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是我作为负责人的课题组XX年8月申报的玉林市a类课题。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关于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曾有专家学者进行过探索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成效。杜威的“问题教学法”极力强调布设疑局对于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市教科所蔡所长提出的“新课程实施中问题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获省级立项为a类课题并以结题,又在XX年申报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试验与推广研究”获广西教科所“十一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课题,我们运用这些理论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早在1983年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指明了教育的方向。邓小平在1984年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当今教育技术手段的世界性热点,将带来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为此,本课题旨在对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问题教学法中的独特作用,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旨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以学校多媒体为依托,根据开发、利用、优化多媒体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问题教学法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以实践操作法为主,辅以评价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法等。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教师素质升华促学生素质提高。总的要求是教师要在个性化教学上下功夫,尽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最优的方案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创造性的教来带动学生创造性的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本课题的研究将历时兩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XX年10月----XX年12月课题组成员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人员,查阅资料以及多媒体知识培训。
2、XX年年1月----XX年年12月是课题组第一阶段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尽量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即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方式: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闭路电视系统等;承担人:梁志容、朱靖兰、陈诗兰、莫朝华、鈡曼丽等。3、2010年1月——2010年10月,课题组第二阶段的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研究型教学的尝试,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式: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 “flash ” 因特网等。承担人:梁志容、李晖华、罗兴芬、莫彦等。本组成员每人利用多媒体技术讲1-2节观摩课,并总结得失,撰写成文。
五、中期研究成果
自XX年10月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就积极地做好了各种准备。XX年年1月至12月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的研究。一年过去了,这一阶段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学与教的策略,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下面我就课题组的实验研究具体谈谈:
(一)探究《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教学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其一般程序为: ?/p>
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中小学多媒体技术课的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任务)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同时也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面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学科中选取探究课题,然后围绕该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模式最后一个环节,即强化迁移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以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学与教的策略
为了保证《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采用相应的学与教的策略。这些策略运用的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
基于《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②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③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④多媒体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致力于教会学生以下学习策略:
(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多媒体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
(2)、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将多媒体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①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②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③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④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⑤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
2、《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中教的策略
在《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
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中期主要效绩
学生:
1、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上的差异,其实也带来了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冲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直观、生动、主动地发现和理解知识并求出抽象的概念。在提练概念时,还借助flash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的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 文章来自: 励志网 详文参考:http://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期报告
x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期报告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我作为负责人的课题组2015年3月申报的县级微型课题,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与高效开发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并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导致教育领域发生巨大变化。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学目标单
一、内容陈旧、方法单调、评估片面等,这样,教师不但完成不好教学任务,对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也起不到任何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成为激发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让音乐课堂教学更高效、更形象生动,效果更好。多媒体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意义不断的冲击着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音乐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对教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利用、方面的应用优化教学设计。
2、研究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3、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遵循学生感知规律恰当应用多媒体,减少教师工作量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和容量。
三、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以实践操作法为主,辅以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等。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以教师素质升华促学生素质提高。总的要求是教师要在个性化教学上下功夫,尽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最优的方案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创造性的教来带动学生创造性的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本课题的研究将历时半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2月)
①组建课题组,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材料,对课题进行论证,研究课题开展的方向,填写课题申报书申请立项。②学习有关理论;③探索教学形式;④研究教学内容。
2、研究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
①选择研究班及对照班;②进行研究前测;③探索教学模式;④建立研究档案,进行中期成果报告。
3、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6月-2015年7月)
①收集和整理个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前后的情况作出中肯的对比评价,形成比较完善的而且可操作的改善方案,能给其他教师提供参考和学习借鉴。②撰写研究论文③研究教学成果汇报。
做好结题工作,请专家对本课题进行鉴定,进行课题结题会议。
五、中期研究成果
自2015年2月本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成员就积极地做好了各种准备。3月份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的研究。几个月过去了,这一阶段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教学模式,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中学与教的策略,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下面我就课题组的实验研究具体谈谈:
(一)探究《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应用“多媒体”教学以落实教学目标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多媒体教学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其备课模式一般程序为:“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习难点→整合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目标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小学多媒体技术课的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任务)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多媒体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同时也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摸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唱歌教学
欣赏教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新作欣赏、感知体会 ●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理解体验、创编实践 ●表现音乐、实践创造 ●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从上面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音乐课内容中选取探究课题,然后围绕该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模式最后一个环节,即强化迁移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以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与教的策略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采用相应的学与教的策略。这些策略运用的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策略基于多媒体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②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③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④多媒体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致力于教会学生以下学习策略:
(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学习的心理倾向。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多媒体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
(2)、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将多媒体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①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②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③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④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⑤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
2、《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中教的策略
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
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3)、进行及时的评价 为了保证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问题解决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只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应该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中期主要效绩
学生:
1、多媒体技术在问题教学法中的应用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上的差异,其实也带来了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冲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让学生直观、生动、主动地发现和理解知识并求出抽象的概念。在提练概念时,还借助flash强大的动画演示功能,让学生更形象更准确的给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整节课的安排,努力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发展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
实验
一、利用Photoshop制作个性化名片
开发工具:Photoshop CS5
实验要求:利用合适的素材,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设计,设计出漂亮的一款富有创意的学生本人的个性化名片。
实验报告:(1)打印版(2)电子版(包含图层信息的*.PSD文件)。
实验
二、利用Authorware制作个人自荐书
开发工具:Authorware 7.0
实验要求:利用Authorware集成声音、文本、图像及视频等各种素材制作出能够实际使用的个人自荐书软件。
实验报告:(1)打印版(2)电子版(打包后的*.exe文件)。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图像教学法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图像教学法中的应用
作者:刘怀明
(辽宁省海城市南台高级中学114202)
【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和图像法教学的特点,并立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图像法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多媒体教学 图像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法和版书式教学是教师常用的基本教学方式,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讲提倡将图像教学法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然而,由于传统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有限,物理课程中的图像通常由老师以版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教学,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直观,缺乏灵活性。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将发挥以往时代未有过的关键性作用:教师素质的提高,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科学地、合理地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改。
一.多媒体教学的生命力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和丰富的表现力等常规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是习惯于静态分析,而对于许多“瞬变”的物理现象,一些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感到比较困惑。特别是它能把一些无法看清的现象模拟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取足够的感性材料,为思维加工奠定基础。从而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它恰当的使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唤发学生的创造性联想。
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实现图文声色并茂,形象鲜明,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提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从而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的过程。所以尽管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容量较大,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利用多媒体可实现大小、动静、快慢相互变化。如用幻灯机或实物投影,则可提高可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讲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时,若用静态的剖视图讲解,效果不好,若用复合幻灯机,采用复合转动的技巧把“静”变为“动”,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在讲解平抛运动时,由于物体运动较快,不容易看出两个分运动极其关系,若将平抛运动演示仪改进后采用flash和多媒体制作语言,可实现将快速复杂的运动过程变缓慢变化的简单运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理解。
二、适时选用图像法教学
为了使学生能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在高中教材里仍然附了很多实物和图像。因此我认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用图像法。
高中教材里所附的这些实物和图像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它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图像有:力学中,力的图示、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速度图像、振动图像、波形图;热学中,等容图像、等温图像;电学中,点电荷、电场线、磁场线、交变电流的图像;光学中的光路图等等。这些图像是通过应用物理的方法从实物、从实验中抽象出来的或是应用数学手段总结出来的。它能够形象的反映物理规律,表达物理知识。比枯燥的文字、公式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讲授电场时,通过实验演示,很多同学都相信互不接触的电荷间具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电荷之间应该存在一种物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是什么呢?从而引入了 “电场”。有的同学还不理解,进而人为的引用一种客观上不存在的线来描述电场,即电场线。将无形的物质用有形的东西来表示,大部分同学明白了。可以看出在教学中采用图像法具有形象直观、易掌握等优点。当然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在讲授匀速运动的时间位移图像时(如图 1),有些学生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位移的概念,又不结合实际分析,轻易地把该图像理解为物体的运动轨迹。也有少数学生读不懂这类图像,在数学中这是很简单的直角坐标和正比例函数关系,在此有必要对比着讲解。又如讲振动图像时(如图2),也有学生把图像与振子的轨迹混淆,将振子的振动过程分析不清。学习了波形图后(如图3),教师在讲清讲细的同时,如果学生自己不理解两类图像的含义,要分清楚振动图像和波形图又是一难点。这些细节之处看起来不重要,然而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数学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最佳例子。实际上解决物理问题关键在于构建物理模型,将实物和文字表述用理想模型和图像表示出来。学生要做到这点,要靠平时多看、多练。这一步不能突破,那么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效率就不高。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示范。
图像法适用于整个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不仅在讲授物理知识时应用,在习题课中应用得更为普遍且更重要。比如:甲乙两辆车相距 100m,同时沿同一方向出发,甲车初速度为20m/s、以加速度为2m/s2做匀减速度直线运动。乙车初速度为零,为加速度为6m/s2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问两车能否相遇,相遇前的最大距离是多少?解决这类追及问题我们只有两个可用条件:速度相等,位移相等。怎样运用这两个条件呢?首先分析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就是作出两车运动的过程的图像(如图4),如果将上图作出来了,清晰的看出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车做匀加速运动,甲乙两车一定相遇,相遇前速度相等时,之间的距离最大。因此作图是解题的关键,作图的过程就是分析、理解题意的过程。在习题课中就该强化训练,务必让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能灵活的运用。
三、将多媒体教学与图像法教学相结合 由于,传统的版书式画图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考虑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图像教学法中。我们在课堂上对某些物理现象,物理情景可以用图片来进行展示,而有的图片并不能直接为我们所用,需要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比如,有些图片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切割,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对一些图片进行改动。要想对图片进行编辑,就要用到编辑图片的软件,最简单的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开始附件里的“画图”软件,这个软件基本上可以满足一些比较简单的要求,复杂一些的就不可以啦,但好处是每个计算机里边基本上都有这个软件,比较方便。想要复杂的处理,我们就要用到“photoshop”这个软件,不过要想使用,需要我们对如何使用这个软件进行学习。通过简单的学习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使用。
在我们物理教学中,对某个物理过程,用语言说有的时候很难说清楚,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可以做一段动画,简单的动画我们可以采用“flash”这个软件来制作。这个软件是专门用来设计制作二维平面动画的,要想使用,需要我们首先要进行学习。并不太难,买一本有关的书,自习就能学会。比如,我们前面介绍的时间位移图像、振动图像、两车运动的过程的图像,都可以采用动画制作软件来作出动态的图像给学生演示。
掌握这些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必能使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更好的利用各种信息。
四、实践检验和总结
多媒体教学在我所教的班级中进行实验,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像,和图像法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良好。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物理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了对物理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也就是强化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常规高中物理图像法教学的结合,对传统版书式教学来说不仅是冲击,而且是划时代的改革,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思想的优化,乃至更深层次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刘璇.《多媒体技术应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实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张民生.《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陈学雄.物理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与运用 [4]方法博览.物理.《图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2009-1.
[5]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图像教学法中的应用
作者:刘怀明
(辽宁省海城市南台高级中学114202)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其次,在区域分析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播放功能.指出用扩充的关系数据模型作为多媒体数据模型较适宜;多媒体功能的实现则取决于多媒体数据的格式是否为RIFF格式以及对多媒体数据的应用要求.最后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区域分析,数据模型.现今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都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软件中,势必大大增强GIS信息的表现能力,扩大GIS的应用领域.那么怎样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GIS软件中呢我们认为应从两方面来设计:其一是怎样将多媒体数据溶于GIS数据库中,并保证提供GIS软件的双向检索及各种分析功能;其二是在应用过程中,怎样实现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下就这两个内容及其应用前景谈谈我们的看法.1 多媒体数据的有效管理
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多媒体数据有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媒体播放之前,将其数字化到数据库当中,播放时从数据库中取数据;另一种是播放时,边生成边播放.而GIS软件中的数据库又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即我们可根据媒体数据的特性或应用软件的要求将多媒体数据分别溶于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1.1 GIS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1.1.1 GIS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目前,多数GIS应用软件所能描述的空间目标都是静态的,实际上,很多GIS所要表达和研究的空间目标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GIS研究者已广泛关注能对时空过程和时空目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时态GIS(temporalGIS).时态GIS的组织核心是时空数据库,即设计一个合理的时空数据模型是建立时态GIS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还没有较成熟的能支持时态GIS产品的时空数据模型,一但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有所突破,不仅能解决时态GIS的应用问题,还将解决空间数据库中动画数据的管理问题,即可通过使用动画技术来实现在屏幕上动态播放时空过程.如动态显示卫星云图的变化情况、地壳变动情况、森林沙化和城市化情况以及海岸或河滩的侵蚀或淤积变化情况等.有关时空数据模型,张祖勋[1]提出使用分级索引方法来对基本修正法进行改进.这种方法就是不存贮研究区域中每个状态的全部信息,而只存贮某个时间的数据状态(称为基态)以及相对于基态或邻近状态的变化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级索引,以便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时空过程的数据.要使用这种建索引的基本修正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建立索引;另一个是如何设计用来描述两个状态变化量的差文件.关于建索引的问题,笔者认为:基态,亦a,b,c,d分别表示时态GIS的4个时期;T.时间轴;t0,t1,„,tn分别表示时态在GIS某个时期的n+1个时态,其中tn为基态,即“现在”时态一次数据状态——“现在”时态总是变化的,每产生一个新的现在时态,就应生成一个现在时态与前一次时态的差文件,同时根据现在时态所处的时间位置来决定是否产生新的索引差文件.以四叉树为例,如图1所示,当n为2i(i=2,3,„)的整数倍时,就需产生tn-2i~tn的索引差文件.相应地为了减少索引差文件所占的存贮空间,而又不影响对任一时态的检索速度,可将tn-2i+1~tn-2i的索引差文件删掉,所删的索引名文件个数正好比新建的索引差文件个数少一个.关于差文件,笔者认为在设计中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由于差文件是通过对两个时态的目标信息进行异或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差文件包含有两类目标信息:一类是前一时态有而后一时态无的目标信息;另一类是前一时态无而后一时态有的目标信息.为了能根据差文件快速、连续地由一个状态到过去另一状态或最近另一状态进行检索,应在差文件中将这两类目标信息予以标识区分.(2)两个状态之间目标变化应是有对应关系的,即0→1(目标从无到有);1→0(目标从有到无);1→N(目标从一个变成多个);N→1(目标从多个变成一个),以及目标空间信息无变化,属性信息有变化;目标局部空间信息有变化等.为了能进行快速检索,在差文件中应将两类各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予以标明,当然,这会增加差文件生成过程的复杂性.(3)和所有地图数据库模型类似,差文件也由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和关系信息组成,差文件中应将每个目标这3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予以标明.1.1.2 GIS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管理 有些GIS的应用中,认为多媒体数据是一种特殊的专题属性数据.怎样选择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模型,使得既能遵循其自身特点,又能有效地建立起它与空间数据的联系,是多媒体技术在GIS应用中的关键所在.目前,多数GIS属性数据库使用的是关系模型.为能将关系模型应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中,就必须对现有的关系模型进行扩充,使它不但能处理格式化数据,也能处理非格式化数据.杨学良[2]就这个问题提出了3种技术策略:将多媒体数据文件名作为关系中元组某列(或属性);将每个元组作为一个完整文件保存;元组中存贮格式化数据以及非格式化数据的引用项,而非格式化数据单独存贮.对比这3种技术策略,第一种技术策略方法简单、容易实现,适宜于对多媒体数据进行播放.第二、三种技术策略虽然能够实现并发控制和恢复,以及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的应用,但由于此两种技术策略将每个元组所对应的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和多媒体属性混在一起,这既增大了应用程序设计的复杂性,又不利于那些只需使用空间目标的专业属性的一些应用的实现.为此,我们认为,在第一种技术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属性项,用于存放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当我们需要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特殊应用时,可根据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对多媒体数据文件进行操作.1.2 GIS区域分析中多媒体数据的生成
为了更加形象化,我们可以将数理统计结果以直方图、曲线、曲面或区划图表示,甚至可以将重要的部分以醒目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或闪烁的显示形式来告诉使用者,还可以配上解说词,以增加系统的感染力,而表现这些现象的媒体数据是在统计分析之后由系统自动生成并播放的.2 GIS应用系统中多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GIS应用软件中进行多媒体功能实现,首先是受GIS应用软件自身开发平台的限制.多数情况下,GIS应用软件的多媒体开发平台宜选择编程语言,如VC++,VB或BC++等,以利于和GIS应用软件相结合.一旦多媒体开发环境确定下来,那么怎样实现区域分析中多媒体功能2.1 空间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播放
由前所述,空间数据库中存贮的多是各期间的时空数据,这些数据的结构与MCI所能接受的多媒体文件格式RIFF(resourceinterchangefileformat)不同,所以应用程序不能直接调用MCI函数和API函数,必须根据时态GIS的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一个相应的动画播放程序来实现动态显示功能.下面简述动态显示时态GIS中ti~tj状态的算法步骤(0≤i≤j≤n,其中n为现在时态).(1)由基态开始检索各索引差文件直到生成ti状态信息.(2)显示ti状态信息.(3)根据ti差文件,擦除ti状态有而ti+1状态无的信息,显示ti状态无而ti+1状态有的信息.(4)i+1→i.(5)当i<j时,转(3);否则结束.如果用上述算法来实现动态显示时空过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设计.首先,在(1)步骤,从基态开始,逐级逐步检索,每检索到一个状态差文件,就需根据差文件来生成该状态信息,直到ti状态处;其次,在(3)中,需要用到动画技术,擦除前一状态信息实质为恢复该处显示内容,而显示后一状态信息之前,需保存后一处信息内容,再予以显示新状态信息.2.2 属性数据库中多媒体数据的应用
一般来说,多媒体数据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简单播放;另一个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辑和拮取.对于前者,只要使用MCI函数或API函数按属性数据库中其他属性的要求进行播放;对于后者,这就要求程序员熟悉多媒体数据文件格式RIFF,根据多媒体数据的文件信息和数据流信息,通过调用多媒体文件输入/输出函数来实现多媒体的播放、编辑、拮取以及同步控制等操作.3 多媒体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前景
(1)实现资源信息的科学管理,提供信息服务.GIS一改为用户管理提供单一的图表、数据信息形式,而在管理空间信息的同时,对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播放,大大增加了信息的表现能力.(2)家庭教育和个人娱乐.将多媒体和GIS溶于一身,会丰富教育、娱乐软件的内容及表现手段.比如有关地理、历史等课程的教学软件和娱乐软件的设计.(3)销售和演示信息系统.GIS和多媒体技术合为一体的这类系统会比以往的信息系统更具有表现力.比如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系统,既能表明所售住房的空间位置,又能从中检索其住房环境及内部结构,而且可以动态地删去当天已售出的房子,给出不同价格等;旅游导游系统,可以在为观光游客制定导游路线时,就能对不同地方的景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它会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思维方式,推动信息社会的前进.参考文献1 张祖勋.时态GIS数据结构的研讨.测绘通报,1996,(1):19~212 杨学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138~1393 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和方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1494 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趋势.测绘通报,1997,(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