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校本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立足校本培训
提升教师素质
东巩镇东巩完全小学
学校的生命在质量,质量的根基在教师。如何在教学理念迅速更新、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条件下,适应教育变革要求,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做到素质不下降,质量不滑坡,是我校近几年来面临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我校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机制。在培训目标上,立足于学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培训切入点方面,基于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培训。在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参与范围上,立足于学校内部,采用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培训师资以本校教师为主,兼顾组织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学习。我们在培养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中,把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基地, 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依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并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制定学期培训计划,使校本培训科学、规范化。为使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从本校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制度和年度计划,明确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原则、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及保障措施,使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岗位实际需要,把教师培训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以人为本、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提高教学能力,适应课改需求,立足本职岗位,力求不断发展”的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原则。校本培训内容的重点是新课程培训和计算机机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养成再学习的习惯,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技能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学校结合培训方案和具体培训内容,建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以学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为成员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小组成员是校本培训的 具体组织实施人,对校本培训组织考核,并做好培训记录,登记学分,整理收集校本培训档案。各项培训统筹安排,统一协调,实施有序。每周星期天晚6:00—7:00为教师培训时间,专人负责,按计划和培训内容进行,培训活动纳入教师月考核范围,并与绩效工资挂钩,确保了培训计划和内容顺利完成。
二、高层次、多起点,构建科研型学校
在培训工作中我校十分注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动力。
1、加强理论学习,促进知识更新。学校采取集中培训、分组研讨、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自我提高。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理论学习笔记本,有好的文章,教导处统一印发给教师。理论学习笔记可以摘抄,可以写心得,可以写反思,每周500字,由学校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
2、强化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教师发展的根据地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教师专业发展的很多品质是在课堂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学校了解教师发展的需求,只有校本培训,才能真正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一是各教研组每周定期统一教研,中层以上领导实行教研组承包责任制,深入教研组,参加教学研究。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我们一方面要求同学科教研组人员每周内必须听一次课,在教研时共同反思,相互评价;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教研组,可以相互结合,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沟通整合。我们还组织全校教师大规模听课评课活动,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新任教师公开课、汇报课等一些教学交流活动贯穿始终。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教师视野。实践告诉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不行,需要开阔教师视野,让教师了解更多教改信息。学校创造机会,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学习的教师回来后要做学习报告,向教师传授“真经”。学校通过对骨干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和提高,培养校本培训带头人,以点带面,让他们再把所学到的教学技能作为校本培训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研主任王晓虎老师就是校本培训的典型代表。为掌握电脑及多媒体的使用技术,在外出培训学习的基础上,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订阅了大量的有关计算机及多媒体操作的书籍资料,刻苦钻研,掌握了娴熟的操作技巧,成为教师们学习电脑知识及多媒体操作的业余辅导员。教导主任郑明华、骨干教师赵玉莲、方兰香,通过参加外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都写出了高质量的学习经验材料,并作为二期培训教材在外出培训教师专题学习讲座上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让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同时,校本培训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学校不可能每学期安排大批的教师外出学习,校本培训是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及业务技能的更有效的途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8至10次的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学校根据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注重实用、实际、实效。同时,因人而异,以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注意随时调查教师工作、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并对尚未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归纳为不同的专题,再通过讲座、观摩、研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培训。
4、将课题研究纳入校本培训。开展以课题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我校积极组织申报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注意课题研究团队与校本培训的自然衔接,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我校的实验课题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成立了实验课题小组,学校教导处、教研室还定期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定期对实验进行小结,使每位教师都得到提高。通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大大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几年来我校培养出市、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8人。教师多人次获省、市、县、镇各类评优课、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一、二、三等奖。教师个人获省、市级、县级各项奖励30多项。
三、信息技术彰显魅力,教师育人手段得到丰富。教育现代化形势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辅助手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使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我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校本培训,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全员培训和多媒体教学专项培训。学校由电教主任王晓虎负责,认真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督促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利用培训时间对我校教师进行了电子表格的应用、文件下载、上传文件等信息技术初、中级培训,目前我校任课教师全部获得计算机初级、中级合格证书,为了更好的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从去年我校开始对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由学校电教处主任王小虎老师主讲,对教师进行了幻灯片制作和FLASH动画制作,培训针对教师上课需要,制作快捷、有效、实用的课件为课堂服务。每学期我校都举办“教师课件制作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制作课件的积极性。王晓虎老师的语文CAI课件《飞夺卢定桥》、方兰香老师与王晓虎老师共同完成的 语文CAI课件《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分别荣获襄樊市第五、第六届多媒体教学示范课、CAI课件教师作品大赛一等奖。电教主任王晓虎老师制作的课件《鸟的天堂》荣获省一等奖,郑明华、方兰香老师的电教论文荣获市一等奖,还有叶荣、张道慧、张社生、赵玉莲、刘兴文等老师的课件、论文获得市二、三等奖。
几年来,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注重实效,抓过程、重结果,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开拓型教师。学校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逐渐走向成熟。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热情逐步被唤醒,内驱力得到开发。但是,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一定会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力求使校本培训工作更好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把提高教师素质、造就名师作为我校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要引领全体教师扎扎实实做学问,做教育的学者;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做教育的行者;敢于迎接教育实践的挑战,用智慧解决难题,做教育改革的智者。努力建成一所学习型学校,带出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
第二篇:校本培训是学校一项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贾爱玲
校本培训是学校一项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工作。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坚持从实际教育师资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是为教师的荣耀而默默提供营养的工作。我们认识到校本培训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研培训,校本培训,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以后,我们更加注重改进教师培训方法和形式,更加切实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力争开展更多更有实效的活动,让校本培训工作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让老师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科研水平上到一个新台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建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
我们以教育教学活动为契机,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术的高度,促进教师的成长。本学期我们在老师中开展了有效教学,通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探讨教法,老师对于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教材的研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内研讨课,听课、评课让老师们更加的充实,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内研讨课,听课、评课让老师们更加的充实,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
我们组织了课堂特色活动方案交流、有效情境创设观摩评析会、激励性语言教育方案反思研讨、优秀教学法研训、教育金点子交流等,引导教师在“做”中互学、在“聊”中提高、在“研”中创新。采用多样的培训模式:方式一参与式培训;方式二专题性培训;方式三课题研讨培训;方式四:案例研究培训;方式五交流培训模式。
研修内容丰富多彩,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是否反思,决定了你的课是常年累月 原地踏步还是不断提高、逐渐升华;是否反思,决定了你教的学生是考试机器、书呆子还是头脑灵活的高素质人才;是否反思,决定了你是普通老师还是优秀老师直至教育家„„
因此一个称职的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一、反思之数学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是和谐、民主、等的过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表演者。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数学课堂上较受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现在正轰轰烈烈开展的小组合作交流就是很好的方式。教师既是导演—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又是配角—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还是观众—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因此教师教学中新的教学理念应用的体现,就是是否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的形成。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有以下的转变:(1)、由过去重“教”转变为现在重“学”;(2)、由过去重“结果”转变为现在重“过程”;(3)、由过去重“问答”转变为现在重“对话”;(4)由过去重“讲解”转变为现在重“引导”;(5)、由过去重“程式化”转变为现在重“个性化”;(6)由过去重“强记”转变为现在技能的拓展。
二、反思之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有效地上好每节课的必需环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设计课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在设计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获得结论;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总之我们要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好课堂,备教材、备学生。
三、反思之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初中生已具有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或问题怀有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1、商场购物时怎样购物最合算?
2、房贷还款时,怎样计算每个月要还的贷款?
3、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有多大?
4、操场的旗杆如何测?5怎样设计遮阳板?„„如果教师能在讲授新知识前用问题形式提出来,学生定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习劲头定会高涨。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当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要求学生做一名生活的智者,大胆、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师要把生活、数学、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悟新知识、从而使课堂充满盎然生气。学生只有尝试到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积极主 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了他们的切身经验体会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反思之发展运算能力
准确理解有关知识,熟练有关运算的方法、步骤,应该本着“先慢后快”、“先死后活”的原则。随着运算技能的形成,逐渐简化运算步骤,灵活运用法则、公式。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和习惯。
五、反思之解应用题能力的培养
1、挖掘现有素材,应用进行变式改造
在应用题例题、练习设计时,教师应做到设计梯度合理、难度适宜,坚决舍弃无思维训练价值的题、合理改编大量相似题型,使题目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一题多问、变式训练、改题编题都能较好的发挥现成资源最大效能,促成学生的有效
2、重视课堂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应用能力
应用题探究活动即: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适度的空间交流。
3、把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起来
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因为数学应用题背景千变万化,有些知识背景的意义不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能全部传授的。而对相关知识的不理解,必然阻碍探究活动的进展。因此,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布置一些切实可行的专题调查任务,促使学生参加课外实践。
4、平时应用题学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心理训练
(1)要细心阅读、认真理解;(2)要耐心转换、精心调试;(3)要经常回顾、恒心反思。
六、反思之复习策略
用老师的集思广益,代替蛮干,帮助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侧重教法、学法研究,遵循认知规律,力求课堂复习新颖的切入点,并本着“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在适量和优质上做文章,尤其要以探究为核心,淡化知识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着力于学生体验过程,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本策略。
七、反思之测验的作用
测验过后,首先师生关注的是分数。其实不然,成绩好高兴理所应当;成绩不好便垂头丧气或怒不可遏,却不可取。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错误的根源,把错误当成宝贵的财富。老师要再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弥补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要及时整理错题本以便于提高。
第三篇:立足“校本培训”,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立足“校本培训”,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大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肖建华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主要目标。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要保证。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采取措施吸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吸收非师范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专业课教师的队伍,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挖掘潜力,立足“校本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自身素质。必须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做好专业教师个人职业规划,开展针对性培训,使专业教师学以致用,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完善刺激机制,营造人才培养环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建设好一支数量够、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就能培养更多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专业教师 素质 技能 提升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严重,尤其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4个专业领域更加突出。调查表明,我国要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大国,需要培训和造就数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度上升,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求新增近30万从业维修人员;在医疗服务领域,按照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例达到1:1进行预测和规划,我国每年需要培养各层次护士15万人。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周济部长强调:“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目前已经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具有旺盛的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人们对升学和择业的观念更为理性化,将有更多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参加学习”。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但同时随着中职招生、就业等压力的不断增大,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生产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就落到了我们教师队伍的肩上。
邓小平同志说过,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关键在于教师。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为主要目标。如何不断巩固与提高职校的教育质量,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要保证。
而目前中职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课教师比例严重失调。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有些专业的专业课教师闲置,造
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有些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他们既要承担课堂教学,又要负责实训实习教学,平均周课时量为18节,最多的教师一周32节课。超负荷工作一方面不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教师每天疲于完成教学任务,在某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专业课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学历方面,还有一定量的教师学历学没有达到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则更低;既会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特别是低办学成本专业实训设备不到位,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课程改革能力受到限制;由于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
针对这种状况,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采取措施吸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充实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吸收非师范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专业课教师的队伍,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挖掘潜力,立足“校本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自身素质。
“校本培训”要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时间长短结合、校内校外互补、技能和教学水平同时提高的校本培训模式。现就提高学校现有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作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必须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为社会经济服务的理念。贯彻中职教育的“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办学方针,明确“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培养目标,提高社会和家长的满意度,中职专业教师必须树立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意识,同时教师教学三维目标的实施和落实,必须要贴近企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
2、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对义务教育的失败者,和大都出身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孩子,就中职专业教师的本职来讲,我认为教师除兼备教学和技艺两个教学基本功,主要使命之一是做好班主任,只有牢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传道启迪,然后才是怎样把课上好。这也是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一样的地方。
3、终身学习的理念。由于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对企业员工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也要随之提升。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为了应对出口成本提高的问题,对生产环节的生产线作业方式进行了管理创新,生产运作方式进行改良,以提高竞争力。这些内容在中职和大学的课本上几乎没有,老师如果不了解这一前沿动态,就可能落伍,成为外行。可见,中职专业教师应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不容缓。
二、做好专业教师个人职业规划。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学校都根据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制定和出台了中长期的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做大做强专业,开设哪些新专业。根据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和技能分解目标。针对部分专业课教师过剩,急需转岗,部分专业课教师短缺、年轻化趋势明显,在学校统筹安排下,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以不断提高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以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三、开展针对性培训,使专业教师学以致用。
这几年,中职学校教师资培训种类、形式繁多,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教师多次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各类培训,满足职教师资对专业知识、技术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的更新要求和职业技术教育能力、素质的再提高教育,大大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收到一定的效果。主要有三类:一是学历拔高教育,二是专业知识更新和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三是教师教学技能提高。但是在继续教育中要防止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培训通识化的做法。建议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针对不同专业类别开展针对性培训,使专业课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生产、科研与教学得到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实施有效教学。
四、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在教学上,开展上课前的试讲、课堂观摩教学评比、教学比武、说课比赛、听课评课活动、课件制作竞赛、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开出新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科研方面,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指导能力的教研队伍。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积极组织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交流,让青年学术骨干担任课题负责人,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
五、实施“青蓝”工程。
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教师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等业务骨干,充分利用校内的人才资源,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作用,以点带面,帮助新教师缩短成长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每年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习与实训指导方法培训。
六、完善刺激机制,营造人才培养环境,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实践能力。
1、开辟教师提升素质的途径。中职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加大对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扶持。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参与学校教师实践的奖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采取将有经验的师傅“请进来”。二是无法实现中职专业教师实践基地的目标,采用“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实施假日培训工程、专业教师社企锻炼培训工程,鼓励专业课教师利用暑假或或课余时间分期分批到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2、调动教师提升素质的积极性。学校可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一是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工资、津贴各种福利不变,不影响正常的评职、晋级、分调房。二是凡参加工程实践的教师,视为完成平均工作量,发平均奖。三是凡参加工程实践的教师,所需的培训费、管理费、差旅费、补助费一律由学校报销。四是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凡是评上“双师型”(双师素质)的教师,每月发放“双师”津贴。
3、激发教师提升素质的主动性。学校可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规定青年教师必须获得“四证”(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书育人、工程实践合格证),并对每个合格证的获得,制定规范的考核办法,做到指标“硬化”。
教育理论合格证。必须取得相应专业教师资格证书、学历达本科、发表或市级获奖三篇论文以上,或取得高级职称证书,或取得第二专业本科学历、或取得研究生学历。
课堂教学合格证。必须取得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证书,同时是教坛新秀,或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或参加学校教学类比赛获得过二等奖以上,或开设过市级以上公开课。
教书育人合格证。必须担任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等。
工程实践合格证。必须积极参加四创活动,同时取得相应专业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或连续参加工程实践或科技工作一年以上,或参加市级技能大赛获奖,或指导学生获得技能大赛获奖。
“四证”制度的规范,将使许多青年教师在注重提高理论教学水平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素质提升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校本培训要有一个连续的过程。强调步骤与时间,就能突出培训的有序性、连贯性和系统性。提升专业教师素质,建设好一支数量够、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就能培养更多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与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第四篇:教师素质提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素质提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异龙小学徐维
2010 年8月24号至26号,我参加了异龙镇中心小学暑假教师素质提升校本培训的学习。来自的多位专家分别就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素质教育者之素质谈等专题作了讲座。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能够有机会倾听两位教育专家现场的经验分享,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虽然只有三天的学习时间,但是确实受益颇多。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仅仅靠热情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大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及不加思考的沿袭老教师的一套教学思路与方法的行为。从更客观的角度、更理性的思考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
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通过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我学会了反思自己,学会向学生学习,学会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的振兴的层面上思考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树立“教是为学而服务”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充电,才会使课堂教学形式日益丰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性的教育!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都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通过这次学习我也明白了:长远的教师素质提升不是靠进修学校,不是靠某一个组织、团体或个人,而是靠自己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超越!
异龙镇中心小学2010教师素质提升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异龙小学 李佳 七月流火时节,我带着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参加了短暂而紧张的“异龙 镇中心小学2010教师素质提升校本培训”。酷日炎炎,暑气逼人,然而各位教育专家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却如春风化雨,荡涤了所炎热,也滋润着我焦渴的心灵。
通过素质提升培训,我获得了新的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总之,教育是事业,贵在淡薄名利,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我相信短暂的学习之后,每一个教师都会 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去营造石屏教育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立足校本研修,强化教师素质
立足校本研修,强化教师素质
——白羊小学校本研修自查报告
按上级主管部门指示精神,我校本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宗旨,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开掘思路、积极进取、点面结合、集中攻关”为工作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促进校本研修工作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增强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全面推动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出了应有贡献。现将我校的主要作法自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白羊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859人,教职工67人。其中男教师34人,女教师33人,50岁以上的老教师10人,30~49岁的中年教师34人,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4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其中大专学历55人,中专学历12人。小学高级教师24人,小学一级教师43人。全校师生树立了“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以研兴校,以特色强校的战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各项工作质量。
二、校本研修工作的具体做法
我校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根据学校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服务‘三农’,人人成才”为办学特色,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开掘思路、积极进取、点面结合、集中攻关”为工作思路,本着师德教育为根本,新课程、教育技术能力为基础,重点以“课题为载体,学(自主学习)、研(同伴互助)、修(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一)、建立机构,建章立制
1、建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是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研修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李柏林校长亲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均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和网络技术。他们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分工合作,责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研修工作顺利开展。
2、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校本研修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制度的建立上,领导小组组织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州、县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引入激励机制,将校本研修工作与教师的考核、评优和职称评定等挂钩,根据分级管理、分层次实施的原则,制订了《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校本研修常规制度》、《校本研修督查制度》、《校本课题管理制度》、《校本研修督查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章可循。
(二)、统一思想,采取措施,保障制度落实
校本研修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研修工作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校本研修工作的进展。为此,研修伊始,我校就召开全校教师会议,由校长做校本研修总动员,传达县局有关校本研修会议精神。然后先后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调查,了解教师们的需求与现状,在研修领导小组中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白羊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方案》。每一学年制定计划,每一学期有学期安排。确保了本次校本研修工作能够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的开展活动。在研修学习过程中要求每个教师坚持做到“三有”,即有内容、有心得、有笔记。同时还采用讲座、座谈、讨论、交流、教学视导、教学诊断等形式,使教师们充分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紧迫性、重要性和终身性,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师生共贏的教育目标。对年轻教师我们给任务;对处于上升趋势的教师,我们压担子、创机会、搭台子。满足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们在工作着、奋斗着的同时,也享受着、成长着、快乐着!
(三)、采用“学(自主学习)、研(同伴互助)、修(专业引领)”相结合的多种途径,全方位开展校本研修
1、自主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培训中,学校要求教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学习成长计划,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三学习”即:自选教育书籍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要求每位教师依据研修计划每月写2篇教学案例或教育日记;每两周写1篇教学反思;每期写1篇论文。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或上网查询有关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做好读书笔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同伴互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中,我校采取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学习研究、教材分析等多种形式,为教师从不同层面搭建不同的平台,初步形成了“三二二一”系列活动体系,即:三课(新教师观摩课、外派教师汇报课、全体教师优质课),二题(县级课题、微型课题),二文(优秀论文、教学反思),一诊断(教学诊断)。让教师们在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能力。
(1)、“三课”
新入教师观摩课。近年来,随着白羊交通状况的改善和学校办学条件的提升,每年甚至每期都有大量教师调入我乡工作。根据情况的变化,我们逐渐形成了“新入教师观摩课”惯例。一是借以考察、了解新进入人员的情况,便于安排合适的岗位,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借他山之石”,了解别的乡镇、别的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新进展、新水平,促进原有人员和新入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进而共同提高。
外派教师汇报课。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级教育教研主管部门组织了很多教学观摩活动。参加这些活动,能扩大教师的视野,增长见识,在学习交流中得到极大的进步,是促进学校教研教改、教师成长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我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积极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和培训活动,一年来,先后十一次外派教师19人参加。在外派时,要求参加的教师写出心得,上好汇报课,必要时还要负责对相关科目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外派和汇报,许多教师脱颖而出。如涂小英老师执教的公开课多次受到教学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张璐老师的思品教学故事演讲《宽容,远比惩罚有力量》在龙山县“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师教育教学风采竞赛”中获县二等奖。同时,通过外派教师的汇报,将外界教研教改的春风带回了校园,促进了所有教师的内省、反思,带动教师们不断尝试、创新,为变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全体教师优质课竞赛。为推动教师全员参与教研教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每期都要举行全乡范围内的优质课竞赛活动。先按“大校以组,小校以校”为单位组织选拔赛,再举行全乡赛课、评课活动。让教师在竞赛中找差距,自我加压,提高参加研修的自觉性,并为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发现人才、训练人才、蓄积人才。
(2)、“二题”。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最好的方式,课题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2007年,我校申报了县“十一五”课题《农村小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联系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途径、方法、模式,架起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桥梁,着力开发农村小学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校本课程资源。目前这一课题正在按计划实施中。
开发校本课题体系,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课题研究。学校制定了校本课题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教师从自身学科出发,从细微处入手,积极参加校本课题研究。这一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于2007年下期才开始推行,但教师参与热情极高,自主研究、协作研究氛围日浓。目前共有38位教师向学校教科室进行了六项“微型课题(校本课题)”立项申报,参与面达到了57%。县级课题、微型课题的研究在我校方兴未艾,在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成长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助推作用。
(3)、“二文”。
优秀论文。学校定期组织优秀论文评选与推荐。2007年乡内共收到参评论文45篇,评选了乡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3篇。向英、储小玲、谭颜敏、彭淑珍等10余位老师在《中国教育科研论坛》、《英语周报》、《学习方法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论文获奖65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8篇,州级51篇。
教学反思。教师只有勤于反思,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经常性反思,每两周在“报告册”中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年定期举行优秀教学反思评选,推动教师教学反思向纵深发展。2007年共收到参评反思材料28篇,评选了乡级一等奖三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五篇。优秀论文和教学反思评选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克服了惰性,人人“勤于学,敏于事,善于思,得于法”。不仅推动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07年,全校共有47人次在省第三届中小学作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61人次在第三届“娃娃家智慧之星”大赛中获金、银、铜奖;李若兰同学在县“三独”比赛“独唱”类比赛中获县一等奖;梁娇同学在全州小学英语网络大赛中获一等奖;教师22人次分别获国家、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4)、“一诊断”
每个学期初,组织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梳理、提出自己最困惑、最感棘手的问题,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教师们的教学问题进行集体诊断,集思广益,共谋良策,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教学问题诊断之后,教师在实践中尝试,教研组实时跟踪了解,指导教师不断修正。
3、开展全员计算机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
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我校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购置教学应用软件,为实施校本研修铺设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平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校长率先垂范亲自参与,教师全员参加,现在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的操作电脑,利用网络下载资料、获取网上的备课资源;登陆网上图书馆,下载期刊、杂志文章;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少中青年教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目前我校校园网已建立使用,教师与学生都积极的发表论文、习作、评论、感想、体会、总结、课例等文章一百余篇,点击7185次。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校本研训工作有效实施
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校长是学校开展校本研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和指导者。为保证校本研修活动的正常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校长把校本研修投资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学校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的需要。
三、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取得的成果
通过校本研修,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研修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大家纷纷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合课改的精神,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不少教师充分运用创新的意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写出了不少有创新的教学论文。据统计,学校在参加各种级别的论文评比中,获国家级论文有6篇;获省级优秀论文8篇;获州级51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不少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均取得了佳绩。获全国、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奖有22人次。
2.存在问题
各类研修没有很好的整合,教师研修任务过重,不利于研修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今后的设想
①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②继续加强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自觉性,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和养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成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