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2011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一、树立校本研究的全新理念。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观念。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教学研究的各项机制,走科研兴校之路。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把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只有这样的校本教研才是切实有效的。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本学期,我校以于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以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具体教研的实施者和指导者。就学校的教师现状和教研现状进行评估,由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制定了校本研究的工作计划,并把有关实施工作纳入了学校的行事议程。建立教研互动制度,形成学校、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络。
一是学校充分地发挥校长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以校为本的教研校长应身体力行,真正地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合力。形成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巩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职能建设。结合上级要求本学期推进“‘六模块’构建式课堂教学模式,组织了大量的听课评课活动,校长带头次次参与听课、评课、讲座和指导等。听了大量的“推门课”,对照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在评课的当中,克服了那种说套话、说好话对提高教研目的毫无帮助旧习惯。而是能够结合课改理念、新课标的要求,提出较有批判性的评课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我校的熊小征教师、李为敏老师的英语、数学中校“‘六模块’构建式课堂”汇报课受到了广大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是充分发挥教导主任领导下的教研组的作用。学校教研组的着力点,不仅仅是备课的职能,要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理论和安排教研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和协调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分工合作,共同成长。结合推进“‘六模块’构建式课堂,安排了大量的校内公开课。人人上课,人人评课,扎扎实实地进行。
三是充分地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以往“传授型”的教师己远远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课改需要“研究型学者式”的教师,我们提出要求,在教师参与集体学习之外,应挤出时间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不断增强研究的意识。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校本教研课。每周进行一次的教研会进行布置和小结,安排一周的教研内容和教研活动。每周进行一次教研监控检查,随时掌握教师的教研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三、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具体操作:
1、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2、二月份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的学习。每位教师都写了一份学习体会。
3、三月份在全校教师进行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的测试,每位教师都成绩都合格。
4、三月份在全校组织开展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交流课活动。
5、五月份派了老师参加了沙河二小组织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推进会研讨活动。
6、五月份组织我校英语教师在我校电脑房观摩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优秀课例展示暨课例研讨现场会网络直播学习活动,并都写了学习心得。
7、人人钻研教研,人人有自己的教研专题。我们指导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自己的教研专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一做法极大的推动了各科教学。
8、收集资料,利用各种资源。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生活与工作都被信息包围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如何更好地收集教学信息,从而解决校本教研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资源,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为了提高校本研究的效益,我校提出,一是收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二是收集他人教学资源。教师进行上网下载,把一些有价值可利用的课件,好课案例,试题以及课改理论进行收集归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把个人教学资源和他人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修正,有助于校本教学研究的价值。
校本教学研究没有现成的模式,一切都在探索和摸索中。在今后 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完善,让校本教研真正服务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小学
2011年6月
第二篇:2012—2013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2——2013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乘上新课程的航船,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教科处开校工作计划,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开校初,各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中枢二小及校本部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科处、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学校结合实际,将原来的13个教研组整合为现在的7个教研组,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语文组: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10堂高质量的教研课。
2、数学组: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课改班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英语组: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沙龙,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艺体组: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开展了具有特色的艺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配合学校完成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11月的学校冬季校运会。
5、综合组:在教研活动上突出一个“新”字。《科学》、《自然》学科围绕“三新”开展教学课堂研讨、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并进行了《在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然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训练》等四次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6、远程教育教研组:进一步作好向教师进行远程教育宣传工作,探讨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组织培训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档案。
7、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该教研组围绕“研”字作文章。本学期开校初,根据实际情况新增建信息技术教育教研组。本组本着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已过去,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有我们值得回味的,因为我们一起努力过、奋斗过;也有我们感到遗憾的,因为受条件的制约,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我们坚信,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我们不断的进取,我们一定会突破一个个瓶颈,从胜利走向胜利!xxxx学校
第三篇:高中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高中第二学期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c
一、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进一步完善和整合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2、改变学校质量检测方式,以朱德光负责的县招标课题《XX三中质量监测改革的实践研究》探寻现代化环境下的我校质量检测有效方式和途径。
3、开展“补差辅犹”工程,对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集中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做好提高工作,对学习困难学生通过师徒结对德育导师制,从思想工作入手,打破学习恐惧心理障碍为切入点,加以学业个别辅导,这几年中考后20%学生质量有较大提高,受到教师发展中心的肯定和表扬。
4、进一步完善分层施教工作。调整了分层班教师,出台分层班管理条例,加强分层班管理。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切实做好“四项教学规范”的指导和检查工作。
1、推行“推门听课、约课随堂听课和过程查案”制度。行政带队,学科中心组成员随同下班检查交流。
2推行“教学月检”制度。对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质量测评与评价四个环节加强过程管理。本学期重点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进行精细检查,由杨XX,朱XX和张XX分三个年段进行问卷、座谈和现场翻看学生作业,结果在教师会上反馈,并和个别教师进行交流意见,教科室对检查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列入期末绩效“教学过程奖”。
三、搭建校本教研活动平台,狠抓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帮助教师尽快度过“高原期”,打造一批名教师,为我校现在乃至今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每位教师上好常态课”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为两个中心任务。为此本学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推行教师“常态课”标准。
2、做好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推进《XX三中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做好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搭建校本教研活动新平台,根据校情,筛选构建我校教研活动特色,重点推行“一年一人一课主题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根据组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从五个维度(备课、上课、议课、过程展示、案例撰写)有侧重地选择开展,做好四个结合——教研和有效课堂相结合,教研和共同体教师全员主题式团队赛课活动相结合,教研和难教难学内容相结合,教研和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本学期已有40人次开展校级研讨课,王丽慧等7位县市公开课。教师期中经修改后的和教案作为精品资源,届时上挂学校教学资源网,给教师今后参考;存在问题和改进:(1)教研活动集中时间需更充裕,给教师有足够时间进行研讨.以上4各结合还需进一步落实。(3)各教研组开展的不平衡。
3、完善省市县各类培训管理制度。积极创造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条件。本外派30人次外出考察学习。本学期承担了县教师发展中心数学、科学、英语和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践基地,XX、杨XX、林XX老师聘为指导师,在全县学科培训上做了专题讲座。另外余轩、林文姬老师还在县教研组会议上做了专题报告。
4、积极做好县市“三坛”、“学科骨干”、“名师”、高级职称、各项课堂评比等指导、组织工作。评比中提升,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期中余轩老师评为温州市教坛中坚。
5、开展教师全员读书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新课标和名家课堂实录的学习,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学习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教科研水平。
四、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教研氛围。
打造一支凝聚力强、和谐合作、科研能力高的教研组,是推进以上两个重点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本学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队伍,聘请了23位学科骨干教师成立XX三中学科中心组,明确职责,承担教学参谋、督查、组织、指导、科研等工作。
2、教研活动正常化。实行单周备课组活动,双周教研大组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主题、定形式。教科室考勤作为先进教研组评比的主要依据之一。
五、兴科研务实之风,积极推进有效课堂模式构建
以“聚焦课堂、回归学生”为指导思想,以“有效课堂模式构建课题”为平台,切实开展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我校教科研质量。重点工作:
1、进一步推进“XX三中有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课题的第二阶段实施工作。
2、实施好两个县级课题。杨建新负责的《农村初中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根据自愿和动员相结合原则,各学科有卓小红,陈海雁等18位骨干教师参加组织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并和“一年一人一课主题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朱德光负责的县招标课题《XX三中质量监测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了县课题论证,建立了教学资源网下XX三中组卷网,目前正在组建优秀习题资源库,试点开展质量检测改革阶段。
3、做好“小班化”试点工作,七年级试点。
4、积极组织和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教学案例、反思叙事、制作精品等工作。本学期有30人次在各类各级获奖。
六、完善各项保障体系,确保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推进
重点工作:
1、制定教学工作五年规划。
2、修订完善制度:重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师外出培训制度》《提前招制度》、《中考奖励制度》、《学生综合实践制度》等。
3、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做好教学宣传工作。推行教师在线学习和对学生答疑,以及学生网上学习。建立“XX三中教学资源网”和“XX三中精品资源库”。用好“我爱21世纪中心校园直通车”,举行媒体制作培训活动;办好《XX三中月报(刊)》,开设教师交流、展示、讨论、学习、宣传等栏目,发挥校园网,教师poker作用。
4、加强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规范管理。
七、深入开展市现代化学校创建,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各科室认真学习和领会市现代化学校创建分担的各项指标,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分步骤切实的加以落实,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及时总结和及时建立档案。
本学期现代化创建八大攻坚任务:
1、教学网站建立,实现教师在线答疑和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电子备课,网上命题和精品资源收集。
2、推进研究性学习实施和校本课程深度开发。
3、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4、做好两个课题,市级课题获奖。
5、校本教研有效开展。
6、图书馆工程二次自修和投入使用管理。
7、探寻教师专业发展新机制。
8、市级骨干(5%)。
第四篇:校本教研计划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计划
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在中心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究为基本形式,扎实而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二、主要工作:
案例研讨:在问题中提升教学技巧
案例研讨的核心是通过提问使观点或意见得以检验,提问包括开放性问题、假设性问题、诊断性问题等。在案例研究中,我们的基本步骤是:先由执教者(一般为先进教师或骨干教师),介绍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然后让研讨者分组进行合作讨论,接着由研讨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并进行相互交流。
这种方法,不仅使各科教师超越了学科知识本身的界限,而且使教师深入探讨了课程的共同价值,不仅使教师能免有效的吸收先进的课程设计思想,而且能够相互交流各自的感受,进一步提升设计的艺术。
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搜集整理,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有现实指导性的问题的研讨会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
(三)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同步提高 传统的老带新的教师帮扶机制,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已有些不够适应,我们在课改实践和校本教研中发现,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认同感要强一些,接受、理解、运用的好一些,还有些教师显得无所适从。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建设了“先”帮“后”的教师互帮互助模式。要求帮扶双方采取同伴互助的方式,既欣赏又质疑,加强相互间的研讨和动态合作,从而提升双方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双方的专业发展,认真搞好坚持多年的“我听人人,人人听我”、“我评人人,人人评我”的听课活动,积极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四)专业引领:形成课改骨干教师群
我们根据教师的学科专长和实践经验,确立“课改教师”,这些教师上观摩课、研讨课。“再以课改教师”为榜样,也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我们还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听课、听讲座、报告,通过以上工作,使得对教师的专业引领不但有了课改理论专家的理论指导,而且有了身边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的现实说法,从而把课改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期缩短,加速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晏家屯中心大色学校
2010——2011第二学期
校 本 教 研 计 划
2011.2
第五篇:校本教研计划.2014第二学期
加区三中小教部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2013—2014第二学期 学校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坚持“抓课改,促创新;抓评价,促改革;抓管理,促质量”三条工作主线,开拓创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做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写字教育工作
在学校己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规范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开设,突出学校多年来剪纸的校本课程特色,完善校本课程研发管理体系,总结推广校内校本课程经验及成果。按要求开全地方课程,抓好写字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写字 水平。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教育专家讲座、教材培训、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校级骨干型教师的培训等。
本学期在教师成长方面将通过“教师成长三部曲”来完成校本教研工作
主题
一、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厚一些
1)生态课堂内容方面的学习
2)专题性学习
3)教材的深度研究
主题
二、让教师的专业功底更实一些
1)写字(每周一篇硬笔书法、每月一副作品)
2)语文名师课例(薛法根)
3)三级建模课堂大赛
4)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5)科任教师说课、展示课活动
主题
三、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深一些
(生态课题的研究)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以课堂为载体,开哦站行动研究,构建教学模式,实
现一模多法
3)班主任语文学科生态课堂诊断课(每人一节第一课时阅读教学)
4)教学评价用语的研究(收集、研究并使用名师教学评价用语)
5)探究语文单元生字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A 构建语文单元生字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B 班主任每人一节语文单元生字复习课
C 内容:第一、二单元生字
D 指导反馈与交流
进行促进教师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意识,采取讲座与研讨相结合、作业与定期测试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本学期要求教师把教学工作中形成的经验,撰写成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形成制度。要求教师要积极向《校本教研简报》投稿。
(三)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重点抓好年组集体备课和年组校本教研活动,突出实效性。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把1、2、3年设为一个教研组,4、5、6年设为一个教研组,科任设为一个教研组,集体备课安排在每周三4:30—5:00,在年组校本教研活动中,重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2、坚持听评课制度,强化课堂常规管理,业务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听课指导,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校本教研活动中,学校为教师营造研讨、交流的氛围,以教研组为单位,及时梳理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每月每位教师上交一份个性问题研究。
4、校内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充分运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5、开展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活动,本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30节。
6、落实好《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生态课堂课堂研究计划、活动方案等。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有关资料,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7、开展读书工程:本学期将开展“读经一本书”活动,印制统一的读书笔记,教师将把本学期所选读书内容的经典句段共享、读书内容简介、精彩句段推荐、简短感言记录下来并加以运用。
(四)、研讨课活动,促进校本研修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1、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两次校内展示课,充分给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教学水平的平台。
2、要求教师们高度重视,积极准备。
(1)、认真备课,准备充分。
(2)、教研组成员互听课。(分高年组、低年组)
(3)、听课教师要提前与科任教师串好课。
(4)、提前一天上交到教务处一份学案设计。一式两份(成长档案一份,上交教务一份)。
(5)、课后及时反馈本节课教学的得与失,并上交课后反馈记实。
3、研讨课之后上交一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五)、网络教研与专项技能训练,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底。
1、本学期对各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进行具体安排。
2、参加网络教研研讨的教师做好活动记录。
3、参加网络研讨的教师要积极跟帖或上麦。(做好跟帖记录)
我们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学校重点抓好教研活动。及时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计划,做好教材研发等工作,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2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