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生活化研究》阶段小结
《“关注生活 快乐写作”小学作文生活化研究》阶段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现在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陷入言而无物的困境。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生活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观察。《“关注生活 快乐写作”小学作文生活化研究》课题研究已有半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积极投身实验研究工作,逐渐摸着了一些如何让学生的作文闪现生活色彩的门道,现将实验工作进行总结。
一、建立机构,加强管理
1、职责分明,分工合作。
课题组成员均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她们除了承担具体的研究工作外,还要写好本班的实验计划和总结以及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制定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有一定的成效,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制度》和《课题管理制度》,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实验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
3、重视实验调查及存档工作。
为了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情况及效果,我们及时做好各种资料的存档工作。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课题开题伊始,我们课题组成员便展开了理论学习。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搜集到的关于作文教学的最新资料、新课程标准与课题相关的文章,观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转变了课题成员的观念。此外,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自学业务理论,在课题组集中学习时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积极开展实验活动
1、做好“五个一”工作。
为提高老师教学教研能力,课题组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每个学期上一节研讨课,交一份优秀作文课教案(或案例)、一份教学反思、写一篇论文。课题组通过集体备课、评课,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了教师的合作精神。
2、抓好“三方面”训练。
(1)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说是写的基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既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又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因此,我们很注重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2)加强课外读书活动。
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诗“胸有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张翕”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我们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具体开展了编写阅读手抄报、读书汇报会等一系列活动。
(3)加强生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习作贴近学生实际,必须注重生活体验,加强生活积累。因此,我们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笔下生出许多美丽的鲜花。
3、搞好实验的辐射活动。
虽然我们的课题正处于实验阶段,但对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效,我们总是注意做好辐射活动。如:每次上研讨课,都邀请其他有时间的语文老师一起听课。评课时,邀请非实验老师参与。
四、实验的体会
1、作文教学必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好“说”的准备。(2)营造和谐的交际气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3)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口语交际。如课文前五分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角色扮演在表演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抓住课文“空白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4)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作文教学要注重书面语言的积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
(1)在阅读教学中积累。(2)在课外阅读时积累。要做好课外阅读积累,教师可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报,让学生轻松阅读,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教师还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此外,还可开展评比活动,提高阅读兴趣。(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3、作文教学要加强生活积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1)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2)关注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美好。(3)开发学校生活,领略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4)参与、观察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
五、实验的成效
1、通过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学生不但乐说,而且会说,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2、大部分学生懂得如何从生活中撷取写作素材,并且习作水平有所提高。
3、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提高得较快。中年级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语言较丰富、文通字顺的习作,实现了快速作文的目的。
4、实验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教师们上的研讨课和上交的各种资料就可看出。
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向
通过一段时期的研究,发现要深化课题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资料、投放精力不够、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课题活动抓得前紧后松等,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工作努力的方向。
第二篇:习作生活化阶段小结
小学中段生活化习作教学探索与研究
——课题阶段小结
麟游县镇头小学
田玲芳
本学期,在学校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课堂作文生活化”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已经有四个多月,还处在刚刚探索阶段,但学校的监督下,有计划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现把我在课题研究以来所做的工作做总结反思如下:
生活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目前,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我进行生活化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课题开题伊始,我们课题组成员便展开了理论学习。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搜集到的关于作文教学的最新资料、新课程标准与课题相关的文章,观看教学录像,通过学习,转变了课题成员的观念。此外,我们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自学业务理论,在课题组集中学习时进行交流,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积极开展实验活动
(一)走进生活,丰富素材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希望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的方法。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2、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记事作文的训练时,可以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作文。
3、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我打算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二)描绘生活,谱写生活
1、从点切入,夯实基础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基本功练得好,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因此我首先强化了学生的单项素描,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地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通过训练,希望学生练就基本功,为作文综合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分线入轨,掌握写法。小学生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打算结合范文剖析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并让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3、全面拓展,自由倾吐。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三)创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看物联想。小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我有意识出示几件小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2、动手创作。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辩论会、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的一些具体现象和问题,开展动手、动口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并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设计生活。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未来的老师、厂长、医生、工人……去设计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生活、职业、工作、成果。
(四)改变评价机制。
1、评语生活化。作文评语是老师批改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交流的另一片净土,起着独到的催化作用。传统的“中心突出,详略得当,语句通顺”已让学生感到厌倦。实践证明,生活化的评语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兴趣极高,也给学生留下了自我创造、修改的空间,因此我打算努力使自己的评语生活化。
2、批阅方式生活化。由教师的单一批阅转变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批阅。如:教师点评、家长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各种形式。
三、方法措施:
1、教师搜集课堂作文情景化教学理论依据,凡是对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广泛搜集,然后精心选择并整理出来。并加强理论学习,以指导作文教学。
2、积累学生作文现状包括:学生课题实施前的作文(每班5---10篇)、老师对学生作文现状的分析。
3、精心备好课堂作文指导课,指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如何写日记写随笔。
4、每周开发一个体验活动,活动后,引导学生谈感受,谈收获,从而丰富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学生体验后进行第一次写作,利用作文课进行交流,互评,教师从中选典型例文(优秀作文和问题文章),集体进行评价,互评结束,学生反思自己作文存在哪些问题,然后进行修改,最后发稿。我们开发的体验活动有:“做家庭的小主人”“盲人与哑巴”“感恩系列活动”
5、为了丰富学生对生活素材的积累,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学生每周至少2000字的读书笔记。二是学生的生活日记量,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2000字左右的生活日记。
6、利用作文讲评课或语文课,赏读优秀作文或日记,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同时对学生日记或作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7、在写作时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情境,自然而然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陶冶性情。
8、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每次作文或日记中较好的,打印电子稿,张贴在班级走廊文化吧中或收集在班级作文集中。
四、实验的体会
1、作文教学必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好“说”的准备。(2)营造和谐的交际气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3)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口语交际。如课文前五分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利用课文插图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角色扮演在表演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抓住课文“空白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4)利用实践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作文教学要注重书面语言的积累,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积累:
(1)在阅读教学中积累。(2)在课外阅读时积累。要做好课外阅读积累,教师可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报,让学生轻松阅读,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教师还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此外,还可开展评比活动,提高阅读兴趣。(3)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3、作文教学要加强生活积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累。
(1)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2)关注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美好。(3)开发学校生活,领略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4)参与、观察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假、恶、丑。
五、实验的成效
1、通过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学生不但乐说,而且会说,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2、大部分学生懂得如何从生活中撷取写作素材,并且习作水平有所提高。
3、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提高得较快。中年级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语言较丰富、文通字顺的习作,实现了快速作文的目的。
4、实验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教师们上的研讨课和上交的各种资料就可看出。
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向
通过一段时期的研究,发现要深化课题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资料、投放精力不够、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课题活动抓得前紧后松等,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工作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阅读教学生活化课题阶段小结
《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廖美芳
《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严格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立足课堂,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大胆探索,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对前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实验概况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生活背景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基于此目标,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细化各个研究过程,切实推行生活化语文教学实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中年级阅读教学生活化》
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还原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作文中体验生活的意蕴,在生活中快乐、自觉地阅读、作文。
二、研究进展情况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把课文的学习同“自我”联系在一起,学生潜心入文,达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同时注意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引导学生丰实写作“内存”,用心感受生活,达到“我手写我心”,真正做到记录自己的真实体验,抒写自我心灵。
三、实验成效
在阅读教学中,他们能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去体会,感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好的诠释文本,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四、存在问题
1、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
2、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再进一步挖掘培养,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再上台阶。
五、后续研究方向
1、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实践刚刚开始,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不同环境,怎样更具有操作性。
2、怎样处理好学生自我阅读与生活化教学的关系问题还有待解决。
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探索还不够深入。在科研之路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们深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行动,才会收获”。2014年1月4日
第四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2007-10-01 12:23:54)转载 标签: 分类: 作文研究
我记录 职场故事 教育杂谈 瑞安教师 谢尚江 课题研究 作文研究 作文生活化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谢尚江 执笔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益于读写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又说“须以学生自求得之”。日本倡导“生活作文”的思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的写作,在培养谚语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典型成主体性的人格”。
2、《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政策背景。
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我们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生活化习作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此外,生活化习作教学消除了传统习作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使多元智能都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开始重视类似课题的研究。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学生素质,使得我们的研究大有可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影响作文教学生活化客观因素分析;作文教学“以生为本”概念与内涵的发展等。
2、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依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对部分语文作文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和改造;拓展作文空间,开发社区、家庭和社会活动资源。
3、学生发展的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在哪些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
五、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寓作文于育人之中,寓育人于作文之中。指导学生审视学校、家庭、社会所包含的内容与展示的形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与辨别。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与呼唤,嗅出时代的气息、窥测崭新的世界,品味特有的情趣,展示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3、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4、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得到重大改变,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六、研究原则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以生为本”作文教学,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习作中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策划,合理组织,根据本课题的目标和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自创组织形式或教学方法
2、实践性原则。当今作文教学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是与传统教学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作文教学侧重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偏差。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及人的发展。
3、科学性原则。科学的安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活动。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在开展作文生活化策略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使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教育中,要处好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课外阅读和语文能力的关系,生活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力的关系,以求整体的合力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个力量来促进人的发展。
5、创新性原则。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前进,学生也无时无刻不在发展,有发展就有创新,有创新才能不断前进,与时代俱进。本课题的研究要努力创造出适合时代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和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和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它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
(2)观察法: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3)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研对象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4)个案法:从教育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个有典型性的,加以深入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此项课题由中学高级教师包建明校长及小学高级教师王毕业副校长担任顾问,优秀年轻教师谢尚江主持研究。参与研究的有镇语文教研组长王瑞秉,优秀语文教师王金花、戴少霄等。
2、建立了教科研制度。我校先后出台了《瑞安市平阳坑镇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以及《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来源,专款专用,以此来规范和激励教科研行为。
3、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年终按各自的研究成效分配酬劳。当然,在发挥教师间相互竞争、自主研究功能的同时,我们又通过专设的集体成果奖,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发挥他们群体自主研究的作用。
(二)加大专题理论学习的力度。
1、倡导自学。教师工作是一项个体性很强的工作。各个人工作的时间和重心都不相同。因此,自学永远是教师汲取理论营养的最佳方式。我校的教师阅览室全天候对外开放,教师可以自主学习;学期中我们不定期进行生活化课题研究碰头会,理论知识更新交流会,实现教师间理论资源的共享;学期末,还通过理论学习积极分子的评选来奖励典型。每位教师每学期少则摘抄10000余字,多则30000余字。
2、组织进修。课题负责人每学期至少安排20次的时间单位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形式有教科研网上搜索、名家思想荟萃、教科研问题会诊、生活化理论讲座、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示范课观摩等,以此来进一步保证教师理论学习的时间,拓展教师理论学习的空间。当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也大大地激发了教师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这方面的进修还有学历进修,专业技术进修以及参加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等。
(三)营造校园生活的良好环境。
1、创设课堂练笔的良好氛围。将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通过阅读,让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通过自主练笔。使学生养成自主表达的良好习惯。
2、创设大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长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班级成立小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览资源。语文教师精简学生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阅读。
3、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
4、搞好校刊《桂花雨》的建设。选好苗子,教师精心辅导。
(四)利用开发社会资源
1、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
2、营造家庭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家长学校,宣传大语文思想,引导家长为子女开辟小书房,使学生在家拥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定期向家长展示研究情况,争取家长进一步的配合。
(五)构建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模式。
习作教学并非局限于每学期六至八次的习作指导。它以大阅读为基础,平时练笔(包括日记、周记、课堂练笔)为面,大作文为点,是一个开放立体的教学体系。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启动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2月
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申报课题,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及做好前测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6年1月——2007年6月
按照研究目标,实施方案,边实践边收集资料,边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方法。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
全面整理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及做好后测工作,写好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
九、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顾问:包建明
平阳坑镇学校校长 中学高级
王毕业
平阳坑镇学校副校长 小学高级
组长:谢尚江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全面负责 组员:
王瑞秉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谢王梅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王金花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
戴少霄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
王海燕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阶段性计划与总结的撰写
岑天矛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阶段性计划与总结的撰写 胡荣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研究成果提炼
林大斌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研究成果提炼
占秀兰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成果推广应用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顾问包建明校长系中学高级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经验,王毕业副校长从教二十余年,对小学作文教学颇有研究;课题负责人谢尚江系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及市语文学会理事,科研能力强,曾在国家级、省级正式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奖十多篇;成员王瑞秉为温州市级农村骨干教师,曾指导培养多名教师,从教十多来年成绩斐然,作文教学上更是独树一帜;王金花老师为温州市级研修班学员,在瑞安市的案例、论文、说课等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教学能力突出,科研功底深厚;胡荣老师为温州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荣获“瑞安市山区骨干教师”之称,从教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戴少霄、王海燕、林大斌、占秀兰、谢王梅、岑天矛等老师涉猎广泛,阅读了大量有关教学的名家名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由组长谢尚江与其他组员合作撰写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生活,写作的源泉》收入《语文教学新思维》一书,《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刊于《考试报》2004年第15期,《应试作文四注意》、《应试作文“五忌”》分别刊于《语文学习报〃小学教师版》2005年第11期与12期,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十一、预期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教师研究论文汇编
3、学生优秀习作汇编
4、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案例集
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日
第五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唐桂银
摘要: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增强积累,丰富体验,为习作开渠导源。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生活化 引导学生 语文教师 感受生活 针对性 体验生活
教学方法 自然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今年,我校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热点就是“生活化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将收获总结如下:适用范围:小学三、四、五年级
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操作要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先要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实践,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的途径,是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想写。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
(1)画生活中的画,写生活中的事——手画、眼观、嘴说,可调动各种感官,有利于语言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写得好,画得好,及时鼓励。“绘画写话”,学生喜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作文!
(2)体验生活的快乐,写出生活的精彩。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开辟第二课堂活动阵地,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玩”出文章——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作文小组、“小荷尖尖”班报等,学生们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与感受,把结果记下来,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生活的印记。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二、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
1、记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的。
2、记这几步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3、记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要用哪些东西,有哪些动作,只有记得准确,才能写得通顺、具体。通过洗手帕的劳动,再让学生到家里去亲自实践洗衣服一次,记住洗衣服的过程要领,在写作前还要同学们把每一步说清楚,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学生就能有条理地把《我学会了------》这篇作文写好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生活是无边无际的,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都能成为作文中鲜活的材料,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充分自由的取材空间,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作文训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我指导《智慧》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分成小组自己批来柑橘十斤,然后在街上叫卖,看谁的办法多、方法巧,能使自己的柑橘在最短时间内卖完。学生们对这一活动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因此,特别投入。有的学生卖了一上午,只卖了一斤,赚了一元伍角钱,而有的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一下就把柑橘卖完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受益非浅,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如:要善于吆喝,要找准目标……他们的感受也非常多,有第一声吆喝的艰难,卖出第一次的惊喜;也有赚钱的艰难,从而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还有的从卖报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再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学生怎能不文思泉涌呢?看来,只有把学生融入到社会 之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三、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赏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活化生活积累,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脑中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一旦被激活,情感的大海就有壮丽的浪涛。这样火热的情感与内部语言有机融合,所写之作才有血有肉。因此,平时应抓拄契机,活化学生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活跃思维,给学生以自由命题的空间,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学生思维活跃,视觉敏锐,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自由命题空间大,真正做到了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优化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写 在实践中,笔者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学定教,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互改→誊写→再改……”,学生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完成习作,最大限度张扬其个性。教师在了解了最真实具体的学情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秘诀。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体现。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还要有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阅读促积淀,以积淀带提高。
另外,语文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包容性,允许学生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有的学生善于写“大江东去”,就没必要硬要他去使棒棍;有的学生偏爱风花雪月,也就不要强迫他写金戈铁马。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教师均应尊重,并进行引导,让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话会说,使学生在自己个性的引导下养成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走向作文的成功。以上是我对生活化作文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请专家们予以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