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五美术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4:5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上五美术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上五美术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7年上五美术工作总结

王景寨小学

五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之际,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想到的是忙碌、领悟和探索,忙碌的是紧跟全校步调而运作,学习领悟的是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探索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教学方法。现将本学期分几块总结:

一、思想认识

在这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作业展评。如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说画、写画的作业形式驾起美术课与语文课相联系的桥梁,丰富教学内容,以画、话、文为基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调整学生绘画心态,开拓学生创造思维,使学生形成爱绘画的内驱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其它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新学期中,我应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刘玉良 2018年1月8日

第二篇:五上美术教案

第1课肖像艺术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肖像画“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课本中涉及的中外著名的艺术家。

2、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3、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无文化的能力。

4、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病态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初步感知肖像艺术的表现力。

1、游戏出示人物速写,猜猜他们是谁?

2、学生用简短的话表达对肖像作品的感受。

3、引出课题,归纳学生的感知,肖像艺术的重要特点——以形写神。

二、体验、探究式学习,解决教学难点,进一步加深对肖像艺术重要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1、印证肖像艺术的传神。

2、讲授中国画的特点及在此画中所发挥出的极致。(欣赏教材中曾鲸的作品)

三、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感受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品内容的和谐统一。

1、欣赏、感受由版画、雕塑等不同技法所表现的艺术作品。(欣赏《白求恩》、《藏族女孩》)

2、渗透国际主义教育:了解的、白求恩的事迹。

3、延伸思考:作者用雕塑形式来表现白求恩的神态,与你评价的白求恩在外形、神态方面有哪些吻合?

4、对比版画肖像艺术

四、赏析教材中的其他肖像作品,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去观赏、评述。

1、赏析其他艺术作品。

2、发挥自由想象空间,创作肖像背景。

欣赏作品《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五、拓展知识总结升华。

1、展示有人物肖像的装饰品及日常用品。

2、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中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

第2课

画人像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四年级学习了背面人物写生,回忆在画背面人物写生时,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

发型、头型、服装等特点。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提问:表现正面人物与背面人物在哪些相同与不同?

三、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同学,看一看人的五官有哪些不同。

分别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脸型,根据脸型找一找有相同特点的同学。

小组讨论:观察课本上画家及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表现的人物五官有什么不同?线条有什么特点?

线条流畅、简洁、有美感„„

四、教师示范

用线演示人物写生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大胆表现人物的特点及线的运用等。

五、实践活动

布置作业

六、小结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三、学习材料

搜集的图片资料、尺子、铅笔、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来到操场

二、引入课题

如何把自己对校园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站在什么位置、选择哪些场景?

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有层次、立体的景物?

三、新授课

1、观察思考: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树远近有什么不同?路近宽远窄。两边的树近高远矮。

2、总结: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在远小,而且越远截止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解释就叫透视。

3、出示课题

4、打开书,欣赏图片完成图片旁边的问题。

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

6、分析作品:展出几幅学生作业,请学生分析是否符合透视规律。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五、小结

交流作业: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难免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过学习,学生认识以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三、学习材料

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溪山行旅图》,谈谈你的感受。(有山、有树、有瀑布)

细致寻找,仔细观察后发现感觉不一样,觉得山更高、更加雄伟壮观。作品壮美、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小结:这都源于人们意念中的比例关系。

二、解决教学重点

1、看书第8页,通过文字介绍了解人的比例关系。

2、认识黄金分割点。

3、学生测量,寻找周围的黄金比。

三、解决教学难点

1、欣赏国内外的古瓶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利用所学的知识找出精美的比例。

提示几条线:瓶身的高度、瓶颈的高度、瓶口的宽度、瓶颈的宽度、瓶身的宽度、瓶底的宽度等。

2、小结:在生活中运用的黄金比不是一个精确值,我们找到的这些黄金比的左右。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有黄金比蕴含其中,再加上瓶体上精致花纹的设计,给人美的享受。

3、提问:装饰纹样都安排在化瓶的什么位置?

四、学生作业

利用知识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五、课堂评价

外形美

装饰美

创意新

第5课

偶戏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不同表演形态的偶戏,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以及发展,了解偶人的造型特点及表演特色。

2、能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选择不同材料制作布袋偶,并全作表演。

3、通过相互交流学习资料和对传统偶戏的欣赏,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和表演特点,以及偶人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从而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偶人。

难点:材料的巧用,让制作的偶人动起来。

三、学习材料

有关偶戏的录像、图片和各种制作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搜集各种偶人和偶戏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自制木偶表演,引起学生兴趣。

出示课题:偶戏

二、新授课

1、偶戏的分类

根据制作材料分:布袋偶、提线木偶、木头偶等

根据表演方式分:木偶戏、皮影戏等

2、偶戏的历史

欣赏书上作品《木偶戏演出图》。

3、学习偶人的制作

欣赏偶人,玩一玩、想一想: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认为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它是怎么动起来的、你还哪些方法可以使它动起来?

三、学生作业

要求: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偶人。

四、偶戏表演]

组织表演

提出问题:其他同学的作品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的借鉴?

第6课

提线纸偶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

2、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

3、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

难点:形象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

三、学习材料

彩色纸或废旧包装纸,彩色笔、剪子、胶水或又面胶、一次性筷子。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课文片断。(有情节、有对话)

一、组织教学

二、导和新课

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片断,表演木偶戏。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利用彩纸制作提线纸偶

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提线纸偶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研究讨论:提线纸偶的连接方法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进行连接。

3、看书自学书中介绍的两面三刀种让纸偶动起来的制作方法。

4、小组讨论商量:根据课前准备的故事进行制作和表演,以及如何分工。

四、完成作业

学生实践,合作制作提线纸偶。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发现优秀作业随时进行展示和鼓励。

五、课堂评价

1、请第组同学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2、请同学们选出提线纸偶做得最精致的小组和故事表演最出色的小组。

第7课

动物的脸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艺术品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表现的特殊效果。

2、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园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新方法。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国画艺术表现的方法有魅力。学习用国画形式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进行表现。

难点:在创作中如何抓住动物特征以及对水墨的控制。

三、学习材料

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小水桶、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猫头头鹰图片。

一、组织教学

二、分析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思考:最先引起你注意的是哪部分?(眼睛)猫头鹰的外形还有什么特点?(椭圆形的身体、圆眼、尖嘴、利爪。)

三、名作欣赏

欣赏课本中黄永玉先生画的猫头鹰。

1、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猫头鹰的?

2、小组讨论:

作品中的猫头鹰和图片中的有什么不同?

突出表现了猫头鹰的哪部分?对创作有什么好处?

画家主要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来表现猫头?

这样一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

四、练习基本技法,分析表现步骤。

五、学生创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国画的形式大胆表现动物的脸。

注意:运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示交流

第8课

有趣的汉字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欣赏评述、讨论交流,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特点,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能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方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

3、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在感受汉字音、形、义美的同时,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引导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交流、欣赏,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汉字的特点。

难点:如何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一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来。

三、学习材料

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小水桶、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猜字谜

“座中无人”打一字。猜字谜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汉字有形,形中有象。

2、猜成语

肩靠肩,脚跟接脚跟,形容人多。说一成语。

小结:精练,能用很少的字概括很深的意思。

3、吟诗

汉字不但形美、义美,音也美。

小结:古诗是讲究押韵的,古人用汉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音韵优美的诗歌。

4、出示课题

二、新授课

1、小组讨论

汉字是怎么起源的?

汉字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汉字的艺术价值?

2、教师展示以汉字为表现窗帘的国画作品

提问:作品给你什么感受?猜猜这幅画里运用了哪些汉字?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绘制的?

3、分析画面构图

提问:这几幅画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欣赏哪种风格的作品?你准备选择哪些汉字来进行创作?

4、打开书,从书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把它介绍给大家。

三、学生作业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进行表现。

四、小结

相互交流、评价。

第9课

飞天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创作一幅飞天作品。

2、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难点:如何运用线表现飞天的形象。

三、学习材料

中国画颜料、墨汗、毛笔、宣纸、调色盘、小水桶、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飞人”。

展示画方绘画中的小天使,讲评学生画的飞人。

2、展示敦煌飞天作品,学生欣赏。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板书课题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有关的敦煌资料。

2、欣赏敦煌石窟壁画。

3、学生思考讨论:什么是石窟?其中有哪些艺术品?敦煌约有多少石窟中绘有飞天艺术品?

3、集体交流,讨论。

课本上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特点?飞天形象为什么有动感?

4、小结:飞天中线的变化所产生的动感。

提问并完成课本上的问题。

三、学生作业

选择以线为主的表现方式画一幅飞天。

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评价

第10课

色彩的色相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色彩中的色相知识,体会色彩的美。

2、利用色彩的色相知识进行绘画创作使画面变得更美观、漂亮。

3、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感受色彩中不同色相的美感,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探究欲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识。

难点:如何更好地运用色相知识进行创作。

三、学习材料

色相环、图片、水粉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报名字:教师点同学名字,同学起立。

报色名:教师报颜色名称,同学迅速找出。

二、归纳点题

引导学生了解色相概念,出示课题。

三、感受

1、引导学生回忆:

自己平时绘画,最喜欢用哪些色相?

它们的搭配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分析:

书中各类艺术作品都运用了哪些色相?

这样的色相搭配给你什么感觉?

如果可以改变,你希望运用哪些色相?在视觉上会发生哪些相应的改变?

四、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巡视辅导。

五、交流

讲一讲:

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两种色调的作品?

这样的色相组合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给你的好朋友提一条建议。

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11课

色彩的明度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了解。

2、能够识别基本颜色的明度变化。能用水粉工具及明度变化表现一幅作品。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难点:有水粉或其他美术用具表现一张明度变化的美术作品。

三、学习材料

水粉颜料、彩色铅笔、油画棒、调色盘、小水桶、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在三个玻璃杯中放入深浅不同的蓝色液体。

让学生玩一个脑筋大风暴的游戏:看到这些液体想到了什么?

二、探究、理解知识点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1、在美术术语中有一个名词叫明度,谁能理解这个词?(色彩的明度就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2、什么是明度高?什么是明度低?

(亮的明度高,暗的明度低)

3、学生讨论后,看看书中是怎样介绍的。

三、练习

选一颜色做一组明度练习。

四、教师小结,讲评

五、欣赏有明度变化的作品

六、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画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

七、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经验,特别是在提高画面美感方面要着重分析。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绘画伤口保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根据人物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环境。

3、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难点:根据特定的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表现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

三、学习材料

人物动态图片、绘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观看教学课件,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看书。提问:观察书中人物动态有什么特点?人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相同的人物形象被变换了角度、方向,改变了活动内容。突出了人物活动,环境衬托了人物活动。)

2、出示学生优秀作业,欣赏并分析他们是如何巧妙利用相同的人物动态,想象不同的人物活动并添另适当的环境的。

3、教师示范:

利用实物投影画一个人物动态,改变角度和方向,启发学生想象。

三、学生作业

要求:根据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在上面添加适当的环境背景,让画面内容更丰富、更有新意。

教师巡视辅导。

四、评价

展示学生作业,组织学生互评,教师补充评价。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利用可能寻找到的各种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开启创造性思维,设计制作出一个具用性与创造性的光盘架。

2、了解设计的知识,学习设计的方法,培养善于发现的意识,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

3、体会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设计制作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光盘架设计要点:实用性、要承受光盘的重量,并且要方便存取;艺术性,怎样才能设计出新颖的光盘架,可采取象形式与构成式等。

难点:掌握材料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材料。有些材料易折、易弯、易剪,有些材料可以利用它的自然形状。

三、学习材料

收集各种制作材料和制作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播放CD音乐,出示课题

二、分析探究

1、展示各种类型的光盘架图片

2、提问:为什么要设计光盘架?作用:收集、整理、归类、便于查找,美化生活。

3、欣赏课本中各种光盘架的造型,说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重点在作品的美感与实用的地方)

4、欣赏多种插接形式和不同风格的光盘架作品。(光盘与插接设计巧妙的作品)

三、体验、实践、探究

1、提供各种材质的光盘架实物,问:光盘架的设计与什么有关系?

设计、选材、造型。

2、小组讲座做光盘架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光盘架的造型与合取光盘方便度的设计。

光盘架的制作材料。

与所存储的光盘造型有关系。

四、实践探究制作要点

请学生为自己带来的光盘设计光盘架做造型和制作准备。

五、艺术实践

学生选择材料、设计造型、测量光盘尺寸进行制作。

六、评价

请学生谈体会。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有个性、功能性又美观的杯子。

3、让学生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的杯子。

三、学习材料

纸、铅笔、脂肪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各种各样的杯子图片,问:这些图片中的物品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它是什么?

2、简单介绍杯子的发展。

3、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看书,小组研究。(针对书上对杯子各部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2、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3、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了什么?(总结设计的要素:功能、外形、材质、尺寸等)

4、看书

书中同学们都设计了什么样的杯子?他们的设计图是怎么样画的?

5、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杯子?它有什么功能、是什么样的?

四、学生进行设计,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

小组内先评选设计新颖独特、有创意的杯子,请同学进行展示和介绍。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并掌握人物浮雕、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2、利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一个有人脸的器物。

3、了解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了解泥塑这一独特的艺术,掌握盘条成型和泥板成型等泥塑的基本方法。

难点:表现的夸张与变化,徒刑的创意。

三、学习材料

图片资料、橡皮泥、五官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回忆:学过哪些陶艺技法?分别要注意什么?

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

注意:搓条时要粗细均匀,泥条两端可细些,便于衔接。

二、欣赏激趣

欣赏图片:有人面造型的古今中外的器皿。

思考:这些器皿是什么质地的?它的造型风格有什么特点:这件器物是用来做什么的?作者把人脸装饰在哪里了?如果放在别的位置会怎样?人脸的表情是怎样的?

三、启发构思

变魔术,引导学生构思。

一团泥在手里,边揉捏边思考:人脸在什么位置?人脸是简单的装饰还是主要器型?选择什么样的造型更夸张新颖?

四、技法展示

示范必要的泥板成型法和盘条成型法。

五、艺术实践

作业要求:发挥你的想像力,用今天学习的泥板成型技法或盘条成型法做一个有人脸的器物,可以是笔筒、花篮或其他器型。巡视辅导,及时给予点评,以点促面。

六、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方式不限。

第16课

唱起来跳起来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版画知识,体会喷雾画的美感。

2、通过作品欣赏,学生感受到喷雾画能使画面产生特别的艺术效果。

3、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版画的美感,从而培养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美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版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纸版画艺术,掌握撕、剪等方法以及喷壶等工具的使用,并利用它们完成设计与创作。

难点:对歌舞人物动态的表现和画面的构图。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水粉、喷壶、牙刷、影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各民族歌舞的图片

2、出示课题

3、小小魔术:教师演示如何撕出跳舞人形,边撕边强调该注意的地方,如动态的把握、大体比例等。

4、学生尝试从纸中变出一个会跳舞的小人。(可以撕、剪、刻)

5、演示喷雾画的喷制过程,边演示边强调注意的地方。

6、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边思考:唱歌、跳舞时人的动态主要发生哪些变化?我们在进行艺术创造时哪些动作要更夸张?如果用撕纸的方法来表现,哪里需要概括?

三、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制作

用喷雾画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歌舞的伤口可以几人合作也可独立完成,要求形象夸张、生动,构图完整。

四、展评

1、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2、它们采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你还发现了哪些更有趣的制作方法?

第17课

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输入自己的的作品,或直接在电脑绘画软件中进行写生。学习运用电脑绘画软件或图像处理软件的多种图像变化功能进行再创作。学习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特别是对单一内容进行多种变化,形成多幅独特有趣的画面效果。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加深多种绘画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如何更好地运用电脑中多种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写生形象以趣味变化的形式进行再创作。

难点:在再创作过程中,对多种图像变化功能的处理程度与多种绘画表现风格的掌握程度。

三、学习材料

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构思作品内容,考虑多种风格。

三、准备原创作品

四、相关技能、技巧学习

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重点讲解“滤镜”中相关的纹理、杂色功能。

五、相关美术知识学习

介绍以中世纪教学为代表的镶嵌画、玻璃画等美术创作形式的特点,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六、创作作品

七、教学评价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希望工程”的产生经过、“希望工程对山区孩子的意义。通过小报的制作和给山区小朋友慰问品”礼品的设计制作,有目的地开展综合探索活动。

2、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心;通过社会实践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收获实践后的快乐。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协作意识及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希望工程”的社会意义及价值。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表达自己的爱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表达情感。

难点:有目的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开展献爱心活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水粉、喷壶、牙刷、影像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性导入

为学生进述私企老板造福家乡、为贫困学生建立一流学校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讨论:山区人民为什么贫困?怎样才能帮助山区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过好日子?

2、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山区小朋友做点事。

三、探究式学习

1、看书分析书上是怎么做的:

设计宣传小报

制作爱心小礼品

2、具体分析

小报的设计制作要注意什么?小报上主要宣传什么内容?怎么样能设计制作得更精美?

小礼品的设计制作要有一个规划;想做成什么样的礼品?怎么做?怎样做会更好看、更实用?

四、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辅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五、课后展示

教师总结

学生相互评价,简谈收获。

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19课

小花铲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废旧物的巧利用。根据塑料瓶的开头七妙地制作成有趣味的、能用的小花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制作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创造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材料的发现与利用,变腐朽为神奇。引导学生利用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进行设计与制作。

难点: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塑料瓶较硬又呈圆形,易伤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阶段

展示一把用塑料瓶制作的小花铲,并提出问题:说说这把小花铲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三、出示课题,进入探究阶段

板书课题;小花铲,布置学生分析小花铲的构造。

四、研究教材

教材中的小花铲作品,在斗与把手设计上有什么变化?是如何充分利用原有材料的?

五、教师与学生共同操作

取一个烹瓶,请一位同学用彩笔在瓶子上画出剪切线。

六、安全教育,教师示范剪切小花铲

用剪子在划线去掉部分上钻一孔洞,注意防止打滑、伤手。在距离划线1厘米左右处将多余部分剪下。

接下来,做进一步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七、布置作业,创作实践

设计要求:

造型简练,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

第三篇:五上美术教案

第2课:自画漫画像、问题提出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的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2、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漫画肖像作品,建立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二、探究体验:

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

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分析图片:

1、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有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

教师小结: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4、抓自己的突出特征。

5、结合欣赏教材爱因斯坦漫画像“漫画”过程图示,引导学生了解既要夸张人物外形特征,又要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夸张。

6、教师自画漫画像,解决夸张变形问题。教师便讲解边在黑板上进行夸张变现,使学生创作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学生实践:

教师指导,引导帮助学生抓自己最主要的特征。

四、成果展示:

对于优秀作品及时展示。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教学难点: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总结反思

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了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学习效果不错。

第3课:漫画与生活

问题提出

漫画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的

1、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4、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欣赏图片

二、探究体验:

1、结合漫画作品与课本解释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

2、漫画的功能有哪些?课本的图片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本图片,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漫画知识。(1)、立意:

结合课本图片边举例边分析,漫画来源于生活。如何立意:正确、明确、深刻。

(2)、漫画的功能有讽刺、歌颂、传播、娱乐等功能。表现手法: 教师提示学生一幅画往往是由几种表现手法构成。(3)、文字作用:使画面主题更明确、深刻。教师小结:

对于“无题”漫画进行分析:换面一斤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多样。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级画展形式展示,评价重点落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板书设计:

3、漫画与生活

表现形式:单幅

表现手法:讽刺、歌颂、娱乐、组成部分:漫画

多幅

宣传、夸张、巧合文字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总结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了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通过漫画创作,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素质。

10、木版年画

问题提出

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教学目的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

2、欣赏木版年画:

(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3)、课件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

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

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

4、学习漏版技术。

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

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

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

7、课外延伸: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制版技术。教学难点:学会拓印方法。

总结反思

本课的前半部分是民间木版年画赏析,介绍民间版画的色彩搭配原理,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由于版画的操作形式符合小学生游戏心理的需要,故学生比较喜欢。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色彩搭配的特点,以提问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木版年画的制作实践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漏版制作法和纸版制作法,学生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第四篇:五上美术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课前准备:

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师、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1、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第4课 趣味文字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

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

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1、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2、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3、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5、画龙点睛

教学目标:

1、能力与技巧:了解纹样在包装上的作用,能综合运用纹样与趣味汉字创新装饰美化包装。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纹样、文字设计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力,激发学生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美化生活的能力与愿望。

教学重点:纹样文字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运用文字、纹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点状面状装饰包装。

教具准备:包装纸、纸盒、丝带、彩笔、剪刀、透明胶带、废旧材料、订书器 教学过程:

一、引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我想把它送给这节课表现最优秀的同学,为了让这名同学收到礼物时更加开心,我想把它进行一下简单的包装。

二、探究新知:

1、渗透礼品包装的相关知识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三张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包装纸,如果这件礼物送给你的话,你会选择哪一张呢?为什么?那么剩下的两张你认为适合包装什么礼物送给什么人呢?

2、演示包装方法 ?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包装方法。

3、欣赏礼品包装图片 礼品的包装和装饰方法很多,下面我们就欣赏一组各具特色的礼品包装图片。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同学们的欣赏,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包装的方法,那么包装什么礼物呢?母亲节就要到了,妈妈平时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辛苦,请每位同学为自己的妈妈写几句祝福语,装进盒子里,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教师制作的祝福语。

三、学生制作 温馨提示:

1、用包装纸给礼物镶边框。

2、用深色彩笔写祝福语

3、把祝福语放到盒子里进行包装

4、装饰

四、展示评价: 说一说制作感受,对自己设计的包装满意吗?为什么?其他同学对这件作品有什么想法?你喜欢哪个包装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五、送礼物

今天表现最优秀的同学是? ?,现在我就把礼物送给他,在送他礼物之前,我要告诉同学们,接送礼物也有一定的礼仪,教师演示双手送礼物,对方双手接礼物,并表示感谢,教师送礼物。

第6课快乐刮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认识刮画的特点,了解、掌握刮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方法与过程——通过欣赏、讨论、自主探究和教师局部示范讲解,能够运用竹签等工具绘制刮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创新完成刮画,感受成就感与幸福感,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和创新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刮画的特点,学会运用刮画工具。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知识刮画。课前准备:

学生:刮画纸、刮画工具(如牙签、废圆珠笔芯、三角板)教师:课件、范作、刮画工具(如牙签、废圆珠笔芯、三角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引出课题出示一张刮画纸纸:

师:同学们好!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一张黑色的纸块。

师:不,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小小的魔术。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生:想。

师重复:这是一张黑色的纸,仔细看好了,看看我会把它变成什么„„ 一边说,一边在短时间内示范有彩底的的刮画。

师:(将刮出来的画贴在黑板上)漂亮吗?你以前见过这样的画吗?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生:刮出来的。(假若学生不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就自然的引出:那老师来告诉大家,这画是刮出来的。)

师:你们真棒!的确是刮出来的。

板书:刮出来的,提示课题《快乐刮画》。

二、出示目标

认识刮画

1、刮画纸和普通纸有什么不同?

2、画刮画使用的工具和平时绘画使用的绘画工具有什么不同?

3、刮画和平时绘画作品画出来的有什么不同?

三、初步了解

制作方法

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了解刮画制作的方法。竹笔刮出各种线条和明暗的形或面。

2、通过展示用竹签在刮画纸上随意勾画所带来的四种不同效果,告诉学生,刮画笔触随笔者或凝滞或流畅的运笔,会产生具有渐变的关系、表现性强的肌理效果。

3、屏幕上出现刮画作品,请学生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感受画面的肌理效果、块面的处理、色彩的运用,刮面大小加以总结。如:刮画时,刮痕是否清晰,力度是否到位,创意是否独特等„„)

4、刮画步骤指导。

出示课件《在恐龙园里》同学们观察,在制作刮画时,应按照什么步骤。抽生回答,总结:先刮主要物体,再刮次要,周边的物体。

观察这两幅图片,说说在制作时先刮什么后刮什么。

四、尝试制作

布置作业

5、同学们一定很想动手试试吧?

请看学习要求:设计一个形象,(景物、人物、动物等都可以)确定点、线、面的处理方法,在刮蜡纸上进行表现。老师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五、作品展示,激励刮画

1、各组推选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的展示区内。

2、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六、课外延伸 热爱刮画

1、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进行刮画。

2、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完成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3、欣赏民间艺术石刻拓片《牛》,欣赏现代法国艺术家马蒂斯作品线描《人物》感受刮画艺术的魅力。

第7课

无笔画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具有天然纹理的景物,欣赏这些纹理别具特色的美感。培养学生从生活 中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2.学习对印的方法,利用水彩、水粉颜料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对印的方法和步骤;创作出色彩变幻、肌理美观的无笔画。

教学难点:把握色彩加水后流动的特性,探索对印技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无笔画教学范画及作画工具材料等。

学生:纸张、水粉颜料、调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冰纹、木纹、水纹、石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 物体的纹理。

2.欣赏作品:《青山绿水》《秋色浸染》。

3.冰花晶莹的天趣,水流迂回的流畅,木纹变化的浪漫„„这些自然天成的形态,像一首首朦胧诗,似一幅幅抽象画。这节课我们也要试着制作纹理。揭示课题“无笔画”。

二、观察分析,探究方法

1.自主学习,钻研教材

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了解对印的过程。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①准备表面光洁的纸张对折。

②在其中一半用颜料随意涂画。(可以用点、线、面)③可以采用多种涂色方法。(涂色、刷色、洒色、滴色)④ 颜色未干时,把另一半纸紧贴在画面上轻轻压印。

⑤打开画纸。用不同的手法(如:揉搓、多次快速打开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3.教师示范(现场示范)

①现场演示对印方法和步骤。

②讲述要点。A.纸张上着色要用到涂色、洒色、点色等多种手法,合理使用水分让色彩交融,以获得多变的肌理效果,达到生动与变化的效果。B.纸张上的色彩要有深浅(明暗)的对比,同时要注意色彩的调和。C.印制的时候,要随时观察效果,可以反复对印。

三、实践操作,体验乐趣 1.尝试用水粉颜料对印的方法制作一幅抽象画,根据画面效果取适合的题目。

2.作业要求:

①水分把握得当,颜料的干湿,流淌的变化。

②颜色搭配合理,能够取得需要的色彩效果。

③能掌握对印的方法与技巧,注意揭画时的速度和停顿。

四、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纹理效果。

2.我们以前还学了吹画、喷洒、拓印等方式,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创作无笔画。

第8课 鸟语花香

教学内容 中国画“鸟语花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第9课 诗情画意

一、课型 造型 表现

二、课时 2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思路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题:诗情画意

(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

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

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

(三)发展阶段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 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第10课 彩墨脸谱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彩墨脸谱一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及其具有的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学习用彩墨绘画的方式进行创作。

3、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脸谱,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国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脸谱、示范画材料、毛笔、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等国画工具。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难点:用彩墨绘画的方式绘制脸谱。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通过与学生直接谈话,了解彩墨游戏和绘画材料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彩墨脸谱”。

(二)探究表现脸谱的方法

1、感受京剧的魅力。

2、分析京剧脸谱的特征。

3、京剧脸谱的色彩特点。

4、尝试用彩墨绘制京剧脸谱。

5、赏析绘制作品,拓宽学生创作视野。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创作展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面展示。让学生提出创作的优点和可改进之处。教师在少数的作品上可现场进行添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平面作品制作成立体脸谱„„

(五)艺术的现实运用

欣赏彩墨脸谱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

第18课 美术学习纪录袋

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收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教具:美术学习记录本的示范作业,以及教学示范演示的工具材料。

学具:学生搜集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各种作业评价,准备制作美术学习记录袋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教师展示一个原装记录袋,问有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记录袋,与原装记录袋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学生讨论美术学习记录袋的

2、发展阶段

提问学生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打开一个美术学习记录袋看看,学生展开讨论,后教师总结制作过程、具体要求和方法。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或作业的照片。

2)、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透明的塑料文件袋,作为我们美术学习记录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收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学习袋中。师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你的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师:画面的设计形式?效果?表现方法?

3、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具有“美术”学科特征或者体现你的个性化的特征的美术学习记录袋。

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记录袋设计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5、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开展互相评价、欣赏活动。

6、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它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术的实际应用能力。20.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 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 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

五.本课小结。

第五篇:五上美术教案

1.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色彩的对比并进行涂色练习,引导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学生在色环上寻找尽可能多的对比色并尝试用水粉色表现出来。比一比那一组同学画出来的对比色最多。

第二课时

1、欣赏作品;

绘画(高更、凡高、卢梭等)、雕塑、家居、服饰等诸多方面对比色的应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2、了解招贴画

欣赏德国和俄国的对比色招贴画。

学生分组讨论:

什么是招贴画?

它们有什么特点?

了解元素:标题、主题图、标注语

3、实践:

(1)以剪贴为主,用对比色组织一幅招贴画。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结合招贴画的特点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2.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3.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

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

(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起稿 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纹样底稿,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2、学生进一步涂色、完成作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3、教师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服饰、家居等。

4、学生尝试将自己设计的纹样应用、装饰生活物品。师生根据本课学习重点要求进行互评。

课后记:

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4.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5.趣味文字

教学目的;

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下载2017年上五美术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上五美术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上美术教案第五课

    第五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内容:《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材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能运用透视知识表......

    五上美术教案第四课

    第四课学画抽象画 教学内容:《学画抽象画》,教材第8-9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

    五上美术第七课教案

    第七课偶戏 教学内容:《偶戏》,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戏,了解有关偶戏的文化及其发展,知道戏偶在造型、表演等方面的特点,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戏偶的不......

    五上 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上期教学工作总结 森林小学 李廉福 一学期的时间转瞬即逝,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感受,这些收获和感受的得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苦练内功,认真探究 在这一......

    五上美术第11课教案

    第十一课色彩的明度 教学内容:《色彩的明度》,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明度的知识,掌握色彩明度清晰渐变表现方法,感受色彩明度变化的美感,提高运用色彩表现的技能......

    五上美术教案(共五则)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

    浙美版五上美术教案

    1悠悠老街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

    五体育工作总结(上)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班级:五(2)班 教师:常 开 贤 转眼间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不知不觉在教学一线工作将近两年了,从2015年度走过来,我在领导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