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有爱无碍”——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

时间:2019-05-12 14:2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爱育爱,有爱无碍”——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爱育爱,有爱无碍”——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

第一篇:“以爱育爱,有爱无碍”——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

“以爱育爱,有爱无碍”

----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

按照特教高研班的计划,参观宣武区培智学校、西城区培智学校、花园村小学、农大附中等学校,进行影子培训,听了校长的介绍,听教师上课,参观校园,与学生、教师面对面,很受启发。无论是特殊学校,还是随班就读,北京的特殊教育都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其中西城培智学校,留下较深印象。

一、《综合课》的启示: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寓教于乐。

《综合课》基本上以生活实践为主题,融合多重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收获,体会和提高。如“小车跑起来”、“成长的过程”。

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由于学生的情况差异性较大,所以分成AB两组,两个老师各带一组,既关注到全体,又照顾到差异。

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出一些方法、结论。如小车要跑起来必须有轮子,轮子是圆形,小车有4个轮子,轮子的大小必须统一等;“成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种子、发芽、长叶、长大”等过程,让学生学习到植物成长的顺序,了解“越长越高、越长越多、越长越大”等概念。学生不仅学习了基本生活常识,提高了语言表达、数字逻辑、辨别观察等能力,掌握了某方面的技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活动中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的言行,一点一滴的肯定,关爱之情绝非做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规范,育人于无形之中;能力强的学生做示范,带动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大家共同完成,关爱到全体。

整个教学,都是老师带着学生做游戏,学生完全是在“玩”中完成,学生玩的开心,但是,玩的每一个内容、每一个步骤都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掌握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朝前走。

二、学校建设的思考:爱在其中

1、西城培智学校是中国特殊教育历史悠久的学校之一。学校实现一体化办学,学校有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在完成义务教育后根据学生特点开展职业培训,学校以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以爱育爱,有爱无碍”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理论,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

2、学校有系统的教育体系。学校办学悠久,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沉淀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到现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校园文化设计特色鲜明,区域明显,规划整齐,功能齐全。课程设计强调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从学生、家长、教学等的实际出发,实行老师包班管理制,将管理、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权利下放到教学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颇具特色。学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实行“宽基础、活模块、多功能、个别化”的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了汽车美容、烹饪、保洁、家庭服务等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当烹饪专业为老师提高可口的饭菜时,所有人既感动又兴奋:这些学生学成后不仅可以打理家务提高自己的居家生活质量,而且鼓励学生步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关爱让学生充满自信。

3、校园到处充满育人环境。不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是场所的设计,都充满了对学生浓浓爱意。学校的办学思想: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教育理念: 挖掘潜能、差异发展、服务生活、着眼未来。校园文化从理念到设计都极具人性化,主题教室的布置都从生活出发:交通、家具、社区医院、超市、自然长廊、特奥长廊、餐厅等,真正体现“生活既教育”的理念。

学校实施单元主题综合教学,在确定主题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单元主题的确定符合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培养目标,单元主题的确定和生活实际结合,单元主题的确定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对学生的浓浓关爱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4、教师团队有活力。在与教师的接触中,不管是单一辅导,还是团队的训练,不管是上课还是协助其他工作,不管是主题教室的布置还是课程改革的设计,大家积极参与。在校园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张自信的笑脸,对学生都是温柔的微笑与肯定。

第二篇:“以爱育爱,有爱无碍”促特校发展——北京宣武培智学校的参观心得

“以爱育爱,有爱无碍”促特校发展

——北京宣武培智学校的参观心得

2014年4月 10日,我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一种内心的冲动,到北京市宣武区培智学校参观学习。走进到宣武培智的校园,迎着春天明媚的阳光,零距离接触这里诗情画意般的校园文化,感受他们在管理、课程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成效与做法,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思路拓宽了许多。

以“以爱育爱”为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以“我爱学习,我爱生活”为校训的宣武区培智学校,处处体现着“有爱无碍”的人文关怀。走在这里的校园,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说过:“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宣武区培智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这里校园面积不是很大,但幽雅洁净,校园随处干净整洁、美丽大方。尤其是这里环境布置,别具一格,温馨务实。学校整体布局以“社区化”为主题,各分区既具有独立风格又相互辉映。你看,灰色平房区的学习社区、蓝色平房区的生活社区、绿色平房区的康复社区、橙色平房区的服务社区,组成了这里亮丽温馨的校园环境。不管是各社区,按春夏秋冬来布置各个楼道、墙壁处处是课程,校园文化中无处不渗透着生活知识、浸润着爱的教育。他们以这样无声的方式于无声处创造着文化建设和“无碍校园”。宣武培智爱的教育不仅体现在“无声”处,更体现在“有声”处。他们一直执着致力于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爱”的能力。教育科研培

训、师德师风培训,通过培训内容的经常化、常态化提高教师基本功。通过“科教研室设置一体化”、“科教研干部一体化”、“科教研干部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实现校本研究的科学实施,并收获了累累硕果。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他们获得的课程成果有:141篇论文、案例分别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11篇获市级奖项34篇获区级奖项;17篇课程成果在《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而且不断涌现“教坛新秀”,教师基本功荣获嘉奖者。这里成果,没有学校领导班子精干务实、坚持不懈的带头培育及钻研,没有教师们孜孜不倦的学习及投入研究,是无法实现的。在这里,每一分子都在各自的岗位,在每个环节充分地、恰到好处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以此实现了学校管理的高效运行;学校的教师队伍工作扎实、敬业爱岗。有人说:“有了好领导,就有一所好学校”。正是因为这些领导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们,教师们自觉地做好份内份外的事。

“加强课程建设”是宣武培智的重头工作。基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基于学生需求、基于家庭的期望,根据生活化教育理论、个别化教育思想、建构性教育理论以及支持性教育理论,他们确定了以“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为背景的课程建设。个别化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个别化课程内容与方法策略,实现学生个人成长。生活化课程他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选择教学主题,并模拟生活环境和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掌握生活技能,提升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一体化的课程价值追求在于学生的教育训练、康复训练、就业指导、休闲娱乐等整合一体,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四者结合。将智障儿童融入社区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教育及训练。课程建设注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在这些课程目标及课程网络的统领下,课程实施得以有目标、有计划、可持续发展。课堂目标的制定以“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兼顾整体与个体差异”为原则,确定班级教学方向及个体教学重点。在课程实施中进行集体教学、分组分层教学、个别训练以及家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我想,基于特殊儿童接受能力欠缺,学习能力及生活技能有限,个体差异大的特点,“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课程建设是特殊教育学校必然的课程定位。但是真正要做好课程的实施,将课程目标融入到各个教学领域及环节,没有特殊教育领导人前瞻性的特殊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锲而不舍的追求及奋斗精神,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工作者集体群策群力,坚持不懈并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是难以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的。

走进宣武培智,就是走进学生生活的各个社区。这里不仅满足于课程建设,课堂实施,更通过无处不在的模拟社区化环境培养学生的社区生活经验及能力。他们把从生活中来的问题搬到校园,模拟环境,让学生在校园技能体验各种社区生活。更重要的是,宣武培智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内容,如校内模拟超市、医院、家居生活、社区生活等,并结合实际,将学生带出校门,体验社区生活,如综合商场购物活动、快餐店点餐、乘坐地铁等。而细化的课程

内容,即是为完成社区生活需要的能力服务。他们采用主题教学,细化的知识点最后再整合成到主题活动所需的能力。处处为学生“走出家庭、走进学校、走上社区”考虑和着想。

宣武培智的职业课程对于开展职业训练的学校也非常有借鉴价值。他们的职业教育模式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开展。对智障学生加宽专业课和基础课,培训职业知识与技能,合理调试职业训练模块内容,培养学生以适应社会生活自理、参与社区、掌握专业职能的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学生技能。

宣武培智是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以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及需求进行设置及实施。学校发展至今天,是一所有“宽度”、有“高度”、又有“厚度”的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宣武培智,我们不无感觉自己也变得有了更多的“厚度”,把这里的工作理念,这里人的工作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路必将走得更顺、更宽。因为我们需要科学、务实的课程建设,需要敬业、钻研的特殊教育精神,更需要有一股不放弃、不停歇的勇气及脚步。

在参观学习时,我始终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敞开心扉去凝视、去倾听、去交流、去捕捉、去汲取。我始终不忘对照自己和学校的实际,做深度思考,从中吸收别人经验,寻求加快教育发展的良计妙策。收获多了,反思也随之多了:

反思一:办好一所学校,学校管理是关键。

孔老夫子早就告诫我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就包含着这个道理吧!管理者要做一番实事,就要对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引领,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要依靠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应将教师吸引到学校管理中来,建立教师愿意共享的远景,并提供通向未来的桥梁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感染全体师生,让文化环境成为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另外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激励能使管理这个湖泊具有源头活水和美丽的涟漪,当然激励除了物质激励以外,还有环境激励和精神激励。

反思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升华。

宣武培智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培养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人作为发展目标,秉持“以爱育爱,有爱无碍” ”这一核心理念,引导和熏染教师“爱学习、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抓活动、重实践,培养智障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社区生活能力。开拓出了学校勃勃发展的局面,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令人鼓舞。由此,我想,我们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实际,努力打造品牌,树立起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三: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动力。

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和发展的重要指南,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是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工作力度,坚持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题实验研究为重心,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核心,不断推动学校向纵深发展。认真分析宣武培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重视。学校校长参与主研,全员参与。二是方案具体,措施落实。从计划制定、资料收集、具体个案记录、论文撰写都有完善的安排,科研工作材料非常齐全,并且学校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目标,并把此项工作与评优评先、评职称、考核挂钩,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几年的坚持,许多教师硕果累累,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极高。

反思四:教育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宣武培智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开发到课程的具体实施,宣武培智事无巨细,环环相扣,从学生生活及实际出发,永远不离开科学、务实、有效的宗旨及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自信而坚定。

虽然这次挂职学习结束了,但人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此次挂职锻炼学习,大开眼界,我将把汲取的营养和精华哺育在特教事业上。

第三篇:《以爱育爱》

以爱育爱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启文小学

李红荣

北京市特级教师李烈说:“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周围人的尊重。他们在爱中学会的是爱,在尊重中学会的是尊重,在理解中学会的是理解,这就是我们倡导的以爱育爱的教育观。”--------题记

担任班主任工作20余年,接触了很多很多的学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多都已忘怀,可每次想起“吕浩”这个名字,我的心绪就会难以平静,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回忆那段难忘的经历,也以此来鞭策和鼓励我把教育事业做得更好,实践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并且把爱传递下去。

认识

那是1996年的9月1日,新学期开学报到,担任四年级(2)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我,一直从早上七点忙到十点半,拥挤的学生和家长才渐渐离去,我长长的叹了口气,快速的数了数报名学生,共65人,还差一人未报到。是谁呢?我急忙核对了一下报名册,是---“吕浩”我查了查他的成绩单,特糟。我在心中暗暗祈祷:快点转学吧!

十一点,他没来,十一点半,他还没来。我心里的石头快要落地了,十一点五十八分,我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回家“你----是四(2)的老师吗?”我回头一看,惊呆了:一个小男孩,光溜溜的头,头皮似乎溃烂了一样,还满是白粉,唯有一双忽闪忽闪的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我。随后就两手在光头上不停地挠,那白粉似的东西不断地飘落,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我无可奈何地给他报了名。

后来,我听吕浩同学的前任班主任说,吕浩的父母离婚了,孩子判给了爸爸。母亲一直在新疆打工,只是在逢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吕浩的爸爸在县里承包了动力厂,整天忙于工作,管孩子的事,就抛给了吕浩的后妈。后妈还有一个刚刚两岁多的男孩。吕浩呢,得了皮肤病,痒得难受,同学嘲笑他,后妈嫌弃他,而父亲又整天忙着挣钱,无暇顾及他。

认识了吕浩,我沉默了很久,一个仅仅十一岁的孩子,一个生病的孩子,他多么需要人照顾,需要爱抚啊!我是孩子的老师,也是一个母亲,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吕浩找回遗失的爱!让他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地成长。

鼓励

九月的天气还很热,同学们都穿着漂漂亮亮的裙子或短袖短裤,可吕浩由于有皮肤病,所以一直穿着长袖长裤,戴着帽子,虽然后妈每天都给他擦洗,但还是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犯病时,他就在教室里脱掉上衣,不停的用手乱抓,有时抓得身上一道一道的血印。更为严重的是,有时他还光着上身睡到桌子底下,不停地呻吟。同学们都吓坏了,不愿意和他做同桌,我也很害怕,怕他的皮肤病传染给我,传染给其他学生,于是我在教室的左前方给他设了一个“雅座”。多次,我给孩子爸爸打电话,让他多关注孩子的身体,可他却不以为然。我很心痛地对全班说“别嫌弃吕浩,那是病,可恶的病魔在折磨他,他这么痛苦,还坚持来学校,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应鼓励他,真勇敢!”有的学生默默地看着他,有的点点头,有的还大声喊:“吕浩,你真棒!”。没想到吕浩,慢慢站起来,转过身,深深的向同学们鞠了一躬,还说了句“谢谢!”声音低低的,但脸上却洋溢着快乐。我觉得心里暖暖的。

十月的天气开始凉爽了,吕浩的心却热起来了。经过我、校长多次和吕浩爸爸交谈,他终于同意再去宝鸡,西安等大医院去给吕浩看病。爸爸带他看了几次,他的病,终于有了一点点好转。同学也敢和他说话了。我发现,吕浩变了。虽然犯病时,还隔着衣服乱抓,呻吟。但,他已经不再睡到桌子

底下,不再脱光衣服了。上课时,偶尔还高高举起小手,每当此时我会不失时机的鼓励他:“吕浩真勇敢,上课能举手发言了,进步真大!”同学们为他鼓掌,他笑了,我更开心。第二次月考,吕浩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帮助

又是九月一日,早上八点,我刚刚来到教室门口,就发现吕浩已经站在那里“老师好!”,我心里甜甜的,他穿得干干净净,虽然头上,脸上还有白粉,可那只是一点点,他的头发也长出了少许。他告诉老师,暑假,爸爸带他去北京看病了,前天才回家。医生说,一个月后,还要去看病。我笑着说“孩子,听医生的话,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他笑了,笑得很开心。我发现,他已经很少犯病了,如果犯病,也只是轻轻挠挠。他学习也认真了,而且能常常举手发言,按时交作业了。同学们也愿意主动和他一起做游戏,学习了。我很开心,吕浩比我更开心。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吕浩还没去看病。经过打听,才知道,父亲的工厂已经倒闭,吕浩看病花去了十多万,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了,父亲再也没钱去给他看病了。我又一次沉默了,难道孩子的病就不看了,他又要再受病痛的折磨?想到这里,我再也坐不住了,便急匆匆地推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听了吕浩的遭遇,校长立即召开了全体教师、学生大会。在学校的号召下,全体师生纷纷伸出了双手,奉献了一片片爱心,为吕浩捐钱两万多,县上的红十字会,还为他捐款5万,在我们的感召下,吕浩的亲生母亲也凑足了3万元钱去北京照顾他。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和爱抚,吕浩要去北京看病了,临走那天,他哭了,幸福地哭了!

成长

又是九月一日,早上八点,我刚刚来到教室,“老师好,老师好”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伴着一群群孩子来到了教室,“老师,你快看吕浩!”一个女生兴奋地对我说。我抬头一看,一个穿戴整齐、白白净净的小男孩映入了我的眼帘,他——吕浩。啊,全变了,变得活泼了,变得更加开朗了。同学们都围着他,问这问那,吕浩的脸上荡漾着无尽的快乐。课堂上,他发言更积极了,作业也更工整了,课间,他总有看不完的书,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同学们更喜欢和他玩了。

六年级毕业统测时,他语文:90分,数学:98分,比起入学时的成绩可以说是一种飞跃,在我们班名列第三,拿着三好学生奖状离校的那一天,他笑了,笑得那样灿烂,临走时,他交给我一封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们,感谢所有的好心人„„是你们让我找回了遗失的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像您一样的老师!”。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中暖融融的。

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并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

吕浩的故事,让我深深体会到:对于学生,特别是缺少爱的学生,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爱心、信心、耐心,就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爱的种子一定会以爱育爱,越来越浓烈!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处处充满爱。

第四篇:以爱育爱

以爱育爱以德育德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明确提出了“泛爱众,而亲仁”“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中外教育家的论述让我们坚信:未来教育就是大放异彩的爱的教育。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学生能否成才,能否有用,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具有“大道远行,天下为公”的胸怀,是否具有博爱之心和为人之德。做人是做学问做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有爱心就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潜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我们追求“爱”的教育——以爱育爱。首先要真爱,这是爱的前提;其次要博爱,即对每个生命个体都要有“爱”的付出。第三要自爱,这是自立自强、超越自我的基础。最后要会爱,否则“爱”就会变成一种负担甚至伤害。

我们追求德的作用——以德育德。我们认为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以德育德,首先是重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次是树德,就是教者的“榜样”、“示范”和“感召”;再次是立德,即学生形成宽广的胸怀、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最后是守德,是指遵守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爱心可以传递,美德在于教化。

我们的教育思路是:爱心育人,全员育人,榜样育人,环境育人。关爱每一位学生,以爱心打造快乐的学习园地,以信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恒心开通学生的多元智能,以决心创造卓越的人生业绩。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富有爱心、为人踏实、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全力打造“领导齐心、教师尽心、学生用心、家长开心、社会放心”的“五心级”学校。努力将拔山中学创办成巴渝名校——农村示范高中。

我们的做法是:第一,课堂教学渗透,课外活动延伸,日常生活熏陶,社会家庭配合。第二,全方位挖掘“爱”与“德”的教育元素,创设“爱”与“德”的育人环境,交流“爱”与“德”的自我体验,搭建“爱”与“德”的迁移平台,让爱心充满校园,让美德滋润心田。第三,深化教育活动,倡导“零拒绝”,即教育活动中不允许拒绝任何一个学生;实现“零距离”,即切实体现师生平等,真诚沟通,达到情感与情感的燃烧,人格与人格的熏陶,品行与品行的影响,成功与成功的对接。第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功底扎实,教艺精湛,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用示范引路,用榜样感召,使学生守住宁静的心家,融入和谐的大家,成就伟大的理想,奉献伟大的国家。

我们坚信,教育者爱的真诚必将换来学生真诚的爱,教育者品德的高尚必将换来学生高尚的品德。“以爱育爱,以德育德”的办学理念,因为重视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的学生一定能够成就梦想、服务人民,学校也会因此收获希望、造福社会。

第五篇:以爱育爱

以爱育爱

灵宝市故县镇安家底小学 李文丹

孝敬父母,是人类相生相亲的自然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传统伦理文化,孝敬老人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奉行的一条道德规范。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都以孝为荣。古代有虞舜孝感动天,包拯辞官事亲;近现代有林则徐性尤孝友,叶剑英尽孝听母教,就连邓小平同志也深情地说过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许多的孝心孝行,为今人和后人做出了光辉榜样。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门正面墙壁上悬挂的一幅标语就是“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或“爱科学”时,苏霍姆林斯基回答说:“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真心真意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呢?”

我校位于灵宝著名的矿业重镇——故县镇,全镇矿石冶炼业已成为本镇经济建设的支柱。经调查,(乡镇合并以前)有70%的学生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矿石冶炼业,正是这群“矿业人”的吃苦耐劳、坚毅聪慧创造了矿业之乡繁荣的经济。但随着矿业之乡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孝道”美德正渐渐地被人遗忘, 人们传统的孝道观念开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天大地大不如票子大,爹亲娘亲不如金钱亲。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正处在独生子女的特殊社会时期的学生中不孝敬父母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多。娇生惯养、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只知索取长辈之爱而不图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听父母的教诲,与长辈顶嘴时有发生,不孝的行为导致品德败坏,纪律松懈,学习懒散,家庭出现了子唯教育的普遍现象。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顶嘴的声音盖过了父母;父母辛勤劳动赚钱,勤俭节约,孩子好吃懒做,出手阔绰;孩子在家中习惯任性,颐指气使,父母就像是围着“太阳”转的“月亮”,默默奉献……

就我们安家底小学而言,长期以来由于德育工作显得过于简单,教育的内容空、方法旧、灌输说教多、实践活动少,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言行不一和“知行”脱节现象。因此从孝敬教育着手,规范学生的行为,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2015年春季以来我们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努力找到了一个学校德育“支点”,一个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支点”,这就是以“孝敬父母”为起点的“孝亲教育”。这项德育工程旨在增强学生的孝敬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切实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全面优化和改善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以下是我们工作中的几点具体措施:

(一)创设浓郁的孝亲教育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孝亲习惯奠定基础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书,学生可以在“多看”中“多识”,进而“多问”。因此,我们立足现状,因陋就简,力求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想方设法,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1、让墙皮说话,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在校宣传窗设立“孝敬窗”;定期在红领巾广播站播放“孝敬教育”的专题节目;黑板报中增设“孝敬角”。总之,在整个孝亲教育中,学校力求把孝敬教育融入一景、一物、一事之中,为学生们的孝敬习惯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开设“知心屋”,为学生养成孝亲意识提供心理保障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猛发展的时期,待人处世较天真,但多迷惑。“知心屋”的开设,则成了众多学生找回自信与勇气的港湾。“老师,我妈妈为什么整天在工厂里忙,从来都不关心我、理解我呢?”“老师,为什么那么多小朋友不喜欢我?”而辅导员总是耐心倾听、引导开解。

(二)创设孝亲课,增进孝亲教育的知识性。2015年春天以来,我们在广泛征集广大教师和家长意见的情况下,自编了以《孝心无价》为题的孝亲课教材。教材选取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名人的孝亲故事。

课程开设依托晨会、班队与思想品德课,间周一次。由班主任任“孝亲课”辅导员,做到孝亲课教学计划、时间、教材、教员“四落实”。

孝敬课教育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围绕尊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这一主题进行;

第二阶段:主题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承担对他人的责任;

第三阶段:主题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承担对集体的责任;

第四阶段:主题为:奉献社会,献身祖国,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四个阶段的内容相互联系,紧紧围绕个人的责任问题层层深入,不断提高并且将孝敬教育内容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紧密地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课间交流时,有的同学说:“孝敬教材中的子仲负米、陈毅探亲,他们的孝感天动地,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孝顺长辈,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伟大,但至少我们能让父母放心、省心、舒心、替父母洗件衣服、盛碗饭等。”学生通过读这类文章,从一个个主人公的事迹里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们开始反思,他们开始学习,他们开始行动。

(三)设立“孝亲日”,布置孝亲作业,建立“孝亲课”实践笔记

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当一天父母”的易位型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的生活。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的辛苦,产生为家庭、父母分担忧虑的愿望,这种责任感的产生会使他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独立位置,减少依赖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校内,则广泛开展家务劳动、生活自理能力技能比赛,“父母生病时”、“我为父母过生日”等主题队会以及征文活动。校内外互相结合,教、学、做合一,融抽象的“孝心”教育于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和思想道德的升华。从爱自己的父母到爱别人的父母,扩大到爱人民,爱祖国,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此同时学校创设了三个“集体流泪的节日”,即“母亲节”“毕业典礼”“教师节”。三个节日都是在唤醒学生的情感上做文章。我们利用母亲节进行亲情教育,让“永不让母亲失望”这句朴素誓言伴随着孩子成长;我们利用“毕业典礼”进行爱校教育,在学生依依惜别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铭记;我们利用“教师节”进行尊师教育,通过“我和我的学生”“我和我的老师”的学生同台演讲拉近心灵,沟通情感。

(四)促进校内校外结合,强化“孝亲教育”对家庭和社会辐射功能。

在孝亲教育过程中,我们大胆冲破学校围墙的束缚,树立大教育观念,把开设“孝敬课”放到现实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沟通,建立了“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新型教育机制。

我们还每学期向家长印发一张《安家底小学“孝亲课”联系考核单》,学期末,由家长根据其子女在家表现打分,由两位邻居签名旁证,并以此作为学校评定学生本学期操行等第和评选三好学生、“十佳孝敬标兵”的重要依据。这种开放式的家校携手育人的“孝敬课”教育活动,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也产生着较大“辐射”作用。

(五)建立《责任心成长档案》

为促进学生多层面反思,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校制定了学生《责任心基本要求评价细则》,根据这一细则设计了《责任心成长档案》。《责任心成长档案》由“量表”、“特色评价”和“叙事”三部分组成。其中,“量表”是对学生生进行的阶段性评定,让学生对照细则进行评定;“特色评价”有自我设计、自我反思、同伴献言教师寄语四个内容组成,自我设计是学生在衡量自身责任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责任心目标;自我反思是学生对自己在实现责任心目标过程中遇到问题、出现结果进行的相关思考;同伴献言是其他(教师)同学针对该人的责任心目标是否实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以及对学生今后责任心发展的期望。“叙事”则是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记载自己的责任心成长经历。

(六)请进来,走出去,“孝敬课”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为了深化“孝敬课”教育,我们精心设计并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如广泛利用主题班会、课前教育、宣传橱窗、黑板报、等手段,启发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行为习惯从孝敬父母做起。学校举行“中华传统美德”系列讲座,学校邀请当地的“孝子贤媳”来校作“现身说法”的报告。学校布置“元旦”、“寒假”德育作业,让学生到敬老院、五保户、贫困户家里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使“孝敬课”教育内容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抓“考评”,评“孝星”,增强孝敬教育的激励性

每年六一节我们还要按照学生自评、家长打分、邻居旁证、班级审核、学校终评的“五道程序”,评选校级“十佳孝星”。学校规定,凡孝敬课成绩不合格者,当年操行等第不能评及格,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其他单项先进一票否决。

我们试图通过这样身体力行的实践与研究,使学生初步具有孝敬的意识,掌握孝敬知识,养成良好的孝敬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从爱父母、爱长辈、爱家庭的情感扩展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的崇高境界。反过来,社会、家庭又能更多地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状况,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做孝敬标兵,构建和谐的社会,促进学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下载“以爱育爱,有爱无碍”——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爱育爱,有爱无碍”——参观西城培智学校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爱育爱

    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要条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要允许教师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首先要......

    人间有爱,残障无碍

    人间有爱,残障无碍 ——体验特教生活,传递爱心经验汇报 在第22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密山市教育局与密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联合举办了“体验特教生活,传递爱心”活动。我校那微老师......

    有爱无碍的征文

    加入,我们的队伍 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做到的,不可推辞。更别说取笑他们了,为此我曾感到羞愧。 记得以前,我们这里是要开交流会的,并且十分热闹。还经常会有些残疾人......

    以爱育爱以心育心

    以爱育爱以心育心 ——南任村小学探索创建爱心校园文化侧记 (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铜冶镇南任村小学校长史建华)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世......

    以爱育爱(合集5篇)

    阶段性总结 王惠 “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课题,从申请立项、确定方案、确立子课题,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现在已经一年时间了,一年中,根据科研内容把科研思......

    以 爱 育 人

    走 进 心 灵用 爱 育 人 --《师德启示录》观后感 吉凤云近日观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学片《师德启示录》,这部电视片构建了师德的历史与现实的精彩画卷,在这个画卷中......

    “有爱无碍”特殊教育学校活动策划书 2

    “有爱无碍”特殊教育学校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当今中国,聋哑儿童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聋哑儿童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况往往被许多人忽视,他们不仅仅需要物......

    qin有爱无碍征文1(全文5篇)

    生命阳光、有爱无碍 杭州行知小学五(1)班秦 雨 涵 自从我们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生活一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无穷的爱。但是,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