷和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这个班的学生管理难度大是个不容置疑的问题,班主任李老师是位有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在分析班级问题实质后,确定班会主题系列:友谊使我们相聚——敢拼,能赢。“友谊使我们相聚”是学生明白交往的准则,“敢拼,能赢”告诉学生有弱势并非就是弱者,班会的召开使二(2)班学生形成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二(2)班学生学生都会认真参加,几乎摘取了所有活动的第一。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使班集体凝聚力增强,班风正,校风浓,有利于其他活动的开展。
南彩中学的做法是以“班本德育”为切入口, 学校对“班本德育”的理解是: 各班结合本班实际,注重德育工作的层次性、针对性,适时、适地的创设自我教育、特色教育、实效教育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追求与设想开展活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建设班集体.班级建设依据“五统一”的原则,即:可行性与先进性的统一,近期与远期的统一,全面性与关键性的统一,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具体化与数量化的统一.结合本班实际, 把这个蓝图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例如初一(2)班,以“我未来的集体”为题,让学生设想,然后在全班宣讲,把他们理想的集体告诉给新老师,新同学。这样做,学生很快成了集体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接着把班集体的建设分为三步走: 初一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争当校级先进班集体;初二发展个性,防止分化,争创区级先进班集体;初三完善自我,争创佳绩,争创市级先进班集体;班级蓝图确定后,让学生确定班名、班训、班歌,建立班级组织机构,并行成核心。一个集体目标、方向的引领,关键是有一个好的班委会,因为他们是集体前进的领路人。这就要求班干部不但是以身作则的表率,更是敢于创新的先锋。初一(2)班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弘荣抑耻”营造班级文化,促学生自我教育“营造书香氛围,创书香班级”,建设“心灵之约”信箱——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等等,班本德育的有效开展给这个集体带来了丰硕的成绩,两年中先后获得“课间活动好”特别奖、“五星级”班集体、“流动红旗班”、“课间操跑步标兵班”、“书香班集体”等等荣誉。“班本德育”已成为南彩中学班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班级法宝。
杨镇一中非常重视校园内含的建设,他们认为,成功的学校往往在自身特定的校园环境建设上苦心擘画,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强化个性化校园的德育功能,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开掘自身生命系统,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功能;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精心规划艺术空间,发挥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校园环境与人的功能,主管德育的孙铁军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广大师生介绍“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广大师生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形式、内容、特点与功能等,从而形成师生重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文化与人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最有特色的是“十班建设”,内容有:班旗、班标、班训、班徽、班铭、班号,班规、班容、班歌、班史。“班旗”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更是集体凝聚力的象征,“班标”即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它是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全班同学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纲领。“班训”就是训导,教导。要实现班集体的目标,就要不断的使集体的每个成员经常得到一种训诫,教导。“班徽”是同学的理想,班集体的特点,共同奋斗的理想。班铭:“铭”即 “座右铭”,指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也可以是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班号:即班上的口号。一个好的口号,可以起到鼓舞士气、振作精神的巨大作用,还可以显示集体的朝气活力。班规:班规是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准绳。严而适度的规章制度可以告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所以对集体既具有指导作用,又具有约束作用。班容:即班里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生活,产生“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享受。班歌:一首嘹亮的班歌可以激发人无比的激情,一首动听的歌曲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一首好的班歌可以使该班同学在激励和鼓舞中成快乐生活,迅速成长。同时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其精神面貌。集会前,跑操中,活动时,唱上自己的班歌,会使班里的每个同学顿感激情彭湃,情绪高昂。班史:班史是班集体成长的记录。把那些影响集体成长的大事记录下来会引起学生深情的回忆。把那些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的同学载入班史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与鼓励。班史要记录准确,版面设计也要新颖。在“十班建设”方面,杨一的李永茂老师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他说:“这十个方面,既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每个班真能扎扎实实做好,我们是否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个集体,他们正高举着鲜艳的班旗,心中牢记名言,一路高呼着自己的班号,伴着嘹亮的班歌和争奇斗艳的班花,向着自己的宏伟目标进发。”李老师这样说,同时在十班建设中,也给大就很多启发:“十班”的建设应首先发动同学,全员参与。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教育。比如,班徽的设计,应先让每个学生自制一枚,并写明设计的理由。准备好之后,以“我心中的班徽”为主题,召开一个班徽推介会,在此基础上,同学们选出作为全班最理想的班徽。这样,就把班徽产生的过程变成学生认识集体、理解集体,熔铸对集体感情的过程,变成一次实实在在的热爱班集体的教育过程。班标、班训、班号、班铭、班歌等都可以按这种方法来完成。正是重视学校内含的建设,使得杨镇一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熠熠的光辉。
仁和中学是农村普通校和顺义一中初中实验班的结合,既有农村中学的特点,又具备重点中学的探索,在班级管理实效性的探索中,仁和中学把班级文化作为探索的出发点,班级文化是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所特有的共同信念,是班级师生共同支配其行为态度的基本信念及由信念支配着的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的总和。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积极倡导各班建设特色班级文化,让学生栖居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文明、持续地发展。本着教育性、计划性、主体性、创新性相结合的特点,学校订位于首先建设优美高雅的班级静态文化:主要做法:
①教室前或后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②教室后黑板为班级板报。板报的内容富有新意,定期更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③教室后黑板的两边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
④两边墙壁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增添班级文化气息。⑤清理学生课桌,做到统一、整齐、整洁。⑥在课桌右上角贴“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
⑦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
⑧在班级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来源包括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
⑨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
⑩学生设计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吟诵班诗,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等等。
静态文化只有与建设健康活泼的班级动态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班级动态文化建设具有形式新颖、生动活泼、针对性强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集体活动,对增强班级活力,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是有相当大的益处,有助于形成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风貌。
主要做法:
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
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
③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⑤组织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⑥尝试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
⑦班主任都是把班级文化、学风建设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各班都有各自不同的班规、班训、班歌、班诗等。
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自律:学生乐于自主管理,善于自主发展,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并实现有效的自我超越与创新,形成了班级自治文化的局面。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只有融入到整体中,才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努力达到活动育人,促进班级外部文化的最优化。每周一升旗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发挥了主题教育效果,无论是国旗班队列行走、准备讲话的内容等都非常认真,如“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尊重”、“做文明的中学生”、“自律”等主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已经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举办了“勿忘国耻,为国读书”大型主题教育。全年级300多名师生来到圆明园,80名初一学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举行了庄严的入团宣誓仪式。整个过程庄严隆重,全体初一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后,学生纷纷写了活动感受。
距奥运500天之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走进春天,迎接奥运”主题的远足活动。学生来到绿色度假村,走进了春天,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以此种方式迎接2008年奥运会。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吃苦精神。活动后,每位同学都写了感受,各班纷纷召开主题为“远足与人生”的班会。顺义电视台、北京教育报等媒体对我校的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07年11月30日和12月21日,组织初
二、初一的学生分别乘车来到北京科技馆,走进科学,让学生感受飞速发展的科技文化,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07年4月23日,我校举办了“学习宏志精神,成就卓越人生”主题报告会,特别邀请了广渠门中学高金英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来到我们的校园,报告生动、感人。我们号召所有教师向她学习,学习她把一切都给了宏志班的孩子们,学习她敬业、奉献、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学习她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为宏志班营造了一片希望的田野,被学生们尊为“妈妈”。我们号召所有学生学习宏志精神,努力成就自己的卓越人生。我们仁和中学的全校师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人生。我们也提出用“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的宏志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让“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的誓言付诸于我们的行动。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化训练,课堂上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早操出勤率百分之百,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并对全体学生都进行了身体素质测验,学生们的体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也将这项工作作为今后学校的一个重点工作。还组织了秋季运动会封面设计,拔河、跳绳、踢毽子等体育竞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2月5日,天气寒冷,我们进行了集体升旗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穿棉衣,但一天过去了,没有学生生病,说明学生体质健康很好,我们很欣慰。
“环保社团”坚持每周的分类回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两年的研究探索,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一个学生不爱学习的集体氛围,正在转变成学风浓的校园氛围,从一个学生纪律涣散的学校,正在转变成全体学生遵规守纪的学校,在我们学生中刻苦学习的人多了,乐教善学的现象已成常态„„同时,我们的思考和做法得到了领导、专家和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应该说我校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定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七.探讨出了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班级管理的实效
(一)有效地班级管理模式
1、“十班”建设能够凝聚班集体的力量
2、“班本德育”体现学生价值,增强集体合力
3、“班会集体”平等学生内心,促进学生主人意识
4、“班级文化与外部文化最优结合”奠基班集体的文化底蕴,增强班级活力
(二)取得了一定的班级管理的实效
1、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治的客观环境中,进行多角度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从而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
3、确立学生的管理地位,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从而在实践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职责与义务,才能真正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培养了学生的管理信念,学生尊重同学的优点,相信同学及他们的能力,具有管理好班集体的信念。
八、研究结论和思考
(一)结论
1.研究表明,提高农村中学班级管理实效性,走班级自主管理之路,打造班级文化是一个较好的策略。
2.研究表明,农村中学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尽管农村初中学生比起城市学校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相对落后,但他们有参与管理的欲望,并有进行自主管理的初步能力,在教师耐心的帮助指导下仍然能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并且他们的缺点可以在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弥补。
3.研究表明,实行班级自主管理,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需要教师主体的积极指导。
(二)思考
1.对学生的管与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所谓“管”,即通过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言行;所谓“放”,就是对学生不能管得太死,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但在班级自主管理中,管到什么程度,放到什么程度,这个度很难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采用的具体方法都有可能大相径庭。是否一定要通过构建模式来进行班级管理,有了相应的策略是否就行了呢?对此问题也需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了,但班级管理是永久的话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发展无限,班级管理无止境,对班级管理的研究我们仍应继续深入下去,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桂生
《教育原理》
1993
2、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
2001
3、马志国
《构建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初探》2003
4、网上资源
第五篇: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自主管理探究开题报告
《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自主管理探究》
开题报告
土门关初级中学课题组 组长:蔡邦福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1、农村初中布局调整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是深化教学改革,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基础教育规模效益的主要手段。布局调整对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自2002年实施布局调整工作以来,已形成“一乡一校”的办学格局,但由于农村区域宽广,且我镇地形特殊,学生集中入学交通安全隐患较大,寄宿制伴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推进应运而生。
2、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孩子均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管,孩子的教育、督促严重欠缺,实施寄宿制能将这部分孩子集中起来,加强教育,强化自主管理,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弥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3、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在农村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服务意识、集体主义观念都比较淡薄,寄宿制就是要将独生子女融入集体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管理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服务,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积极推进作用。
(二)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实施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重大组成部分,是教育适应我国在跨世纪的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形势的重大举措,也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走素质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有助于探寻农村中学寄宿制办学的自主管理模式。
寄宿制是新时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好寄宿制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验不足,操作性复杂,我校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自主管理体系研究旨探究寄宿制自主管理体系化、规范化,我们有信心将寄宿制稳步推进下去。
3、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寄宿制的产生如果只是为了解决农民进城打工,家中无人和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困难,那么,充其量它只能是后勤管理,还会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学生也会因枯燥的学校生活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变换角度思考一下,在学校时间相对固定,学习任务相对较重的情况下,想要创出本校的办学特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课外大量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起来,有条不紊地按照学校的办学思路实施的话,那么寄宿制就成为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生的现象关注较多还谈不上正式研究,特别对留守学生寄宿制的专项研究较少,目前尚少此类的教育专著。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出现,是随本世纪初布局调整的实施而产生的,部分寄宿制学校大多在安全管理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对寄宿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的专项研究比较少。且这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由于资金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寄宿制的办学模式多为后勤管理,基本上停留在“吃好、喝好、住好”的层面上。寄宿制管理研究针对性研究不够规范,不成体系;特别是学生自主管理,任然是一项空白。
二、理论、现实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对教育信息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能动的有选择的接受。寄宿为学生提供了主动、能动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活动教学理论。
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应该是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我们的一切教育工作不应该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生命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自省,从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
3、现代德育论。斯宾塞指出,“人类是完全从自我教育中取得进步的,教师讲得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该尽量多些。”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即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
4、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六至九年级实行寄宿,有丰富的资源和条件,可供实验中获得该课题的及时、第一手有关信息。
5、我校在农村寄宿制管理中已有一定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
6、本课题组研究成员是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教先进的教学理念,对科研工作有热情,能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在县、校领导重视科研课题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的大背景下,在实际中尝试、探索、应用、总结,学会探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7、申报的课题与本校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
8、本课题已在学校立项,德育主任直接参与、主持,并大力提供资金支持。研究价值及目标
(1)在现有基础上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自主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寄宿制学校德育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德育校本教研管理、评价与监督机制。
(2)充分利用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的实际,探索对学生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自主管理与有效教育研究,总结出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使寄宿生各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3)加深全体教职工对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自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其职能,实现全员参与的寄宿生自主管理模式;(4)形成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研究寄宿生在独立生活的环境中,如何对他们进行学生行为习惯与心理咨询。让他们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培养健康心理。
(6)通过本课题的综合研究,寻找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思路
本课题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土门关寄宿制初中得实情,分析了学校进行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探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步是先寄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理论上的学习,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前期的理论学习和校情研究确立了寄宿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学生会自主管理与宿舍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步对土门关寄宿制初中的实践进行成效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反思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对应措施。
一、2015.3制定《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研究实施方案》
二、2015.4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制度管理,健全各项制度研究。
三、2105.5-7学生活动与学习、生活自主管理策略、途径研究;学生行为习惯与心理咨询方法研究。
四、2015.8-11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研究。
五、2015.12结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