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 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经验总结2
府谷中学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语文组:王 宝
我校2010届学生共25个教学班,由10位教师担任高三语文教学,三位老师每人带三个班,其他七位每人带两个班。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高考复习备考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我们高三语文组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攻坚克难,较完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的各项内容。2010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回顾三年以来的苦苦耕耘,回顾一年来那紧张而又有序的复习工作,真可谓感慨万千:有欣慰有教训,有失落也有反思......,下面就我校一年来复习备考中所做工作,我们的点滴体会和感悟等几方面谈几点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建立阶段目标意识
按照历年的经验,我们一般在高三前半学期的第六周左右就完成了课本的教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的时间将近30个周,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高三第一学期伊始,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老师就一起商议制定了语文总复习阶段复习目标和步骤。我们复习的总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体目标是狠抓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不断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第一轮复习,在寒假以前完成必修和选修课本古诗文内容的梳理与回顾,重点放在课内知识系统的梳理与重点篇目的回顾上;第二轮复习,在四月中旬以前,依据高考各考点,分板快重点复习,大胆取舍,力求把高考的重点知识点讲深讲透,并辅以练习训练提高;第三轮复习,结合新课标考卷,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将三年来海南、宁夏考卷分板块进行了对比,及时总结规律,发现问题。重点、难点攻关,查漏补缺。
二、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强化教学合作意识
备战高考是一场大战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个人的能力再强,毕竟精力有限,发挥备课组老师集体的智慧,强化合作意识至关重要。精诚团结,共同探讨,是我们高三备课组的共识。学年初,我们备课组内就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要求每一位教师盯准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组内各项任务分工明确,根据各位老师的教学特长,我们安排有专门负责高考信息搜集的,课时学案编写的,作文素材搜集整理的,综合测试命制研究的,阶段复习总结调研的,各位老师将自己搜集整理的研究成果在备课组会上讨论,经研究可行,然后印发于学生。高考结束,经专门的教研员将上述成果整理装订成册供下一届复习备考参考。在具体备考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四统一:统一复
习资料,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复习进度,统一教学检测。除了以上四统一,分点钻研,资源共享,是我们的一套卓有成效的做法:(1)依据高考的几大考点,每位老师主备一个板快的内容,每人搜集整理各自主备板快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复习设想,然后相互交流补充,逐步完善,力求复习效果最优化。(2)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备考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的经验。(3)每次模拟考试后,做到集体阅卷,整体比较,遇到问题,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究考纲、潜心探究有效备考策略
(一)领会课改求精准
考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南针。在高考备考中,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课改精神,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题型,从而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常常面对考纲浅尝辄止,一味做题,总结答题规律,其实这种做法不是一种好做法,应该是深入研究考纲,对照考题分析考纲思想在试题中是怎样体现的,进而把握命题方式,总结答题技巧。2010年的考试大纲下发之前,通过西安高考研讨会精神,我们得知2010年的考题将采用海南、宁夏卷的格式,根据这一信息,我们责及时从网上将海南、宁夏高考卷下载,利用两次备课组会进行了学习、研究。及时调整了学案题的编写方式,新考纲下发以后,我们全体备课组成员结合新考纲思想和榆林高考研讨会精神,都写出了自己学习新考纲的体会,让每一位备课组成员针对新考纲对应考题分析考纲在试题中是怎样体现的,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不断地领会考点要求,增补修订。而且将《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化告诉了学生,让学生明确了复习方向,有了一颗定心丸。
(二)精选习题求实效
1.研究课程标准、高考真题、高考试题评价报告贯穿我们复习的始终。在高考试题研究上力求“五找”:①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对各地调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操千琴而晓声,观百剑而识器”,从众多的典题中,品味领悟、把握高考真谛和命题趋势,这样老师就明确了备考的方向,自己多看让学生少饶弯。
2.精选资料。
精心筛选,严格把关,认真挑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作为复习蓝本。学生至少做三遍。第一遍,成套做,了解高考考点;第二遍,分类做,研究解题步骤;第三遍,重点做,掌握答题技巧。专题复习时,主张自己选编试题,很少整套搬用,有时要数十道试题中仅挑选出三五道题,通过这种措施,确保复习收到实效。
3.精讲精练。
高考的备考要讲求效率,备考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常数,要倍加珍惜,绝
不可随意挥霍。精讲,就是讲重点,讲关键,启迪学生思维,点拨规律,总结方法。精练,从老师层面讲是指所讲的内容要精选精编。无论内容、数量,还是难度、梯度都要反复推敲。从学生层面讲是要力求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高考来对待。
我们在学生的训练中,坚持基本训练与强化训练结合,力求做到有效训练,由点及面,构成系列,逐步推进。注重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坚决贯彻将一壶水烧开的原则,对考试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和讲评中反复训练,直到学生领会。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经典的高考试题,在整体把握试题结构的基础上,分板块作比较,以让学生体会哪些是常考点,哪些是必考点,丰富习题印象,积累做题感觉。
3、。
4、基本训练与强化训练结合。
(三)重视规范求落实
备考时,我们给学生加上一句“规范决定分数”。规范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基础素质问题。因为既然是考试,就一定有作答要求,这种考试的要求沿袭下来,就形成了一定的格式。这些所谓“格式”涵盖了试题的模式和组织结构,包括题目的设计、表述和指导语、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组织与要求等。那么,以最接近考试格式的思路要求约束作答就是考试规范的体现。
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学生重视作答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做简答题,如何答才是比较规范;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这样有利于克服失分大于得分的现象。这里的“规范”包括:
1、答题思路的规范。懂得如何入手,从哪里入手,要答什么。
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的准确。
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4.注重落实。
(四)分析试卷求补救
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和讲评,尤其是要抓好月考和每次模考。每次考试命题要做到科学有效,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亮点纷呈;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统一;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注重细节的研究。如学生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常见的失误有哪些?学生错误答案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答?并根据这些思考注重答题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题肢,领会命题意图,使学生答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点醒目,术语准确,书写规范,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同时,注重考后错题更正情况的反馈,善于利用每次考试反省、调整和指导复习。
四、彻底摸清学生学情,明确落实复习目标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你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不买你的帐,都是白搭,因此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摸清学生的学情,在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们共四次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语文学习中的困惑以及对语文课的要求,刚开始学生好像不好意思说,老师就明确告诉他们老师是你们的服务者,高考是你们的事,只有我们彼此沟通,复习才能有效,后来学生也就无所顾忌,不仅是在问卷调查中,就是在平时也经常与我交流他们语文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我的复习课就更就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在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
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部分的主观题,还有作文。而我们教学方面存在的失误主要是训练不扎实,有时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贪多求快,有时点拨不到位,没有重锤敲打,学生的印象不深;有时是教师自己的分析讲解太多,而留给学生消化理解,补充巩固,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时间太少。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落到实处。
六、强化答题规范,鼓励个性化创作
总复习中加强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在专题复习文学作品阅读时,针对学生做主观阅读题时有畏惧心理,茫然不知下手的特点,就结合复习资料,在题型提问示例,答题模式,方法上反复提示,配合典型例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诗歌鉴赏,针对不同题材的诗歌及不同的题型特点,也专门总结了较为适用的答题模式和方法指导,这样的做法,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规范的答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的细节得分,不能忽视。还有如语言运用与表达这一部分,信息筛选,语言组织等也很有一些答题规范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意识,能避免丢分。
在作文指导中,也有规范的问题,如找准切入点做深入的主题挖掘,培养起自觉的主题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不离题的层面,要追求更高的作文成效,在立意深刻上下功夫。还有是细节的问题,如卷面,字数,扣题,标题,开头,结尾等,当然符合规范,显然也是得分的关键,功效体现在细节,而教学中对阅读题的个性化理解或作文写作个性的鼓励,显然更能得学生人心。作文教学的基本功应在高
一、高二就练就,别把希望寄托在高三,进入高三的作文训练,侧重点应该是积累素材和规范写作。像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道开放式探究题,学生特别在乎老师对他的阅读感悟的认可。这时老师很有必要从学生的立场学生的角度做换位思考,理解他的想法,当然这时又尤其需要规范与个性的有机结合。高三一年作文教学中,我始终把议论文写作当成训练的重点,特别是文章结构,如何列举论据、分析论据等方面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反复指导,让学生心领神会。平时的作文讲评一定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写作的热情,每讲评一次作文就要讲彻底,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收获。
当然,在总结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高三教学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1,文言文部分我们下的工夫最大,做的题最多,第一轮时指导学生以翻译的方式复读了所学的文言文课文,第二轮精讲了复习资料上的文言习题,第三轮又印发了文言文复习题,在模拟考试中,又把文言文作为重点进行讲解,但从学生的高考后的反映看,问题还是有,得分情况还是不理想。教训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应该从日常阅读抓起,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能忽视,要讲细讲全,更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2,阅读题分析不细不深,在第一遍复习时就课内文章分类讲解了特点,专业术语等,第二遍综合各文体的常识边做题边分析,模拟时发现学生答题情况较差,就挑选几道专门的题集中训练,集中讲析,自认为准备好了,看到试题时却发现,讲的那些还不够深入,学生对文章还是有点把握不准。教训是提高能力比传授知识要重要的多。
3、教学小结的归结疏理做不到位,许多好的想法,教学灵感,临场发挥,教后反思总结不到位,有时只是课后说说,做一简单讨论和评价,等再回头想总结时已再难挽回。
4、对社科文阅读重视不够。由于社科类文章过于抽象,阅读讲解都难于把握,在高三后期复习中我们只是练了练,没有做详细而科学的讲解与分析,导致今年高考中这类题型难度一加大学生便感到有点恐慌,有点无所适从,影响到了考试的正常发挥。今后对这一考点一定要迎难而上,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5、本学年作文的辅导虽做了大量努力和探索,但未真正形成体系,感觉做功不少,心中底气不足。尤其是缺少统一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方法,虽不是各自为战,虽也反复集体探讨,但一直未形成教好的作文辅导模式,特别是对议论文体强调过多,而对写真情实感的记叙文和散文重视不够。
1.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情况、架空分析并且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的现象任然存在。我也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却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给学生的读书、思考和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时间不多或不充分;另外,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常常要求学生讲出教师备课时的答案即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要求,教师则千方百计要“引导”学生走上“标准答案”的轨道。这实际是借学生的嘴巴说出教师要说的话。客观地说,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了教师的传声筒。这样做的结果同样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识记、理解层级的训练多,概括、综合能级的训练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则更少。
3.作文训练,过多追求篇目数量,训练质量不高。尤其是在帮助和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及积累情感体验、生活经验方面做得不够。
4.没有能够真正吃透高考考纲和高考对高三学生的能力考查要求,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花费一些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讲解收效慢的知识内容。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高考教学更是如此。在这一年,我们收获了不少的经验,也留下太多遗憾。不管今年的高考成绩怎样,我仍然会继续努力,争取在荆棘丛生的高考旅途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2010年6月22日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工作总结
语文组:王 宝 2010年7月5日
第二篇:200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经验总结
200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经验总结
徐兆利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检测,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完成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这与新教材的改革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要精心设计总复习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夯实基础知识,力求把每一个专题讲清讲透,并辅以练习测试巩固提高,对所涉及的语文考点进行梳理,同时适当补充和延伸。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针对今年的总复习备考实际,总结今年语文高考的得与失,我觉得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备考意识:
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建立阶段目标意识
高考语文总复习是个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想取得理想复习效果,在安排复习计划时,就要做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既要依据考纲全面复习,又要结合学生实际做到重点、难点攻关。按照历年复习惯例,高考语文总复习的时间大多在一个学期以上,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高三第一学期伊始,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老师就在一起商议制定了语文总复习阶段复习目标和步骤。第一轮复习,在会考以前完成课本内容的梳理与回顾,重点放在课内知识系统的梳理与重点篇目的回顾上;第二轮复习,在四月中旬以前,依据高考各考点,分板快重点复习,力求把各个知识点讲深讲透,并辅以练习训练提高;第三轮复习,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即时发现问题,重点、难点攻关。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总复习计划行事,做到目标清楚,步骤清晰,经过今年高考的检验,应该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二、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强化教学合作意识
备战高考是一场大战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个人的能力再强,毕竟精力有限,发挥备课组老师集体的智慧,强化合作意识至关重要。精诚团结,共同探讨,是我们高三备课组的共识。具体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四统一:统一复习资料,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复习进度,统一教学检测。除了以上四统一,分点钻研,资源共享,是我们的一套卓有成效的做法:(1)依据高考的几大考点,每位老师主备一个板快的内容,每人搜集整理各自主备板快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复习设想,然后相互交流补充,逐步完善,力求复习效果最优化。(2)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备考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的经验。(3)每次模拟考试后,做到集体阅卷,整体比较,遇到问题,共同解决。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效果明显。
三、注重高考信息搜集,树立依纲备考意识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解读考纲时,除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总观历年高考,每年总有新的动向,复习时若一味凭经验办事,难免备考不充分。特别是今年正处于新课改的过渡年,在某些题型上有一定变化。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重视,1从而及时调整复习思路。比如今年对作文中错别字的新要求就是一大变化,在作文备考时要加强训练,才能有效备考。注意对省内高考最新动向和新信息的搜集,这样在备考复习时才能掌握主动,从容应对试题变化。
四、紧扣考纲要求,突出板快集中训练意识
高考语文主要测试五个方面的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个方面。每一方面在复习的内容和方法上有其一致性,为了让学生在复习中对每一考点的知识系统掌握牢靠,在最重要的二轮复习时就要建立板快系统意识,对板块内的各个知识分点讲深讲透,反复训练提高。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复习
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学生平时知识库存并要有大量的课外积累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字音字形题一般选取常见常用又易混淆的字词,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学习中这些常见字音字形的积累,考前最好进行系统性的集中归纳整理。词语题的复习,考查重点有同义词、关联词以及熟语的辨识与运用,要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复习时应注意让学生多动手查词典,多辨析,多积累,最好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常见词语库,把学过考过的词语分类整理,反复辨析。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复习
文学常识虽列为考点范围,但近年很少考查,因此可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名句名篇的记诵上,要求学生注重平常的记忆积累,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早读的时间记诵。针对不少学生会背诵却易写错字的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建立名句背诵易错句库,经常检测,加强记忆。结合近几年高考多考查课内名句的特点,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课内名篇上。
(三)古代诗文阅读鉴赏的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复习,可结合课本中所学诗歌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题材与体裁,赏析的重点可放在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的情感,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找准鉴赏的切入点以及了解相关鉴赏术语。夯实了这些基础后,另外还要进行答题规范训练,最终使学生掌握欣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评价诗歌的能力。文言文阅读复习,要先对课内范文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举一反三,对比迁移,然后把这一考点细分为实词、虚词、句式、词法等知识点逐一过关,文言文翻译应作为复习的重点,讲方法,析技巧,反复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四)现代文阅读的复习
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分合意识,先“分”后“合”,是一种应付现代文阅读尤其是限定字数的简答题的有效方法。“分”,就是“分点解析”,尽可能完整地分解出回答问题时所涉及到的所有题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合”,就是“归纳综合”,将分解出的多项复杂的内容归拢起来,进行概括总结,以达到以简驭繁的最终效果。
(五)作文的复习
高考作文从内容到形式,几乎年年都有变化,年年都有新意,因此要研究命题的意向,把准命题的规律。复习时一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对题意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二是注重学生素材的储备,材料可以是名人
名言,也可以是歌词诗文,甚至可以是一个个小故事。材料贮存多了,写作时就会做到“有备无患”,就能做到“信手拈来”。另外,作文是一道主观性极强的试题,阅卷老师评卷时有很大的主观因素,他们都喜欢整洁、严谨、生动、深刻、有创新、有感情的文章。因此除了注重对审题立意,构思结构的训练,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真情、见识、文采、书写等方面的训练。
语文总复习除了要确立以上几个方面意识,我觉得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教材与考点的关系
在语文复习备考中,很多老师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与归纳,只把目光盯在考点上,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普遍存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掌握不牢靠,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就会认识不到位,就不能利用教材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那种把所有时间都押在考点内容复习上的做法,费时耗力又效果差。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回归文本,以教材为出发点,再逐步延伸到考点内容的学习上。
2.理解与表达的关系
这是语文备考中较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语文的主观性试题中。学生在做此类题时往往重阅读,轻文字表达。高考作为一种应试形式,有规范的程式。在常规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的弹性较大,基础年级的教学缺乏高考所要求的规范、严密。文章虽读懂了,但对问题的文字表述不到位,往往词不达意,句意不通,随意性强,最终导致失分。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在内化的基础上,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既要回答全面,又要用语凝练,使文字和思维真正统一。
3.考与练的关系
语文总复习中必要的检测是不可少的,但也不要一味以考代练,过度频繁的检测既费时又费力,容易造成学生的厌怠,因此要依据复习的计划,正确安排好考与练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复习告一段落后可适时检测一次,以考查学生掌握的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改进,还可以让学生编成错题集,反复训练提高。
4.题海训练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少数客观题可以通过题海训练提高外,更多的主观题需要学生加大阅读面,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才能进步。如果学生复习的时间过多被机械的程式化训练占据,忽视对课外文章的阅读思考,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影响作文构思的深度,素材的积累的广度。因此在课内复习之余,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有益书籍,坚持写练笔文章,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备考
第三篇:2010 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经验总结2
府谷中学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语文组:王 宝
我校2010届学生共25个教学班,由10位教师担任高三语文教学,三位老师带三个班,其他七位每人带两个班。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高考复习备考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我们高三语文组全体同仁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攻坚克难,教完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的各项内容。2010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回顾三年以来的苦苦耕耘,回顾一年来那紧张而又有序的复习工作,真可谓感慨万千:有欣慰有教训,有失落也有反思......,下面就我校一年来复习备考中所做工作,自己的点滴体会和感悟等几方面谈几点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建立阶段目标意识
按照历年的经验,我们一般在高三前半学期的第六周左右就完成了课本的教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的时间将近30个周,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一个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高三第一学期伊始,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老师就一起商议制定了语文总复习阶段复习目标和步骤。我们复习的总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具体目标是狠抓文言文基础知识,不断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第一轮复习,在寒假以前完成必修和选修课本古诗文内容的梳理与回顾,重点放在课内知识系统的梳理与重点篇目的回顾上;第二轮复习,在四月中旬以前,依据高考各考点,分板快重点复习,力求把各个知识点讲深讲透,并辅以练习训练提高;第三轮复习,结合新课标考卷,主要进行综合训练,将三年来海南、宁夏考卷分板块进行了对比,及时总结规律,发现问题。重点、难点攻关,查漏补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总复习计划行事,做到目标清楚,步骤清晰。
三、发挥集体备课优势,强化教学合作意识
备战高考是一场大战役,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个人的能力再强,毕竟精力有限,发挥备课组老师集体的智慧,强化合作意识至关重要。精诚团结,共同探讨,是我们高三备课组的共识。学年初,我们备课组内就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要求每一位教师盯准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组内各项任务分工明确,具体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四统一:统一复习资料,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复习进度,统一教学检测。除了以上四统一,分点钻研,资源共享,是我们的一套卓有成效的做法:(1)依据高考的几大考点,每位老师主备一个板快的内容,每人搜集整理各自主备板快的资料,提出自己的复习设想,然后相互交流补充,逐步完善,力求复习效果最优化。(2)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备考中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的经验。(3)每次模拟考试后,做到集体阅卷,整体比较,遇到问题,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究考纲、潜心探究有效备考策略
(一)领会课改求精准
考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南针。在高考备考中,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课改精神,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题型,从而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常常面对考纲浅尝辄止,一味做题,总结答题规律,其实这种做法不是一种好做法,应该是深入研究考纲,对照考题分析考纲思想在试题中是怎样体现的,进而把握命题方式,总结答题技巧。2010年的考试大纲下发之前,通过西安高考研讨会精神,我们得知2010年的考题将采用海南、宁夏卷的格式,根据这一信息,我们责及时从网上将海南、宁夏高考卷下载,利用两次备课组会进行了学习、研究,并及时调整了学案题的编写方式,新考纲下发以后,我们全体备课组成员结合新考纲思想和榆林高考研讨会精神,都写出了自己学习新考纲的体会,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不断地领会考点要求,增补修订。而且将《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化告诉了学生,让学生明确了复习方向,有了一颗定心丸。
(二)精选习题求实效
1.研究课程标准、高考真题、高考试题评价报告。在高考试题研究上“五找”:①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对各地调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操千琴而晓声,观百剑而识器”,从众多的典题中,品味领悟、把握高考真谛和命题趋势,明确了备考的方向,自己多看让学生少饶弯。
2.精选资料。
精心筛选,严格把关,认真挑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作为复习蓝本。学生至少做三遍。第一遍,成套做,了解高考考点;第二遍,分类做,研究解题步骤;第三遍,重点做,掌握答题技巧。专题复习时,主张自己选编试题,很少整套搬用,有时要数十道试题中仅挑选出三五道题,通过这种措施,确保复习收到实效。
3.精讲精练。
高考的备考要讲求效率,备考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常数,要倍加珍惜,绝不可随意挥霍。精讲,指讲重点,讲关键,启迪学生思维。精练,从老师层面讲是指所讲的内容要精选精编。无论内容、数量,还是难度、梯度都要反复推敲。从学生层面讲是要力求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高考来对待。
所以,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经典的高考试题,做高考经典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哪些是常考点,哪些是必考点,丰富习题印象,积累做题感觉。所谓“有效训练”即:
1、针
对性强,注重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2、由点及面,构成系列,逐步推进。
3、引导思考,点拨规律,总结方法。
4、基本训练与强化训练结合。
(三)重视规范求落实
备考时,我们给学生加上一句“规范决定分数”。规范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基础素质问题。因为既然是考试,就一定有作答要求,这种考试的要求沿袭下来,就形成了一定的格式。这些所谓“格式”涵盖了试题的模式和组织结构,包括题目的设计、表述和指导语、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组织与要求等。那么,以最接近考试格式的思路要求约束作答就是考试规范的体现。
备考中,反复强调学生重视作答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做简答题,如何答才是比较规范;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有利于克服失分大于得分的现象。这里的“规范”包括:
1、答题思路的规范。懂得如何入手,从哪里入手,要答什么。
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的准确。
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4.注重落实。
(四)分析试卷求补救
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和讲评,尤其是要抓好月考和每次模考。每次考试命题要做到科学有效,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亮点纷呈;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统一;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注重细节的研究。如学生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常见的失误有哪些?学生错误答案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答?并根据这些思考注重答题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题肢,领会命题意图,使学生答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点醒目,术语准确,书写规范,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同时,注重考后错题更正情况的反馈,善于利用每次考试反省、调整和指导复习。
四、彻底摸清学生学情,明确落实复习目标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你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不买你的帐,都是白搭,因此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摸清学生的学情,在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年的复习中我们共四次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语文学习中的困惑以及对语文课的要求,刚开始学生好像不好意思说,老师就明确告诉他们老师是你们的服务者,高考是你们的事,只有我们彼此沟通,复习才能有效,后来学生也就无所顾忌,不仅是在问卷调查中,就是在平时也经常与我交流他们语文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我的复习课就更就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在每次考试之后,我都认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部分的主观题,还有作文。而我们教学方面存在的失误主要是训练不扎实,有时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能力,贪多求快,有时点拨不到位,没有重锤敲打,学生的印象不深;有时是教师自己的分析讲解太多,而留给学生消化理解,补充巩固,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的时间太少。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我觉得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细化内容、化虚为实、化大为小、落到实处。
六、强化答题规范,鼓励个性化创作
总复习中加强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在专题复习文学作品阅读时,针对学生做主观阅读题时有畏惧心理,茫然不知下手的特点,就结合复习资料,在题型提问示例,答题模式,方法上反复提示,配合典型例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诗歌鉴赏,针对不同题材的诗歌及不同的题型特点,也专门总结了较为适用的答题模式和方法指导,这样的做法,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规范的答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的细节得分,不能忽视。还有如语言运用与表达这一部分,信息筛选,语言组织等也很有一些答题规范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意识,能避免丢分。
在作文指导中,也有规范的问题,如找准切入点做深入的主题挖掘,培养起自觉的主题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不离题的层面,要追求更高的作文成效,在立意深刻上下功夫。还有是细节的问题,如卷面,字数,扣题,标题,开头,结尾等,当然符合规范,显然也是得分的关键,功效体现在细节,而教学中对阅读题的个性化理解或作文写作个性的鼓励,显然更能得学生人心。作文教学的基本功应在高
一、高二就练就,别把希望寄托在高三,进入高三的作文训练,侧重点应该是积累素材和规范写作。像现代文阅读最后一道开放式探究题,学生特别在乎老师对他的阅读感悟的认可。这时老师很有必要从学生的立场学生的角度做换位思考,理解他的想法,当然这时又尤其需要规范与个性的有机结合。高三一年作文教学中,我始终把议论文写作当成训练的重点,特别是文章结构,如何列举论据、分析论据等方面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反复指导,让学生心领神会。平时的作文讲评一定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写作的热情,每讲评一次作文就要讲彻底,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收获。
当然,在总结的同时,我也发现高三教学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情况、架空分析并且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的现象任然存在。我也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却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给学生的读书、思考和语言训练的实践活动时间不多或不充分;另外,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常常要求学生讲出教师备课时的答案即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要求,教师则千方百计要“引导”学生走上“标准答案”的轨道。这实际是借学生的嘴巴说出教师要说的话。客观地说,这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了教师的传声筒。这样做的结果同样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识记、理解层级的训练多,概括、综合能级的训练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则更少。
3.作文训练,过多追求篇目数量,训练质量不高。尤其是在帮助和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及积累情感体验、生活经验方面做得不够。
4.没有能够真正吃透高考考纲和高考对高三学生的能力考查要求,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花费一些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去讲解收效慢的知识内容。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高考教学更是如此。在这一年,我们收获了不少的经验,也留下太多遗憾。不管今年的高考成绩怎样,我仍然会继续努力,争取在荆棘丛生的高考旅途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2010年6月22日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工作总结
语文组:王 宝 2010年7月5日
第四篇: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策划
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策划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的序幕即将拉开。如何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好复习计划,统筹兼顾,达到预期的复习目的,是高三语文老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提供一些方案、设想与建议,以期成为你制定复习计划的参考。
一分析总结类复习预案
[策划一]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透彻把握《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工作目标
2011年高考,语文学科各批次上线率在全市的排位分别与总分各批次上线率在全市的排位基本相当,并打造出较有影响的高分。
三、主要策略
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
积淀文化,修炼文气,蓄养文才,提升文品。
四、具体要求
(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
高考语文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让那些平时阅读面广、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得高分。因此,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在“用”上花功夫。要善于从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和教材、报刊杂志以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实例入手进行分析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难度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考查目标的多元性(主要是阅读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评价能力等),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很棘手,是复习中的难点之一,如果缺乏系统的训练观念,漫无边际或零打碎敲,必然会事倍功半。现代文阅读要围绕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实施“分项训练”的策略,不能一味地做题讲题、就题讲题。复习中务必做到“三个准确”:一是准确理解《考试大纲》中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领会其精髓。二是准确地选择训练材料,不求其杂,但求其精;不求其多,但求其真。三是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训练情况,评价准确才能导向正确,尤其是主观题的答题要旨要确保准确。
(三)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紧扣《考试大纲》,主要检测通过课内的学习把知识迁移到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阅读试题与课本结合紧密,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课本。要多整理、多积累,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为能力迁移夯实基础。文言文翻译要注重落实,尤其是关键词语要落实。在文言文复习中,必须以文言文翻译为重点。
(四)重要作家作品的识记及名句名篇的默写
目前,暂按省考试院《2010年高考大纲补充说明》中规定的篇目进行复习。要求背诵的35篇(段、首)诗文,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能准确地默写出来。另外,对在中外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要加强识记。
(五)文学鉴赏&训练的两项基本要求:一要立足课内,巩固知识,学会迁移;二要理解作品,解读内蕴,确切表达。复习的三个基本方法:一是“读”,即读典型精要的鉴赏短文;二是“写”,即写简短而完整的鉴赏文字;三是“练”,即选择适量的符合考纲要求的练习题进行训练。
(六)作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作文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在文体上,不限中求擅长;在内容上,自由中求最佳;在角度上,稳妥中求新颖;在表达上,得体中求文采;在书写上,规范中求美观。第一,储备要宽。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了解时代脉搏,注重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评价生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要多读书报时文,占有鲜活材料。只有生活储备丰富,知识储备充足,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才有了创新的基础。第二,审读要准。无论是“话题”还是“材料”,审读都是最初的关键一步。对“话题”或“材料”的准确把握,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提高学生审读材料的能力。审读能力以思维能力为基础,因此,培养思维能力乃是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要求要严。一方面,要给写作以自由度,由“戴着镣铐跳舞”变为“放飞的风筝”;另一方面,对写作的基本素质诸如标题、书写、用词、标点等各方面要严格要求,字要规规矩矩书写,词要反反复复推敲,句子要认认真真组织,苦练写作基本功。此外,质量要以数
量为基础,作文训练必须达到相当的数量。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9月至11月中旬)
应届班上完第五册课本及读本。
补习班复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
第二阶段(11月下旬至次年2月底)
应届班上完第六册课本及读本。
补习班进行文言文阅读、翻译及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第三阶段(3月初至4月底)
应届班进行考点复习,其重点是:语言表达、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补习班复习现代文阅读部分,并对语言表达、文言文翻译和古代诗歌鉴赏进行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5月初至高考前)
处理信息、“保温”训练、综合训练。
其他要求
1、文学常识的复习适时穿插其间,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自始至终穿插其间。
2、作文训练应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训练要在文化、文气、文品上下功夫。
3、每周至少安排两节自由阅读课,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和作文材料。
4、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5、选择题的训练要扎扎实实,确保有较高的通过率。
6、要特别重视第二卷所涉及的内容,复习时间要占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策划二]11年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
指导思想:查漏补缺,攻破难点,狠抓热点,强化训练;调节心态,沉着应考。11年考纲及其说明解读:
夯实基础:与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增加了内涵,缩小了考查的范围,将考查的对象限定在2500个常用字的范围内。这种变化体现了不鼓励考生钻研冷僻字、繁难字,同时也引导考生不追求偏题怪题,多关注常用字,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态势。
提高能力:《考试大纲》仍然体现了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对写作的能力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原来有“词语生动”“文句有意韵”的提法,很笼统。现在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一方面降低了难度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写作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重视,体现了反对追求华美,追求词藻堆砌的不良文风,要求考生努力做到语言与内容的统一。
养成规范:在写作的“丰富”一项中,多了“论据充实”四个字,这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的。虽然“论据充实”是写作议论文的必备素质,但今年进一步加以明确,体现了对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考试时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具有此种文体的特点,不能写“非驴非马”“四不像”的作文。
展示个性:在写作能力“综述”中,“常见应用文”修订为“常见体裁的文章”,可选择体裁的外延扩展了,表明除了书信等应用文,对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体裁也予以认可。这对于在文学写作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能力培养目标 读写能力的逐步提高;确认和整合技巧的提升。
思路:怎么进一步提高?怎样才能通过有策略的复习,在最后4个月,实现高考语文质的飞跃?
现阶段,语文复习思路是,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归纳高考试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巩固知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规范意识。全面复习和专项突破相结合。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复习方案,抓落实。
提纲:
一、识记能力(一个月)
1、字音:近10年高考字音题汇编;课本上常见读音汇总;统读音表;其他2500常用汉字读音分类总结(多音字、形声字)
2、字形:高考字形范围;错别字归总分类记忆,注重辨析能力的提高;(高中语文第四册附录中《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和《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
3、近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落实鉴赏与背诵统一
4、文言实词
二、应用能力(一个月)
1、高考判断和修改语病的基本原理与简洁方法,注重分类归纳,提高基本能力;
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题的置疑点;探讨出题方式;
3、语言表达题的命题走势及应试策略
三、理解能力(两个月)
1、古代诗歌阅读
2、文言文阅读
3、现代文阅读
四、鉴赏能力(两个月)
1、古代诗歌鉴赏
2、文言文鉴赏
3、现代文鉴赏
五、表达能力(三个月)
1、答题语言的组织
2、鉴赏短文的组织
3、作文
六、应试与临场发挥能力(一个月)
1、考试模式的理解
2、答题技巧思路的回顾
3、综合思维能力
4、预测
练习:精练习题 强化弱项.词的音、形、义应以常见常用为原则,偏、难、怪的不必涉及;标点和病句重在类型的掌握,再配合适量的练习;保持现代文阅读的数量;写作文边写边改。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和模拟考试同时展开。语文学科的二轮复习首先要研读新考纲,明确考试要求,整体把握复习内容,然后将其分类细化。针对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要求,复习时应各有侧重;强化弱项。二轮复习有一轮复习的基础,不必再贪多求全,对于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可以少花费甚至不花费时间和精力,而是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重点地复习,专攻某一项或某几项。找出知识上的缺漏和能力上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复习。
注意将板块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第一轮的板块,一般是指的考点,第二轮的板块,往往是指小的综合或专题训练。将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建立一种整体阅读或整体答题的概念,在整体思维的框架下突破考点,或将一组考点组合起来,如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部分、文言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等等,以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突破了局部,而生疏了整体。这样将考点板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既照顾到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又保证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形成。作文,在全面计划的前提下,每周测验时都写一篇,保证练习的数量和序列。
知识技巧训练和能力养成相结合.一轮的每一个考点和第二轮的综合训练,都有相应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解题技巧,这些确实需要给学生点破和指导,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精讲精练,教师把一个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反复复地咀嚼,然后喂给学生,就会弱化学生的应考能力。要注意把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思想引入高考备考中,每个考点的复习,每组知能训练板块,都以学生自己看书做题为主,老师个别答疑为辅,最后利用测验讲评进行集体指导和小结。因为高考需要的是考生深入敌后孤军作战的应考能力,考生在考场上不可能凭借任何参考材料,也不可能有老师的指点,而只能靠自己独立作战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的最佳方式是过程教学,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融入自我体验,自身感悟,独立探索,而逐渐形成实战解题能力,从而在高考中临阵不慌,从容应对。
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复习过程中,总会安排若干次测验,应该要求学生把这些测验当成高考,让自己在考场上紧张起来,告诉他们,只有平时的紧张才能换来真正高考时的不紧张。并且引导他们体验这种假设性考场解题的心理状态,如果做得得心应手,千万戒骄戒躁,因为往往自己感觉最容易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如果做题遇到困难,应该设想相应的情感体验去化解自己的紧张不安从而找回做题的信心。
另外,我们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必须是建立在考场这个现实基础之上的方法,传授给他们的解题技巧也是建立在考场这个特定场合之下的技巧,这自然就能坚定学生在考场上做题的信心。我们注意培养学生做题时的应考实战,即使因为知识的缺陷无法十分肯定个别答案,也要通过分析推论,甚至猜测来完成答题过程。
应考知能的训练和应考习惯的培养相结合。
注意在整个复习测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书写习惯,到了高三,对于书写,我们不要求写得多么好,有书法的功力,而着重要求书写得清楚美观整洁,从而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不至于厌改厌读。再比如作文构思,不提倡太含蓄,太曲折,太越格,要注意让阅卷老师在匆忙一瞥的情况下,就能看到文章的亮点,不至于误解作文内容。再比如,答题时间的安排和保险系数的把握,有的考生做选择题时犹犹豫豫,似是而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填涂答题卡因紧张而错位,完卷后检查时将正确答案改成了错误答案,等等。我们在平时测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的训练,以养成学生正确的应考习惯。
[策划三]高三毕业班语文高考复习全程计划表
10年高考经验之一二
一、强化四种意识
1、强化考点意识,考点时时装在胸,考试大纲是教学的指南针,命题模式是教学的指挥棒,而考点是考纲的具体化,是命题的根和源;
2、强化能力意识,能力天天都要练,能力是时代的主题,高考能力命题的倾向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3、有规律提升的意识,帮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无序的能力提升成规律性的认识,学生做题时就能够有章可循,触类旁通,拈起一珠,穿起一串,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4、强化训练意识。高三语文教学要重视各种针对性的训练,有针对高考程序规范要求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训练,针对高考限时性的效率训练,针对应试心态的心态训练,针对考场技巧的答题技巧训练,等等。训练中要突出学生的参与面、活动量和思维度,要养成小组讨论的习惯、进行争论的习惯和善于归纳总结正确表述的习惯。
二、规范五种基本课型
1、复习课。高考是“依纲命题”,并不以哪个版本的教材为依据,但在复习中,特别是一轮复习中,我们则必须做到“依本(教材)复习”.对一轮语文教材的复习根据市编学案采用大模块、小单元策略。每个小单元都要从两方面切入,一是知识切入,主要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近义词、虚词、成语、熟语、文言实虚词、句式),二是能力切入,主要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知识切入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辅助,能力切入由教师分析设定,学生跟进。每一单元要找准恰当的能力切入点,切入点一般是体现考点的单元训练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把本单元的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方法上。这条主线可以适当向外扩展,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
一轮复习课依托课本,是感性的、琐碎的,一般分四步走:一是呈现考点和考题,二是探究思路和方法,三是验证巩固和提高,四是教师答疑和补充。通过这四步,旨在让学生对各考点形成一定的应对措施。
2、检测课。每个单元或专题结束后都进行双过关检测,第一次检测要求覆盖面广,尽量涉及到各个知识点,第二次检测要求针对第一次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设计题目,以达到纠正的目的,在精不在多。
3、讲评课。逐题讲解不可取,耽误优生,浪费精力,致使厌学,是典型的少慢差费的教学。我们的做法是先拿出一定时间通过让学生自由探讨的方式解决误答率不太高的题目,这种小范围的讨论既节约了时间又达到了互补效果,可能比老师讲解更好一些。第二环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提出不明白的疑难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解决,因为一个题目不可能全体学生都不会。假如全体学生都不明白,那么再通过老师提示,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讨论、争论的方式解决。这往往放在误答率较高的高难度题目上,其优点是对症下药,针对性强,学生印象深刻。
4、阅读课。采取开放性阅读和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性阅读一般放在自习课上,随便阅读,但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比如设计阅读信息反馈卡让学生填写,或概括内容,或介绍人物,或写出读书笔记,或进行文章评价。指导性阅读放在正课上。每周一般要有两三篇典型的阅读文章印发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选文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内容分类,也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重点分类。不必在每次指导阅读时,都将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赏析评价几种能力一起训练,也不必每次训练既有记叙文又有议论文、散文,要重点突出,能力集中。
5、写作课。写作课也有开放性写作和指导性写作。开放性写作要求学建立周记或随笔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对生活的感悟。每周收阅一次,可不加批语,但必须浏览,从中选出三五篇优秀周记下发读一读,以激励学生的兴趣。指导性写作要求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作文批改和讲评要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效果不大的全批全改中解放出来。每个月要有重点的全批全改一次作文,另外的作文可以采取集体批阅修改和互相批阅的方式。把学生的作文选出上中下三类各两三篇,然后印发给学生,讲评课分四步走。第一步,让学生把这些文章读一遍,将他们分成上中下三类。第二步,让多个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分类,优秀作文好在哪里,差作文差在哪里。第三步,在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评价分类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将中等和差等的作文改成优秀作文或相对优秀的作文。第四步,让学生从中选定一篇,做修改尝试。
10年高考教训之一二
1.教材和考点的关系
在语文复习备考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不能充分利用教材,只把目光盯在考点上,轻教材,重考点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教材不熟悉,课文内容空白,不能利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对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不出来,积累不到位。舍本逐末,弃源追流,费时耗力效果差。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回归教材,宁可多做题,做对了津津乐道,喜形于色,自以为语音过关;做错了根据答案更正,自以为语音太麻烦,基本识记的欠缺导致复习中只能就题
论题,当时会做,过后遗忘,会的依旧会,错的照旧错。复课效果事倍功半。
2.阅读和表达的关系:
这是高三语文备考中又涉及的一组矛盾,学生在复习实际中往往重阅读理解,轻文字表达。高考作为一种应试形式,有规范的程式。在常规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的弹性较大,基础年级的教学缺乏高考所要求的规范、严密。文章读懂了,但对问题的表述纰漏百出,词不达意,不通顺,随意性强,导致考试失分。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语文的主观性考题中。先说古文翻译。一般来说,学生对史传性文章的大意基本能明白,然而具体到单个句子的翻译,却无法下手,或者大意准确,但不能得全分,就是因为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不严格。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尽可能字字落实,重要的语法现象要按固定的格式翻译。由于平常只注意阅读,认为理解文章就行,文字表述训练不到位,意译严重脱离原意,得分率不高。
再说古诗鉴赏。对理解古诗的内容大意,把握它的情感基调,感受作者的思想主旨这些方面通过教材的学习基本可以解决,但要具体地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却难度很大,问题依旧不在阅读理解而在表达。一是缺乏条理,二是不懂格式,三是用语不够准确,四是不看题干要求,五是空泛不联系诗句,大而无当。
现代文阅读一直得分率极低,除却阅读的问题外,又是因为表达不到位,答案要么照抄原文,要么脱离文本做答案,完全主观臆测,想当然,忽略应试的规范性、严谨性,平日养成的随意性表述严重地制约高考现代文简答题的得分率。
11年高考备考思路及计划
一、在借鉴10年高考经验的基础上,也吸取其教训。
针对其两条教训,我们将做以下改进:
1、针对第一问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教学,增强知识点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进行课外迁移,加强背诵检查,加强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记忆;对教材通过单元和具体篇目所渗透的知识点务必要形成类似考点似的网络,建立系统,训练整体把握的思维方法;教材中的字词积累要持续而且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总之,教材和考点并重,教材掌握的程度通过考点检测、考点设置体现教材意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我们如果抓住教材的精华,再结合考纲的要求,成绩就会稳步提高。
2、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在高三的备考中一定要加强表述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在内化的基础上,学会严谨而规范的表述,使文字和思维真正统一。
二、复习备考的几点措施:
1、强化合作意识。做到精诚团结,艰难与共。做到六个统一。①统一资料。②统一教学安排; ③统一教学内容。④统一教学方法。⑤统一教学时间。⑥统一教学检测。要分工合作,坚持做好三项常规工作。轮流负责,每周编一期《读书时间》,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写作素材;每次作文训练后,编一期《范文集》,为学生提供作文范例;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经验。
2、注重备考研究。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要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目标,调整总复习的训练思路。要研究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知识结构,研究教法学法。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
3、讲究复习方法。复习知识重要,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教师宣布标准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4、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教会学生自己制定语文学习的计划,科学安排,务必保证每天均有一定量的复习时间。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使用工具书来准确读音、辨析字形、理解词意、领会用法,为写作提供原始材料。培养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考试答题时力求字体工整,笔画清晰。培养读书看报积累材料的习惯。给学生提供积累材料、巩固材料的途径和时间,帮助学生建立写作“信息资源库”。
积累内容:事实材料(发生在身边的事,听来的事,看来的事)
语言材料(积累一些新鲜、活泼、生动的语言)
思想材料(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点、矛盾点、快乐与迷惘点,以及来自阅读或他人的新颖的思想观点,积累思想的火花)
样式材料(新颖活泼的写作样式可以以俊遮丑)
积累途径:自主阅读课(一周一节)
指定阅读篇(早读课朗读)
建立“周记本”(积累思想的火花,随时摘记名言警句,新颖词语,优美段落)材料共分享(及时交流)
编发《读书时间》(由老师分工合作)
摘记定时翻(阅读课、早读课、饭前饭后)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看报来开拓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勤于练笔的习惯。确保每周写一篇大作文。
5、关注高考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勤于并善于搜索高考网络信息;积极参加省市区各项教研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备考信息交流活动;注重校际交往,最大限度的获取有用信息以指导备考工作。
[策划四]
一、11年高考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1.8月1日-11月21日,教学和复习以文言文为主。到11月中旬,结束高三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的教学和必修1-5个模块文言文的复习。各校可同步使用围绕《史记》选读而编写的《同步训练》和必修1-5个模块中的五套文言文测试题,以便检验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效果。期间,精选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训练学生,并做到分析和讲解到位。
2.11月22日-24日,全市高三摸底考试。语文以考查古代诗文为主要内容。
3.11月25日-3月6日,网上试卷试题分析。这一阶段,建议复习必修模块第一至第五册教材和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中国古代小说选读》《19世纪欧美经典小说选读》。市教研室准备了必修模块的、按照2010年高考方案制定的五套综合测试题,高三语文组自行安排练习的时间及方式。与此同时,要适当安排对选修系列中“小说与戏剧”和“新闻与传记”有关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等考点的专门讲座并配以适当的练习;之后,可以按照考点顺序或者根据各校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进行复习。
4.3月7日-9日,全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5.3月10日至4月16日,市教研室统一组织阅卷并进行语文试卷试题网上分析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复习的意见和建议。继续进行语文考点的专题复习;期间,适当插入各地模拟试题的练习。
6.4月18日-20日,全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7.4月21日-5月17日,市教研室统一组织阅卷并进行语文试卷试题网上分析和评价;提出下一阶段复习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强化考点,专题复习;适当插入各地模拟试题的练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要充分重视高考优秀作文的作用),规范作文训练程序,注重方法引导,落实讲评环节。
8.5月18日-20日,全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9.5月21日-6月3日,学校独立阅卷并进行试卷试题分析。总结经验,巩固所学,捕捉信息,查漏补缺;打造1-2套高质量的试题模拟训练;注意讲评的效果。
二、11年高考教学并复习建议
1.学校在进行新授课学习阶段,要尽量安排有效的单元跟踪练习,以使教学效果得以较好的落实;不主张在讲授新课时插进与新课无关的综合性练习。
2.对于每次大的测试,高三备课组要集体讨论,命制有效的或选择优质的试题来进行检测;流水式地全批全改;讲评要针对学生答卷情况,突出重点,努力强化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对于语文各考点的复习要稳打稳扎,教师对考点的解说要准确到位,例题讲解和分析要以高考题目为依据,训练的题型要多样化。每个考点复习结束,要对学生进行规范而有效的测试,并有准确的统计数据和结果,以检验复习的效果。
4.作文复习要从现在开始早下手,早磨砺,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在文体上主要考虑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5.高三备课组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证足够的阅读时间,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品味语言、积累材料、了解知识。
6.高三语文教师要广泛搜集各地优秀试卷,坚持“占有、挑选、拼凑”的六字方针,有针对性地编制试卷,有计划地实施测试和讲评
第五篇:语文总复习
一、词语 一、二单元
△
词语搭配
蒙蒙的细雨
蓝蓝的天空
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增添生机
谱成赞歌
一阵清香
一朵荷花
一幅画 一片花瓣
一首歌曲
一身羽毛
一眼清泉
一对翅膀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展开花瓣
露出莲蓬
闻到清香
△
近义词
俊俏——俏丽
聚拢——聚集
生机——生气
掠过——横过 光景——风景
等闲——平常
清香——芳香
破裂——分裂 姿势——姿态
仿佛——好像
裁 ——
剪
似 —— 像
△
反义词
偶尔——经常
增添——减少
俊俏——丑陋
机灵——笨拙 快乐——痛苦
微风——狂风
细 —— 粗
新 —— 旧
△
词语搭配
橄榄色的头巾
翠绿色的花纹
浅绿色的外衣
赤褐色的衬衫 舒适的列车
特殊的客人
冻僵的燕子
美丽的村庄 锋利的斧头
裸露的土地
咆哮的洪水
各式各样的工具 应有尽有的家具
鸣声清脆
羽毛美丽
眼睛透亮 森林郁郁葱葱
河水清澈见底
天空湛蓝深远
空气清新甜润 遇到麻烦
濒临死亡寻找燕子
冒着春寒 盯着大雪 踏着山路
△
近义词
鲜艳——艳丽
灵活——灵巧
逃脱——逃跑
注视——凝视 透亮——光亮
摇晃——摇动
特殊——特别
疲劳——疲倦 寻找——搜寻
展览——深蓝
锋利——锐利
裸露——暴露
△
反义词
灵活——迟钝
喜欢——厌恶
鲜艳——暗淡
容易——困难 陡峭——平缓
舒适——难受
坚硬——柔软
特殊——普通 减少——增加
扩大——减少
消失——出现
裸露——遮盖
第三、四单元
△
词语搭配
堵窟窿
坐马车
修羊圈
乘火车
骑骏马
登楼梯 接受劝告
欣赏音乐
观赏舞蹈
离开同伴
得到帮助
伤口愈合 画得准确
变得整洁
显得严肃
认认真真地看
老老实实地画
和颜悦色地说
△
近义词
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街坊——邻居 劝告—忠告
能手——高手
孤单——孤独
本事——本领
教诲——教导
审视——注视
叮嘱——叮咛
发现——发觉
△
反义词
发现——隐藏
悲惨——幸福
能手——生手
愈合——开裂 熟悉——陌生
相信——怀疑
第五、六单元
△
词语搭配
异口同声地回答
快乐地交谈
骄傲地举起手
获得赦免 不约而同地说话
躲闪的目光
稚拙的礼物
轻柔的声音 停止哭泣
掩盖痛苦
接到消息
河流干涸
草木干枯
△
近义词
骄傲——自豪
索性——干脆
依然——依旧
期待——期望 追逐——追赶
祝贺——祝福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颤抖——发抖
啜泣——抽泣
呜咽——哽咽
竭力 ——尽力
防御——防备
干涸——干枯
赶紧——赶忙
一瞬间——刹那
△
反义词
稚拙——老练
肯定——否定
痛苦——欢乐
掩盖——揭露 迅速——缓慢
神气十足——垂头丧气
异口同声——七嘴八舌 巨大——微小
端端正正——歪歪斜斜
△词语搭配
日夜不停地走
美丽可爱的世界
密切的关系
预防疾病
皎洁的月光
美好的遐想
灿烂的阳光
神秘的月球
探索奥秘 付出努力
找到信息
访问网络
欣赏音乐
△近义词
传说——传闻
实际——事实
估计——估算
奥秘——秘密 奇异——奇特
明显——显著
皎洁——明亮
神秘——神奇
新鲜——新奇
功能——作用
到底——究竟
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反义词
实际——虚幻
远古——当代
美好——丑恶
皎洁——灰暗 节约——浪费
保护——破坏
第七、八单元
△
词语搭配
红彤彤的晚霞
欢乐的浪花
快乐的小朋友
收拾背包
做工精致
行动方便
表示无奈
说明处境
景色壮观
构思新奇 遗憾的神情 仔细地挑选 出售工艺品 游览大瀑布 △
词语积累
1、ABB重叠式叠词:
绿油油
黑乎乎
灰蒙蒙
金灿灿
黄澄澄
黄灿灿
黑黝黝
白茫茫 白花花
红彤彤
2、ABAC(含有“无”字的词语:)无缘无故
无影无踪
无穷无尽
无依无靠
无声无息
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
无时无刻
3、AABC(带重叠词的成语:)洋洋得意
彬彬有礼
赫赫有名
跃跃欲试
头头是道
姗姗来迟
振振有词
井井有条
心心相印
孜孜不倦
△
近义词
收拾——整理
防止——预防
周围——四周平等——公平
精致——精美
凝视——注视
安心——放心
芬芳——芳香 游览——游玩
壮观——壮丽
陈列——摆放
诚恳——恳切
反义词
漆黑——雪白
犹豫——果断
精致——粗糙
端正——歪斜 清晰——模糊
常见——少见
沉甸甸——轻飘飘
△
词语搭配
田地荒芜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得到收成清澈的泉水、五彩的云霞
△ 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后羿射日
天衣无缝
天女散花
鹊桥相会
开天辟地
为虎作伥近义词
荒芜——荒凉
漂亮——美丽
打扮——装扮
发动——动员 收成——收获
急忙——赶忙
难过——痛苦
立刻——立即 提心吊胆——胆战心惊
反义词
稀少——众多
明白——糊涂
浮——沉
熄灭——燃烧
危险——安全
顺——逆
词语解释:(根据词义写词语)
光彩夺目:形容颜色和光泽非常耀眼。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挨挨挤挤:(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课文指荷叶长得很茂密,互相挤在一起。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制。
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
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谈论。形容非常快乐、热闹。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饥寒交迫:饥饿和寒冷同时逼迫。
皑皑白雪:洁白的雪。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清澈见底:指水清而透明,可以看见水底。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形容物品很多。沉默不语:不说话。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边去,却架车往北走。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大吃一惊:形容对意外发生的事情非常吃惊。
孤单失群:孤孤单单,找不到同伴。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连绵不断:(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模糊不清。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受益无穷:得到数不尽的好处或利益。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很多。
诚心诚意:形容非常真诚。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神气十足: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非常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寂然无声:形容寂静的样子。
四面八方:各个方向。
七嘴八舌:形容很多人说这说那,议论纷纷。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逼近眼前。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高兴。
如愿以偿:愿望得到实现。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轻手轻脚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寸草不生:连小草都不生长。形容十分荒凉。
古往今来:从古代到现在。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课文中指全世界。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无影无踪:没有任何踪迹。
荒芜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身无分文:身上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穷困。
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名不虚传: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栩栩如生:形容非常生动,像活的一样。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清晰可辨:清楚,可以辨别出来。
纵横交错:竖的横的交叉在一起。
下落不明:不知道所要寻找的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闻名遐迩:远近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一样,没有血色。
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谈论。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旺盛。奋勇前行:鼓起勇气向前行进。
泣不成声:哭得发不出声音。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和害怕。
田地荒芜:田地因无人耕种或管理而长满野草。
面如土色:因为担惊受怕,脸色呈土黄色,没有血色。
二、课文知识点
一、《古诗两首》
1、作者简介:贺知章,唐代诗人。除了《咏柳》外,我们还学过他的《回乡偶书》。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咏柳》
咏:歌颂、赞美。
①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的意思。“万条”,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②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③“细叶”,又细又嫩的柳叶。“裁”,裁剪。
似,好像。
④后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剪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3、《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①“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光景”,风光景色。“一时”,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
②前两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④后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4、《咏柳》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春日》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二、课文理解:
1、《可贵的沉默》告诉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并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你会怎样回报父母的爱?答:1)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担心2)生活勤俭,不让父母烦心3)不和父母顶嘴,不让他们伤心4)多做家务,让父母省心5)多和父母交流,让他们放心。
2、《她是我的朋友》反映了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3、《七颗钻石》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告诉我们: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
4、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为生病的妈妈找水)——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分一点水给小狗)——金水罐(妈妈让女儿喝水)——从中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给过路人喝水)。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我体会到爱心可以创造奇迹,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我们体会到小姑娘关心弱小,尊重长辈,助人为乐的品质,懂得了要用爱心来对待生活。
5、《妈妈的账单》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6、《太阳》一课是科普短文。
7、《太阳》一课运用多种说明方法:①列数字: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②举例子(列数字):如果步行,日夜不停的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③作比较: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④打比方: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26、太阳的特点是远、大、热。
27、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作比较)
28、“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太阳热的特点,运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估计”一词不可以去掉,原因是:去掉以后就变成非常准确的数字,可是谁也没有办法真正测量太阳中心的温度。
8、月亮的美称:玉兔、夜光、玉轮、婵娟„„
描写月亮的诗句: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9、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网络的用处)?答:1)网络可以查阅信息2)可以跟世界各地分人随时进行交流3)网络购物。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
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答:网络将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家庭连在一起,无论相隔多远,人们总能随时随地保持联络。
10、《太阳是大家的》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
“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的人民加强理解和信任,各国人民才能和平共处,人类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11、《一面五星红旗》中讲述的是一位留学生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12、《卖木雕的少年》中卖木雕的少年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他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美好的心灵。
13、《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通讯改写而成。
想对国际救援队的叔叔们说——你们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工作,你们太辛苦了!
14、《嫦娥》一诗中长河指的是银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两句表达了凡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让我们领悟到主人公的凄凉,不堪忍受寂寞的情怀。
15、唐代诗人林杰写的《乞巧》,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诗的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全诗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乞巧》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们过节的喜悦心情。“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那天的主要习俗是乞巧。
16、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有智慧、讲策略的人。
17、《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主要写了女娲找齐五彩石和炼五彩石的经过。
《女娲补天》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18、《夸父追日》赞扬了夸父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19、《夸父追日》中夸父追日的目的是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桃林,激励人们鼓起勇气,继续追求光明。
20、我还知道的神话故事有《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神笔马良》《牛郎织女》
21、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在大家各出各的主意时)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形容一个人办事坚持原则,不谋私利,可用上这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可用上这个歇后语)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可以用在有勇有谋的人身上)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用在乐于助人,助人为乐)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们一致痛恨的,可用上这个歇后语)
22、本学期需掌握的关联词语:
(并列)又„„又„„
(并列)有的„„有的„„
(因果)因为„„所以„„
(假设)一„„就„„
(假设)如果„„就„„
(转折)虽然„„但是„„
(选择)不是„„而是„„
(条件)既然„„就„„
(条件)只有„„才„„
(条件)只要„„就„„
(条件)只要„„也„„
(条件)不光„„都„„
23、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星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圆形坑洞,这是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24、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女儿节。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间女子都希望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
84、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亲自按动升旗按钮,从此,五星红旗就高高飘扬在新中国的上空。五星红旗是由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
三、读读背背大练兵。
(1)与夏天有关的古诗名句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2)和思想有关的谚语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深浅。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和气象有关的农谚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4)与友谊有关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给即将分手的朋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送给同甘共苦的朋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
(5)歇后语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6)与时间有关的格言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7)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