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4:47: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第一篇: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通过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学校应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充分激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导向与激励相结合。通过评价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发展。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个体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应该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育人团队以及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团队进行评价,培育教师合作文化,实现教师整体发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依据评价内容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工作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注重开展促进教师行为改进的过程性评价。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应坚持主体的多元化,在引导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多方参与。

三、评价指标与权重

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结合教师年终考核的需要,在涵盖教师工作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针对当前教师评价考核中忽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等突出问题,将教师评价的内容分为6个一级指标: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4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10%。其中,遵纪守法主要考察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等情况;爱岗敬业主要考察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和事业心等情况;关爱学生主要考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等情况;团结协作主要考察教师的大局意识、与同事及家长的沟通、合作等情况。

工作量包括课时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出勤率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高于20%。其中,管理工作量包括教师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等管理工作的工作量。

工作表现包括德育工作、教学工作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20%。其中德育工作主要考察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教学工作主要考察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情况。

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课程开发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10%。其中,发展成果考察教师撰写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学论文等情况;课程开发包括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情况。

育人效果包括习惯养成、身心健康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20%。其中,习惯养成包括学生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情况;身心健康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视眼发病率、体育达标率等情况。

合格率是指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其权重不高于20%。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不合格教师: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出现严重教学事故、从事有偿家教。

四、评价的实施与方法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指导学校进行教师评价改革;建立和完善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管理、监督制度,为评价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各校要成立教师工作评价领导小组,下设教师工作评价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管理干部、教师等人员组成,可吸收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其中,教师代表应占评价委员会总人数的60%以上。评价委员会的职责是:1.依据本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具体的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在拟定实施方案时,要在本指导意见所列一、二级指标的框架下,生成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的权重不得超出规定范围。2.组织、实施评价。3.公示评价结果。4.负责申诉处理。

(三)学校教师工作评价委员会组织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及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职业道德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考评小组意见占40%左右,年级组意见占30%左右,学生和家长意见占30%左右。

工作量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本学校工作量计算办法和考勤办法进行认定。

工作表现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进行。在评价结果中考评小组意见占40%左右,年级组意见占40%左右,学生和家长意见占20%左右。

专业发展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教师的日常专业活动记录和提交的发展成果进行认定。

育人效果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

合格率由考评小组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进行认定。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旨在激励、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关于对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通知Doc11

建议中学尝试多元评价教师,在常规、绩效、思想道德等方面采用全员参与(去掉最高、最低分)方法,及时公开结果(参与者公布前签字),这样做有利于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关于对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全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规范、多主体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我们研究制订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将此稿印发给你们征求意见。

中小学教师评价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是事关教师、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件大事,各市对此项工作要给予充分重视。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组织试评等多种方式征求对《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并于2008年10月20日前将本市意见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反馈至我厅师范处,联系电话:0531-81916561,传真:0531-86109606,电子信箱:shifanchu@sdpec.edu.cn,联系人:刘全利。

附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

见稿)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通过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通过评价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学校应在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充分激发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导向与激励相结合。通过评价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发展。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个体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应该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育人团队以及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团队进行评价,培育教师合作文化,实现教师整体发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依据评价内容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对教师工作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注重开展促进教师行为改进的过程性评价。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应坚持主体的多元化,在引导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领导、同事、家长、学生等多方参与。

三、评价指标与权重

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精神,结合教师年终考核的需要,在涵盖教师工作德勤能绩等方面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针对当前教师评价考核中忽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等突出问题,将教师评价的内容分为6个一级指标: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和合格率。

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4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10%。其中,遵纪守法主要考察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等情况;爱岗敬业主要考察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和事业心等情况;关爱学生主

要考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等情况;团结协作主要考察教师的大局意识、与同事及家长的沟通、合作等情况。

工作量包括课时工作量、管理工作量、出勤率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高于20%。其中,管理工作量包括教师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年级组长等管理工作的工作量。

工作表现包括德育工作、教学工作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20%。其中德育工作主要考察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教学工作主要考察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等情况。

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发展成果、课程开发3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10%。其中,发展成果考察教师撰写典型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反思案例、教学论文等情况;课程开发包括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情况。

育人效果包括习惯养成、身心健康2个二级指标,其权重不低于20%。其中,习惯养成包括学生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情况;身心健康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视眼发病率、体育达标率等情况。

合格率是指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其权重不高于20%。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为不合格教师: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出现严重教学事故、从事有偿家教。

四、评价的实施与方法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教师评价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指导学校进行教师评价改革;建立和完善与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管理、监督制度,为评价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

(二)各校要成立教师工作评价领导小组,下设教师工作评价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管理干部、教师等人员组成,可吸收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其中,教师代表应占评价委员会总人数的60%以上。评价委员会的职责是:1.依据本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拟定具体的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在拟定实施方案时,要在本指导意见所列一、二级指标的框架下,生成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的权重不得超出规定范围。2.组织、实施评价。3.公示评价结果。4.负责申诉处理。

(三)学校教师工作评价委员会组织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及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如下:

职业道德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考评小组意见占40%左右,年级组意见占30%左右,学生和家长意见占30%左右。

工作量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本学校工作量计算办法和考勤办法进行认定。

工作表现由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价进行。在评价结果中考评小组意见占40%左右,年级组意见占40%左右,学生和家长意见占20%左右。

专业发展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教师的日常专业活动记录和提交的发展成果进行认定。育人效果主要由考评小组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进行评价。

合格率由考评小组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进行认定。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旨在激励、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浅析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专题

浅析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学院:教育学部

专业:小学教育

姓名:沙彦丽

学号:1011410041

摘要: 教师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分析可以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从什么是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功能是什么、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什么、评价中存在哪些问题和该怎么解决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教学 评价

一、什么是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春兴在《教育心理学》中对教师教学评价是这样定义的:教师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的资料,加以分析处理后,再根据预定教学目标给与评价判断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判断的活动。更确切的说,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与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评价着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主要是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从教学工作的基本步骤来看,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分为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辅助工作、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另外,教师教学工作的的内容还包括教学效果的评定,教师教学工作的这几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方法

目前的教师评价在方式上,是以教育行政领导为主,以奖惩性为目的的终结式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则以量化评价方法为主,忽视了不易捕捉的、不易量化的有价值的信息。面对教师评价方式、方法的单一性,夏心军提出建构既有教育行政领导的教育性评价,还包括同行的形成性测评、学生的层次性评价、教师自己的反思性自评以及家长和社区的动态性评价的全员参与的教师评价模式。

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出发,学者们认为,由奖惩性教师评价向发展性教师评价转变,已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向。理论界的学者们从评价的目的、功能、行为动力学和评价方式的风格形式等四个方面,以及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两种取向的教师评价进行分析,提出了将这两种评价方式融合,构建整合二者的新的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普遍采用的有:课堂观察、课堂绩效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成长档案袋评价、学生或家长评价、同行评议或协助、教师自评、纸笔测验、问卷与面谈、后设评价。教学档案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评价方式之一,是一种新的教师评价方法,可分为过程性、结果性和展示性教学档案袋。但是,目前很少学校运用这种评价方法。

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种方式:教师自评和他评并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重;软件评价与硬件评价并重。

三、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功能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

(一)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教学评价可以为评价对象指明前进的方向,引导评价对象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在评价过程中,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内容为核心的导向机制。根据这些体系和内容来判定教学工作是否偏离了正确的教学轨道,偏离了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从而保证教学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鉴定功能。鉴定功能是指教学评价能够为评价对象取得的优缺点作出的正确评价。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优点、缺点、矛盾和问题,以便对教师考察和鉴定。这有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领导决定教师的聘用和晋升,有助于在了解教师状况的基础上,安排教师的进修与提高。

(三)反馈功能。反馈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为教学评价对象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信息工程学表明,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来调节行为,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目标。教师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能及时地调节自己的教学工作,能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组织中的某些不足,诊断出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可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和实现程度,明确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四)强化功能。强化功能是指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评价对象树立更高目标,为实现更高目标积极奋斗。实践证明,适时地、客观地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教学评价,可使教师明确教学中取得的成就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可促使教师进一步地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意义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和被评价教师自身的提高。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教师在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老师的长处。通过评价可以使教师在不管是教学准备、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辅助工作和对待学生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从而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教学工作评价对教学方针的改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学工作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教学效果进行判定。它不仅要求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而且要求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都要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科学地评价教学工作对于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联系,将有力推动教学改革。

(三)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可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及教学效果的评判,是运用教学评价手段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这对科学地管理教师的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教师队伍的管理首先是以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基础的,这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科学的、全面的、客观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的建立,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各方面情况,将会使教师自觉投身到教学改革中,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积极主动地工作。

(四)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有利于教师工作的规范化。教学工作评价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学大纲及教学原则的要求为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作出的判定。这样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是教学工作规律的反映,用这样的内容和标准去评价教学工作,一方面可促使教师自觉地按教学规律办事;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教学工作中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不断调控,促使教学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中小学教师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的教师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方案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教师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价值是客体的主体效应,既取决于客体,又取决于主体。当前教师教学评价在价值取向上只局限于符合校方期望,而无益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对教学技能的片面强调忽视了教师的需要,更不可能考虑教师的多元价值的特点,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是对教师进行筛选、分等的手段。这种模式很难引起广大教师的响应和共鸣,无法得到普遍认可,因而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评价指标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不符合素质教育实施的要求。目前,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德、勤、能、绩。这种分类体系不能科学地反映当前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这种指标体系只重视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在德的评价中绝大部分学校进行的是量化计分,师德没有作详细深入的考察,只流于形式。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指标,在对教师工作进行评定时都十分注重,一名好的教师,必须首先有好的师德。在勤的评价中,目前中小学普遍实行坐班制。教师劳动有其自身特点,是集复杂性、创造性、主体性于一体的脑力劳动、个体分散性劳动。这些特点要求教师有广阔的创造空间和充足的探索时间。坐班制只会抹杀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而在教学能力这一项中,又过分强调教师的课堂技巧,忽视学生的发展和实际收获,课堂教学成为表演。一堂课的好坏,最基本的依据应当是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发展,如果偏离这一点,评价活动就偏离了目标,教学活动的价值将受到怀疑。对于教学水平的认定,许多学校是以学历、职称、论文为依据的。对于教师来说,达到一定学历,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手段,但并不能以过去取得的学历来衡量现时教学的水平,职称高的教师也并非教学水平就高。

很多的问题我们只能发现,而没办法活没能力去解决,只能提出相应的建议。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给出以下几种解决对策和建议: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应把握正确的评价价值导向。在教师教学评价中,要确定以目的性价值统整工具性价值的教育教学价值观,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确立并努力践行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价值观,同时一个好的评估项目体系最根本的要求是符合评价客体的实际,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应针对中学或小学评价客体的实际情况,当以统一的评估方案对某一类对象进行评价时,应该按照该类评价对象的实际作某些调整和修正,要防止不区分情况,企图用一个固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去适用不同的对象,这在当前教师教学评价中很普遍。

(二)教师教学评价应满足教师教学个性化和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教学评价是要讲求规范的,没有规范化就没有可比性,就没有统一标准,国内外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规范化和个性化一直是一个很难求得平衡的难题,尊重个性化往往以牺牲规范化为代价,而强调了规范化,却又难以确保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化,因此,如何在规范化和个性化之间求得平衡一直是教育管理界探索的重要课题。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科学化。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质变,而且量变和质变又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交错的。因而,在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时,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必须结合起来,它们在评价中是缺一不可的。

(四)教师教学评价应对教师教学工作做全方位的全程评价。在对教师教学工作做评价时,应该从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担负的任务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其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也要看其工作过程的质量,还要看教师教学的效果,在基本素质中,既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要看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还要看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好坏,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看工作方法是否得当,还要看教师应具备的工作技术掌握情况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教育教学效果中,既要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要看学生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情况,既要看优秀学生的发展,也要看大面积中等学生的提高,还要看少数后进生的转化,全面考核,全程评价,才能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教师。

参考文献:

[1]蒋萍.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浅析[N]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25卷第1期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江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夏心军.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目标、标准、内容和方式[J].人民教育, 2004,(12):76.[4]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及其适用主体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5,(01):42-46.[5]王斌华.教师评价模式:教学档案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3):24-28.[6]张华龙 刘新华.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的梳理与反思[G]《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 0 1 0 年第1期

[7]刘代汉 何新凤.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N]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9月第6卷第3期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考评指导意见

**镇中小学 教师考评指导意见

(试行)

为加强全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规范办学行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参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据省、市、县《实施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教师考评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综合、多元考评教师的德、能、勤、绩。通过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考评制度,充分发挥考评的规范、导向和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评价和奖惩的现象,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实施。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

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完善考评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评范围

考评的范围是在中小学教师岗位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含兼做管理工作的教师)。

四、考评内容

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履行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职责、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效等四个方面,每项权重不得高于40%。

(一)职业道德:主要考评教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教师的荣辱观、职业操守和以身作则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教师的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内容。

(二)职业能力:主要考评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各项专业技能,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内容。

1.教育能力:主要考评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和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与社区、家长和学生的沟通能力等。

2.教学能力:主要考评教师把握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运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和组织其他有关教学活动的能力,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或选修课、举办讲座等课程开发的能力等。

3.教研能力:主要考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和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评价的能力等。

4.专业发展能力:主要考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面掌握和拓展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能力,了解和运用教育新理念的能力等。

(三)工作表现:主要考评教师的履职行为,包括工作量、德育工作、教学常规、班级管理工作等方面内容。

1.工作量:主要考评教师出勤率,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班主任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的情况等。

2.德育工作:主要考评教师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情况,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关注学生差异的情况等。

3.教学常规:主要考评教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情况,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辅导学生以及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参与教学管理等。

4.班级管理工作:主要考评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班集体和团队活动及关注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等。

(四)工作成效:主要考评教师完成岗位职责的效果,包括育人效果、教学效果和教研效果等方面内容。

1.育人效果:主要考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班风学风和学生进步情况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应作为考评依据之一。

2.教学效果: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达到基本教育质量要求、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和优秀率为依据。

3.教研效果:主要考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情况,教育科研论文发表、获奖情况,科研成果的实践运用情况,以及辅导学生获奖情况等。

五、考评方法

考评应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可采用由多个评价主体参与、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不断完善考评载体和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反映教师的业绩和贡献。

学校考评工作以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的学校为单位组织进行,成立由学校领导、管理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考评委员会,其中教师代表比例不低于60%。

考评工作一般由学校按规定的程序与考核结合进行,也可采取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学校领导个人绩效考核由考评领导小组和学校教职工分别考评,总分为100分。其中考评领导小组考评占60%,教职工考评占40%。

(二)专任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由学校考评委员会、年级组和学科组及学生考评和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考评委员会评分占60%,其他考评占40%。

(三)学校一般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的工作绩效由考评委员会和教职工考评,总分100分。其中,考评委员会考评占65%,教职工考评占35%。

六、考评等次的确定

考评等次分为称职和不称职两个大的等次。

学校也可根据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考评称职的教师,经评选进一步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或更多等次。

校级领导、专任教师、其他行政人员和教辅人员的考核结果和比例,按照现行考核政策执行。考核不称职的人数不占比例。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确定为不职称:职业道德考评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从事有偿家教的;以及其他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违规违纪行为的;触犯国家法律的。

七、考评结果的使用

教师考评结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分岗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作为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对考评为称职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并视不同等次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对考评不称职的教师,不发放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根据评选出的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或多个等次,合理确定分配等次,向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加大倾斜力度。

教职工考评被评为优秀和称职的可续聘、续任、晋升、评优评先,享受学校优先培养等其他待遇;被评为基本称职的可续聘、续任,不得晋升、评优评先;被评为不称职的,施行半年的考察期,经考察仍然不称职的待岗或转岗。

八、组织实施

教师考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全镇教师队伍建设和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专业发展。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各学校要成立教师考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考评指标体系,制订本校具体考评标准和实施办法。要力求科学、合理,真正发挥对教职工的激励、引导作用。教师考评实施方案要充分征求教师的意见并经学校教代会通过。

各学校要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教师思想工作,引导教师正确对待考评,以考评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要严肃考评工作纪律,杜绝帮派、拉票现象,对工作不负责任,考评失真失实的,实行责任追究。

各中小学校校长、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的考评办法参照本指导意见制定。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和机制,认真组织考评工作,不断总结和改进,促进我镇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优化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增强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常规。

第二条 教学工作常规是全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通常性、基本要求。它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改革成果制订的教学工作规范。

第三条 本常规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法规和行政规章,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第四条 本常规遵循的原则是:

导向性原则。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操作性原则。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实施和测评。

发展性原则。本常规属于开放性的动态规则系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各地在贯彻本常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本常规的内容。第五条 本常规的实施目标是:

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本常规的实施,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习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通过本常规的落实,促进学校开展考试内容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第六条 教学常规包括总则、课程计划、课程资源、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课堂教学、课外指导、教学评价、教改实验等内容。

二、课程计划

第七条 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课程的计划、意见、规定等,是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制订的法规性文件,其中规定了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要求等内容,教育部门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八条 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课课程、开足课时。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针对性。高中学校要在弄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程。第九条 学校要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三、课程资源

第十条 经教育部审查通过并批准使用的教材以及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达到了国家和地方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国家和地方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资源。

第十一条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十二条 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充分重视人文与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各种媒体资源的利用。鼓励和支持教师研究和开发学校课程资源。要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不断接触到鲜活的、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的课程资源。

四、教学管理

第十三条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规范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教学效率。第十四条 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学校领导要及时了解教学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第十五条 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及相关部门工作计划、学科教师教学计划。第十六条 对学校课程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等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结果应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公布,以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校师生了解和监督。

第十七条 开展校本培训。学校要制定并落实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培养和培训规划,组织教师参加教研部门等组织的各种教学业务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十八条 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业务档案,充分发挥业务档案在管理和评价中的作用。

五、教学研究

第十九条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条 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教育方针、教育法规政策和现代教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等。第二十一条 各级教研部门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职能,把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作为核心工作。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具体指导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各种教学和教研成果交流与展示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第二十二条 学校领导要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带头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教学一线,坚持听课和上课。要建立教、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加强研究型教师团队建设。

第二十三条 学校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教研组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第二十四条 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当好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要学会反思、研究和创新,积极承担教学改革实验课题,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第十五条 学校要密切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教研机构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学术支持,不断深化教学研究。

六、课堂教学

第二十六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第二十七条 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要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第二十八条 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习和了解各科课程标准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教师要正确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第二十九条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科学设计作业等。备课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要根据学校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开展网上研究与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第三十条 教案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预案。教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师生互动、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过程。教案的形式就灵活多样,要因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面异。提倡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案的设计。

第三十一条 教师要衣着得体,仪表端正,教态亲切,关爱学生。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教学用语要准确、简练,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第三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课堂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营造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乐于合作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第三十三条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与学生加强沟通、互相尊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得到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十四条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既要充分运用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又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

第三十五条 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布置作业要处理好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关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增强作业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过生的课业负担。

第三十六条 教师要认真检查和评改学生作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面改。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和修正作业中的问题。

七、课外指导

第三十七条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其纳入学校计划进行科学管理。

第三十八条 要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应用和拓展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自我与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第三十九条 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应指导所有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外学习进一步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发展能力。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信心。

第四十条 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查、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自主学习活动,开办专题讲座,组织艺术、体育、科技等兴趣小组和专业社团,定期举办体育节、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要注重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安排,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八、教学评价

第四十一条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作用。

第四十二条 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

第四十三条 要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内容的特点为,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和评价学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第四十四条 终结性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全面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习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排队。

第四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质量监测制度,克服教学评估、质量监测工作中的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至上。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质量监测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使学校明确发展方向,办出特色。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自评和报告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自我监控机制。

九、教改实验

第四十七条 教学改革实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改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选题、实验、总结和推广经验,促进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有实验课题,围绕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改革实验。第四十八条 教学改革实验要进行认真、充分的可行性论证,选题要体现新课理念,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转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为重点,努力探讨先进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第四十九条 教师是进行教改实验的主力军。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广大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充分发挥教改实验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第五十条 推广教改实验成果要立足实际,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充分的评价论证,推广过程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避免一刀切或一拥而上。

下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

    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考评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推进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推动......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推荐)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 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维护......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尽快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根据有关部门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制定本......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范文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字〔2007〕20号 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学习体会 城阳第二十中学 郝宏2009年2月29日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共有10个方面,40条。规范内容详细、全面,包括办学方向......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字〔2007〕20号 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