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朗沟小学一校一策 (1168)
七星关区千溪乡千朗沟小学
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校史
千朗沟村学校教育起源于1932年,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厚重。由当时具有远见卓识,热衷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几位热血青年自发组成,之后又先后成立了寨窝小学、茨竹沟小学。2003年寨窝小学、茨竹沟小学整合资源合并成一所村级完小——千朗沟小学,千朗沟小学距千溪乡政府所在地6千米。学校覆盖全村约3公里的12个村民组,共有2816人居民,。
(二)学校的现状
千朗沟学校身处偏辟的大山之中,面对交通的不便,生活的不便,千朗沟小学的全体教师却发扬了扎根山区,倾情奉献的牺牲精神多少年来用满腔的热血守候着这一方的净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今天的千朗沟小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学校占地面积5720平方米,有两栋两层教学楼两栋,教师公租房一栋,42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一栋600平方米。含学前班在内学校共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2名,其中少数民族241人,占总人数的95.6%;教职工16名。安保人员 2名,食堂工勤人员4名。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服务于千 1 朗沟村所有学生,为千朗小学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着。
二、取得成绩
(一)千朗沟小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学校以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为目标;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给每个孩子成长机会的理念。近年来,在校园建设、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呈现出良好态势。
(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校长任组长,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
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的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各种有利于安全教育的演练活动,办黑板报、宣传栏、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师生安全健康成长。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有章可循。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学生在校的行为举止,做到文明有礼。建立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使校园安全,文明有序。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和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时期开展安全文明知识教育,并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严2 格执行消防法规和制度;规范用电及火源管理;严格执行大型活动报告审批制度;加强值日教师值日制度;严格学生的考勤记录制度;严格门卫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加强了卫生、防预疾病的管理与检查力度。坚持课后1分钟安全教育和一日两报告,严格执行学生缺勤追踪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缺课登记制度、休复学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等。严格控制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煤气中毒、触电、道路交通事故等等,经常对围墙、教学楼、教师公租房、食堂、厕所、门卫室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经常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争取做到校园0安全事故。
(三)学校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抓手
学校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教育关爱工程和教育质量提高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近年来,学校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师德教育常态化、教学科研常态化、教师培训常态化、教师交流常态化。学校牢固树立“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工作思路,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办学行为,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开展阳光体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强化管理责任,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获得成绩
2016年我校荣获“七星关区营养餐先进集体”
2017年我校荣获“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三、存在不足
近年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不足有:
(一)资金欠缺。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对学校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办公室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打造,可是,在一系列的建设过程中,均需要资金作为基础,可是,由于资金的欠缺不能很好的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不足,教师专业搭配不合理。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6人,政俯、教育局等部门借用2人等情况,使得学校教师人数出现严重缺乏。同时语文,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教师不足,使得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不能正常开展。
(三)教学资源不足,很难全面开展教育教学
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无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等设施设备,很难全面开展教育教学。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1.目标
在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以创建优质学校为目标,实现学校发展由粗放型向内涵型转变,实现管理科学化﹑师资专业化、质量优质化。在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市优质学校。
2.优质学校我们解读为以下特征
(1)办学条件达到七星关区规范化水平,巩固现有学校规模,扩建功能室、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场所,能充分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争取资金投入,使学校符合规范化水平;
(2)德育工作彰显特色,学校文化实在形成;(3)教学效果与水平达到市一流水平;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整合、设臵合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5)学校管理逐步实现由行政化有效地向课程化转变。
(二)发展策略
学校发展策略是:“高起点、实落步、建制度、成文化、稳前行、久发展”;立足基础教育的特点,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公平与效率、制度与人文的关系。“宽容大气,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学校精神要坚持,“不浮躁、求务实、出品位”的工作原则要坚持,“合作、5 有效”的教学策略要坚持,“各司其职、强化责任、精诚团结、自主发展”的干部工作原则要坚持,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健康工程两个工程要坚持。在坚持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新课程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机制。
五、工作任务
(一)德育工作 1.思路和策略
德育的核心是尊重学生,德育的途径是习惯养成,德育的基础是集体,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贯彻“规范涵养品质,品质引领行为”的德育工作思路,从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的合格公民意识培养出发,围绕“责任”意识开展德育活动,构建校本化德育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学生全员参与,充分体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主要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管理水平、提升育人能力和德育科研能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专业知识精、奉献精神强、育人效果好的德育队伍。构建德育管理培训课程,坚持德育工作量化管理制度,公平、公正、客观地评6 价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德育校本研究,充分利用班主任会进行培训学习,通过班主任论坛,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
(2)研究并划定各年级的“责任”外延
将纷繁复杂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方法梳理出明确的指向——责任。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这种“份内”的广度和深度是随着年龄阶段扩展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作用于学生的精神,基于此,研究各年级的“责任”外延,开发对应的德育课程。
(3)建立系列化、具有沿承关系的规范体系
贯彻“规范涵养品质,品质引领行为”的德育工作思路与策略,针对一到六年级不同年龄与成长需求,制定相应的规范要求并使之系列化、具有沿承关系。各年级制定评价标准。
(4)逐步建立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体系包括上级规定的德育课程、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学科间整合与有效地开设校本课程,目的是基于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能力,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成长需求。
(5)加强班级建设
制定《班级建设意见》,在原则方向一致的基础上,发挥班主任、班级干部及其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班级量化标准应在坚持客观性的同时具有一定开放性。发挥班会的积极作用,坚决杜绝班会改上课或自习的现象。
7(6)拓展德育时空
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拓展德育时空,从教师的身教到学生范例,发挥其典型性,扩展德育事件的辐射作用与强度,从展示墙到图书阅览,也注重校友资源开发,改进、丰富每周“国旗下讲话”内容。
(7)养心阅读,浸润心灵
在学校组织下,从部分年级试点,指定阅读、指导阅读、自由阅读相结合,三年内初步确立运作模式。
(8)拓展音体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体育锻炼,规范体育课和已有的课间活动,适时引进和开发个性特色的校园体育项目。整合音乐和美术教学,以现有的音乐剧、科普剧等突出项目为生长点,扩展相应的社团、校本课程建设,并结合阅读教学和各类文化节,逐步建构彰显生命活力和文化艺术品位的教育体系。
3.分步骤实施意见
(1)2018年内,进一步理顺德育思路和策略,规划各年级阶段行为规范标准,初步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2)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本着在展开-提炼-生成-再实践的步骤,将“责任”教育和德育课程化两大主题进行实践,进行班级建设与班主任交流,推出名班主任,创建工作室。(3)2020年内,初步生成德育校本课程,生成德育活动方案或案例。
(二)教学工作 1.思路和策略
教学是学校的主体工作,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最显性的指标,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实现三年内,教学质量进入千溪乡一流行列的目标,遵循加强基础、促进发展、重视实践的要求,深入贯彻学校“强化合作研究,规范教学行为,注重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2.主要工作
(1)充实和完善课程体系
在严格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条件下,按照学科思想和体系结构适时适度地整合,包括学科间整合,有效地开设校本课程,其针对点一是学生广泛的兴趣与能力,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成长需求,二是基于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和师资条件等使之能稳固发展与形成学校课程。
9(2)实现常规教研活动系列化、系统化、成果化 贯彻学校教学工作思路,突出两方面,一是常规教研活动系列化,力争积累每一次的成果,下次研讨一定在前一次基础上有所发展,避免总在探索相同问题而不能有效突破的踏步现象。二是探寻具体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手段,从不同视角看待有效教学,从不同维度研究有效教学。为此,教导处和各教研组设计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的系列化方案,包括记录积累成果,循环利用的办法,学期或学年评估效益。
(3)充分发挥与第八集团化龙头学校毕节一小合作的作用 与毕节一小合作是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学科专家指导的机会,加大考察学习的力度。二是筛选、提取、形成适合我校的具备毕节一小特色的项目,与其他合作学校协同组织教师或学生活动。
(4)教学管理实现由行政管理向课程管理转理转变 探索过程和结果的全程管理,力争达到“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双赢。优化教学流程管理,逐步充实完善汇才特色的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与学习要求。
(5)生本观与高效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牢固树立“以生为本”学生观,教师围绕目标精心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学习,强调过程和结果的全10 程管理,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提倡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师生融洽交流,课堂教学做到“6个度”(即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文化延展度),教学效果实现“4个到位”(即参与程度到位、知识掌握到位、能力培养到位、个性化发展到位)。对此应充分估计克服旧经验的阻力和难度,充分估计建立高效课堂的艰巨和长期性,措施要实施一点落实一点、巩固一点,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
(6)减负与高效
探索教学过程的“重心前移”,主要有强化课前研究和备课,前测掌握学情,课上充分和有效,进而减少作业依赖,压缩复习量,避免不必要的分化。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对作业布臵的目的、质量和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提倡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相结合,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相结合,基础作业和探究性作业相结合,指定性作业和选择性作业相结合。借鉴学分制思想,试验“超市型”作业模式。
(7)逐步探索建立全理课程观
“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求兼顾当前发展和长期发展,即处理好阶段显性指标要求和长远习惯与能力形成的关系。中小学衔接的显性表现在六七年级过渡,但中小学衔接的本质不是这两个年级的衔接,而是从一年级做起并包含初中的整体教育观。语文应 11 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较低年级形成的读写能力与人文情感对较高年级学习具备支持作用,避免返工,也避免过早开发引起情感萎缩。数学应在训练技能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教育,小学英语既不提早做初中英语所做的事,即不应书面化过度,同时又为初中作铺垫。科学类科目克服过度书本化,开发研究和实践性学习。音美学科进行一定整合,支持美育教育,体育体现锻炼习惯等非智力习惯养成。
(8)加强友好学校交流
一方面在毕节一小合作学校范围内充实交流,取得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在毕节一小协助下,以教学交流合作为先导,以此作为开阔视野和实质性促进学习、改进教育方式的战略举措。
3.主要分步骤实施意见(1)充分调研与把握学情阶段
大约在2018年上半年,进行教师和学生情况调研,真实地掌握师生的心理状态特点,以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规划“小步子”走起来的一系列措施,力求方向正确,跨度不要太大。例如,教研活动的系列化,三维教学目标的再解读与实现,实现课堂有效导入、学生有效参与、有效评价的系列步骤等。
(2)反复总结与提炼阶段
2018年上半年前,对已经开展的试验进行实践—总结—再实12 践的反复循环,保留合理成分,优化流程,充实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巩固“合作”,实现“有效”,达成“高效”,在课程建设、生成高效课堂、在小学教学教育方面迈出稳健的步子,取得初步的效益,得到师生、上级部门和社会的接受和认可。
(3)认定成果和形成特色阶段
大约在2018年内,对规划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认定,初步形成有效的、具有汇才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操作流程、评价体系。其重要标志是具有对外交流可输出的价值。
(三)教师专业成长为引领的教师队伍建设 1.思路和策略
我校的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启动于2009年教师节,教师专业化水平急需提升,其设计思想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宗旨,按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探讨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过程,实现师生和谐与职业人生幸福。其策略是在将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托毕节一小高端教育资源,为每一个参与教师制定成长方案,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设计。今后三年在继续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工程的同时,还将进行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探索和形成校本教材。
2.主要工作
(1)增强与毕节一小合作办学的效果
继续作为毕节一小合作的核心工作,促进合作质量。充实和完善培养人选-专家交流制度、评价制度,开辟更广的成长空间,在引进和吸收方面,根据发展需求,增加培训学习、对外访问交流等,在生成方面适时适度地扩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影响,创办“教学沙龙”等方案,多渠道地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条件成熟时输出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成果。
(2)加强教科研制度建设
自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实施以来,以培养人选为积极力量的研究型教师在成长,教科研从相对薄弱到相对成型,以“十三五”课题立项为标志,教科研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教科研制度、评价,关注课题研究过程,建立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各段组和教师个人的纵向教研体制,发挥教科研在课程中的先导作用,有效发展专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支撑的课题研究的教科研模式。积累研究资料和管理经验,力争三年后在教科研与课题研究方面区内领先。
(3)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不仅是少数教师的发展,其意义更在于教师的整体发展,积极鼓励、评价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人选为引导和中坚的校本研修、教研组建设,并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挥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 以“新课程理念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促进,梳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优化操作流程,进而提取生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其具备指导作用,三年后编写出一套实用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本培训教材。
六、保障机制
(一)管理机制 1.管理目标
根据时代要求,依据适用、高效、删繁就简的原则,构建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并逐步校本课程化,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策略
本着尊重、挖掘、拓展教师价值的原则,管理工作的切入点是研究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途径和评价。具备几个特征:新——理念新,管理方法能创新;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强——协调性强、开拓性强;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优——资源优化配臵,服务优化。
3.具体工作
(1)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教师个人和学校可持续发展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以年级组、教研组的单位形式,以校本研训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专业成长为先导,营造浓厚学习15 气氛,同时制度性地通过论坛、教研等交流方式巩固和发展成效。
(2)提高干部履责能力,加强干部梯队建设
干部要围绕学校工作,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树立科学、民主、开放的富有个性的管理思想,坚持和完善干部述职和接受评议的制度,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后备干部的培养机制,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改革内部机制,激活创造潜力
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积极稳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职、责、权、利”相统一的并能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在实施中完善绩效工资、评优、评聘等条例,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其中处理的难点是专业能力、民主评议和显性指标的关系,克服评价的随意、片断性。
(4)充实和完善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机制和校务公开制度
充实和不断改进现有的阶段性学生评教制度,增加其灵活性,发挥其作用。对外设立常规的家长反馈机制,对内设臵意见箱等,使全体教师、学生和热心的学生家长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学校管理,更好地贯彻以学生为本、有效地评价学校工作和更好地体现服务作用。这其中解决好信任环节,不要受制于起初的担忧,16 只要坚持下去,公正性就越来越强。
(5)落实“安全、服务、低碳”职责,搞好后勤保障 按照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校园、校舍维修和教学设备设施的检修保养工作,同时引进新技术、合理配臵新设备,加强对专用教室的开发和建设。
(二)安全工作 1.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原则,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七星关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杜绝学校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使学校成为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2.主要工作
(1)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
建立以学校、政教处、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形成学生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对校舍和各种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强化保安、内保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倾力打造作风优良、业务过硬、战斗力 17 强的学校安全工作队伍。保证消防设备、应急疏散标志和防盗设施完好。学校技防设施建设达到七星关区教育局和千溪乡教育管理中的要求。努力加大安全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标准。
(3)提高应急能力
每学年进行两次安全避险和自救演练活动和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力求做到务实、规范、有效,切实增强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逐步完善学校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设一支反映迅速、应急能力强的救援队伍。
(4)加强师生心理监护机制建设
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监护,注重减轻教师工作上的心理压力,强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跟进措施,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
千朗沟小学 2018-1-30 18
第二篇:**小学午餐供应“一校一策”方案
**小学午餐供应“一校一策”方案
在全力推进学生午餐供应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打造餐厅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形成学校特色,根据郑州市、惠济区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区教体局对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餐厅文化建设是学校创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餐厅建设旨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人文环境。
二、工作目标
实现2020年秋季开学后所有有意愿在学校用餐的学生能够全部在校用餐。
三、领导小组
为确保午餐供应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午餐供应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分工安排如下:
组
长:付艳萍(校长),全面负责午餐供应工作;
副组长:李志建(副校长),负责午餐供应的具体管理工作;
成员:
秦爱英(教导主任),负责学生午餐后的学习安排以及下午的延时课程;
薛
静(大队辅导员、卫生专干),负责就餐地点以及就餐文化工作;
宋
雷(总务主任),负责学生午餐食谱的制定、食品卫生及安全工作;
杨
慧(会计),负责餐厅的账目、设备的增添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就餐安排,就餐纪律、卫生工作;
监督工作小组:校级家长委会全体成员。
安全工作小组:朱延伟、郭姣阳、王冠楠。
四、基本情况
新学校设置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会达1800名左右,教师一百多人,一共将有近2000人有就餐需求。
新学校设计原有餐厅仅622平方米,无法满足全体师生在校就餐。经与设计院沟通协调,报批区教体局,同意将原有餐厅进行扩建,具体情况如下:
(1)将3号教学楼1层2间科学教室和1间仪器室合并更改为学生餐厅。
(2)将3号综合楼1层少先队活动室、卫生保健室、体质测试室、广播及社团办公室、学生社团办公室合并更改为学生餐厅。
(3)风雨操场1层食堂操作间向北扩,由原来使用面积266.7平方米增加到约460平方米。学生餐厅由原来使用面积418.63平方米减少到约218平方米。
修改后的学生餐厅使用面积合计约:618平方米,食堂操作间使用面积合计约460平方米。
一至六年级学生采取错峰吃饭的办法,保证有用餐意愿的学生全部在学校用餐。
五、工作措施
(一)供餐方式
采用集中供餐、错峰用餐的方式。
(二)管理办法
1.午餐时间
学生午餐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一年级和二年级,用餐时间11:30——12:00。第二批为三年级至六年级,用餐时间为12:00——12:30。
2.出入餐厅
(1)学生进入餐厅用餐,各班按规定时间,在教室外走廊排队,按路线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由各班领队和上第四节课的老师负责整队并带入餐厅,班主任负责巡视学生用餐。
(3)用餐完毕,学生要有秩序地离开餐厅,不奔跑、不挤占下批用餐班级过道。
3.餐厅用餐
(1)进入餐厅后,学生按座位就座,第一批就餐学生的饭菜,由食堂工作人员预先排放在学生餐桌上。第二批就餐学生,在餐厅排队有序领取饭菜,找到自己固定座位就座。
(2)学生用餐时,严格遵守纪律、安心用好每一餐,不随意离开餐位,不大声喧哗,添加饭菜举手示意。
(3)学生用餐时,不挑食,不浪费。
(4)学生在餐厅的就餐秩序和就餐情况,由班主任负责。
4.餐具摆放
(1)一、二年级学生用餐完毕后,将餐具留置餐桌,由食堂工作人员处理用餐残羹、整理餐具。
(2)三至六年级各班用餐残羹,由学生本人有秩序排队倒入专用桶内,餐具轻轻摆放于指定餐框内。
5.管理考核
(1)对教师的要求
①班主任做好《**小学学生就餐管理制度》的宣传、落实工作。每班按4人一桌成立就餐小组(不足4人与相邻班级组成混合组),按照统一顺序进行编组编桌。在班主任指导下,每个小组选出组长,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管理工作。
②午餐服务教师带班排队进入餐厅,学生就餐时全程监控。指导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的餐前、就餐、餐后各项要求,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③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任课教师要按要求时间准时下课,方便学生按时就餐,任何人都不得留学生。
④上体艺、信息、社团、实验等科目的老师及时和午餐值班教师对接,由值班教师带队按规定时间进入餐厅。
⑤值班行政领导和午餐服务教师对各班学生进行餐前、就餐、餐后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班级考核。政教处对学生就餐情况、存在问题,及时记录反馈,集中的问题利用升旗仪式或班队会反馈。
(2)监督考核细则
①排队整齐、有序,不插队、不打,按规定序号、规定标线站队。
然后有序进入食堂,如违反一项、一人次扣
1分。
(20分)
②进餐纪律。进入餐厅后到达规定位置就坐,进餐时,不得随便讲话,不得随意走动,不得将饭菜撒落在地下和餐桌上。如有违反一人
次扣1分。
(20分)
③厉行节约。将所分饭菜尽量吃完,不挑食,不浪费粮食。有浪费
现象的一次性扣
2分。
(10分)
④餐具使用。剩菜剩饭倒入专用桶,餐具放回指定地点。餐具分类收拾干净,轻拿轻放,无故意损坏餐具现象。如有违反扣
1—
2分。
(10分)
⑤桌凳卫生。饭后桌面清理干净,桌面无饭粒、剩菜。桌腿、凳面
等处擦干净。一处不干净扣
1分。
(10分)
⑥地面卫生。桌下无撒落食物及卫生纸等,一处不干净扣
1—
2分。
(10分)
⑦抹布摆放。抹布用完后洗干净,放在餐桌左侧。不符合要求的扣
1分。
(10分)
⑧其它违纪。不把零食等食物带进食堂,不把食物带出食堂。尊重食堂工作人员和值勤教师,主动接受管理。如有违反一人扣
1—
3分。
(10分)
6.后勤保障及其他方面
(1)食堂提供一定量的干毛巾、卫生工具,在指定位置有序摆放。
(2)调整学生倒剩菜饭位置和路线,避免学生进出产生交叉。
(3)明确各班就餐座位并贴上标签。
(4)在食堂醒目位置制作学生就餐要求牌,提醒学生。
(三)延时服务
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适性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学校要切实做好学生放学后的延时服务工作。
1.总体目标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2.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付艳萍(校长)
副组长:李志建(副校长)
成员:秦爱英(教导主任)、薛静(大队辅导员)、王冠楠(教研组长)及各班主任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王冠楠兼任办公室主任。
3.具体要求
(1)服务对象。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2)服务主体。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学校安排教师值日直接看管,也可由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进行看管。
(3)服务时间。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7:30,其它季节到18:00。
(4)服务场所。学校教室、活动室、运动场等地。
(5)服务内容。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
(6)服务流程。调查摸底--家长申请--学校审核--合理安排志愿教师--重新组班--无缝衔接。
①调查摸底。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
②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延时看管服务申请书》。
③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延时看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④合理安排志愿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延时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⑤重新组班。将不同班级的参加延时服务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30人的“临时班”,设立“临时班主任”。放学后,“临时班主任”将学生带领到相应场所,进行延时服务。
⑥无缝衔接。“临时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指引家长到“临时班”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4.注意事项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5)自愿参加延时看管的学生须由家长为其投平安保险。
(6)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四)餐厅文化
根据小学生健康活泼的身心特点,提前广泛征求意见。将餐厅文化和学校文化相结合,以“雅”、“俭”等关键词为餐厅理念来设计。
餐厅墙上要布置各种版面,张贴讲究卫生、文明用餐等宣传标语,让每一面墙都能与学生形成交流,让每一句话都能给学生一个启迪。同时在走廊精心布置中华饮食文化、小厨师剪影等宣传画廊,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养成习惯,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良好品质。
(五)管理规范
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施4D6T管理法,不断提高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组织后勤人员认真学习食堂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讲究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在学生餐厅要设立文明监督岗、文明公布栏、服务反馈意见箱及服务热线。
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资格证,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保持餐厅内外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和消毒工作,做到每餐后及时打扫清洗。
同时营造人文化、特色化的生活氛围,食堂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为了给师生提供营养搭配合理、物美价廉的菜肴和优质的服务,我们将组织后勤人员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六)家长参与
为进一步增进家长对学生膳食和食堂工作的了解,共同参与学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学校设立食堂家长开放日,每月安排一次,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食堂,感受学校食堂的规范化管理,了解学校食堂为带给孩子们营养健康的饭菜,背后所花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相信,只要学校自上而下团结一致,把餐厅的各个环节做精、做细,精益求精,餐厅一定能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市**区**小学
2019年10月28日
第三篇:中学均衡发展一校一策
均衡验收一校一策整改推进方案
十八里堡初级中学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改工作进程,确保2018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现制定《永丰滩初级中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校一策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大整改力度,均衡配置设施、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我校义务教育办学水平。采取加快部署、分类整改的方式,积极行动,整体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我校均衡发展验收工作取得圆满结果。
二、成立领导小组
平方米,生均17.42平方米。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档案室、卫生室、心理健康室等各室齐备。现有活动场地11400平方米,学生运动场在建,内设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及250米的跑道。音、体、美器材配置齐全。学校藏书10320册,生均27.6册,理、化、生仪器均按国家基本标准配置齐全,各类电教设备、教室、公寓楼、餐厅完全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我校以“团结、求真、治校,开拓、创新、育人”为校训,以“勤奋、求实、团结、严谨”为校风,以“勤苦、严谨、务实、创新”为教风,以“勤奋、刻苦、开拓、进取”为学风。
(二)问题及整改策略
1、办学理念需进一步提升
(1)、整改策略:围绕 “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才能办好学校”这两个核心问题,提炼三风一训蕴含的思想精髓,使这种思想成为校长及教师行动的精神所在。
(2)、整改时限:2018年8月底前完成。
2、学校特色、亮点不突出
(1)整改策略:对所有校舍墙壁进行粉刷增亮;对室内设施设备进行提质改造,优化校舍环境。
(2)、整改时限:2018年8月底前完成。
6、在建体育场需提速
(1)、整改策略: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对运动场的建设速度,并合理规划体育器材、场地布局。
7、教师培训资料零乱
(1)、整改策略;安排相关人员按整理教师三年培训资料,使之规范化、系统化。
(2)、整改时限:2018年8月底前完成。
8、安全宣传教育不充分
(1)、整改策略:尽快对安全档案进行查漏补缺,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各类安全预案、安全排查、演练、讲座资料、文件等资料归类存档。
(2)、整改时限:2018年8月底前。
9、突出信息化设备应用的亮点
4、***负责学生德育、安全、卫生工作。组织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文明程度。细化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预案,落实安全工作,开展安全预案的演练,确保校园平安。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做好留守儿童的关护工作和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5、***负责项目工程建设速度和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
6、***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提升校园文化品味的同时,努力建设学校的人文文化。
7、***负责控辍保学工作及各种质量监测工作。
8、***负责档案材料的归档与管理。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小组成员,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做,列入重点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方支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良好氛围。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喻户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充
第四篇:宝兴灯笼沟河一河一策
宝兴县灯笼沟河一河一策 管
理
保
护
方
案
编制单位:宝兴县交通运输局
二〇一七年九月 方案编制背景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雅安市市委、市政府印发《雅安市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宝兴县委、县政府印发《宝兴县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为背景。编制范围、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2.1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青衣江流域支流灯笼沟河范围。
2.2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修复水生态为重点,做到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工作方案和推进实效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
2.3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强化规划约束,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维护河湖生态功能。
(2)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3)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4)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依法治水管水,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2.4编制依据
2.4.1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清洁生产促进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8)《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9)《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
(1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4.2 相关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92-2002)(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6)《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8)《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环办函〔2015〕1232号)(9)《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环办函〔2015〕1711号)(10)《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环办〔2014〕111号)(11)《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
2.4.3 地方相关规划
(1)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2)雅安市委、市政府印发《雅安市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3)宝兴县委、县政府印发《宝兴县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4)宝兴县委、县政府印发《宝兴县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5)《四川省水功能区划》
(6)《宝兴县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7)《宝兴县城总体规划》(编制中)
(8)《宝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9)宝兴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10)宝兴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11)雅安市2015年水资源公报(12)宝兴县2016年统计年鉴(13)《宝兴县河流名录河长信息表》
(14)《宝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送审)(15)《全方位绿美宝兴规划(2016-2020年)》
(16)《宝兴县河道采砂规划报告(2017年-2022年)》(送审)(17)《宝兴县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送审)
(18)《宝兴县环境保护局宝兴河流域地表水监测(2014-2017年)》 河流管理保护目标
3.1规划期
本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6年,规划期4年,至2020年止。
3.2总体目标
以全面改善河湖水环境,恢复河湖自然生态,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为总目标。
3.2.1水资源保护
量化“三条红线指标”,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流域水质水量监测系统;完成灯笼沟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建设;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完善监督考核体系。
3.2.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启动灯笼沟河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开展灯笼沟河管理范围划定宣传动员和人员培训,落实责任分工。同时,做好划界工作勘察、测绘等器具准备和标志界桩等物质准备工作,落实工作经费。规范采矿开采等行为,清理岸线垃圾,提高岸
线植被覆盖率,确保水域岸线河势稳定。加强宣传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预警应急预案。
3.2.3水污染防治
严格落实宝兴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青衣江流域支流灯笼沟河综合整治。科学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河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项目的环评管理和排污监管,除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外,对涉水项目实施区域限批。强化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管,排放达到灯笼沟河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3.2.4水环境治理
联合相关单位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每月定期发布灯笼沟河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通报县河长制办公室;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流域为单位,以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支撑,加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流治理及良好水体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每年2次,主要就水资源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依法治水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3.2.5水生态修复
联合相关单位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加大财政对水土保持防治投入力度,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河流生态保护: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涉鱼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强化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保护,加强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高发易发区水土流失治理。
3.2.6执法监督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健全河道管理机构,配备适宜的人员、资金、装配。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常态化、严格的水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和河流日常监管巡查制度;落实河流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围垦、乱弃乱倒、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加强监督考核体系建设。
3.3 具体指标
3.3.1水资源保护目标
(1)量化“三条红线”。根据《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量化“三条红线指标”,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2)建立灯笼沟河两岸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到2017年末,完成灯笼沟河两岸入河入河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账建设,加强排污监督。
(3)加强水源地保护。协助加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管理,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3.3.2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1)联合相关单位2020年底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确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明确河道岸线管理目标;完成河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工作,建立流域基本信息数据库。
(2)确保流域常年无漂浮物;防洪建设进一步完善;岸线垃圾完成清理,岸线绿化率达80%以上;规范灯笼沟河岸线采砂等行为,确保水域岸线河势稳定。
(3)落实库区岸线防治责任主体,加强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预警应急预案。
3.3.3水污染防治
(1)落实水污染行动计划,实施严格污染河流综合整治。(2)工企业防治: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3)城镇生活防治:加快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4)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治理全覆盖化;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加强畜禽污染防治。
(5)环境监管能力: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落实断面水质改善目标,制定水质改善考核奖励制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3.3.4加强水环境治理
(1)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每月定期发布灯笼沟河水环境质量及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通报县河长制办公室。
(2)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以流域为单位,以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支撑,加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流治理及良好水体保护。
(3)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每年2次,主要就水资源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依法治水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3.3.5加强水生态修复
(1)加强水土保持建设,①加大财政对水土保持防治投入力度;②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③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④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河流生态保护。①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②涉鱼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3)推进河流生态修复。①强化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保护;②加强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高发易发区水土流失治理。
3.3.6加强执法监督
2017年底,完善地方工作制度,健全河道管理机构,配备适宜的人员、资金、装配。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常规联合执法每月至少1次。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围垦、乱弃乱倒、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加强监督考核体系建设。灯笼沟河现状调查评价及问题分析
4.1流域概况
4.1.1地理位置
灯笼沟河位于宝兴县永富乡中岗村,离县城46公里,河道总长约3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68.3平方公里,河口流量约2.53立方米/秒,宝康公路穿越此地,现情况良好,无黑臭现象,无污染直排现象,水质清澈见底。
4.2基础资料收集整理
按照“村镇为主,部门配合”的原则,沿河各镇、村根据工作目标和内容,集中组织力量特别是社会公众力量,完成对辖区流域范围内的污染源开展“地毯式”排查,调查的内容是集雨范围内所有工企业排污口、城市生活污染、农业畜禽养
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河道采砂、渔业养殖和垃圾入河、水域行洪障碍、堤岸损毁、河底淤积情况、河面垃圾、绿化破坏、沿岸违建、滩涂用占地情况、其它有关问题等情况。镇村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自职能职责,针对问题提出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四张清单”要根据本条河流实际问题编制,不能闭门造车。
灯笼沟河主要是流经明礼乡村民聚居区,河道功能主要是泄洪、发电、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通过从灯笼沟河沿线的调查走访及查看资料,灯笼沟河的基本情况有:①河道生态流量不足,存在断流情况。河流管理保护的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5.1 水资源保护措施
5.1.1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制度
(1)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谁最远管理制度的意见》(川府发【2014】31号)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监测预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
(2)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11】39号),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加强节水型社会重点县、节水型城市建设考核,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切实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快推进工业节水。积极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在城区推广生活污水再生水。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积极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和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3)完善水功能区划分,加强水功能水质监测,确定区域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水功能区划,依法划定水功能区,明确水质保护目标,实行分级分类,并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依据。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逐年提高监测覆盖率,开展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科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意见,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4)按照《宝兴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虑办法》严格落实好水资源管理责任制,5.1.2严格入河排污口管理
(1)开展入河排污口普查及信息台账建设,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同意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意见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重要依据。
(2)严格排污许可证核发,强化排污监管;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制定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加强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
5.2 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5.2.1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与防治
(1)明确打捞流域漂浮物责任主体,加大打捞力度。建立河段漂浮物管理制度,各乡镇分段负责,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定期打捞,还流域一片青山绿水。
(2)加强岸线防洪建设。根据《雅安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拟建项目表》规划,针对锅巴岩段加强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锅巴岩段两岸防洪条件,严格涉河和临河项目规划审批,高效配置岸线资源。
(3)岸线垃圾种类多。全面清除岸线垃圾,加强岸线绿化建设和水土保持保持建设。
(4)严禁非法采砂、电鱼活动。开展河岸定期巡视,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5)落实河道干流已建码头、桥梁责任范围、责任主体,加强管理。(7)依法对侵占河道建筑物监督排查,对重点突出问题处进行依法拆除。
5.2.2加强库区岸线防治
落实库区岸线防治责任主体,加强管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预警应急预案。
5.3 加强水污染防治
本方案从梅里川段流域综合整治、工企业防治、水环境监管防治等方面进行水污染防治。
5.3.1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严格落实宝兴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梅里川流域综合整治。科学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河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项目的环评管理和排污监管,除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外,对涉水项目实施区域限批。
5.3.2工企业污染防治
(1)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台账制度,完善企业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施“阳光排污口工程”,2018年底前工业企业完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工业企业建立污染源环境管理台账,编制排污状况报告,开展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监测数据、排污状况。完善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机制,逐步实现工业污染源排放监测数据统一釆集、公开发布,不断加强社会监督。
(2)实施不达标企业“红黄牌”管理。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对企业守法承诺履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抽查排放情况,实施环境信用红、黄牌分类管理,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对超标或超总量的排污企业予以“黄牌”警示,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2017年起,制定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确定达标率并逐年提高、落实到位。2020年底,工业固废处置与综合利用率达到95%。
(3)加快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长期超标排放的企业、无治理能力且无治理意愿的企业、达标无望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依法予以关闭。
5.3.3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等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落实执法、监测等人员持证上岗;完善镇环保机构能力建设,加强镇基层环保执法力量,逐步提升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对污染源现场检查的技能和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取证的能力。
(2)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结合水生态环境功能区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状况,围绕区域排污限值确定、监管、效果评估等关键内容,开展和推进区域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将污染物排放种类、浓度、总量、排放去向等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核定区域排放限值,制定污染源减排方案。
(3)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达标排放。逐一排查工业企业排污情况,达标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稳定达标;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重点打击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废水、含病原体污水,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
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造成生态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落实赔偿制度。提高环评等行政审批效率,严肃查处相关领域的越权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久试不验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构成环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 加强水环境治理
5.4.1加强水环境治理通报
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
5.4.2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强度
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确保河流良好水体保护。
5.4.3做好宣传工作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每年2次,主要就水资源重要性、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依法治水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的意识。
5.5 加强水生态修复
5.5.1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
(1)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对违反《水土保持法》的违法行为和不按《水土保持方案》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坚决查处。
(2)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加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4)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5.5.2 加强河流生态保护
(1)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开展河流生态安全调查和评估,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维持河流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实施河道绿化工程和河流滨岸生态拦截工程。
5.5.3 推进河流生态修复
(1)加强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高发易发区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生态防护林,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河流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屏障。
5.5.4 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
按照《雅安市水务局、雅安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雅水发[2017]88号)通知要求,完善水电站下泄流量措施和监督。
(1)采取工程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
灯笼沟河流域上共有电站2个(不包括在建和废弃电站),开展了环评的水电站按照环评批复方案确定下泄生态流量,对于未开展环评的电站,因各电站取水方式不同,对各电站采取的工程措施有所差别。针对闸坝式取水电站,按不低于各电站河道多年平均流量10%下泄生态流量的标准计算孔口开度,并在闸门槽内按计算出的孔口开度加门槽垫块,确保生态流量的下泄;针对其他方式取水的电站,按不低于各电站河道多年平均流量10%下泄生态流量的标准,采取大坝开孔或降低沉砂池侧溢堰高度等型式,确保电站生态流量的下泄。
(2)完善整改措施确保生态流量接受监督
全乡所有电站除采取工程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外,还需采取以下整改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实行规范化管理:
1、竖立标识标牌,公开电站取水信息
各电站在厂房内、取水口分别设立公示牌,对电站取用水情况进行公示,内容包括电站名称、取水来源、取水流量、装机规模、下泄生态流量数据、责任人、举报监督电话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2、完成生态流量下泄实时监控设备的安装
对已安装生态流量视频监控设备的电站加装水位仪或者流量仪,并连接到水务局监控平台。其余电站按照《雅安市水务局、雅安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雅水发[2017]88号文)要求,必须完善下泄生态流量监控设施(水位仪、流量计、视频监控选一)建设,按要求有效接入监控系统,并确保监控设施的长期可靠运行。对联网难度大,不能将监控资料上传的电站,必须自行保留监控资料一个月备查。
3、按规定完善取水许可资料
2002年5月1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实施之前建设的水电站须填写《取水许可证登记表》进行登记。办法实施之后新建、改建、扩建的水电站应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并通过审查。对于部分水电站存在“一证两站”的情况,须重新办理取水许可证,做到“一证一站”。
(3)对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的管理措施
1、进一步明确监管对象。除拦河建筑物所在河段外,还造成了其它脱减水河段的电站,列入监管范围。
2、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各电站所在乡(镇)、村、组需指定监控人员,及时向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反应各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违规情况,以便于对违规电站及时进行查处。
3、进一步明确监控措施。由于监管技术条件的限制,根据水电站所在的河流、电站装机、取水方式和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结合取水河段重要性,各电站必须按照(雅水发[2017]88号文)要求拟定下泄生态流量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包括取水口改造、视频监测设施安装、公示牌竖立),于2017年8月10日前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书面报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取水口整改、视频监测设备的安装、取水资料的公示等工作,并形成书面整改工作报告(附整改前后对比照片资料)报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
4、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由于河流管理的复杂性,在运用科技监管手段的同时,要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加强取水对象的取用水管理,检查各电站坝址处下泄流量的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对生态问题突出、社会反映强烈、整改措施不力的水电站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不按要求整改的电站,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5.6 加强执法监督
5.6.1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健全河道管理机构,配备适宜的人员、资金、装配。
5.6.2 健全监督执法机制
(1)加强河流管理保护联合执法。建立多部门、常态化、严格的水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和河流日常监管巡查制度;落实河流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常规联合执法每月至少1次
(2)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坚决清理整治非法建设、排污、设障、捕捞、养殖、围垦、乱弃乱倒、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
(3)将河道管理目标纳入年终考核计划。落实职责分工、强化监督考核
6.1加强水资源保护
6.1.1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1)“三条红线”管理:(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注:列第一位的责任单位同时承担牵头联络责任,下同)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考核:(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审计局、县人社局、县统计局、县文新广局、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6.1.2入江排污口管理
(1)入江排污口信息台账建立:(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沿河乡镇)
(2)排污许可证核发,入河排污口整治:(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沿河乡镇)
6.1.3水源地保护
(1)饮用水水源地规划化建设:(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2)完善水源地名录表,加强在线水质监测:(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6.2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
6.2.1加强水域岸线划定工作
(1)河道管理范围划定:(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2)水土保持防治范围划定:(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6.2.2加强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与防治
(1)漂浮物清理:(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2)防洪减灾工程:(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3)岸线垃圾清理:(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4)非法采砂电鱼活动监管:(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沿河乡镇)。
(5)河道干流已建码头、桥梁管理机构制度:(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6)侵占河道建筑物监督排查拆除:(责任单位:河长办、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沿河乡镇)。
6.2.3加强库区岸线防治
库区岸线防治:(责任单位:河长办、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交通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扶贫移民局、沿河乡镇)
6.3加强水污染防治
本方案从河流综合整治、工企业防治、城镇生活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监管防治五方面进行水污染防治。
6.3.1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严格污染河流综合整治:(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6.3.2工企业污染防治
(1)工业污染源自行监测和信息公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2)实施不达标企业“红黄牌”管理:(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3)加快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4)实施重点行业企业限期达标排放改造:(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6.3.4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1)推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规划和建设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2)加强畜禽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3)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沿河乡镇)
6.3.5加强环境监管能力
(1)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
(2)加强监管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城管局、沿河乡镇)。
(3)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规划和建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城管局)
(4)加大环境执法监管:(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城管局、沿河乡镇)。
6.4加强水环境治理
6.4.1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
(1)加强水环境质量通报:(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6.4.2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
加大环境生态保护资金和人力投入:(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
6.4.3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
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开展:(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局、县文新广局)
6.5加强水生态修复
6.5.1 加强水土保持建设
(1)财政投入:(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2)预防监督执法检查:(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政府督查室、沿河乡镇)
(3)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4)水保宣传:(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教育局)
6.5.2 加强河流生态保护
(1)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涉河乡镇)
(2)生态补偿:(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发改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
6.5.3 推进河流生态修复
(1)强化涉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保护:(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局)
(2)构建生态屏障:(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国土局)
6.6加强监督执法
6.6.1 完善地方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责任单位:县委法规室、县人大法制委员会、县政府法制办、县委编办、县人社局、河长制领导小组、总河长办、河长制办公室)
6.6.2 健全监督执法机制
(1)联合执法:(责任单位: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沿河乡镇)
(2)打击涉河违法:(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农业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沿河乡镇)。
6.6.3监督考核
(1)目标考核:(责任单位:县委目标督查室、县政府目督办、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沿河乡镇)
(2)监督体系:(责任单位:河长制办公室、河长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沿河乡镇)保障措施
党政主要领导“挂帅出征”,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保护技术和管理规范体系;落实管理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主体、人员、设备和经费;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建立健全多部门、常态化管理保护联合执法体系;促进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密切配合。
牵头单位:宝兴县河长制办公室;责任单位:水务局、环保局、发改局、公安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住建局、城管局、宝兴县9个乡镇。
7.1 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河长的领导体系,落实各级河长制工作机构、编制、人员。按照“先构建、后完善;先实施、后规范”的工作思路,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县、镇、村三级同步开展河长制各项推进工作,做到工作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河流管理保护工作的前沿作用,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地生根”。
7.2 建立工作制度
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巡查督导督办制度、验收制度、部门协调和上下联动机制、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等工作制度和机制。协调解决河流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通报河流管理情况。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河流管理保护工作。
7.3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投入,广泛利用社会各界资源,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灯笼沟河流域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县财政加大对灯笼沟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投入,按照灯笼沟河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计划表,安排地方自筹专项资金。农业、林业、水务、住建、卫生、环保等县级相关部门应及时跟踪研究国家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7.4 加强项目监管
实行流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目标责任制、招标制、审计核查制以及项目和资金全程监督考核制度。县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项目所在乡镇政府是项目实施主体,确定业主负责制。严格项目招投标工作,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建成后及时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加强资金管理,规范相关文件、资料和有效票据的管理。
健全水污染防治“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河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审批关,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7.5 注重宣传引导
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对河长制工作进行权威解读和信息发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宣传部门要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宣传工作计划,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加强宣传引导;要抓好组织河流管理进学校、进课堂宣传教育活动。在灯笼沟河出入口,设置固定的水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栏、警示标语;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进乡镇入住户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流域内乡镇居民和沿河村民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和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河流保护的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环境、自觉保护环境、共同参与灯笼沟河流域治理的良好氛围。
7.6 强化社会监督
为企业、公众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规培训和咨询,邀请全程参与重要环境保护执法行动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调查,多渠道听取公众对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接受群众举报投诉、限期办理、公开办理过程和结果;建立举报人奖励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河库管理保护。加强门户网站投诉信箱、环保投诉热线、阳光政务热线、来信来访等受理工作,认真办理群众对河库管理保护的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办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鼓励、引导民间环保组织有序参与,聘请相关专家学者、生态文明志愿者、政风行风监督员等对河库管理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适时开展河流管理保护第三方评估。
7.7 严格考核问责
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等专项考核,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及有关成员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重要内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相关规定,完善河长制问责机制,加强河长制工作的督查督办,定期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通报,对落实河长制工作不力,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岸线管护、水生态修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的,严格追责。
第五篇:一案一策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镇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镇党 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镇、村两级干部积极参与的信访维稳工作格局,定期对信访维稳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及时上报有关相关信息。
2、明确责任,规范制度。领导接访包案,做到领导亲自阅批、督办,谁接访的案件,谁负责到底。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包村、包片干部每日到村排查不安定因素,及时掌握动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规范调处,化解矛盾。坚持每周一次矛盾纠纷调处调度会,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集体会商,对排查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限期办结制,一月一总结,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问题不上交,责任不推诿,矛盾不激化。现已妥善解决了东南角商业街、老周庄第三村民小组企业用地、北齐砖厂、吴吕二化厂占地等时间跨度长、范围广的一批群体案件。
3、充分落实一案一策。我镇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案件,建立台账,实行“一案一卷(宗)”永久性保存。接访人员从接案到调查,从办结到回访,首先要研究化解对策,并一一登记在册,采取这样的办法,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根据各类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逐案制定调处方案,调处过程中讲究调解技巧,察言观色,循循善诱。同时,大力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耐心细致地做好劝导调解工作,有效地避免矛盾激化。
当前,我镇重点案件及重点人员主要是雷清明、胡金兰夫妇涉法涉诉案件。此案属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涉及公安、法院、林业局等职能部门,镇主动与职能部门沟通信息,及时掌握案件动态,积极做好雷清明、胡金兰夫妇稳控工作。镇成立了由主管副职、派出所民警及综治办人员组成的专门稳控小组,积极做好夫妇二人的思想工作,主动建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