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

时间:2019-05-12 14:0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

第一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

2011年度

重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学校和家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贯彻执行中共民勤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民勤县破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难题的实施方案》,我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体教师及学生家长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一些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成,在这里做一下简单回顾。已取得教育成果及评价

根据实施方案,我们主要面对三个层面开展教育。一是面对教师队伍建设层面,建立起“导―学―做”三位一体,逐层深入的教师模式。二是面对学生层面,要构筑一个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三是面对学生家长,要找到一条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能力的有效途径,使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师队伍建设层面

为了建立“导―学―做”三位一体,逐层深入的教育模式,我们计划从理论和实践两条线入手,分别转变观念,理论学习,摸索实践三步走,具体作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为了使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先后组织

教师看录像,统一学习有关资料,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购进相应教研材料等形式,展开了深入的学习研究,使大家统一了认识,摸清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及途径,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及手段,为我们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大家认识到,要想学生心理健康,首先教师要心理健康。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光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远远不够,还必须心理健康,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最基本的条件。面对当今教师职业的巨大挑战,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很难不把坏的情绪带给学生,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因言行失控而导致恶果。通过大量学习,大家达成了共识,增强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正确理解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既没有相互代替,更没有把二者机械地隔裂开来,而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把二者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尤其是当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品德”问题来处理,而是遵循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挖掘思想根源,找到病因,并给予切实可行的帮助,以“助人自助”为原则,通过改变学生的内因以达到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

(1)在德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

我们把重点放在适应中学生活作为工作入口,例如,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军训,社会实践劳动,每日体育锻炼,鼓励每个同学去阅读名人励志类书籍等,这些做法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们始终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精神。(2)在智育方面

任课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尽可能地去渗透好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实际给同学们进行讲解,我们还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和校园广播。同学们还自愿捐了很多书,如各种作文选,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录等。为了把后进生的知识链条接上,班主任还专门组织了“好帮差”互帮学习小组。并且赏识每位同学,让他们都能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感受,并及时把他们的成绩转达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3)在体育方面

体育老师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使同学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班主任认真组织每一堂课外活动课,使内容丰富,兴趣盎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课间班主任经常组织进行踢毽子、摇呼啦圈、跳绳等活动,力求使每位同学都能活动起来。为了发挥同学们的体育特长,培养体育特长生,我校还组成了多种体育特长兴趣小组。如排球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等,而且在我县的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4)美育方面

我校十分重视同学们对音乐和美术的艺术熏陶。兴趣小组、作品

展示、艺术节等活动,使同学们对音乐和美术产生了极大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艺术的殿堂中校正学生扭曲的心理。美术和音乐的教学上,班主任经常与老师们沟通,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中发现特长生,激发同学们对艺术的热爱,也是集体教育的有利手段。对学校举行的其它活动如演讲比赛、古诗文背诵大赛等我们都认真对待,从各个角度及侧面让学生感受美,体现美。(5)劳育方面

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白色垃圾污染的清理工作,一方面锻炼了同学们的毅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及时用启发,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意义,使他们感受劳动是享受,劳动是光荣。由于我们有这方面的锻炼,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学校组织的校园卫生清扫、捡拾垃圾、种花等劳动中,逐步健全了学生的人格。

2、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及心理辅导作用

我校今年开办了心理咨询室,为解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可能。为了使咨询室发挥更好的作用,我们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如何进行心理咨询做了专业性研究,建立了咨询工作的领导机构,使咨询工作具有实效性,改变了咨询室形同虚设的局面。

3、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靠一个心理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做法是建设一支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去。我们不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班

主任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注重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课堂中去,运用到课外活动中去,运用到个别学生的转化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运用心理健康更显得极为重要。使得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三、干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

1、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以班主任为核心,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的领导机构。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监督教育教学工作,结成教育工作的“同盟”。

2、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

3、通过开家长会,搞家长辅导讲座,定期为家长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建立高素质家长的新理念。

4、勤于家访。目前,面对教师工作量,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家访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但是,抽出一定时间搞家访,其教育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直面学生难以得到的各种信息,对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都是极为有益的,甚至是必须的。另外,一方面由于我校都是农村孩子,农村家访工作更容易实现,城市里的孩子家长大多是双职工,老师在家访时难能与家长见面。而农村家长一般是“父亲主外,母亲主内”家里时常有人,教师的家访成功率相对高一些,其家访的教育

效果就相对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素质的城乡差异,对于老师的来访很乐于接纳,更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从而达到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的效果。

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

争得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是学校教育的有利延伸。其中包括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有关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法律意识等等。这些不仅是德育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教师队伍方面

教师对搞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仍然较淡薄,缺乏强烈的科研意识。几次的教研学习还浮在表面,学习的主动性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手段的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由于学习的不够,工作中的盲目性较大,甚至有的老师歪曲了心理教育的内涵,走向了反面。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严格按计划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加强对教师健康心理的辅导。使之从理论到实践方法有明确的认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在教育技术提高方面,我们要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力求互相提高,互通有无。把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渗透于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之中。

二、学生方面

学生自强,自信,自律的能力还需加强,如何解决惰性,培养其

主动性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许多同学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无用论还很严重。差生转化的任务还很艰巨,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家庭问题,学习困难(综合症)问题需进一步深入工作。德育上,如何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在许多同学的眼里还很模糊。智育上,学习方法急待全面提高。体育上,尚需使个别体能弱者无意志者快速改进,加强审美教育,提高体能素质意识。劳育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结合社会实践,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个别同学的心理问题,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辅导,避免出现教育反弹现象。

三、家长方面

与城市相比,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有着普遍的差距,学习无用论相当严重。如果要争得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首先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我们还要加强对家长的学习教育工作,定期发放学习资料,分类召开家长座谈会,把树立家长与子女共同学习的理念作为对家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习中增进教师与家长的共同了解,传授与他们教子之道,增强育人意识。

面对当今教育的复杂性,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性,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如何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已是当务之急。就让我们携起手去帮孩子们扫去心理上的阴霾,给他们一片明朗的天空吧!

重 兴 中 学 2011.9.27

第二篇: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育的转折和关键时期,因而中学不仅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的重要保证。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原因;对策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是目前青少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由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因为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具普遍性。目前,由于学生课业

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课堂教学过死,亲人要求过高,促使学生精神越来越紧张,心理越来越脆弱。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学习困难,甚至厌学等。据调查中学生群体中学习困难、厌学的学生已超过四分之一,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非常突出。

2.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产生的结果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从通常的意义上讲,它是指人下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存在形式。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指人与人这间在情感上的寄托,信息沟通和合作共事中的心理距离在这些人际关系中,有的对学生的心身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学生和父母家人,亲朋好友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的作用却无关紧要,如学生和那些偶然相遇的人的人际关系。如青少年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在学习,生活,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功能才能使自己的交往活动更具有自觉性。很多青少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被心理问题困扰着,他们一方向为自身的心理问题担忧,一方面也因为不能很好地定义是否属于心理异常,盲目地担心患有心理疾病而痛苦着。

3.情感类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的成熟,因此情感类心理问题逐渐突出来。进入青春期后,性的意识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异性疏远期。这一时期为性发育的开始阶段;第二阶段:“牛恋”期,这种偶像心理对缓解青少年愉的焦虑有一定的作用;第三阶段:异性接近期。此时的男女青少年往住分不清好感,友情与爱情的区别一方面渴望接近异性,一方面又感到不安和困惑;第四阶段: 两性恋爱期。此时的青少年男女开始以自己的标准即兴趣,爱好,审美观来选择自己理想的恋爱对象。在青春期,青少年的情绪较为敏感且不稳定,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自然添加了许多的情感困惑,甚至出现心理困惑。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变革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

2.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尊重的主流文化。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第二,社会中需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我们设想的程度。青少年的追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

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成人社会对“垮掉的一代”,对青少年犯罪增多,对“现在的青少年怎么了”的感叹、疑问、指责和“普遍”伤感也就不足为奇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以理解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孩子的社会就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

3.学校教育

第一,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无休止地“应试战争”,对学生统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升学率,再加上作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剥夺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机会。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没有做到有机的统一。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各种新的教育举措能否真正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而且,由诸如“减负”所带

来的问题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确立自我,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第二,学校中的归属感。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从而出现问题并给社会带来危害。

4.家庭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其次,亲子关系是另一个影响因素。提倡民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与身体健康、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一同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而文化科学的教学又是学校的主要渠道。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入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既不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又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最佳选择。

2.在课程计划中设置心理健康课

学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进程讲授相关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

健康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确对待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困惑。教授给学生调节人际关系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以促进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有效交流,达到促进学生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而且,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还可以推进“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3.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严谨求实、方法科学的工作,它不仅要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惑,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甚至是引领学生构建合理的价值观。因此,学校必须配备经过正规心理专业知识教育,受过正规心理辅导技能训练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广大师生提供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心理咨询等服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依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针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心理知识讲座,组织心理调节活动。尤其是他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进行科学的测评数据分析,提供严谨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报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并积累原始数据。通过心理测评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问题,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依据科学理论的指导,采取1+1的心理咨询模式,有计划地进行发展心理健康调节,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增强自信,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师还承担培训其它老师的任务,对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渗透课和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以保证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此外,教师因工作压力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以疏导,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课题研究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教育科研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可以收到多重效果。第一,引领教师关注心理健康理论学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复性,使得教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而忽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尤其是缺乏对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了解。在教育科研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使教师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理论的学习可以更新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二,推动教师探索教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 “以生为本,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心育这四个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使教师掌握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法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高水平教师。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优秀教师的拉动,也需要有结构合理、不断进取的中青年教师队伍作支撑。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可以加快提高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的业务能力,使之尽快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也为其今后的进一步成长打下基础。可以提升骨感教师的能力,使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专长,结合其原有的教学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名优教师。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家庭和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者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适应生活,创造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苏立增.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3).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2.姚本先.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5).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第1版.济南:山东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周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7).

第三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

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

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这两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

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其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7、18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中学阶段。②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显。”③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问题时期。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我们开展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2)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视好动为问题,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甚至多动症。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

理问题的前提。还有,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有的教师轻率地指责学生是“弱智”、“变态”,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出现匆匆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最后,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3)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性。“咨询心理学始终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适当的应变能力。”④可见,心理咨询者被认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里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倒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4)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有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在本校可提供的资源上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计划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盲目攀比,制定一些过高或根本就实现不了的目标,这样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有科学的教育观,因校制宜。

第四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翟静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现代人类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这一现象最突出在中小学生及大学群体中。最近我国曾对中小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出现考试焦虑占22.6%、担心发生可怕的事占16.1%、自备占37.4%、性格暴躁占18.7%、想自杀占14.3%。

近期对万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心理脆弱、孤僻、自私、狭隘、冷漠、不合群等心理异常的孩子占32%以上。北京、上海学龄前独生子女心理障碍占32%以上。我们曾对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1%、心理为题占16.2%。最近我国对1.4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17%的学生存在负性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占退学总人数的54.4%,目前中小学生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的未来,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响自身家庭,还会残及后世,对未来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我国的专家曾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作为每个学生,将来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不仅取决于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健全的人格。大家都知道目前对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指针是心理健康,在当前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何谓心理健康呢?简单的讲,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对各种精神刺激和压力有良好的承能力。具体应具备 以下8条标准:

一、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人的智力划分往往通过智力测验,90以上是正常智力,70以下是弱智,智商并不一定与学习成绩成正比,有的学生智商高,但学习成绩不好,在校的学生90%以上智力水平相等,但是为何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习不好,关键是情商。智商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是成才的关键。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情商低的人表现意志不坚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做事不规范、任性、不负责任。

2、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3、心情开朗、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对工作和学习不是为负担,应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才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

4、与人为善、乐于人交往、和同学和睦相处、对同学充满热情、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学尊重、信任、不产生嫉妒、憎恨。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6、控制能力好,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和嗜好。不良行为包括:说谎、逃学、不守纪律、顶撞父母和老师、离家出走、痴迷游戏机、网吧等。不良习惯:咬指甲、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抽动症。不良嗜好:吸烟、喝酒。

7、、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好。

8、人格完整:行为举止符合一贯的行为模式,有稳定兴趣。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

1、情绪问题

青少年时期,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脆弱,受到挫折易出现情绪问题,表现如下:(1)抑郁情绪:主要表现情绪低、自卑、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并有轻生之念。(2)情绪不稳定:主要原因是从小养成不良性格,从小娇惯、任性、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而发脾气,此外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造成性格苦闷、孤独、猜疑等。(3)强迫症:由于平素性格

胆小、拘谨、呆板、对任何事思虑过重,易出现强迫行为,表现反复关门、煤气、电灯、反复洗手、强迫性怀疑,如怀疑患艾滋病、性病等。

2、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主要表现:说谎、逃学、不守纪律、打架动殴、痴迷电子游戏机、网吧,通宵不归。据我们调查初中生行为问题占16.1%,最近报道,武汉有12万中小学生几乎天天玩游戏机,南京报道,17岁的中专生猝死在游戏机室。

电子游戏成瘾带来的后果:

(1)、心里总惦记如何通关,为此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2)、长期沉缅游戏机室,造成视力下降、生活节律紊乱,造成睡眠障碍。

(3)、情绪低、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全身不适。

(4)、产生人格改变,变得自私、自卑、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想吸毒一样,不择手段拿家中的钱,借钱贷款打游戏机,甚至犯罪。

成瘾的孩子与自身心理因素有关:(1)、受过挫折的孩子。(2)、家庭不和睦。(3)、没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突出,心情压抑。(3)、环境变化,对环境不适应。

三、早恋问题

由于青少年期处于性机能发育期,有的同学往往流露出爱的倾向,而产生早恋现象,但是这种早恋绝不是性机能的发育,往往是一种个体与社会交往的尝试,心理学的观点说,是因为青少年期社会意识增强,所以在寻找自己生活的价值,探索人生的意义,当发现异性之间的联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富有的情感联系时,便不顾一切地企图亲自构建它,有的男女同学之间虽然表达了爱慕之情,但随时间的推移,一方对另一方逐渐疏远、冷淡,又与另一同学要好,这样就感到失恋、被抛弃感、沮丧、苦闷、怨恨,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可产生自杀行为。如何对待早恋问题:

1、对自己的生理变化有充分认识。

2、你们正处在发展智力和情感的关键时期,要认识到对异性的情感寄托,将随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每个同学都面临多次选择,过早的把情感寄托在一个特定的人身上,不合乎实际,不利于心身健康发展。我国曾做过统计,中学生早恋的失败率高达90%以上,所以同学们应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男女同学可以正常交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消除对性的神秘感,树立理想、奋发向上,把精力用在学习和发展智力上。

四、如何讲究心理卫生

1、掌握心理学知识,培养自己坚定、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调节自己的情绪。

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理想和信念,热爱生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3、注意保护大脑,有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用脑,造成大脑疲劳

4、经常锻炼身体。

5、去掉不良嗜好。

6、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与同学团结。

7、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8、迂到心理困惑,应及时找心里医师倾诉。

第五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①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学生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他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那些幼小的心灵渐渐承受不住,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

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这两中教育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

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切实开展素质教育;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其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活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7、18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中学阶段。②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快速期,具有矛盾动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是:“暴躁、易发脾气、易于为冲动所驱而失去控制。”在青少年时期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变化,自我逐渐形成。但个体身心还很不稳定,容易表现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中学生处于情绪与情感的‘疾风怒涛’时期,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明

显。”③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行为和行为异常问题时期。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我们开展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要把个别与一般相结合,对个别学生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开展好团体和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

(2)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低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视好动为问题,认为好动就是多动甚至多动症。并且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还有,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有的教师轻率地指责学生是“弱智”、“变态”,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出现匆匆忙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最后,还要防止在判别时出现以下几种偏差。把一般心理障碍视为严重心理障碍;把主要是心理障碍引起的问题,视为主要是或全部是生理因素引起的问题;把主要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心理障碍,视为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个性品质不良导致的心理障碍,视为智力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把心理障碍视为道德品质恶劣等。只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判别,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3)要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教育性。“咨询心理学始终要遵循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模式。咨询对象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存在的能力,或形成更适当的应变能力。”④ 可见,心理咨询者被认为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人。不能把咨询者必然地与病人联系到一起,视之为有心理病的病人。在心理咨询中里要淡化心理学概念,恰倒好处地应用心理学原理,抛弃某种概念的典型“范式”。同时,不能把心理咨询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工作”混为一谈。要利用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恰当的心理咨询模式帮助咨询者走出困境。

(4)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有一个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状况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教育效果的可靠指标。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下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总结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钟怡萍 (湛江师范学院信息学院09电本2班·湛江·52404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质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市场经济不断的取代了计划经济最终成为我国......

    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 识 讲 座 和 咨 询 活 动 后 总 结为全面维护青少年权益,促进青少年与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10月12日上午我鼓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教义诊小......

    如何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五篇)

    如何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要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必须进行适当的脑力劳动训练,合理的营养和睡眠。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和其它器官器官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考试

    青少年青春期为什么叛逆?怎样处理叛逆? 3.3.1 心理需求不被理解 在认知心理过程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动机而采取行动的,而需要、动机和愿望首先反应在人的情感......

    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总结

    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总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现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经济......

    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总结

    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总结 活动总结: 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断的生活中是去了正确的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茁壮成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虽然,教育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