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xx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xx县xx小学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广大农村学校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和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而且面广量大。从我们农村小学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农村小学就读,如我乡有近四千名的农村学生就读,还有近300名学生随父母在外打工就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村的课程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已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第一轮结束之际,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作阶段性的总结,以便了解现状,寻求对策,从而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
我们以农村完小为切入口,以乡中心校为参照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开座谈会和课堂观察的方法,收集第一手材料,并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中,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深深地体会了农村小学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一、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可喜变化。
1.绝大多数教师能满腔热情地参与新课程实施。
广大农村教师也已经走出了最初的观望、徘徊阶段,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改革实验之中。我乡所有学校,没有校长和教师以农村办学条件不足、设施落后、师资缺乏等为借口,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地迎战新课程。
2.课改意识已进入课堂,课堂教学已有了明显的变化。
从赛课、立体评教、随堂听课中,我们发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并积极地付诸实践,即使是使用老教材的课堂(如数学六年级),与传统课堂相比,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
──教师有了应用意识。大多数教师能密切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数学科不但注重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而且又能提供机会让他们回到现实生活 中解决实际问题;语文科能注重学生阅读的指导、词语的积累、习作的引路,改革了过去“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教师有了过程意识。许多教师能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学习知识。数学科为学生设计一些环节,让他们通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尝试与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探索精神”这一数学文化的魅力。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回顾能被2和5整除数的特征后直入主题:“今天我们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根据以往的经验,你猜猜看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这仅是猜测,你们有办法证明吗?”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反思,主动建构。验证后学生发现猜想不能成立。“看来,用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你能举出自己找到的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吗?”接着老师说道:“观察一下,列举的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观察,又得到了新的猜想: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3整除就行。得出了一致的猜想,师生又开始了新一轮计算验证的历程。教学中老师故布陷阱,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反思自己的思路,在思想冲突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的观念,不仅使其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了探索论证解题的思想,有效培养了学生逻辑思辨的能力。
语文科不仅要关注知识的积累、感悟,更关注人文化,在科学与文化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切人点。将人文化引入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张扬想像的魅力,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文本不同角度的解读,促进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了科学与人文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个体与现实、历史与环境的统一中,感悟人性,提升心灵境界。
──教师有了主体意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已能积极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注意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激励性的评价多起来了,学生活跃起来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发与使用课堂资源。一方面要开发课程资源与学生智力资源,把握重点,抓住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法指导,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再生资源,形成资源使用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及时利用课堂随机相生的生成性的资源,如把握课前预设的弹性,为学生的发展与资源再生预留一定的空问;创设与常态课堂相适应的和谐空间环境;重视在合作、竞争中协同进化,使学生之间 在互助、互动与竞争的过程中促进信息的流动,形成资源再生的动力。
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投入了新课程实验。正因为有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他们更愿意和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从而积极地推动了新课程的实施。
第二,坚持“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学科培训能做到统一部署、精心策划、层层落实。
二、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目标含糊不请。
《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但具体到一节课究竟该如何把握,教师普遍心中无数。许多课堂过于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追求各种技术参数,使课堂失去了学科固有的个性。就如一位27岁、8年教龄的教师所说:新课标、新教材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如何把握好每一节课的目标是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一节课要达成的目标太多,我们不知如何人手。另一位23岁,4年教龄的老师认为,现在的数学课如果目标把握不当,就易上成类似的语文课;而语文又回到以前的老一套了。
2.教材处理不够到位。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他们“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在新课程培训中如一位53岁的老教师认为:新教材的例题不够明确,课时难以划分,要备好一堂课很累;又如一位41岁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图例太多,实际用处不大,有些图画应用题令人费解;还有的认为教材难度太大,不适合农村使用;语文科阅读的篇目能否统一,阅读量如何保证,如何加以考核等等。
3.方法选择追求形式。
几乎所有的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都采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而座谈时发现:许多教师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只是觉得别人的课堂上有了,自己如果没有就会显得落后。至于什么情况下需要动手操作?什么内容适合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需注意哪些问题?„„都没有 细加思考。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该放手让学生探究的教师却一味地牵着学生,该教师点拨引导的却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那里探究。甚至有一位教师让6人小组在一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纸”上每人做一道题目以示“小组合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来自教学外部条件的客观因素。
第一,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是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课堂行为的顾此失彼。
──注重探究,排斥他法。以为“倡导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越多越好,就刻意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作必要的优化,以致于一些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学习后,还离不开手指和小棒。
──倡导自主,忽略“引领”。误把“学生自主”等同于“学生自能”,“开放”等同于“放开”,就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忽视了教师必要的点拨和引导,以致于许多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情境的创设成为摆设,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为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就时时处处要创设生活情景,课堂上一味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本身形式化、抽象化等学科特点。
──激励为主,滥用失真。以为只要对学生所有的说法皆以肯定,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保持,并加以表扬,失去了文本的真实性。
——热闹合作,没有实效。以为课堂上只要了学生的合作,那就是一节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却忽略了合作的实效 性。
可见,尽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但要真正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上,还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理性的反思,许多课堂把传统教学中采取的策略不加筛选几乎全盘丢弃,课堂上就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如一位校长所说:“我们以为新课程所需要的课堂与传统课堂应截然不同”。这就难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上很难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听到教师提纲挈领的课堂小结了;也很少看到学生有静悄悄的阅读课本和独立地做书面作业的场景了。
其次是教师个人素养与新课程的差距使课堂缺乏了“文昧”。
如数学科的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大纲教材相比,内容领域有了很大拓展,如增加了概率统计领域的内容,而概率在各年级中按排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 是转盘,有的是用掷觳子,这其实就是运用概率中的两种不同的模型,而很多教师都认为是一样的,在教学中都认为用觳子比较方便,从而取代了转盘,这其实已违背了教材的本意。可见,教材中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数学功底去解读。教师为什么普遍反映新教材难?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教师缺乏解读教材的数学功底。对一些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缺乏整体意识,很难从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高度加以审视。再如所有版本的实验教材都增加了“位置”这一单元,许多教师就觉得这样的内容很简单,无非让学生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而已,至于这样的内容与直角坐标系有怎样的关联,就极少有人问津。语文科也是只样,很多教师也就是现学现卖,将教参上的内容“短斤少两”的卖给学生,而没有真正地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是一泓泉水”的要求,这样在课堂上就很难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了。
第二,落后的教学条件制约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超负荷的工作量。
农村学校由于生源的自然减少,教师编制非常紧张,许多教师往往要担任几门学科的教学任务,许多地方还采用了语数包班的办法,即一个班级的语文数学都由一位教师担当,甚至还有包复式班的。再者,农村小学缺乏专任的老师,这给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简陋的教学设施。
我乡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情况(中心校较好),电化教学还没有真正地深入课堂,没有添置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有许多学校的教学设备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所以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全乡有近170名教师,只有一台实物投影仪,仅限于计算机管理员会用,有120人则从来没有使用过电脑教学,30人使用不够训练。在今年的优质资源进课堂中,有部分老教师在立体评教中运用了优质资源,一个劲儿直说好。
──匮乏的教学资源。
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图书资料室,就算有,有限的资料也不能及时更新,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教师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就校外资源来说也很有限,校园周围没有像样的图书馆,没有科技馆,没有博物馆,也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学校很少订阅专业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有90%的人没有《课程标准(实验稿)》只是几家完 小有几本公用的,许多教师压根儿就没有意识到:新的课程标准同教学大纲一样,都是国家指令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规范和指导教学的最重要依据。95%的教师除了教科书和教学用书外,没有任何资料。
──相对闭塞的信息渠道。
尽管学校都坚持了“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在新课程实施以前对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但短短几天的时间对于长期得不到培训,信息又相对闭塞的农村教师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更何况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机会参加县(市)级的培训,就算是乡中心小学,也只是少数的几个幸运儿。
──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
村小、完小(中心校除外)一般就每个年级一个班,只有一个年级实施新课程,年级组的教研活动就无法开展;各完小之间地理位置分散,校与校之间的相互联络又不便利;再加上超负荷的工作量,教师之间自然就少了横向联系,各自只能局限于自己一片小天地里单兵作战。
三、思考与建议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改革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更是困难重重。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特别是要政府部门增加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等。而作为教研部门,从教学研究、服务和指导的角度目前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扎实有效全面地推进小学新课程改革,确保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1.着手包班教学的研究,增强教师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
从目前材料来看,由于乡村小学生的生源的不断缩减,班额自然减少,有的初小班额已在20人以下,个别的还到了10人以下。如果按照师生的比例配备教师,还会有更多的教师加入包班队伍。既然包班教学的现象如此普遍,就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挖掘其中的优势,分析其中的问题,逐步增强教师的学科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从学科的简单叠加走向学科之间的整合,并意识到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许多教师所反映的数学教材中“分类”单元的内容,由于缺乏材料,课堂难以实施。其实,像这样的课如果教师有整合的意识,就可以把语文课中所学的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等作为学习材料同样可以达成目标。
2.着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电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因为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每次的校本培训中,我们已深深地感到,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得到培训的迫切要求和愿望,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期待着专业化成长的机遇。但如何针对农村的实际,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这显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深化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让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为。
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借助于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专题设计和实践大量的课例,在全乡教师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般性可供选择的不同试教方案,形成教学方案库,以期资源共享。这里的“一般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二是指这些方案能进入平常的课堂,特别是对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初小,以典型课例为依托,能起到更直接有效的作用。(若集体备课能真正落实到位,也可解决此问题)
4.改进“送教下乡”方式,力求“调研──诊断示范”一体化,加强“送教”的处方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送教下乡”不应该是请几位优秀教师,借用一些实验学校的学生开几堂公开课,因为这样的活动是自上而下组织的,与农村教师的教学实际相差甚远,缺乏针对性。就如一位教师所说:很多公开课教学设备应有尽有,黑板基本不用,课本也基本不用,这样的课太豪华了,我们学不到,我们非常热切地盼望着能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希望提供更多地真正适应农村小学实际情况的课堂,但他们也同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不用电脑、借用农村的学生上课„„。为此,我们呼吁这样“送教下乡”的方式:在上公开课以前,让优秀教师参与蹲点校的调研活动,要求他们在了解当地教师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再设计教案上课。与当地教师用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条件,却上出理念新、思维活、基础实的好课。这样一来,使名师的课堂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使名师们有了亲和力,真正起到了专家引领的作用。
5.利用支教资源,建立和完善“支教”制度。
在省千校万师支教活动中,确实很多学校做得很好,但也不容置疑,有很多学校 的支教仅留于形式,真正地支教应尝试着开展城乡教师的交流活动,学校选派一些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也选派一些愿意长期在农村服务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我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每学期都与磨头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师互动,让两地教师真枪实剑地进行交流。因此,希望教育部门从制度方面进行完善,考核支教工作,从实际上为农村教师的成长起到引领的作用。
第二篇: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地方课程由省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而自主开发并管理,由地方、学校实施。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的要求,在总结我省课改实验区地方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方课程的主要目标
1.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目标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和完善我省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开发机制,提高我省基础教育质量。
---加强课程与我省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反映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优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加强我省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提高我省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的能力;
2.地方课程的教育目标
---增强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热爱河北、振兴河北的责任感、使命感;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地方课程设置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在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我省的地方课程,整体规划,安排教学内容,初中每生每学年不超过二门。
2.整合性原则。地方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区域化、本土化,要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关专题教育和学校课程进行整合。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小学现代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绿证教育、环境教育等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的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学校课程开设专题讲座。
3.独立性原则。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有自身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它和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共同构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三者相辅相成,不能用国家课程代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三、我省地方课程设置说明
1.《写字》课程,要求学生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热爱祖国文字,为学生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一定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2.《普通话口语训练》课程,通过学讲普通话,树立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热爱祖国的民族共同语言,让学生准确、流畅地应用普通话进行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应用普通话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奠定基础。
3.《实践与创新》课程,按照对课程进行整合的原则,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国防教育、“绿色证书”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进行整合。其七---九年级(初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术教育(特别是“绿证”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研究性学习等;
4.《道德与法制》课程,将现代道德与法制教育有机整合,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事及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切实提高德育和法制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5.《青春》课程的价值在于使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其课程内容涉及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社会伦理道德、毒品危害和性病艾滋病预防等知识,进而将本课程的探
究技能与方法落实在“认识与思考、咨询与调查、调整与适应、防止与预防、观点与态度”几个方面。着重发展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拒绝伤害,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
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7.《河北历史与社会》将整合河北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河北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爱家乡以及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人文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四、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要求
1.河北省地方课程管理权属于河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厅负责地方课程的规划、立项审批、审定与管理,制定地方课程标准。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国家和省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包括由省制发的地方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导学校科学开设学校课程。
2.地方课程教材开发实行立项、核准制度。省教育厅将尽快组织制订并颁发我省的地方课程标准。按照《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切实加强全省中小学教材管理的意见》(川教基[2001]69号)要求,各教材编单位和个人须依据地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按
照有关程序申请编写教材立项,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后方可启动编写;编写的教材通过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后在实验区按规定范围试用。
五、地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地方课程的实施
从2006年秋季开始,所有已进入课改年级一律执行方案。随着全省新课程实验的推进,逐年推行至义务教育各年级。为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学校可采取讲座等形式让其它年级学生了解掌握地方课程的有关内容。
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各地要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变革,注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要根据地方课程实施的需要妥善解决师资问题,要鼓励教师承担地方课程的教学工作,加强地方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发展和提高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实施、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2.地方课程的评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课程的评估,督促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课程;要把地方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中;将地方课程的教学应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纳入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内容。
各地要周期性地对地方课程的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地方课程的评价应建立以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机制。可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要重视对地方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六、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科学研究工作
构建和完善有河北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是一项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精神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有关师范院校要积极组织力量,进行地方课程的研究、咨询和指导;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组织力量与学校、教师一道对实施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科研人员要经常深入到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了解课程实验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要广泛征求师生对地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为我省地方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检查评估自评报告
教育科研“十五”规划的开局阶段,由于形势需要,我们校于XX年10月在全区小学中率先组建了教育科研室。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较好地发挥了对学校教育科研的设计、指导、培训、总结和推广的作用。“十五”起步阶段,我们以《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研究》市级课题为龙头课题,带动起全乡其它4个市级课题和3个区级课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为当时即将开始的新课改做了舆论上、素质上、观念上的准备。经相关部门验收,我们的4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获奖。
XX年,我们又开展了以教师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为切入点的《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以此来带动《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两个市级课改滚动课题和各校的校本课改实验课题。
在科研工作的认识层面上,我们注重树立五种意识:先导意识、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过程意识、创新意识;在管理层面上,我们注意三个结合:系统管理与阶段管理相结合、操作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走进管理与走出管理相结合;在操作方法层面上,我们注意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研究结合、研究成果与工作成绩结合、长与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校本研究主要解决的是当前问题,而重点课题解决的是长远问题。校本研究是分散研究,重点课题是集中研究。
我们注重规范以课改实验为核心的校本课题研究。在校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在区科研室的指导下,注意了以下科研兴校模式的探索,即问题课题化、课题常规化。问题课题化,目的是实现教与研的统一。就是通过从课改实践中提炼出问题,加以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是一个“提出问题,提炼课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推广成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提炼课题的过程中,需要校本教研(集体备课、听评课)扎实开展,从中找到可以提炼的问题。课题常规化,就是建立教育科研保障机制,制度要完备。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崎说,看一所学校好不好,不是看它有没有大房子,有没有好的设备,而是有没有好的教师。所以,课题研究,贵在培养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几年来,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改以来,我们的教师和科研骨干,先后到全国十几座大中城市参加学术活动和培训。请师校的领导和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
(2)积极参加学术团体的活动。作为省创造力开发专业委员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我们积极参加了该委员会组织的活动。我们还积极参与了区教育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3)结合校本培训和课题研究,以在岗提高为主要形式,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素质和科研能力。
2、加强校本教师培训,让学校成为教师培训的主阵地
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
千头万绪抓根本。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坚持以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为核心。为了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我们校由科研室负责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和业务指导。在校本培训中,坚持以校为本,四位一体(教研、培训、科研、管理),课题牵动,分科推进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各有关方面形成合力,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中,学校领导先后为教师做了《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行为的关系》、《有关课改几个问题的解读与思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实效性是学校德育的生命》等专题讲座。
课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对课改认识是否到位、理解是否深透、操作是否娴熟,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在校本培训中,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困惑,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及个人专业发展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选取培训内容。在培训形式上,采取了骨干培训、讲座、研讨会、教研沙龙等多种形式。具体方法有:组织学习、学者引领、树立典型、互动合作、外出考察、强化评价等。
3、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全面创新,理想课程实现的需要凹显出教师教研的必要性,提供了教师自主教研的广阔空间,提出了教研走向校本的全新要求。我们认为,校本教研要以教学和教师素质现状为研究起点,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改进教学,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任务目标,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在校本教研实践中,我们以课题为牵动,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以教学反思为载体,扎扎实实开展校本教研,引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走研究之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抓学习,是为了奠定研究基础;抓设计,是为了创造研究的契机;抓反思,是为了提供研究的时空。
在校本教研的实践中,我们坚持学校是教研的基地,教师是教研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研的直接目的的基本理念,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素质的迅速提高。
4、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张扬个性
为了使课程更好的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我们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本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注意从学生本位出发,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重视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多元化和趣味化,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责任和义务意识,关爱和合作意识。在课程开发中,以生活本位、学生中心、注重过程、强调开放、体现综合为原则。采用课程引入、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新编等开发方式,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课程中,入选区小学教研室的《校本课程汇编》的有数学、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音乐、自然等。其中,品德与生活科的《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紧紧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以水为线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学科综合性。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
三、课程改革的过程考核
课改的过程考核(评价),在课改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课堂教学评价无疑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课程是教育的心脏,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较大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在XX年启动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省级课题,XX年4月正式开题。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结合起来,采用教师自我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同事评价的策略,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评价采用的方法有教学反思、课堂听课、评价访谈、教师成长记录袋等。我们为此编制了相应的评价工具(量表),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之间评价都采用量表,并按照评价流程去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在区小学教研室的指导下,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为宗旨,遵循以下原则: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承认个体差异,注重结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元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实践中,我们采用笔试、口试、操作、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做到考试与其他课程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在学校评价方面,我们注重中心校的自我评价和对下属村小的课改评价。因为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通过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实施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可以促使学校提高实施课程的能力,并有利于形成促进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我们每学期都要对各校的课改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平时还要下各校进行专项调研,准确掌握课改进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四、课程改革的基本成绩
1、课改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我校先后被评为区“九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十五”中期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东北地区教育情报工作先进集体、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先进体育组。区科研室先后3次在我校召开现场会。多次为区小学教研室提供活动现场。曾代表我区接受市小学教研部调研、科研部中期检查。
2、课改提高了教师素质
课程改革和实实在在的校本研究,促进了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我校现有国家级创造教育骨干教师2人,市级先进12人,市区学科骨干18人,市优课教师14人,区级先进15人,区科研骨干11人。2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7人被评为区课改标兵。在区里组织的规范化评优课评比中,我校有16人获奖,另有国家级创新课1节,省级3节。在市区组织的基本功大赛中,1人被评为市一等奖,4人获区级奖励。全校教师共撰写市级以上优秀论文260多篇。
3、课改促进了学生发展
课改的实施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近几年的质量监测成绩在区内均名列前茅。学生在英语、体育、艺术及其他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五、课程改革的有关经验
1、几年的课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贯穿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以教师素质提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使课改落到实处。
2、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的智力资本,是最主要的无形资产。学习化的社会,要求学校首先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教师和孩子们一样,也需要成长和发展,学校是教育机构,但教育不应只是为了学生的。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六、课程改革的不足之处
课改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现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在拉大。而最大的差距是质量的差距,但质量背后的差距是师资、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等。
课改需要专家引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所需的空间和支持,以适应课改的需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1b3900100bd53.html
第四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
申报材料
一、申报条件
1、师资条件
株洲市十九中数学教研组成立于2006年8月,现有成员18名,教研组倡导:“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团结互助”的教研精神。人人工作勤勤恳恳,个个积极肯干,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每年中考我校数学成绩名列公办中学前茅,学科竞赛成绩长居市公办中学榜首。教研组成员中施联华老师、赵丽萍老师是株洲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万德胜老师是荷塘区数学学科带头人,赵玲老师、吴燕老师是区十佳青年、中年教师。教研组立足课堂、研究课堂,积极探索和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且充满活力、个性鲜明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多名教师在区级、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有施联华老师、赵玲老师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比武和说课竞赛的一等奖。
2、项目基础
(1)数学校本课程开设: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深度发展,我校长期坚持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数学学科的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上,不仅在每个年级组都有数学培优和竞赛辅导,并自主开发了趣味数学、数学与生活等课程,这些课程均有计划、有专题、定时间、定地点的付诸实施。数学史、数学建模、数学初高中衔接、数学实验等课程正在初步研究和开发筹备中。
(2)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研究习惯,长期坚持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课例设计、经验反思等内容的研究和写作,养成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在学校成立之初的2008年即开始了株洲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并取得优秀研究成果,于2011年顺利结题。现在,数学组又投入到学校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的《问题驱动4+X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中。近几年来成员撰写的论文参加省、市数学教研会每年进行的论文评比中,获奖人数和层次在全市处于很领先的位臵,教研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发表文章共百余篇。由于此,2012年我校数学组获评省级优秀教研组,2013年成功申报以数学、物理、历史为培训科目的湖南省教师培训基地校。
(3)数字化水平建设:2014年我校成功申报株洲市数字校园建设校并验收合格,数字化硬件条件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教师们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且在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数学组的教师们在各自的教师空间广泛深入的建设了微课视频等在线学习资源、畅通了师生网上学习交流平台。
二、创意水平
1、理论支撑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应该在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规范下,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补充课程,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对本校学生数学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数学资源在基础上,以提升数学课程的本校适应性、延伸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数学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数学素养。
2、设计创意
(1)弥补课程的单一性:
首先是课程设臵的单一,缺乏选择性,其次是课程目标的单一,忽视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的过程;再次是课程内容的单一,缺少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再有就是评价的单一,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考察。(2)提升数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数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而且要使学生具有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等理性思维的方式,使学生具有求真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但是,我国以往数学课程对这些教育价值重视不够,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3)加强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数学的实际应用功能: 我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受“形式主义”学派数学观的影响很大,比较强调数学抽象、演绎、形式化的一面,但是,课程必须反映时代的进步,如何将数学应用的观念整合进中学数学课程,是一项迫切的任务。(4)拓展教研范畴,教研活动活力:
长期以来,数学教师的教研范畴常限于课堂教学研究,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教育价值、实际应用价值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我们期待通过丰富数学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工作,加强教师对数学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全面了解,促进教研范畴的拓展,提升教研活力。
三、建设内容
1、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
围绕育人为本、多样发展、特色建设,加强学科情境、专业特色、课程实施载体的建设,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特色明显的课程教学环境。
(1)以“课堂问题驱动”为重点,着力培育数学学科教学特色。积极落实“课堂问题驱动”教学要求,努力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新课改、新中考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不断加大课改力度。(2)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视野。开发适用学生的和力所能及的数学校本课程和实验操作课和数学研究课。
数学课程基地的培养对象是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他们将来进入高一级学校甚至国外求学提供扎实的数学基础。
开发适用学生的和力所能及的数学校本课程和实验操作课和数学研究课,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向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择。学校对数学校本课程的开题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凡是开设数学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教师开题后,学校要把所有开课的教师的课程挂牌,学生摘牌。如果学生选择的人数 不足,这门课程自然取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修改,使课程更适应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学生参与数学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数学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2、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1)数学建模: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数学应用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突出数学建模思想,且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中考命题注重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对于这样的核心教学内容,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将开发初中数学应用题建模研究。教师转变观念,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突出数学建模思想,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丰富、有意义的素材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并注意建模过程。循序渐进
(2)数学实验操作模式研究:
数学应用以及数学知识考查中常注重数学实验操作类。对于这样的核心内容,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将开发数学实验操作课。即教师依据具体的实验内容精心设计实验活动,或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展开探索、发现、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体会知识的生成、总结概念、发现规律、研究性质、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 情境创设、实验探索、提出猜想、验证猜想、问题拓展、讨论与交流。中学数学有很多内容,如动态的函数问题、对参考范围的考察问题、轨迹问题,几何问题,数形结合问题等都能用数学实验操作进行教学。如动态的函数问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在黑板上做一些静态的图像描述,很难体现图像的直观性,也体现不出图像形成的过程, 另外一些几何规律容易被掩盖一些普遍性的内容,不能直观的表达。数学实验操作模式研究中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如几何画板,给学生提供了亲自试验操作的平台,改变以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思维定式或静态看待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把数学与图像结合起来,大大激发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开拓数学学习的视野,提高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开展数学实验操作模式研究,并形成系统的内容。
3、开发丰富而又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大纲和数学教学中,数学史一般作为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的材料,即把数学史作为数学教学的“花絮”.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数学史不仅具有德育功能,对数学教育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已把数学史作为理解数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工具,数学史的资料、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运用,将有益于数学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数学知识的起源和理解,数学知识面,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开设数学史课程,并形成系统的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将开发数学实验操作。即教师依据具体的实验内容精心设计实验活动,并形成实用而又丰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以及软件资源。
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升入初一或初中升入高一以后,数学成绩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滑坡,其中数学尖子。部分学生认为:我在数学上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成绩不升反降。在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将开发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研究,并形成系统的课程内容。
4、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有效结合。帮助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中开设《生活中的数学》课程以及《文学中的数学》课程,并形成系统的课程内容。
5、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 以“学习”为出发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臵个性化学习导航、个人博客、交流论坛等,并且将它们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各自的优点凸显出来,优势互补,构建基于学习的网络辅助学习交流网站,网站增强了的教学交动性,记录学习过程,个性化分类学习资料,个性化学习导航,使学习支持服务智能化。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建设一个全方位适应不同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资源库,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6、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
数学基地课程的开发过程、利用过程和修改再完善过程是教师学习、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是教师相互交流,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是发展数学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水平的需要,但“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是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综合提升过程。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无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学校整体,对数学课程的开发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数学基地课程的建设构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
四、预期效能: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成长。
丰富多彩的数学课程,将会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问题驱动课堂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知识的联系。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贴近当今中学生中热点问题,或学生有兴趣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并且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有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2.形成行之有效的问题驱动课堂模式研究以及编制出一系列数学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自己去钻研问题驱动课堂模式、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操作模式等研究以及开发数学史,数学与生活等数学课程,从材料的选择到模式的有效形成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精心考虑,不断总结,从而也使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形成整体的“课程”意识而不是狭隘的“学科意识”。
数学课程基地的建设,需要数学基本的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教师要掌握在实践中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这些将会鼓励教师的集体学习和集体创造,营造一种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推动队伍建设。
3、深化教学改革:
课程基地的建设不是一两个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是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创造、反思、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扎扎实实的深化数学教学改革和的过程,每个参与者都是改革者。
4、形成学校特色。
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正式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开发过程中的学生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资源是联系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键环节,其他资源都要围绕服务学生资源.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就是资源,学生的兴趣、差异也是资源.开发过程的思索、思维碰撞,是师生成长的纽带,开发出的资源是师生成长的见证,将会形成学校的一道亮丽特色。
五、保障水平
为确保数学课程基地建设顺利实施、卓见成效,学校将从六个方面予以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实施的组织领导,根据确定的发展目标,统一安排,落实任务,明确职责,既相互协作,又分工负责,做到“定人、定岗、定目标”。
2、建立工作制度。建立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和总结评估制度,规划制定,将以数学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讨论,将吸收教师代表参与论证,以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征求教师建议,并积极征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贤达人士的意见建议。
数学基地建设过程,将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外聘专家组成的评估组,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每学期召开一次分析总结会议,实施一年半后组织一次中期评估活动,三年期满组织总结性评估。
3、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具体策划,然后分工负责,分步实施。
4、重视科研引领。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整合学校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对数学基地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全面部署,充分发挥教科教研的引领作用。
5、营造良好环境。坚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规划文本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帮助全体教师明确目标和任务,引领全体教师达成共识,自觉行动,形成合力。同时向学生宣传,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学校数学基地建设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在校内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构建和谐的建设环境。6.保障项目经费
(1)被确定为市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由市教育局提供为期一年3—5万元的经费资助。
(2)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所在县(市)和学校按市县校三级1:2:1经费保障支持。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陕西省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实施了7年,目前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评价体制限制和新课程实施情况不好等方面。旬邑县需要继续加深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对策有:加大对课改的宣传力度;政府重视、加大经费投入;改革评价制度和研发校本课程。
关键词: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
一、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调研背景与方法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3年9月,国务院就农村教育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教育面广量大,2001年农村小学初中在校生多达1.17亿,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1.9%,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论文发表影响到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全国第三批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地区,于2004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年来当地义务教育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别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进一步在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施行新课改的几点建议。
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为旬邑县农村小学及初中的部分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其中学生问卷发放750份,回收690份;教师问卷发放450份,回收400份;学生家长问卷发放400份,回收340份。
二、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陈旧,课改阻力大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旬邑县农村教育观念陈旧,对新课改热情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观念陈旧,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在对几位农村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听到了普遍的说法是: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多数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而课程改革需要他们重新学习和适应很多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普遍觉得负担太重,不愿意配合新课改。在与部分教师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改变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能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影响自己的教学水平,因而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
第二,家长观念落后。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9%的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有41%的家长对听说过新课程改革,但是不了解;有53%的家长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课程改革。在听说过新课程改革的这部分家长中,有79.4%的人认为新课程改革很有必要,有11.8%的家长认为不是很必要,有8.8%的家长认为完全没必要,理由基本上都是认为“学生只要把成绩搞上去了就行,其它的没必要重视”。第三就是学生自身的观念原因。在访谈中,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告诉笔者,她觉得学校一个星期安排四节综合课太多了,原因是她觉得上这个课没有必要,还不如把这个课让给英语课,让大家提高一下英语水平。笔者认为造成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固然可能是这个孩子班上的综合课教学有问题,可能内容枯燥,老师教学方法死板,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深深的印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认为只有学好主要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
2、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培训不到位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发现旬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成为阻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一,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学历水利论文发表/sllwfabiao/水平普遍比较低。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小学教师中有23.5%的最终学历为大学本科学历,76.5%为大学专科学历;初中教师中有32.8%为大学本科学历,67.2%为大学专科学历。教师的学历较低、素质不高已
经成为阻碍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
第二,旬邑县义务教育阶段优秀农村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尤其是优秀的年轻教师。在对几位校长的访谈中,笔者发现,老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比较困难,年轻教师适应比较快,但是年轻教师往往在农村学校呆几年就会被县城学校“挖”走,或者是寻求机会调走,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农村条件差、学校偏远、待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