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03:4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第一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一个“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教师应广泛接触学生,全面观察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写作而积累。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大写真、抒真情。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写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选题立意,鼓励学生自由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学生通过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认识来捕捉习作素材。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又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动地做到“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从而促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生活作文意味着将学习的形式化为生命的活动,作文的过程也就自然演变为心灵体验生活的成长历程。当体验的痛苦和欢乐倾注笔下进,作文不再仅是运用语言的学习过程,更是审视生活,反思自己的心灵思辨过程。我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国内:

1.意识不强,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的陈旧作文观。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

2.观念落后,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陈旧教师角色观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成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是待教育、待发展的,而教师就仅仅是使学生进步、发展的实施者,自身的人格水平、知识水平不值得重视,忽视了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也就忽视了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喜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熏陶感染。

3.无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陈旧作文训练。近年来,人们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乐于写(1~2年级)→自由写(3~4年级)→学会写(5~6年级)→独立写(7~9年级)”的训练序列。这种训练把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乐于表达自己真实需要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以往教材相比,这种训练序列确实更科学。但是,新课标仅仅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理论框架,至于具体如何操作依然是未知数。于是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中,出现了教师人为地拔高习作目标、片面追求习作数量等现象。二十多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许多大城市的作文教学改革,虽然在研究角度和层面上有迥然的差异,但他们的研究有个共同之处:都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近年来,就生活作文这个话题,已经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研究,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学生素质,使得我们的研究大有可为。

2、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3、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

4、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的教学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评改上,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和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如开学初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变化;春,秋之时;领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大地的变化;组织孩子走进工厂参观,了解工人;了解企业;引导孩子走进家庭,观察爷爷奶奶的勤俭,爸爸妈妈的关系;看看身边的人,听听周围的事„„.通过观察与系列的活动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广泛阅读.积累语言。首先是从阅读教学中吸取。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写笔记上,并熟读成诵,融合贯通。其次是从课余生活中获取。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新鲜语汇。

3.留心生活,乐于表达。及时利用早会、班队会等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从生活、电视、报纸中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如介绍家乡特产、名胜古迹、每日新闻、讲故事、路上见闻„„促进信息的广泛收集,并处理信息,提高表达能力。

4.体验生活,运用语言。实践出真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参加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和游戏,参与墙报、办展览、编报刊,进行调查、采访,开展环境保护,科普宣传、举办讲故事比赛、写字比赛、画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文娱表演活动、主题中队会、猜字游戏活动„„如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劳动创造幸福;参与社区活动。培养学生留意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就能使他们的思维丰富鲜活,文章情感飞扬灵动。

1.基于作文教学回归社会生活的必然需要。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

叶圣陶 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近几年来,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着眼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一大部分小学生的作文形式化,比较空洞,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为了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且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即课文教学。这就难免出现沉闷、枯燥的教学模式。语文课成了并不怎么受欢迎的课。许多学生语文素质很低,说话不敢登台,怕写作文,写文章错别字连篇,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让我们更多地吸取经验,更多地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实现教师本身语文素养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世界。

叶圣陶 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2007-10-01 12:23:54)转载 标签: 分类: 作文研究

我记录 职场故事 教育杂谈 瑞安教师 谢尚江 课题研究 作文研究 作文生活化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谢尚江 执笔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益于读写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又说“须以学生自求得之”。日本倡导“生活作文”的思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的写作,在培养谚语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典型成主体性的人格”。

2、《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政策背景。

3、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灵性与创新,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我们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生活化习作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此外,生活化习作教学消除了传统习作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使多元智能都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已经有一些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开始重视类似课题的研究。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学生素质,使得我们的研究大有可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影响作文教学生活化客观因素分析;作文教学“以生为本”概念与内涵的发展等。

2、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依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要求,对部分语文作文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和改造;拓展作文空间,开发社区、家庭和社会活动资源。

3、学生发展的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在哪些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

五、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寓作文于育人之中,寓育人于作文之中。指导学生审视学校、家庭、社会所包含的内容与展示的形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与辨别。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与呼唤,嗅出时代的气息、窥测崭新的世界,品味特有的情趣,展示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从而培养学生求真、善、美的良好品德。

3、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4、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得到重大改变,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六、研究原则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原则。“以生为本”作文教学,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学习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习作中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重视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策划,合理组织,根据本课题的目标和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自创组织形式或教学方法

2、实践性原则。当今作文教学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是与传统教学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作文教学侧重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偏差。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及人的发展。

3、科学性原则。科学的安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活动。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在开展作文生活化策略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使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教育中,要处好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课外阅读和语文能力的关系,生活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力的关系,以求整体的合力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个力量来促进人的发展。

5、创新性原则。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前进,学生也无时无刻不在发展,有发展就有创新,有创新才能不断前进,与时代俱进。本课题的研究要努力创造出适合时代生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和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和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它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

(2)观察法: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3)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教育研对象材料,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4)个案法:从教育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个有典型性的,加以深入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建立完备的课题研究机制。

机制的完善是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此项课题由中学高级教师包建明校长及小学高级教师王毕业副校长担任顾问,优秀年轻教师谢尚江主持研究。参与研究的有镇语文教研组长王瑞秉,优秀语文教师王金花、戴少霄等。

2、建立了教科研制度。我校先后出台了《瑞安市平阳坑镇教育科研管理制度》,以及《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经费来源,专款专用,以此来规范和激励教科研行为。

3、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年终按各自的研究成效分配酬劳。当然,在发挥教师间相互竞争、自主研究功能的同时,我们又通过专设的集体成果奖,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发挥他们群体自主研究的作用。

(二)加大专题理论学习的力度。

1、倡导自学。教师工作是一项个体性很强的工作。各个人工作的时间和重心都不相同。因此,自学永远是教师汲取理论营养的最佳方式。我校的教师阅览室全天候对外开放,教师可以自主学习;学期中我们不定期进行生活化课题研究碰头会,理论知识更新交流会,实现教师间理论资源的共享;学期末,还通过理论学习积极分子的评选来奖励典型。每位教师每学期少则摘抄10000余字,多则30000余字。

2、组织进修。课题负责人每学期至少安排20次的时间单位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形式有教科研网上搜索、名家思想荟萃、教科研问题会诊、生活化理论讲座、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示范课观摩等,以此来进一步保证教师理论学习的时间,拓展教师理论学习的空间。当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也大大地激发了教师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这方面的进修还有学历进修,专业技术进修以及参加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等。

(三)营造校园生活的良好环境。

1、创设课堂练笔的良好氛围。将阅读与练笔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通过阅读,让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通过自主练笔。使学生养成自主表达的良好习惯。

2、创设大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长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班级成立小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览资源。语文教师精简学生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阅读。

3、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

4、搞好校刊《桂花雨》的建设。选好苗子,教师精心辅导。

(四)利用开发社会资源

1、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

2、营造家庭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家长学校,宣传大语文思想,引导家长为子女开辟小书房,使学生在家拥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定期向家长展示研究情况,争取家长进一步的配合。

(五)构建开放式的习作教学模式。

习作教学并非局限于每学期六至八次的习作指导。它以大阅读为基础,平时练笔(包括日记、周记、课堂练笔)为面,大作文为点,是一个开放立体的教学体系。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启动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2月

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申报课题,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及做好前测工作。

(二)实施阶段:2006年1月——2007年6月

按照研究目标,实施方案,边实践边收集资料,边总结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操作方法。

(三)总结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

全面整理资料,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提炼及做好后测工作,写好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

九、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顾问:包建明

平阳坑镇学校校长 中学高级

王毕业

平阳坑镇学校副校长 小学高级

组长:谢尚江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全面负责 组员:

王瑞秉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谢王梅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调查研究工作

王金花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

戴少霄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

王海燕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阶段性计划与总结的撰写

岑天矛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阶段性计划与总结的撰写 胡荣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研究成果提炼

林大斌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一级

主要负责研究成果提炼

占秀兰

平阳坑镇学校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

主要负责成果推广应用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顾问包建明校长系中学高级教师,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经验,王毕业副校长从教二十余年,对小学作文教学颇有研究;课题负责人谢尚江系市学科中心组成员及市语文学会理事,科研能力强,曾在国家级、省级正式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奖十多篇;成员王瑞秉为温州市级农村骨干教师,曾指导培养多名教师,从教十多来年成绩斐然,作文教学上更是独树一帜;王金花老师为温州市级研修班学员,在瑞安市的案例、论文、说课等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教学能力突出,科研功底深厚;胡荣老师为温州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荣获“瑞安市山区骨干教师”之称,从教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戴少霄、王海燕、林大斌、占秀兰、谢王梅、岑天矛等老师涉猎广泛,阅读了大量有关教学的名家名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

由组长谢尚江与其他组员合作撰写的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生活,写作的源泉》收入《语文教学新思维》一书,《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刊于《考试报》2004年第15期,《应试作文四注意》、《应试作文“五忌”》分别刊于《语文学习报〃小学教师版》2005年第11期与12期,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十一、预期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教师研究论文汇编

3、学生优秀习作汇编

4、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案例集

瑞安市平阳坑镇学校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日

第三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唐桂银

摘要: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增强积累,丰富体验,为习作开渠导源。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生活化 引导学生 语文教师 感受生活 针对性 体验生活

教学方法 自然

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学生,他们不但觉得作文难写,而且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无从着手写。为此,我校提出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今年,我校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热点就是“生活化作文”。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将收获总结如下:适用范围:小学三、四、五年级

理论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我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操作要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先要学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丰富生活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途径,学生亲自实践,耳闻目睹感受大自然奇妙无穷的美及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心;另一条是间接的途径,是通过阅读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等来感受作品的意境,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想写。

透视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我们在反思作文教学的困惑之余,不难捕捉到问题的实质:小学生封闭机械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屏闭了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剥夺了他们扩展生活外延、品味生活内涵的权力——生活底蕴的丧失,自然成了写作灵感枯竭的根本理由。小学生作文的悲剧实际上就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悲剧。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正是由于忽视了以真实为原始生态的生活作为学生写作的逻辑始点,才走进了一条令人悲哀的死胡同。因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改变小学生作文的现状,革除学生作文“假”、“空”、“套”的弊病,为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带来活力。首先,我们应让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

(1)画生活中的画,写生活中的事——手画、眼观、嘴说,可调动各种感官,有利于语言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写得好,画得好,及时鼓励。“绘画写话”,学生喜欢,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作文!

(2)体验生活的快乐,写出生活的精彩。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互相交流所得,记录他们的见闻和感受,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开辟第二课堂活动阵地,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他们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玩”出文章——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作文小组、“小荷尖尖”班报等,学生们通过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与感受,把结果记下来,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生活的印记。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生命的律动。

二、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刚开始写作时,有些学生常常叼着笔杆发椤,觉得每天的生活差不多,就是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主要是同学们还没有学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历史,感受人生,丰富生活经历,丰富人生体验,就能更好地感知作品形象。这种人生体验可以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来自他人的生活经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这种体验就能丰富起来。在写《我学会了------》这一文前,我先让学生参加一次洗手帕劳动,鼓励学生只有在亲身的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会,才能把本次作文写好。要写作文,不仅要认真仔细看,还要用心记。

1、记洗的过程是分几步进行的。

2、记这几步的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3、记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要用哪些东西,有哪些动作,只有记得准确,才能写得通顺、具体。通过洗手帕的劳动,再让学生到家里去亲自实践洗衣服一次,记住洗衣服的过程要领,在写作前还要同学们把每一步说清楚,再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这样通过亲身实践,观察体会,学生就能有条理地把《我学会了------》这篇作文写好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生活是无边无际的,学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都能成为作文中鲜活的材料,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充分自由的取材空间,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作文训练,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我指导《智慧》这一主题的作文时,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分成小组自己批来柑橘十斤,然后在街上叫卖,看谁的办法多、方法巧,能使自己的柑橘在最短时间内卖完。学生们对这一活动感到特别新鲜有趣。因此,特别投入。有的学生卖了一上午,只卖了一斤,赚了一元伍角钱,而有的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一下就把柑橘卖完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受益非浅,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如:要善于吆喝,要找准目标……他们的感受也非常多,有第一声吆喝的艰难,卖出第一次的惊喜;也有赚钱的艰难,从而更加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还有的从卖报这次活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再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学生怎能不文思泉涌呢?看来,只有把学生融入到社会 之中,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他们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他们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三、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我们在研究作文生活化策略时,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观赏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活化生活积累,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脑中沉睡着的生活积累,一旦被激活,情感的大海就有壮丽的浪涛。这样火热的情感与内部语言有机融合,所写之作才有血有肉。因此,平时应抓拄契机,活化学生丰富的积累,让学生有强烈的写作冲动,促使学生“一写为快”。

活跃思维,给学生以自由命题的空间,我经常选取报刊上的短文和电视上的一些热点新闻作为作文材料。选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贴近生活。学生思维活跃,视觉敏锐,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作文,自由命题空间大,真正做到了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

优化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能写 在实践中,笔者初步探索出一种“以学定教,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互改→誊写→再改……”,学生完全不受时空限制完成习作,最大限度张扬其个性。教师在了解了最真实具体的学情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点评,学生很容易接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写作秘诀。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中以交流促写作的策略研究”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体现。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他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这番话,正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博览群书,让学生胸有成竹

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以提高审美水平。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注意了课文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增了不少传世名篇,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去寻找语言营养,对其中的重要篇目,不仅要精读,更要深读、体会、感受。不仅如此,还要有选择有目的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阅读促积淀,以积淀带提高。

另外,语文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包容性,允许学生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有的学生善于写“大江东去”,就没必要硬要他去使棒棍;有的学生偏爱风花雪月,也就不要强迫他写金戈铁马。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教师均应尊重,并进行引导,让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话会说,使学生在自己个性的引导下养成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走向作文的成功。以上是我对生活化作文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如有不当之处,请专家们予以指导和帮助。

第四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作文活生化教学策略研究

兰西县第五小学校

周 丽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应用于生活。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不仅要面向世界,更要面向未来。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来的,这就为作文教学面向生活提供了依据。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教之有法,教之有物.小学作文的生活化,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写出来。所谓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为圆心,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好习惯。只有深入生活,去体验生活的点滴变化,才能有感而发,才能真正让文本为人服务。另外,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就目前的作文现状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学生一作文就开始抄袭各种书籍,而教师的指导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生搬硬套。作文教学游离于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写作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因此,我们要让作文走进生活,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寻求新的教学模式,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这是所有语文老师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有待于研究和思考的。如何改变这以现状呢?只有让学生回归生活本真的状态,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真的去触动他,那样学生才会从自身的体验中去抒发,这样才能回归生活,生活化的作文,其实就是把每天看到的,想到的,把最触碰神经的那件事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文章,如果再加入些好的词汇,就是好文章了。

小学生应该养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策略研究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高效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小学生要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只有善于观察才能为作文提供好的材料,真实的材料,所以,我们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在节假日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受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去种植花草树木,感受成长的快乐;去参与公益活动,知道爱心的重要,知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发现生活里的真假善恶,只有发现了好与坏,才能有感而发。

其次,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创设情景,比如同学之间的帮助、同学之间的冲突、邻居之间的友好往来、班级之间的竞争,就是引导学生到实际的生活去捕捉灵感,知道,作文源于生活,或者带学生到公共场所去感受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以扩大学生交际的对象和范围,使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的情境与过程中学会应该什么样的态度才能自然大方?怎么说话才能把说话表达清楚明白?怎么去应对自如?从而扎实地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最后,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作文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让读写结合,课内外结,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如果长期坚持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使他们产生习作的冲动,进入习作状态,把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这就需要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因此,写作快乐的体验,才能有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自由地吐露,拉近学生与作文的距离,揭开作文神秘的面纱,是学生在心理上不再担忧和恐惧。总之,写作要想有理可寻,有据可找,并且能得心应手,最好的办法是“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通过定期的“观察——体验——感悟”生活实现书写真我的写作实践活动。这样才能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作文中回味生活”的快乐。

第五篇: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的写作以命题作文占绝大多数,从写作内容到写作技法都给了学生极大的约束,造成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厚。

(2)训练文体单一,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写文章的社会价值和交际作用,认为写文章只是完成功课的需要,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好分数。

(3)从作文现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写生活也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写生活是写作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十多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如山东烟台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作文教学实验,它以发展思维和语言为中心,以不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前提,以课堂为基础,以扩大阅读量为突破口,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广东潮州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五步序列训练”即通过五个年级的五步序列,使读写密切结合,充分体现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江苏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情境作文训练”,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境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作……这些作文教学改革,虽然在研究角度和层面上有迥然的差异,但如果对他们的风格进行理性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有个共同之处:都让作文训练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接近,使他们的生活积累成为作文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这些研究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国外中小学作文训练也一直强调“丰富生活体验”。世界发达国家——美国,更是将作文引进生活,教师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通过课外多种渠道进行思考和准备,作文命题也以关注人生和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追求真实与实用。

本课题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作文生活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丰富学生生活积累,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习作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提出了以真实的生活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关照学生认识真实的生活、拓展学生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入手,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丰富小学作文教学理论。

2、现实意义

(1)社会的发展促使作文走向生活

生活是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推动生活向前发展,生活和作文是紧密相关的,因而社会的发展促使作文走向生活。

(2)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

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一遇到作文,就感到头痛,甚至无从下手,无话可说,虚假作文,造文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作文兴趣不高,作文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从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还较弱。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教师认为作文课难上,批改任务繁重,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学生恰恰写不出充满灵性的作文。我们进行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找到作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标

1、总目标: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能离开生活而独立存在,作文要为生活所用。通过课题研究,最终使学生学会交际,能够参与社会表达。

2、具体目标

(1)促进作文教学的优化

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的新体系,逐步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生活化、活动化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总结出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2)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通过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文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地以“我手写我心”,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学生描写生活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寓作文与育人之中,使作文与做人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审视学校、家庭、社会所包含的各种现象,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与辨别,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与判断,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与呼唤,嗅出时代气息,窥测崭新的世界,品味特有的情趣,展示出自己的生活情趣和思想追求,从而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良好品德。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研究:

1、深入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将其精髓运用到研究中,每学期有计划地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努力践行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生活与作文必须有机结合,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1、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1)丰富学生生活,培养认识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写作水平明显提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享受人生,热爱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2)顺应学生作文心里发展规律,用生活激发写作动机。力求作文内容生活化,倡导个性化作文。本内容可从学生生活的五方面进行挖掘:

a、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b、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c、布置生活作文

d、开设作文活动课。让学生动手改作文,动口述作文,动情欣赏作文e、进行即兴作文训练。课上出作文题,学生思索几分钟后口述,学生评议。通过口述与评议,使全班同学受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适当地对教材中的作文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改编,使其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1)实地观察式(2)生活娱乐式(3)社会调查式(4)自由拓展式

3、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作文教学过程是在作文生活化策略理论指导下,融作文内容生活化策略与作文训练生活化策略于一体的。

作文指导课要优化结构,把生活引进课堂,知道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素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提高生活认识水平的过程。

讲评课要注重学生发展。生活作文的讲评应注重发展学生对生活认识的表达能力。作文批改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解放教师繁重低效的批改,解放学生的头脑与胆略。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要结合学生及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积极的作文与做人态度。作文评价还要适时地、自然地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往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方向上引导。

要在作文教学的全程优化中让学生完整地经历作文的“认识、思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再表达”的全过程。

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2011年4月—2011年8月为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设计方案、申报课题等相关准备工作,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修改和论证,通过了专家组审核,为研究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2011年9月—现在,为课题的实施阶段。

我们正在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和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开展活动,边整理资料,提炼经验,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为下步结题做好准备。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加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生活教育思想,并且要遵循生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同时,教师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置于教育观念改造的系统中来比较,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生活化策略放到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1、生活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

主要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课题组成员每月有计划地做好理论学习笔记,结合作文教学的需要进行探索。

2、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

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融各种教学方法于生活化教学策略。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二)探索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1、以观察为基本方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作文训练的前提、基础和重要条件,只有引导学生观察,才能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内容有血有肉,真实感人。我们从实验中获得,学生只有认真地观察,深刻地认识了事物后,才会使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比如:我们学校2011年9月份举行了运动会,老师让学生写《秋季运动会》。我们先让学生到操场上仔细观察比赛的过程,再让学生写文章。由于学生观察比赛时仔细、认真,印象也特别深,写起作文来也轻松自如了,成形的作文也具体生动了。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让他们的心灵与事物搭起一座情感桥梁。

2、以教材为依托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于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指导意义。在生活中实践,锻炼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水平,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师常常结合教材进行练笔。比如:结合古诗教学,进行改写的写作训练;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读书笔记;结合语文综合实践的要求,让学生走近名人、走进公园、走进图书馆等,通过查找资料、读书、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3、以活动为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厌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通过实验得知,从组织活动入手引导写作,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写出了自己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幕,并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避免了人云亦云,更不会有无病呻吟,总之在谋篇构段,详略安排,开头结尾都富有个性,并达到了学习语言,练用语言,发展语言的最终目标。

4、以情境创设为手段

小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到兴趣的影响,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作文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初写作文,最大难题是:“没有东西写”,因而缺乏兴趣。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景,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捉迷藏》这篇作文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利用体育课进行了“捉迷藏”的游戏。在游戏中,用一些轻松的语言,有意识在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游戏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游戏结束后。老师先让学生谈谈这次游戏的感受,是从哪些情节中体会到的,由于这一游戏进行的非常有趣,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因此,同学们说话的情绪特别高。一个同学叙述完,其他同学纷纷补充,纠正,把整个游戏场面及游戏者的动作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再让学生把这次“捉迷藏”的游戏写下来。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另外,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同的电教媒体,既可以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又可以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把五彩缤纷的画面之中,使学生在短时间里能够对某些事物有较详细的了解,从而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更加密切,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动人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真正的源泉吧。

5、以交流为助推力

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作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时时让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每天利用早管时间让学生把看到的事情用口语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议,一周评选一次口语表达章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激发了作文兴趣,同时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给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鼓励他们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我的今日之最》等,然后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感受。两年下来,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怕写作文了。

6、改革作文评改方式

每次学生写好作文,老师就埋头批改,作文本上既是圈圈点点,又有许多眉批和总批,耗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认真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地方,所以许多语文老师常为自己的无效劳动感到苦恼。因此,我们的习作评价方式必须改变,应以激励为宗旨,重视、理解、尊重、欣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应多加鼓励,调动他们的习作热情,激发其习作的积极性。在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评价之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增进教与学的相互了解和深层次的沟通,在评价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评定的形式力求创新

超过百分制:学生只要作文有闪光点,就可以给高分甚至满分,或得分超出一百分。立足于积极的激励,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批改上,每次学生的优秀作文满100分的或者超越100分的总有几个,这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习作热情,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写作是一件快乐事,而不是负担。

改变分数制:每次作文我们不必都打分数,教师应探索丰富多彩的评价符号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以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如,对于作文原本写得不好的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在他作文相应的地方画上一个五角星,以示奖励;对于内容丰富且写得有特色的作文,可以盖上一个“奖”字。

讲求人性化: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必须走进儿童的经验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体验生活。对不同学生提出有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的快乐,并能使他们得到个性的张扬。

在批阅学生作文中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丝一毫,只要有独到之处,进步之处,就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如“这里的内心活动写得好!”;“你这几句话一加,文章就生动了。”;“这次作文进步很明显!”;“修改后的文章真是精彩极了,足见你是花了一番心血”;“你的自评比老师写得还好!”等 等。这样的点评费时少,收效却很高,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怎会不由衷地听老师的话,认真改作文呢!

(2)评价的氛围力求鲜活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勤劳收获的成果。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以成功激励成功”。

①积极宣传

对于优秀的习作,我们要毫不吝啬地大力表扬、奖励。让优秀习作的小作家上台拿着话筒,朗诵自己的作品,感受一回播音员的风采;在教室后面的板报栏专门开辟一块地方,随时张贴优秀文章,让全班欣赏、学习;每周评出 “作文之星”、、、、、、就这样,每当孩子们得到以上荣誉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给予他们莫大的鞭策,那一张张欣喜的笑脸是最好的见证。

②创设窗口

这里的窗口,即能展示学生习作的阵地,它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开设“学习进步章”、“朗读章”、“口语表达章”等,每周评选一次,得到的就在争章园里加一颗小星星。让同学把自己认为写得满意的、进步的作文贴到“读书吧”里,供大家欣赏、评价。

这种种活动,对学生不仅是写作能力的锻炼,还是写作热情的激发,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创作满足,立下做小记者、小作者的志向。

③鼓励投稿

当学生的习作逐步趋于成熟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有关刊物投稿或是参加各种类型的作文比赛。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种锻炼,而这种锻炼还会不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3)评价的途径力求拓宽习作评价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

①自我评价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能用自己的见解和独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种事物。长此以往,学生作文兴趣将越来越浓厚,作文自信心将不断增强,作文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②同伴互评

教师常采同桌讨或前后位互评,这样既方便,又省时。学生们动脑、动嘴、动手,人人参与,各抒己见。要求在评改时写下修改意见,打好分数。在虚心地汲取被评改作文的优点的同时,又认真负责地指出不足之处,大到全篇布局、小到一个词、一个符号。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指导,然后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再进行评价。评价中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指出其疏忽和遗漏的地方。

③教师评价

习作评价方式的改变,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习作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锻炼,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独到的发现和个性化的认识和原始表达。那么,在写作时,孩子们可以尽情地“我手写我心”,快乐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而我们教师读、改学生习作也不再是苦恼事,而是心中充满着阳光和快乐!

七、主要成效与思考(一)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1、教师方面

通过研究和实验,促进了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支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教师们撰写了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

2、学生方面

作文要为生活所用,每一次作文都有对象,达到交际的目的。作文是为了学生学会交际,参与社会的表达所用,只有在生活学习,作文才有话可写。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各班学生的优秀习作有的汇编成册,供同学们学习借鉴。

课题研究的过程,不但是教师的成长过程,而且也是学生的成长过程。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学会交际。在课题研究实施的两年多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小学生懂得了如何写好作文,如何与他人交往。他们主动研究,撰写文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尚待解决的问题

1、教师主观问题

小学教师由于工作头绪多、课务繁重,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教师对教育科研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匮乏,能力极不平衡,所以其研究工作常常在低水平上重复。如何提高研究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于学生生活的认识与积累问题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让他们把生活中的经历写成作文,对材料的筛选还没有方法。

3、家长评价问题

由于家长的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对于学生写的作文,多数家长不能够给予正确的评价。如何提高家长素质,促使家长能够重视孩子作文的评价,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家长评价这一问题上,下步研究中我们要纳入评价之中。

4、学生的作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研究,还在思考中,准备下一歩进行对比研究。

5、学校比较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应该加强经费的投入保障。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正处于研究阶段,在研究中还有许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研讨、解决,迫切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支持和指导。

九台市兴华小学 2013年11月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中 期 总 结 报 告

九台市兴华小学 2013、11

下载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英语已经成为优秀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英语教师需改?M和优化教学方法,促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指的是以小学生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将小学美术教学建立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当中,引导小学生进行美术学习,让小学生从生活的角度......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河南省小学语文名师 学号:培育工程结业论文 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改探讨学校名称:河南师范大学 学院名称:文学院姓 名:周金然 2015年6月 让生......

    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最终版]

    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生活化作文是指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作文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有更多对生活的观察机会。学习生物知识技能可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富源县老厂镇老厂小学 李卫仙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小课题-洛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小课题 结题报告 泉州洛江区双阳中心小学 黄佳治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一)课改需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出台的今天,传统的“教师是知......

    低年级学生生活化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生活化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