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 世界大学城

时间:2019-05-12 14:4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 世界大学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 世界大学城》。

第一篇: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 世界大学城

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摘要:生活化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内容。主题教学指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即课程的进程和顺序以一个个的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个主题中包含了不同的科目内容,即主题单元将不同的科目串起来,而不同的科目承担同一主题单元的不同部分的教学。所谓生活化主题教学即把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的教学。

关键词: 培智学校 生活化 主题教学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那些弱智儿童,对弱智儿童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但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转变弱智教育工作的传统观念,突出学生本位,建立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生活化主题教学

生活化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为弱智儿童最终成为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

主题教学指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即课程的进程和顺序以一个个的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个主题中包含了不同的科目内容,即主题单元将不同的科目串起来,而不同的科目承担同一主题单元的不同部分的教学。例如,在以“叠衣服”为主题的单元中,包括了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语文课),衣服的分类(常识课),用笔画出衣服的样子(美术课),学唱关于叠衣服的歌曲(音乐课),动手叠衣服(劳动课),数数自己洗了几件衣服(数学课)等。

所谓生活化主题教学即把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的教学。

二、生活化主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1.智力落后教育的目的是利用智力落后学生有限的智力资源,使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并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尽量做到自立或半自立。

2.“弱智学校的教学、训练和各项活动要把传授知识技能、进行思想教育和矫正学生的身心缺陷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学习潜力,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劳动的初步技能。”这是弱智学校课程的实用性与生活化的本质特点。

3.从中度智残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他们不能自然地习得基本生活能力,因此中度智残儿童教育课程以基本生活能力为重点,并且其学习训练的内容主要在于生活习惯与谋生的简单技能上。

4.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观点对我们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主动活动,通过主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的内容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符,否则学生学到的经验就会脱离社会生活,不符合特教培养目标。

5.人本主义思想认为残疾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拥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应当成为对智力落后儿童受教育的基本需要。

6.社会学观点认为,弱智教育课程应具有实用性,直接“教导”儿童适应社会所需的能力,而非“间接地”教他学习能力。

7.新的课程理论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要实现从小教材向大教材的扩充,学科间的横向沟通与联合,由形式课堂向非形式课堂的拓展,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手段的转变,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8.儿童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经验,必然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学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联系。

三、生活化主题教学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二)补偿性原则

(三)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性原则

(四)统一性原则

四、生活化主题教学解析

(一)主题的确定

对中度智残儿童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智残儿童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对中度智残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必须教他们学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将来参加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必备的能力。例如低年级侧重于个人生活方面,像认识自己的物品,认识身体各部分名称;中年级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像认识、使用家庭物品,认识家庭成员,学习家务劳动;高年级则以社会生活为主,认识、使用公共场所的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这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再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可以不断丰富中度智残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主题单元教材的组织

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依据主题来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材,教材要尽可能地囊括生活适应、实用语算、活动训练三个领域,同时还要根据主题的侧重点进行删减并有机组合,形成此单元的教材。单元教材要求内容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内容涉及面广,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围绕主题组织教材,可以弱化学科界限,将学科内容进行整合,能使智残学生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识,并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类型的确定

生活化主题教学的课型有准备课、综合课、实践课三种形式。

准备课:是综合课的基础,是利用教材本身的相互联系,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某个内容的强化教学。它主要采用直观手段,通过设置情境、录像、实物、模型、示范等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刺激智残儿童大脑皮层,增加痕迹效应,丰富其生活经验。在准备课中,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注意小步子多循环,使智残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综合课:综合课不是将准备课内容进行简单地拼盘,而是联系生活实际有所侧重,突出教学的主题,体现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设计富于生活化,能充分调动智残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及探索精神,同时它综合了丰富的信息刺激,能促使智残学生脑功能的整合能力得到改善,促进其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另外,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他们获得生活经验与能力。

实践课:是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场所中去,亲自尝试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主题单元——超市购物

准备课:参观超市,认识超市物品、货架、标牌,学习物品分类 识字:标牌上的常用字,入口、出口、存包处、收银台 计算:认识人民币、学习交费。歌曲:逛超市

综合课:在模拟超市中学习购物 实践课:去超市购物

(四)教学程序

授课中教师要遵循以下程序: 1. 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2. 展开讨论,质疑解疑; 3. 尝试操作,解决问题; 4. 反思训练,实践迁移。

由于智残学生思维缺乏抽象性,因此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观看录像、演示、示范等

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其解疑的欲望;在第二、三环节,教师既当参与者,又做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培养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第四个环节中反思训练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实践迁移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1.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应起到示范、点拨、辅导、组织的作用。教师需在教学中遵循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营造切合主题的氛围,充分利用环境的刺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愉快教学策略:从弱智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这一特点出发,在授课过程中,不时插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引起弱智儿童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放在课堂上,而不是跑到课堂之外。这样便保证了教学效率。

(3)活动教学策略:寓教育于活动中。在活动中儿童的肌肉紧张度、感觉灵敏度、关节灵活度等得到锻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康复作用。同时,活动自身具有的娱乐性,使学习的气氛轻松、欢快,便于儿童轻松的学习。此外有组织的团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协作精神。

(4)有指导的学习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充分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互动。2.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评价者,他们应体现以下学习策略:(1)多思——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法;(2)多说——充分感知理解教材;(3)多实践——尝试解决问题,寻找最佳方法,加深大脑皮层痕迹;(4)多体验——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分享成功的喜悦,促进思维与智力的发展。

五、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影响

(一)促进中度智残学生全面发展

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用性与综合性为实现弱智儿童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条件,使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协作、沟通、分析、自我管理等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提高中度智残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学生入学后的社会实践与交往已摆脱了家庭的小范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生活化主题教学提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并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处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通过九年的学习,中度智残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家务劳动,基本能独自料理个人及家庭生活,认识邮局、车站、商店等公共场所,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实现中度智残学生的人生价值

中度智残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具有了一定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他们随着驾驭生活能力的日益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亦随之增长,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诚实质朴,在生活中实现并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参考文献:

①赵树铎:《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华夏出版社,1994 ②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1999 ③国家教委:《中度智力残疾儿童教育训练纲要》,1994

④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3

⑤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培智学校教学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⑥张茂聪:《弱智儿童生活与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⑦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第二篇: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1

[;;ppppp;p 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

旺苍县特殊教育学校

辜忠国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而在以上也提过目前我们江苏徐州的培智学校教材一直不能很好的让学生学会知识,也就是课本知识过难,同时脱离实际,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更难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这就要我们将语文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去。因为生活中都是学生每天要接触的东西,只讲给学生听不如让学生亲眼看到并融入进去。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智障儿童,还有一部分是自闭症儿童。让他们学课本知识显然是不适合,对于儿童天性就是会玩,玩就是他们的生活一部分,那么我校利用教育厅为我校配备的启智博士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会比如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什么是长,什么是短。这样的概念。还有部分轻度弱智的学生我们使用教材。然而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来源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于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更好的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校做到以下几点:

观察生活

虽然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毕竟我校学生不同于普小的学生,他们往往又是熟视无睹或只之甚少的,我们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他们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比如《红绿灯》这一课,课文让学生认识交通灯和人行横道。我们的任课老师则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去观察交通灯和人行横道,让学生观察红灯亮时车子和行人是怎样的,绿灯亮时又是怎样的。这样使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使他们更能认识和理解这些生活中的交通设施的用途。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实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同样还是《红绿灯》这一课,在学生掌握的交通灯什么灯亮时该走还是停、人行横道应该怎么过以后,让学生演习过马路。这样学生真正的学会了怎样过马路,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亲身体验学习的知识,掌握生活的技能,给予学生最好的锻炼。

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思维情景,把课文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以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感悟,加深感受。我校设的烹饪课就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去体会做菜,做饭。这样使语文贴近生活。

二、生活中孕育着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校寻找语文于生活的相结合点,如我校开设的烹饪课程。单纯的让学生学习要热爱劳动的精神或是单用课本知识向学生讲述蔬菜、水果的名称、样子这样学生很难真正的学会、理解,甚至运用。开设这个课程真

正的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既能很好的了解蔬菜、水果的样子而且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做到了理论于实践相结合这一点,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生活成为了学生的学习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我校的这个课程真正的把语文教育与生活结合了起来。摆脱了让学生人格分裂成两个世界的现象。

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所以我校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联系学校的生活学习语文

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中,其中国旗下讲话这一项我们让学生自己上前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将语文课程中的说话这一项充分发挥,还有将语文课程中的常识课程所学到的要做勇敢的孩子这项精神进行以此对学生的考验。我们学校有很多住校生,对于住校生让他们自己穿衣服,动手叠被子,自己吃饭等。让他们将语文融入生活中,切实的掌握。

2、让学生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我校联系学生的家长,让家长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在放假期间在家长陪同下学习买菜,如果有家长带学生外出游玩的让学生学会并实践尊老爱幼。如在公车上给老年人让位,扶老年人过马路等,并在放假返回后要求家长向老师讲述孩子在放假期间都做了些什么。同时在课堂上再让学生讲。这样把语文书本上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大道理实践到生活中去。

对于我们培智学校,学生学习的能力较低,单一的一本课本是无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即使是非常简单的知识。然而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也就相对突出了,生活的技能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才是最重要的,随之语文这门学科也于生活自然的联系到了一起。在我们住宿学校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到语文知识,同时让学生无时不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让学生理解生硬的课本知识并且时时组学习、巩固着语文知识。

正常人要过生活而培智学校的学生也要过生活,要过生活就离不开语文。所以生活包括了语文,语文反映了生活。在这个注重教育的年代,我们特小将更加注重语文的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掌握生活的技能,有生存的能力,培智的学生不同于普小的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要学习的是生存,语文的重要性也就相对凸显出来,那么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生活,生存,那么我们自然要将教学回归到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利用语文知识,这样才能融入这个社会中不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才能让社会更好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是以小见大。社会的发展靠这些祖国的新生花朵,无论是普小还是特小,将语文教育生活化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已经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了,对于我校有很多地方做的还是不足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实施这样的教学方法,作为我们教师将总结经验改进语文教学生活化不足的地方。把这种教学方法尽量的完善,让孩子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篇: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研究

《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研究》

尊敬的进修校的领导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代表特教学校《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研究》课题组,对我校关于《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研究》科研课题一年多的研究做一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以指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特殊教育上,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生活化主题式教育,是以适应其生存体验为基点的,意义彰显深远。因为,特殊儿童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能更好地生活。他们将来要融入社会,与社会其他成员交往、共处。对他们而言,学会如用钱购物、存储金钱、向人问路、乘车、使用公共设施等为进入成人社会作准备的事情,要比学会数理公式、会背多少古诗、文章有用得多。换句话说,特殊学生学习生活经验、学会生存技能,将会比学习纯文化知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更实在的用处。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进行的切实有效的研究,它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能够丰富和发展特殊教育生活化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生活训练校本教材,为提高本地区智力落后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主要凭借。

2、从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生活实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练一招一式,过硬本领,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走科研兴教的成功之路,促使我校教师尽快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化。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弱智儿童学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掌握将来参加家庭和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并学会生存,学会共处。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对学生能力的看法,培养一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题实施的步骤

本课程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准备阶段(2009、3—2010、1)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特殊教育理论学习,制定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开题会

3、确定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的内容 实施阶段(2010、2—2010、7)

1、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做好各类测试问卷

2、课堂教学实践,做好课堂研讨和教后反思工作。

3、总结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及论文 总结阶段(2010、8—2010、9)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实施得到学校全体师生的支持与响应,在学校管理上确保做到人员、经费的保证,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分管领导和教务处的具体领导下,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实施计划,规范有序地开展了“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教学”的研究工作。

1、抓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把“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作为对学生进行“适合自身发展需要”教学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学校计划,成立了课题组,由校长室牵头,教务处负责课题的实施,精选思维活跃、积极进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研究队伍,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并投入相应的实验经费,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为深化教师对本课题的理解,我们从学习抓起,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员理论水平。定期开展“生活化主题式教学工作交流会”,利用教研时间,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定目标,落实主题单元内容

结合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由课题组教师对实验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生活自理、感官知觉、精细动作、认知、沟通和社会技能等七大领域的评量,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出他们各自的长、短期目标,课题组教师再根据全体学生的目标进行集中研讨,选择学生生存需要并且可接受的主题单元内容开展多学科教学。

3、重研讨,探索主题单元课型。

在实施阶段,课题组教师在《培智学校课程实验方案》指导下,把培智课堂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作为起点,进行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渐渐地步入生活化课堂教学的新角色。同时,组内成员之间开展互听互评活动,通过每一次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每一节的优点,把优点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研讨中,探索出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单元内容。

4、联家校,建立家校实践教育。

智力落后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主流社会,为了让学生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得到家长配合,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互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生活化主题教学实践宣传,要求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和班级对学生生活自理等方面能力进行家庭实践和有效评价并及时向老师反馈。通过家校联动实施实践教育,创建和谐教育。

八、主要成果:

1、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用性与综合性为实现弱智儿童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条件,使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也得到提高。智力落后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掌握了简单的家务劳动,能独自料理个人及家庭生活,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智力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具有了一定的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他们随着驾驭生活能力的日益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亦随之增长,他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诚实质朴,在生活中实现并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2、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业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具备极强的专业技能,能更好的为每位学生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个别教育计划。同时单元主题式的教学能增加教师的责任感与协作能力。以前教师工作是分科的独立的,现在要求任课教师根据单元主题选择教学内容,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多学科教学。

3、从本校智力落后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入手,以提高弱智儿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的能力为目标,我们课题组创编了生活训练主题单元教材。该校本教材主要根据学生需要,呈螺旋式上升安排了“自我服务”“家事服务”和“社会服务”三大内容,现课题组已完成了前面两个内容的创编。该教材的创编为我校实现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凭借。

九、问题与不足: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但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之所在,例如由于我县目前只有一所特教学校,校际间交流太少,参加的课题研讨活动机会难得,在大范围内锻炼的机会少,评价制度和手段不够完善,且教师大多来自普教,对特殊教育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等各种因素,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加大了特殊教育的难度,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程。解决这些问题,一要靠政府转变特殊教育机制,使之进一步适合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二要靠学校自身努力,通过加强特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把学生的需要当作教学的第一需要,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四篇: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结题报告

“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连江县特教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阶段国内外特殊教育大力提倡“教育一体化”“回归主流”“融合教育”,大多数轻度智障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使得我们培智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变化,招收的对象已从过去的轻、中度逐步转向中、重度智障儿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发现一些智力落后儿童在学校学习生活了九年,毕业时竟然不会使用人民币,不会自行到超市购物,有的甚至连穿衣洗澡都有困难。由此可见,现行的以知识为体系的课程内容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的需要,无法促进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得到发展。而2007年新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在课程实施中,各地在使用国家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及学生在这些环境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针对我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的问题,我们尝试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生活化主题式教学,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本地区智力落后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凭借。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弱智儿童学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掌握将来参加家庭和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并学会生存,学会与人和谐共处。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师对学生能力的错误看法,力争培养一批特殊教育专业骨干教师。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新课程标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智力落后教育的目的是利用智力落后学生有限的智力资源,使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并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尽量做到自立或半自立。

2、从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他们不能自然习得基本生活能力,因此,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课程以基本生活能力为重点,且其学习的内容主要在于生活习惯与谋生的简单技能。

3、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观点对我们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主动活动,通过主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做”的内容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符。

4、儿童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过多强调学科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经验必然违反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既注重学生经验组织教学内容,也应注重内在联系。

四、课题实施的原则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针对智力落后学生实际,确定本课题研究原则为:

(一)指导性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以特殊教育专业理论指导课题实践研究,同时虚心接受特殊教育专家和富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从而使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的研究能更好地实施、总结和应用推广。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盲目去做,用理论指导行动,让事实说话。

(三)灵活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生搬硬套,遇到问题灵活变通。创编的整合教材要体现趣味性,利于学生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实践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以独自料理个人及家庭生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实用为主,最大限度的补偿学生的实际缺陷。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在认真研究《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智残学生的实际水平,确立课题研究方法如下:

1、观察法。选择三年(2)班作为重点实验班,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情况每月设计一主题开展教学,教务处对教师的教案、课堂情况及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观察并做好详实记录。

2、行动研法法。收集整理资料,了解学生自然情况,对参与课题研究的10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为进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3、反思研究法:教师在开展主题式教学中,对每一个单元的主题,和每一个课时要有一个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调整目标,使生活化主题式教学更好地为弱智学生社会化服务。

主要内容:

“ 生活化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分步骤进行的。(一)主题的确定

对智残儿童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智残儿童将来融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因此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考虑智残学生的智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满足其心理发展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还应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独立生活的需要和将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使他们掌握生活中较为实用的知识,形成实用的能力和必要的良好习惯。基于以上原因,教学活动应把学生学习知识与认知世界结合起来,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与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 对智残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必须教他们学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将来参加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必备的能力。例如低年级侧重于个人生活方面,像认识自己的物品,认识身体各部分名称;中年级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像认识、使用家庭物品,认识家庭成员,学习家务劳动;高年级则以社会生活实践为主,认识、使用公共场所的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这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再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可以不断丰富智残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主题的名称在表述上要尽可能符合儿童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兴趣乐学习,例如“自我服务”这一单元,主题的名称可以是“我会打扮自己”。

(二)主题单元教材的组织

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依据主题来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材,教材选择尽可能地囊括生活适应、实用语算、活动训练三个领域,同时还要根据主题的侧重点进行删减并有机组合,形成此单元的教材。单元教材要求内容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内容涉及面广,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围绕主题组织教材,可以弱化学科界限,将学科内容进行整合,能使智残学生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识,并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题实施的步骤

本课程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每一阶段都定有研究目标和内容,彼此之间呈螺旋上升,层层深入,主要有:

(一)准备阶段(2009、9—2010、1)

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特殊教育理论学习,制定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开题会

3、做好学生各类调查问卷

(二)实施阶段(2010、4—2011、7)

1、制定个别教育计划,选择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的内容

2、课堂教学实践,做好课堂研讨和教后反思工作。

3、总结经验,自编教材,撰写教学心得及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1、8—2011、9)

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提出验收申请,接受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实施得到学校全体师生的支持与响应,在学校管理上确保做到人员、经费的到位,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学校和教务处的具体领导下,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实施计划,规范有序地开展了“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教学”的研究工作。

1、抓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把“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作为对学生进行“适合自身发展需要”教学这一个重要内容列入学校计划,成立了课题组,由校长室牵头,教务处负责课题的实施,精选思维活跃、积极进取、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研究队伍,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并投入相应的实验经费,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为深化教师对本课题的理解,我们从学习抓起,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员理论水平。定期开展“生活化主题式教学工作交流会”,利用教研时间,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相关教育教学理论。除此之外,我们还派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同时还聘请了国内特殊教育专家来学校对本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有利的带动教师们特殊教育专业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首先选派了林琴、王小花老师参加了重庆江津向阳中心为期一个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的培训,选派阮雕霞老师参加宁波达敏学校举办的特殊教育教师“转型”专业培训,她们学完归来每人为老师们做了一次培训讲座,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在此期间,我们还有幸请到了全国特殊教育名师 老师为学校所有教师做了为期一天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培训,为课题组教师的生活化单元主题教学研究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定目标,选择生活化单元主题内容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我们从不同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生活化单元主题教学的资料并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测试,了解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我们还让课题组教师对实验班级的10个学生进行了生活自理、感官知觉、精细动作、认知、沟通和社会技能等七大领域的评量,确定每个学生学习的优、弱势,为他们制定出各自的长、短期学习目标,课题组教师再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集中研讨,选择学生生活需要并且可接受的主题单元内容开展多学科教学。例如:低年级我们 侧重“个人服务”,像学会洗脸,洗手,刷牙穿衣、叠被等等;在单元主题“叠衣服”中,包括了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生活语文课),衣服的分类(生活适应课),用笔画出衣服的样子(绘画手工课),学唱关于叠衣服的歌曲(音乐课),动手叠衣服(劳动技能课),数数自己叠了几件衣服(生活数学课)等。这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对智力落后学生进行统一主题分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再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不断丰富智力落后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3、深研讨,整合生活化主题单元教材

在实施阶段,课题组教师在《培智学校课程实验方案》指导下,把培智课堂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作为起点,进行理论学习与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转变自己过去僵化的课堂教学行为,渐渐地步入生活化课堂 教学的新角色。同时,组内成员之间开展互听互评活动,通过每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每一节课的优点,把优点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不断地研讨实践中,结合我们连江本地风土人情的特色合理整合并拓展生活化主题单元教材。

4、重评价,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课题组成员在开展生活化单元主题教学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主题的学习都进行了形成性的评价,即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等评价学生,教师除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还适当加上激励性评语或希望等。并将学生成长过程资料及阶段评价放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个主题每个个体的不同现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式、策略等,使教学连续不断地向前推进,实现有效的个别化教学,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给予智力落后学生更多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消除厌学的心理障碍。

5、联家校,建立家校实践教育。

智力落后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主流社会,为了让学生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得到家长配合,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互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生活化主题教学实践宣传,要求家长全力配合学校和班级,对学生生活自理、社会实践等方面能力进行家庭实践和有效评价并及时向老师反馈。例如:在每月一次的亲子互动活动中,我们课题组将本月主题及相应的家庭实践作业以亲子互动表格形式呈现给家长,要求家长配合班级督促孩子完成并于周一和负责教师进行对接,这样不但增进了家长和孩子间的感情,让家长在实践中看到自己孩子的点滴进步,让孩子在实践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也为家校的有效沟通架起了桥梁。

八、主要成果:

1、课程研究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我校是福州地区第一批开办的培智学校之一,地处闽江口岸,有着深厚的办学和文化底蕴。一年多来通过开拓奋进,学校又获得了“全国特奥先进单位”、“ 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特殊贡献单位”、“ 特殊贡献单位”和 “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2、课程研究扩大学校知名度

一年多来,学校结合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展了许多向福州市特殊教育兄弟学校及县教研片公开展示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场会、研讨会、展示会等,都先后被《福州晚报》、《海峡都市报》等各大报纸以及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东南电视台、连江教育台等新闻媒体报道过。来校参观、考察、交流和研讨的兄弟单位越来越多。

3、教师的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得到发展

一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 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 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活训练教材开发是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探讨,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

三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一年来,课题组在研究中,捕捉展示机遇,参与展示过程,以课堂研讨、评比交流、撰写论文等方式为舞台,又推出了一批老师。林琴老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黄丽菁老师的《

》获得福州市特殊教育优质课评选三等奖,黄秀珍教师的论文《

》收入,另外课题组成员的多篇论文也收入教研片汇编。

4、课程研究促进智障学生发展

我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让智力落后学生由个体的“人”转变成为社会的“人”,是我们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研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只有针对他们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入手,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切实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丰富课程内容,促进了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

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内涵丰富,衣、食、住、行、用等等无不涉及,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具有极强的实际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还打破分科教学之间封闭的界线,通过对各种实用知识的系统化及适当的丰富充实,就从整体上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网,非常符合智障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切实需要,从而有力促进学生自理能力的提高。(2)、优化课程结构,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灵活,教学空间自由开放,学科与活动相结合,课程形态得到了优化。教学时可以把教学地点移到功能室、超市、社区等环境中,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活动,较好的融合了各类课程的特点,使教学从“正式课堂”走向“非正式课堂”。如我校近年来和连江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手拉手融合教育活动,让智障孩子生活的视野更加宽广,展示能力的舞台更为开放,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3)、注重活动训练,促进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主要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的生活用具和实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知觉,学生自由选择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受知识体系框架的限制。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情境活动训练,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安排中学会感知认识环境,懂得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而矫正和补偿其身心缺陷,将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4)培养自信个性,促进学生回归主流社会

生活化单元主题式教学在让智力落后孩子学会自理,学会生存的同时,更加关注了他们心智的健康发展,在生活化主题单元教学中,虽然每个主题单元只有一个学习内容,但课题组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能力的孩子做出不同的要求,并采用符合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的手段,弥补他们自身缺陷,这样每个孩子在学习中都能享受乐趣并收获成功的喜悦。生活化主题单元的学习增加了智力落后学生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走出自卑阴影,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勇敢尝试,争取胜利。

特奥为弱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融入主流社会的平台,智力落后学生通过生活化主题式教学,已经渐渐能接纳社会,他们在和正常学生开展的社区融合运动及各类特奥比赛中都能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勇敢拼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我行,我能行!”

2010年9月,我校16名足球和田径运动员代表福建参加全国第五届特奥会,荣获6金5银3铜。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在赛场上不仅收获了奖牌,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让主流社会的人们认同和理解了这个弱势群体。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努力,我们的实验对象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们一直遵循“让生命与使命结伴而行”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智障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为目的来进行课题研究。我们按照智障学生的感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智力落后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进行同一主题的分科教学,并充分考虑到每个智障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别采用不用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而,大大增强了训练的有效性。

九、今后的思考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但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之所在,例如由于我县目前只有一所特教学校,校际间交流太少,参加的课题研讨活动机会难得,在大范围内锻炼的机会少,评价制度和手段不够完善,且教师大多来自普教,对特殊教育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特殊教育的难度,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程。解决这些问题,一要靠政府转变特殊教育机制,使之进一步适合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二要靠学校自身努力,通过加强特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把学生的需要当作教学的第一需要,进一步确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的老师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课题研 究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懈努力,继续探讨生活化主题单元式教学的模式和策略,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更好地为全体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让全体学生都得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

2011年11月

第五篇: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

《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

——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使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尤其是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生活化教学中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他们的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对于这些智障的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谈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

一、创设生活化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将书本知识融入生活,对教材合理的选择加工改造。例如在进行“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将教室布置成生日会,与小伙伴分享蛋糕的时刻,然后拿出事先准备的假“蛋糕”道具(实质可以以海绵或其他代替)在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在情景中轻松找到数学素材,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认识了“数字”,真切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也同时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设计生活化的语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智障儿童的数学逻辑思维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创设实际操作的情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2、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手段(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教具辅助,复杂到简单化,无声变有声,游戏化)

三、创造生活实践机会,使数学应用生活化。

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课后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生活化。如学习了“数字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扇窗子;学习了“时”“分”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算一算自己一天的在校时间;学习了 “三角形”以后,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三角形,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比一比身高,称一称体重等等。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体现了符合智障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发展了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 生都得到了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的必要途径。

下载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 世界大学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培智学校的生活化主题教学 - 世界大学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浅谈培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我国培智学校的教学计划它强调了对弱智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正常化。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培智学校的学生学会怎......

    培智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

    培智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 时间:2012-12-14 08:49:00 | 来源: | 作者: admin | 浏览次数:671次 智障生认知能力上的局限性(记忆力低下、想象力差、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思维显得较......

    生活化,培智教育的主题(最终5篇)

    生活化——培智教育的主题 特校的教育对象决定了其教育的主旨与方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生活化应该成为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的主题。一、生活化——培智教......

    如何打造培智学校的生活化课堂(本站推荐)

    如何打造培智学校的生活化课堂 一、什么是生活化课堂 生活化课堂教学即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生活化的基础上,围绕实际生活应用这个中心。具体地讲,训练内容必须与学生的身心相符......

    培智语文课堂的生活化范文

    培智语文课堂的生活化 (2011-12-02 20:18:02) 转载▼ 标签: 康复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音乐教学生活化在培智学校的运用

    音乐教学生活化在培智学校的运用 【摘 要】培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在培智学校中,音乐生活化的教学既符合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切合当前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生......

    培智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之我见

    培智低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之我见 摘要:低年级智障学生都是智力和认知水平处于中、重度的孩子,他们的身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这样的现状,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学生有基本的生......

    浅谈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课堂的策略

    浅谈构建培智学校生活化语文课堂的策略 邗江区启智学校曹新颖 [摘要] 智障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差、句子的理解困难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慢,从而影响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